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我國飲用水處理新技術

我國飲用水處理新技術

發布時間:2021-12-05 10:46:16

水處理技術的新進展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小城鎮飲用水處理技術研究及設備開發」項目由教育部組織實施,安排國撥經費4983萬元。近日,項目組織單位在北京召開項目工作會議,對課題研究進展和下一步工作計劃進行了系統的總結,交流了課題工作經驗,並就小城鎮飲用水處理技術及設備開發戰略進行了研討。 該項目針對我國小城鎮飲用水水源污染嚴重、水處理技術水平有限、管理水平落後、飲用水安全缺乏保障等現狀,從政策管理、技術控制、設備研製、政策標准、工程示範等內容入手,以經濟,適用,管理方便,性能可靠為目標,結合小城鎮對飲用水的需求、不同地域水質差異較大以及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特點,重點研發受污染水源生態修復關鍵技術,關鍵處理工藝研究及設備開發,輸送系統水質保障技術,苦鹹水處理技術,處理葯劑與材料,安全技術標准與應急處理工藝,並根據不同地域水質的特點,在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部進行工程示範,解決威脅小城鎮居民健康的高氟高砷等問題,構建小城鎮飲用水安全保障科技支撐體系和人才支撐隊伍,促進行業部門創新能力建設和技術進步,並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經過近1年的努力,項目研究總體進展和各項考核指標完成情況良好,完成多項新產品、新裝備、新工藝研發,建立多個試驗基地,取得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項目實施以來已申請專利65項(其中授權8項,實用新型4項),制定規范1項,發表論文226篇(其中SCI、EI收錄83篇),開發新產品16項、新材料2項、新工藝5項、新裝置8項、建立試驗基地9個,建成2個示範工程。 研發的復合預氧化葯劑已被應用於太湖流域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在2007年太湖藍藻爆發期間,應用於沿湖各水廠的預氧化和除臭的處理。研發的高效除砷除氟絮凝劑將在河北和內蒙古等高砷氟地區水廠開展應用工程示範,研發的高效除藻磷絮凝劑將在重慶三峽庫區高藻地區開展工程應用示範。以上的高效復合凈水劑已實現了產業化,並通過技術轉讓獲得直接經濟效益500萬元。 項目研製的膜飲用水處理裝置已用於支援四川災區建設。在都江堰市的胥家鎮建造了2套處理量分別為25m3/h和7.5m3/h的水處理系統。其中1套已安裝調試好,開始生產飲

Ⅱ 中國飲用水質量,是有人炒作水的新概念嗎

我認為是有人在炒作水的新概念。是因為之前有過這樣的評價:說中國的飲用水質量相當於德國的處理污水。這一評論使得老百姓不知道該使用什麼水才能算安全,久而久之對我國飲用水質量和水環境治理失去了信心。最近些年,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老百姓對於飲用水安全的過分關注,各種各樣與水有關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常有出現,這將本來對水處理缺乏信心的老百姓更加雪上加霜,甚者還會引起社會恐慌,但是其中不缺乏流言和謠言。

Ⅲ 用鐵酸鈉(Na2FeO4)對來自河湖的淡水消毒凈化是城市飲用水處理新技術,

你想的是對的,Na2FeO4凈水原理就是先是+6價鐵具有強氧化性,可以消毒殺菌,還原產物Fe3+水解產生Fe(OH)3可以使水中懸浮物凝聚沉降
這題應該選BC
Fe2+水解程度沒有Fe3+大,而且Fe(OH)2不會形成膠體,還有就是Fe(OH)2會立刻被空氣中氧氣氧化成Fe(OH)3沉澱

Ⅳ 用高鐵酸鈉(Na 2 FeO 4 )對河水和湖水消毒是城市飲用水處理的新技術.已知反應:Fe 2 O 3 +3Na 2 O 2 =

A、反應Fe 2 O 3 +3Na 2 O 2 =2Na 2 FeO 4 +Na 2 O中,氧元素化合價降低,Na 2 O 2 是氧化劑,鐵元素化合價升高,Fe 2 O 3 是還原劑,故A錯誤;
B、還原劑Fe 2 O 3 對應的產物Na 2 FeO 4 是氧化產物,氧化劑Na 2 O 2 對應的產物Na 2 FeO 4 和Na 2 O叫還原產物,所以Na 2 FeO 4 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故B正確;
C、在反應Fe 2 O 3 +3Na 2 O 2 =2Na 2 FeO 4 +Na 2 O中,鐵元素化合價共升高6價,所以反應過程轉移的電子的量為6mol,消耗3molNa 2 O 2 ,故C錯誤;
D、根據化合價規則可知在Na 2 FeO 4 中Fe為+6價,居於鐵元素的最高價,具有強氧化性,故D錯誤.
故選B.

