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空氣提升器污泥

空氣提升器污泥

發布時間:2021-10-31 19:33:40

『壹』 怎樣解決污泥膨脹(SBR)

解決污泥膨脹(SBR)的方法:
首先為保證出水效果,在停止曝氣前10min向SBR池投加氫氧化鈣(按1∶200的比例),通過其凝聚作用來提高污泥的壓密性以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在接下來的潷水過程中,將水位潷至潷水器所能到達的最低位(潷水深度為原來的3倍),這樣在進水量不變的情況下,排出比由1∶4升至1∶2,使稀釋倍數降低,提高了基質初始濃度。另外充分利用閑置期,將機動潛污泵投入SBR池中進行強制排泥(剩餘污泥被排入閑置池中進行消化處理),同時疏通排泥管以確保每天的正常排泥。經過4個周期的運行,到22日泡沫現象雖未有明顯改觀,但各池SV均停止了增長。這說明對污泥膨脹原因的分析是正確的,採取的措施是可行的。
通過繼續強制排泥使MLSS逐漸回落到3000mg/L左右,並縮短充水時間(由啟動1台提升泵改為2台),進一步提高基質初始濃度,將曝氣時間減至6.0h增大了濃度梯度,避免了曝氣結束後污泥負荷過低而利於絲狀菌生長。到1月24日(氫氧化鈣停止投加),水面懸浮的黃褐色污泥已基本消失,SVI亦緩慢下降(見圖2),出水COD降至120mg/L以下。鏡檢觀察到絲狀菌已明顯衰減,由叢生狀變為分散狀,部分單枝已折斷成散碎短枝。此時,泡沫量也開始減少,間或有水面露出。
此後每天仍穩定地排除剩餘污泥(MLSS控制在3000mg/L左右)並保持其他措施不變。從24日開始SVI持續下降,泡沫也隨時間的推移而衰減,到曝氣後期主要集中在曝氣頭上方水面區域,由於粘帶的污泥絮體減少其顏色也由暗變亮。到30日,兩SBR池的SVI都降到了200mL/g以下,出水COD也已穩定在100mg/L以內。鏡檢發現污泥恢復到了原來的菌膠團正常狀態,且絲狀菌基本消失,僅有少量短碎單枝夾裹在污泥中;草履蟲和豆形蟲等這些只有在污泥性能不好時才出現的微生物也大為減少。污泥膨脹已得到有效控制。
以後控制每天的排泥量,保證MLSS在3000mg/L左右,系統一直運行穩定,膨脹再也沒有發生。來水水質、水量逐漸正常,又恢復了三池運行及原來的運行參數。針對情況變化,始終著重於通過污泥負荷的控制來調整工藝,確保了系統穩定運行。

『貳』 在污水處理中,二沉澱池的污泥需採用空氣提升至污泥池,這個過程怎麼設計,有詳細工藝設計圖嗎謝謝老師

你可以去水世界 網易土木在線找找

『叄』 污水處理廠內迴流泵起什麼作用

O池的混合液迴流到A池,作用是將O池的硝態氮迴流到A池進行反硝化,將硝態氮轉內化為氮氣,從而容實現脫氮。

迴流污泥是由二次沉澱(或沉澱區)分離出來,迴流到生物段的活性污泥。

曝氣池混合液經二次沉澱池沉澱濃縮下來的污泥中迴流至曝氣池的那部分污泥。迴流污泥的目的是使曝氣池內保持一定的懸浮固體濃度,也就是保持一定的微生物濃度。


(3)空氣提升器污泥擴展閱讀:

污泥迴流是必須的,但是,應該首先明確迴流量QR多少,主要任務就是確定迴流污泥比R。則迴流污泥量QR與污水流量(一般為最大時流量)Q的關系為 :QR=RQ

廢水處理工程中應用較多的迴流設備主要是污泥泵及空氣提升系統。大、中型污水處理廠,一般採用螺旋泵或軸流式污泥泵;小型污水處理廠,採用小型潛污泵或空氣提升器。

曝氣池按傳統活性污泥法和階段曝氣法運行,迴流比一般控制在50%左右。若按吸附再生法運轉,迴流比則掌握在50%~100%。

曝氣池按MO法運行,其迴流比需達100%~200%,甚至還設內迴流。此外,曝氣池進水負荷變化,還需調整、控制一定的污泥濃度,所以應根據需要決定開啟迴流泵台數或調整曝氣池進泥管路閘閥的開啟度。

『肆』 利用壓縮空氣提升污泥,如何計算氣量

有泵為什麼要用壓縮空氣?
在動力消耗方面,壓縮空氣輸送遠高於泵送

『伍』 空氣提升泵與空氣提升器是同類的設備么區別是什麼

這兩者之間一個是單個設備,一個是組合設備,空氣提升泵是單一的設備,兒空氣提升器是利用一個或幾個泵與管連接在一起的組合設備,效果會比單一的泵要好。

『陸』 請問污泥迴流中氣提泵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有什麼特點謝謝

氣提泵的原理是利用升液管內外液體的密度差,使液體得到提升的方法。氣提泵沒有轉動部件,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在現場可以根據需要使用管材就地裝配。氣提泵的缺點是需要有壓縮空氣為動力源,而且效率較低,一般只有30%左右。

氣提泵由壓縮空氣管、布氣器、升液管和氣液分離箱等四部分組成,壓縮空氣經布氣器與污水或污泥混合後,形成的混合液密度比原液密度要低,密度差形成升液管內外液體的液面高度變化,密度小的混合液升高隨升液管排出。為減少混合液在氣提泵後渠道內的流動阻力,在升液管的最高處設置氣液分離箱,將混合液中的空氣釋放出來。

當用氣提泵提升迴流污泥時,為避免相互干擾,一座污泥迴流井應當只設一條升液管,而且只與一座二沉池相連,以免造成不同二沉池排泥量的相互干擾。污泥迴流量可通過調節進氣閥調整進氣量來控制。理論上,壓縮空氣管的入水深度約等於污泥的提升高度,但考慮到摩擦損失,一般空氣壓力應大於浸沒深度30cm以上,空氣管的最小管徑為25mm,升液管最小管徑為75mm。當壓縮空氣壓力為O.02MPa(約2m水頭)時,如果要求污泥的提升高度為1.5m,壓縮空氣管人水深度應為1.6~1.8m,升泥管直徑等於壓縮空氣管直徑的3~4倍時效果最好。

『柒』 廢水處理工藝的迴流比是怎麼計算的

計算公式:來

R·源Q·Xr = (R·Q + Q)·X

式中:Xr——迴流污泥的懸浮固體濃度,mg/L。

R——污泥迴流比。

X——混合液污泥濃度,mg/L。

Q——流量

為了實現污泥迴流濃度及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濃度的相對穩定和操作管理方便,控制污泥迴流的方式有三種:

1、保持迴流量恆定。

2、保持剩餘污泥排放量恆定。

3、迴流比和迴流量均隨時調整。

(7)空氣提升器污泥擴展閱讀

一、當迴流水質水量變化時,希望能隨時調整迴流比。污水在活性污泥中一般要停留8h以上,以迴流比進行某種調節後,其效果往往不能立即顯現,需要在幾小時之後才能反應出來。

因此,通過調節迴流比,無法適應污水水質水量的隨時變化,一般保持迴流比恆定。但在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通過調整迴流比作為應付突發情況是一種有效的應急手段。

『捌』 戴森空氣倍增器的工作原理

空氣倍增器的機身內側有一圈寬度僅為1.3毫米的環形裂隙。在這些小裂口之間回,空氣流緊答貼著內壁流動的同時因為康達效應存在而帶動周圍大概15倍的空氣流動後「吹」出清爽的涼風,時速可達35公里。
實際上,所謂空氣倍增器所採用的就是射流泵(噴射器)的原理。利用一股高速運動的空氣射流在噴嘴後方產生的一個負壓區域,抽吸周圍的空氣。

