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工濕地在中水回用中的應用研究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人工濕地在中水回用中的應用研究,以供參考。
0引言
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為2238.6m3,排在世界第109位,只相當於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屬於水資源脆弱國,是世界人均水資源極少的13個貧水國之一。在全國669個城市中,有110個嚴重缺水,日缺水量1600萬m3,每年因缺水造成工業產值損失2300多億元。生活用水的人均使用量為50-300L/d,其中直接飲用或食用以滿足生理需求的消耗量僅佔5L/d左右,其餘大部分的水主要用於洗滌、沖廁等衛生目的,使用後會攜帶多種污染物。
為了解決我國日益突出的水資源供需矛盾,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解決:一方面需要節約利用有限的水資源,另一方面則更應積極推進污水的回收利用技術,走水資源利用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中水回用技術正是符合這一目標的技術,並且它有著投資省、見效快、運營成本低等特點。
1中水與中水回用
1.1中水的定義
中水(reclaimedwater)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經處理後達到一定的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雜排水,其水質介於上水與下水之間,是水資源有效利用的一種形式。
現實生活中,中水回用具有很強的經濟優勢,美國曾經拿城市污水和海水作比較,前者含0.1%污染物,而後者則含有3.5%的溶解鹽,還有大量的有機物質,因而採用海水淡化獲取水源的基建費和單位成本都超過污水回用的費用。由於回用水一般是就近採用,所以較新鮮水的長途管道運輸而言,成本較低,同時城市污水經二級處理後回用,相應也就減少了向水域的排放量,帶來了可觀的環境效益,這些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統一的。
實踐表明,水回用在技術上、經濟上都是可行的,已成為一些缺水國家和地區解決水危機的有效途徑,具有重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美國有357個城市實現了污水處理後再利用;日本從20世紀60年代起一直大力研究和推廣城市回用和中水技術,廣泛供給工廠、企業和居民小區「中水道」沖洗廁所及雜用;南非在1986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污水「再生水」廠,用作城市自來水的補充水源。
1.2中水回用水源
中水的水源較廣,但對建築中水而言,其水源一般包括盥洗排水、沐浴排水、洗衣排水、廚房排水和廁所排水等。若考慮到處理費用和處理的難易程度,對其選用的先後順序一般為: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廚房排水、廁所排水。在進行建築中水系統的設計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集流一種或多種排水作為中水水源,常見組合有以下幾種情況:①空調系統排水、盥洗排水和沐浴排水等,其污染程度較輕,稱為優質雜排水,在設計時應優先選擇其作為中水水源;②沖廁以外的生活排水組合,其污染程度中等,稱為雜排水;③所有生活排水的總稱,其污染程度最重,稱為生活污水,由於其處理費用較高,且難處理,所以在設計時應盡量不採用其作為中水水源。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現有的建築中水回用系統採用的水源幾乎都是優質雜排水或雜排水。
1.3中水回用處理方式
目前,我國城市污水深度處理或三級處理已在應用的工藝有混凝、沉澱、過濾等常規工藝,微絮凝過濾法以及生物接觸氧化後纖維球過濾,生物炭過濾等方法。我國傳統的污水回用方法歸納有如下幾種:
(1)污水經二級處理後,出水直接回用。
(2)污水經二級處理後,再經過濾,供用水單位回用。
(3)污水經二級處理後,再經混凝、沉澱、過濾後回用。
(4)污水經二級處理後,經混合、沉澱、過濾、活性炭吸附後回用。
(5)污水經二級處理後,經改造A/O法混凝、沉澱、過濾後回用。
但是傳統污水回用方式存在著處理設施差,運行成本較高,處理效果與處理量受限等缺點。所以需要尋找一種更經濟、節能的處理方式。
2人工濕地
2.1人工濕地的定義
人工濕地(constructedwetland)是一詞最早是由澳大利亞的Mackney於1904年提出的,是指人工建造和監督控制的、工程化的沼澤地[1].但真正為污水處理目的而建造的濕地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開展起來,「人工濕地」或類似的術語也在此時才開始相繼問世.1989年美國著名的濕地研究、設計與管理專家Hammer等人將人工濕地定義為:一個為了人類的利用和利益,通過模擬自然濕地,人為設計與建造的由飽和基質、挺水與沉水植物、動物和水成的復合體(complex).但是我國的夏漢平[4]認為此定義存在不必要的重復,且尚不完全他認為人工濕地是指通過模擬天然濕地的結構與功能,選擇一定的地理位置與地形,根據人
們的需要人為設計與建造的濕地.
