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處理技術員是什麼
水處理技術員即水處理工程師。水處理工程師又名污水處理工程師,內負責工程項目容中有關水處理的設計、咨詢工作,包括生活污水、部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工藝設計,以及進行相關設施的建設、運營和調試的技術人員。
工作經驗: 熟悉污水處理工藝、給水處理工藝;有扎實的專業技術基礎,能夠熟練使用實驗測試儀器及 AutoCAD,Office等計算機軟體,可獨立編制技術文件及工程施工圖紙設計;吃苦耐勞,具有較強的溝通、協調和表達能力,較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有創新意識。
(1)所需儀器在廢水處理技術擴展閱讀:
當廢水的排放或再用的水質要求較低時,只需用篩除和沉澱等方法去除粗大雜質和懸浮物(常稱一級處理);當要求去除有機物時,一般在一級處理後採用生物處理法(常稱二級處理)和消毒;
對經過生物處理後的廢水,所進行的處理過程統稱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如當廢水排入的水體需要防止富營養化所進行的去除氮、磷過程即屬於三級處理(見水的物理化學處理法)。當廢水作為水源時,成品水水質要求以及相應的加工流程隨其用途而定。理論上,現代的水處理技術,可以從任何劣質水製取任何高質量的成品水。
② 污水處理廠的實驗室都有什麼儀器,哪些是必須的具體的流程是什麼
污水處理廠一般抄採用二級處理,其襲流程包括:
粗格柵—提升—細格柵—(粉碎)—沉砂—初次沉澱—生物處理(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氧化溝等)—二次沉澱—(後曝氣)—消毒—出水
當然現在有些處理廠還包括後續的深度處理和回用部分。
污水處理廠的實驗室主要做國家排放標准里說的各項指標的實驗,《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pH、懸浮物SS、BOD5、COD
氨氮、總氮TN、總磷TP等。
對於污水處理廠,常規測樣只監測進出水就可以了,只有在調試或者工藝有問題時才會監測各單元。
關於儀器,每種指標污染物都有自己的相關儀器(pH計、COD快速消解儀 、BOD5測試儀等),也可以採用簡單的分析化學實驗的方法測出,具體見國家環保總局編的《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對於污水處理廠用的一般比較簡單的國產設備,高校會有更好的研究設備。
你說的水質分析應該就是標准中提到的各項污染物質的監測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只是其中某一個方法而已,一般用於測定離子含量(金屬等),污水處理廠不大可能有,很貴的。
關於具體的設備,你可以看看各個設備商的網站,都有具體介紹和使用手冊的。
③ 制葯工程廢水處理設備運行前必須滿足哪些條件
制葯工程廢水處理運行測試前必須滿足的條件
(1)、根據設計文件的內容和相關版規范的質量標准,權完成了操作試驗范圍內的工程,並提供了相關的材料和文件。
(2)、運行測試計劃已獲批准。
(3)、操作測試機構已建立,操作人員通過了培訓測試,熟悉測試操作計劃,操作正常。
(4)、保證運行試驗所需的燃料,動力,儀表空氣,冷卻水和淡化水。
(5)、測試儀器,工具和記錄表格齊全,保修人員到位。
制葯工程廢水處理運行測試應符合的規定
(1)、劃定試驗作業區域,無關人員不得進入。
(2)、設置盲板以將測試運行系統與其他系統隔離。
(3)、操作試驗必須包括自控裝置,如保護聯鎖裝置和報警裝置。
(4)、有必要對設備手冊,試運行計劃和指揮操作的操作方法進行許可,嚴禁違反規定操作,以防止發生事故。大功率單元的起始時間間隔應符合相關規范或規范。
(5)、與人指定測試並進行記錄。單機試驗通常由施工單位進行。
④ 油漆廢水深度處理
一、主要處理方法
1.脫脂油漆廢液
對脫脂廢液採用酸化法進行破乳預處理,向脫脂廢液中投加無機酸將pH調至2~3,使乳化劑中的高級脂肪酸皂析出脂肪酸,這些高級脂肪酸不溶於水而溶於油,從而使脫脂廢液破乳析油。另外,加酸後使脫脂廢液中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在酸性溶液中易分解而失去穩定性,失去了原有的親油和親水的平衡,從而達到破乳。經預處理後CODCr從2500~4000mg/L降低到1500~2400mg/L,去除率在40%左右;而含油量從300~950 mg/L降至50~70 mg/L,去除率高達90%~95%。
2. 電泳廢液
在陰極電泳廢水中含有大量高分子有機物,CODCr最高可達20000mg/L,還含大量電泳渣,這些物質在水中呈細小懸浮物或呈負電性的膠體狀。處理中加入適當的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PAM)和聚合氯化鋁(PAC)作混凝劑,利用絮凝劑的吸附架橋作用來快速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電泳廢液在預處理時要求pH值在11~12之間,有較好的沉澱效果。反應後的出水CODCr在2000 mg/L左右。
3. 噴漆廢水
對噴漆廢水先採用Fenton試劑(H2O2+FeSO4)對其進行預處理,使其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CODCr去除效率約在30%左右,再加入PAC和PAM對其進行混凝沉澱,經過此兩步處理,CODCr的總去除率可達到60%~80%,由3000~20000mg/L降至1200~4000mg/L。出水排入混合廢水調節池。
