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用水水質標准,是保證用水的安全可靠及選擇經濟合理水處理流程的基本依據。由於使用回用水的范圍十分廣闊,水質要求各有不同,總體上看回用水水質情況十分復雜。我國目前尚未系統地制定回用水水質標准。對有關水質要求宜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一).灌溉回用水水質標准
1.水質要求 灌溉回用水水質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不傳染疾病:(2)不破壞土壤的結構和性能,不使土壤鹽鹼化;(3)土壤中重金屬和有害物質的積累不超過有害水平;(4)不影響農業物的產量和質量;(5)不污染地下水。
根據水質要求,城市污水用於農灌,必須經過適當處理,未經處理的污水一般不允許以任何方式用於灌溉。城市污水至少要經過一級處理才能用於灌溉,如有可能最好驚醒二級生化處理。目前,經濟發達的國家已基本實現了這個要求,有些國家和地區甚至達到了更高要求。
2.水質標准 我國農田灌溉水質標准(GB5084-92),它也適用於農業灌溉回用水水質要求。國外經濟發達國家對農業灌溉回用水水質通常是根據灌溉對象區別對待,要求比較嚴格。
二).工業回用水水質標准
1.工業回用水水質要求 由於工業生產范圍廣泛,不同工業門類對用水水質要求差異極大。在考慮工業回用水的水質標准時,應該從實際出發,以各類工業用水的水質要求為依據來確定相應的工業回用水水質標准,污水處理後出水作為冷卻水回用時,一般有如下水質要求:(1)在熱交換過程中,不產生結構(2)對冷卻系統部產生腐蝕作用(3)不產生過多的泡沫(4)不存在有助於微生物生長的過量營養物質。對於其他類別的工業用水,如原料用水,生產工藝用水,生產過程用水以及鍋爐用水等,尚未有針對回用水的相應水質標准。若要將回用水用於各種工業類別,其水質必須符合有關行業相應的用水水質標准。
三).城市雜用水水質標准
1.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 為了保證城市污水再生後作為生活雜用的安全可靠和合理使用,再生水水質必須滿足下列基本要求。
(1)衛生上安全可靠,無有害物質,其主要衡量指標有大腸桿菌群數,細菌總數,余氯量,懸浮物量,生化需氧量及化學需氧量等。
(2)外觀上無使人不快的感覺,其主要衡量指標有渾濁度,色度,臭味,表面活性劑和油脂等。
(3)不引起管道和設備的腐蝕,結構和不造成維修管理困難,其主要衡量指標有PH值,硬度,蒸發殘渣及溶解性物質等。
二、污水處理
1、是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並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處理行業的上游供應商主要是污水處理設備的製造商和污水處理葯劑供應商。都屬於發展較快,需求狀況良好的行業。
2、、污水處理行業:工業污水、中水回用、生活污水、汽車清洗等
3、污水處理方式:
1)、調節PH值用的:弱酸、弱鹼、強酸、強鹼、生石灰等。
2)、絮凝作用的:聚合氯化鋁、聚合氯化鋁鐵、聚丙烯醯胺等。
3)、調節細菌營養的:磷酸氫二鈉、尿素等
4)、消毒脫色的:次氯酸鈉、臭氧等。
B. 什麼是再生水(回用水)什麼是中水
再生水又被稱為回用水,是指工業廢水或城市污水經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後供作回用的水。再生水用於建築物內雜用時,也稱為中水
C. 再生水的水質標准
基本標准 序號 基本控制項目 標准值 1 色度(稀釋倍數)≤ 30 2 濁度≤ 3 3 嗅 無異味 4 pH值 6.5~9.0 5 總硬度(以CaCO3)(mg/L) 450 6 總大腸菌群(個/L) 3 選擇性標准
回用於地下水回補用水選擇性標准 序號 基本控制項目 補充地下水 1 溶解氧≥ 1.0 2 懸浮物(SS)≤ 10 3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10 4 溶解性總固體≤ 1000 5 汞≤ 0.001 6 鎘≤ 0.005 7 砷≤ 0.05 8 鉻≤ 0.05 9 鉛≤ 0.01 10 氰化物≤ 0.05 回用於工業用水選擇性標准 序號 基本控制項目 冷卻用水 洗滌用水 鍋爐用水 工藝與產品用水 直流 循環 1 溶解氧≤ 0.1 0.1 0.1 0.1 0.1 2 懸浮物(SS)≤ 30 30 30 5 5 3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10 10 30 10 10 4 溶解性總固體≤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5 氨氮≤ 10.0² 10.0² 10 5.0 5.0 6 總磷≤ 1.0 1.0 1.0 0.4 0.4 7 鐵≤ 0.3 0.3 0.3 0.3 0.3 8 錳≤ 0.2 0.2 0.1 0.1 0.1 鋼材換熱器循環水氨氮為1mg/L。 