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硫化氫的健康危害控制
1.產生硫化氫的生產設備應盡量密閉,並設置自動報警裝置(不能根據臭味來判斷危險場所硫化氫的濃度,硫化氫達到一定濃度時會導致嗅覺麻痹)。
2.對含有硫化氫的廢水、廢氣、廢渣,要進行凈化處理,達到排放標准後方可排放。
3.進入可能存在硫化氫的密閉容器、坑、窯、地溝等工作場所,應首先測定該場所空氣中的硫化氫濃度,採取通風排毒措施,確認安全後方可操作。
4.硫化氫作業環境空氣中硫化氫濃度要定期測定。
5.操作時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戴好防毒面具,作業工人腰間縛以救護帶或繩子。做好互保,要2人以上人員在場,發生異常情況立即救出中毒人員。
6.患有肝炎、腎病、氣管炎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硫化氫作業。
7.加強對職工有關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自我防護意識。
8.安裝硫化氫處理設備。
各行業注意事項:
1、采樣作業注意事項
(1)檢查采樣器是否完好;
(2)佩戴適用的防毒面具,站在上風向,並有專人監護;
(3)采樣過程中手閥應慢慢打開,不要用扳手敲打閥門。
2、切水作業注意事項
(1)佩戴適用的防毒面具,有專人監護,站在上風向;
(2)脫水伐與脫水口應有一定距離;
(3)脫出的酸性氣要用氫氧化鈣或氫氧化鈉溶液中和,並有隔離措施,防止過路行人中毒;
(4)脫水過程中人不能離開現場,防止脫出大量的酸性氣。
3、設備內檢修作業
需進入設備、容器進行檢修,一般都經過吹掃、置換、加盲板、采樣分析合格、辦理進設備容器安全作業票後,才能進入作業。但有些設備容器在檢修前,需進人排除殘余的油泥、余渣,清理過程中會散發出硫化氫和油氣等有毒有害氣體,必須做好安全措施。以下七項為設備內檢修作業步驟:
(1)制定施工方案;
(2)作業人員經過安全技術培訓;
(3)佩戴適用的防毒面具,攜帶好安全帶(繩);
(4)進設備容器作業前,必須作好采樣分析;
(5)作業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30min;
(6)辦理安全作業票;
(7)施工過程須有專人監護,必要時應有醫務人員在場。
4、進入下水道(井)、地溝作業
(1)執行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護規定;
(2)控制各種物料的脫水排凝進入下水道;
(3)採用強制通風或自然通風,保證氧含量大於20%;
(4)配帶防毒面具;
(5)攜帶好安全帶(繩);
(6)辦理安全作業票;
(7)進入下水道內作業井下要設專人監護,並與地面保持密切聯系。
5、油池清污作業
(1)下油池清理前,必須用泵把污油、污水抽干凈,用高壓水沖洗置換;
(2)采樣分析,根據測定結果確定施工方案格安全措施;
(3)佩戴適用的防毒面具,有專人監護,必要時要攜好安全帶(繩);
(4)辦理好有限空間作業票。
6、堵漏、拆卸或安裝作業
設備、容器、管線存有硫化氫物料的堵漏、拆卸或安裝作業時,必須做到:
(1)嚴格控制帶壓作業,應把與其設備容器相通的閥門關死,撤掉余壓;
(2)佩戴適用的防毒面具,有專人監護;
(3)拆卸法蘭螺絲時,在松動之前,不要把螺絲全部拆開,嚴防有毒氣體大量沖出。
7、檢查生產裝置的注意事項
(1)平穩操作,嚴防跑、冒、滴、漏;
(2)裝置內安裝固定式硫化氫報警儀;
(3)加強機泵設備的維護管理,減少泄漏;
(4)有泄漏的地方加強通風;
(5)存有硫化氫物料的容器、管線、閥門等要定期檢查更換;
(6)發現硫化氫濃度高,要先報告,採取一定的防護措施,才能進入現場檢查和處理。
8、油罐的檢查作業
(1)嚴禁在進、出油及調合過程中進行人工檢尺、測溫及拆裝安全附件等作業;
(2)必要的檢查、脫水,操作人員應站在上風向,並有專人監護;
(3)准備好適合的防毒面具,以便急用。 急性中毒: 中毒症狀1.輕度中毒表現為畏光、流淚、眼刺痛、異物感、流涕、鼻及咽喉灼熱感等症狀,並伴有頭昏、頭痛、乏力。 2.中度中毒立即出現頭昏、頭痛、乏力、惡心、嘔吐、走路不穩、咳嗽、呼吸困難、喉部發癢、胸部壓迫惑、意識障礙等症狀,眼刺激症狀強烈,有流淚、畏光、眼刺痛。 3.重度中毒表現為頭暈、心悸、呼吸困難、行動遲鈍,繼而出現煩躁、意識模糊、嘔吐、腹瀉、腹痛和抽搐,迅速進入昏迷狀態,並發肺水腫、腦水腫,最後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4.極重度中毒吸入1~2口即突然倒地,瞬時呼吸停止,即「電擊樣」死亡。1.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最為常見:
(1)接觸較高濃度硫化氫後可出現頭痛、頭暈、乏力、共濟失調,可發生輕度意識障礙。常先出現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狀。
(2)接觸高濃度硫化氫後以腦病表現為顯蓍,出現頭痛、頭暈、易激動、步態蹣跚、煩躁、意識模糊、譫妄、癲癇樣抽搐可呈全身性強直一陣攣發作等;可突然發生昏迷;也可發生呼吸困難或呼吸停止後心跳停止。眼底檢查可見個別病例有視神經乳頭水腫。部分病例可同時伴有肺水腫。
腦病症狀常較呼吸道症狀的出現為早。可能因發生粘膜刺激作用需要一定時間。
(3)接觸極高濃度硫化氫後可發生電擊樣死亡,即在接觸後數秒或數分鍾內呼吸驟停,數分鍾後可發生心跳停止;也可立即或數分鍾內昏迷,並呼吸聚停而死亡。死亡可在無警覺的情況下發生,當察覺到硫化氫氣味時可立即嗅覺喪失,少數病例在昏迷前瞬間可嗅到令人作嘔的甜味。死亡前一般無先兆症狀,可先出現呼吸深而快,隨之呼吸聚停。
急性中毒時多在事故現場發生昏迷,其程度因接觸硫化氫的濃度和時間而異,偶可伴有或無呼吸衰竭。部分病例在脫離事故現場或轉送醫院途中即可復甦。到達醫院時仍維持生命體征的患者,如無缺氧性腦病,多恢復較快。昏迷時間較長者在復甦後可有頭痛、頭暈、視力或聽力減退、定向障礙、共濟失調或癲癇樣抽搐等,絕大部分病例可完全恢復。曾有報道2例發生遲發性腦病,均在深昏迷2天後復甦,分別於1.5天和3天後再次昏迷,又分別於2周和1月後復甦。
中樞神經症狀極嚴重,而粘膜刺激症狀不明顯,可能因接觸時間短,尚未發生刺激症狀;或因全身症狀嚴重而易引起注意之故。
急性中毒早期或僅有腦功能障礙而無形態學改變者對腦電圖和腦解剖結構成像術如電子計算機斷層腦掃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敏感性較差,而單光子發射電子計算機腦掃描(SPECT)/正電子發射掃描(PET)異常與臨床表現和神經電生理檢查的相關性好。如1例中毒深昏迷後呈去皮質狀態,CT示雙側蒼白球部位有密度減低灶。另1例中毒昏迷患者的頭顱CT和MRI無異常;於事故後3年檢查PET示雙側顳葉、頂葉下、左側丘腦、紋狀體代謝異常;半年後SPECT示雙側豆狀核流量減少,大腦皮質無異常。患者有嗅覺減退、錐體外系體征、記憶缺陷等表現。
國外報道15例有反復急性硫化氫中毒史者後遺疲乏、嗜睡、頭痛、激動、焦慮、記憶減退等症狀。
2.呼吸系統損害:可出現化學性支氣管炎、肺炎、肺水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少數中毒病例可以肺水腫的臨床表現為主,而神經系統症狀較輕。可伴有眼結膜炎。角膜炎。
3.心肌損害:在中毒病程中,部分病例可發生心悸、氣急、胸悶或心絞痛樣症狀;少數病例在昏迷恢復、中毒症狀好轉1周後發生心肌梗死樣表現。心電圖呈急性心肌死樣圖形,但可很快消失。其病情較輕,病程較短,預後良好,診療方法與冠狀動脈樣硬化性心臟病所致的心肌梗死不同,故考慮為彌漫性中毒性心肌損害。心肌酶譜檢查可有不同程度異常。
急性硫化氫中毒診斷主要依據:
1.有明確的硫化氫接觸史 患者的衣著和呼氣有臭蛋氣味可作為接觸指標。事故現場可產生或測得硫化氫。患者在發病前聞到臭蛋氣味可作參考。
2.臨床特點:出現上述腦和(或)呼吸系統損害為主的臨床表現。
3.實驗室檢查:尚無特異性實驗室檢查指標。
(1)血液中硫化氫或硫化物含量增高可作為吸收指標,但與中毒嚴重程度不一致,且其半減期短,故需在停止接觸後短時間內采血。
(2)尿硫代硫酸鹽含量可增高,但可受測定時間及飲食中含硫量等因素干擾。
(3)血液中硫血紅蛋白(sulfhemoglobin,SHb)不能作為診斷指標,因硫化氫不與正常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硫血紅蛋白,後者與中毒機制無關;許多研究表明硫化氫致死的人和動物血液中均無顯著的硫血紅蛋白濃度。
(4)屍體血液和組織中含硫量可受屍體腐化等因素干擾,影響其參考價值。
4.鑒別診斷:事故現場發生電擊樣死亡應與其他化學物如一氧化碳或氰化物等急性中毒、急性腦血管疾病、心肌梗死等相鑒別,也需與進入含高濃度甲烷或氮氣等化學物造成空氣缺氧的環境而致窒息相鑒別。其他症狀亦應與其他病因所致的類似疾病或昏迷後跌倒所致的外傷相鑒別。
