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陶瓷茶具壞了如何修復
【破損瓷器茶具的粘補方法】
【配方】丙酮20份、乙二胺10份、6101環氧樹脂70份、二氧化鈦5份;
【步驟】
1、首先使用丙酮把破口擦拭乾凈,把污跡去除干凈後,使用爐子把破口烤熱;
2、然後把上面配方混合充分調勻;
3、把配好的膠塗均勻在破口處,細心地把破口對齊後,最好使用細鐵絲鞏固,最後最用小刷筆把膠水在破口外的縫隙再細細均勻地塗一次。
4、最後一步就是把塗好膠水的瓷器茶具放到火上烤乾,燒的時候要在火上放一塊鐵板,如此可以讓火力均勻,燒出來的茶具外表也更為漂亮;
5、大概燒半個小時,即可鞏固,然後再打磨干凈。
B. led燈泡價格差距是什麼
為什麼LED燈具價格差距大?
如今的LED燈具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一些廠家紛紛發起價格戰,在市場上外觀、結構、功能幾乎一樣的產品,價格差異卻有2-3倍,大多消費者被弄的暈頭轉向,不懂價差從何而來,除非專業的生產廠家,一般人很難辨別。
下面就像大家介紹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價差的原因:
1、亮度
LED節能燈泡用的LED燈珠亮度不同,價格不同。
2、壽命不同
品質的關鍵是壽命,壽命由光衰決定。光衰小、壽命長,壽命長,價格高。
3、抗靜電能力
抗靜電能力強的LED燈具,壽命長,因而價格高。通常抗靜電大於700V的LED才能用於LED燈飾。
4、波長
波長一致的LED,顏色一致,如要求顏色一致,則價格高。沒有LED分光分色儀的生產商很難生產色彩純正的產品。
5、LED晶元
LED的發光體為晶元,不同的晶元,價格差異很大。日本、美國的晶元較貴,台廠與中國本土廠商的LED晶元價格低於日、美。
6、晶元大小
晶元的大小以邊長表示,大晶元LED的品質比小晶元的要好。價格同晶元大小成正比。
7、漏電電流
LED是單向導電的發光體,如果有反向電流,則稱為漏電,漏電電流大的LED,壽命短,價格低。
8、發光角度
用途不同的LED其發光角度不一樣。特殊的發光角度,價格較高。如全漫射角,價格較高。
9、膠體
普通的LED的膠體一般為環氧樹脂,加有抗紫外線及防火劑的LED價格較貴,高品質的戶外LED燈飾應抗紫外線及防火。
以上9大因素基本上涵蓋了導致市場上LED燈具價格差距的原因,希望能夠幫助廣大客戶更好的識別。
C. 鋼木實驗台,和全鋼實驗台價格有多大差距
一般來說,全鋼實驗台比鋼木實驗台價格一米多300到500左右,具體要看實驗台型號
D. 如何粘合破損的陶瓷茶壺
粘補方法:
【配方】丙酮20份、乙二胺10份、6101環氧樹脂70份、二氧化鈦回5份;
【步驟答】
1、首先使用丙酮把破口擦拭乾凈,把污跡去除干凈後,使用爐子把破口烤熱;
2、然後把上面配方混合充分調勻;
3、把配好的膠塗均勻在破口處,細心地把破口對齊後,最好使用細鐵絲鞏固,最後最用小刷筆把膠水在破口外的縫隙再細細均勻地塗一次。
4、最後一步就是把塗好膠水的瓷器茶具放到火上烤乾,燒的時候要在火上放一塊鐵板,如此可以讓火力均勻,燒出來的茶具外表也更為漂亮;
5、大概燒半個小時,即可鞏固,然後再打磨干凈。
E. 茶具中過濾網和陶瓷之間用什麼膠粘合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3
F. 粘木茶具用什麼膠水
木茶具不能用脫水粘。壞了就只有換新的了。
如只是乾燥開裂,你可試試在茶具的外面打個箍,再將茶具放到水中泡一泡。木頭泡漲後有可能會將裂縫堵著。
木茶具應經常使用。保持濕度。
G. 這個我在商場買的,說是翡翠,我買五千多,想咨詢一下是真的嗎值這么多錢嗎
告訴你商場里的玉石不值這個價!一次我看中玉器商店裡的茶具,老闆說他們店不開了,櫃子里有十件玉器,1000元賣給我,我沒要。
H. 中國哪些產業和世界製造強國差距最大
1、第一大進口工業品是集成電路。2016年進口了2271億美元,佔了整個工業品進口總額的19.3%。
2016年,中國第一大半導體公司海思半導體銷售額為303億人民幣,按照6.9的匯率,43.9億美元,而世界第一大半導體公司英特爾營收為549.8億美元,相差12.5倍。