2.2人工濕地的分類
根據植物的存在狀態,人工濕地主要分為三種類型:浮水植物系統,沉水植物系統,
挺水植物系統[28]。
其中,浮水植物系統有一些潛在的缺點。一方面在此系統中的植物為一種或少數幾種,易受到短時間內部分或全部植物死亡,造成災害性事件損害;另一方面,因為去除營養物和維持植物最佳生長率而進行的收割,然而這些植物含水量一般高於95%,收割後需要干化,干化後的植物仍需要處理。所以,造成了此系統不能廣泛的應用。而沉水植物系統目前主要處於試驗階段,該系統水生植物完全淹沒於水中,系統中的水的濁度不能太高,否則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此系統適用於處理二級出水的高級處理。
挺水植物系統主要以挺水植物為主,植物根系發達,可通過根系向基質送氧,使基質中形成多個好氧、兼性厭氧、厭氧小區,利於多種微生物繁殖,便於污染物的多途徑降解,目前人工濕地主要指挺水植物系統。按污水在濕地流動的方式不同可分為表面流濕地,潛流濕地和垂直流濕地.
⑴表面流人工濕地(SurfaceFlowWetlands縮寫為SFW):污水在濕地表面漫流,形成一層地表水流並從地表流出.它與自然濕地最為接近,絕大部分有機物的去除是由生長在植物水下的莖、桿上的生物膜來完成.這種類型的人工濕地具有投資少、操作簡單、運行費用低等優點.
這種濕地不能充分利用填料及豐富的植物根系,夏季容易滋生蚊蠅,產臭味,冬季在寒冷地區易發生表面結冰影響處理效果,衛生條件亦不行,故設計中一般不採用.
⑵潛流人工濕地(SubsurfaceFlowWetlands縮寫為SSFW):污水經配水系統在濕地的一端均勻進入填料床植物的根區,在濕地床內部流動,凈化的出水由濕地末端集水管收集後排出.水在濕地內部流動時,可充分利用填料表面及植物根繫上生物膜及其它各種作用處理污水.與表面流人工濕地相比,水平潛流人工濕地的水力負荷大,對BOD、COD、SS、重金屬等污染指標的去除效果好,而且很少有惡臭和孳生蚊蠅現象.目前,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已被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德國、瑞典、英國、荷蘭和挪威等國廣泛使用.這種類型人工濕地的缺點是控制相對復雜,脫P、除N的效果不如垂直流人工濕地.
⑶垂直流人工濕地(VerticalFlowWetlands縮寫VFW)污水流動綜合了SFW和SSFW的特點,水流在填料床中呈由上而下的垂直流,出水由底部的集水管收集後排出,垂直流人工濕地的硝化能力高於上述兩種人工濕地,可用於處理氨氮較高的污水.其缺點是對有機物的處理能力不如潛流人工濕地系統,落干或淹水時間較長,控制相對較復雜,夏季有孳生蚊蠅的象.同樣地,其在目前應用的領域里也較少.
