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醫院500m3/d污水處理站處理工藝初步設計問題
《醫抄院污水處理設襲計規范》有非常詳細的設計要求,你可以參考看看。
我見的比較多的是採用生物接觸氧化池或者A/O法,具體的工藝還需要根據實際醫院廢水情況來定,中醫、西醫等等;還要考慮尾水是回用、排入污水廠還是排入河流,都有不同的處理要求,處理方法也會有不同。
由於醫院污水的大多進水水質一般,基本上大家就用生化處理去除COD等常規污染物,生化處理後接一個消毒,可以用二氧化氯消毒。如果工藝的話: 廢水→格柵(去除針管等)→調節池→初沉池→A/O池(裡面可以用組合填料)→二沉池(污泥迴流至A池)→混凝沉澱(或者用過濾)→ClO2消毒池→出水。如果進水COD高的話,可以考慮在A/O前面加厭氧。
其實在網路上搜「醫葯廢水設計方案」就有很多的,可以多參考。
隨便答一下,滿足不了100財富值的要求,你還是留給其他回答的更好的人吧。
Ⅱ 新建的醫院污水處理站運行初期需要注意那些問題
生物接觸氧化法初期培養注意的問題:
1、編制必要的化驗和運轉的原始記錄報表以及初步的規章制度。從培菌開始,逐步建立較規范的組織和管理模式,確保啟動與正式運行的有序進行。
2、接種培菌(從污水處理廠接種脫離機房壓榨後的污泥,現場攪拌稀釋後投加到氧化池)
3、培菌過程中,日測定進水的pH6~9、COD300mg/L以內、氨氮和溶解氧2~3mg/L、污泥沉降性能(沉降污泥逐漸增加,上清液逐漸清澈)生物填料上開始有菌焦團
4、通過顯微鏡觀察,發現有細菌、原生動物、後生動物後穩定運行二天
5、每天進水半小時,觀察出水是否和陪菌尾端的水清澈度一致(每隔一天,逐漸延長進水時間,直至全負荷運行)這個氣溫一般20天左右就可運行。
正式運行出水就啟動消毒設備。
Ⅲ 城鎮污水包括以下哪些類型的污廢水
城鎮污水包括以下類型的污廢水:
1. 居民生活污水:來自城鎮居民家庭的廢水。
2. 公共設施排水:來自政府機關、學校、醫院、商業服務機構以及各種公共建築的排水。
3. 工業廢水:來自允許排入城鎮污水系統的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水。
4. 初期雨水:未被污染或污染程度較輕的雨水。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自然條件差異顯著,城鎮污水的特性、收集方式、排放水體狀況、設計用地和處理工藝等存在很大差異。當前,我國尚缺乏針對小城鎮污水處理工程的具體規范和標准。在小城鎮污水處理工程設計中,常見問題包括:
1. 排水體制:新建城市或新區通常採用分流制,而舊城區由於歷史原因多採用合流制,合流制可改造為截流式合流制。但許多小城鎮缺乏排水系統,雨污水直接排入水體。
2. 排放標准:小城鎮可能面臨資金不足和土地緊張的問題,現行排放標准可能需要調整或放寬以適應實際情況。
3. 處理工藝:小城鎮的處理工藝未根據其特點專門研究,常照搬大型城市的處理工藝,導致工程投資和運行成本偏高。
Ⅳ 醫院污水處理的問題
確認下水源是否被污染了,還有就是的居民生活區是不是有被污染,再確認醫院建得夠不夠。
處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歸納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等。
污水處理廠:有人調查100多座大處理廠,存在較多嚴重的問題枯慧,如資金不足成本高效率低等大問題,頃基普遍效率不足70%,低的只有40%。
污水處理成本能耗情況:基本都是高能耗低效率。
(4)醫院污水培訓考試題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按照其作用可分為物理法、生物法。
①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質,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化學性質。雀敗謹常用的有重力分離、離心分離、反滲透、氣浮等。物理法處理構築物較簡單、經濟,用於村鎮水體容量大、自凈能力強、污水處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況。
②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處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Ⅳ 有關醫院污水處理問題,以下敘述哪條錯誤( )
【答案】:C
參見《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4.8.8醫院污水必須進行消毒處理。處理後的水質,按排放條件應符合現行的《醫療機構污水排放要求》。4.8.9醫院污水處理流程應根據污水性質、排放條件等因素確定,當排入終端已建有正常運行的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市下水道時,宜採用一級處理;直接或間接排入地表水體或海域時,應採用二級處理。4.8.10醫院污水處理構造物與病房、醫療室、住宅等之間應設置衛生防護隔離帶。4.8.11傳染病房的污水經消毒後方可與普通病房污水進行合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