當然,海思是純設計公司,沒有工廠,和英特爾這種設計+製造的IDM比不公平,那麼我們就把海思和世界純IC設計第一名高通比較,高通2016年營收為154億美元,是海思的3.51倍。
實際上,海思的晶元設計還是基於ARM的架構,中國真正算得上完全自主可控的晶元龍芯,2015年銷售收入只有1億人民幣,和英特爾是1000倍以上的差距。
晶元製造領域,中國第一大製造商中芯國際2016年銷售額為29億美元,世界第一大製造商台積電2016年銷售額創紀錄為297.65億美元,差距為10倍。
我們再看看上游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半導體生產設備不只是用來生產電子產品用的晶元,我們的LED燈,太陽能產業同樣也需要。
全球第一大企業是美國應用材料公司,2014年營收79.4億美元,而中國的龍頭企業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兩大研究所四十五所+四十八所加起來營收為8.09億人民幣,相差63倍(2014年匯率按照6.4)。壞消息是半導體生產設備我國世界市場佔有率只有1%。
好消息是半導體生產設備世界上的主要玩家也就是美國,日本,荷蘭三家,其他國家都是渣渣,我國努把力就可以混到世界第四。
我們可以看出什麼呢?
在晶元設計這個環節,我們和世界第一的差距是3.5倍。
到了晶元製造這個環節,我們和世界第一的差距是10倍。
到了晶元生產設備這個環節,我們和世界第一的差距是63倍。
這說明什麼呢,只有我們的下游國產需求方強大了,才能帶動上游的發展。
2、中國進口的第二大工業品是汽車整車和汽車零部件,2016年進口746.1億美元,占工業品進口的6.34%
我們就查世界五百強數據,2016年財富世界五百強公布世界營收最高的汽車公司德國大眾營收為2366億美元,世界第二是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收入為2365.9億美元,幾乎不相上下。然而中國最大的汽車公司上汽集團收入是多少呢?1066.8億美元。和世界第一的差距是2.22倍。
我們再看下汽車零部件,2016年按照福布斯的世界汽車零部件廠家百強榜,世界第一大汽車零部件公司是德國博世集團,營收448.25億美元。
全球汽車零部件前100名只有兩家中國公司,還有一家是中信戴卡,營收24.3億美元,和第一名的差距是18.45倍。
3、我們進口的第三大工業品是儀器儀表,2016年總共進口449.6億美元,我國尤其是科研領域,非常依賴從國外進口高端科研設備,雖然國產儀器儀表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但是總體來說差距仍然非常大,例如基本上實驗室的高端科研儀器還是依賴進口。
2016年我國儀器儀表整個行業的營收才9355.4億元,而進口就有3000億人民幣以上,這個數字非常驚人。
4、我們進口的第四大工業品是初級形狀塑料,2016年進口413.2億美元,這個可能是大多數人沒有想到的,初級形狀的塑料包括各種以聚開頭的化工品,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環氧樹脂,聚碳酸酯等等。
初級形狀塑料裡面有沒有高科技產品呢,當然有,但是總的來說,這是個低端的工業產品。
2016年我國進口了2570萬噸的初級塑料,其中聚乙烯994.3萬噸,那麼聚乙烯產品我國是從哪些國家進口呢,是以中東及東南亞國家為主,其中伊朗佔比28%位居首位,沙特佔比26%,位居第二,阿聯酋佔比18%,位居第三,接下來是新加坡,泰國,卡達,基本都是第三世界國家。
5、顯示面板是我國進口第五大工業品,2016年進口總額為318.5億美元,由於前面的初級形狀塑料和儀器儀表都是個大類,所以也可以說液晶顯示面板是我國進口的第三大工業品。
2016年我國第一大龍頭企業京東方營收是688億人民幣。
2016年世界第一大顯示企業三星顯示的營收是1632億人民幣(按照韓元兌換人民幣165的匯率),差距為2.37倍。
6、中國進口的第六大工業製品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2016年進口了278.3億美元。