回用於農業用水選擇性標准 序號 基本控制項目 農田灌溉 造林育苗 弄、牧場 水產養殖 1 溶解氧≥ 1.0 1.0 1.0 1.0 2 懸浮物(SS)≤ 30 30 30 10 3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80 150 5 5 4 溶解性總固體≤ 1000 1000 1000 1000 5 氨氮≤ 10.0 20.0 5.0 5.0 6 總磷≤ 1.0 1.0 0.5 0.5 7 汞≤ 0.001 0.001 0.0005 0.0005 8 鎘≤ 0.005 0.005 0.005 0.005 9 砷≤ 0.05 0.10 0.05 0.05 10 鉻≤ 0.10 0.10 0.05 0.05 11 鉛≤ 0.10 0.10 0.05 0.05 12 氰化物≤ 0.05 0.05 0.005 0.005 回用於城市用水選擇性標准 序號 基本控制項目 沖廁 道路清掃、消防 城市綠化 車輛沖洗 建築施工 1 溶解氧≥ 1.0 1.0 1.0 1.0 1.0 2 懸浮物(SS)≤ 10 5 10 5 5 3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10 15 20 10 15 4 溶解性總固體≤ 1500 1500 1500 1000 1500 5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 1.0 1.0 1.0 0.5 1.0 6 鐵≤ 0.3 0.3 0.3 0.3 0.3 7 錳≤ 0.1 0.1 0.1 0.1 0.1 回用於景觀用水選擇性標准 序號 項目 觀賞性景觀環境用水 娛樂性景觀環境用水 濕地環境用水 河道類 湖泊類 河道類 湖泊類 1 溶解氧≥ 1.0 1.0 2.0 2.0 1.0 2 懸浮物(SS)≤ 20 10 20 10 10 3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10 6 6 6 6 4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 0.3 0.3 0.3 0.3 0.3 5 氨氮≤ 5.0 5.0 5.0 5.0 5.0 6 總磷≤ 0.5 0.5 0.5 0.5 0.5 7 石油類≤ 1.0 1.0 1.0 1.0 1.0 緩解水資源短缺途徑
據有關資料統計,城市供水的80%轉化為污水,經收集處理後,其中70%的再生水可以再次循環使用。這意味著通過污水回用,可以在現有供水量不變的情況下,使城市的可用水量至少增加50%以上。世界各國無不重視再生水利用,再生水作為一種合法的替代水源,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利用,並成為城市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水資源持續利用環節
水是城市發展的基礎性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隨著城市化進程和經濟的發展,以及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水資源日趨緊張,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推進污水深度處理,普及再生水利用是人類與自然協調發展、創造良好水環境、促進循環型城市發展進程的重要舉措。
國際上,對於水資源的管理目標已發生重大變化,即從控制水、開發水、利用水轉變為以水質再生為核心的「水的循環再用」和「水生態的修復和恢復」,從根本上實現水生態的良性循環,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能帶來可觀的效益
再生水合理利用不但有很好的經濟效益,而且其社會和生態效益也是巨大的。首先,隨著城市自來水價格的提高,再生水運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以及回用水量的增大,經濟效益將會越來越突出;其次,再生水合理利用能維持生態平衡,有效的保護水資源,改變傳統的「開采一利用一排放」開采模式,實現水資源的良性循環,並對城市的水資源緊缺狀況起到了積極的緩解作用,具有一長遠的社會效益;第三,再生水合理利用的生態效益體現在不但可以清除廢污水對城市環境的不利影響,而且可以進一步凈化環境,美化環境。
D. 污水再生水主要有哪些回用途徑
工業冷卻、農業灌溉、沖洗道路等
E. 北京城八區再生水利用
你直接打電話向北京城八區的污水經過污水處理廠了解比較好!問得技術一點就是拉!主要用途:綠化、城市雜用。我就是做中水的。我主要做的是洗車水。
F. 再生水的利用的可行性
在技術方面,再生水在城市中的利用不存在任何技術問題,目前的水處理技術可以將污水處理到人們所需要的水質標准。城市污水所含雜質少於0.1%,採用的常規污水深度處理,例如濾料過濾、微濾、納濾、反滲透等技術。經過預處理,濾料過濾處理系統出水可以滿足生活雜用水,包括房屋沖廁、澆灑綠地、沖洗道路和一般工業冷卻水等用水要求。微濾膜處理系統出水可滿足景觀水體用水要求。反滲透系統出水水質遠遠好於自來水水質標准。
國內外大量污水再生回用工程的成功實例,也說明了污水再生回用於工業、農業、市政雜用、河道補水、生活雜用、回灌地下水等在技術上是完全可行的,為配合中國城市開展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作,建設部和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編制了《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質量驗收規范》、《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建設中水設計規范》、《城市污水水質》等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標准,為有效利用城市污水資源和保障污水處理的質量安全,提供了技術數據。 城市污水採取分區集中回收處理後再用,與開發其它水資源相比,在經濟上的優勢如下:
