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氨氮總超標是因為什麼
1、氨氮超標的原因有非常多的情況,主要有系統中沒有硝化菌的存在,停留時間不足,鹼度不足,曝氣量不足等。
2、硝化菌是氨氮降解的關鍵菌群,因此他們是否健康生長決定了你系統中的氨氮降解。
3、其次是硝化菌存在,停留時間不足,也就是溶解負荷不足造成的。
4、停留時間夠,但是曝氣量不足,也是不能降解氨氮,因為1個單位的氨氮需要4.5個單位的氧氣,好氧量非常大。
5、硝化菌存在,停留時間也夠,曝氣量也充足,那就是鹼度不足,鹼度不足硝化反應沒法啟動,氨氮自然不能降解。
㈡ 污水氨氮的超標原因有哪些
可為污水氨氮超標發生該類異常現象的污水處理廠提供參考。
1、出水氨氮異常時系統工藝數據的變化
該廠在運行穩定的情況下,出水氨氮往往能保持較低的水平,但硝化菌一旦受損,出水氨氮濃度短期內將迅速上升。出水數據監測往往受監測頻次、監測速度等影響,數據結果反饋滯後。藉助硝化效果短期內急劇變化的特點,分析各項表徵硝化影響因素的工藝數據,以此判斷系統的健康度,進而及時採取相關補救措施。
1.1 氧濃度變化判斷耗氧速率快慢
在忽略細菌自身同化作用的條件下,硝化過程分兩步進行:氨氮在亞硝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亞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硝酸鹽氮。根據硝化反應公式每去除1g NH4+-N需消耗4.57g O2。利用上述結論,王建龍等人通過測量OUR表徵硝化活性來了解反應器中的硝化狀態。在曝氣量固定,進水負荷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硝化是否完全直接影響生化池內溶解氧濃度的高低,因此發現出水氨氮異常時,操作人員需充分利用中控系統好氧池實時DO曲線的變化規律,根據氧消耗情況來判斷硝化效果,短期內DO曲線呈明顯上升趨勢的需積極採取措施,防止系統的進一步惡化。
1.2 出水pH變化鹼度消耗快慢
生物在硝化反應進行中伴隨大量H+,消除水中的鹼度。每1g氨被氧化需消耗7.14g鹼度(以CaCO3計)。反之,隨著硝化效果的減弱,鹼度的消耗會有所下降。因此可以通過對出水在線pH的變化情況判斷氧化溝的硝化效果。在線pH計,數據准確可靠,實時反饋,在實際運行中尤為有效。
2、常見原因
2.1 客觀因素影響
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每年梅雨季節和汛期雨水尤為充沛。收集范圍越廣,短時間內污水處理廠進水水量變化系數越大,水量過度負荷,縮短了硝化停留時間。此外,溫度也對硝化的影響明顯,在低溫條件下硝化細菌的繁殖速度降低,體內酶活力受到抑制,代謝速度較慢。一般低於15℃硝化速率降低,12~14℃下活性污泥中硝酸菌活性受到更嚴重的抑制。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上海氣溫最低。該廠氧化溝水溫最低僅12℃,因此冬季容易造成氨氮超標現象。
2.2 進水濃度過高
該廠進水包括精細化工廢水,常受高濃度的廢水及進水CODcr、氨氮、有機氮等高濃度的沖擊。CODcr對工藝過程中硝化段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異養菌與硝化菌對氧的競爭方面。CODcr高時利於異氧菌生長,異養菌占優勢,硝化菌少從而導致硝化效果不好。有機氮在經過水解酸化後可轉化成氨氮,對硝化的影響等同於氨氮。氨氮負荷過高對活性污泥系統有巨大的沖擊作用。此外,過高的氨氮會導致游離氨濃度的增加,游離氨對亞硝酸轉化為硝酸的抑制性影響是很明顯的,因為游離氨的升高導致亞硝酸氮的積累。
2.3 其它因素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因素影響著硝化作用。例如:pH值過高會影響微生物的正常生長,增加水中游離氨的濃度抑制硝化菌。硝化菌還對重金屬、酚、氰化物等有毒物質特別敏感。因此,可對水樣進行硝化菌毒性試驗來判斷廢水是否對硝化菌有抑製作用。
3、發現氨氮異常情況時的控制措施:
若主體生化處理單元,若出現 NH4-N有上升態勢,針對不同的原因,可選擇如下應急措施防止水質的進一步惡化。
3.1 減小進水氨氮負荷
減少進水氨氮負荷,一是降低進水氨氮濃度,二是減少進水水量。由於該廠接納部分化工廢水,容易受氨氮(或有機氮)的沖擊,因此在線儀顯示有高濃度氨氮進入時需及時啟用應急調節池,同時加大對排污企業的抽樣監測力度,從源頭控制進水氨氮濃度。減少進水水量是促進硝化菌恢復的強有效手段,但實際運行中,受調節池停留時間、外部管網外溢風險等制約,僅可實施幾小時。平日需積累各泵站輸送規律,合理調度爭取減負時間。
