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哥 我想問你 那個污水提升泵中集水池是怎麼計算呢就是他的尺寸 ! 還有一個是污水廠的地面標高為10左右
不好意思啊,這個問題我也不太知道,只能說自己理解是這樣的~
你說的集水池是不是前面的調節池,如果場地有限可以把他量放到1天的總進水量,比如每天平均進水900噸,你可以設計個1000噸的水池,如果場地足夠也沒必要做到3-5天(除非每天進水量只有50噸)你懂我意思么?水處理工程師手冊上是說最小容積為每日最高進水量的50%來計算,上限沒標准,還是要具體看情況,工藝需要的話可以把它換成水解酸化池效果更好。
一般的池子都是地下池或者半地下式的,標高十米是池體總高度10米,-3.95米可能是說向地下深度,高低液位差2米,液位控制就是該池的面積*2米就對了,沒必要去管這個池子是地下的還是半地下。
❷ 污水提升泵站中集水池怎麼算
你可以參考下《給排水手冊》中的第五冊 169頁中有個泵站的介紹,
裡面說的是容積不小於單台泵5分鍾的流量,啟動次數每小時不超過6次;
在實際中可以放大點。
❸ 廢水處理-關於柵前水深的設計
給你個例子自己套吧
(一). 粗格柵(人工)
1.設計參數:
Qmax=QK=3000*1.85=5550m3/d=0.064m3/s
S=0.01m 柵條寬度
b=0.02m 柵條間隙
v=0.8m/ s(0.6~1.0m/s) 過柵流速
α=40 °(30 °~45 °) 格柵傾角
h=0.3m 柵前水深
N=1 台 格柵數量
2.柵條間隙數:n=〔Qmax(犯α)1/2 〕/Nbhv=〔0.064*(sin40 °)1/2 〕/(1*0.02*0.3*0.8)≈12
3.柵槽寬度: B=S(n - 1) + bn=0.01*(12 - 1) + 0.02*12=0.35m,設計有效柵寬取 0.35m,超高 0.3 ,水渠高 0.6 m
4.每日柵渣量:W1=0.03m3/103m3(單位柵渣量)
W=86400QmaxW1/(1000K)=86400*0.064*0.03/(1000*1.85)=0.09m3/d
5.設備選:選用一台人工格柵,柵寬 0.35m,柵條間隙 0.02m
6.其它設備:超聲波液位計( 0-6 媽)
7.粗格柵間:平面尺寸: 5m*5m,地下部分 2m,地上高 3.5m
(二).提升泵房
1.設計參數:Qmax=QK=3000*1.85=5550m3/d=231m3/h
2.集水池計算:取集水池容積為V=100m3,停留時間為t=V/Qmax=100/231=0.43h=26min
集水池尺寸:3m*7m*5m=105m3
3.設備選型:
(1)、潛污泵:100QW130-20型污水泵三台,兩用一備,每台Q=130m3/h , H=20m,單台電機功率15kw,泵自重 340kg。
(2)、超聲波液位計(0-6mA),一套
(3)、電磁流量計DN200,一套
(4)、溫度儀,一套。
(5)、電控櫃,一套
(6)、電動胡蘆,起重量0.5t,一台
4.泵房尺寸:
平面尺寸:7m*5m,地下深5m,地上部分3.5m。粗格柵間與泵房合建。
(三). 細格柵間
1.設計參數:
Qmax=QK=3000*1.85=5550m3/d=0.064m3/s
S=0.008m 柵條寬度
b=0.008m 柵條間隙
v=0.8m/s (0.6~1.0m/s) 過柵流速
α= 40° 格柵傾角(人工清渣30°~ 45°)
h=0.35m 柵前水深
N=1台 格柵數量
2.柵條間隙數:n=〔Qmax(sinα)1/2〕/Nbhv=〔0.064*(sin40°)1/2〕/(1*0.008*0.35*0.8)≈23
3.柵槽寬度:B=S(n-1)+bn=0.008*(23-1)+0.008*23=0.37m,設計有效柵寬取0.4m,
槽超高取0.3 m,槽總高0.6 m。
4.每日柵渣量:W1=0.06m3/103m3(單位柵渣量)
W=86400QmaxW1/(1000K)=86400*0.064*0.06/(1000*1.85)=0.18m3 /d
5.設備選型:
(1)、 選用一台旋臂式弧形格柵除污機,柵寬0.4m,柵條間隙0.008m,柵條寬度0.008m,回轉半徑0.5m,電動機功率0.37KW。
(2)、選用一台人工格柵備用,柵寬0.4m,柵條間隙0.008m,柵條寬度0.008m。
(3)、超聲波液位計(0-6mA),一套。
(4)、電控櫃,一套。
6.細格柵間布置:
(1)、平面尺寸:5m*5m。
(2)、立面尺寸:房頂高11.5m,細格柵平台標高8.5 m槽底標高8.5 m ,槽頂標高9.1m,在細格柵間設樓梯和排渣通道。
❹ 請問集水池和污水泵如何設置集水池的尺寸取多少合適污水泵的流量、揚程、功率如何計算
污水泵一開一備,選用卧式,揚程需要80米,流量達到60-100立方, 集水池面積 8*5*2.5米
❺ 集水池的集水池容積的確定方法