⑴ 比遠距離引水便宜
城市污水資源化就是將污水進行二級處理後,再經深度處理作為再生資源回用到適宜的位置。基建投資遠比遠距離引水經濟,據資料顯示,將城市污水進行深度處理到可以回用作雜用水的程度,基建投資相當於從30公里外引水,若處理到回用作高要求的工藝用水,其投資相當於從40~60公里外引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每年調水量100多億立方米,主體工程投資超過1000億元,基單位投資約3500~4000元/t。因此許多國家將城市中水利用作為解決缺水問題的選擇方案之一,也是節水的途徑之一,從經濟方面分析來看是很有價值的。在中國,有300場、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保定市魯崗污水處理廠等幾十項中水工程。實踐證明,污水處理技術的推廣應用勢在必行,中水利用作為城市第二水源也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⑵比海水淡化經濟
城市污水中所含的雜質小於0.1%,而且可用深度處理方法加以去除,而海水中含有3.5%的溶鹽和大量有機物,其雜質含量為污水二級處理出水的35倍以上,需要採用復雜的預處理和反滲或閃蒸等昂貴的處理技術,因此無論基建費或單位成本,海水淡化都高於再生水利用。國際上海水淡化的產水成本大多在每噸1.1美元至2.5美元之間,與其消費水價相當。中國的海水淡化成本已降至5元左右,如建造大型設施更加可能降至3.7元左右。即便如此,價格也遠遠高於再生水不足一元的回用價格。
城市再生水的處理實現技術突破前景仍然非常廣闊,隨著工藝的進步、設備和材料的不斷革新,再生水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會不斷提高,處理成本也必將日趨降低。
⑶可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
在水資源日益緊缺的今天,將處理後的水回用於綠化、沖洗車輛和沖洗廁所,減少了污染物排放量,從而減輕了對城市周圍的水環境影響,增加了可利用的再生水量,這種改變有利於保護環境,加強水體自凈,並且不會對整個區域的水文環境產生不良的影響,其應用前景廣闊。污水回用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非常經濟的新水源,減少了社會對新鮮水資源的需求,同時也保持優質的飲用水源,這種水資源的優化配製無疑是一項利國利民、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舉措。當今世界各國解決缺水問題時。城市污水被選為可靠且可以重復利用的第二水源,多年以來,城市污水回用一直成為國內外研究的重點。成為世界不少國家解決水資源不足的戰略性對策。
G. 「中水」和「再生水」是同一定義么,有什麼區別
兩者是抄同一定義,之間沒襲有區別。
中水指的就是再生水。再生水是指廢水或雨水經適當處理後,達到一定的水質指標,滿足某種使用要求,可以進行有益使用的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調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顯的優勢。
從經濟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從環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於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水生態的良性循環。
(7)再生水回用范圍及水量擴展閱讀:
再生水(即中水)的使用途徑:
再生水水量大、水質穩定、受季節和氣候影響小,是一種十分寶貴的水資源。再生水使用方式很多,按與用戶的關系可分為直接使用與間接使用,直接使用又可以分為就地使用與集中使用。
多數國家的再生水主要用於農田灌溉,以間接使用為主;日本等少數國家的再生水則主要用於城市非飲用水,以就地使用為主;新趨勢是用於城市環境「水景觀」的環境用水。
生水的用途很多,可以用於農田灌溉、園林綠化(公園、校園、高速公路綠帶、高爾夫球場、公墓、綠帶和住宅區等)、工業(冷卻水、鍋爐水工藝用水)、大型建築沖洗以及游樂與環境(改善湖泊、池塘、沼澤地,增大河水流量和魚類養殖等),還有消防、空調和水沖廁等市政雜用。
H. 污水處理廠中 進水量是什麼再生水量是什麼再生水用量於再生水量的區別是什麼
進水量一般指污水處理的水量,通常處理的進水量小於設計水量。再生水量是指處回理之後可答以回用的水量。再生水用量是指生產後所得的處理水又使用的水量,再生水量是處理後的總水量。無需糾結名詞,放到具體的境況中,很容易理解。
I. 再生水的目前情況
