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空氣能熱水器安裝中遇到回水問題如何解決
空氣能熱水器隔了一段時間沒有使用熱水,熱水管道中的水就會變成冷水,使用熱水時,必須等待冷水流盡,熱水才會流出,不僅浪費寶貴的水資源和時間,使用也極不方便。因此,人們就給熱水器安裝一個回水系統,回水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一個回水泵,再給回水泵添加一個控制系統,傳統的控制系統有以下三種控制方式:(並都存在嚴重缺陷)
一、時控:時控就是在設定回水時間內回水泵啟動。
缺陷:1、在設定時間內不論用戶是否使用熱水,回水泵都將啟動,損耗熱水熱量,提高熱水器耗能,縮短回水泵使用壽命。2、在設定回水時間內會導致熱水器升溫慢或不升溫等故障。3、在設定回水時間外需要使用熱水時,回水系統失效。
二、遙控:遙控就是在使用熱水時,先操作遙控器告訴回水泵一個啟動信號
缺陷:1、用戶的熱水取水點較多,而遙控器只有一個,容易丟失或難找到,使用極不方便。2、遙控信號易受干擾。
三、溫控:溫控就是設定一個回水溫度,當熱水管道中的水溫低於回水設定溫度時,回水泵就會啟動。
缺陷:1、不論用戶是否使用熱水,回水泵都會隔十幾分鍾啟動一次,損耗熱水熱量,提高熱水器耗能。2、當熱水器水溫低於回水設定溫度或熱水器關機狀態下,回水泵將持續運轉,會導致熱水器升溫慢或不升溫等故障和縮短回水泵使用壽命。
有些品牌空氣能使用了空氣能熱水器智能回水控制器徹底解決回水控制難問題:無需遙控、溫控、時控,全由熱水龍頭控制,當用戶需要使用熱水時,只需將熱水龍頭短暫的開啟一下,回水泵就會根據水流信號啟動。真正做到:用水即回、不用不回、回完即停、水熱不回,節水又省電、舒適更方便之功效。適應任何品牌回水泵,有無回水管都可安裝回水系統。
Ⅱ 中水回用的處理方式
一、按用途分類
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三種處理方式
1. 一種是將其處理到飲用水的標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實現水資源直接循環利用,這種處理方式適用於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地區,但投資高,工藝復雜;
2. 另一種是將其處理到非飲用水的標准,主要用於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用水,如便器的沖洗,地面、汽車清洗,綠化澆灑,消防,工業普通用水等,這是通常的中水處理方式。
3.工業上可以利用中水回用技術將達到外排標準的工業污水進行再處理,一般會加上軟化器,RO,EDI/混床等設備使其達到軟化水,純化水,超純水水平,可以進行工業循環再利用,達到節約資本,保護環境的目的。
二、按處理方法分類
按處理方法,中水處理工藝一般分為 3 種類型:
1 .物理處理法:
膜濾法,適用於水質變化大的情況。
採用這種流程的特點是:裝置緊湊,容易操作,以及受負荷變動的影響小。
膜濾法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離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著濾膜表面流動,溶液中溶劑和低分子量物質、無機離子從高壓側透過濾膜進入低壓側,並作為濾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質、膠體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濾膜截留,溶液被濃縮並以濃縮形式排出。
2 .物理化學法:
適用於污水水質變化較大的情況。一般採用的方法有:砂濾、活性炭吸附、浮選、混凝沉澱等。這種流程的特點是:採用中空纖維超濾器進行處理,技術先進,結構緊湊,佔地少,系統間歇運行,管理簡單。
3 .生物處理法
適用於有機物含量較高的污水。一般採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如圖所示)、生物轉盤等生物處理方法。或是單獨使用,或是幾種生物處理方法組合使用,如接觸氧化 + 生物濾池;生物濾池 + 活性炭吸附;轉盤十砂濾等流程。這種流程具有適應水力負荷變動能力強、產生污泥量少、維護管理容易等優點。
當前,由於一些國家和地區在過度地、毫無節制地開發水資源的同時,環境保護意識比較差,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原本具有良好水質的新鮮水供應受到限制;其次,待開發的新鮮水源離集中供水點距離較遠,一次性投資費用高昂,這樣一些缺水地區無力擴大供水能力。理到非飲用的程度,在此引出了中水概念。中水也就是將人們在生活和生產中用過的優質雜排水(不含糞便和廚房排水)、雜排水(不含糞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廢)水經集流再生處理後回用,充當地面清潔、澆花、洗車、空調冷卻、沖洗便器、消防等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雜用水。因其水質指標低於城市給水中飲用水水質標准,但又高於污水允許排入地面水體排放標准,亦即其水質居於生活飲用水水質和允許排放污水水質標准之間,故取名為「中水」。