Ⅳ 目前我國飲用水處理過程

飲用水處理技術

我國飲用水常規的處理方法(混凝、沉澱、過濾、消毒等) 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和細菌,而對各種溶解性化學物質的去除率較低,不能完全消除水污染造成的危害,更不能滿足人們對飲用水的高標准要求,加之長距離管道輸送和高層水箱的二次污染,飲用水已不再安全或衛生。因此應盡快採用先進的技術對飲用水進行較為全面的處理。目前,隨著水源污染的加劇和各國飲用水標準的提高,可去除各種有機物和有害化學物質的「飲用水深度處理」技術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要求採用更有效的水處理方法,尋求一種佔地少、維護管理方便、處理水質穩定的工藝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課題。

1、活性炭吸附法

該方法可以通過活性炭吸附去除水中的臭味、天然及合成有機物、微污染物質等,出水水質雖好,但對有毒的重金屬、一般的鹽類、致癌的亞硝酸鹽和放射性物質、細菌、病毒等則收不到去除效果,有些物質(如細菌) 在處理時間長時甚至會略有增加。 再者活性炭的價格也較高,使其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臭氧氧化法

臭氧的消毒能力強,能氧化有機物,去除水中的色、味,溶解性的鐵、錳及酚等。但其在水中不穩定,容易失效,在管網中殺菌效力不能持久;而且設備復雜,投資大,能耗也大,目前在我國應用較少。另外,臭氧氧化後的水因新生了小分子有機化合物,使水的生物穩定性變差。 當前,通常把臭氧與活性炭聯合應用,其效果較佳。

2、膜分離技術的應用

膜分離技術是一門新興的高效分離、濃縮、提純、凈化技術,其主要特點是節能(因為膜分離過程不發生相變化)、分離對象廣(有機物和無機物、病毒、細菌、微粒) 、裝置簡單、易操作、易於自控、易維修(因為只是用壓力作為膜分離的推動力),特別適用於對熱敏感物質的分離、分級、濃縮與富集(因為分離過程只需在常溫下進行)。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已開發研製出的有機膜主要有微濾膜(MF) 、超濾膜(UF)、納濾膜(NF) 和反滲透膜(RO)。其中的微濾(MF) 和超濾(UF) 因不能脫除各種低分子物質,故單獨使用時不能稱之為深度處理。反滲透(RO) 和納濾(NF) 作為水及其他液體分離膜之一,在分離膜應用領域佔有重要的地位。當今世界上,反滲透、納濾膜水處理裝置的能力已達到每天數百萬噸。最大的反滲透苦鹹水淡化裝置為位於美國亞利桑拿州的日產水量28 萬噸的運河水處理廠,最大的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位於沙烏地阿拉伯,日產水量為12.8萬噸。最大的納濾脫鹽軟化裝置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日產水量為3.8 萬噸 。

