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超濾膜可以失水多久

超濾膜可以失水多久

發布時間:2025-07-15 06:51:19

1. 外壓式超濾膜可以橫著安裝嗎

外壓式超濾膜的安裝方法:

1.組件直立,並聯組裝,原液由膜組件的下端進入回,以利於組件內氣答體的排放和停機時膜不失水。

2.大型的超濾設備宜安裝高低壓保護裝置以及採用變頻供水,使水壓逐漸上升避免膜組件產生沖擊。

3.大型的超濾設備宜單設清洗系統,清洗用水應採用超濾水。

2. 如何清洗蓄水桶水污漬


首先,凈水器的儲水壺一般都是一體成型,不建議用戶自行拆開清洗。

凈水器清洗

1.首先要確定您選擇的是什麼樣的凈水器,管道過濾器的濾芯主要有PP棉、塊狀炭、活性炭、陶瓷、超濾、交換樹脂、RO反滲透幾種,其中陶瓷芯可以用牙刷和清水刷,交換樹脂可以用飽和食鹽水再生,超濾可以通過水壓的壓力反沖洗來沖洗。

2.其他的濾芯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PP棉的壽命為3到5個月,塊狀炭、活性炭的壽命為6-8個月左右,RO反滲透為3-5年左右。

3.中央凈水器(用來全屋凈水的)濾料的壽命一般為5到10年,因為一般的中央凈水器都帶有反沖洗功能,這可以延長濾料的壽命,這些只是基本值,具體的壽命還是根據自來水的水質和用水量來決定。

4.只對濾芯進行更換的產品,並不能保證其外殼內壁、出水管路沒有二次污染。不同凈水產品濾芯更換周期也不一樣,像純水機就是市場也叫反滲透機,裡面一般都是5級過濾,成本較低的PP棉每1-3個月須更換一次,活性炭則為6-12個月。

及時更換前幾級過濾的濾料,也會保護超濾膜和RO的使用壽命,此款機器一般都是帶電的全自動清洗的,只要按時更換濾芯,就可以保證機器的正常運作。

而除了更換濾芯之外,還需按時對出水管路等部件進行清洗和消毒,否則由設備造成的污染比沒有處理的水還要大得多。因此購買質量合格的凈水器產品尤其重要。

3. 澱粉酶的提取方法

澱粉酶是蛋白質,可以根據其特點選擇適當的蛋白質提取純化方法!

選擇材料及預處理

以蛋白質和結構與功能為基礎,從分子水平上認識生命現象,已經成為現代生物學發展的主要方向,研究蛋白質,首先要得到高度純化並具有生物活性的目的物質。蛋白質的制備工作涉及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各方面知識,但基本原理不外乎兩方面。一是得用混合物中幾個組分分配率的差別,把它們分配到可用機械方法分離的兩個或幾個物相中,如鹽析,有機溶劑提取,層析和結晶等;二是將混合物置於單一物相中,通過物理力場的作用使各組分分配於來同區域而達到分離目的,如電泳,超速離心,超濾等。在所有這些方法的應用中必須注意保存生物大分子的完整性,防止酸、鹼、高溫,劇烈機械作用而導致所提物質生物活性的喪失。蛋白質的制備一般分為以下四個階段:選擇材料和預處理,細胞的破碎及細胞器的分離,提取和純化,濃細、乾燥和保存。

微生物、植物和動物都可做為制備蛋白質的原材料,所選用的材料主要依據實驗目的來確定。對於微生物,應注意它的生長期,在微生物的對數生長期,酶和核酸的含量較高,可以獲得高產量,以微生物為材料時有兩種情況:(1)得用微生物菌體分泌到培養基中的代謝產物和胞外酶等;(2)利用菌體含有的生化物質,如蛋白質、核酸和胞內酶等。植物材料必須經過去殼,脫脂並注意植物品種和生長發育狀況不同,其中所含生物大分子的量變化很大,另外與季節性關系密切。對動物組織,必須選擇有效成份含量豐富的臟器組織為原材料,先進行絞碎、脫脂等處理。另外,對預處理好的材料,若不立即進行實驗,應冷凍保存,對於易分解的生物大分子應選用新鮮材料制備。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一,蛋白質(包括酶)的提取

大部分蛋白質都可溶於水、稀鹽、稀酸或鹼溶液,少數與脂類結合的蛋白質則溶於乙醇、丙酮、丁醇等有機溶劑中,因些,可採用不同溶劑提取分離和純化蛋白質及酶。

(一)水溶液提取法

稀鹽和緩沖系統的水溶液對蛋白質穩定性好、溶解度大、是提取蛋白質最常用的溶劑,通常用量是原材料體積的1-5倍,提取時需要均勻的攪拌,以利於蛋白質的溶解。提取的溫度要視有效成份性質而定。一方面,多數蛋白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溫度高利於溶解,縮短提取時間。但另一方面,溫度升高會使蛋白質變性失活,因此,基於這一點考慮提取蛋白質和酶時一般採用低溫(5度以下)操作。為了避免蛋白質提以過程中的降解,可加入蛋白水解酶抑制劑(如二異丙基氟磷酸,碘乙酸等)。
下面著重討論提取液的pH值和鹽濃度的選擇。
1、pH值
蛋白質,酶是具有等電點的兩性電解質,提取液的pH值應選擇在偏離等電點兩側的pH 范圍內。用稀酸或稀鹼提取時,應防止過酸或過鹼而引起蛋白質可解離基團發生變化,從而導致蛋白質構象的不可逆變化,一般來說,鹼性蛋白質用偏酸性的提取液提取,而酸性蛋白質用偏鹼性的提取液。
2、鹽濃度
稀濃度可促進蛋白質的溶,稱為鹽溶作用。同時稀鹽溶液因鹽離子與蛋白質部分結合,具有保護蛋白質不易變性的優點,因此在提取液中加入少量NaCl等中性鹽,一般以0.15摩爾。升濃度為宜。緩沖液常採用0.02-0.05M磷酸鹽和碳酸鹽等滲鹽溶液。

