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醫院污水監測試紙

醫院污水監測試紙

發布時間:2025-07-08 04:13:32

1. 醫院感染工作總結

醫院感染工作總結範文(精選5篇)

時間飛快,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堅強走過的這段時間,取得的成績實則來之不易,我們要做好回顧和梳理,寫好工作總結哦。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醫院感染工作總結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醫院感染工作總結1

醫院感染監測情況:

xxx年內科共計出院病人xxx人,發生院內感染人數為xx人,感染率為1.98%,感染例次為43例次,無醫院感染遲報、漏報病例。院內感染部位分別為上呼吸道4例、下呼吸道36例、泌尿道感染2例,導管相關性感染1例。綜合感染因素考慮為:腦梗患者年老、長期卧床,老年患者、身體抵抗力低下,存在感染高風險。根據我科收治病人、病種的特點,發生醫院內感染的病人90%以上為腦卒中及老年基礎疾病多的病人,原因分析主要考慮發生院內感染的患者多屬老年人,基礎疾病多,病情重、病程長,且由於體質差、營養欠佳及吞咽、咳嗽等正常反射不同程度的減弱或消失,排痰功能下降,長期卧床痰液墜積不易咳出,導尿侵襲性操作等因素,針對我科特點,我科醫護人員認真規范進行各種醫療操作,護理工作認真負責,鼓勵幫助患者翻身促進痰液排出,進行口腔清洗、導尿管及予睡防褥瘡氣墊床等護理,均有效減少了我科醫院內感染的發生。

二、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加強滅菌物品、一次性衛生用品、消毒劑的管理,加強環境管理,科室院感小組定期進行科室自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並及時總結記錄。

三、配合感控科下科室的各種檢測檢查工作、針對檢查反饋情況中發現的問題再反復認真學習並總結記錄。共同努力有效控制了醫院感染。

四、重視院感知識教育培訓工作,全科人員堅持每季度集中學習院感相關知識,積極參加院內感染知識講座和培訓。增強了科室人員的院感責任意識。

五、規范醫療廢物管理:規范我科的醫療廢物管理,無醫療廢物違規處理事件,無醫療廢物流失事件。

六、職業暴露工作情況:重視對職業暴露預防及控制處置規范流程的學習,增強科室醫護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全年無醫務人員職業暴露事件發生。

七、重視細菌耐葯監測及多重耐葯菌的監測,將其納入科室「危急值」管理,組織科室人員學習多重耐葯菌的各種防控措施,並根據我科出現的1例「多重耐葯菌感染」病例,進行實戰演練,及時隔離病人,按要求貼接觸隔離標識,並對科室人員、保潔人員進行多重耐葯菌防控措施的培訓,對家屬也進行了一些消毒隔離知識的培訓有效預防了醫院感染的發生。

八、認真組織學習手衛生規范。並進行全科考核,手衛生依從性對比有所提高。

存在的不足:

1、部分工作人員手衛生依叢性較低,日常工作中存在少數未按指征洗手現象;

2、偶有時工出現消毒液開啟未標注啟用時間現象;

3、偶有治療室清潔不到位,照明燈積有塵,空調出風口有蜘蛛網等現象。

4、院感病例報卡後未及時記錄到《院感管理手冊》中的「月醫院感染病例登記表」上。

5、個別月份《院感管理手冊》中發現問題,科室已經做了整改與改進,但未及時記錄科內自查、存在問題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6、二甲台賬「院感」部分記錄完成不及時。未能做到逐步歸檔。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我科將繼續引起高度重視,認真加以整改。

醫院感染工作總結2

20xx年在院長及院黨委的高度重視下,在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正確指導下,一切為一線服務的思想,在全院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下,在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醫院感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向院領導做以匯報:

一、遵照院黨委年初制定的工作重點,認真落實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加強了醫德醫風的學習,遵守院里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院里組織的各項活動,科室每月政治學習、業務學習各一次,並有記錄。

