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礦山采選項目回用水和循環水的區別是什麼
礦山采選項目回用水 可以歸為濁循環水
而循環水分凈循環和濁循環
❷ 中水回用的處理方式
一、按用途分類
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三種處理方式
1. 一種是將其處理到飲用水的標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實現水資源直接循環利用,這種處理方式適用於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地區,但投資高,工藝復雜;
2. 另一種是將其處理到非飲用水的標准,主要用於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用水,如便器的沖洗,地面、汽車清洗,綠化澆灑,消防,工業普通用水等,這是通常的中水處理方式。
3.工業上可以利用中水回用技術將達到外排標準的工業污水進行再處理,一般會加上軟化器,RO,EDI/混床等設備使其達到軟化水,純化水,超純水水平,可以進行工業循環再利用,達到節約資本,保護環境的目的。
二、按處理方法分類
按處理方法,中水處理工藝一般分為 3 種類型:
1 .物理處理法:
膜濾法,適用於水質變化大的情況。
採用這種流程的特點是:裝置緊湊,容易操作,以及受負荷變動的影響小。
膜濾法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離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著濾膜表面流動,溶液中溶劑和低分子量物質、無機離子從高壓側透過濾膜進入低壓側,並作為濾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質、膠體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濾膜截留,溶液被濃縮並以濃縮形式排出。
2 .物理化學法:
適用於污水水質變化較大的情況。一般採用的方法有:砂濾、活性炭吸附、浮選、混凝沉澱等。這種流程的特點是:採用中空纖維超濾器進行處理,技術先進,結構緊湊,佔地少,系統間歇運行,管理簡單。
3 .生物處理法
適用於有機物含量較高的污水。一般採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如圖所示)、生物轉盤等生物處理方法。或是單獨使用,或是幾種生物處理方法組合使用,如接觸氧化 + 生物濾池;生物濾池 + 活性炭吸附;轉盤十砂濾等流程。這種流程具有適應水力負荷變動能力強、產生污泥量少、維護管理容易等優點。
當前,由於一些國家和地區在過度地、毫無節制地開發水資源的同時,環境保護意識比較差,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原本具有良好水質的新鮮水供應受到限制;其次,待開發的新鮮水源離集中供水點距離較遠,一次性投資費用高昂,這樣一些缺水地區無力擴大供水能力。理到非飲用的程度,在此引出了中水概念。中水也就是將人們在生活和生產中用過的優質雜排水(不含糞便和廚房排水)、雜排水(不含糞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廢)水經集流再生處理後回用,充當地面清潔、澆花、洗車、空調冷卻、沖洗便器、消防等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雜用水。因其水質指標低於城市給水中飲用水水質標准,但又高於污水允許排入地面水體排放標准,亦即其水質居於生活飲用水水質和允許排放污水水質標准之間,故取名為「中水」。
中水開發與回用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在美國、日本、印度、英國等國家(尤以日本為突出)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些國家均以本國度、區域的特點確定出適合其國情國力的中水回用技術,使中水回用技術越來越臻於完善。在中國,這一技術已受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重視並對建築中水回用做了大量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在全國許多城市如深圳、北京、青島、天津、太原等開展了中水工程的運行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我國的國有工業企業和部分民企,比如污染嚴重和水資源利用較多的企業都建成了中水回用項目,為低碳生產和節能減排的國家級號召做出了貢獻。
❸ 中水回用的回用標准
為統一城市污水再生後回用做生活雜用水的水質,以便做到既利用污水資源,又能切實保證生活雜用水的安全和適用,特製訂中水回用標准。
本標准適用於廁所便器沖洗、城市綠化、洗車、掃除等生活雜用水,也適用於有同樣水質要求的其他用途的水。
本標准由城市規劃、設計和生活雜用水供水運行管理等有關單位負責執行。生活雜用水供水單位的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和檢查執行情況。