慢性中毒:
長期接觸低濃度H2S可引起眼及呼吸道慢性炎症,甚至可致角膜糜爛或點狀角膜炎。全身可出現類神經症、中樞性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也可損害周圍神經。 危險特性: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濃硝酸、發煙硝酸或其它強氧化劑劇烈反應,發生爆炸。氣體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有害燃燒產物:二氧化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乾粉。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帶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帶氧氣呼吸器或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及時換洗工作服。作業人員應學會自救互救。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 最高容許濃度
中國(TJ36-79)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10mg/m³。
中國(TJ36-79)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0.0110mg/m³(一次值)。
中國(GB14554-93)惡臭污染物廠界標准(mg/m³):一級0.03;二級0.06~0.10;三級0.32~0.60。
中國(GB14554-9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准:0.33~21kg/h。
行業接觸限值
NIOSHREL:10ppm(15mg/m³)10min 最高峰限值。
OSHA REL:20ppm 峰限值。
ACGIH TLV:10ppm(14mg/m³)TWA;15ppm(21mg/m³)STEL。
NIOSHIDLH值:100ppm。
中國:PC-MAC 10mg/m³。 硝酸銀比色法 。
氣相色譜法(空氣) 。
碘量法(天然氣) 。
亞甲藍法(天然氣) 。
乙酸鉛反應速率雙光路檢測法(天然氣) 。
著色長度檢測管(空氣) 。
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攜帶型氣體檢測儀器:硫化氫庫侖檢測儀、硫化氫氣敏電極檢測儀 。
常用快速化學分析方法:醋酸鉛檢測管法、醋酸鉛指示紙法 。
氣體速測管。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鹼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包裝注意事項:鋼質氣瓶;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紋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運輸注意事項:鐵路運輸時應嚴格按照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的危險貨物配裝表進行配裝。採用鋼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並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並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滾動。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嚴禁與氧化劑、鹼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禁止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 進入以下區域要得到車間許可,並須有監護人員陪同,佩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使用攜帶型硫化氫檢測報警儀。 極度危險區域硫化氫在空氣中的最高容許濃度是10mg/m³。
