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給水處理預處理

給水處理預處理

發布時間:2023-02-21 12:42:25

A. 工業用水為什麼要經過預處理

在工業用水處理中,預處理工序的任務是將工業用水的水源——地表水、地下水或城市自來水處理到符合後續水處理裝置所允許的進水水質指標,從而保證水處理系統長期安全、穩定地運行,為工業生產提供優質用水。
預處理的對象主要是水中的懸浮物、膠體、微生物、有機物、游離性余氯和重金屬等。這些雜質對於電滲析、離子交換反滲透、鈉濾等水處理裝置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一)懸浮物
在離子交換水處理中,進水的懸浮物會附著於交換劑顆粒表面,降低交換容量。
在電滲析水處理中,進水的懸浮物會黏附在膜表面上,成為離子遷移的障礙,增加膜電阻。
在鈉濾、反滲透中,進水的懸浮物會堵塞膜的微孔,使透水率下降。
(二)有機物
在離子交換水處理中,有機物會污染陰離子交換樹脂,使其交換容量下降,再生劑耗量增大,樹脂使用壽命縮短。
在電滲析水處理中,水中帶極性有機物被膜吸附後,會改變膜的極性,並使膜的選擇透過性降低,膜電阻增加。
在反滲透、鈉濾水處理中,有機物、膠體、懸浮物容易堵塞反滲透、鈉濾膜的微孔,使透水率很快下降。
(三)微生物
水中的細菌轉移到電滲析膜,在膜面上繁殖,會使膜電阻增加。
細菌、微生物對醋酸纖維素反滲透、納濾膜有侵蝕作用。細菌繁殖會污染膜。
(四)游離性余氯
游離性余氯會使陽離子交換樹脂或離子交換膜活性基團氧化分解,引起樹脂或膜結構破壞。還會使反滲透聚醯胺膜性能惡化。
(五)鐵、錳離子
鐵、錳離子易被離子交換樹脂吸附,且不易被再生劑取代,降低交換容量。也會使電滲析膜污染、中毒。鐵、錳金屬氧化物,其含量高時,在反滲透、納濾膜表面易形成氫氧化物膠體,產生沉澱作用。
由於上述種種不利的影響,導致工業用水處理系統產水量減少,出水的水質下降,工作周期縮短,消耗指標上升,制水成本提高,樹脂和膜的使用壽命縮短,並在操作管理上增加麻煩。
隨著工農業的不斷發展,城市人口的日益密集,有些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江河,使水中有害物質日益增多。這就對工業用水的預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含硫物質降低(低於200ppm);
2、無游離態的水;
3、顆粒度小於5μm;
4、脫硫劑更換周期長。

B. 給水處理的基本方法

(1)去除顆粒物
方法有:混凝、沉澱、澄清、氣浮、過濾、篩濾(格柵、篩網專、微濾機、濾網濾芯過屬濾器等)、膜分離(微濾、超濾)、沉砂(粗大顆粒的沉澱)、離心分離(旋流沉砂)等
(2)去除、調整水中溶解(無機)離子、溶解氣體的處理方法
處理方法有:石灰軟化、離子交換、地下水除鐵除錳、氧化還原、化學沉澱、膜分離(反滲透、納濾、電滲析、濃差滲析等方法)、水質穩定(水中溶解離子的平衡,防止結垢和腐蝕等,詳見本書第五章)、除氟(高氟水的飲用水除氟)、氟化(低氟水的飲用水加氟)、吹脫(去除游離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曝氣(充氧)、除氣(鍋爐水除氧等)等
(3)去除有機物的處理方法
方法有:粉狀炭吸附、原水曝氣、生物預處理、臭氧預氧化、高錳酸鉀預氧化、過氧化氫預氧化、預氯化、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生物活性炭、膜分離、大孔樹脂吸附(用於工業純水、高純水制備中有機物的去除)等
(4)消毒方法
方法有: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線消毒、電化學消毒、加熱消毒等
(5)冷卻方法

C. 什麼是水的預處理其主要內容和任務包括哪些

所謂預處理,就是對水的高精度處理需要做的准備工作。比如說高純水,需要用RO反滲透+EDI去離子內水設容備,你想呀,RO膜進水是有指標的,像什麼硬度,濁度,余氯含量等這些都不能超標,但是自來水裡面的東西就不一樣了,自來水肯定不能直接用呀。裡面的東西,雜質太多了,有的甚至還有沙子什麼的。這就需要用東西把這些雜質過濾掉,達到能進RO膜的指標,這就叫預處理。一般用多介質過濾器,也就是石英砂,加活性炭過濾器,去除一部分雜質。有的還用盤濾+超濾,做RO預處理。但是RO又可以作為EDI超純水的預處理。