Fenton試劑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當pH值較低時(控制在3左右),H2O2被Fe2+催化分解生成羥基自由基(•OH),並引發更多的其他自由基,從而引發一系列的鏈反應[1]。通過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的•OH與有機物的反應,使廢水中的難降解有機物發生部分氧化、使廢水中的有機物C—C鍵斷裂,最終分解成H2O、CO2等,使CODCr降低。或者發生偶合或氧化,改變其電子雲密度和結構,形成分子量不太大的中間產物,從而改變它們的溶解性和混凝沉澱性。同時,Fe2+被氧化生成Fe(OH)3在一定酸度下以膠體形態存在,具有凝聚、吸附性能,還可除去水中部分懸浮物和雜質。出水通過後續的混凝沉澱進一步去除污染物,以達到凈化的目的。
二、來源:油漆廢水主要來源於濕式噴漆室用水洗滌噴漆室作業區空氣,空氣中漆物和有機溶劑被轉移到水中形成的噴漆廢水。廢水中含大量漆物顆粒,其水質由所用塗料(以硝基漆、氨基漆、醇酸漆和環氧漆為主)、溶劑(如乙醇、丙酮、酯類、苯類)和助劑而定。
⑤ 污水處理廠的實驗室都有什麼儀器,哪些是必須的
1.電導率感測器
用途:電導率感測器用於監視進水成分的變化,同時也是化學除磷控制策略的基礎。
2.TOC測量儀
用途:TOC表示污水中總有機碳的含量,也是表徵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程度的一個指標。
3.流量監測儀
用途:流量監測儀表主要有堪板、轉子流量計、渦輪式流量計、靶式計量槽、電磁流量計、超聲波流量計等。
4.溶解氧(DO)測量儀
用途:氧在活性污泥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且相關的曝氣費用約佔全部運行費用的40%,因此氧感測器成為廢水處理廠最廣泛的測量監視儀表。氧測量基於液體中擴散氧的電化學反應。溶解氧(DO)感測器是可靠准確的測量儀表,但必須謹慎選擇合適的測量位置,並防止結垢。目前自動清潔系統已經相當普遍,一些裝備清潔系統並可進行自校準的溶解氧感測器已有應用。DO感測器被廣泛用於曝氣過程的控制,節省了大量投資,所獲得的信息也可用於監視任何活性污泥處理過程。
5.乾燥箱
用途:實驗實用
6.PH計
用途:pH值是生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變數,更是厭氧消化和硝化過程的關鍵值,通常在污水處理廠都安裝有pH電極浸人污泥中,通過不同的清潔策略可以實現長期免維護。對於具有高度緩沖能力的廢水,pH值測量對過程變化可能不敏感,因此不適合於過程監督與控制,這種情況可以用碳酸鹽測量系統代替。
7.色度計
用途:水質顏色檢測
8.顯微鏡
用途:用於污泥微生物的觀察
9.需氧量(COD)測量儀,COD快速消解儀
用途:所謂化學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採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是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
10.馬弗爐
用途:實驗實用
11.分光光度計,包括721、722、752等
用途:做金屬離子分析:總磷、總汞、總鎘、總鉻、總砷、總氮、六價鉻
12.生化培養箱
用途:應用於細菌、黴菌、微生物、組織細胞的培養保存以及水質分析與BOD測試
13.振盪器
用途:作生物、生化、細胞、菌種等各種液態、固態化合物的振盪培養。
14.污泥界面懸浮物測量儀
用途:一個關鍵的控制因素是二沉池中的污泥界面。合適的污泥界面厚度可以防止污泥腐爛,避免磷釋放到上清液和出水中,與生物除磷效果相關。
15.分析天平
用途:實驗實用
⑥ 關於污水處理廠的儀表
污水處理過程的監視與控制系統由模型、感測器、局部調節器和上位監控策略等4個部分組成。其中,感測器是污水處理廠監控系統中最薄弱,也是最重要、最基礎的環節。日益嚴格的污水排放標准導致了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和裝備的復雜化,對用於污水處理過程監視與控制的感測器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進了污水處理領域感測器技術的發展,一些適用於污水處理過程的新型感測器相繼問世。污水處理過程是復雜的生化反應過程,所涉及的儀器儀表種類繁多,多數感測器是污水處理過程所特有的,分別應用於不同的場合,反映一個或多個特定變數的狀態信息變化。
污水處理工藝一般由機械處理、生化處理和化學處理構成,其中涉及液相、固相、氣相三種物質成分。監視這些相態的儀表可以簡單地分為通用型和特殊性兩大類。
2、污水處理過程的通用儀表
通用測量儀表包括溫度、壓力、液位、流量、pH值、電導率、懸浮固體等感測器。
①厭氧消化過程由於常常實施溫度控制,溫度感測器顯得更加重要。典型的溫度測量元件是熱電阻
②壓力測量值常常用作曝氣和厭氧消化過程的報警參數。
③液位測量用於水位監視,通常採用浮標、差壓變送器、容量測量、超聲水位檢測等方法測量。
④流量監測儀表主要有堪板、轉子流量計、渦輪式流量計、靶式計量槽、電磁流量計、超聲波流量計等。
⑤pH值是生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變數,更是厭氧消化和硝化過程的關鍵值,通常在污水處理廠都安裝有pH電極浸人污泥中,通過不同的清潔策略可以實現長期免維護。對於具有高度緩沖能力的廢水,pH值測量對過程變化可能不敏感,因此不適合於過程監督與控制,這種情況可以用碳酸鹽測量系統代替。
⑥電導率感測器用於監視進水成分的變化,同時也是化學除磷控制策略的基礎。
⑦傳統的生物量測量是根據懸浮粒子對入射光的散射及吸光度進行估計。隨著靈敏的光檢測儀的出現,能夠自動進行光效應測量的感測器得以問世。大多數商業感測器使用了一個發射低可視光或紅外光的光源,在這個區域內大多數介質表現低吸光度。生物量濃度也可根據超聲波在懸浮物和微生物之間游離溶液的速度差確定。