我們當年玩台式機的時候就在想,主機+顯示器,就TM的機箱是國產的,從CPU,主板,硬碟,顯卡,音效卡,內存條全部是台灣或者外國的,這個今天有所好轉,因為個人用的計算機銷量在下滑,並且有的部件實現了國產化,例如顯示器國產很多了,紫光和西部數據也成立合資公司了。國內也有例如長城科技公司,2016年營收691億人民幣。
實際上,今天大部分計算機整機和零部件生產都是在中國大陸進行,很多是台灣企業在大陸設的廠。
7、中國進口的第七大工業品是未鍛軋的銅及銅材,2016年進口了263.8億美元,不過這個主要是資源型的初級工業製品。
8、中國進口的第八大工業品是醫葯品,2016年進口了220.9億美元,其實中國非常重視葯物的國產化,因為保障14億的人的健康並非小事,但是依然有葯物需要依賴進口。
如果加上西葯的原料,那麼進口金額高達295.62億美元,可以排在第六位
9、中國進口的第九大工業品是飛機和航空器,2016年進口203億美元,我們為什麼要自主研發ARJ21和C919,因為這是進口排在前十的工業品。
在民用航空領域,如果非要和波音和空客對比,我們大飛機是零。
不過2017年5月5日,大家也知道發生什麼事了,C919首飛。
10、中國進口的第十大工業品是電子元器件,2016年進口了200.1億美元,這個大家可能有疑問了,為啥進口金額比我們感覺的要低?
我們用的手機裡面最值錢的是各種集成電路(包括手機處理器,DRAM,快閃記憶體,基帶晶元,功率放大器,數模轉換,射頻器件等等),例如讓韓國三星和海力士利潤暴漲的內存晶元,這個是算在集成電路進口裡面;然後是顯示面板很貴。
我們對比下日本六大電子零部件企業之一的村田製作所,2017年預計營收為12250億日元,大約752億人民幣,差距在26倍。
11、中國進口的第十一大工業品是醫療器械,2016年進口184.05億美元。
中國進口的第十二大工業品是鋼材,沒錯作為世界第一鋼鐵大國,依然有部分鋼材需要進口,2016年進口131.5億美元,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汽車用的鋼板進口的比較多,主要是有些在華外資車企也有固定的國外供應商。
另外還有農業機械,2016年我們進口了進口了120.78億美元。
基本上,中國進口比較多的工業品,主要就是這13類,其他還有天然和合成橡膠87.1億美元,其中合成橡膠有部分是高端產品。
這些產業目前升級情況如何呢?
1、毫無疑問國家最重視的是金額最高,佔了工業品進口五分之一的集成電路。這個產業伴隨著中國下游電子品牌的崛起,已經開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當然由於基數太低,落後會是長期現象,我們要做好長期作戰的心理准備,我會寫專文介紹。
2、汽車和零部件產業我不太擔心,未來十年是中國自主品牌大逆襲的十年,國產零部件產業也必然隨著自主品牌崛起,今年一季度國產汽車零部件公司業績全部在猛漲。
3、同樣受到國產電子品牌的帶動,國產面板份額在飆升,而液晶面板的進口正在迅速下降,2012年頂峰的超過500億美元,2016年已經下降到318億美元,京東方凈利潤在連創新高
4、航空器大家也知道,ARJ21已經商用,C919也在試飛了,未來五年可以商用。未來是可以預期的,但是這個產業和集成電路一樣,要做好10年,20年長期競爭的准備。
5、電子零部件產業,我國由於下游品牌的崛起,帶動國產電子元器件在以20%的速度增長,平均四年翻一倍,但是這個產業同樣基數低,還需要時間,這個我也會花時間寫。
6、儀器儀表,大家都知道,我國科研儀器高度依賴進口,2016年我國規模以上儀器儀表公司的總收入才9355.4億,而進口高達450億美元,超過3000億人民幣,2016年我國儀器儀表公司收入增長為9.1%,利潤增長8.2%,而進口下降了1.13%,形勢是在向好的一面發展,但是差距還非常大,進口替代的空間廣闊。
7、醫葯品工業,我國2016年國產醫葯製造業的企業收入為2.806萬億人民幣,增長為9.7%,利潤增幅更高達13.9%,而進口醫葯品+原料為超過290億美元,增長為1.92%,國產的增長快於進口,也處於進口替代提升的趨勢。
8、醫療器械2016年我國市場規模為3700億人民幣,增長20.1%,而2016年進口為184億美元,增長為6.28%,進口的增長慢於國內市場的增長速度,說明進口替代也在進行中。
9、自動數據處理設備(計算機及其零部件),2016年我國出口高達1374億美元,下降9.8%,進口為273.8億美元,下降1%左右。巨額順差。