(二)有機溶劑提取法

一些和脂質結合比較牢固或分子中非極性側鏈較多的蛋白質和酶,不溶於水、稀鹽溶液、稀酸或稀鹼中,可用乙醇、丙酮和丁醇等有機溶劑,它們具的一定的親水性,還有較強的親脂性、是理想的提脂蛋白的提取液。但必須在低溫下操作。丁醇提取法對提取一些與脂質結合緊密的蛋白質和酶特別優越,一是因為丁醇親脂性強,特別是溶解磷脂的能力強;二是丁醇兼具親水性,在溶解度范圍內(度為10%,40度為6.6%)不會引起酶的變性失活。另外,丁醇提取法的pH及溫度選擇范圍較廣,也適用於動植物及微生物材料。

二、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方法很多,主要有:

(一)根據蛋白質溶解度不同的分離方法

1、蛋白質的鹽析
中性鹽對蛋白質的溶解度有顯著影響,一般在低鹽濃度下隨著鹽濃度升高,蛋白質的溶解度增加,此稱鹽溶;當鹽濃度繼續升高時,蛋白質的溶解度不同程度下降並先後析出,這種現象稱鹽析,將大量鹽加到蛋白質溶液中,高濃度的鹽離子(如硫酸銨的SO4和NH4)有很強的水化力,可奪取蛋白質分子的水化層,使之「失水」,於是蛋白質膠粒凝結並沉澱析出。鹽析時若溶液pH在蛋白質等電點則效果更好。由於各種蛋白質分子顆粒大小、親水程度不同,故鹽析所需的鹽濃度也不一樣,因此調節混合蛋白質溶液中的中性鹽濃度可使各種蛋白質分段沉澱。
影響鹽析的因素有:(1)溫度:除對溫度敏感的蛋白質在低溫(4度)操作外,一般可在室溫中進行。一般溫度低蛋白質溶介度降低。但有的蛋白質(如血紅蛋白、肌紅蛋白、清蛋白)在較高的溫度(25度)比0度時溶解度低,更容易鹽析。(2)pH值:大多數蛋白質在等電點時在濃鹽溶液中的溶介度最低。(3)蛋白質濃度:蛋白質濃度高時,欲分離的蛋白質常常夾雜著其他蛋白質地一起沉澱出來(共沉現象)。因此在鹽析前血清要加等量生理鹽水稀釋,使蛋白質含量在2.5-3.0%。
蛋白質鹽析常用的中性鹽,主要有硫酸銨、硫酸鎂、硫酸鈉、氯化鈉、磷酸鈉等。 其中應用最多的硫酸銨,它的優點是溫度系數小而溶解度大(25度時飽和溶液為4.1M,即767克/升;0度時飽和溶解度為3.9M,即676克/升),在這一溶解度范圍內,許多蛋白質和酶都可以鹽析出來;另外硫酸銨分段鹽析效果也比其他鹽好,不易引起蛋白質變性。硫酸銨溶液的pH常在4.5-5.5之間,當用其他pH值進行鹽析時,需用硫酸或氨水調節。
蛋白質在用鹽析沉澱分離後,需要將蛋白質中的鹽除去,常用的辦法是透析,即把蛋白質溶液裝入秀析袋內(常用的是玻璃紙),用緩沖液進行透析,並不斷的更換緩沖液,因透析所需時間較長,所以最好在低溫中進行。此外也可用葡萄糖凝膠G-25或G-50過柱的辦法除鹽,所用的時間就比較短。

2、等電點沉澱法
蛋白質在靜電狀態時顆粒之間的靜電斥力最小,因而溶解度也最小,各種蛋白質的等電點有差別,可利用調節溶液的pH達到某一蛋白質的等電點使之沉澱,但此法很少單獨使用,可與鹽析法結合用。

3、低溫有機溶劑沉澱法
用與水可混溶的有機溶劑,甲醇,乙醇或丙酮,可使多數蛋白質溶解度降低並析出,此法分辨力比鹽析高,但蛋白質較易變性,應在低溫下進行。

(二)根據蛋白質分子大小的差別的分離方法

1、透析與超濾
透析法是利用半透膜將分子大小不同的蛋白質分開。
超濾法是利用高壓力或離心力,強使水和其他小的溶質分子通過半透膜,而蛋白質留在膜上,可選擇不同孔徑的瀘膜截留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質。

2、凝膠過濾法
也稱分子排阻層析或分子篩層析,這是根據分子大小分離蛋白質混合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柱中最常用的填充材料是葡萄糖凝膠(Sephadex ged)和瓊脂糖凝膠(agarose gel)。

(三)根據蛋白質帶電性質進行分離

蛋白質在不同pH環境中帶電性質和電荷數量不同,可將其分開。

1、電泳法
各種蛋白質在同一pH條件下,因分子量和電荷數量不同而在電場中的遷移率不同而得以分開。值得重視的是等電聚焦電泳,這是利用一種兩性電解質作為載體,電泳時兩性電解質形成一個由正極到負極逐漸增加的pH梯度,當帶一定電荷的蛋白質在其中泳動時,到達各自等電點的pH位置就停止,此法可用於分析和制備各種蛋白質。