3人工濕地在中水回用中的實例及分析
3.1人工濕地單一使用
人工濕地可以作為單一的處理工藝,作為中水回用的主要處理工藝,處理污水並將污水回用。高校校園用水具有水量大、用水集中且排水水質優於居民用戶等特點,並且隨著高校的發展,高效區域呈現出區域集中化,且許多高校比鄰而建。因此,從排水收集、回用處理和中水等環節上高校校園適合建立中水回用系統,具有現實的意義和迫切性並行的。
以四川大學望江校區為例,學生宿舍用水量約占校園總用水量的37%,其中盥洗用水約為22.2%,將盥洗廢水作為中水原水,根據水量平衡,已滿足中水的需求量。根據校園的區域面積、景觀建設,採用人工濕地處理系統作為中水處理工藝,使廢水達到回用標准。
小區中水處理系統是目前中國應用較廣泛的中水處理方案。一方面,以小區為處理單位、小區及鄰近地區的優質雜排水為中水水源,經集中處理,使水質達到可回用標准,返回小區使用。其優點是比較方便、靈活,可根據自身條件實施建設方案。另一方面,一般的屋面雨水指標大多都超過了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必須進行處理才能利用。通過人工濕地處理屋面雨水,用於小區綠化方面等用水。
高效垂直流人工濕地技術在深圳市梅苑小區生活污水處理中的應用。整個污水處理系統景觀效果良好,與小區內其它環境相協調;出水水質良好,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20)中綠化用水水質標准,可作為小區的綠化用水,節約了自來水使用量;運行費用較低,其運行費用為0.35元/m2左右,而自來水綠化費用為2.7元/m2,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並且人工濕地可小規模就近處理生活污水,節省了污水運輸費用,減輕了污水處理廠的壓力。不僅如此,濕地植物選擇了具有良好景觀效果的挺水植物,多種植物雜種,形成花圃氛圍。
但是小區建立污水回用有一定的限制條件,小區建設必須要求統一規劃,建築物集中建設,管道單獨鋪設等方面。由於小區居住較集中,局部人口數量相對較密集,還要考慮景觀問題以及在處理污水的同時不會產生惡臭氣味的氣體,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3.2人工濕地組合使用
不僅將人工濕地單獨地使用作為中水回用的處理工藝,也可以作為中水回用組合處理工藝中的一部分。駐南京某部營區污水的綜合整治,為保證處理效果,同時結合地形條件,設計了「接觸氧化+生物滴濾池+潛流人工濕地+氧化塘」的組合處理工藝,處理此營區低濃度生活污水。考察了此組合工藝在冬季及人工濕地未種植植物的條件下,對低濃度污水有良好的凈化效果,出水水質滿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一級A標准要求。
葉亞玲等研究了DAF+人工濕地組合處理中小城鎮生活污水,研究結果表明,出水水質達到《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的一級A標准。並且人工濕地種植沼澤植物,可增大綠化面積,美化環境,為人們提供了貼近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閑場所。並且污水可進一步凈化,滿足回用要求,進行灌溉綠地或作物,獲得污水處理與資源化的最佳效益。
有些農村地區為了節省成本,利用當地地形落差的特點,可以優先採用不需能耗的人工濕地處理技術。重慶大學羅固源等將蚯蚓引入污水土地處理系統,構建了新型生態污水處理技術,研究結果表明:蚯蚓的活動提高了土地處理系統的供氧速率有利於好氧微生物對污水的快速凈化,蚯蚓和微生物協同「作戰」可以提高原有污水土地處理系統的運行效率,蚯蚓的挖掘作用及蚓糞的堆積可以實現土壤的快速改良。據此,可在人工濕地的土層養殖蚯蚓,將會大大改善人工濕地的處理效果。另外,根據當地地形落差採用合建式污水處理系統,池體採用磚混結構,可減小佔地面積,節約成本。
3.3人工濕地作為深度處理使用
對於大城市來講,由於污水處理廠規模都較大。可將污水廠的二級處理污水根據回用水水質要求進一步處理,然後再通過輸配水管網進行回用。這種方式技術設備要求高,建設規模較大,便於統一管理運行,能夠適應城市發展的需求,有一定的規模效益,是污水資源回用的發展趨勢。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可將作為廢水二級處理後的深度處理,保證污水回用的質量。
廣州市流溪河沿岸某地區是一個集會議、旅遊、度假為一體的多功能風景區。該地區內流溪河水系發達,水量充沛。流溪河為廣州市主要飲用水源,年流量在12-30億m3之間,且水質較好,沿河受到較好的保護。根據該地區的特點,設計時考慮經過污水處理廠常規二級處理後,經過濕地系統自然凈化,最終收集到人工蓄水湖回收利用,實現污水零排放。
由於此污水經過曝氣生物濾池處理後的污水污染物含量已經很低,再經過人工濕地處理系統
的進一步深度凈化,出水可以達到地表水環境標准
4結論
目前,中水回用技術雖然得到了一定的重視,並應用在一些城市和地區的區域范圍內,但是奇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於解決。例如,我國城市污水處理效率低,直接影響了我國中水回用地全面啟動。除此以外,我國自來水水價過低,造成了水資源嚴重的浪費,也使中水回用缺乏市場競爭力。對於中水回用宣傳力度的不足,也是影響我國中水回用大力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針對上述在中水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了一些解決方案。