中水開發與回用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在美國、日本、印度、英國等國家(尤以日本為突出)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些國家均以本國度、區域的特點確定出適合其國情國力的中水回用技術,使中水回用技術越來越臻於完善。在中國,這一技術已受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重視並對建築中水回用做了大量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在全國許多城市如深圳、北京、青島、天津、太原等開展了中水工程的運行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我國的國有工業企業和部分民企,比如污染嚴重和水資源利用較多的企業都建成了中水回用項目,為低碳生產和節能減排的國家級號召做出了貢獻。
Ⅲ 中水回用的過程及處理方法
為了將處理的污水滿足排放標準的水質,一般常用到中水回用設備對污水進行處理,使其符合中水水質標准。中水回用技術工藝流程一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預處理階段、主處理階段和後處理階段。那麼,中水回用技術一般分幾個階段。
一、中水回用技術工藝階段
1、預處理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有兩個處理單元,一個處理單元是格柵,另一個處理單元是調節池,其主要用於將污水中的固體雜質進行有效的去除,同時可以將水質進行均勻處理。
2、主處理階段:在這個階段,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會得到有效的去除,因而這個階段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
3、後處理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作用是對污水進行消毒處理,經過這個階段處理後能夠保證出水達到中水水質標准,這是一個深度處理過程。
二、中水回用技術主處理的三種方法
1、生物處理法:適用於有機物含量較高的污水。一般採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轉盤等生物處理方法。或是單獨使用,或是幾種生物處理方法組合使用,如接觸氧化+生物濾池;生物濾池+活性炭吸附;轉盤十砂濾等流程。這種流程具有適應水力負荷變動能力強、產生污泥量少、維護管理容易等優點。
2、物理化學處理法:活性炭吸附是物理法,混凝沉澱技術是化學法,將這兩種方法相結合對水質的處理效果非常好。
3、膜處理法:應用反滲透膜,或者是超濾膜進行處理,適用於水質變化大的情況。
中水回用技術工藝設備對污水的處理效果非常好,而中水回用工藝的廣泛應用對於改善環境具有很大的意義。
Ⅳ 梅州市水資源開發利用中的存在問題和對策
13.3.1水資源的科學規劃和有效配置
從整體上看,目前梅州市除個別水庫(合水、長潭、益塘、梅西)外,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程度不夠。究其原因,水電、航運、林業、旅遊和地方各級部門往往各自為政,又缺少具有足夠權力的機構加以協調,以致造成水資源的浪費,主要表現在水運和水產養殖上。2003年全省人均佔有水產品達84.08kg,而梅州只有15.54kg;在航運方面,因泥沙淤積河床,河道疏浚不到位,因而造成水運優勢未能充分發揮。加上幾十年來,在水資源綜合利用上,水利工程建設兼顧航運不夠,造成航道通航里程不斷減少。近幾年梅州市在河流上建造攔河閘壩,大部分都沒有考慮建魚類洄遊建築物,而汀江上的青溪水電站和石窟河上的瓜洲水電站均未建過船設施,從而影響了水運效益的發揮。雖然梅州市的小水電開發(特別是民營水利方面)在全省已有一定的名氣,但總體說來,在水電開發方面仍大有空間。至2001年底,梅州市水電裝機容量63.01萬k W,只佔全市水電可開發裝機容量的48%。
今後,應以商品和市場經濟的概念來指導水資源的規劃,以實現水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應著重處理好水資源開發與流域發展的關系,一方面,把水資源開發納入流域國民經濟建設規則之中;另一方面,經濟發展規劃須與最大可能供水量相適應。此外,要處理好上下游之間、產業之間、部門之間在用水上的協作關系,尤其是上游要保證下游(包括境外下游各市)用水在水量和水質上的要求,防止「本位主義」。更不能把上游水量用光,否則,韓江多年後將成為廢河。