2、離子交換層析法
離子交換劑有陽離子交換劑(如:羧甲基纖維素;CM-纖維素)和陰離子交換劑(二乙氨基乙基纖維素;DEAE?FONT FACE="宋體" LANG="ZH-CN">纖維素),當被分離的蛋白質溶液流經離子交換層析柱時,帶有與離子交換劑相反電荷的蛋白質被吸附在離子交換劑上,隨後用改變pH或離子強度辦法將吸附的蛋白質洗脫下來。(詳見層析技術章)

(四)根據配體特異性的分離方法-親和色譜法

親和層析法(aflinity chromatography)是分離蛋白質的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它經常只需經過一步處理即可使某種待提純的蛋白質從很復雜的蛋白質混合物中分離出來,而且純度很高。這種方法是根據某些蛋白質與另一種稱為配體(Ligand)的分子能特異而非共價地結合。其基本原理:蛋白質在組織或細胞中是以復雜的混合物形式存在,每種類型的細胞都含有上千種不同的蛋白質,因此蛋白質的分離(Separation),提純(Purification)
和鑒定(Characterization)是生物化學中的重要的一部分,至今還沒的單獨或一套現成的方法能移把任何一種蛋白質從復雜的混合蛋白質中提取出來,因此往往採取幾種方法聯合使用。

細胞的破碎

1、高速組織搗碎:將材料配成稀糊狀液,放置於筒內約1/3體積,蓋緊筒蓋,將調速器先撥至最慢處,開動開關後,逐步加速至所需速度。此法適用於動物內臟組織、植物肉質種子等。

2、玻璃勻漿器勻漿:先將剪碎的組織置於管中,再套入研桿來回研磨,上下移動,即可將細胞研碎,此法細胞破碎程度比高速組織搗碎機為高,適用於量少和動物臟器組織。

3、超聲波處理法:用一定功率的超聲波處理細胞懸液,使細胞急劇震盪破裂,此法多適用於微生物材料,用大腸桿菌制備各種酶,常選用50-100毫克菌體/毫升濃度,在1KG至10KG頻率下處理10-15分鍾,此法的缺點是在處理過程會產生大量的熱,應採取相應降溫措施。對超聲波敏感和核酸應慎用。

4、反復凍融法:將細胞在-20度以下冰凍,室溫融解,反復幾次,由於細胞內冰粒形成和剩餘細胞液的鹽濃度增高引起溶脹,使細胞結構破碎。

5、化學處理法:有些動物細胞,例如腫瘤細胞可採用十二烷基磺酸鈉(SDS)、去氧膽酸鈉等細胞膜破壞,細菌細胞壁較厚,可採用溶菌酶處理效果更好。

無論用哪一種方法破碎組織細胞,都會使細胞內蛋白質或核酸水解酶釋放到溶液中,使大分子生物降解,導致天然物質量的減少,加入二異丙基氟磷酸(DFP)可以抑制或減慢自溶作用;加入碘乙酸可以抑制那些活性中心需要有疏基的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加入苯甲磺醯氟化物(PMSF)也能清除蛋白水解酥活力,但不是全部,還可通過選擇pH、溫度或離子強度等,使這些條件都要適合於目的物質的提取。

濃縮、乾燥及保存

一、樣品的濃縮

生物大分子在制備過程中由於過柱純化而樣品變得很稀,為了保存和鑒定的目的,往往需要進行濃縮。常用的濃縮方法的:
1、減壓加溫蒸發濃縮
通過降低液面壓力使液體沸點降低,減壓的真空度愈高,液體沸點降得愈低,蒸發愈快,此法適用於一些不耐熱的生物大分子的濃縮。
2、空氣流動蒸發濃縮 空氣的流動可使液體加速蒸發,鋪成薄層的溶液,表面不斷通過空氣流;或將生物大分子溶液裝入透析袋內置於冷室,用電扇對准吹風,使透過膜外的溶劑不沁蒸發,而達到濃縮目的,此法濃縮速度慢,不適於大量溶液的濃縮。
3、冰凍法 生物大分子在低溫結成冰,鹽類及生物大分子不進入冰內而留在液相中,操作時先將待濃縮的溶液冷卻使之變成固體,然後緩慢地融解,利用溶劑與溶質融點介點的差別而達到除去大部分溶劑的目的。如蛋白質和酶的鹽溶液用此法濃縮時,不含蛋白質和酶的純冰結晶浮於液面,蛋白質和酶則集中於下層溶液中,移去上層冰塊,可得蛋白質和酶的濃縮液。
4、吸收法 通過吸收劑直接收除去溶液中溶液分子使之濃縮。所用的吸收劑必需與溶液不起化學反應,對生物大分子不吸附,易與溶液分開。常用的吸收劑有聚乙二醇,聚乙稀吡咯酮、蔗糖和凝膠等,使用聚乙二醇吸收劑時,先將生物大分子溶液裝入半透膜的袋裡,外加聚乙二醇復蓋置於4度下,袋內溶劑滲出即被聚乙二醇迅速吸去,聚乙二醇被水飽和後要更換新的直至達到所需要的體積。
5、超濾法 超濾法是使用一種特別的薄膜對溶液中各種溶質分子進行選擇性過濾的方法,不液體在一定壓力下(氮氣壓或真空泵壓)通過膜時,溶劑和小分子透過,大分子受阻保留,這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方法,最適於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蛋白質和酶的濃縮或脫鹽,並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條件溫和,能較好地保持生物大分子的活性,回收率高等優點。應用超濾法關鍵在於膜的選擇,不同類型和規格的膜,水的流速,分子量截止值(即大體上能被膜保留分子最小分子量值)等參數均不同,必須根據工作需要來選用。另外,超濾裝置形式,溶質成份及性質、溶液濃度等都對超濾效果的一定影響。Diaflo 超濾膜的分子量截留值:

膜名稱
分子量截留值
孔的大的平均直徑

XM-300
300,000
140

XM-200
100,000
55

XM-50
50,000
30

PM-30
30,000
22

UM-20
20,000
18

PM-10
10,000
15

UM-2
1,000
12

UM05
500
10

用上面的超濾膜製成空心的纖維管,將很多根這樣的管攏成一束,管的兩端與低離子強度的緩沖液相連,使緩沖液不斷地在管中流動。然後將纖維管浸入待透析的蛋白質溶液中。當緩沖液流過纖維管時,則小分子很易透過膜而擴散,大分子則不能。這就是纖維過濾秀析法,由於透析面積增大,因而使透析時間縮短10倍。

二、乾燥

生物大分子制備得到產品,為防止變質,易於保存,常需要乾燥處理,最常用的方法是冷凍乾燥和真空乾燥。真空乾燥適用於不耐高溫,易於氧化物質的乾燥和保存,整個裝置包括乾燥器、冷凝器及真空乾燥原理外,同時增加了溫度因素。在相同壓力下,水蒸汽壓隨溫度下降而下降,故在低溫低壓下,冰很易升華為氣體。操作時一般先將待乾燥的液體冷凍到冰點以下使之變成固體,然後在低溫低壓下將溶劑變成氣體而除去。此法干後的產品具有疏鬆、溶解度好、保持天然結構等優點,適用於各類生物大分子的乾燥保存。

三、貯存

生物大分子的穩定性與保存方法的很大關系。乾燥的製品一般比較穩定,在低溫情況下其活性可在數日甚至數年無明顯變化,貯藏要求簡單,只要將乾燥的樣品置於乾燥器內(內裝有乾燥劑)密封,保持0-4度冰箱即可,液態貯藏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樣品不能太稀,必須濃縮到一定濃度才能封裝貯藏,樣品太稀易使生物大分子變性。
2、一般需加入防腐劑和穩定劑,常用的防腐劑有甲苯、苯甲酸、氯仿、百里酚等。蛋白質和酶常用的穩定劑有硫酸銨糊、蔗糖、甘油等,如酶也可加入底物和輔酶以提高其穩定性。此外,鈣、鋅、硼酸等溶液對某些酶也有一定保護作用。核酸大分子一般保存在氯化鈉或檸檬酸鈉的標准緩沖液中。
3、貯藏溫度要求低,大多數在0度左右冰箱保存,有的則要求更低,應視不同物質而定。

4. 超濾離心管怎麼使用

蛋白濃縮和換Buffer通常使用的超濾管,常用Millipore的Amicon-Ultra-15超濾管(MWCO10kD)。也有其它型號的、不同體積大小和MWCO超濾管可選,視目的蛋白的分子量與濃縮前體積、濃縮目標體積而定。可重復使用。
1、選擇合適的超濾管,主要考慮MWCO和濃縮體積,通常應截留分子量不應大於目的蛋白分子量的1/3,比如目的蛋白分子量為35kDa,就可以選擇10kDa截留分子量的超濾管。若目的蛋白分子量為10kD左右,則可以用截留分子量3kD的超濾管。
2、新買來的超濾是乾燥的,使用前加入MilliQ水,水量完全過膜,冰浴或冰箱里預冷幾分鍾。然後將水倒出,即可加入蛋白液,加入的多少,以不超過管頂的白線為准。操作要輕,加入蛋白液前,超濾管需要插在冰上預冷。
3、平衡。質量和重心二者都要達到平衡。注意轉速和加速度不可太快,否則直接損壞超濾膜。開始離心超濾(離心機預冷至4度)。膜與轉軸的方向根據說明書調整(角轉離心機的情況是膜與軸垂直)。在實際使用中,一般轉速開的比說明書里的要低,這樣可以延長離心管的使用壽命。
4、當濃縮到剩下1ml時,【取50ul國產Bradford溶液,加入10ul流穿,看有沒變藍色,以此判斷超濾管是否漏掉蛋白。如果管漏了,將上層和流穿重新倒入新管中開始超濾。要精確判斷是否漏管,用5mg/ml的BSA離心10min,再取流穿,跑蛋白膠或Bradford粗測】,繼續加入剩下的蛋白液濃縮(在冰上操作,防止蛋白受熱),直到所有濃縮液都加完為止。離心過程中注意是否發生蛋白沉澱,導致堵管。若發生沉澱,要確定沉澱的具體原因,是蛋白濃度過高還是Buffer不合適;前者可用多根超濾管同時超濾,降低濃度的辦法解決,後者的方法是換不同的Buffer,直到蛋白不發生沉澱為止。
5、前面幾步用以濃縮蛋白,如果要換Buffer,在總蛋白液濃縮至1ml左右的時候,輕輕加入新的Buffer(經0.22um超濾膜超濾),再濃縮至1ml左右,連續三次,最後一次的濃縮終體積根據需要的蛋白濃度而定,一般不多於500ul,也有濃縮至200ul以內的情況。按照每次至少10倍左右的體積濃縮算,三次達到1000倍以上,基本上可以達到換buffer的目的。
6、取出最終蛋白濃縮液的操作在冰上操作,用黃槍頭(200ul)取,輕輕順著邊緣插入槍頭,輕輕吹打、混勻蛋白液,注意不要碰到超濾膜,然後吸取濃縮液,每次吸接近200ul,直到吸完。管底剩下的最後一點濃縮液不必吸取,否則難度太大,有可能損壞超濾膜。最後加入MilliQ水到超濾管中,沒過超濾膜,防止膜失水變干。
7、以下是處理超濾管,重復利用超濾管的步驟。
8、倒出超濾管里的水,用milliQ水輕輕潤洗幾次,【若管底有可見的蛋白沉澱,可以先加入水,然後用槍頭吹打,注意不要碰到膜,吹打至沉澱懸起,然後倒掉,不可用自來水猛沖】然後加入0.2M的NaOH溶液,室溫放置20min,期間平衡超濾管。再離心10min。倒出殘留的NaOH溶液,將管芯浸入MilliQ水的燒杯(1或2L)中,放置幾個小時,再換新的水,放置幾個小時,不斷稀釋NaOH濃度。50ml管和蓋子用自來水洗,內壁再用MilliQ水洗干凈。
9、取出浸沒的管芯,加至接近滿的MilliQ水,50ml管也加滿MilliQ水,將管芯慢慢放入50ml
離心管,排出部分水,然後蓋上蓋子,放4度保存,直到下次使用。一般來說,按照上述步驟和注意事項,每根管用三四年不會壞。