⑴我國城市污水處理效率低,尤其是在中小城鎮,其中經濟問題是重要的制約因素之一,然而選擇適合的中水回用處理工藝尤為重要。例如,人工濕地對於地域面積較大,所處理的污水濃度不高較適用,不僅如此,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還有一定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可以美化城市,擴大綠地面積,並且有的濕地植物具有一定的觀賞作用。
⑵加大對中水回用的宣傳力度,使人們更多地了解我國水資源目前的現狀,認識到我國水資源短缺的緊迫性,意識到中水回用的重要性。
⑶制定合理的水費制度。將使中水的水費低於自來水的水費,並且收取一定的污染排放費用,制定合理的獎罰制度,並在完善的監管制度下,進行監督。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⑵ 南京市排水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排水,保障排水設施完好和安全運行,防治水污染和內澇災害,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國務院《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排水和排水設施的規劃、建設、運行、維護,以及對上述活動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農業生產排水、工業廢水處理以及河道防洪管理,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第三條本市排水工作應當遵循科學規劃、建管並重、雨污分流、保障安全、綜合利用、城鄉統籌的原則。第四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排水工作的領導,將排水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鄉規劃,保障公共排水設施建設、管理、運行和維護資金的投入;建立健全排水工作協調機制,維護排水安全和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第五條排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排水活動的監督管理,統籌組織排水設施規劃、建設、運行和維護。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排水設施管理機構承擔具體監督管理工作。
發展和改革、城鄉建設、財政、國土資源、環境保護、規劃、城市管理、房產、交通運輸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排水管理相關工作。第六條市、區人民政府(園區管理機構)可以採取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排水設施的建設和運營。
鼓勵開展排水和污水處理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促進污水的再生利用和污泥、雨水的資源化利用,提高排水和污水處理能力。第七條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排水工作的宣傳,普及排水知識,提高全社會科學、安全排水意識。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使用公共排水設施的權利和保護公共排水設施的義務,有權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進行制止、檢舉和控告。第二章規劃和建設第八條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規劃、發展和改革、國土資源、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等行政主管部門以及有關區人民政府(園區管理機構)編制排水專項規劃,明確排水標准、排水量和排水模式,排水設施規模、布局和建設時序,污水、污泥處理和利用,雨水收集利用,內澇防治措施等內容,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排水專項規劃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防洪規劃、水資源綜合規劃、環境保護規劃,與轄區開發建設、道路、綠地、管廊(網)、水系以及內澇防治等相關專項規劃相銜接,並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第九條經批準的排水專項規劃是本市排水設施建設和管理的依據。
排水專項規劃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按照原批准程序報請批准。