3、厭氧消化過程中的感測器
生物氣流量的測量在厭氧消化過程中得到廣泛採用,它可以表示反應器的總體活性。近年來一些專用技術被用來監視氣體成分。典型的實驗室方法是洗瓶分離方法,根據進瓶前和出瓶後的流量比可以確定氣體成分。例如,鹼洗瓶將能夠收集所有的C02、H2S而允許CH4通過。更專業的氣體分析儀可以直接監視氣體成分含量,如紅外吸收測量儀用來確定C02和CH4含量,專用氫分析儀也已基於化學電源研製而成。氣相H2S測量儀可以通過監視硫化物對鉛剝離的反應來確定H2S含量。
基於氣體分析的監視系統的主要問題是不能直接預測液相中相應氣體的濃度。可以直接測量溶解氫的浸入式感測器已經研製成功。燃料電池是此種感測器的核心。H2S和CH4的直接測量儀器至今未見報道。
pH測量不容易對不平衡厭氧消化槽進行檢測,特別是當混合液的鹼度高時。這種情況下可對混合液體中C02和碳酸鹽進行測量。鹼度主要取決於碳酸鹽緩沖物,因此常常被用於厭氧消化的控制策略中。碳酸鹽監視器已被開發應用於實際厭氧消化過程。
估計碳酸鹽鹼度的基本原理有兩個。其一為滴定法,先進的在線滴定感測器可以同時監視氨、碳酸鹽等不同的成分。對鹼度進行在線確定的另一方法基於對樣品酸化而得到的氣態C02的定量。可以採用氣體流量計測量所產生的氣體的體積。
所有的生物活性都可用熱量的產生來表徵。通過熱量計對熱量的測量可以直接洞察生物過程變化。污水處理過程首選的是流量熱量計。
揮發性脂肪酸(VFA)是厭氧消化過程最重要的中間產物。他們的聚集會引起pH值的降低而導致過程厭氧消化過程的失敗。通常通過VFA濃度監視作為過程性能指示,但很少實施在線感測器。最先進的測量儀器包括氣相色譜儀或高壓液相色譜儀。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作為在線多參數感測器可以同時提供COD、TOC、VFA等參數的測量。FT-IR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學品,且只需要很少的維護,但其校準比較困難。更具可靠性的測量是採用滴定計通過兩步滴定或滴定反滴定提供采樣中的VFA含量。
生物感測器近年來在污水處理行業得到發展應用。VFA分析儀可以決定消化液體中VFA濃度;MAIA生物感測器可對代謝活性進行測量;RANTOX生物感測器用於檢測即將來臨的有機物過載及毒性負載。
4、活性污泥過程中的感測器
氧在活性污泥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且相關的曝氣費用約佔全部運行費用的40%,因此氧感測器成為廢水處理廠最廣泛的測量監視儀表。氧測量基於液體中擴散氧的電化學反應。溶解氧(DO)感測器是可靠准確的測量儀表,但必須謹慎選擇合適的測量位置,並防止結垢。目前自動清潔系統已經相當普遍,一些裝備清潔系統並可進行自校準的溶解氧感測器已有應用。DO感測器被廣泛用於曝氣過程的控制,節省了大量投資,所獲得的信息也可用於監視任何活性污泥處理過程。
呼吸量是對活性污泥呼吸速率的測量與解釋,定義為在單位時間內單位體積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所消耗的氧。它是表徵廢水和污泥動力學的常用工具。呼吸計實質上是一個反應器,測量結果易受實驗條件變動的影響。
廢水的生物可降解成分通過離線測量生物需氧量(BOD5)的標准方法獲得。BOD5是5天內有機溶質生物氧化所需溶解氧量。BOD5實驗不適於自動監視和控制,因為完成實驗需要較長時間,且很難達到一致的准確測量。廢水負載的在線測量根據短期BOD估計實現。目前使用的在線BODst方法有兩種:呼吸測量儀和微生物感測器。Vanrolleghem等提出的呼吸測量感測器RODTOX能夠監視BODst和廢水潛在毒性。該感測器有由一個恆定曝氣、完全混合的批反應器構成,內含10升污泥,可以得到大動態范圍內BODs。微生物感測器由固化電池、薄膜和一個溶解氧探測儀組成,最適合包含多種微生物的活性污泥系統。為了維護其功效,微生物BOD感測器需要精心維護與儲藏。大多數微生物BOD感測器壽命較短,從幾天到幾個月。
廢水處理廠最廣泛監視的變數是化學需氧量COD。COD自動監測儀可以每隔1~2小時進行一次自動監測,根據氧化分解的條件分為酸性法監測儀和鹼性法監測儀。COD實驗的主要限制是不能區分可生物降解和惰性有機物。
TOC表示污水中總有機碳的含量,也是表徵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程度的一個指標。TOC測量的主要原理是將有機碳轉化為C02,隨後在氣相中測量這種產物,據此求出水相中有機碳濃度。典型的測量儀器是紅外線抽氣分析儀。TOC被認為是一個很好的監視參數,特別是監視排水質量。
許多廢水成分吸收紫外光。紫外線的吸收與廢水中的有機物有著密切的關系。紫外線吸光度自動監測儀引人廢水處理系統用於檢測水污染程度或評價排放質量。最近10年,光學技術取得顯著進步,使遠程與多點測量成為可能,大大方便了污水處理過程監視的實施。紅外光譜測量對於TOC、COD、BOD等特殊參數的估計與在線監視具有很大潛力。紅外光譜儀的主要缺點是光電池成分的結垢會引起靈敏度的降低,需要頻繁重校。
⑦ 污水處理的政策和行業動向
一、城市污水污染成為水污染控制的首要問題
1、城市污水污染和處理現狀
自1985年以來,我國廢水年排放總量一直的維持在350~400億m3/a左右。1996年全國666個設市城市中532個城市沒有污水處理廠,134個城市建成的309座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處理總量僅為44.6億m3,其中經二級生化處理的僅佔6.9%,有77.4%的城市污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水體。1997年廢水排放量達到最高值416億m3,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227億t,市政污水排放量189億t。1999年城市污水污染負荷首次超過了工業廢水污染負荷,我國水污染的重點已經從工業點源為主的控制,逐步轉變為以以城市污水污染為主的控制。根據建設部估計2000年廢水排放量為480億m3。