二、組織機構的調整與制度的完善。根據部分人員變動及工作需要,重新調整以下五個管理組織成員:即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傳染病管理委員會、醫療廢物管理委員會、各部門感染管理領導小組、疫情領導小組。並以文件形式下發各相關科室。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工作要求完善了相關管理制度。如高壓氧艙消毒隔離制度、呼吸機及其管路氧氣濕化瓶霧化器及其管路清潔消毒制度、多重耐葯菌感染防控制度、醫療廢棄物安全管理制度等。

三、為了減少護士表格記錄書寫時間,感染科重新設計了消毒液濃度配比登記表和監督檢查記錄表,讓護士有更多時間服務與患者,同時也為醫院節省了支出。三下一送工作一如既往,療區有各種報告卡,電話隨叫隨到,感染科人員24小時開機。

四、為了有針對性的做好院內感染監測,每季度將各療區院內感染率監測及分析反饋情況下發,以便能及時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七月份開始開展目標性監測。截至十月末共查閱出院病例數為**例,院內感染例次數為**例,院內感染率為4。03%(出國留學醫院院內感染率規定≤ 10%)漏報率為0,無菌手術切口甲級癒合率為100%,無菌物品合格率100%。

五、加強了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及手衛生監測。為規范全院各項消毒工作,預防院內感染,將衛生部頒布的六個行業衛生標准下發給了手術室及供應室。感染科人員每季度對全院各科室紫外線燈管強度監測一次,發現不合格及時更換,保證了消毒效果。對重點科室如手術室、供應室等高危區的環境學監測增加了頻次,合格率100%。

六、根據我院制定的抗菌葯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制度,對越級使用抗生素者應有上級醫師審批單,每季向全院通報抗生素使用情況,為臨床科室醫師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醫院感染工作總結3

*年是全院上下最重要的一年,**年我院接受了出國留學省衛生廳等級醫院評審專家的評審,更是醫院感染管理科最重要的一年,醫院感染是等級醫院評審中重要內容之一,通過等級醫院評審促進了全院對醫院感染工作的重視。

**年在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在全院各科室以及全體員工的大力協助、支持和配合下,根據等級醫院評審的相關要求,醫院感染管理科完成了以下工作:

修訂並完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強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定期召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會議,參與新建、改建建築布局設計,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前瞻性、回顧性和現患率調查,並進行了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及手衛生的監測、分析和反饋,加強對一次性醫療用品、器械、葯械的監督管理,加強對醫療廢物和廢水的管理。重點工作是加強手衛生宣傳,耐葯菌的管理和抗菌葯物的合理使用的管理,提高病原學送檢率,有針對性地提出控制措施並指導實施,對全院各科室進行醫院感染專項檢查,對醫院感染重點科室實行重點督查,不斷加大重點環節質量控制和持續質量改進,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並組織醫院感染暴發演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全年無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發生。

現將**年工作總結具體匯報如下:

一、完善醫院感染管理組織

(一)重新修訂並發放《關於調整出國留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醫院感染防控三級監控網路的通知》,認真貫徹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討論醫院感染相關問題,醫院感染管理科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具體工作,醫院各相關職能部門(醫務科、護理部、葯劑科、設備科、總務科等)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相關職責,相互協作,做到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全院重視。

(二)落實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監控小組,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責任要求,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相關法律法規並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充分發揮監控醫生、監控護士等醫護人員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職責,將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實到位。

二、 修訂完善醫院感染管理

專項檢查全院臨床科室,重點檢查醫院感染管理重點科室如ICU、PICU、NICU、RICU、內鏡、手術室、血液凈化中心、中心供應室等,及早發現安全隱患,提早採取干預措施,防止醫院感染的發生。

開展了ICU的呼吸機相關肺炎、導尿管相關感染、血流導管相關感染等醫院感染防控監測。

三、加強耐葯菌的管理,提高病原學送檢率,指導合理使用抗菌葯物

完善多重耐葯菌的監督、監測與管理,嚴格執行多重耐葯菌預防與控制制度,制定多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多部門聯合管理,定期向臨床提供耐葯菌趨勢報告,不斷加強監督管理並落實制度。