中國是一個水資源貧乏的國家,屬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人均水資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時,中國地域廣大,水資源在時間和地區分布上很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北方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哈爾濱人均水資源更低。海河、淮河、遼河、黃河流域人均水資源量約為中國平均水平的1/5,海河流域包括京津兩市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中國平均水平的1/7。
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缺水問題尤為突出。當前相當部分城市水資源短缺,城市供水范圍不斷擴大,缺水程度日趨嚴重。據統計,中國669個城市中,400個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有110個城市嚴重缺水,日缺水量大,年缺水量,由於缺水每年影響工業產值2000多億元,天津、長春、大連、青島、唐山和煙台等大中城市已受到水資源短缺的嚴重威脅。據資料統計,國際極度缺水線是人均水資源佔有量500,而河北保定市區目前的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64,嚴重缺水,導致城市供水不足,地下水超采,引發一系列環境地質問題等。
2000年北方地區出現100年不遇的大旱,使許多水庫河流出現從來沒有過的斷流和枯乾,北方13個省318個縣級以上城市被迫限時供水,缺水人口達2000多萬。2001年的乾旱,中國受旱面積達k。
在水資源短缺的同時,中國水資源浪費和污染現象十分嚴重,而對這種短缺與浪費並存的狀況,傳統思想認為應該行政性提高水價來限制人們的用水量,但是浪費問題從來不是行政性的價格可解決的,因為在考慮浪費問題的時候,不能忽略限制人們行為本身帶來的效用損失。建設部的一次調查表明,當水費支出占居民家庭收入的2.0%時,人們才會考慮節水問題;達到5%時,對人們的生活才會產生較大影響;達到10%時,人們會考慮水的重復利用。為了緩解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污水回用在一定使用范圍內,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經濟可靠的新水源,並且可以節省優質的飲用水源。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已進入經濟建設的新時期,雖然近年大力提倡節約用水,但各地用水量增勢強勁,加劇了水資源問題的嚴重性。水資源緊缺對國民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已經引起了領導和專家的關注。據預測,世紀水資源危機將位居世界各類資源危機之首。因而研究城市水資源利用及水資源開發勢在必行,這對城市用水健康循環和保障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因此,實現污水資源化,緩解不資源供需矛盾,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顯得十分得要。 雖然中國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採用污水灌溉的方式回用污水。但真正將污水深度處理後回用於城市生活和工業生產則是近幾十年才發展起來的,建設部在「六五」專項科技計劃中最先列入了城市污水回用課題分別在大連、青島兩地作試驗探索。這兩地研究成果表明,污水可以通簡易深度處理再次回用,是很有前途的水源。
從1986年開始,城市污水回用相繼列入國家「七五」、「八五」、「九五」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開始污水回用技術的探索和示範工程的試驗。「七五」攻關項目「水污染防治及城市污水資源化技術」,就污水再生工藝、不同回用對象的回用技術、回用的技術經濟政策等進行了系統研究。其中研究包括青島延安三路污水廠等14個污水不同程度或不同對象地開展污水回用工程,為「八五」期間污水回用項目的攻關提供了大量可行的依託工程。「八五」攻關項目「污水凈化與資源化技術」,分別以大連、太原、天津、泰安、燕山石化為依託工程,開展工程性試驗。通過系列的生產性和實用性工程研究,「八五」提供了城市污水回用於工業工藝、冷卻、化工、石化、鋼鐵工業和市政景觀等不同用途的技術規范和相關水質標准。「八五」提供的成果較「七五」提高到了實用水平,研究內容經過了生產悵一檢驗,涵蓋了污水回用的大部分領域。「九五」攻關項目「城市污水處理技術集成化與決策支持系統建設」,具體攻關兩部分內容:一是回用技術集成化研究,二是城市污水地下回灌深度處理技術研究。這些攻關研究,完成了大量生產性試驗,取得了豐富數據,經國家專家級的鑒定驗收,許多成果被評為國際先進或國際領先水平。
在「21世紀國際城市污水處理及資源化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建設部在會上指出「中國將會全面啟動污水資源化工程,並在此領域廣泛加強與國外的技術合作和技術交流,歡迎各國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於中國的城市污水資源化項目」,表明中國在未來的幾年城市對再生水利用的投資與需求將迅速升溫。 為了緩解中國的水資源短缺和治理水環境的污染,中國近期建設的集中污水處理與回用規劃如表1所示。