『玖』 試列出5種活性污泥工藝及主要的優缺點,每種系統應在什麼時候使用

這個是我們最近學的。你說的活性污泥法新工藝可能是我給你的最後幾行的那個方法。不過都給你發過來吧,希望能幫到你! 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利用懸浮生長的微生物絮體處理有機廢水的一類好氧生物處理方法。 活性污泥,是指由好氣性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及其代謝和吸附的有機物、無機物所共同組成的微生物絮體。活性污泥法中,進行污染物降解過程的主體是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溶性有機物能被細菌、真菌等作為營養物質直接利用分解,而不能作為微型動物的直接營養源。細菌等腐生性微生物起著主要作用。此外,還存在原生動物、微型後生動物等完全動物營養性的微生物。 形成活性污泥絮狀體的細菌 菌膠團細菌 構成活性污泥絮狀體的主要成分,有很強的吸附、氧化有機物的能力。絮狀體的形成能使細菌避免被微型動物所吞噬,且關繫到污泥沉降和二沉池中能否有效進行泥水分離。 菌膠團形成機理 交替基質說 細胞老齡階段,出現氮限制,細胞外聚合物分泌增加,這些細菌多糖能使細菌聚集。 纖維素學說 細菌細胞分泌許多粘液或分泌纖維素,使細胞聚合成團,形成絮凝體。 活性污泥中的絲狀細菌 絲狀細菌也是活性污泥的重要組成部分。 交叉穿織於菌膠團內,或附生於絮凝體表少數游離。 具有很強的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能起凈化污水的作用。 活性污泥中的絲狀細菌與污泥膨脹 當絲狀細菌數量超過菌膠團細菌時,污泥絮凝體沉降性能變差,嚴重時引起活性污泥膨脹,導致出水水質下降。 主要有浮游球衣菌、貝氏硫細菌、發硫細菌等。 活性污泥膨脹原因:非絲狀菌膨脹。絲狀菌膨脹。 活性污泥法降解過程 吸附階段 微生物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形成表面積較大的菌膠團,大量絮凝和吸附廢水,污水中大部分有機污染物通過吸附去除。 攝取、分解階段 細菌將被吸附的污染物攝入細胞內,進行代謝,一部分轉化為菌體本身的結構組分和新的細胞,另一部分完全被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 1914年英國人Ardern和Lockett創建該法。 1916年英國建成了第一座污水處理廠。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特徵 利用生物絮凝體為生化反應的主體物; 利用曝氣設備向生化反應系統分散空氣或氧氣,為微生物提供氧源; 對體系進行混合攪拌以增加接觸和加速生化反應傳質過程; 採用沉澱方式去除有機物,降低出水中的微生物固體含量; 通過迴流使沉澱池濃縮的微生物絮凝體返回到反應系統; 為保證系統內生物細胞平均停留的時間的穩定,經常排出一部分生物固體。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類型: 按廢水和迴流污泥的進入方式及其在曝氣池中的混合方式: 推流式:若干狹長流槽,廢水從一端進入,另一端流出,隨水流的過程,底物降解,微生物增長。 完全混合式:廢水進入曝氣池後,在攪拌下立即與池內活性污泥混合液混合,使進水得到良好稀釋,污泥與廢水充分混合,最大限度承受廢水水質變化沖擊。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廢水和迴流污泥從曝氣池一端同時進入反應系統,水流呈推流式。 包括四個單元:初沉池、曝氣池、二沉池和污泥迴流裝置。 曝氣池內,污染物濃度(F)與微生物的生物量(M)的比值F/M沿流程不斷降低。 短時曝氣法 在曝氣方法上加以改進:加大進口的通氣量,然後隨有機物濃度的逐漸降低而相應的減少通氣量。又稱為漸減曝氣法。 階段曝氣法 在普通推流式曝氣法基礎上,對進水點加以調整,使廢水沿池長分若干點流入。 又稱為多點進水法。優點:可以降低曝氣池前端的耗氧速率,避免缺氧情況,提高了空氣利用率和曝氣池的工作能力。可以使曝氣池體積縮小30%左右。 生物吸附法(再生吸附曝氣法) 特點:廢水的吸附和污泥的再生,即活性污泥凈化廢水的吸附階段和氧化分解階段,分別在兩個池子或一個池子的兩部分進行。 優點:對於處理廢水中的膠狀污染物較為理想。 能夠使吸附和再生曝氣池總體積減少50%以上。 不足:由於活性污泥在短時間內對可溶性有機物的吸附有一定限度,因而處理效果會略有降低。 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 使原生污水和迴流污泥進入曝氣池後,立即與池內原有的混合液完全混合,使濃廢水得到較好稀釋。  優點:能夠忍受較大的沖擊負荷,而且充氧均勻。  不足:廢水在池內停留時間較短,細菌始終處於對數生長期,所以處理效果一般比推流式處理差  完全混合式曝氣池中,曝氣區由葉輪進行攪拌,起著充氧、提升污泥和泥水混合的作用。 序批式間歇反應器(Series Batch Reactor,SBR) 活性污泥法新工藝 通過程序化自動控制充水、反應、沉澱、排水排泥和停置五個階段,實現對廢水的生化處理。 運行期,各階段的控制時間和總水力停留時間根據實驗確定,並進行相應自動控制。 當採用完全曝氣時,反應器內發生需氧過程在限量曝氣條件下,反應器內產生缺氧或厭氧環境 SBR工藝優點: 1. 可獲得沉澱性能好的活性污泥 2. 可極大提高活性污泥濃度 3. 使活性污泥的活性明顯提高 4. 具有較快的生物繁殖速率 5. 通過缺氧-厭氧-好氧過程,完成對難降解有機物的分解 深水曝氣活性污泥法 特點:曝氣池深,提高了混合液的飽和溶解氧濃度,加快了氧傳入混合液的速度,有利於有機污染物的降解與去除。 優點:曝氣池縱深發展,佔地面積小,節省動力消耗,剩餘污泥少,由於利用水壓所形成的強供氧能力,可進行高負荷運行。 氧化溝 雙溝式氧化溝:整個運行過程通過雙溝交替進行,轉刷低速時進行反硝化作用,高速時進行硝化作用,溝 1和溝 2交替出水。 優點:與常規的活性污泥法相比,氧化溝的污泥停留時間長,硝化反應容易進行,通過調節供氧量,可以獲得較高的脫氮效率。