定期召開多重耐葯菌聯系會議,在多重耐葯菌聯席會議上,完善監管機制,加強多部門的協作,特別是加強醫務科的聯合管理,調動醫生控制細菌耐葯的積極性,有效執行細菌耐葯監測及預警機制,督促重點部門科室完成耐葯菌的統計分析,為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葯物提供指導,加強醫院感染的管理。

按照《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和《安徽省實施〈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管理辦法》等規定,加強病原學送檢,醫院感染管理科進行臨床科室病原學送檢情況檢查,通過檢查及宣傳,病原學送檢率能夠達到30%。

醫院感染管理科進行全院細菌耐葯性的分析,發布到《醫院感染監控信息》上,並分析重點科室細菌耐葯情況,為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葯物提供依據,根據細菌耐葯情況分析抗菌葯物的適宜性。

四、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前瞻性、回顧性和現患率調查

各臨床科室醫師對所有住院患者進行醫院感染前瞻性調查,發現醫院感染能及時、准確報告,同時院感科也加強院感病例上報管理出現醫院感染病例時,加強監測與控制,並每季度向省質控中心進行網上直報醫院感染病例。

(一)全院定期開展綜合性監測,參加*年全省現患率調查,於*月*日當天對全院現病例進行了全面橫斷面調查,全院共住院病人*人,實際調查*人,接受調查率100%。醫院感染人數*人次,現患率為1.45%,無院感漏報。

(二)開展兩項目標性監測,實時監控醫院感染情況,降低重點環節的醫院感染發生率。

(1)於**年*月至*月開展了一類手術切口感染的目標性監測,監測對象是我院腫瘤外科手術一類切口的所有病人,定期將監測結果反饋給臨床醫生,以便及時分析感染原因,採取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降低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率,增強醫護人員重視醫院感染的意識,並有利於提高醫療護理質量,減輕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

(3)開展了多重耐葯菌的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監測對象是全年所有住院患者中細菌學培養為多重耐葯菌的患者,通過監測,及早發現多重耐葯菌感染患者,指導臨床醫護人員實施耐葯菌隔離預防措施,並提醒臨床醫生在感染控制後,再次細菌學培養陰性後方可解除隔離,有效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葯菌在醫院的傳播,保障醫療安全。

(三)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及手衛生監測情況

院感科對全院各科室治療室、換葯室進行了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同時加強對手術室、胃鏡室、口腔科、供應室、導管室等高危區的環境衛生學監測及醫務人員手衛生的監測。重要採集空氣、物體表面、衛生手、消毒液、無菌物品、除去空氣培養有2份不合格,其它合格率100%。每月一次對排放的污水進行監測,要求必須達標後排放。每季度對醫療垃圾暫存點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

五、參與新建門急診大樓的科室布局設計和裝修

參與新建門急診大樓的室內布局設計和裝修,使其能夠符合控制醫院感染的要求,監督空氣清潔消毒設備的安裝,使相應設備的使用符合控制醫院感染的要求,配合新門診大樓搬遷工作,從醫院感染角度嚴把環境、消毒關。

六、加強醫療廢物管理,確保環境安全

醫院醫療廢物和污水處置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衛生行政部門關於醫療廢物處置的管理規定,要求回收人員與臨床醫技科室嚴格交接、雙方簽字,用雙層黃色醫用垃圾袋裝好後密閉轉運。實行責任追究制,避免醫療廢物流失,確保醫療安全。要求為工作人員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各臨床科室醫療廢棄物分類處置,有交接登記記錄,醫療廢物暫存點符合要求,符合「五防」規定,並嚴格落實清潔消毒措施。

七、重大事件迅速反應

制度醫院感染暴發報告流程與處置預案,發現臨床科室有感染流行趨勢或某種特殊病原菌感染等情況,迅速做出反應, 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變事後檢查控制為提前介入,密切注意醫院感染動態,採取有針對性控制措施,變被動為主動,有效阻止醫院感染的發生,為臨床科室提供指導性意見,控制重大事件在院內的蔓延。

不足及需改進之處:

1、醫院科級制度未完全及時更新,醫院感染管理科將組織醫院感染專家進行全院醫院感染科級制度檢查,要求全院科級醫院感染制度及時更新。

2、多重耐葯菌聯席會需定期及時召開,需進一步加強多部門的協作,特別是加強醫務科的聯合管理,為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葯物提供指導,加強醫院感染的管理。

3、需進一步加強對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的監督管理,進一步加強對一次性醫療用品及消毒葯械的索證把關,確保符合醫院感染的要求,達到消毒滅菌效果,並且杜絕重復使用。

4、進一步加強對重點科室、重點部門及重點環節的院感監測,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留置導尿管相關感染、手術部位感染及透析相關感染等重點項目的管理。

5、重點部門的布局流程如手術室、產房分區不符合規范要求,ICU監護大廳及隔離間缺少流動水洗手設施,微生物實驗室污物處理間位置不合理等,醫院感染管理科需與總務科、基建科溝通進行整改。

6、醫院感染管理科的監測工作需更細化、更深層次,降低醫院感染率。

7、醫生洗手依從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醫院感染工作總結4

隨著醫學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醫院感染在醫院管理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醫院感染不但關繫到醫患雙方的健康而且影響到醫院的醫療質量。在院領導的重視和關心下,從組織落實開始,到嚴格管理制度,採取多種措施,使我院的院內感染管理逐步規范化、制度化。為了今後進一步搞好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現將本年度院內感染控制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保證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由三級體系構成,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科----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監控小組組成,業務院長任主任委員,重點對監控小組人員進行了補充和調整,並明確了各級體系人員的職責。各級院內感染監控人員履行了院內感染管理的相應職能,從而使院內感染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

二、按計劃進行教育培訓,提高全院醫務人員的感控意識

(1)6月25日對住院部、急診科下發《醫院感染診斷標准》,醫生人手一冊,並下發復習題,各監控小組認真學習,7月6日科室閉卷考試,院感科督導,共26名醫生參加考試。全部90分以上。

(2)7月12日對醫、護、技人員及新上崗和實習人員進行「手衛生規范、院感知識應知應會培訓共81人,經考試,全部合格。

(3)11月2日,由醫務科組織,院感科對全院的醫、護、技術人員進行新版《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進行培訓,參加人員85人,最後考試合格。

(4)我院領導對醫院感染控制非常重視,派院感科主任、護理部主任、手術室護士長參加陽泉市衛生局組織的感染知識師資培訓,派供應室田玉英到陽泉市第一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培訓與實習。

三、監測反面:

(1)協助檢驗科每月對重點部門空氣消毒效果監測,其他科室每季度一次。

(2)供應室每鍋進行物理和化學監測,有記錄,不合格的堅決不發放。

(3)紫外線燈管每半年監測一次,不合格的及時更換。

(4)對醫院感染病例各科室每月實行零報告制度,院感科每月深入科室調查漏報情況,今年共收住1766人感染6人,感染率0.34%漏報率16%,目標性監測清潔手術切口61例,感染0例,清潔手術甲級癒合率100%,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監測294人,感染2人感染率0.68%常規器械消毒合格率100%,一人一針一管滅菌執行率100%。

(5)11月15日市疾控中心對我院醫院感染重點部門進行了環境衛生學及消毒滅菌效果年度監測。

(6)11月27日對住院病人進行現患率調查,住院病人共29人,調查28人,實查率96.6%。調查結果現患率3.45%,漏報率0%,抗菌葯物使用率72.4%,高於衛生部60%的標准。

(7)每月對全院感染監測的相關數據進行收集、統計。做到月匯總、季反饋(每季度一期簡報)、年總結。

(8)與防保科合作,對住院病人電話回訪人徵求患者的意見,滿意率%給患者帶去問候的同時,也能及時發現手術切口感染病例。

四、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與後勤保障科配合加強醫療廢物的常規督導檢查是我院的醫療廢物在現有的條件下收集、分類、交接、登記、焚燒做到規范管理,未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露。特別是配合檢驗科對每一袋過期的血液跟蹤處理,無一袋向外流失造成不良事件。