5. 超濾離心管怎麼使用

蛋白濃縮和換Buffer通常使用的超濾管,常用Millipore的Amicon-Ultra-15超濾管(MWCO10kD)。也有其它型號的、不同體積大小和超濾管可選,視目的蛋白的分子量與濃縮前體積、濃縮目標體積而定。可重復使用。
1、選擇合適的超濾管,主要考慮MWCO和濃縮體積,通常應截留分子量不應大於目的蛋白分子量的1/3,比如目的蛋白分子量為35kDa,就可以選擇10kDa截留分子量的超濾管。若目的蛋白分子量為10kD左右,則可以用截留分子量3kD的超濾管。
2、新買來的超濾是乾燥的,使用前加入MilliQ水,水量完全過膜,冰浴或冰箱里預冷幾分鍾。然後將水倒出,即可加入蛋白液,加入的多少,以不超過管頂的白線為准。操作要輕,加入蛋白液前,超濾管需要插在冰上預冷。
3、平衡。質量和重心二者都要達到平衡。注意轉速和加速度不可太快,否則直接損壞超濾膜。開始離心超濾(離心機預冷至4度)。膜與轉軸的方向根據說明書調整(角轉離心機的情況是膜與軸垂直)。在實際使用中,一般轉速開的比說明書里的要低,這樣可以延長離心管的使用壽命。
4、當濃縮到剩下1ml時,【取50ul國產Bradford溶液,加入10ul流穿,看有沒變藍色,以此判斷超濾管是否漏掉蛋白。如果管漏了,將上層和流穿重新倒入新管中開始超濾。要精確判斷是否漏管,用5mg/ml的BSA離心10min,再取流穿,跑蛋白膠或Bradford粗測】,繼續加入剩下的蛋白液濃縮(在冰上操作,防止蛋白受熱),直到所有濃縮液都加完為止。離心過程中注意是否發生蛋白沉澱,導致堵管。若發生沉澱,要確定沉澱的具體原因,是蛋白濃度過高還是Buffer不合適;前者可用多根超濾管同時超濾,降低濃度的辦法解決,後者的方法是換不同的Buffer,直到蛋白不發生沉澱為止。
5、前面幾步用以濃縮蛋白,如果要換Buffer,在總蛋白液濃縮至1ml左右的時候,輕輕加入新的Buffer(經0.22um超濾膜超濾),再濃縮至1ml左右,連續三次,最後一次的濃縮終體積根據需要的蛋白濃度而定,一般不多於500ul,也有濃縮至200ul以內的情況。按照每次至少10倍左右的體積濃縮算,三次達到1000倍以上,基本上可以達到換buffer的目的。
6、取出最終蛋白濃縮液的操作在冰上操作,用黃槍頭(200ul)取,輕輕順著邊緣插入槍頭,輕輕吹打、混勻蛋白液,注意不要碰到超濾膜,然後吸取濃縮液,每次吸接近200ul,直到吸完。管底剩下的最後一點濃縮液不必吸取,否則難度太大,有可能損壞超濾膜。最後加入MilliQ水到超濾管中,沒過超濾膜,防止膜失水變干。
7、以下是處理超濾管,重復利用超濾管的步驟。
8、倒出超濾管里的水,用milliQ水輕輕潤洗幾次,【若管底有可見的蛋白沉澱,可以先加入水,然後用槍頭吹打,注意不要碰到膜,吹打至沉澱懸起,然後倒掉,不可用自來水猛沖】然後加入0.2M的NaOH溶液,室溫放置20min,期間平衡超濾管。再離心10min。倒出殘留的NaOH溶液,將管芯浸入MilliQ水的燒杯(1或2L)中,放置幾個小時,再換新的水,放置幾個小時,不斷稀釋NaOH濃度。50ml管和蓋子用自來水洗,內壁再用MilliQ水洗干凈。
9、取出浸沒的管芯,加至接近滿的MilliQ水,50ml管也加滿MilliQ水,將管芯慢慢放入50ml
離心管,排出部分水,然後蓋上蓋子,放4度保存,直到下次使用。一般來說,按照上述步驟和注意事項,每根管用三四年不會壞。