D. 什麼是水的前處理主要方法有哪些

那就得看你的水要來做什麼自用了,還有就是什麼工藝了!
水的前處理就是在水進行程序化處理之前的基本准備工作和對水進行預處理,為下一步的細化處理打下基礎。
1、自來水前處理套路為:原水--格柵--絮凝沉澱--石英砂或碳素過濾。
2、循環水前處理程序:原水--格柵--絮凝沉澱--樹脂軟化。
3、中水回用前處理:中水--格柵--絮凝沉澱。
4、污水處理:污水--格柵-- 一沉-- 二沉。
綜上所訴:水處理表面上看起來就那幾招,其實裡面的學問和道道大著呢!想把水處理到理想化,不是單靠某個設備或某種葯劑就可以的!設備、葯劑、技術、操作、工藝等等都是相輔相成的,各方面都要配合好才能達到理想水平!但就目前國內的水處理技術、葯劑、設備以及工藝而言想把水處理到國際標准很難,即使勉強達到了處理成本也會很高。一般的企業是承受不了的!媒體、書本上說的一般都是紙上談兵,和實際差得遠呢!騙騙老百姓罷了!哈哈!有興趣可以網路HI我或者發消息!

E. 水處理工藝流程是什麼

水處理工藝流程為:

1、一級處理—機械處理工段:

機械(一級)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築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於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採用的污水處理方式。

2、二級處理—污水生化處理:

污水生化處理屬於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其工藝構成多種多樣,可分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土地處理法等多種處理方法。

3、三級處理—對水的深度處理:

將經過二級處理的水進行脫氮、脫磷處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滲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餘污染物,並用臭氧或氯消毒殺滅細菌和病毒,然後將處理水送入中水道,作為沖洗廁所、噴灑街道、澆灌綠化帶、工業用水、防火等水源。

(5)給水處理預處理擴展閱讀:

水處理工藝流程環境的影響:

1、PH值:

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酸性或鹼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嚴重時會使污泥絮體遭到破壞,菌膠團解體,處理效果急劇惡化。

2、溶解氧

當環境中的溶解氧高於0.3mg/l時,兼性菌和好氧菌都進行好氧呼吸;當溶解氧低於0.2-0.3mg/l接近於零時,兼性菌則轉入厭氧呼吸,絕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數為絲狀菌)還可能生長良好,在系統中占據優勢後常導致污泥膨脹。

3、溫度:

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是很廣泛的,盡管在高溫環境(50℃~70℃)和低溫環境(-5~0℃)中也活躍著某些類的細菌,但污水處理中絕大部分微生物最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是20-3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處理工藝

F. 工業用水為什麼要經過預處理

水的預處理是指將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物等去除或降低至定程度,達到一般工業用水要求的工藝稱為水的預處理。天然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物和膠體類雜質,這些雜質如不除去,首先會影響離子交換工藝的正常運行: 水中的懸浮物雜質會在管道和水處理設備中沉積,引起堵塞和磨損;懸浮物和膠體等還會沉積在離子交換樹脂表面,引起其工作交換容量的降低, 樹脂性能的損壞,進而引起離子交換工藝出水水質變壞,單耗上升。懸浮物和膠體等隨補給水進入鍋爐熱力系統後,還會引起種種危害。例如, 當鐵鋁化合物的膠體進入鍋爐後,會引起鍋爐內結垢;一些有機物膠體進入鍋爐內,還會引起鍋爐水的超泡發沫,從而使鍋爐蒸汽品質變壞等。為了消除水中懸浮物和膠體物等在鍋爐水處理中的危害, 也為了保證離子交換工藝的正常運行。水質凈化處理的第一步,就是水的預處理。

G.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水的預處理方法有哪些

水預處理是在水精處理之前進行初步處理,以達到精確處理和改善水質的良好效果。由於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許多雜質,如黏土、有機物、微生物和機械雜質,嚴重影響水處理後的水質和水處理效率,因此在凈化前必須減少或去除一些雜質,這就需要預處理,有時也稱前處理,在農村污水處理應用中有重要作用。

常見的預處理方法主要有預沉、混凝、澄清、過濾、軟化、消毒等。通過這些方法進行預處理,可使水的懸浮物、色度、膠體物、有機物、鐵、錳、微生物、揮發性物質、溶解性氣體等雜志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的程度。