五、落實制度、檢查到位

認真做好日常的工作,配合醫院的綜合目標檢查,細化標准,檢查結果在科主任例會上通報,整改不足之處。

六、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的管理

加強醫務人員的自身安全、防止銳器傷等職業暴露的管理。從手衛生、使用防護用具抓起,提高了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意識,全年職業暴露1例,未感染經血傳染性疾病。

存在的問題:

1、按照《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我院供應室急需更改。上級部門檢查多次提出,護理部已經派人學習。

2、檢驗科的細菌室建設。

3、污水處理問題。

總之,我院某些方面感染隱患還非常嚴峻,我們堅信只要領導重視,我們職能科室配合,各盡其責,常態管理,醫院感染控制工作就能做好。

醫院感染工作總結5

感控科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質量考核表》定期在院內(包括各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自查。現對本季度院感工作情況作出總結,如下。

一、制定整改措施

1、明確醫院感染管理由醫務科負責。醫院招聘1名執業醫師作為院感專責人員,最近參加了廣東省醫院協會舉辦的《廣東省醫院感染基本理論及

實用技能崗位培訓班暨20xx年醫院感染管理嶺南春季論壇》,經考試合格領取了醫院感染管理崗位培訓證書。

2、重新調整醫院感染管理組織,進一步明確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院感專責人員和各科室院感管理小組的職責;明確各職能科室,包括醫務科、護理部、總務科、葯劑科、檢驗科和防保科的職責。

3、制定醫院感染管理質量考核表,每周對各科醫院感染管理情況進行檢查。

二、院感工作總結

1、自查情況

(1)組織機構建設。綜合科落實比較好,已作出本科室控制醫院感染工作計劃與職責分工。

(2)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與操作規程。手術室的無菌觀念較強。門急診、綜合科、婦產科普遍存在棉簽開封後未標注開啟日期、酒精、碘伏、生理鹽水未標注開啟日期,過期未作更換等問題,但經過自查反饋後,都得到改正。醫護人員及保潔公司清潔人員未穿隔離衣、戴口罩、帽子進入產房的問題,經婦產科科主任及護士長的督促和教育,均得到較好的解決。

(3)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方面。各個科室治療車上均配備有速干手消毒劑,落實一人一針一管一帶一洗手制度。各治療室、換葯室等每日紫外線消毒2次、每2周用95%酒精擦拭,記錄完善。

(4)消毒效果監測。各科室均符合要求,使用中含氯消毒劑每天進行濃度監測並有記錄,使用中戊二醛滅菌劑每周進行濃度監測並有記錄。

(5)醫療廢物管理。防保科、婦產科、門急診的生活垃圾桶內混有醫療垃圾,經自查反饋後,已改正。

2、住院病例監測

已監測45份住院病例,其中綜合內科16份、綜合外科9份、婦產科20份,未發現院感漏報。

3、院感病例個案調查

本季度發生4例感院感病例,其中婦產科1例,綜合內科3例,均為呼吸道感染。醫務科院感專職人員立即開展個案調查,核實情況。

4、醫務人員職業暴露

本季度發生3起醫務人員暴露,其中綜合科2名護士、防保科1名護士。醫務科已對職業暴露人員做出相應的處理,做好個案調查登記,並追蹤監測。

5、院感培訓

做到每季度培訓一次。

6、醫療垃圾分類收集、運送與暫時貯存

各科室均做好醫療垃圾的分類收集。醫療廢物暫存間醫療廢物存放較整齊,無污、血水外流;有明顯的醫療廢物警示標識和「禁止吸煙、飲食」的警示標識。醫療廢物有交接記錄。醫療廢物運出後,能及時對暫存間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

7、醫院消毒供應中心

供應室工作間干凈整潔,有紫外線消毒記錄及擦拭記錄,記錄規范。每一鍋高溫蒸汽滅菌都有記錄,並有試紙監測。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1、門急診、婦產科、兒保科均未作出本科室院感小組人員的分工及院感小組工作計劃。