6. 矽溶膠詳細資料大全

矽溶膠為納米級的二氧化矽顆粒在水中或溶劑中的分散液。由於矽溶膠中的SiO2含有大量的水及羥基,故矽溶膠也可以表述為mSiO2.nH2O。制備矽溶膠有不同的途徑。最常用的方法有離子交換法、矽粉一步水解法、矽烷水解法等。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發展,性狀,用途,技術指標,制備工藝,離子交換法,酸中和法,制備方法,

基本信息

英文名稱:Silica solution 矽溶膠屬膠體溶液,無臭、無毒。矽溶膠為納米級的二氧化矽顆粒在水中或溶劑中的分散液。由於矽溶膠中的SiO2含有大量的水及羥基,故矽溶膠也可以表述為SiO2.nH2O。 LUDOX矽溶膠在飲料中的套用 矽溶膠的離子交換工藝為美國的NALCO公司在上世紀40年代開發,後由美國杜邦公司等在五,六十年代完善,目前為最成熟也是最為廣泛使用的工藝。該工藝對水玻璃、離子交換樹脂等材料以及操作工藝有一定的要求,而這些正是國產品的弱勢。相對來說,矽粉一步水解法的工藝比較簡單,目前在國內被廣泛使用。然而,用該法制備的矽溶膠通常顆粒大小在10-20納米左右,顆粒間的界面不清晰,形貌為非球形且無法控制,顆粒間的界面不清晰,故通常只是被大量使用在鑄造等行業,而在精密拋光,催化劑等許多要求更高的領域則無大建樹。 與國際知名矽溶膠品牌相比,目前國產矽溶膠的主要缺點為雜質含量高、顆粒大小無嚴格控制、顆粒比表面不受嚴格檢測、二氧化矽的濃度低、酸性或中性條件下穩定性差、使用周期短、或多或少帶點顏色、品種少等等。目前國際知名矽溶膠品牌有杜邦以及格雷斯的LUDOX系列。

發展

矽溶膠無機高分子塗料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制備該塗料的關鍵技術是用特殊的方法除去水玻璃中水溶性的鈉離子。一般可以用離子交換、酸中和、水分解、電滲析等方法來實現,以生成一種極細的二氧化矽超微粒子膠狀水溶液,粒徑為580nm(一般乳液顆粒為800-1000nm)其中Si2O含量20%-30%,Na2O含量0.3%¥,氧化矽和氧化鈉的比例在40%以上。以這種矽溶液/膠為基料,配合顏料和各種助劑而製成矽溶膠無機高分子塗料。矽溶液在失去水分時,單體矽酸逐漸聚合成高聚矽膠,隨水分的蒸發,膠體分子增大,最後形成-SIO-O-SIO-塗膜:IO-SI-OH+HO-SI-OH因NA2O在矽溶膠中的含量低,矽溶膠具有一定量成膜溶解的特性,其耐水性、耐熱性能明顯優於有機塗料。塗膜緻密且較硬,不產生靜電,空氣中各種塵埃難粘附。在目前的建築塗料中,它的抗污染能力是較強的。 矽溶膠 細微的顆粒,對基層有較強的滲透力,能通過毛細管滲透到基層內部,並能與混凝土基層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矽酸鈣,使塗料具有較強的粘結力。 但矽溶膠在成膜過程中體積收縮較大,塗膜易開裂。矽溶膠能與丙烯酸酯、醋酸乙烯等乳液任意相溶。兩者的特性相互補充,可以配製出性能優良的有機、無機復合塗料。

性狀

矽溶膠屬膠體溶液,無臭、無毒,分子式可表示為 mSiO2nH2O. 1.由於膠體粒子微細(10 - 20nm),有相當大的比表面積,粒子本身無色透明,不影響被覆蓋物的本色。 2. 粘度較低,水能滲透的地方都能滲透,因此和其它物質混合時分散性和滲透性都非常好。 3. 當矽溶膠水份蒸發時,膠體粒子牢固地附著在物體表面,粒子間形成矽氧結合,是很好的粘合劑。

用途

1. 用作各種耐火材料粘結劑,具有粘結力強、耐高溫(1500°C-1600°C), 等特點。 2.用於塗料工業,能使塗料牢固,又能抗污防塵、耐老化、防火等功能。 3.用於薄殼精密鑄造,可使殼型強度大、鑄造光潔度高。用其造型比水玻璃造型質量好,代替矽酸乙酯造型可降低成本和改善操作條件。 4.矽溶膠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可用於催化劑製造及催化劑載體。 5.用於造紙工業,可作為玻璃紙防粘劑、照相用紙前處理劑、水泥袋防滑劑等。 6.用作紡織工業上漿劑,它與油劑並用處理羊毛、兔毛的可紡性,減少斷頭,防止飛花,提高成品率,增加經濟效益。 7.用作矽鋼片處理劑、顯像管分散劑、地板蠟抗滑等

技術指標

鹼性鈉型 酸性無穩定劑型 典型基礎參數數值 TS-15 TS-30 TS-32W TS-950 二氧化矽(SiO2)含量,% 15-16 30.0-31.0 40.0-41.0 20.0-21.0 25.0-26.0 30.0-31.0 30.3 25.6氧化鈉(Na2O)含量,%≤ 0.10 0.50 0.55 0.40 0.04 0.05 0.06 0.25 0.04 PH值 9 9.5 9.5-10 10.5 黏度(25℃),mp a.s ≤ 5.0 6.0 7.0 25.0 5.0 6.0 7.0 5.4 3.0 密度(25℃),g/cm3 1.12-1.14 1.15-1.17 1.19-1.21 1.28-1.30 1.12-1.14 1.15-1.17