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排水專項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並將評估結果向市人民政府報告。第十條公共排水設施用地由規劃、國土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排水專項規劃劃定。
經規劃確定的公共排水設施用地,未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用途。第十一條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城鄉建設、規劃、環境保護、城市管理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排水專項規劃和防洪排澇、改善水環境的要求,組織編制公共排水設施年度建設計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十二條新建、改建、擴建排水設施應當按照排水專項規劃、基本建設程序、排水技術標准和規范等要求依法設計、施工、監理。
排水設施建設所用材料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和設計要求,禁止使用國家明令禁用和淘汰產品。第十三條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應當按照排水專項規劃的要求,配套建設或者改造排水設施,並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同時投入使用。配套建設或者改造排水設施未經竣工驗收或者竣工驗收不合格的,主體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中涉及公共排水設施的,環保、規劃、建設等行政主管部門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審批、規劃方案審查和初步設計審查時,應當徵求排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截流管道入河排水口底標高低於河道常水位的,應當設置防止倒灌設施。
新建、改建、擴建的大中型污水處理廠,應當配套建設再生水利用系統。第十四條江北新區管委會、涉農的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轄區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管理,逐步實現農村污水收集處理全覆蓋。
靠近城鎮公共排水管網的農村,其排放污水應當就近接入城鎮公共排水管網;其他農村應當按照規劃要求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區排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的規劃、設計、施工等給予指導。
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出水水質應當逐步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具體標准及實施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⑶ 再生水用於
1、再生水可用於生態補水,比如城市景觀水體的補水及河道生態補水等。
2、可用於生活用水,雜用城市污水回用於生活雜用水不僅可以減少城市污水排放量,而且節約資源,利於環境保護。
3、可用來沖洗車輛、清洗道路、城市綠化的澆灑以及沖廁用水等。
4、回用於工業可作為冷卻用水、洗滌用水和鍋爐用水等方面。
5、用於農、林、牧業用水可作為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灌溉、種植與育苗、林木、觀賞植物的灌溉、種植與育苗、家畜和家禽用水。
6、可用於地下水補注,可將再生水儲存於地下含水層中,需要時再抽出供農業或其他水源使用,可減緩地層下陷、防止海水入侵的問題。
⑷ 什麼是再生水(回用水)什麼是中水
再生水又被稱為回用水,是指工業廢水或城市污水經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後供作回用的水.再生水用於建築物內雜用時,也稱為中水
⑸ 什麼是再生水(回用水)什麼是中水
再生水又被稱為回用水,是指工業廢水或城市污水經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後供作回用的水。再生水用於建築物內雜用時,也稱為中水
⑹ 環保龍頭股有哪些
環保概念股:
1、污水處理類上市公司:首創股份(600008)、創業環保(600874)、桑德環境(000826)、中原環保(000544)、首創股份(000544)、武漢控股(600168)、南京高科(600064)、城投控股、南海發展(600323)、漳州發展(000753)。
2、廢氣處理類上市公司:龍凈環保(600388)、菲達環保(600526)、九龍電力(600292)、山大華特(000915)、浙大網新(600797)、同方股份(600100)、凱迪電力(000939)、國電南自(600268)、置信電氣(600517)、豫能控股(001896)、華光股份(600475)、巨化股份(600160)、三愛富(600636)、內蒙華電(7.48,-0.08,-1.06%)(600863)、天富熱電(600509)。