『拾』 氣浮機器,污泥不上浮是什麼原因

溶氣水釋放效率低,或空氣量不足。檢查溶氣釋放器是否開落、溶氣罐或溶氣泵進氣量調節閥,散流氣浮、漩渦氣浮吸氣口是否堵塞。

閱讀全文

與空氣提升器污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魚缸過濾棉生出綠色蟲子怎麼回事 瀏覽:18
如何提高污水處理工程效率 瀏覽:930
生活污水運維考核細則 瀏覽:528
超濾系統反洗時加加什麼葯劑 瀏覽:757
一套排污水設備要多少錢 瀏覽:106
50亳米的污水管多少錢一米 瀏覽:109
反滲透膜滴水怎麼回事 瀏覽:609
生活衛生間沉澱廢水氨氮一般多少 瀏覽:966
飲水機的保潔是什麼意思 瀏覽:95
冠世機油濾芯質量怎麼樣求回答 瀏覽:135
五級超濾 瀏覽:102
凈化器怎麼樣安裝 瀏覽:892
蘇州酸洗廢水處理多少錢 瀏覽:394
水處理工程方案比較表格 瀏覽:959
榮威rx5空濾怎麼換濾芯 瀏覽:207
學校里飲水機多少度能喝 瀏覽:389
空氣濾芯加防塵棉有什麼作用 瀏覽:579
唐山排污水收費標准 瀏覽:611
鉛酸蓄電池中能加蒸餾水嗎 瀏覽:485
ro膜是否可以巴氏消毒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