10;、還有鋼材,我國2016年鋼材產量超過11億噸,而進口只有1300多萬噸,主要來自日本,韓國等,進口依賴度只有1%,而日韓的進口,很多也是用於在華車企用鋼。
11:、國產農機,2016年中國農機工業增加值增速7.7%,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主營業務總收入4516.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5.8%。規模以上農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5.24億元,比上年增加了3.51億元,增幅僅為1.39%。
農機在去年是屬於不景氣的,表現為利潤增長慢,但是收入增長仍然有5.8%,相比下農機進口金額去年下滑了7.6%,仍然在不斷進行進口替代。
當然還是那句話,差距還是很大,體現高端產品需要進口。
除了這些進口工業品大類外,我國還進口了很多初級工業品,例如2016年進口紙漿122.4億美元,紡織紗線和織物167.4億美元,礦物肥料和化肥24.1億美元等等,這些初級工業製品,很多是來自資源國家的初級工業工廠的產出,我國進口是合理的,中國的發展還是要讓世界雨露均沾比較好,這也是中華文明實現和諧世界人類大同應該有的理念。
望採納
I. 以聚乙烯碳纖維為例 說明碳纖維的製造工藝過程 並分析國內pan基碳纖維生產與國外的差距
1 世界碳纖維現狀
(1)日本在宇航級小絲束碳纖維生產上占絕對優勢。2002年世界碳纖維的生產能力為31230t。其中宇航級小絲束碳纖維占總生產能力的四分之三左右,約為23139t;工業級大絲束碳纖維約佔四分之一,8145t左右。從小絲束碳纖維來看,日本東麗(Toray)和日本東邦(Toho)的碳纖維生產能力佔世界的首位和第二位,分別是7245t/a和5535t/a,佔世界聚丙烯腈基小絲束碳纖維總生產能力的31.3%和23.9%。日本三菱(MRC)占第三位,達4680t/a,佔20.2%。可見從宇航級小絲束碳纖維的生產能力來看,世界第一、二、三由日本公司包攬,世界上四分之三的宇航級小絲束碳纖維的生產能力在日本。日本在宇航級小絲束碳纖維的生產能力上佔有絕對優勢,控制了世界上小絲束碳纖維的生產,詳見表1。
表1 2002年世界碳纖維生產能力
類別
生產廠商
年生產能力/t
小
絲
束
東麗(TORAY)
7245
東邦(TOHO)
5535
三菱(MRC)
4680
赫克塞爾(HEXCEL)
1980
阿莫科(AMOCO)
1890
台塑
1755
其他
45
合計
23130
大
絲
束
福塔菲爾(FORTAFIL)
3465
卓爾泰克(ZOLTEK)
1800
阿爾迪拉(ALDILA)
990
愛斯奇愛爾(SGL)
1890
合計
8145
2002年總計
31230
(2)碳纖維的需求在北美、歐洲和亞洲基本上是鼎足之勢。2001年世界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的需求量接近1.6萬t。表2為2001年世界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的需求。美洲2001年需求為5420t,約占總需求量的34%;亞洲為5640t,占總需求量的35.5%;歐洲略少,約為4830t,佔30.5%。如按應用來看,聚丙烯腈基碳纖維應用於宇航約4000t,占總需求量的25.2%;體育休閑用品4900t,占總需求量的31.4%;工業需求6900t,占總需求量的43.4%。從應用來分析,聚丙烯腈基碳纖維最大的應用是工業需求,其次是體育休閑用品,宇航碳纖維的需求量為總需求量的四分之一。 I
從各地區的應用來看,北美的5420t需求中,宇航上的應用達2500t,占總需求量的46.1%,工業應用為1800t,占總需求量的33.2%;體育休閑用品最少,為1120t,佔20.7%。在歐洲的4830t需求量中,工業應用達2800t,占總需求量的58.0%;其次是宇航上的應用,為1260t,佔26.1%;體育休閑用品量為770t,佔15.9%。在亞洲的5640t需求量中,體育休閑用品達3100t,占總需求量的55.0%;工業應用達2300t,占總需求量的40.8%;宇航上的應用最少,為240t,僅佔4.2%。可以看出,碳纖維在北美的應用以宇航高技術為主,亞洲則主要應用在體育休閑用品,歐洲重點在工業應用上。