3、垃圾處理及綜合利用類上市公司:哈投股份(600864)、南海發展(600323)、寧波富達(600724)、泰達股份(000652)、華電能源(600726)、霞客環保(002015)。
4、節能建材和節能用具上市公司:北新建材(000786)、科力遠(600478)、佛山照明(000541)、煙台萬華(600309)、雙良節能(600481)、同方股份(600100)。
創業環保(600874 ):天津創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以污水處理為主的A H 上市企業。也是國內環保領域的先行者。
菲達環保(600526):浙江菲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菲達環保)是全國最大的環保機械科研生產企業,環保產業中唯一的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基地。
龍凈環保(600388):龍凈環保是我國環境保護除塵行業的首家上市公司,是國內機電一體化專業設計製造除塵裝置和煙氣脫硫裝置等大氣污染治理設備及其他環保產品的大型研發生產基地,企業實力和產品的產銷量位居行業龍頭地位。
環保龍頭股個股解析
碧水源(300070):污水處理龍頭股
技術優勢順應十二五污水處理產業發展趨勢。十二五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標准將由二級提高到一級B,部分地區甚至需達到一級A 以上;北方等缺水城市再生水回用率需達到40%以上。公司擁有MBR 膜技術,較傳統污水處理出水水質高,順應十二五污水處理產業發展的需求。預計這將帶來MBR 膜系統約400 億的市場空間。
擁有膜技術一體化產業鏈,利潤率優於同行。公司通過上市融資建成年產200 萬平米的超微濾膜生產線,不僅新增公司利潤貢獻點;同時自產膜的低成本也提升了公司膜組器、污水處理整體解決方案等業務的毛利水平。公司超募18.79 億元,為後續持續擴張提供資金保障。
以合資公司為平台快速實現異地擴張。公司已在雲南、江蘇、湖南分別布點與地方政府合資成立地域型水務發展平台。考慮到公司仍有超募資金近9 億元尚未使用,預計布點仍將繼續。中長期內,公司將通過自身的膜產品生產+分享合資公司盈利兩方面來奠定長期增長空間。
龍源技術(300105):環保脫硝龍頭股
公司是等離子點火技術的行業領導者,技術成熟且實踐經驗最為豐富;母公司國電集團為龍源技術未來三年產銷量穩定增長提供堅實的保證。藉助國電集團發展平台,龍源技術將具有更專業化的技術實驗平台和信息反饋體系。專注於清潔煤粉燃燒技術的服務商:公司以等離子點火技術為核心,提供等離子無油點火系統和低氮燃燒系統的非標准化設計、安裝和服務,在電廠普遍虧損及脫硝要求日益趨嚴的背景下,其節油、高效煤粉燃燒、低成本爐內脫硝三位一體的功能使得公司占據等離子點火90%的市場分額,在行業內擁有技術絕對領先地位。進入電站余熱回收新領域:2010 年公司與集團內電廠簽訂利用熱泵技術回收電站余熱供熱合同1.6 億元,2011 年上半年確認收入1.4 億元,預計此次項目完成後,將有望在國電系統內獲得推廣。脫硝電價出台將帶來低氮燃燒設備訂單的井噴:預計隨著近期配套補貼電價的最終出台,電廠脫硝改造步伐加快,公司的低氮燃燒系統未來將繼續保持在脫硝改造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首創股份(600008):污水處理龍頭股
看好公司在污水處理領域的二次擴張。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新增4200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及東北地區。首創股份與各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公司在中西部的污水處理能力累計達948 萬噸/日,占公司存量污水處理能力的75%,其中佔比較大的幾個省份為:內蒙古、湖南、山西等省份,相應污水處理能力分別為:317、206、166萬噸/日。看好公司在上述地區污水處理能力的二次擴張潛能。截至2010年末,公司污水處理業務收入和毛利潤貢獻佔比分別為48%和47%,預計十二五期間,這一比例將持續提升。
積極探索新業務:進軍固廢處理業務。2011 年公司完成收購香港上市公司新環保能源股份。2010 年末,新環保能源股份擁有固廢處理能力3625 萬噸/日,考慮在建產能,2012 年末,其固廢處理能力將提升至6425 萬噸/日。短期該公司尚在業務整合中,預計13 年後將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新動力。保守測算,2013 年全年投運可增加6750 萬元凈利潤,合EPS0.03 元。
充備現金牛業務為公司持續擴張提供資金支持。除主業自來水銷售和污水處理業務外,公司擁有高速公路業務帶來的穩定現金流,年均產生經營利潤2 億元,占公司經營利潤的20%,為公司實現規模擴張提供了充備的資金支持。
國電清新(002573):脫硫龍頭股