本標準是制訂地方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作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的依據,地方可以本標准為基礎,根據當地特點制訂地方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作生活雜用水的水質標准。地方標准不得寬於本標准或與本標准相抵觸;如因特殊情況,寬於本標准時應報建設部批准。地方標准列入的項目指標,執行地方標准;地方標准未列入的項目指標,仍執行本標准。
水質標准和要求
生活雜用水管道、水箱等設備不得與自來水管道、水箱直接相連。生活雜用水管道、水箱等設備外部應塗淺綠色標志,以免誤飲、誤用。
生活雜用水供水單位,應不斷加強對雜用水的水處理、集水、供水以及計量、檢測等設施的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放水、清洗、消毒和檢修等制度及操作規程,以保證供水的水質。 GB/T18920-2002 項目 沖廁 道路清掃、消防 城市綠化 車輛沖洗 建築施工 PH 6.0~9.0 色/度≤ 30 嗅 無不快感 濁度/NTU≤ 5 10 10 5 20 溶解性總固體(mg/L)≤ 1500 1500 1000 1000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 10 10 20 10 15 氨氮(mg/L)≤ 10 10 20 10 20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mg/L)≤ 1 1 1 0.5 1 鐵(mg/L)≤ 0.3 - - 0.3 - 錳(mg/L)≤ 0.1 - - 0.1 - 溶解氧(mg/L)≤ 1 總余氯(mg/L) 接觸30min後≥1.0,管網末端≥0.2 總大腸桿菌(個/L)≤ 3 水質檢驗
水質的檢驗方法,應按《生活雜用水標准檢驗法》執行。
生活雜用水集中式供水單位,必須建立水質檢驗室,負責檢驗污水再生設施的進水和出水以及出廠水和管網水的水質。
❹ 礦井水處理方法
礦井水處理方法:
1、化學方法。
離子交換法是化學脫鹽的主要方法,這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利用陰陽離子交換劑去除水中的離子,以降低水的含鹽量。
2、膜分離法。
反滲透和電滲析脫鹽技術均屬於膜分離技術,是我國目前苦鹹水脫鹽淡化處理的主要方法。
3、濃縮蒸發。
反復處理使含鹽量高的剩餘水濃縮到很小體積,然後在合適的地方存放。依靠自然蒸發,使其避免排往下游。水蒸發後將留有鹽分結晶,可在其濃縮至200g/L以上濃度時運走,用做化工原料。
4、稀釋排放。
稀釋排放是將低含鹽量的水混合在一起,達到排入水體的標准後排放。避免對下游的不利影響。
5、消耗利用。
消耗利用用於對含鹽量要求不高的場所,把水消耗掉,最後蒸發到大氣中,避免了向下游排放。
❺ 中水回用,濃水回用,廢水回用三者有哪些區別
中水回用:「中水」一詞是相對於上水〔給水〕、下水〔排水〕而言的。中水回用回技術系指將答小區居民生活廢〔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廚房、廁所)集中處理後,達到一定的標准回用於小區的綠化澆灌、車輛沖洗、道路沖洗、家庭坐便器沖洗等,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中水回用的核心應該是市政生活污水處理。
濃水回用處理:濃水在工業上一般認為是普通水變為脫鹽水除去的部分,也就是說普通水=濃水+脫鹽水。從這個意義上說,濃水還不是工業廢水或污水。只能說是比較起普通的水來說,在離子濃度方面更高一些。
廢水回用:廢水回用指將工業廢水或污水經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後回用於生產系統或生活雜用。所以,這才是我們常說的廢水處理,然後再回用。
❻ 請問礦山的選礦廢水想要回用,應該達到什麼水質標准
如果是磁選、重選產生的廢水,進行沉澱,澄清後即可循環使用,無一定的標准;如果是浮選產生的廢水,要看廢水中存在的葯劑對循環使用情況下的選礦效果有無影響,並且這種影響是否在可接受范圍內。
❼ 什麼是礦坑水
礦井水來自地下水系,同屬水資源,由於生產的開鑿從岩層中湧出,在未經污染前是清潔的水,水量的大小取決於井下地質條件和生產方式。通常生產煤水比為1∶0.5~1∶5之間,個別礦井高達1∶10以上,日涌水量少則幾千立方米,多則數萬立方米。由於生產污染,礦井水變得色澤渾濁、懸浮物含量高,沉積量大,未經處理排放後對所流入的河流造成了嚴重污染。但因處理環節復雜、治理工程投資費用高而一直沒有得到處理。
礦坑水系指在採煤過程中,從煤系地層中湧出的水,亦稱為礦坑涌水,一般通過提水泵從坑下中央水倉排向地面,故又稱其為礦坑排水. 其主要來源有4 個方面:
a. 大氣降水. 隨著煤炭的大量開發,井下采空面積逐漸增大,圍岩應力場也發生變化,煤層回採後頂板開始沉陷,地表出現裂縫和塌陷,大氣降水有的直接通過裂縫灌入坑道,有的則沿有利於入滲的構造、裂隙及土壤等補給礦床含水層,因此大氣降水入滲補給是一種發生在流域面上的補給水源.