2、城市污水排放量的預測
目前,全國有設市城市640多個,建制鎮1.6萬多個,人口約2.7億人。自90年代以來,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連續以8~11%的高速率的增長,預計新世紀的頭20年內我國經濟增長將保持在6~9%的高、中速率穩定發展。污水量增加考慮上述因素按5%的速率考慮。到2010年增加污水量300億m3。
建制鎮的污水產生量,按照我國政府有關部門新制定的小城鎮發展規劃,今後新型小城鎮的發展重點為沿路、沿江河、沿海、沿邊境等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較好、資源豐富、鄉鎮企業有一定基礎或農村批發和專業市場初具規模的小城鎮;建設目標為布局合理、設施配套、交通方便、環境優美、經濟繁榮、各具特色、具有3 萬左右人口規模的新型小城鎮。到2010年,全國城鎮人口達到5.6億人左右,城市化水平達到40%左右。2010年,全國設市城市達到1200個左右,建制鎮達到2.5-3 萬個,到2010年,全國村鎮自來水普及率達到65%,小城鎮人均日用水量180升、村莊110升,依此計算村鎮年廢水量可能達到270億噸。
3、污水處理率與投資估算
考慮現狀污水量、污水增量和建制鎮污水量,到2010年污水排放總量為1050億m3/a。 綜上所述,考慮現狀污水量、污水增量和建制鎮污水量,到2010年城市污水排放總量為1050億m3。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的要求,到201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要達到50%,則需增加500億m3/a(1.4億m3/d天)的處理規模。城市污水污水量和投資按增長速率預測見表1。達到50%的污水處理率,按靜態投資(考慮配套管網)處理每立方米污水投資為2000-3000元,則需投資3000-4000億元。根據對於污水處理程度和污水量的增長,對於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主要技術設備(特別是二級處理相關設備)的市場份額分析見表2。為擴大內需,帶動經濟發展,1998年以來,國家加大了基礎設施的投入,城市基礎設施成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目前發行的1000億國債中將有300億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在地方上報建設部的給水排水建設項目中,供水項目322個、污水項目208個,總投資將達1100億元。1999年國家增發650億其中一部分國債主要用於1998年的在建項目和一些新建項目。如此巨大的投資和市場份額,這對我國水工業的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在以上份額中機械加工等傳統產業(機電產品:如水泵、風機等)佔了大約15-30%的份額,建築業佔35-45%的份額。這兩者之和占總投資的60%以上,在今後10年內存在每年200億左右的市場份額。從事以上行業的主體為國家大中型企業。從而可見對於城市污水和城市給水這種大規模的基礎建設項目,國家投資將帶動大批如機電行業、機械製造和加工行業和建築行業等傳統行業的發展。從而可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和消費總量的增加,有利於大中型企業的改革和經濟發展,這也與國家目前的搞活大中型企業的政策是一致的。在水污染治理中自控和儀表和技術服務所佔的比例雖然不高在8-15%左右,但是相對的產值較高。這一部分市場額定大約在40-60億元/年。另外,一般污水處理的運行管理費用約占投資的10%,運營服務業的份額約40億/年。
面對中國環境污染治理的如此巨大的市場,外國公司已經開始進入。目前許多城市污染處理廠利用外資建設,如1996-1998年有數十個外資貸款項目建設城市大型污水處理廠,其中的不少關鍵設備和配套產品從國外進口。由於國外的水處理產品技術成熟、質量較好、服務上乘,對我國水處理產業提出了嚴峻挑戰。
二、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發展
1、城市污水處理工藝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技術從「七五」國家科技攻關開始逐步進行研究。「七五」和「八五」攻關項目在氧化塘、土地處理和復合生態系統等自然處理技術方面的研究較多,以這些成果為設計依據。建立了一些氧化塘、土地處理城市污水示範工程。在人工處理技術方面,「八五」對高負荷活性污泥、高負荷生物膜、一體化氧化溝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引進、開發了A/B、A/A/O、A/O、B/C、SBR等處理工藝,研究成果已被應用於大批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廠污泥處置問題在「九五」科技攻關中受到重視,並配套開發成套的污泥處理。「九五」期間工藝技術研究重點為中小城鎮簡易高效污水處理實用的成套技術,解決人工處理能耗高、自然處理佔地大等問題。