13.3.2水資源環境的保護和整治
目前,梅州市河流水質狀況基本良好,但由於多年來城鎮管理和污廢水的處理跟不上形勢發展要求,全市大部分城鎮生活用水和工業廢水未經凈化就排入江河,因此城鎮附近河段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以梅江流域的潛在污染威脅最大。據梅州市水資源公報,2003年全市排入梅江流域的廢污水2.53億m3,其中工業廢水佔75%,城鎮生活污水佔25%。因此,梅江中下遊河段實際已成為城鎮生活和工業污廢水的納污水體,梅江河水保潔防污染工作已刻不容緩。另外,在水土保持方面,雖經10年治理得以大大改善,但水保工程的鞏固、提高以及新的水土流失失現象不容忽視[1]。
水土保持是減少洪水流失量,增大枯季流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今後除繼續做好原來水保工程和設施的維修鞏固外,必須採取有力措施,制止新的水土流失。對開發利用不合理而易造成新的流失的項目給予限制,對批准立項的開發項目落實水土保持責任。在防治水源污染方面,各級水利部門根據本地實際編制水資源保持規劃,提出階段性治理措施和目標,特別要突出飲水資源保護這個重點,加快解決沿江(河)人民群眾合乎衛生標準的飲水問題。對自來水取水的水源地(含現有和規劃的水源地)要劃定相應的水源保護區,明確保護區的具體保護措施。如目前個別水庫旅遊業帶來的水庫污染已對作為下游群眾飲水水源的庫區構成威脅,有關部門對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13.3.3水利建設的投入
由於梅州供水工程多數是20世紀50~60年代興建的,工程設計標准低,施工質量差,工程設施不配套,而維護和效益明顯下降,有些工程甚至已報廢。據梅州市水利局提供的資料顯示,1981年全市蓄水工程9840座,1997年減少為9689座,共減少151座;有效灌溉面積從1981年的122134hm2下降為1997年的100001hm2;水利工程供水量從1989年的206348萬m3下降為1997年的185642萬m3。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局部地區供水不足的現象。
由於受山區自然條件的限制,梅州大中型蓄水工程不多,絕大部分為小型以下的水庫、塘壩,而且這些蓄水工程在地域上分布不均,不能很好地起到蓄洪補枯的作用,遇到稍大的旱情時,就有不少耕地和其他生產用地缺水灌溉。據不完全統計 《梅州日報》(2005-06-05)。
據表13.3分析可知,若按目前供水工程供水,則今後15年梅州市供水缺口較大。針對梅州市現有供水工程老化和供水效益下降、供水能力不足等問題,一方面,必須增加一定資金投入並輔以各種有效的維護管理,保證現狀各類供水工程在不同水平年的可供水量;另一方面,必須有目的地興建一批供水工程和污水處理廠,並繼續做好中長期供水計劃,保證工農業和社會發展的順利進行,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目的。
13.4.4開源與節流
解決缺水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節水,而節水的基礎在於社會。因此,建立「節水型社會」的歷史使命已責無旁貸地擺在當代人面前。建立節水型社會的關鍵在於增強社會的節水意識。節水意識的基礎來自於水憂患意識,而水憂患意識的建立則需要對國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水資源知識的宣傳教育。要通過編寫生動有趣的水資源科普讀物,對廣大小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水資源教育;在中學階段則要開設水資源選修課,藉以普及水資源知識;在大學生、幹部、職工中則要將水安全教育與時事教育結合起來,樹立水安全是國家經濟安全基礎的思想,增強保護水資源的責任感,把節水貫穿於每一次用水的行動之中。
要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除了必要的節水措施外,還必須積極探索新水源的開發,如對「中水」的利用問題。「中水」,就是把排放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回收,經過處理後可以再利用的水。「中水」起名於日本,「中水」的定義有多種解釋,在污水工程方面稱為「再生水」,工廠方面稱為「回用水」,一般以水質作為區分的標志。城市污水經處理設施深度凈化處理後的水(包括污水處理廠經二級處理再進行深化處理後的水和大型建築物、生活社區的洗浴水、洗菜水等集中經處理後的水)統稱「中水」。「中水」回用,一方面為城鎮供水開辟了第二水源,可大幅度降低「上水」(自來水)的消耗量;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下水」(污水)對水源的污染問題,從而起到保護水源、水量的作用。城市附近每天都有不等數量的生活污水排出,這些生活用污水在經過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後用於農田灌溉,既是開辟新水源,又可以充分利用污染物中的一部分營養物質增加農田的肥效,減少環境污染,從而實現其一部分的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