b. 地表水. 由於採煤進一步溝通原始構造,同時又產生新裂隙與裂縫等次生構造,當礦區有河流、水庫、水池、積水窪地等地表水體存在時,地表水就有可能沿河床沉積層、構造破碎帶或產狀有利於水體入滲的岩層層面補給淺層地下水,再補給煤系地層中的含水層,或通過採煤產生的裂隙直接補給礦井.
c. 地下水. 地下水是大部分礦床的直接補給水源,主要指煤層頂板和底板含水層中的水. 當礦井揭露或通過含水層時,賦存於含水層中的水就湧向坑道,成為礦井的充水水源.
d. 老窯積水. 開采歷史悠久的礦區的淺部分布有許多廢棄的礦窯,賦存了大量積水,它們像一座座小「水庫」分布於采區上方及附近,一旦與礦井連通,短時間內有大量水湧入礦井,其危害性很大.
❽ 礦井 井下水如何處理
礦井井下水處理方法根據水質的不同而定:
1、含懸浮物煤礦礦井水處理技術主要有混凝、沉澱和澄清、過濾和消毒。
①礦井水混凝階段所處理的對象主要是煤粉、岩粉等懸浮物及膠體雜質,它是礦井水處理工藝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實踐證明,混凝過程的程度對礦井水後續處理如沉澱、過濾影響很大。所以,在礦井水的處理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②沉澱和澄清:在煤礦礦井水處理中所採用的主要有平流式沉澱池、豎流式沉澱池和斜板(管式)沉澱池。澄清池主要有機械攪拌、水力循環和脈沖等。
③在煤礦礦井水處理過程中,過濾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狀濾料層截留水中懸浮物。去除化學澄清和生物過程未能去除的細微顆粒和膠體物質,提高出水水質。礦井水處理可以採用過濾池。過濾池有普通快濾池、雙層濾料濾池、無閥濾池和虹吸濾池等。常採用濾料有石英砂、無煙煤、石榴石粒、磁鐵礦粒、白雲石粒、花崗岩粒等。
④水凈化處理後,細菌、病毒、有機物及臭味等並不能得到較好的去除。所以,必須進行消毒處理。消毒的目的在於殺滅水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等),防止水致傳染病的危害。在以煤礦礦井水為生活水源水處理中,目前主要採用的是氯消毒法。消毒劑主要有:液氯、漂白粉、氯胺、次氯酸鈉等。
2、高礦化度煤礦礦井水處理技術
煤礦高礦化度礦井水的含鹽量一般在1000~3000mg/l⑴之間,屬於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苦鹹水含鹽量范圍,所以,有些煤礦也稱高礦化度礦井水為苦鹹水。苦鹹水脫鹽方法主要有電滲析和反滲透技術。目前電滲析技術已成為一個大規模的化工單元過程,廣泛地用於各個行業。當進水含鹽量在500~4000mg/l時,採用電滲析是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當進水含鹽量小於500mg/l時,應結合具體條件,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是採用電滲析還是採用離子交換或者兩者聯合。反滲透技術自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發展成為實用的化工單元操作以來正不斷地拓展其應用領域和規模,目前已廣泛地應用於各行業。國內外已廣泛應用於海水、苦鹹水淡化,鍋爐補給水、飲用水純化,在食品、制葯、化工、醫療、環保、礦井用水等行業中制備純透反滲水、超純水,以及各種水溶液的脫鹽、分離和濃縮。
3、煤泥水處理技術
含有煤泥等輕度污染的礦井水,這類礦井水水量不大穩定,常採用一體化凈水器進行處理,該凈水器是一種新型重力式自動沖洗式一體化凈水器,適合進水濁度≤3000mg/L,出水濁度≤3mg/l。該凈水器集絮凝、反應、沉澱、排污、反沖、污泥濃縮、集水過濾於一體,自動排泥、自動反沖洗。本裝置處理效果好,出水水質優良,自耗水量少,動力消耗省,佔地面積小,節水、節電,無需人員管理。處理後的水質達到生產和生活用水的要求。
4、煤礦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煤礦生活污水的凈化工藝:凈化裝置包括以下幾個主要環節:隔柵、破碎機、砂石捕集器、初級沉澱池、生物凈化裝置、次級沉澱池、加葯劑、消毒、再凈化、沉渣加工。在相應流程中各個環節的組合取決於污水的數量、污染組分的濃度和組成,對凈化水質量的要求以及其它條件。
5、酸性煤礦礦井水處理技術
酸性礦井水是指PH小於6.5的礦井排水,一般PH值在3.0-6.5之。其處理技術有石灰石中和法、石灰中和法、生物化學處理法、濕地生態工程處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