當濃度≥760mg/m³(502ppm)時,人會很快出現急性中毒,呼吸麻痹而死亡,此區域屬於極度危險區域,可能出現在以下裝置附近:硫磺回收裝置,污水汽提裝置,火炬裝置,酸性氣管線沿途區域,氣體、氣分脫硫火炬罐,一、二氣分脫硫部分。 高度危險區域當硫化氫濃度介於300~760mg/m³(198~502ppm)時,可引發肺水腫、支氣管炎及肺炎、頭痛、頭昏、惡心、嘔吐、排尿困難。此區域屬於高度危險區域,可能出現在以下裝置附近:蒸餾裝置蒸、常頂、減頂切水及輕烴回收迴流罐切水,脫硫罐切液,輕烴回收脫丁烷塔頂酸性水,輕烴回收單元干氣管線,火炬線沿途區域,瓦斯罐,瓦斯管網沿途2米之內,催化、加氫酸性水罐,催化分餾部分、穩定部分、脫硫部分、壓縮機,641、642廢汽油罐等。 中度危險區域當硫化氫濃度10mg/m³~300mg/m³(6.6~198ppm)時,可出現眼急性刺激症狀,稍長時間接觸引起肺水腫。此區域屬於中度危險區域,可能出現在以下裝置附近:
硫磺聯合裝置的液硫儲存及成型單元,污水場,蒸餾裝置電脫鹽切水、污水池。 危險運輸編碼
UN 1053 2.3
危險品標志安全說明
S9:保持容器在一個有良好通風放的場所。
S16:遠離火源。
S36:穿戴合適的防護服裝。
S38:在通風不良的場所,佩戴合適的呼吸裝置。
S45:出現意外或者感到不適,立刻到醫生那裡尋求幫助(最好帶去產品容器標簽)。
S61:避免排放到環境中。參考專門的說明/安全數據表。
危險類別碼
R12:極易燃的。
R16:與氧化性物質混合時發生爆炸。
R50:對水生生物有極高毒性。 1、生物降解
是在腐敗作用主導下形成硫化氫的過程。腐敗作用是在含硫有機質形成之後,當同化作用的環境發生變化,發生含硫有機質的腐敗分解,從而釋放出硫化氫。這種方式出現在煤化作用早期,生成的硫化氫規模和含量不會很大,也難以聚集。
2、微生物硫酸鹽還原
微生物硫酸鹽還原菌利用各種有機質或烴類來還原硫酸鹽,在異化作用下直接形成硫化氫。在這個作用過程中,硫酸鹽還原菌只將一小部分代謝的硫結合進細胞中,大部分硫被需氧生物所吸收來完成能量代謝過程。一些菌種的有機質分解產物可能會成為另一些菌種所需吸收的營養,這會使有機質被硫酸鹽還原茵吸收轉化效率提高,從而產生大量的硫化氫。這種硫酸鹽還原菌將硫酸鹽還原生成硫化氫的方式又被稱為微生物硫酸鹽還原作用(BSR)。
該過程是硫化氫生物化學成因的主要作用類型,由於這種異化還原作用是在嚴格的厭氧環境中進行的,故有利於所生成硫化氫的保存和聚集,但是形成的硫化氫豐度一般不會超過2%,且地層介質條件必須適宜硫酸鹽還原菌的生長和繁殖,因此在深層難以發生。
3、熱化學分解
指煤中含硫有機化合物在熱力作用下,含硫雜環斷裂形成硫化氫,又稱為裂解型硫化氫。這種方式形成的硫化氫濃度一般小於1%。硫酸鹽熱化學還原成因主要是指硫酸鹽與有機物或烴類發生作用,將硫酸鹽礦物還原生成H2S和CO2。
4、硫酸鹽熱化學還原
是生成高含硫化氫天然氣和硫化氫型天然氣的主要形式,它發生的溫度一般大於150℃。
煤和圍岩中含硫有機質和硫酸鹽岩發生熱化學分解(裂解)作用和熱化學還原作用,均可生成H2S氣體。因煤和圍岩中有機質硫含量及煤中硫酸鹽硫含量很低,所形成的H2S含量一般不會超過2%。若圍岩中硫酸鹽岩含量較高時,可產生較多H2S氣體。
4、岩漿成因
由於地球內部硫元素的豐度遠高於地殼,岩漿活動使地殼深部的岩石熔融並產生含硫化氫的揮發分,所以岩漿中常常含有硫化氫。而硫化氫的含量主要取決於岩漿的成分、氣體運移條件等,因此岩漿中硫化氫的含量極不穩定,而且也只有在特定的運移和儲集條件下才能在煤層中聚集下來。
Ⅱ 煉油廠廢水是什麼顏色
煉油廠廢水是呈乳白色。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可知,廢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油和游離鹼,同時還有含硫化合物、揮發酚和環烷酸,乳化嚴重,顏色呈乳白色。含油廢水主要來自裝置中凝縮水、油氣冷凝水、油品油氣水洗水、油泵軸封、油罐切水及油罐等設備洗滌水、化驗室排水等。
Ⅲ 油庫含有污水達標排放必檢項目有哪些