Ⅵ 想知道關於飲用水的知識,包括水處理知識,謝謝

我國城市自來水水質明顯低於國外發達國家。這一方面是由於我國多數水源的原水水質相對較低、污染嚴重、水中濁度和色度及有機物濃度偏高;另一方面是由於我國絕大多數水廠仍然主要採用的是常規給水處理工藝,對某些特殊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難以充分適應不斷變化的水質。由於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長期欠缺,加上工程投資大、運行管理費用高,因而我國的污水處理率在短時期內難以得到明顯提高,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內,對於微污染水(含有微量污染物的水)的凈化處理將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目前制約飲用水處理領域的科技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水中微量有機污染物去除的工藝理論與技術;
(2)水中藻類及其代謝產物(嗅味、藻毒素等)的強化處理技術;
(3)水處理過程副產物的去除與控制技術;
(4)常規水處理的強化技術;
(5)高效消毒技術等。
飲用水中微量有機污染物對人體危害大,但難於去除。特別是高穩定性的溶解性有機污染物,如鹵代有機物、硝基化合物、多環芳烴等,對人體危害較大。傳統給水處理工藝對這些有機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迫切需要研究開發經濟高效的微污染物去除技術。
水中藻類一般帶負電,具有較高的穩定性,難於混凝,嚴重地影響給水處理效果;藻類比重小,沉澱效果差;藻類在代謝過程中產生多種嗅味,對水的感官性狀產生直接影響;某些藻類尺寸很小,可穿透濾池進入到給水管網中,影響管網內水質;藻類是典型的氯化消毒副產物前驅物質,在後續消毒過程中與氯作用生成多種有害副產物,增加水的致突變活性;某些藻類(如藍藻)能產生藻毒素,對人體和動物構成威脅,其中有些藻毒素是肝毒素和神經毒素。此外,藻類會粘附在濾料表面,使濾池過濾周期顯著縮短,造成濾池頻繁反沖洗;
有機成分對膠體產生嚴重保護作用,影響混凝效果,導致耗葯量顯著增加,水中鋁的剩餘濃度升高。
水處理過程中引入的一些副產物(如聚丙烯醯胺中的單體等),也會對飲用水水質產生不良影響。在氯化消毒過程中產生的多種鹵代有機副產物對人體危害較大,是飲用水中重點控制的副產物。特別是傳統的預氯化工藝,高濃度的氯與原水中較高濃度的有機污染物直接作用,生成的氯化消毒副產物濃度會更高。
消毒一直是給水處理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消毒效果不佳將造成流行病爆發,特別是甲第蟲、隱孢子蟲等致病原生動物的滅活,是目前消毒技術研究的關鍵問題。
目前我國的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過低,明顯低於發達國家。有必要動態地、及時地、科學地對飲用水水質標准進行系統研究,並及時地對標准作出補充。
一般除污染工藝設備投資較大,由於受資金限制,難以大規模地採用昂貴的除污染工藝,這也是目前我國飲用水質量偏低的主要原因,急迫需要研究與發展適合我國國情、易於在我國推廣應用的安全與優質飲用水處理技術。