經過「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間的努力,我國在城市污水處理技術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攻關成果豐碩。就工藝技術的廣度而言,與國際上的差距已經縮小。目前在水污染治理技術上,已能提供下列技術的工藝參數。傳統活性污泥法技術包括傳統法、延時法、吸附再生法和各種新型活性污泥工藝,如:SBR、AB法和氧化溝技術等等;A-O法和A2-O技術;酸化(水解)-好氧技術;多種類型的穩定塘技術;土地處理技術等等。這已經可以滿足大多數城市污水污水治理的要求。
二、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發展
1、城市污水處理工藝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技術從「七五」國家科技攻關開始逐步進行研究。「七五」和「八五」攻關項目在氧化塘、土地處理和復合生態系統等自然處理技術方面的研究較多,以這些成果為設計依據。建立了一些氧化塘、土地處理城市污水示範工程。在人工處理技術方面,「八五」對高負荷活性污泥、高負荷生物膜、一體化氧化溝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引進、開發了A/B、A/A/O、A/O、B/C、SBR等處理工藝,研究成果已被應用於大批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廠污泥處置問題在「九五」科技攻關中受到重視,並配套開發成套的污泥處理。「九五」期間工藝技術研究重點為中小城鎮簡易高效污水處理實用的成套技術,解決人工處理能耗高、自然處理佔地大等問題。
經過「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間的努力,我國在城市污水處理技術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攻關成果豐碩。就工藝技術的廣度而言,與國際上的差距已經縮小。目前在水污染治理技術上,已能提供下列技術的工藝參數。傳統活性污泥法技術包括傳統法、延時法、吸附再生法和各種新型活性污泥工藝,如:SBR、AB法和氧化溝技術等等;A-O法和A2-O技術;酸化(水解)-好氧技術;多種類型的穩定塘技術;土地處理技術等等。這已經可以滿足大多數城市污水污水治理的要求。
2、城市污水處理技術問題討論
從20世紀60-70年代,氧化溝和SBR工藝發展迅速,近年來成為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佔主導性的工藝。而曝氣生物濾池和一級強化工藝是國際上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開發的、具有發展潛力的高效城市污水處理工藝。城市污水處理新工藝---水解-好氧生物處理工藝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我國在近年引進了很多國外的新工藝,建立了相當多的工程,這些工作是我國在城市污水領域的寶貴財富,應該對此進行系統的總結。但我國的污水處理技術研究以單項研究為主,且偏重於工藝研究,缺乏足夠的系統性、完整性,也缺乏綜合性的比較研究和技術經濟評價體系。這也是近年來,首先流行AB工藝,然後流行三溝氧化溝,以及其他形式的氧化溝,目前又在流行SBR工藝的原因所在。缺乏全面和綜合比較能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國外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就不斷沖擊國內市場,國產技術總是無法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從另一方面講,目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普遍採用的工藝為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SBR(間歇式活性污泥)法、AB法等,這與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所採用的技術與工藝幾乎處在同一水平上,而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遠遠低於上述國家。上面各項技術是國外在水污染控制中,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技術。但以上的技術並不一定是先進的技術,特別並不一定都完全適合我國的國情。
例如:目前國內大多採用國外引進的氧化溝、延時曝氣的SBR等工藝。延時曝氣是一種低負荷工藝,對於我國這樣一個資源不足、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是否適合推廣這種低負荷的活性污泥工藝是值得推敲的問題。首先,低負荷的曝氣池的池容和設備是中、高負荷活性污泥工藝的幾倍,所以相應的投資要高數倍;其次,延時曝氣對污泥是採用好氧穩定的方法,其能耗比中、高負荷活性污泥要高40~50%左右;能耗增加固然帶來了直接運行費的增加,同時還要增加間接投資。據資料報道目前每kW發電能力脫硫需要投資1000美元,則每萬噸污水增加的脫硫投資需要70萬元。如果按脫硫投資為電站投資10%計,則增加的電廠投資為700萬元,這接近污水處理單位投資的50%。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講,採用延時曝氣的低負荷工藝,如氧化溝工藝等等是不適合中國國情的。