[1]謝小康.梅州市水土保持與「三高」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J].人民珠江,1998,(5):63~66
[2]陳寧,張彥軍.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內涵及指標體系[J].地域研究與開發,1998,(4):37~39
[3]陳南江,羅保汕.梅州的實踐——山區旅遊開發之路的探索和總結[J].廣東旅遊,1999,5~6
[4]王丙梅.梅州市民營水利發展初探[J].人民珠江,2004,(1):9~10
Ⅳ 廠區中水回用不能用的中水怎麼處理
看樣子你們那裡比較缺水了,一般處理達標部分回用後,直接就排放了,因為中水水質專一般達不到用屬於工業生產的要求,除非多級處理後。可考慮回用於衛生間用水、與市政部門聯系用於市政綠化用水(需求很大的)、附近工地施工用水。
Ⅵ 印染廠中水回用問題
分質處理、分質回用,比較經濟。
做一下經濟測算。
全部深度處理,投資很高、運行成本也會很高。
找經濟的參數、綜合評價。
說出詳細用、排水情況,可以幫忙測評建議一下。
Ⅶ 中水回用的處理應用
一、無機陶瓷膜的發展過程
無機陶瓷膜也稱GT膜,是以無機陶瓷原料經特殊工藝制備而成的非對稱膜,呈管狀或多通道狀。陶瓷膜管壁密布微孔,在壓力作用下,原料液在膜管內或膜外側流動,小分子物質(或液體)透過膜,大分子物質(或固體顆粒、液體液滴)被膜截留從而達到固液分離、濃縮和純化之目的。
在膜科學技術領域開發應用較早的是有機膜,這種膜容易制備、容易成型、性能良好、價格便宜,已成為應用最廣泛的微濾膜類型。但隨著膜分離技術及其應用的發展,對膜的使用條件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需要研製開發出極端條件膜固液分離系統,和有機膜相比,無機陶瓷膜具有耐高溫、化學穩定性好,能耐酸、耐鹼、耐有機溶劑、機械強度高,可反向沖洗、抗微生物能力強、可清洗性強、孔徑分布窄,滲透量大,膜通量高、分離性能好和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無機陶瓷膜在水處理中應用最大的障礙主要有二個方面,其一是製造過程復雜,成本高,價格昂貴;其二是膜通量問題,只有克服膜污染並提高膜的過濾通量,才能真正推廣應用到水處理的各個領域。
美國西雅圖環境科技公司研發的滌餌DEAR無機陶瓷膜系統,是在普通陶瓷膜研究的基礎上,通過高科技改造,減少膜污染,大大提高膜通量,有效克服了無機陶瓷膜在水處理中應用的主要問題,使無機陶瓷膜應用於水處理成為可能。
二、特點
(1) 獨有的雙層膜結構:滌餌DEAR無機陶瓷膜系統在在膜過濾層表面,通過溶膠一凝膠法制備TiO2溶膠,採用浸漬提拉法在陶瓷膜上塗敷納米TiO2光催化材料,使陶瓷膜表面具有「自潔」功能,減緩有機在膜表面積累和堵塞,一方面降低膜污染,另一方面提高陶瓷膜管強度和膜過濾通量,提高膜通量穩定性;Al2O3—ZrO2復合膜結構:使膜管機械性能更加優良,由於材料本身的性能缺陷或制備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單一無機膜材料一般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因此無機負載復合分離膜的研製得到迅速發展,滌餌DEAR無機陶瓷膜採用整體復合技術,通過溶膠凝膠法,制備Al2O3—ZrO2復合膜,由於含ZrO2材料與Al2O3、SiO2和TiO2等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機械強度、化學耐久性和抗鹼侵蝕等特性,滌餌DEAR®無機陶瓷膜具有更強的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而且復合膜的孔徑分布窄,呈單峰。
(2) 可實現在線反沖,膜通量穩定:由於復合陶瓷膜獨特結構和機械性能,能有效承受0.4mp以下的反沖壓力,可實現在線反沖,從而獲得穩定的膜通量,克服了無機膜系統在水處理應用中價格高、易污染、膜通量小、設備龐大等問題,使無機陶瓷膜系統在水處理中應用成為可能。滌餌DEAR無機陶瓷膜是專為污水處理設計的,其最大特點是膜通量大,其運行膜通量是有機膜10-100倍,是普通多孔陶瓷膜的50-10倍、機械強度高、耐污染、可實現在線反沖。
三、主要技術參數
膜層厚度:50—60μm,膜孔徑0.01-0.5μm;
氣孔率:44—46%;
過濾壓力:1.0 Mpa,反沖壓力:0.4 Mpa以下;
膜材質:雙層膜,外膜TiO2;內膜Al2O3—ZrO2復合膜
四、陶瓷膜主要應用領域
中水回用;
工廠化養殖原水解毒處理;