預沉。就是大容積、低流速的自然沉澱處理,如沉砂池、預沉池等。

混凝。利用鐵鹽、鋁鹽、高分子等混凝劑,與水中雜質通過絮凝和架橋作用生成大顆粒沉澱物,然後通過其他設備,如澄清池、過濾池等,予以除去。

澄清。通過混凝劑作用而形成的大顆粒沉澱物在澄清池內分離,沉澱物除去,得到澄清水。

過濾。將被處理的水,流經裝有特殊過濾材料裝置,如各種濾池等,截留水中雜質,予以去除。

軟化。採用化學葯劑,如石灰水、蘇打粉等,使水中碳酸氫鹽硬度除去;或是採用陽離子交換樹脂等方法去除水中的鈣、鎂、鐵離子等,這一過程稱為軟化。

消毒。加入殺生劑,如液氯、漂白粉等,殺滅水中的微生物。

H. 什麼是水的預處理其主要內容和任務包括哪些

預處理是指水進入離子交換裝置或膜法脫鹽裝置前的處理過程,包括混凝、澄清、過濾、殺混等處理裝置的正常運行. 預處理的任務和內容包括:①除去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物和有機物②降低生物物質,如浮游生物,藻類和細菌③去除重金屬,如鐵,錳等④降低水中鈣鎂硬度和重碳酸根

I. 水處理工藝流程

一、常用的給水處理方法(見表1K414021-1)
常用的給水處理方法 表1K414021-1 來源:考試大
自然沉澱 用以去除水中粗大顆粒雜質
混凝沉澱 使用混凝葯劑沉澱或澄清去除水中膠體和懸浮雜質等
過濾 使水通過細孔性濾料層,截流去除經沉澱或澄清後剩餘的細微雜質;或不經過沉澱,原水直接加葯、混凝、過濾去除水中膠體和懸浮雜質
消毒 去除水中病毒和細菌,保證飲水衛生和生產用水安全
軟化 降低水中鈣、鎂離子含量,使硬水軟化 來源:考試大
除鐵除錳 去除地下水中所含過量的鐵和錳,使水質符合飲用水要求
二、給水處理工藝流程及適用條件(見表1K414021-2)
常用處理工藝流程及適用條件 表1K414021-2
工藝流程 適 用 條 件
原水一簡單處理(如篩網隔濾或消毒) 水質較好
原水一接觸過濾——消毒 一般用於處理濁度和色度較低的湖泊水和水庫水,進水懸浮物一般小於l00mg/L,水質穩定、變化小且無藻類繁殖
原水一混凝、沉澱或澄清一過濾一消毒 一般地表水處理廠廣泛採用的常規處理流程,適用於濁度小於3mg/L河流水。河流小溪水濁度經常較低,洪水時含砂量大,可採用此流程對低濁度無污染的水不加凝聚劑或跨越沉澱直接過濾
原水一調蓄預沉——自然預沉澱或混凝沉澱一混凝沉澱或澄清一過濾一消毒 高濁度水二級沉澱,適用於含砂量大,砂峰持續時間長,預沉後原水含砂量應降低到1000mg/L以下,黃河中上游的中小型水廠和長江上游高濁度水處理多採用二級沉澱(澄清)工藝,適用於中小型水廠,有時在濾池後建造清水調蓄池
三、預處理和深度處理
為了進一步發揮給水處理工藝的整體作用,提高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改善和提高飲用水水質,除了常規處理工藝之外,還有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
1.按照對污染物的去除途徑不同,預處理方法可分為氧化法和吸附法,其中氧化法又可分為化學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化學氧化法預處理技術主要有氯氣預氧化及高錳酸鉀氧化、紫外光氧化、臭氧氧化等預處理;生物氧化預處理技術主要採用生物膜法,其形式主要是淹沒式生物濾池,如進行TOC生物降解、氮去除、鐵錳去除等。吸附預處理技術,如用粉末活性炭吸附、黏土吸附等。
2.深度處理。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深度處理技術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臭氧活性炭法、生物活性炭法、光催化氧化法、吹脫法等。

閱讀全文

與給水處理預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化學實驗廢液污水怎麼處理 瀏覽:436
edi證查詢 瀏覽:974
鋼管防腐環氧樹脂漆分類 瀏覽:719
環氧樹脂自流平材料技術要求 瀏覽:497
蒸汽爐除垢劑的用法 瀏覽:298
石油蒸餾加沸石嗎 瀏覽:180
超濾膜的進出水壓差是多少 瀏覽:651
安徽潤心水處理怎麼樣 瀏覽:487
ro膜可以用檸檬酸浸泡嗎 瀏覽:640
凈水器反滲透膜包裝紙要撕掉嗎 瀏覽:342
衛生間頂上污水管換管多少錢 瀏覽:916
污水指標cod是什麼項目 瀏覽:18
重慶塵蟎過敏凈化器多少錢一台 瀏覽:977
污水井爬梯尺寸6 瀏覽:939
合成樹脂玩具容易變色嗎 瀏覽:568
污水中亞硫酸怎麼去除 瀏覽:163
鋁鍋能用檸檬酸除垢劑 瀏覽:353
農村污水是如何抽樣 瀏覽:205
過期的蒸餾水還可以洗臉嗎 瀏覽:598
過濾f7等級 瀏覽: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