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處理時的指示生物
在廢水生物處理系統中將污染物質降解的主要是細菌。原生動物與細菌的關系主要為:①掠食關系,原生動物在食物鏈中處於捕食細菌的作用。一方面,原生動物通過對細菌的捕食,能促進細菌的生長,使細菌的生長能維持在對數生長期,防止種群的衰老,提高細菌的活力,而且原生動物活動產生溶解性有機物質(DOM)可被細菌再利用,促進了細菌的生長;另一方面,原生動物中存在的某些類型(如纖毛類)具有吞食游離細菌的巨大能力,而游離的細菌個體小、密度小,較難沉澱,易被出水帶出而影響水質。有人證明奇觀獨縮蟲在自然水體中 1 h能吃3萬個細菌。Curds等人在曝氣池中接種纖毛類原生動物,出水大為改善。②絮凝作用,細菌生長到一定程度後就凝集成絮狀物。這種絮狀物為原生動物提供了著生的環境,反過來絮狀物上的原生動物能加速絮凝過程。Curds等證明纖毛蟲能分泌兩種物質,一種稱為P物質,是一種多糖類碳水化合物;另一種是屬於單糖結構的葡萄糖及阿拉伯糖,表面電荷為負的懸浮顆粒會吸收這種P物質,通過懸浮顆粒表面電荷的改變,就使懸浮顆粒集結起來,形成絮狀物。另外,纖毛蟲還能分泌一種粘液,能把絮狀物再聯結起來。原生動物分泌的粘液對懸浮顆粒和細菌均有吸附能力。這就促進了菌膠團的形成和處理能力的提高。
研究活性污泥中原生動物的目的
要了解污水處理過程的變化或處理水的好壞,最好直接研究分析細菌的生長情況。但是對於細菌的觀察、分類鑒定的時間很長,不能及時起指導生產的指示和預報作用。原生動物與細菌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的功能關系;原生動物個體大,便於觀察;對於環境變化比細菌敏感,更早更容易反映環境的變化。直接觀察原生動物的種類組成、數量、生長和變化狀況,也能反映出細菌的生長和變化情況,即間接地評價污水處理過程和處理效果的好壞,起指導生產的作用
原生動物的指示作用
指示活性污泥性質
(1)污泥惡化。活性污泥絮凝體較小,往往在0.1~0.2 mm以下。主要出現以下優勢原生動物:豆形蟲屬、腎形蟲屬、草履蟲屬、瞬目蟲屬、波豆蟲屬、尾滴蟲屬、滴蟲屬等。這些都屬於快速游泳型的種屬。污泥嚴重惡化時,微型動物幾乎不出現,細菌大量分散,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能力下降,處理能力差。
(2)污泥解體。絮凝體細小,有些似針狀分散。主要的優勢原生動物有:變形蟲屬、簡便蟲屬等肉足類。
(3)污泥膨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差,SVI值高。由於絲狀菌的大量生長,出現能攝食絲狀菌的裸口目旋毛科、全毛類原生動物及擬輪毛蟲等。
(4)污泥從惡化恢復到正常。通過反應參數和環境的改變,活性污泥從惡化狀態恢復到正常的過渡期常常有下列原生動物出現:漫遊蟲屬、斜葉蟲屬、管葉蟲屬等,這些都屬於慢速游泳或匍匐行進的生物。
(5)污泥良好。易成絮體,活性高,沉降性能好。出現的優勢原生動物為:鍾蟲屬、累枝蟲屬、蓋蟲屬、有肋盾纖蟲屬、獨縮蟲屬、各種吸管蟲類、輪蟲類、寡毛類等這些均屬於固著性種屬或者匍匐性種屬。
❷ 原生動物在污水生物處理中有什麼指示作用
指示功能原生動物及微型後生動物多,說明水體自凈程度高。污水處理過程中,微生物出現順序:細菌 (植物) 鞭毛蟲、變形蟲、動物鞭毛蟲、游泳型纖毛蟲、吸管蟲、固著型纖毛蟲、輪蟲幻燈片50。
1、指示污泥性質。活性污泥的培養與馴化是污泥逐漸成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曝氣池混合液中的原生動物上風類群也會順序變化,從肉足類、鞭毛類開始,依次出現游泳型纖毛蟲、爬行型纖毛蟲、附著型纖毛蟲。當活性污泥中的上風原生動物成為匍匐型和固著型纖毛蟲時,說明活性污泥已經成熟,活性污泥的氧化和沉澱性能最佳。在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期,若污泥性質發生變化,也可以通過原生動物的種類反映出來。
2、指示運行環境。污水處理廠的各種運行環境條件直接影響活性污泥的性質,從而決定了出水水質。這些環境條件有:有機負荷、曝氣量、有機污染物的可生化程度、水力停留時間,以及沖擊負荷。通過觀察活性污泥上的上風原生動物,可以判定出水水質,查找原因,改善運行操縱條件。 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動物群落結構與污水凈化狀況的關系有:
①活性污泥在不良條件下,鞭毛蟲、變形蟲的數目多於纖毛蟲的數目;
②水處理不穩定時的群落由鞭毛蟲類、根足蟲類組成;
③水處理穩定時的群落包括鞭毛蟲類、根足蟲類、自由生活的纖毛蟲類、緣毛蟲類;
④在凈化狀態良好時的群落中,緣毛蟲類數目大於鞭毛蟲類和根足蟲類。
3、猜測出水水質。從理論上在進水水質、污水處理工藝和運行參數值固定的情況下,每個污水處理系統對應著一種生物群落結構,這種結構對污水的處理效果最好。通過廣泛地觀察和分析微型生物群落和出水水質,可以找出這種群落結構與出水水質之間的聯系。
❸ 原生動物各綱在水體自凈和污水處理中如何起指示劑的作用
答:原生動物在正常的環境條件下都各自保持自己的形態特徵,但當環境條件變化,超過
其適專應能力時,都屬可使原生動物不能正常生活而形成胞囊。所以在水體自凈和污水生物處理
中,一旦形成胞囊,就可判斷污水處理不正常。
回答不易,祝樓主健康,望採納。
O(∩_∩)O謝謝
參考資料:網路經驗 雜家薈萃