從城市污水污泥處理和處置方面,在我國還剛剛起步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尚有較大差距。隨著大量污水處理廠的投產,污泥產量將會有大幅度的增加。污泥厭氧消化的投資高,污泥處理費用約占污水處理廠投資和運行費用的20-45%。並且污泥厭氧消化處理技術較復雜。在我國僅有的十幾座污泥消化池中,能夠正常運行的為數不多,有些池子根本就沒有運行。這也是導致我國近年大量採用帶有延時曝氣功能的氧化溝等技術的原因。所以採用高效(高負荷)、低耗污水處理工藝的關鍵之一是解決城市污水廠污泥處理技術,可以講今後我國城市污水工藝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污泥處理和利用技術的進步。能否解決好污泥問題是污水凈化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之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必要加強污泥處理與利用的研究。從污泥最終處置的出路來看,污泥農用從我國具體情況來說是最為可行和現實的處置方案。結合污泥的最終處置考慮污泥堆肥和利用,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污泥處理工藝另外一條技術上可行,經濟是有利的技術途徑。
由於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還較低,資金匱乏,投資力度不足等諸多因素,導致目前發達國家大批水處理環保企業採取貸款方式,大舉進軍我國水處理環保市場。1988年以來,我國開放了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給水排水利用外資建設項目共約200個,總金額達78億美元。由於外資的利用,特別是利用了歐洲發達國家的政府貸款(只能用於購買貸款國的設備),雖然推動了一批現代化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但是增加了工程投資(國外設備的價格一般是國內設備的4-6倍)和今後的日常維護費用(需要外匯更新配件)。同時也嚴重抑制了國內污水處理設備製造業的發展。由於技術和資金投入不足使國內污水處理設備無法達到國際水平。但總體上我國機電設備製造業經過適當重組、調整和改造是能夠製造所需的污水處理成套設備的。目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約90%來自於國際各種貸款,基本被國際各大公司所佔領。
三、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發展趨勢
水污染控制技術涉及到有關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工程設計、工程實施、設備加工和運營管理等各個方面。但是,從水處理技術市場化和產業化的觀點,特別是從投資結構的劃分,水處理技術產業可以分為:1) 工藝技術;2) 工程和設備產業化;3) 設施運營產業化等三個部分。我國下一步主要任務是在以上三個方面進行重點發展。
1、大力發展先進的水處理工藝技術
對於我國這樣一個污染嚴重、資源短缺,並且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家,先進的水處理工藝的標准應該是適合我國國情、高效、低耗和低成本的污水處理技術。各類效率高、投入低、可達到一定治理深度的城市污水處理新技術,對經濟尚不夠發達而污染亟待治理的我國,尤其是絕大多數沒有污水處理設施的17000多個建制鎮,在一段時期內都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迫切需要一批能滿足排放要求、處理效果好、基建和運行費用低的污水處理新技術和新工藝。因此,國家環保總局提出需要建立與我國現階段國情相適應的、經濟實用的先進工藝技術的示範工程,示範工程應該滿足:1) 噸水投資低,噸水造價應該控制在800元;2) 運行費用低,噸水運行費應該控制在0.3元以下;3) 在工程中採用國產化的設備,並且採用總承包和實施運營的機制。
達到上述目標,需要在新工藝、新材料和高新技術的應用和示範上加大力度。眾所周知高效工藝可以大幅度降低污水處理的基建投資,比如目前國內延時曝氣的氧化溝和SBR工藝一般在0.05-0.07kgBOD/m3.d,與中、高曝氣池負荷(0.3-0.5kgBOD/m3.d)相差幾倍甚至到十倍,這樣曝氣池的投資也相應增加幾倍甚至到十倍。從新工藝角度講現有的物化-生化工藝、水解-好氧工藝、曝氣生物濾池和高、中負荷的好氧工藝以及厭氧-好氧處理技術等工藝都是有希望的新工藝,但需進一步完善。要在短期內提高污水處理率,除了制定合理可行的產業技術經濟政策、加大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投資力度外,必須依賴技術進步,盡快開展一些先進的污水處理工藝示範推廣工作。
同樣,新材料和新施工方法的利用可以降低工程造價。比如德國國外百樂卡(Biolack)技術,採用高密度聚乙烯作水處理的構築物的防滲材料,降低了水處理構築物的造價。在污水處理構築物方面可以推廣國外先進的制罐技術,如拼裝式反應器。將處理構築物設備化,以快速低耗的設備型式,成套提供城市污水處理的單元反應器設備;提高水處理設備的成套化和設備化,將完整工藝技術、成熟自控技術、以及嚴格的製造技術結合為一體,設計生產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的廢水處理成套設備;
另外,高新技術的使用特別是高度自動控制系統,使電氣控制、儀表、計算機一體化,即監、控、管一體化是環保廠生產過程自動化的必然要求和發展趨勢。污水處理廠自控程度的提高,給運行管理機制改變、基建費用的降低和運行成本減少帶來一系列好處,根據國際上發展的趨勢,大力發展我國的環保自控技術和設備,是提高我國的環保工程管理水平和處理設施穩定運行的根本保障。
2、大力推進水處理技術和設備的產業化