集水池容積的確定污水泵站集水池容積大小應根據進人的流量變化情況,所選污水泵的型號、台數、工作制度,泵站的操作性質和起動時間等而定。集水池容積太大會造成池內淤積量大且增加工程造價;容積太小又不能滿足水暈調節的要求。因此,應根據以上情況合理地確定集水池容積。
集水池容積要滿足水工布置、格柵及污水提升泵吸水管的安裝要求,在及時將來水抽走和避免水泵起閉頻繁的基礎上,盡量減小池容,以減低費用和減少污物在池內淤積和腐化。集水池容積包括死水容積和有效容積兩部分。死水容積是指最低水位以下的容積,有效容積是指集水池內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間的容積。根據排水規范,集水池有效容積應符合以下要求:
1)對於全晝夜運行的大型污水泵站,集水池有效容積按不小於泵站中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計算;如水泵機組為自動控制時,每小時開動大流量潛水泵不得超過6次;當人工管理時,每小時開動水泵不宜超過3次。
2)對於小型污水泵站,由於夜間的污水流量不大,可能夜間停止運行,這種情況下,集水池容積必須能夠儲存夜間停止運行時段內的流入量。
3)對於工廠內污水泵站的集水池,還應該根據短時間內淋浴排水量來復核它的容積。
4)污水泥漿泵房集水池的容積,應按一次排^的污泥量和泥漿泵抽送能力計算確定。活性污泥泵房集泥池的容積,應按排入的迴流污泥量、剩餘污泥量和污泥泵抽送能力計算確定。
5)在配有水泵控制櫃根據集水池液位自動控制水泵開停的泵站,可以用集水池的來水量和每台水泵抽水時間的規律計算有效容積,計算公式
Vmin=TminQ/4
式中 Vmin――集水池最小有效容積(m3);
Tmin――水泵最小工作周期(s);
Q――水泵流量(m3/s)。
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設計最高水位,應按進水管充滿度計算。設計平均水位應採用設計平均流量時的進水管渠水位。集水池的設計最低水位,應滿足所選水泵吸水頭的要求。自灌式泵房還應滿足水泵葉輪浸沒深度的要求。
❻ 水泵房集水井,水集滿需多少時間具體計算公式
1. 設集水池容積為V ,進水流量為Q1,水泵出水流量為Q2,Q1>=Q2不在討論的范圍內,討論<Q1<Q2的情況。
2. 假設初始專狀態下集水池屬內水處於滿水狀態,即水泵開始工作。水泵工作時間為T1(直到水池內水被抽干) ,則有關系式:T1*Q1+V=T1*Q2.故T1=V/(Q2-Q1)
3. 集水池進水時間T2,從開始沖水至充滿,T2=V/Q1。充滿後水池水泵開始工作,進入下一個工作周期
4. 所以水泵的兩次啟泵時間間隔T=T1+T2=V/(Q2-Q1)+V/Q1=V*Q2/(Q2-Q1)*Q1,如果想每小時水泵啟動次數最多,則T 要盡可能小。Q2為已知量,Q1為變數(0<Q1<Q2),很顯然當Q1=Q2/2(即Q2=2Q1)時T 最小,T=2V/Q1=4V/Q2,故集水容積V=T*Q2/4. (T 為兩次水泵啟動時間間隔,即1小時/n)
❼ 污水處理廠設計中的集水池如何設計設計參數如何考慮
集水池根據水量進行設計,一般5-10min 左右.
❽ 某印染廠每日排放流量1000立方米污水,請問如何設計格柵、集水池、污水提升泵,請盡可能詳細,謝謝!
1,計算出每小時流量多少
2,流量知道了就能選擇泵了,泵可以是一台或者一用一備之類的,如果需要電控控制,也可以
3,集水池容積至少為流量的3-5倍
4,如果有出去贓物的設備,也列出具體參數
暫時說這么多
❾ 集水池容積的計算
1)對於全晝夜運行的大型污水泵站,集水池有效容積按不小於泵站中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計算;如水泵機組為自動控制時,每小時開動大流量潛水泵不得超過6次;當人工管理時,每小時開動水泵不宜超過3次。
2)對於小型污水泵站,由於夜間的污水流量不大,可能夜間停止運行,這種情況下,集水池容積必須能夠儲存夜間停止運行時段內的流入量。
3)對於工廠內污水泵站的集水池,還應該根據短時間內淋浴排水量來復核它的容積。
4)污水泥漿泵房集水池的容積,應按一次排^的污泥量和泥漿泵抽送能力計算確定。活性污泥泵房集泥池的容積,應按排入的迴流污泥量、剩餘污泥量和污泥泵抽送能力計算確定。
5)在配有水泵控制櫃根據集水池液位自動控制水泵開停的泵站,可以用集水池的來水量和每台水泵抽水時間的規律計算有效容積,計算公式
Vmin=TminQ/4
式中 Vmin――集水池最小有效容積(m3);
Tmin――水泵最小工作周期(s);
Q――水泵流量(m3/s)。
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設計最高水位,應按進水管充滿度計算。設計平均水位應採用設計平均流量時的進水管渠水位。集水池的設計最低水位,應滿足所選水泵吸水頭的要求。自灌式泵房還應滿足水泵葉輪浸沒深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