發電廠、化工廠等大型冷卻循環水旁濾系統;
油田采出水回用處理;
軋鋼乳化液廢液處理;
金屬表面清洗液再生處理。
Ⅷ 中國農村污水治理還存在哪些問題
每年產生污水90多億噸,處理率卻僅為22%,遠低於城鎮污水90%以上的處理率;污水治理設施「建好不用、只曬太陽」的現象普遍存在;排放標准日趨嚴格與地方經濟可承受能力矛盾增加……農村污水治理陷入重重困境。
政策密集落地激發巨大市場
農村污水治理已經成為今年水污染治理的重頭戲。2018年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明確,今年將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
緊隨其後,中辦、國辦聯合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進一步提出,積極推廣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的污水處理技術,鼓勵採用生態處理工藝。加強生活污水源頭減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
在今年5月舉行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再次提及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推進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同時國家對農村的投入要向這方面傾斜。
地方層面,農村污水治理步伐也在加快。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經有湖南、湖北、江蘇、福建、雲南、安徽等近20省份相繼出台一系列推進村鎮污水治理的政策。例如,湖南省提出,到2020年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全省農村廁所污水治理和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0%以上。山東省提出,到2020年,50%以上的村莊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其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範縣80%以上的村莊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農村新型社區基本實現污水收集處理。
重金投入是一大亮點。例如海南省提出,2018-2020年,計劃籌措約190億元資金用於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國家及地方層面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推動著村鎮污水領域市場加速釋放。據E20研究院測算,到2020年村鎮污水處理率將達60%,後「十三五」時期預計市場空間剩餘1200億。
「城鎮污水處理市場已趨於飽和,而村鎮污水處理市場呈現一片藍海。」桑德國際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村鎮環境集團總經理王俊安表示。
另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至5月,共有18個投資額超5億的村鎮污水治理項目釋放,累積投資額度超165億元。
Ⅸ 中水回用的方法有哪些流程是什麼
下面小編為您解來答:中水回用的一些源問題,希望對您能有幫助。
中水回用設備工藝流程
原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生物反應器→循環泵→膜組件→消毒裝置→中水貯池→中水用水系統
中水回用設備處理方法
1、將其處理到飲用水的標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實現水資源直接循環利用,這種處理方式適用於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地區,但投資高,工藝復雜。
2、將其處理到非飲用水的標准,主要用於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用水,如便器的沖洗,地面、汽車清洗,綠化澆灑,消防,工業普通用水等,這是通常的中水處理方式。
3、在工業上可以利用中水回用技術將達到外排標準的工業污水進行再處理,一般會加上混床等設備使其達到軟化水水平,可以進行工業循環再利用,達到節約資本,保護環境的目的。
Ⅹ 反滲透濃水如何進行中水回用處理
工業廢水經反滲透處理後產生的濃水,應採用蒸發再處理後,可實現中水回用,進而實現零排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