⑴ 污水處理後回用作工業用水
污水處理廠的二級處理出水,根據用途不同,可直接或者再經進一步處理達到更高的水質後應用於工業過程中,其中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用途是工業冷卻水,中國在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或先進二級處理出水用作工業冷卻方面進行了大量試驗研究,並有運行成功的實例。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的二級處理出水給華能熱廠提供冷卻水的水源,供應量為4萬噸每天。同時該污水處理廠還為三河熱電廠等工業企業供水。
再生水目前已經成為北京的第二大水源。統計數字顯示,2006年北京使用再生水3.6億立方米,今年預計達到4.8億立方米。再生水已經廣泛應用於工業製造、農業灌溉、城市綠化、河湖環境等領域。今年使用的4.8億立方米的再生水中,有6000萬立方米用於補充城市景觀和城市綠化用水的使用。朝陽公園、大觀園、陶然亭、萬泉河、南護城河以及奧運中心區等都實現再生水澆灌。同時,北京城區還建成20個自動中水加水機,每年可提供2000萬立方米可再生水用於綠化和市政管理。
⑵ 污水處理後回用作生活雜用水
處理後污水回用生活雜用水,北京最具代表性。1984年北京市進行污水示範工程建設,並於1987年出台了「北京市中水建設管理實施辦法」,在該管理條例中,凡建築面積在以上的旅館、飯店和公寓以及建築面積在以上的機關科研單位和新建的生活小區都要建立中水設施。以此為契要,北京市的中水設施的建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北京已經建成投入使用了160多個中水設施,這些設施大多集中在賓館、飯店和大專院校,它們以洗浴、盥洗等日常雜用水為水源,經過處理在到中水水質標准後,可以回用於沖廁、洗車、綠化等。目前這些中水設施處理能力已經達到4萬,回用水量約。中水建設已初具規模。為實現北京2008年「綠色奧運」的承諾,使城市污水回用率達到50%,北京市將新建9座中水廠,以加大污水再生回用,推廣城市中水的使用。
北京已經建成9座大型污水處理廠和相關的配套管網,在2008年奧運會之前,還將再有5座類似的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與此同時,郊區的污水治理也全面啟動。新城建設的14座中小型污水處理廠,年處理污水近1.7億立方米。
⑶ 污水處理後回用作農業灌溉
在中國北方城市,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已經成為某些郊區農田(包括菜田、稻田和麥田等)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可以改良土壤結構,增加水分和肥分,導致作物增產,平均每一立方米生活污水,可以增產小麥或稻穀約0.5kg。但是污灌也體現了一些缺點,部分農田,由於用有毒有害的工業廢水灌溉而導致農田惡化和農業減產,地下水、土壤和農產品受污染。再生水用於農作物灌溉的面積逐年增加,大興、通州等地區形成了30萬畝再生水灌溉區。今年全市農業利用再生水達2.3億立方米。2006年底,隨著小紅門污水處理廠的排水閘門開啟,清澈的再生水湧入涼鳳灌渠,大興區青雲店、長子營、采育等8個鎮的20萬畝農田灌溉用上了再生水。再生水代替清水進行農田灌溉,每年可減少開采地下水6000萬立方米。 北京是嚴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100立方米,遠遠低於國際公認的缺水警戒線1000立方米。近年來,本市堅持「量水而行、以供定需、因水制宜、綠色節約」,推進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每年都確定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保障首都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目前,再生水已經成為本市第二大水源,廣泛應用於工業用水、農業灌溉、城市綠化、小區沖廁等。近5年來,建成盧溝橋、吳家村、沙河等一批污水處理廠及再生水廠,大力推進再生水管網建設,污水資源化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全市鄉鎮以上污水日處理能力由2008年的329萬立方米提高到395萬立方米,污水處理率由79%提高到83%;再生水利用量由6億立方米提高到7.5億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達到61%。污水處理率及再生水利用率均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今年,本市將進一步加大再生水用量,計劃建成東壩、垡頭、五里坨、通州河東、豐台河西、昌平未來科技城等再生水廠,新建再生水管線50公里,完成酒仙橋、黃村等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全市污水處理率提高到84%,再生水利用量達8億立方米,比2012年增加0.5億立方米。