從應用分布來分析,在宇航的4000t需求中,北美為2500t,高達62.5%,歐洲和亞洲分別為1260t和240t,分別佔26.1%和4.2%。在體育休閑用品的4990t中,亞洲占首位達3100t,佔62.2%;其次是北美,為1120t,佔22.4%;歐洲最少,為7701t,佔15.4%。在工業應用的6900t中,歐洲占首位,達2800t,佔40.6%;亞洲為2300t,佔33.3%;北美最少為1800t,佔26.1%。
表2 2001年世界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的需求/t
地區
宇航
體育休閑
工業
合計
北美
2,500
1,120
1,800
5,420
歐洲
1,260
770
2,800
4,830
亞洲,其他
240
3,100
2,300
5,640
總計
4,000
4,900
6,900
15,890
(3)世界碳纖維供過於求。2001年世界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的需求量接近1.6萬t,2002年的需求量與2001年基本持平。世界碳纖維市場,處於嚴重的過剩狀態。為了爭奪碳纖維市場份額,很多單位以低於成本價傾銷碳纖維,惡性競爭。大絲束碳纖維和小絲束碳纖維互相爭奪市場。為了不讓大絲束碳纖維佔領原屬小絲束碳纖維的市場,一些傳統小絲束碳纖維生產廠不惜成本地大幅度降價,以低於成本價傾銷小絲束碳纖維。目的在於當大絲束碳纖維工業還沒有發展成長前就把它扼殺在搖籃之中。
生產大絲束碳纖維的公司或廠家在發展的道路上,碰到很多困難。很多碳纖維生產廠都處在很小利潤
或沒有利潤狀態。表3表示世界碳纖維主要生產商銷售總值及及其凈利潤。
表3 碳纖維銷售總值及其凈利潤/百萬美元
生產廠商
碳纖維總銷售值
凈利潤
蘇泰克(CYTEC)
34
10
福塔菲爾(FORTAFIL)
16
5
赫克塞爾(HEXCEL)
75
10
三菱(MRC)
60
10
愛斯奇愛爾(SGL)
25
5
東邦(TOHO)
80
15
東麗(TORAY)
100
5
卓爾泰克(ZO LTEK)
36
5
合計
426
67
(4)碳纖維在國防軍工中有舉世足輕重的影響。碳纖維在新技術、技術進步、適應能力、轉變技術、創新概念等方面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武器裝備的研製、」小型化」、「輕質化」、「高強度」、「長壽命」、「機動性」、「穩定性」等方面的實施都離不開碳纖維的應用,碳纖維在國防軍工中有舉世足輕重的影響。
美國國防部2000和2001年對碳纖維的需求量約為180t和200t。預測2002年對碳纖維的需求會有較大增長,增加到350t以上。2003年較2002年略有減少,約為330t左右,2004和2005年又有10%和5%左右的增幅,相應達到370t和385t上下。美國防部軍工產品中,空軍所佔份額最大。根據2000-2005年總的統計,空軍對碳纖維的需求占國防部對總碳纖維需求的54.8%,海軍則佔29.1%,陸軍佔13.6%,多兵種佔2.5%。可見空軍是碳纖維的主要用戶,海軍則其次,陸軍對碳纖維需求較少。表4為美國國防軍工對碳纖維的需求量。
表4 美國國防軍工對碳纖維的需求量
兵種
武器裝備
碳纖維需求量/kg
合計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空
軍
B-1
225
225
225
225
225
225
1350
B-2
225
225
225
225
225
225
1350
C-17
92,000
92,000
99,000
106,000
71,000
57,000
517,000
JASSM
0
0
8,720
11,480
28,690
41,310
90,200
UCAV
0
0
2,450
0
3,670
3,670
9,790
F-16(US)
530
530
0
0
790
790
2,640
F-16(FMS)
3,160
3,160
6,320
6,320
5,520
5,520
30,000
F-22
21,420
30,600
39,780
70,380