建議:未做出院感小組的職責、明確分工、制定出工作計劃的科室,請盡快落實。

2、各科室有時會出現棉簽、酒精、碘伏、生理鹽水未標注開啟日期,過期未作更換的情況。

建議:各科室應隨時注意棉簽、酒精、碘伏、生理鹽水是否標注開啟日期,過期的是否已作更換。

3、醫療垃圾包裝物、容器上無系中文標簽,中文標簽的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特別說明等。

建議:醫療垃圾包裝物、容器上應系中文標簽,中文標簽的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特別說明等。

4、盛裝的醫療廢物超過包裝物或者容器的3/4;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封口不夠緊實、嚴密。

建議:盛裝的醫療廢物不要超過包裝物或者容器的3/4;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封口應緊實、嚴密。

5、各科室未能嚴格執行《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未能做到合理應用,按指徵用葯。醫務科對抗菌葯物的合理應用監管不到位。

建議:各科室嚴格執行《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做到合理應用,按指徵用葯。醫務科應加大對抗菌葯物的合理應用監管力度。

6、每月的環境監測未有很好地落實。

建議:每月的環境監測應切實地落實好。

;

2. 醫療污水處理的余氯含量多少算是達到環保指標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如比色卡)就能測出來的

根據《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總氯排放限值值為0.5mg/L(日均)。

由原國家環境保護局批准、原國家環境保護局和國家技術監督局聯合發布的《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中,已經對醫院、獸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的污水排放要求做出規定。

自該標准生效之日起,代替包括《醫療機構污水排放標准(試行)》(GBJ48-1983)在內的18項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因此,自1998年1月1日起,《醫療機構污水排放標准(試行)》GBJ48-1983已經作廢。

(2)醫院污水監測試紙擴展閱讀

(1)水質樣品的採集、運輸、保存嚴格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 91-2002)、《水質 采樣技術方案設計技術指導》(HJ 495-2009)、《水質 采樣技術導則》(HJ494-2009)和《水質采樣 樣品的保存和管理技術規定》(HJ 493-2009)的技術要求進行。分析方法為認證有效方法。

(2)所有監測人員持證上崗,嚴格按照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中的規定開展工作。

(3)所用監測儀器通過計量部門檢定並在檢定有效期內。

(4)各類記錄及分析測試結果,按相關技術規范要求進行數據處理和填報,並進行三級審核。

3. 什麼是沼氣中毒

發生沼氣中毒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沼氣中含有有毒氣體——硫化氫。硫化氫是一種無色、有臭雞蛋味的氣體,易溶於水,其在沼氣中濃度超過0.02%時,可引起頭痛、乏力、失明等症狀;當濃度超過0.1%時,可很快致人死亡。
二是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到30%時,人的呼吸就會受到抑制,並麻痹死亡。如果人從新鮮空氣環境里突然進入氧氣只佔4%以下的環境里,40秒鍾就會失去知覺,隨即痙攣,停止呼吸。沼氣池內幾乎沒有氧氣,加上二氧化碳含量高達25%以上,如果人進入這樣的環境,會立即窒息死亡。所以進入沼氣池時一定要採取安全防範措施。

閱讀全文

與醫院污水監測試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反滲透陶氏濾芯貴值得 瀏覽:982
凈水器不出水也不排廢水 瀏覽:671
陰離子交換樹脂使用壽命 瀏覽:284
0017交換樹脂再生 瀏覽:600
中和鹼性廢水用什麼酸 瀏覽:620
集水井提升泵常見故障 瀏覽:53
拖拉機液壓提升器圖片 瀏覽:498
污水處理費徵收手續費 瀏覽:426
除水垢的幾種方法 瀏覽:755
反滲透純水設備廠商 瀏覽:910
植物細胞膜半透膜 瀏覽:972
工業廢水處理運用行業 瀏覽:518
除垢劑為什麼不用硫酸 瀏覽:633
高濃度增塑劑廢水如何處理 瀏覽:486
水滸裡面的水垢怎麼清除 瀏覽:768
水處理樹脂上能用到多聚甲醛嗎 瀏覽:843
魚缸過濾流量太大小魚 瀏覽:175
養殖廢水進水直 瀏覽:338
污水立管系統圖的左右怎麼分 瀏覽:726
廢水mlss是什麼項目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