目前,本市節水工作在全國居於領先水平。近5年來,全市完成了50萬畝農田、果園、菜地節水灌溉工程,18.5萬畝農田採用再生水灌溉,創建節水型單位、小區1830個,城區9座熱電廠全部利用再生水替代新水源,工業年利用再生水達到1.4億立方米。2012年,全市用水總量36.5億立方米,其中有7.5億立方米是再生水。萬元GDP水耗下降到21立方米,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3%。
J. 中水系統的再生水
再生水也是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水,一般為二級處理,具有不受氣候影響、不與臨近地區爭水、就地可取、穩定可靠、保證率高等優點。再生水即所謂「中水」,是沿用了日本的叫法,通常人們把自來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再生水的水質介於上水和下水之間,故名「中水」.再生水雖不能飲用,但它可以用於一些水質要求不高的場合,如沖洗廁所、沖洗汽車、噴灑道路、綠化等。再生水工程技術可以認為是一種介於建築物生活給水系統與排水系統之間的雜用供水技術。再生水的水質指標低於城市給水中飲用水水質指標,但高於污染水允許排入地面水體的排放標准。
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率,減輕水體污染的有效途徑之一。再生水合理回用既能減少水環境污染,又可以緩解水資源緊缺的矛盾,是貫徹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污水的再生利用和資源化具有可觀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解決水問題的必選。 再生水是緩解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
據有關資料統計,城市供水的80%轉化為污水,經收集處理後,其中70%的再生水可以再次循環使用。這意味著通過污水回用,可以在現有供水量不變的情況下,使城市的可用水量至少增加50%以上。世界各國無不重視再生水利用,再生水作為一種合法的替代水源,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利用,並成為城市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生水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環節
水是城市發展的基礎性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隨著城市化進程和經濟的發展,以及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水資源日趨緊張,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推進污水深度處理,普及再生水利用是人類與自然協調發展、創造良好水環境、促進循環型城市發展進程的重要舉措。
國際上,對於水資源的管理目標已發生重大變化,即從控制水、開發水、利用水轉變為以水質再生為核心的「水的循環再用」和「水生態的修復和恢復」,從根本上實現水生態的良性循環,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再生水的利用能帶來可觀的效益
再生水合理利用不但有很好的經濟效益,而且其社會和生態效益也是巨大的。首先,隨著城市自來水價格的提高,再生水運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以及回用水量的增大,經濟效益將會越來越突出;其次,再生水合理利用能維持生態平衡,有效的保護水資源,改變傳統的「開采一利用一排放」開采模式,實現水資源的良性循環,並對城市的水資源緊缺狀況起到了積極的緩解作用,具有一長遠的社會效益;第三,再生水合理利用的生態效益體現在不但可以清除廢污水對城市環境的不利影響,而且可以進一步凈化環境,美化環境。 再生水水量大、水質穩定、受季節和氣候影響小,是一種十分寶貴的水資源。再生水使用方式很多,按與用戶的關系可分為直接使用與間接使用,直接使用又可以分為就地使用與集中使用。多數國家的再生水主要用於農田灌溉,以間接使用為主;日本等少數國家的再生水則主要用於城市非飲用水,以就地使用為主;新趨勢是用於城市環境「水景觀」的環境用水。
再生水的用途很多,可以用於農田灌溉、園林綠化(公園、校園、高速公路綠帶、高爾夫球場、公墓、綠帶和住宅區等)、工業(冷卻水、鍋爐水工藝用水)、大型建築沖洗以及游樂與環境(改善湖泊、池塘、沼澤地,增大河水流量和魚類養殖等),還有消防、空調和水沖廁等市政雜用。
根據再生水利用的用途,再生水可回用於地下水回灌用水,工業用水,農、林、牧業用水,城市非飲用水,景觀環境用水等五類。再生水回用於地下水回灌,可用於地下水源補給、防治海水入侵、防治地面沉降;再生水回用於工業可作為冷卻用水、洗滌用水和鍋爐用水等方面;再生水用於農、林、牧業用水可作為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灌溉、種植與育苗、林木、觀賞植物的灌溉、種植與育苗、家畜和家禽用水。 評價再生水中病原體微生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有兩種方法。
1、現實風險評價方法