水污染控制的實施是通過工程設施和技術裝備來實現。當前水處理工程有以下特點:首先,工程中設備和施工技術含量及投資比例不斷提高,從而反映了水處理工程技術的設備化、產業化和市場化的趨勢。我國需要建立污水處理成套設備產業基地,建立污水處理成套設備產業基地,水污染控制的實施是通過工程設施和技術裝備來實現,我國需要建立污水處理成套設備產業基地;其次,工程市場已由傳統的承發包方式引入了國際通用的「Turnkey」總承包的運作方式。參與這種工程和設備總承包的「工程公司」在國際已是一個跨行業的產業。工程公司一般是具有系統設計、工程管理、設備集成、安裝調試和運行培訓的綜合能力的大型公司,我國目前還缺乏這樣具有綜合能力的大型專業工程公司。
水污染控制的實施是通過工程設施和技術裝備來實現。我國需要建立污水處理成套設備產業基地。對於不同規模和類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產業化發展目標是不一樣的。
1) 超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
污水量≥20萬m3/d這一類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在全國總共不超過100個,但是占污水排放總量的30%~50%。雖然在90年代初期和目前正在建設的超大型項目已有一部分,由於項目的重要性和資金來源有保障,近期建設的重點仍然是這一類的污水處理廠。根據國內外的經驗對於超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採用的工藝大多是比較成熟的傳統活性污泥工藝,因此相關設備發展重點是大型污水處理廠的單項技術設備(特別是二級處理相關設備)。其中包括:
① 大型自動格柵除污設備;
② 各種成套除砂、洗砂設備;
③ 大型沉澱池刮吸泥設備;
④ 高效曝氣設備;
⑤ 大型污水通用機械設備,如離心風機、污水泵等;
⑥ 大型濃縮、脫水一體化設備;
⑦ 污泥消化成套設備;
⑧ 沼氣利用成套設備;
⑨ 配套的自控系統和儀器儀表等;
⑩ 污泥處理和處置成套設備,如堆肥、造粒裝置等等。
2) 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
由於城市污水廠污泥採用厭氧消化處理技術,污泥厭氧消化的投資占污水處理廠投資的30%~40%,並且污泥厭氧消化處理技術較復雜。這一問題一直沒有達到很好的解決,我國的污泥處理處置與利用起步晚,不論是科研開發,還是工程實踐,均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和國內需求。因此根據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特點,近期眾多城市採用低負荷氧化溝和SBR工藝採用好氧穩定污泥的方法。對於中型污水處理廠的發展重點是對已基本掌握的氧化溝法和SBR等處理工藝技術加速推廣,同時要加快這幾種工藝的專用設備的國產化、規模化生產,形成從設計、設備製造、項目建設到運行管理的總體能力。形成如下設備的生產能力:
① 氧化溝的曝氣設備:如轉刷、轉盤和表曝機;
② 污泥濃縮、脫水一體化設備;
③ SBR工藝中的潷水器;
④ SBR專用曝氣設備;
⑤ SBR自控設備。
3) 中、小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
對於我國大量的中、小城鎮產生的污水量≤5萬m3/d的小型城市污水處理廠,是我國水污染控制的重點和難點。由於我國目前還處於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大多數中小城鎮處於不太發達的農村地區,但是其造成污染的是量大面廣,是我國下一階段三湖三河治理的重點。根據這一特點必須開發中小城鎮適用的簡易高效污水處理成套技術,重點要解決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三高問題,即投資高、電耗高和運行費用高。以水解-好氧生物處理工藝、曝氣生物濾池等為代表的低耗、高效工藝可以滿足這一需求。因此對於小型城市污水處理廠需要作如下工作:
① 適用的簡易、高效城市污水處理裝置成套化;
② 簡易高效城市污水處理裝置的全自動化;
③ 污泥堆肥、造粒制肥技術成套化。3、大力鼓勵水處理設施運營產業化根據污水處理廠建設投資估算,今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運營費用逐年增加到2010年可以達到40億元/a。污水處理設施的運營產業化涉及兩個層次的問題,其一是傳統的技術服務的范圍不斷擴展。由於環境法規健全和執法力度的加強,對於水處理設備運行的達標率和完好率要求更高,因此技術要求的時效性不斷加強;同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BOT方式的引入在水處理領域也會逐步打破傳統甲、乙方概念,產生甲、乙方角色互換,導致了類似於物業管理型的技術服務需求。這對技術服務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技術服務范圍的擴展、要求的加強和形式的更新等一系列變化,導致技術服務市場內涵的擴大。其二是隨著甲、乙方角色互換,資金籌措方式的發生了改變。計劃經濟導致目前絕大多數污水處理廠的現狀是:由政府投入巨額資金或利用外國政府貸款建設,建成後多為事業單位編制,運行經費由政府有關部門核定撥給,相當一部分污水處理廠運行費用嚴重不足。這使污水處理廠的良好運行、投資回收、資金還貸等沒有保證,甚至出現了即使「有錢建」也「無錢養」的局面。採用BOT投資方式有利於降低工程投資,提高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水平,同時還能大大減輕地方政府的經濟壓力,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滿足全社會對公共工程和基礎設施的需求。金融業也進入了水污染控制市場,今後各種基金、上市公司、投資公司和銀行將加速投入這一市場,在將加劇這一市場的競爭,但是同時無疑會促進水污染控制市場的成熟和發展。因此,水污染控制市場具有設備化、專業化、資本化和開放性的特點,從事水污染控制的研究、設計和生產部門要適應這種產業化形式。