制備工藝

制備矽溶膠的工藝有:離子交換樹脂處理矽酸鈉稀溶液的方法;用硫酸中和水玻璃稀溶液的方法;水解矽酸酯的方法等等。其基本原理都是去掉易溶於水的鈉離子。舉例如下:

離子交換法

a 離子交換樹脂。陽離子交換樹脂採用強酸性苯乙烯陽離子交換樹脂;陰離子交換樹指採用弱鹼性苯乙烯系陰離子交換樹脂。 b 生產工藝 將模數為3.5的矽酸鈉溶液用水稀調整至含SiO24%,Na201.15%;將液通過填裝陽離子交換樹脂的閃換柱,得含SIO23.6%,NA200.005%,SiO2/Na2O摩爾比703,PH值2.5的矽酸膠稀液。 離子交換是一個平衡反應,反應的過程是:當把含有Na+的矽酸溶液通過交換樹指時Na+取代了陽離子交換樹脂上的H+。 於是水玻璃中的Na+已被除去,H+陽離子與矽離子與矽酸鈉中的SiO3生成具有活性的矽溶膠稀溶液流出。 矽溶膠的離子交換質量與下列因素有關: 樹脂再生的程度、平衡性質、樹脂的高度、流入深度、離子大小等。 把通過陽離子交換柱的矽溶膠稀深再通過弱鹼性陰離子樹脂交換柱,去除液體中的陰離子CL-,以達到更加穩定的狀態。以交換柱流出來的稀矽深膠濃渡很低,需進行濃縮,為了防止濃縮時膠凝,濃縮前必須迅速加入穩定劑。穩定劑常的為MOH(M為L,Na,K,Rb,Cs,NH4.NH2等)穩定劑的用量應該恰當,若小於SiO2摩爾數的1%則難於起到穩定作用;若超過5%則將降低製品的純度。取5kg上述矽溶膠用10%NAOH溶液調PH值至78。取900g調整液注信減壓器中進行真這減壓濃縮。並以保持容器內液面恆定為原則,徐徐加入剩餘的4100g調整液。濃縮溫度保持78℃,最後製得900g含SiO220%,Na200.33%PH為9.6的矽溶膠,其平均粒徑約16mum。 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離子交換後,已失去交換能力。需用鹽酸稀液洗滌,用HCL中的H9+取代樹脂上的Na+。而使離子交換樹脂的活性基團氧化,使樹脂再生,恢復交換能力。再生後和離子交換樹指必須用蒸餾水沖洗至規定的PH值為止,備下次使用。 矽溶膠的技術性能: SiO2含量地20%30%(以H2SiO3計含量>26%)水分70%80%比重1.141.21Na2O含量0。4%0.5%粘度(塗4)10.9S可存期一年

酸中和法

用酸中和水玻璃時首先選取含有-(CH2)nCH3.R-CH2-R及含親水基的物質,經過化學反應製得一種產物A,用此產物A 再與鈉水玻璃及H2SO4進行反應,最後制提改性水玻璃B。此產物溶於水中的穩定期不少於三個月,失水成膜後,遇水不再溶解。

制備方法

矽橡膠合成的簡要過程是:砂石或二氧化矽還原為單體矽→於300%溫度下,以銅作催化劑,矽與甲基氯化物相互作用→形成甲基氯化矽的混合物(一元、二元或三元)→通過蒸餾分離出二甲基氯化矽→二甲基氯化矽水解成矽烷又迅速合成為線型或環型矽氧烷→線型矽氧烷在氫氧化鉀(KOH)的幫助下,形成四元雙甲基環狀體(D4)→在KOH存在下,D4聚合,鏈終止導致過程的完成。 矽溶膠無機高分子塗料的配製工藝與其他塗料沒什麼特殊區別,但是矽溶膠應慢慢加入,否則塗料將發生質變。可以參考以下配製工藝: 把成膜助劑(常用的有氧化鋅、矽酸丁酯、醋酸丁酯、甲基矽酸鈉等)加入反應釜中,加定量的水攪拌,並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劑(苯磺酸鈉)、增稠劑(羥乙基纖維素、CMC等)、分散劑(六偏磷酸鈉)、消泡劑(磷酸三丁酯)等助劑;再慢慢加入矽溶膠,體質顏料、色漿。用砂磨機或膠體磨研細,可以按需要加入產分粗粒料。塗料的PH值在8.5-10之間。 矽溶膠無機高分子塗料的配方設計: 矽溶膠成膜時收縮較大,塗膜易龜裂,為克服這個缺點、,除了在無機塗料中添加纖維狀填料,還同時添加水溶性乳液作為輔助成膜物,使有機物填充在"—Si—O—Si—",網狀結構中減少成膜收縮和溫差引起的脹縮變化。成為一種即具有無機塗料優良的耐候性、又具備有機塗料那樣優良的裝飾性、穩定性和施工性的有機復合塗料。一般可以這樣考濾:成膜物中無機物佔50%~90%,有機物為50%10%。內用時添加聚醋酸乙烯乳液;外用時添加苯-丙乳液,鈦白粉先用金紅石型,體積濃度為5%,並可摻加大量體質顏料,其總體積濃度炒60%70%。 矽溶膠生產的濃縮階段,是一項耗能大、周期長的工藝環節。傳統的濃縮手段,一般采 用減常壓法脫水,使之得到所需濃度的矽溶膠。 從矽溶膠所表現出的pH值不同,矽溶膠又分為鹼性矽溶膠和酸性矽溶膠。它們都是重要的精細化工產品,具有不同的重要用途:如鹼性矽溶膠在精密鑄造,外牆塗料等領域套用;酸性矽溶膠在彩色顯像管、膠體鉛酸蓄電池,以及從國外引進的靜電植絨技術上套用等。 超濾膜濃縮法的單位產量能耗較低,周期較務短,設備投資較少,因而是一項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的有效途徑。 超濾法是一種較為先進的制備矽溶膠的方法。超濾法就是用超濾器進行濃縮。超濾器跟過濾器不同,超濾器所用的超濾膜只允許水及可溶性的鹽通過,不允許溶膠顆粒通過。可見該方法比較有效,它不僅能除去稀溶膠中的水分,而且還能除去少量的離子或易溶物。但是不允許在超濾膜上有濾餅或沉澱物出現,所以必須在不斷攪拌下進行超濾。超濾能否按預想的目的進行,關鍵是要有適用的超濾膜。