也稱低技術方法,以流行病學研究為基礎,結合現有污水處理技術對病原體的處理效果,分析再生水回用的健康風險。世界各國的再生水回用水質標准多採用此法制定,如美國的回用水指南。
評價再生水中病原體微生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有兩種方法。
表:再生水用於非限制性灌溉的水質標准 制定機構或地區 類型 根據公眾健康提出的水質要求 美國環保局(EPA, 1992) 指南 所有樣品中,糞大腸菌數不能超過14MPN/100mL,這一數值意味著實際當中將檢測不出糞大腸菌,二級處理後應進行混凝、沉澱、過濾和消毒處理。 亞利桑那 法規 總大腸菌數不能超過2.2 MPN/100mL(中間值)和25 MPN/100mL(單個樣品)。 加利福尼亞
(CA/T-22,1978) 法規 糞大腸菌數不超過2.2 MPN/100mL(每月不得少於一份樣品中的大腸菌有機物不可超過23 MPN/100mL);二級處理後要有過濾和消毒處理。 科羅拉多 指南 總大腸菌數不能超過2.2MPN/100mL(中間值);出水需經氧化、混凝、沉澱、過濾和消毒處理。 佛羅里達 法規 以30d為期,在75%的樣品中糞大腸菌數不能超過25 MPN/100 mL,二級處理加過濾和深度消毒;COD 20mg/l(年平均值),TSS 5mg/L(單樣品)。 喬治亞 指南 糞大腸菌數不能超過30 MPN/100mL;要求經過生化處理(BOD 30mg/l,TSS 30mg/l)。 愛達荷 法規 總大腸菌數不能超過2.2MPN/100mL(中間值);二級出水要求混凝、沉澱、過濾和消毒處理。 印第安納 法規 糞大腸菌數不能超過100 MPN/100mL(中間值),2 000MPN/100mL(單個樣品)。 北卡羅來 法規 糞大腸菌數不能超過1MPN/100mL,要求經過三級處理(TSS月平均值為5rng/L,日最大值10mg/L)。 新墨西哥 指南 糞大腸菌數不能超過1 000 MPN/100mL。 俄勒岡 法規 總大腸菌數不能超過2.2MPN/100mL(中間值)和23 MPN/100mL(單個樣品);要求二級處理後,應進行混凝、沉澱、過濾和消毒處理。 得克薩斯 法規 糞大腸菌數不能超過75MPN/100mL;經過氧化塘系統處理後最低應達到BOD20mg/l,採用其它工藝BOD應達到10 mg/l。 猶他 法規 總大腸菌數和糞大腸菌數分別不能超過2 000 MPN/100mL,200MPN/100 mL(千均30d);要求經過二級處理後BOD 25 mg/L和TSS 25 mg/l(平均30 d)。 華盛頓 指南 總大腸菌數不能超過2.2MPN/100mL(平均值)和24 MPN/100 mL(單個樣品);最低要求經過包括過濾的二級處理。 懷俄明 法規 糞大腸菌數不能超過200 MPN/100mL,出水BOD不超過10mg/l…(日均值)。 加拿大(阿爾伯達) 法規 (在大於20%的樣品中)總大腸菌數不能超過1 000 MPN/100mL(幾何平均數),糞大腸菌數不能超過200MPN/100mL;灌溉蔬菜的回用水的總大腸菌數不能超過2 400 MPN/100mL(在任何一天)。 塞普勒斯(1997) 標准 糞大腸菌數在每月80%的樣品中不超過50MPN/100mL,最大允許值100MPN/100mL;腸道線蟲不超過1個/l;三級處理後接消毒處理。 以色列(1978) 規定 總大腸菌數在50%的樣品中不超過2,2MPN/100mL,在80%的樣品不能超過12MPN/100mL;二級處理或相當於二級處理(例如:長期貯存過程)接消毒處理。 約旦 法規 糞大腸菌數低於200 MPN/100mL。 科威特 標准 總大腸菌數低於100 MPN/mL;經過深度處理之後BOD和TSS均低於10mg/l。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 指南 耐高溫大腸菌數低於10MPN/100mL(中間值);最低處理要求二級處理和過濾,出水濁度不超過2NTU 沙烏地阿拉伯 法規 總大腸菌數低於2.2 MPN/100mL,BOD和TSS均低於10mg/L。 突尼西亞(1975) 法規/法律 腸道線蟲小於等於1個/l,最低處理要求穩定塘或相當工藝。 世界衛生組織(1989) 指南 為降低健康風險,糞大腸菌數(灌溉用水)<200MPN/100mL,腸道線蟲≤1個/l;要有一級、二級處理過程,適當增加過濾和消毒過程。 2、定量風險評價方法
也稱高技術/高費用/低風險方法。它定量地評價再生水在回用過程中暴露於病原體的人類健康風險。其評價程序與化學污染物風險評價程序相同,包括:
①危害識別:識別再生水中可能含有的人們關注的病原體;
②暴露評價:確定再生水在使用過程中,人暴露於病原體的途徑、持續時間和暴露量;
③劑量~反應關系評價:根據病原體的劑量反應關系,估算與人的實際暴露水平相似的條件下的感染概率;
④風險特徵分析:依據暴露和劑量反應的假設,計算理論風險。 現狀
進入21世紀前後,在中國水資源日趨緊張的背景下,再生水利用開始受到中國政府的重視。到2009年,中國污水再生利用率(污水再生利用量/污水處理率)在15%左右,而污水再生利用量/污水排放量的比率僅為5%左右。
再生水利用的必要性