⑧ 江蘇醫療器械廢水處理技術
醫療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間接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回校準物、答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醫療器械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也是比較難處理的,依斯倍環保成功完成衛美恆(蘇州)醫療器械廢水處理工程,幫助企業環保達標。
⑨ 選擇廢水處理技術時應該注意哪些條件
廢水處理,因不同原因形成的廢水、污水處理難度等等原因,所需要的廢水處理技術也不盡相同。下面小編介紹下選擇廢水處理技術時應該注意的條件。
1、廢水水質
生活污水水質通常比較穩定,一般的處理方法包括酸化、好氧生物處理、消毒等。而工業廢水應根據具體的水質情況進行工藝流程的合理選擇。
2、廢水處理程度
這是廢水處理工藝流程選擇的主要依據。廢水處理程度原則上取決於廢水的水質特徵、處理後水的去向和廢水所流入水體的自凈能力。但是目前,廢水處理程度的確定主要依從國家的有關法律制度及技術政策的要求。
3、建設及運行費用
考慮建設與運行費用時,應以處理水達到水質標准為前提條件。在此前提下,工程建設及運行費用低的工藝流程應得到重視。此外,減少佔地面積也是降低建設費用的重要措施。
4、工程施工難易程度
工程施工的難易程度也是選擇工藝流程的影響因素之一。如地下水位高,地質條件差的地方,就不適宜選用深度大、施工難度高的處理構築物。
5、當地的自然和社會條件
當地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也對廢水處理流程的選擇具有一定影響。當地的社會條件如原材料、水資源與電力供應等也是流程選擇應當考慮的因素之一。
6、廢水的水量
除水質外,污水的水量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對於水量、水質變化大的污水,應首先考慮採用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的工藝,或考慮設立調節池等緩沖設備以盡量減少不利影響。
總之,廢水處理流程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各項因素,進行多種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才能得出結論。
⑩ 污水處理廠有什麼設備
旋流式溶氣氣浮機
目前,環境污染的變化越來越嚴重,調查發現水污染正變得越來越嚴重。因此,需要污水處理設備來處理城市產生的污水,以確保居民在用水時的安全。同時,經過污水處理,還可以避免污水對城市的環境危害和影響。
為什麼污水處理設備的整合越來越受歡迎,主要是由於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環境要求的提高?此外,污水處理設備的積極應用不僅可以滿足城市生活的環境問題,還可以在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促進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
許多人認為,因為它們是智能設備,所以在使用過程中不需要維護,這實際上是一種片面的想法。雖然日常使用的污水處理設備不需要特別注意,但必須定期檢查和維護,以大大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
首先,有必要定期清潔格柵中的爐渣。如果遇到大型固體物體或其他浮動物體,需要及時處理和回收,以確保水流暢通。其次,有必要定期檢查設備中的設施。應經常觀察到污水處理設備上的儀器表明它們是正常的。最後,在溫度較低的冬季,應提前保護設備中的管道,促進設備的正常運行,更好地保護生活環境。
污水處理設備的選擇應根據待處理污水的實際需要,詳細了解處理後的污水的污染程度,然後處理後達到什麼標准。污水處理設備的多樣性也使得每種設備都有自己的特點,因此所選擇的設備與待處理的污水物體不會更加兼容,這超過了污水處理設備的價格。
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設備在購買時的位置以及是否有易於消耗的結構,因此在使用或安裝過程中安裝小部件更為重要。此外,買方還需要了解不同材料設備的不同效果。材料的差異也會導致污水處理設備價格的差異,因此選擇合適的設備是最重要的。
污水處理設備的生物基礎設施安裝條件的第一項是准備一塊與設備形狀相同的混凝土地板,以確保平衡,這是將設備放置在草坪上的要求。如果將設備放在地板下,為防止設備浮起,應嵌入防浮環。
安裝後,您可以將污水和水注入設備,檢查是否有管道丟失。然後,電控櫃的控制面板與水泵連接,電控櫃與電源連接。應注意,在接線時,應注意泵和風扇的反方向必須與裝置的方向相同。
當污水處理設備投入使用時,可以根據流量將污水泵入設備,並啟動風扇進行曝氣,並觀察接觸中的填料。
有必要建立污水處理設備的定期維護系統,主要集中在觀察風機和水泵等易損部件。如果污水進入風機,需要立即清洗,然後在換油後使用。最後,在啟動風扇之前,必須注意空氣閥是否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