82,620
97,920
342,720
F-117
45
45
45
45
45
45
270
合計
117,605
126,785
156,765
194,675
192,785
206,705
995,320
海
軍
AH-1Z
70
0
135
0
270
405
880
H-1Y
0
0
135
0
270
270
675
V-22
28,970
43,700
23,700
28,970
39,500
39,500
184,340
F/A-18E/F
28,960
43,440
52,120
65,280
74,600
74,600
339,000
T-45
550
520
220
300
300
300
2,190
合計
58,550
67,660
76,310
94,550
114,940
115,075
527,085
陸
軍
Commanche
0
0
0
1,980
1,980
3,300
7,260
THAAD
0
0
0
630
630
630
1890
Tank Ammo
3,440
4,600
114,800
23,000
46,000
46,000
237,840
合計
3,440
4,600
114,800
25,610
48,610
49,930
246,990
多兵種
JSF
0
0
6,430
12,860
12,860
12,860
45,010
合計
0
0
6,430
12,860
12,860
12,860
45,010
國防部總計
179,595
198,985
354,305
327,645
369,195
384,570
1,814,405
(5)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在工業上的應用是發展得最快、最有前景的應用領域。根據對世界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在工業應用的分析,可以明顯地看出,2001年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在工業上應用中50%集中於粒料,即主要用作短切碳纖維制備粒料,注射成型制備碳纖維復合材料。從2001年起工業應用中第二大用戶是土木建築。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年需求量超過600t,占工業應用總需求量的9%左右。壓力容器也是當前工業應用中大戶,年需求量超過400t,約占工業應用總需求量的6%。輥子、傳動軸、航海、汽車等應用,年消耗碳纖維亦在200t左右,各占工業應用總需求量的3%左右。油、氣開采和風力葉片也有一定程度應用。表5世界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在工業應用中的分類分析。
表5 世界最丙烯腈基碳纖堆在工業應用的分析
分類
2001年/%
2005年/%
粒料
50
36
土木建築
9
8
壓力容器
6
7
輥子,傳動軸
3
4
航海
3
3
汽車
3
3
油、氣開采
1
9
風力葉片
1
6
燃料電池
0
1
其它
24
23
2 納米碳纖維及其應用
納米碳纖維(Carbon Nanofibers簡稱CNF)是近年研究開發的碳纖維的一個新品種。它是化學氣象生長碳纖維的一種形式。是由通過裂解氣相碳氫化合物制備的非連續石墨纖維。它是構成以碳黑、富勒烯、單壁和多壁納米碳管為一端、以連續碳纖維為另一端鏈節中的一環。納米碳纖維的直徑在50—200nm之間,但目前不少研究工作者把直徑在l00nm以下的中空纖維稱之為納米碳管,即納米碳纖維的直徑介於納米碳管和氣相生長碳纖維之間。與納米碳管相比,納米碳纖維的制備更易實現工業化生產。納米碳纖維的性能由表6所示。
表6 納米碳纖維的性能
性能
熱處理前
熱處理後
抗拉強度/Gpa
2.7
7.0
抗拉模量/Gpa
400
600
斷裂應變/%
1.5
0.5
密度/g·cm-3
1.8
2.1
電阻率/μΩ·cm-1
1000
55
熱導率/W·m-1·K-1
20
1950
納米碳纖維在國防軍工和民用工業的具體應用主要有三個方面。
(1)增加電導率方面的應用。其中包括消散靜電、靜電噴漆和電磁屏蔽等。很多情況下要求