在中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事實致使城市地表水與地下水的可開采空間越來越小,甚至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然而水資源的供求矛盾依然沒有得到緩解,並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與此同時,污水的排放量還在急劇增加,未經處理或處理未達標的污水直接排放於水體仍然比較常見,還在不斷污染著環境.為此,很多專家建議:解決城市缺水,要節流先行,治污為本,多渠道開源。南水北調是一項大開源工程,涉及許多問題,一時難以實現。鑒於再生水具有諸多優點,其合理利用變得尤為迫切和必要,並且其合理利用也是符合可持續發展規律的。按照可持續發展戰略,一個城市的發展必須立足於當地的自然條件,即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要」。污水再生回用既可有效節約清潔水資源,又可減輕水污染,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另外,再生水合理利用也是滿足城市綠化和河湖景觀用水的需要。伴隨著城市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部環境質量也將越來越重視,城市綠化和河湖景觀用水呈T級劇增。由於城市綠化和河湖景觀用水量對水質要求不是很高,可以用再生水替代。
再生水利用的可行性
再生水合理利用系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涉及到社會、經濟、環境、資源等諸多系統,每個子系統由諸多要素構成,其中主要因素有:城市基礎條件、自來水價格、再生水水質、公眾的接受程度等,這些因素之間又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以北京為例,從以下幾方面說明污水回用的可行性。
例如北京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速度加快,且位於城市附近,便於再生水就近回用。按照北京環境質量治理規劃,在規劃建設30多座污水處理廠的基礎上,又建設了14座污水深度處理廠,同時建設相應的排水管網。城市排水管網的完善和污水廠的建立為污水回用創造了條件。再生水的回用與《2008年奧運會申辦報告》中的承諾也是一致的,北京市在2008年的污水回用於綠化、河湖環境、市政雜用和農業灌溉用水等,回用率達到了50% 。
水質指標的實現是污水作為水資源回用的前提。隨著水處理技術的發展,能達到一定水質的處理技術是成熟的。傳統的深度處理工藝譬如混凝沉澱+過濾消毒、臭氧活性炭吸附、過濾膜處理、活性炭和膜處理的組合工藝及其先進的膜處理技術、強化二級處理技術等等,根據回用水質的要求及現有的經濟條件,合理選擇都會達到回用水質標准。
長期以來,自來水價格一直偏低,隨著北京水資源形式日趨嚴峻,自來水價格將會逐步提高。據初步測算,再生水的處理和輸送成本為1. 50元/m3左右,略低於自來水價格。待南水北調中線引水進京後,其源水的價格為2. 18-3. 9元/m3,若城市自來水以此為水源,自來水價格定會大幅度上漲。另一方面,隨著處理技術的提高,再生水的處理費用將會進一步降低。所以越來越大的價格差距將會促進再生水的使用,考慮到經濟效益,一些企業是願意接受再生水的。
公眾心理上對污水回用的接受程度也是污水回用項目能否得到推廣的一個重要因素.北京市的民意測驗表明,污水回用於澆灌綠地、澆灑道路、沖廁、洗車等方面時,有85%的人是可以接受的。隨著政府宣傳力度的加大,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民眾會逐漸接受再生水的回用。
發展目標
2006年,中國建設部、科技部聯合制定並頒布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術政策》,確定國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目標是:到2010年,北方缺水城市的再生水直接利用率要達到城市污水排放量的10%~15%,南方沿海缺水城市達到5%~10%;到2015年北方地區缺水城市要達到20%~25%,南方沿海缺水城市要達到10%~15%。
使用方式
1、直接使用與間接使用相結合,因地制宜。
2、直接使用中,就地使用與集中使用相結合,因時制宜。
使用范圍
1、城市用水與農村用水相結合,城市優先。
2、城市用水中,工業用水與其他用水相結合,工業優先。
3、從持續發展的觀點看,再生水應主要用於地下水回灌。
再生水回用相關術語
①個別循環
個別建築物的污水再生水回用於該建築物內利用的方式。
②地區循環
比較集中的地區,例如住宅小區、市區再開發區域等的多個建築物,污水再生水共同回用的方式。
③廣域循環
城市下水道的污水再生水在較大范圍內回用於建築物等利用的方式。
④廁所沖洗用水利用
再生水用於沖洗馬桶。附有洗手用水箱的馬桶不能使用。
⑤灑水用水利用
再生水用於澆灑公園、綠地的草坪和樹木等以及用於沖洗街面道路的利用。
⑥景觀用水利用
以人不接觸為前提,再生水的舒適利用。
⑦親水用水利用
以人接觸為前提,再生水的舒適利用。
⑧再生利用設施
污水處理水經再生處理,為再利用而設置的再處理設施、輸配水設施以及利用設備的一整套工程設施。
⑨再生處理設施
污水處理水經必要處理(砂過濾、加氯處理等)工程設施的總稱。用於廁所沖洗水等利用。
⑩輸配水設施
再生水從再生處理設施到利用設備的輸配水設施的總稱。
註:景觀用水、親水用水利用定義的「人體接觸」是指小溪流的手足浸入、身體部分接觸,而非是洗澡等全身性的接觸。水與身體部分接觸的例子有水流中捉魚、劃船、釣魚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