油罐車清洗水、壓艙水須經廢水處理系統處理,加油站的罐底切水、儲油罐清洗水,須經油水分離處理。而後通過污水管網送至城市污水處理場進行處理,或轉運至建有廢水處理系統的石油庫進行處理。石油庫設置初期雨水收集系統,采樣點設在企業廢水排放口,設置永久性排污口標志,污水流量連續計量裝置和污水比例采樣裝置,也可設置國家認定的在線監測設施。排放時間8小時以內,每2小時採集一次排放時間大於8小時,每4小時採集一次。
石油及成品油儲運銷售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值
在一定時期內,若累計概率達90%或以上的有效監測結果符合排放標準的規定,同時最大的監測值不超過標准值的150%,則該排放口(或排氣筒)被認定為達標排放。一定時期對於廢水排放,通常指1個月;對於廢氣排放,通常指1個季度;對於固體廢物排放,通常指1年。採用最佳實用技術後,其環保裝置或設施的運行周期和效率均分別達到設計值的90%以上時,被認定為達標。企業應在20工作日內向所在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上報企業當年的工藝流程和生產計劃,計算出企業的水污染物排放量限值。所在地環境保護主管和監督部門應在20個工作日內對企業上報的數據進行復核和認定。企業在更改生產流程和/或生產計劃時,應在20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重新申請復核和認定。
Ⅳ 加油站必須設隔油池嗎
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02,這個裡面說的是水封井。
《小型石油庫及汽車加油站設計規范》GB50156-92
含油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污水膜分離法工程技術規范(徵求意見稿)里都有要求。
隔油池是根據油和水的密度不同,利用重力原理將油和水(含機雜)進行分離的一種設施。罐區設置隔油池的目的主要是環保與節能:利用隔油池可以將油罐切水中夾帶的油品進行回收利用,也降低了下游污水處理的壓力,促進環保。隔油池是回收煉油廠、化工廠、食品加工廠污水中浮油的主要構築物。油含顯大於2000毫克/升的污水,經過隔油池處理之後,其油含量可降至150毫克/升左右。對於油罐脫水操作的安全性來說是必要和有益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硫化氫簡介
liú huà qīng
hydrogen sulfide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hydrogen sulphide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hepatic gas [朗道漢英字典]
hydrosulfuric acid [朗道漢英字典]
hydrothion [朗道漢英字典]
solfurated hydrogen [朗道漢英字典]
stink damp [朗道漢英字典]
sulfhydric acid [朗道漢英字典]
sulfur hydride [朗道漢英字典]
sulfuretted hydrogen [朗道漢英字典]
21006
7783064
硫化氫
hydrogen sulfide
氫硫酸
H2S
無色有惡臭氣體
34.08
2026.5kPa/25.5℃
<50℃
85.5℃
60.4℃
溶於水、乙醇
相對密度(空氣1)1.19
穩定
硫化氫[液化的]是易燃、有劇毒的液化氣體;受熱後瓶內壓力增大,有爆炸的危險,有導致人畜生命的危險。
4.0%46.0%,
0.077mJ,
260℃,
0.490MPa。
4(易燃氣體)
用於化學分析如鑒定金屬離子
侵入途徑:吸入。
健康危害:本品是強烈的神經毒物,對粘膜有強烈 *** 作用。
LC50618mg/m3(大鼠吸入)
家兔吸入0.01mg/L,2小時/天,3個月,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改變,氣管、支氣管粘膜 *** 症狀,大腦皮層出現病理改變。小鼠長期接觸低濃度硫化氟,有小氣道損害。
硫化氫很少用於工業生產中,一般作為某些化學反應和蛋白質自然分解過程的產物以及某些天然物的成分和雜質,而經常存在於多種生產過程中以及自然界中。如采礦和有色金屬冶煉。煤的低溫焦化,含硫石油開采、提煉,橡膠、製革、染料、製糖等工業中都有硫化氫產生。開挖和整治沼澤地、溝渠、印染、下水道、隧道以及清除垃圾、糞便等作業,還有天然氣、火山噴氣、礦泉中也常伴有硫化氫存在。