脫硫特許經營經驗豐富,2012-13 年持續高增長。公司為國家首批脫硫特許經營試點公司之一,目前穩定運營大唐托克托8 台共480 萬kw 的脫硫資產。在2011 年初,公司和大唐發電簽訂2 批,累計超過700 萬kw 脫硫運營項目合作協議。第一批擬收購特許經營項目涉及13 台共486 萬kw 脫硫運營項目,有望於年內完成。為公司2012、13 年運營收入提供增長動力。
十二五政策環境有助於公司業務擴張。公司是目前唯一一個擁有特許脫硫運營經驗的上市公司。脫硫特許運營更適合十二五環保政策要求。脫硫標准由200mg/m3 下降至100mg/m3,增加了脫硫達標難度,為專業化脫硫運營商提供了市場空間;專業化脫硫運營有助於提高行業集中度,加強排放監管。
技術優勢+資金實力確保其長期發展。公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旋匯耦合脫硫以及從德國WKV 引進享有排他性使用權的活性焦干法脫硫兩項技術。較傳統脫硫技術,前者擁有低造價優勢:比常規脫硫造價低15-20%;後者擁有節水優勢,為公司爭取西部缺水地區的脫硫工程提供優勢。2011 年公司上市,超募資金8.43 億元,目前負債率為24%,充備資金為公司持續擴張提供支持。
九龍電力(600292):脫硫龍頭股
九龍電力由傳統火電公司轉變為集團公司的環保平台,旗下儲備了SCR 催化劑、碳捕捉、核廢料處理等多項環保領先技術,謹慎看好未來集團公司在脫硫運營以及SCR催化劑方面給予的項目支持。
打造中電投集團環保上市平台。九龍電力為中電投集團的上市公司,目前除原有發電業務和遠達環保股權投資以外,已通過定向增發收購中電投優質脫硫特許經營項目共計908 萬千瓦發電機組的脫硫資產,完成進入火電廠脫硫特許經營行業。同時公司正爭取在合適的時機轉讓發電及煤炭資產,轉型成為電力環保公司。
電力環保領域行業前景廣闊。脫硫特許經營項目為公司利潤增長打開空間,脫硫特許經營項目業績將主要取決於電廠利用小時情況,改變了公司原先發電業務受制於市場煤和計劃電價的不利局面。公司控股的遠達環保子公司生產的脫硝催化劑將隨著國家脫硝減排標准和電價政策的逐步落實,公司將成為火電脫硝的直接受益者。未來中電投環保業務的拓展和大股東優質資產的持續注入以及脫硝行業政策的啟動將為公司未來業績超預期提供可能。
⑺ 再生水回用工程安全需要辦理安評嗎
需要。
根據再生水的回用途徑和水質要求,分析並總結了再生水回用過程中的安全評價特徵,採用事件樹的方法構建了再生水回用過程的風險傳遞路徑,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關水質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架,利用傳統風險評價理論初步建立出了再生水水質安全評價模型。
⑻ 再生水的使用途徑
再生水水量大、水質穩定、受季節和氣候影響小,是一種十分寶貴的水資源。再專生水使用方式很多,按屬與用戶的關系可分為直接使用與間接使用,直接使用又可以分為就地使用與集中使用。多數國家的再生水主要用於農田灌溉,以間接使用為主;日本等少數國家的再生水則主要用於城市非飲用水,以就地使用為主;新趨勢是用於城市環境「水景觀」的環境用水。
再生水的用途很多,可以用於農田灌溉、園林綠化(公園、校園、高速公路綠帶、高爾夫球場、公墓、綠帶和住宅區等)、工業(冷卻水、鍋爐水工藝用水)、大型建築沖洗以及游樂與環境(改善湖泊、池塘、沼澤地,增大河水流量和魚類養殖等),還有消防、空調和水沖廁等市政雜用。
根據再生水利用的用途,再生水可回用於地下水回灌用水,工業用水,農、林、牧業用水,城市非飲用水,景觀環境用水等五類。再生水回用於地下水回灌,可用於地下水源補給、防治海水入侵、防治地面沉降;再生水回用於工業可作為冷卻用水、洗滌用水和鍋爐用水等方面;再生水用於農、林、牧業用水可作為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灌溉、種植與育苗、林木、觀賞植物的灌溉、種植與育苗、家畜和家禽用水。
⑼ 小區中水有哪些用途
小區中的水就是再生水,再生水的用途很多,可以用於小區農田灌溉、園林綠化、綠帶和住宅區等、還可用於工業(冷卻水、鍋爐水工藝用水)、大型建築沖洗以及游樂與環境(改善湖泊、池塘、沼澤地,增大河水流量和魚類養殖等),還有消防、空調和水沖廁等市政雜用。
根據再生水利用的用途,再生水可回用於地下水回灌用水,工業用水,農、林、牧業用水,城市非飲用水,景觀環境用水等五類。再生水回用於地下水回灌,可用於地下水源補給、防治海水入侵、防治地面沉降。
(9)南京再生水回用擴展閱讀:
中水達到一定的水質指標,滿足某種使用要求,可以進行有益使用的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調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顯的優勢。從經濟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從環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於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水生態的良性循環。
開發中水,利用中水,不僅可以獲取一部分主要集中於城市的可利用水資源量,還在於體現了水的「優質優用、低質低用」的原則。中水利用還是環境保護、水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徑,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