我國飲用水源污染嚴重,但絕大多數城市水廠採用的是傳統的常規給水處理工藝,其主要功能是除濁、除色和殺菌,對水中溶解性有機污染物的去除作用有限。國內外近些年來發展了一些受污染水的凈化處理技術,主要可分為吸附法、氧化法、生物法、膜法等幾大類方法。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吸附是一種較早地被應用於生產的除微污染技術,其原理是利用活性炭巨大的比表面積吸附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粒狀活性炭的使用通過活性炭濾床實現,將其置於砂濾後或者取代現有砂濾床。受污染的水經過活性炭濾床後,有機污染物被截留在活性炭濾床中。但由於我國水源污染較重,活性炭使用不久便飽和、失效,水體污染嚴重時活性炭只能運行幾周時間。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可以通過再生得到恢復,但更換活性炭頻繁、再生費用很高。粉末活性炭在應用中基建與設備投資較低,使用靈活方便。但活性炭難以回收,使用過程中運行費用較大,僅在污染嚴重時期使用。近些年來,人們將粉末活性炭預塗到某些載體上,提高了粉末活性炭利用率,也提高了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粉狀活性炭在運行過程中可逐漸地形成生物活性炭,微生物不斷對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有機污染物進行生物降解,從而可以有效地延長活性炭的使用周期。預氧化可以提高有機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延長活性炭使用周期。
氧化工藝
氧化除污染方法是利用強氧化劑分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氧化工藝一般除污染效果好、適應面廣,應用得相對較多。目前能夠用於給水處理的氧化劑主要有氯、二氧化氯、高錳酸鉀、過氧化氫和臭氧,它們在標准狀態下的氧化還原電位分別為1.36V、1.50V、1.69V、1.77V和2.07V。
顯然,臭氧在可用於給水處理的幾種氧化劑中具有最高的氧化還原電位(氧化電位+2.07 V),因而具有最強的氧化性,對水質的適應能力強,目前已被發達國家較多地應用於給水處理中。臭氧能使水中多種有機污染物氧化破壞,但僅能使水中含有不飽和鍵或者部分芳香類的有機污染物氧化分解,相當多的穩定性有機污染物(如農葯、鹵代有機物和硝基化合物等)難以被氧化分解。雖然臭氧氧化技術在我國也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工作,但由於投資很大、運行管理費用很高,在我國一直難以推廣應用。
「八五」期間,我國開展了高錳酸鉀除微污染技術研究,投資相對較小,已在多個水廠和凈水設施中應用。過氧化氫除污染能力很低,但與二價鐵聯用在酸性條件下有較強的氧化能力,由於在給水處理中難以進行pH調整,因而過氧化氫的應用受到限制。二氧化氯具有很強的消毒能力,但與有機物氧化時被還原成亞氯酸根,後者對紅血球有破壞作用。氯對有機物具有一定的氧化作用,長期以來被用做給水處理的預氧化劑,但由於氯與原水中多種有機污染物作用,生成一些列對人體危害較大的鹵代有機物,因而預氯化逐漸地受到各國的限制。建設部在「九五」期間研究了化學預氧化除污染技術,對比了各種化學預氧化技術的相對除污染效能,發現某些化學預氧化復合技術對於去除水中微量有機污染物有良好的效果。
我國部分高校對光化學氧化除污染技術進行了研究,利用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中微量有機污染物,一般可應用於小型凈水設施,但在大規模水廠中應用設備投資較大。
生物預處理技術
生物預處理技術是在常規給水處理工藝流程之前或在處理過程中,利用微生物對水中有機污染物進行代謝分解,使之無機化。「八五」和「九五」期間,我國對各種生物預處理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工作,表明對於可生化性較高的水,生物預處理能夠顯著地去除水中氨氮,對有機污染物有一定去除效果。在我國的華南地區已進行了生產性試驗,當水中有機污染物可生化性較強時,可明顯地提高水質;但對於受工業廢水污染、可生化性較低的原水,生物預處理除污染效率較低。生物預處理對於北方地區,特別對於低溫水的處理效果有限,由於微生物活性較低,需要停留時間較長,因而設備投資較大。
膜技術
膜技術是近些年來發展起來的給水處理工藝。膜在除污染中的作用是通過其很小的孔徑將水中有機物分子截留到膜的一側,從水相中去除。具有除污染作用的膜主要有納濾膜和反滲透膜。目前膜處理技術設備投資大,膜更換費用較高,一般只用於小規模的凈水設施,難以應用於大規模水廠。此外,膜過濾在去除水中有害成分(微污染物)的同時,還將水中無機離子去除(如反滲透),長期飲用高純水並不利於身體健康。
總之,目前國內外在受污染水處理技術領域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能夠在生產中推廣應用從而經濟有效地提高飲用水水質的新技術與設備還仍然有限。特別缺乏具有高效低耗等特徵易於在我國推廣應用的除微污染技術與設備。我國在「八五」和「九五」期間主要是針對單項除微污染技術進行研究,但對於除微污染集成技術與成套設備的研究尚較薄弱。由於我國飲用水源普遍受到污染,對受污染水源水的凈化處理集成技術與成套設備在我國具有相當大的潛在市場,是我國水工業產業的一個重要方面,有重要的研究與開發價值。

Ⅶ 飲用水水水處理的工藝流程具體點的啊

萬達環保為您解答:
水廠專用純凈水設備是將原水經過精細過濾器版、顆粒活性碳過濾權器、壓縮活性碳過濾器等,再通過泵加壓,利用孔徑為1/10000μm的反滲透膜(RO膜),使較高濃度的水變為低濃度水,同時將工業污染物、重金屬、細菌、病毒等大量混入水中的雜質全部隔離,從而達到飲用規定的理化指標及衛生標准,產出至清至純的水。
飲用水工藝流程:
源水箱→源水增壓泵→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陽樹脂軟化器→精密過濾器→高壓泵1→一級RO反滲透純水系統→高壓泵2→二級RO反滲透純水系統→純水箱→ 全自動灌裝線。
更多詳細信息可以咨詢我們