3.2 維持硝化必須的鹼度量
氨氮的氧化過程消耗鹼度,pH值下降,從而影響硝化的正常進行,因此溶液中必須有充足的鹼度才能保證硝化的順利進行。實驗研究表明,當ALK/N<8.85時,鹼度將影響硝化過程的進行,鹼度增加,硝化速率增大。但當ALK/N≥9.19(鹼度過量30)以後,繼續增加鹼度,硝化速率增加甚微,甚至會有所下降。過高的鹼度會產生較高的pH值,反而會抑制硝化的進行。故控制ALK/N在8-10較為合理。在實際工程中,可向氧化溝內投加溶解完成的碳酸鈉以提高鹼度。
3.3 合理控制氧濃度
氨氮氧化需要消耗溶解氧,但氧濃度並非越高越好。由氧氣在水中的傳質方程可知,液相主體中的DO濃度越高,氧的傳質效率越低。綜合考慮氧在水中的傳質效率和微生物的硝化活性,調控好氧段的DO在2.5mg/L左右可以在不浪費能量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對氨氮的去除效率。
3.4 投加消化促進劑
硝化促進劑是利用微生物營養與生理學方法進行合理配方,根據微生物營養生理及污水處理的共代謝原理,促進硝化細菌發生作用,提高污水處理的氨氮去除效率。筆者嘗試在硝化效果減弱,氨氮逐步上升階段投加,效果顯著。但系統喪失硝化能力時投加,效果不明顯,且該類產品往往價格昂貴,對處理大水量的系統實用性不強。
3.5 其它工藝上的微調
①減少氧化溝排泥量。一是因為硝化菌世代周期長,較長的SRT有利於硝化菌的生長;二是硝化效果降低時,大量的硝化菌被流失,排泥會加速硝化菌的流失。
②增加氧化溝內、外迴流。前者是為系統提供更長的好氧時間,有利於硝化菌的生長。後者一方面可維持生化單元相對較高的污泥濃度,提高系統的抗沖擊能力;另一方面可降低進入氧化溝的氨氮濃度,進而減少高濃度氨氮或游離氨對硝化菌的抑製作用。
③加大取樣化驗分析頻次, 檢驗所採取的應急措施對出水水質的改善效果, 否則應更換其他方法或多種方法聯用,盡量縮短處理系統的恢復時間。
㈢ 生活污水氨氮超標的主要原因
1、超標的原因可能有:
1)你們公司比較節約用水;
2)你們公司人員十分密集,人員多,廁所使用頻率高;
3)你們公司人員排泄時間段比較集中,比如集中在白天,污水廠取樣也是在該時間段。
4)排放口距離廁所很近(導致污水廠人員所取樣品不具有代表性)。
5)其它污水混入。
2、排查方法:定期取樣檢測;
1)在同一天的不同時間段在排放口分別取樣,測定氨氮值。
2)在廠區不同的排放井口取樣,測定氨氮值。
3)測定靠近廁所最近的管道檢查井內的樣品氨氮值。
分別分析,即可確定貴單位是否是排放不均勻,是否是取樣無代表性,是否是廁所排出水導致。
如果都不是,那麼必然會有某處的井內氨氮值偏高,調查該處廢水來源即可確定高氨氮值廢水來自何處。
3、處理方法:不知道原因,沒有具體改善方法。總之,對症下葯即可。
4、購買工具設施:如果你們單位氨氮值超標很多,而且最終發現沒有什麼客觀原因,就是超標,那麼就需要設立處理設施。
㈣ 水體氨氮超標的原因
1、 有機物導致的氨氮超標;
在運營過程中CN比小於3的搞氨氮廢水中,脫氮工藝要求CN比在4~6,投加碳源來提高反硝化的完全性,
2、 內迴流導致的氨氮超標;兩方面原因:內迴流泵有電氣故障(現場跳停仍有信號)、機械故障(葉輪脫落等)和人為原因(內迴流未試正反轉,現場為正或者反狀態)。
3、 PH過低導致的氨氮超標;· 內迴流太大或者內迴流曝氣開太大,導致大量氧氣流入A池,破壞缺氧或者厭氧環境,反硝化細菌有氧代謝,部分有機物被有氧代謝掉,嚴重影響反硝化完整, · 進水的CN比不足,原因也是反硝化不完整,產生的鹼度少,PH值下降。· 進水鹼度降低導致PH下降。(可控制)
4、 DO(溶解氧)導致的氨氮超標;污水是一個高硬度水質,特別容易結塊,運行過程中曝氣頭會出現各種問題,例如堵塞、損壞等,導致DO一直提不上來氨氮升高。
5、 泥齡導致的氨氮超標;
積壓的污泥過多,死泥太多,導致氨氮升高。
污泥迴流不均衡,兩側系統迴流相差過大,導致污泥迴流水的一側氨氮升高。
6、 氨氮沖擊導致的氨氮超標;
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同一個管網,導致氨氮突然升高。
硝化系統,建立完善的硝化系統,綜合HNF工藝,基於旋流脫氮填料、低溫脫氮菌種及高密度分離器,實現全方位脫氮。
㈤ 氨氮超標主要原因有哪些因素
氨氮超標:就是(甘度)環保常說的:工業廢水或者生活污水含氮有機物分解等產生的。
氨氮超標因素:
1、廢水氨氮超標的原因有各種各樣原因,主要生化系統中沒有硝化菌的存在,例如停留時間不足、鹼度不足、曝氣量不足、操作失誤等。
2、硝化菌是降解氨氮的關鍵菌群,硝化菌的有效繁殖,決定氨氮降解的效果。
3、硝化菌存在不足,可能是負荷不足。
4、停留時間充足,曝氣量不足,也是不能降解氨氮,因為1個單位的氨氮需要4.5個單位的氧氣,耗氧量非常大。
5、生化池硝化菌,停留時間、曝氣充足,鹼度不足等等,導致硝化菌無法去除氨氮。
6、甘度硝化細菌馴化好的活性菌種,直接使用。
㈥ 污水氨氮的超標原因有哪些
影響到硝化反應導致出水氨氮超標的關鍵性因素主要有溶解氧、有機物濃度、pH值、氨氮濃度、水力停留時間、污泥泥齡等。
一、溶解氧
硝化細菌繁殖對溶解氧要求較高,氧是硝化作用中的電子受體,DO過低不利於硝化反應,影響脫氮效果。
二、有機物濃度
有機物濃度高時,易養菌增殖速度快,而自氧型的硝化菌增殖速度慢,成為劣勢菌種,硝化反應緩慢 。
三、PH值
硝化菌受 pH 影響很大,污水 pH 變化幅度大時,有時偏低,導致活性污泥沉降絮凝性下降,污泥解體,從而破壞活性污泥系統。
四、氨氮濃度
進水氨氮濃度過高不利於硝化菌,可抑制硝化反應,導致出水氨氮升高。氨氮濃度過低時硝化菌受底物抑制。
五、水力停留時間
水力停留時間(HRT)對氨氮去除效率有一定影響,HRT過短易造成污泥流失,且該流失現象隨 HRT 越短越嚴重,而當HRT過長時又會造成污泥的泥齡過長,從而降低去除效率,導致氨氮出水超標。
六、污泥泥齡
因為硝化細菌的生長速度很緩慢,為了保證硝化反應器內足夠的硝化菌數量,因此需要污泥齡較長。
㈦ 水質中為什麼要測定氨氮的含量
水質中測定氨氮含量的原因如下:
水中的氨氮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轉化成亞硝酸鹽,如果長期飲用,水中的亞硝酸鹽將和蛋白質結合形成亞硝胺,這是一種強致癌物質,對人體健康極為不利。
氨氮對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離氨,其毒性比銨鹽大幾十倍,並隨鹼性的增強而增大。氨氮毒性與池水的pH值及水溫有密切關系,一般情況,pH值及水溫愈高,毒性愈強,對魚的危害類似於亞硝酸鹽。
氨氮對水生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為:攝食降低,生長減慢,組織損傷,降低氧在組織間的輸送。魚類對水中氨氮比較敏感,當氨氮含量高時會導致魚類死亡。急性氨氮中毒危害為:水生物表現亢奮、在水中喪失平衡、抽搐,嚴重者甚至死亡。
氨氮介紹: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動物性有機物的含氮量一般較植物性有機物為高。同時,人畜糞便中含氮有機物很不穩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時指以氨或銨離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測定氨氮的含量原理:
碘化汞和碘化鉀的鹼性溶液與氨反映生成淡紅棕色膠態化合物,其色度與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長410—425nm范圍內測其吸光度,計算其含量.
本法最低檢出濃度為0.025mg/L(光度法),測定上限為2mg/L.採用目視比色法,最低檢出濃度為0.02mg/L.水樣做適當的預處理後,本法可用於地面水,地下水,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中氨氮的測定.
㈧ 城市污水廠氨氮超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如果是「進水」氨氮高,可能是與進水來源有關,可通過限制進水濃度或限制生產線的出水濃度來嘗試解決;b、如果是「出水」氨氮高,則需要考慮現場工藝改造。
㈨ 廢水氨氮超標有哪些原因
1、廢水主要來源:原水氨氮濃度超出工藝設計值
2、外界影響:溫度、營養比例、PH值都會影響菌種的活性
3、硬體系統設備:設備老化,設施建設維護更新暫停處理等
4、反應時間: 污水在生物/反應池中的停留時間不足
㈩ 污水氨氮超標是什麼原因
污水處理廠多是利用生化處理廢水,所以生化後廢水中的氨氮仍不達標的原因可能有:
1、污內泥的泥齡容較大,部分污泥已經老化
2、水體的溫度較低,菌種的活性就低
3、水體中的曝氣不夠,氧含量不高
比如氨氮生化難達標的情況下,可以用氨氮去除劑sn-1處理。
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