硫化氫的產生途徑[1]:
1)自然界中伴生在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煤礦、天然礦泉等中的硫化氫,伴隨上述物質進入開采、運輸、貯存等工作場所。
2)含硫的有機質在厭氧條件下降解或在硫酸鹽還原菌作用下分解產生硫化氫,在無通風或通風不良環境下,積聚在地勢低窪區域或密閉空間內,如池、沼澤、坑、洞、窖、井、下水道、倉、罐、槽等。
3)生產中含硫的有機物料在加溫、加氫、酸化等過程中硫轉化為硫化氫。
4)生產中硫化物或含硫化物物料,與酸混合,硫化物與酸反應產生硫化氫,在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逸散到空氣中。
工業生產中很少使用硫化氫,接觸的硫化氫一般是某些化學反應和蛋白質自然分解過程的產物,常以副產物或伴生產物的形式存在。接觸硫化氫較多的行業有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石油加工業、煤化工業、造紙及紙製品業、煤礦采選業、化學肥料製造業、有色金屬采選業、有機化工原料製造業、皮革、毛皮及其製品業、污水處理業(化糞池)、食品製造業(腌制業、釀酒業)、漁業、城建環衛等。[1]
硫化氫中毒多由於含有硫化氫介質的設備損壞,輸送含有硫化氫介質的管道和閥門漏氣,違反操作規程、生產故障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硫化氫大量生成或逸出,含硫化氫的廢氣、廢液排放不當,無適當個人防護情況下疏通下水道、糞池、污水池等密閉空間作業,硫化氫中毒事故時盲目施救等所致。常見的易發生硫化氫中毒的作業環節如下[1]:
a)含硫油氣田的鉆井、採油、采氣作業中,出現井噴;
b)石油、天然氣以及煤氣化生產裝置,含有硫化氫的設備、管線發生泄漏;
c)含硫化氫物料非密閉采樣;
d)石油加工、化工企業含硫化氫裝置設備檢維修作業,含硫化氫物料儲罐內檢維修及清罐作業,含硫化氫污水切水、排凝等作業;
e)地下溝、窖、井、化糞池、沼氣池、污水處理場等清理、挖掘、維修等作業;f)酒槽、腌槽(坑)、庫、漁艙等清理作業;
g)造紙廠污水池、管道疏通作業、制漿系統等檢維修作業;h)有色金屬選礦硫洗作業。
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濃硝酸、發煙硫酸或其它強氧化劑劇烈反應,發生爆炸。氣體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起回燃。
氧化硫。
①攜帶型氣體檢測儀器:硫化氫庫侖檢測儀、硫化氫氣敏電極檢測儀;
②常用快速化學分析方法:醋酸鉛檢測管法、醋酸鉛指示紙法《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與處理處置技術》萬本太主編
氣體速測管(北京勞保所產品、德國德爾格公司產品)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立即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150m,大泄漏時隔離300m,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從上風處進入現場。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殘余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或使其通過三氯化鐵水溶液,管路裝止回裝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帶過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帶氧氣呼吸器或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及時換洗工作服。作業人員應學會自救互救。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沖洗。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Ⅵ 化工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石油化工污染源概述 一、前言 凡是向環境排放有害物質或對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場所、設備和裝置統稱為污染源。