Ⅷ 化學預氧化技術在飲用水處理中有哪些作用

我國城市自來水水質明顯低於國外發達國家。這一方面是由於我國多數水源的原水水質相對較低、污染嚴重、水中濁度和色度及有機物濃度偏高;另一方面是由於我國絕大多數水廠仍然主要採用的是常規給水處理工藝,對某些特殊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難以充分適應不斷變化的水質。由於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長期欠缺,加上工程投資大、運行管理費用高,因而我國的污水處理率在短時期內難以得到明顯提高,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內,對於微污染水(含有微量污染物的水)的凈化處理將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目前制約飲用水處理領域的科技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水中微量有機污染物去除的工藝理論與技術;(2)水中藻類及其代謝產物(嗅味、藻毒素等)的強化處理技術;(3)水處理過程副產物的去除與控制技術;(4)常規水處理的強化技術;(5)高效消毒技術等。飲用水中微量有機污染物對人體危害大,但難於去除。特別是高穩定性的溶解性有機污染物,如鹵代有機物、硝基化合物、多環芳烴等,對人體危害較大。傳統給水處理工藝對這些有機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迫切需要研究開發經濟高效的微污染物去除技術。水中藻類一般帶負電,具有較高的穩定性,難於混凝,嚴重地影響給水處理效果;藻類比重小,沉澱效果差;藻類在代謝過程中產生多種嗅味,對水的感官性狀產生直接影響;某些藻類尺寸很小,可穿透濾池進入到給水管網中,影響管網內水質;藻類是典型的氯化消毒副產物前驅物質,在後續消毒過程中與氯作用生成多種有害副產物,增加水的致突變活性;某些藻類(如藍藻)能產生藻毒素,對人體和動物構成威脅,其中有些藻毒素是肝毒素和神經毒素。此外,藻類會粘附在濾料表面,使濾池過濾周期顯著縮短,造成濾池頻繁反沖洗;有機成分對膠體產生嚴重保護作用,影響混凝效果,導致耗葯量顯著增加,水中鋁的剩餘濃度升高。水處理過程中引入的一些副產物(如聚丙烯醯胺中的單體等),也會對飲用水水質產生不良影響。在氯化消毒過程中產生的多種鹵代有機副產物對人體危害較大,是飲用水中重點控制的副產物。特別是傳統的預氯化工藝,高濃度的氯與原水中較高濃度的有機污染物直接作用,生成的氯化消毒副產物濃度會更高。消毒一直是給水處理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消毒效果不佳將造成流行病爆發,特別是甲第蟲、隱孢子蟲等致病原生動物的滅活,是目前消毒技術研究的關鍵問題。目前我國的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過低,明顯低於發達國家。有必要動態地、及時地、科學地對飲用水水質標准進行系統研究,並及時地對標准作出補充。一般除污染工藝設備投資較大,由於受資金限制,難以大規模地採用昂貴的除污染工藝,這也是目前我國飲用水質量偏低的主要原因,急迫需要研究與發展適合我國國情、易於在我國推廣應用的安全與優質飲用水處理技術。 我國飲用水源污染嚴重,但絕大多數城市水廠採用的是傳統的常規給水處理工藝,其主要功能是除濁、除色和殺菌,對水中溶解性有機污染物的去除作用有限。國內外近些年來發展了一些受污染水的凈化處理技術,主要可分為吸附法、氧化法、生物法、膜法等幾大類方法。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一種較早地被應用於生產的除微污染技術,其原理是利用活性炭巨大的比表面積吸附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粒狀活性炭的使用通過活性炭濾床實現,將其置於砂濾後或者取代現有砂濾床。受污染的水經過活性炭濾床後,有機污染物被截留在活性炭濾床中。但由於我國水源污染較重,活性炭使用不久便飽和、失效,水體污染嚴重時活性炭只能運行幾周時間。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可以通過再生得到恢復,但更換活性炭頻繁、再生費用很高。粉末活性炭在應用中基建與設備投資較低,使用靈活方便。但活性炭難以回收,使用過程中運行費用較大,僅在污染嚴重時期使用。近些年來,人們將粉末活性炭預塗到某些載體上,提高了粉末活性炭利用率,也提高了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粉狀活性炭在運行過程中可逐漸地形成生物活性炭,微生物不斷對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有機污染物進行生物降解,從而可以有效地延長活性炭的使用周期。預氧化可以提高有機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延長活性炭使用周期。氧化工藝氧化除污染方法是利用強氧化劑分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氧化工藝一般除污染效果好、適應面廣,應用得相對較多。目前能夠用於給水處理的氧化劑主要有氯、二氧化氯、高錳酸鉀、過氧化氫和臭氧,它們在標准狀態下的氧化還原電位分別為1.36V、1.50V、1.69V、1.77V和2.07V。顯然,臭氧在可用於給水處理的幾種氧化劑中具有最高的氧化還原電位(氧化電位+2.07 V),因而具有最強的氧化性,對水質的適應能力強,目前已被發達國家較多地應用於給水處理中。臭氧能使水中多種有機污染物氧化破壞,但僅能使水中含有不飽和鍵或者部分芳香類的有機污染物氧化分解,相當多的穩定性有機污染物(如農葯、鹵代有機物和硝基化合物等)難以被氧化分解。雖然臭氧氧化技穿范扁既壯煥憋唯鉑瀝術在我國也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工作,但由於投資很大、運行管理費用很高,在我國一直難以推廣應用。 「八五」期間,我國開展了高錳酸鉀除微污染技術研究,投資相對較小,已在多個水廠和凈水設施中應用。過氧化氫除污染能力很低,但與二價鐵聯用在酸性條件下有較強的氧化能力,由於在給水處理中難以進行pH調整,因而過氧化氫的應用受到限制。二氧化氯具有很強的消毒能力,但與有機物氧化時被還原成亞氯酸根,後者對紅血球有破壞作用。氯對有機物具有一定的氧化作用,長期以來被用做給水處理的預氧化劑,但由於氯與原水中多種有機污染物作用,生成一些列對人體危害較大的鹵代有機物,因而預氯化逐漸地受到各國的限制。建設部在「九五」期間研究了化學預氧化除污染技術,對比了各種化學預氧化技術的相對除污染效能,發現某些化學預氧化復合技術對於去除水中微量有機污染物有良好的效果。我國部分高校對光化學氧化除污染技術進行了研究,利用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中微量有機污染物,一般可應用於小型凈水設施,但在大規模水廠中應用設備投資較大。生物預處理技術生物預處理技術是在常規給水處理工藝流程之前或在處理過程中,利用微生物對水中有機污染物進行代謝分解,使之無機化。「八五」和「九五」期間,我國對各種生物預處理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工作,表明對於可生化性較高的水,生物預處理能夠顯著地去除水中氨氮,對有機污染物有一定去除效果。在我國的華南地區已進行了生產性試驗,當水中有機污染物可生化性較強時,可明顯地提高水質;但對於受工業廢水污染、可生化性較低的原水,生物預處理除污染效率較低。生物預處理對於北方地區,特別對於低溫水的處理效果有限,由於微生物活性較低,需要停留時間較長,因而設備投資較大。膜技術膜技術是近些年來發展起來的給水處理工藝。膜在除污染中的作用是通過其很小的孔徑將水中有機物分子截留到膜的一側,從水相中去除。具有除污染作用的膜主要有納濾膜和反滲透膜。目前膜處理技術設備投資大,膜更換費用較高,一般只用於小規模的凈水設施,難以應用於大規模水廠。此外,膜過濾在去除水中有害成分(微污染物)的同時,還將水中無機離子去除(如反滲透),長期飲用高純水並不利於身體健康。總之,目前國內外在受污染水處理技術領域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能夠在生產中推廣應用從而經濟有效地提高飲用水水質的新技術與設備還仍然有限。特別缺乏具有高效低耗等特徵易於在我國推廣應用的除微污染技術與設備。我國在「八五」和「九五」期間主要是針對單項除微污染技術進行研究,但對於除微污染集成技術與成套設備的研究尚較薄弱。由於我國飲用水源普遍受到污染,對受污染水源水的凈化處理集成技術與成套設備在我國具有相當大的潛在市場,是我國水工業產業的一個重要方面,有重要的研究與開發價值。 問魚 很高興為你解答。