消散靜電,像晶元製造中靜電會損害敏感的集成電路。加入少量納米碳纖維可以解決靜電消散問題,因為電阻率達到1010Ω·cm就能滿足消散靜電的要求。對於面板類的靜電噴漆,則要求電阻率達到104~106Ω·cm。加入不到3%納米碳纖維就可達到這一要求。用作電磁屏蔽的材料必須滿足電阻率低於1Ω·cm,加入20%納米碳纖維,電阻率可達到這一水平。有些情況下,納米碳纖維復合材料的電阻率低至0.07Ω·cm。採用同等加入量的金屬纖維遠遠達不到這一效果。
(2)提高強度和模量方面的應用。納米碳纖維的一個重要用途是改進力學性能。納米碳纖維可以達到連續碳纖維一樣的增強效果。用納米順纖維制備復合材料的成本很低,可以採用例如注射成型那樣低成本生產技術。經表面處理的納米碳纖維可改善純樹脂的性能,將強度和模量提高4~6倍。作為結構復合材料增強劑的應用是改性基體材料,少量的納米碳纖維加入到環氧樹脂中可大大改進PAN基或瀝青基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層間剪切強度。納米碳纖維加入到玻璃纖維復合材料中可以改進導熱能、導電性能、熱膨脹系數以及力學性能。17%PR—1納米碳纖維增強熱塑性聚酯的抗拉強達到51.5 MPa、抗拉模重達到4.55 GPa、電阻率則為3.2Ω·cm。5%PR—1納米碳纖維和10%玻璃纖維復合增強的復合材料,抗拉強度達到44.1 Mpa、抗拉模量達到11.52 GPa、電阻率則為5.0 MPa ·cm。
(3)控制熱膨脹系數方面的應用。作為控制熱膨脹系數的添加劑。一些國防軍工和民用工業的應用中要求嚴格控制熱膨脹系數,包括光學、結構和電子等,具體應用包括激光器、電子設備,衛星結構、飛機、儀表、控制系統等,納米碳纖維作為添加劑可以調節熱膨脹系數,並進一步達到控制熱膨脹系數。
3 制備碳纖維的新技術
研究制備碳纖維的新技術是國外碳纖維研究的重點,特別是低成本碳纖維制備技術。為了降低纖維價格,研製低成本碳纖維,美國推出了低碳纖維研製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把高性能碳纖維價格降低到6.6美元/kg。並在以下研究中取得進展,它們是大絲束聚丙烯腈原絲、丙烯酸系原材料、熔融可紡聚丙烯腈、聚丙烯腈的化學改性、幅照穩定化處理、預穩定化處理、超強牽伸、聚苯乙烯、聚烯類高分子材料、聚氯乙烯、微波碳化和等離子預氧化等研究。
美國低成本碳纖維研製計劃已取得一定成果,建成了採用微波碳化的試驗線,並取得良好效果。微波碳化的試驗線的走速大於254m/min,碳纖維的成本從常規方法制備時的17.5美元/kg降到14.11美元/kg,使制備碳纖維的成本降低約20%。
總的來講,制備碳纖維的新技術可歸納為三大方面。
(1)研究發展廉價原絲。高性能碳纖維用的原絲是降低碳纖維成本的重要因素,在高性能碳纖維成本中原絲所佔的比例約為40~60%。國外試圖從兩方面降低原絲的成本,①正在試探採用聚丙烯腈外的其他材料用作高性能碳纖維用的原絲,包括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等其他聚烯類高分子材料以及木質素等;②改進現有工藝聚丙烯腈原絲的技術,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其中包括採用紡織用的聚丙烯脯、化學改性、幅照穩定化處理等。
(2)研究發展新的預氧化技術。預氧化工序在高性能碳纖維成本中所佔的比例約為15~20%,而且預氧化工序的時間也比較長。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有重大現實意義。目前在預氧化方面的新思路是採用等離子技術。
(3)研究發展新的碳化和石墨化技術。碳化和石墨化是制備高性能碳纖維的關鍵工序。這些工序在高性能碳纖維成本中所佔的比例約為25~30%,而且對最終產品的性能有極大的影響。在碳化和石墨化方面的新思路是採用微波技術,而且已經取得良好成果。
J. 純聚酯粉末噴塗到不銹鋼茶具里防腐防銹,對人體喝茶有害嗎
這個有毒害看怎麼去定義,嚴格來說肯定都有的,但是只要復合FDA,或者國家標准,都是沒什麼問題的。一般來說聚酯粉末塗料都是比較環保的,主要看用的什麼顏料,聚酯環氧樹脂,助劑,是不是每個都是環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