通過污染源的調查積累了基礎數據資料,再經過污染源的評價可了解企業的污染源的特點,結合本地區環境保護目標制定出污染綜合防治規則。 石化工業是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通過各種不同工藝途徑製成所需的油品、化工產品和生活用品。石油化工過程中使用的原料、生產過程、產品(包括副產品)都有可能產生污染物,其排出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是隨著生產工藝、生產規模所採用不同的原材料及產品品種的變化而改變。 二、石油化工廢水污染源及治理 由於石化生產的產品品種繁多,廢水中的污染物十分復雜。其特點是廢水量大、組分復雜。例如煉油廠平均每加工一噸原油產生的廢水量為0.3-3.5噸。石油化工廢水中主要污染物有石油類、硫化物、酚、丙烯腈、醛類、三苯、含氮化合物、部分有機物、部分重金屬及含酸、鹼廢水。 1、含油廢水 主要來源:工藝過程與油品接觸的冷凝水、介質水、生成水,油品洗滌水、油品運輸船壓艙水、循環冷卻水、油品油氣冷凝水、焦化除焦廢水及受油品污染的地面水。 主要污染物:油,有的含油廢水含有酚、硫化物等。 處理原則:在裝置或罐區預先隔除浮油,後排入污水處理廠再處理。此方法簡單、費用低、效果好,能就地回收油品。 2、含酚廢水 主要來源:常減壓延遲焦化、催化裂化及苯酚-丙酮、間甲酚、雙酚A等生產裝置。 主要污染物:酚 處理原則:對於含酚量低,無回收價值,可與全廠廢水混合後不加預處理直接排入污水場。如含酚廢水酚含量較高(>1000mg/l)應在裝置區內回收或進行預處理再排入污水廠。 3、含硫廢水 主要來源:煉油廠二次加工裝置、分離罐的排水、油品和油氣的冷凝分離水、芳烴聯合裝置。 主要污染物:硫化物(S2-) 處理方法:空氣氧化法和水蒸氣汽提法。 4、含氰廢水 主要來源:丙烯腈裝置、腈綸廠聚合車間、紡絲車間及回收車間的排水、丁腈橡膠裝置。 主要污染物:丙烯腈、乙腈、異丙醇。 處理方法:目前常用塔式生物濾池法(又稱生化塔),效果很好。 5、含醛廢水 主要來源:乙醛裝置、維綸抽絲裝置、醋酸乙烯裝置、甲醛裝置等。 主要污染物:乙醛、甲醛、甲醇、丙烯醛。 6、含苯廢水 主要來源:制苯車間、苯乙烯裝置、聚苯乙烯裝置、乙基苯裝置、烷基苯裝置以及乙烯裝置的裂解急冷水洗廢水。 處理方法:一般常用吹脫法,另有活性碳吸附法。 7、含酸鹼廢水 主要來源:煉油廠、石油化工廠的洗滌水,成品罐的切水、鍋爐水處理排水及酸鹼汞房的排放水。 治理方法:低濃度含酸廢水常用中和法和綜合利用的方法,高濃度含酸廢水治理方法有塔式濃縮法、鼓泡濃縮法、浸沒燃燒法等。 三、石油化工廢氣污染源及治理 石油化工廢氣主要來源於加熱爐和鍋爐排出的燃燒氣體、生產裝置產生過剩氣體、熱電廠燃燒排出廢氣、在貯運和設備運轉產生的跑、冒、滴、漏都構成石油化工的大氣污染源。 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烴類、乙烯、一氧化碳、惡臭、丙烯腈及顆粒狀物質。 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與所採取的加工工藝綜合利用和回收方法有關。 治理原則:1、結合技術改造採用少污染或無污染的工藝。 2、加強環境管理和應用新治理技術。 3、廢氣、廢水、廢渣的再利用。 四、石油化工廢渣污染源及治理 石油化工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廢渣種類繁多,成份復雜,大多數屬於化工廢渣,主要有酸渣、鹼渣、油污泥、白土渣、廢催化劑、活性污泥、苯酸廢渣、煤渣、粉煤灰、廢絲、廢塊等。 處理方法:1、廢渣的再資源化。 2、廢渣的處理(化學處理、脫水、焚燒)。 3、廢渣的堆存。 總之盡可能要變廢為寶,再資源化,減少廢渣對環境的污染。 五、結束語 了解源頭分布是為了找出污染源,減少、消除污染源,為此一方面在工程設計上要正確劃分廢物系統,採取有效的治理方案,另一方面要在管理上實行嚴格控制,做到標本兼治,以防為主。
Ⅶ 為防止硫化氫對人員的傷害,人員應進行哪些准備工作
進入含有硫化氫氣體環境前要佩戴攜帶型硫化氫氣體報警器來監測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