7. 被污染的水能通過凈水機凈化飲用嗎

凈水器里水亞硝酸鹽超標0.045可以喝嗎

8. 電泳設備的主要工藝參數

為了保證電泳主槽的循環暢通,必須注意平時的保養和維護:
(1)必須保證最低循環量:4倍槽液量/hr,循環量不夠可能造成槽底沉積和工件表面沉積。
(2)必須保證最低表面流速:表面流速低可能造成工件表面沉積。
(3)必須保證主副槽液位落差。
(4)必須保證槽底無噴射死角:槽體內襯玻璃鋼脫落可能造成塗料反復沉積溶解、槽壁腐蝕、漏電威脅人身安全。
(5)必須保證適當的過濾精度:良好的過濾是保證塗膜無顆粒的重要措施。
(6)必須保證良好的溫控換熱系統:循環和電泳換熱,控制槽液溫度必不可少。電泳槽液在生產過程中要求恆溫,因此循環的槽液要有熱交換系統和足夠的換熱能力熱交換介質溫度要求:降溫:5 ~ 15℃,升溫:< 50℃。長時間停產時期建議槽液溫度控制:20~25℃
(7)必須考濾倒槽積漆的回收,提高電泳漆的利用率。 超濾系統主要有兩個作用:為有效閉路沖洗系統供應充足的超濾液和凈化漆中水溶性雜質,提高電泳漆的利用率。超濾系統管理的要點就是超濾液透過量,每天需要對超濾系統的流量進行檢查和記錄,發現異常立即採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當透過量下降30%時,就要組織清洗。造成透過量低的原因大致分為以下方面:
1)超濾設備中的槽液流量低、改變壓力設定、粗過濾有欠缺、設備經常停滯(設備停止運行超過1小時)會降低透過量,甚至可能造成隔膜(超濾膜)損壞;
2)槽液的溫度過高;
3)超濾膜活化層失效:活化層將帶電材料的極性轉換到與槽液本身極性相同,其作用受時間限制,其耐用度在最佳條件下可達到幾個月。活化層失效後就要藉助清洗來恢復它的功能,在清洗時,需嚴格按照配方和比例配置清洗液,並認真按清洗程序進行,否則會造成超濾膜的失效或報廢。 電泳線實現零排放的環保設計得力於EDRO系統的應用,將超濾液變成純水對車身進行噴淋。其管理的要點也是純水透過量,造成純水量低的原因通常有:
1)停產期間維護不當:正確的方法是在停產時間不超過72小時的情況下,應每天用純水沖洗一次反滲透系統,運行30分鍾後停止,以防止元件失水或生長微生物;系統停產時間超過72小時,必須採用化學葯劑保存。
2)清洗葯劑和方法選擇不當:正確的方法是清洗前檢查膜元件進水端的沉積物或過濾器濾芯上的沉積物判斷膜表面阻塞物的性質選擇適當的清洗葯劑,同時注意清洗液PH值和溫度的控制。下表是清洗液配置方法,實際操作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選擇。

閱讀全文

與超濾膜可以失水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純水機用什麼水泵 瀏覽:471
蘇州甲醛凈化器租賃多少錢 瀏覽:85
發動機空氣濾芯是怎麼換的 瀏覽:586
反滲透機器怎麼配合阻垢劑 瀏覽:10
石粉樹脂做玉碗 瀏覽:798
空氣凈化器有甜味怎麼辦 瀏覽:485
蘭蔻箐純水怎麼樣 瀏覽:982
接駁污水井怎麼接 瀏覽:893
日歷70機油濾芯在哪裡 瀏覽:886
多少平方米用一個凈化器 瀏覽:457
雪鐵龍碳缸濾芯多少公里需要換 瀏覽:110
濾芯壽命指示四個燈都亮了怎麼辦 瀏覽:464
自建房污水管和廢水管分開 瀏覽:916
工業鍋爐除垢劑長沙 瀏覽:491
3m納米樹脂裂紋 瀏覽:414
2012反滲透膜尺寸 瀏覽:928
電源凈化器干什麼用 瀏覽:28
沁園飲水機直飲過濾桶 瀏覽:510
凈化器凈化不了為什麼 瀏覽:69
合成樹脂瓦工藝製作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