❹ 污水處理是經常應用到一些指示生物,那麼是什麼樣
浮游生物、水生微型動物、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顫蚓、溞、搖蚊幼蟲、硅藻、回小球藻、答柵藻、水生維管束植物等均可用來作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
各種生物雖然都有一定的適應范圍,但生物種類和數量的分布並不單純決定於污染,其他條件如地理、氣候,以及河流的底質、流速、水深等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也有重要影響,而且河流上游和下游的生物區系也存在天然差異。利用指示生物監測和評價水體質量必須注意這些因素。
所以不能單一的說:發現了某種生物的變化,就表明水體怎麼怎麼樣。
❺ 污水處理中為什麼以藻類和原生動物作為指示生物
藻類和原生動物生存離不開營養和氧氣。
水中營養越多,說明水不夠清澈。當水內中藻類大量生長後,通過光合作容用,必然要大量產生氧氣,形成富氧水。氧氣的增多,同時可以促進原生生物的生長。
所以可以通過檢測藻類和原生生物,可以判斷水質好壞。
哎呀,生物學已經好多年沒接觸了,回答得很簡陋。
祝好運
❻ 污水生物處理中的指示生物有哪些
微生物在調試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指示左右,通過鏡檢而根據活性污泥
中的微生物可以發現該活性污泥的好差,其指示作用有:
(1)著生的緣毛目多時,處理效果良好,出水BOD5和濁度低。(如小口鍾
蟲、八鍾蟲、溝鍾蟲、褶鍾蟲、瓶累枝蟲、微盤蓋蟲、獨縮蟲)這些緣毛目的
種類都固定在絮狀物上,並隨之而翻動,其中還夾雜一些爬行的棲纖蟲、游
仆蟲、尖毛蟲、卑氣管葉蟲等,這說明優質而成熟的活性污泥。
(2)小口鍾蟲在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處理很好時往往就是優勢菌種。
(3)如果大量鞭毛蟲出現,而著生的緣毛目很少時,表明凈化作用較差。
(4)大量的自由游泳的纖毛蟲出現,指示凈化作用不太好,出水濁度上升。
(5)如出現主要有柄纖毛蟲,如鍾蟲、累枝蟲、蓋蟲、輪蟲、寡毛類時,
則水質澄清良好,出水清澈透明,酚類去除率在90%以上。
(6)根足蟲的大量出現,往往是污泥中毒的表現。
(7)如在生活污水處理中,累枝蟲的大量出現,則是污泥膨脹、解絮的征
兆。
(8)而在印染廢水中,累枝蟲則作為污泥正常或改善的指示生物。
(9)在石油廢水處理中鍾蟲出現是理想的效果。
(10)過量的輪蟲出現,則是污泥要膨脹的預兆。
(11)另在一些對原生動物不宜生長的污泥中,主要看菌膠團的大小用數
量來判斷處理效果。
❼ 污水處理中為什麼以藻類和原生動物作為指示生物
因為原生動物鏡檢時容易觀察,
而且原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往往和菌的狀態相互對應,
有經驗的人員通過觀察原生動物即可以判斷菌的狀態,方便准確.
❽ 污水處理指示性微生物大全,什麼樣的水有什麼
鍾蟲是鏡檢中常見的重要指示性微生物, 一般存在於工 藝平穩的活性污泥中。當大版量鍾蟲出現產生聚權集時形成累 枝蟲群落, 在顯微鏡下經常整視野地出現, 很好辨認。 2. 2. 2 楯纖蟲 另一種非常常見的重要指示性微生物, 一般在系統穩定 初期出現, 當進水受到有毒沖擊時會大量減少。在顯微鏡下 經常快速游過。 2. 2. 3 固著足吸管蟲 形體類似鍾蟲, 有多根取食管, 一般出現在狀態良好的 活性污泥中。當系統穩定時易觀察到收縮式取食動作, 在系 統受到有毒沖擊情況後取食管會收入體內觀察不到。 2. 2. 4 輪蟲 體形在微生物中較大, 一般出現在泥齡較長的活性污泥 中。根據污水處理廠選用的工藝特點不同, 輪蟲在檢測中地 位也不盡相同。一般在泥齡長的工藝中, 輪蟲檢測數量較 多。 2. 2. 5 其他常見微生物
❾ 污水處理中為什麼以藻類和原生動物作為指示生物
污水中以原生動物,還有就是生物池繁殖的後生動物為生物指標,因為他們生存范圍比較廣啊.對溫度等等要求也不是很高,而且處理成本也低.
❿ 污水生物處理中的指示生物有哪些
指標性生物就是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
指標性生物主要是微生物中大型動物主要以細菌為食物回來源
污水處答理中其主要凈化污水功能的生物就是各種細菌,當水中污染物含量高時,細菌大量繁殖,細菌在繁殖過程中以水中污染物為食,從而將當量污染物消耗掉,使水體得到一定的凈化,水體得到.
水體得到凈化後水質變得相對講好此時以細菌為食的大型動物開始繁殖,這些大型動物即原生動物後生動物,由於細菌的數量比較大,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食物比較充足,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開始大量繁殖,當細菌被大量吃掉時水體得到進一步凈化,此時會在水中發現大量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
因此當大量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存在時標志著水體得到了充分的凈化處理,因此這些生物的出現既是水體的到凈化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