Ⅸ 用高鐵酸鈉對未來河 湖的淡水消毒是城市飲用水處理的新技術 其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 請給我詳細的解答過程

Na2FeO4 +6
1 *2 + x + 4*(-2) = 0
x = 6

閱讀全文

與我國飲用水處理新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垢可以用來幹嘛 瀏覽:809
3m環氧樹脂地坪 瀏覽:119
污水廠磷超標的原因 瀏覽:667
除垢水會破壞銅嗎 瀏覽:149
美國進口8寸電泳漆超濾膜批發商 瀏覽:878
超濾機廢水率 瀏覽:167
易彤與夏普空氣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887
油樹脂擴散 瀏覽:492
除垢器知乎 瀏覽:698
國內外處理該種廢水的主要方法 瀏覽:210
為什麼純凈水喝多了沒勁 瀏覽:13
反滲透膜怎麼代替 瀏覽:902
什麼凈水器好用又簡約 瀏覽:89
桑德集中式污水處理雲平台 瀏覽:11
礦化凈水器怎麼拆 瀏覽:357
超濾膜中央凈水器 瀏覽:718
如何看污水縱斷面 瀏覽:880
sfa提升泵如何清理 瀏覽:285
廢水檢測相關報價 瀏覽:138
養殖廢水污泥沉不下來 瀏覽: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