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是一位媽媽癌症離世前,想要送給女兒的最好禮物……
有部電影叫《阿花的味噌湯》,
主角是一位小姑娘,叫阿花。
在她五六歲的時候,就可以做出一道備受爸媽贊嘆的味增湯,
和不重樣的一日三餐……
一個處在幼小年齡的小姑娘為何會愛上做飯?
起初,還是在媽媽千惠半強硬的態度下做的……
……
其實,在阿花四歲的時候,千惠的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了。
電影的結局並沒有奇跡發生……
千惠說,
雖然好想和你過完這一生,
但更希望你能自己過好這一生。
-------------戲如人生-------------
電影《阿花的味噌湯》源自真實故事
現實里的小姑娘也叫阿花,
出生於2003年2月。
在阿花四歲的時候,
媽媽千惠送給她的生日禮物是一個圍裙。
身患乳腺癌的年輕媽媽千惠,開始教四歲的阿花如何拿菜刀,如何洗菜,如何做家務。只要是阿花力所能及的事,千惠都讓她自己來。
……
千惠在她的博客里這樣描述教阿花做菜的情景:盡管阿花用刀的樣子看上去相當嚇人,可我還是忍住沒出聲,也沒伸手。而是告訴她:「阿花,不拿菜刀的那隻手要像貓爪子那樣收起來哦,手指伸出來很危險喲。」
阿花不知道要加多少調料時,千惠也讓她自己嘗味道來決定分量。
不發言,不幫忙,「教孩子做事情時,最重要的就是盡量讓孩子獨立思考和體會,自己把事情做完。」千惠總是這樣說。
這看起來簡單,卻比直接把孩子推出廚房,做好飯菜喂孩子要難得多。
千惠說:外面買來的現成飯菜偶爾吃吃也無妨。但如果一味如此,孩子從父母身上是學不到任何東西的。一日三餐,一年算下來就是一千多頓飯。餐桌的力量是驚人的。
千惠剛走的日子裡,爸爸信吾日漸消沉,又拿起戒了很久的煙……
一天早上,阿花看到站在廚房裡面露痛苦的爸爸,就自己拿起了菜刀,之後又自己打掃浴室、擺放玄關的鞋子、疊衣服、整理自己的服裝、准備上幼兒園需要的東西。
看著忙碌的阿花,信吾大吃一驚:阿花把這些全記住了,她什麼都會做,這是千惠留給我最後的饋贈啊。
阿花曾說:「等爸爸媽媽變成滿臉皺紋的老爺爺老奶奶,要是尿褲子了,阿花來給你們換尿布、洗屁屁,好不好?」
她做到了,這多麼了不起。
吃之前要看一下哦!這是阿花做的,給爸爸做了米飯和小菜。
—阿花
十歲的阿花
「媽媽,有件事我想告訴你——所有的便當我都會自己做了!還和爸爸兩人一起去了迪士尼,如果媽媽也一起去就更好了!媽媽,我一直記得你對我說的話,『不說別人的壞話,不忘記微笑』。阿花有的時候也會想哭,但是想到媽媽和爸爸,阿花就不哭了。」
—10歲的阿花
現在,阿花依然每天給爸爸和自己做早飯、便當和晚飯,這是她和天上媽媽的約定。
比孩子先來到這個世界的父母,註定無法陪孩子走完一生的路。然而,教給孩子什麼最重要?
千惠媽媽說,是讓孩子一個人也能好好活下去的能力。教阿花做家務,就是把生存的本領傳授給她。千惠教會阿花用純真的笑容面對這個世界,頑強茁壯地生活。這是母親送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
做好一個花饃、
一塊甜甜的蛋糕、
一盒軟軟的餅干、
親手細致地完成每一個步驟,
養成獨立的能力,
收獲熱愛生活的態度;
感恩爸爸媽媽,
以及大自然的給予;
也是營地想要送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
想要把和你們一起度過的時光里填滿能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