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核廢水是什麼東西 核廢水的介紹
1、核廢水,一般是指核電站排出的廢水。另根據東京電力公司數據,核廢水中包含63種放射性物質。
2、2021年4月13日,日本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對海洋環境有害的核廢水。
3、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多國對此表示質疑和反對。對這一關系本國民眾、周邊國家人民切身利益和國際公共健康安全的大事,日方不與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充分協商,一意孤行的做法極其不負責任。
4、2021年4月15日,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召見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就日本政府決定以海洋排放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廢水提出嚴正交涉。
5、2021年4月15日,朝中社發表評論文章稱,13日,日本政府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決定把福島核電站事故時產生的大量核污水排入大海。這是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安全和生態環境的。
Ⅱ 日本決定將核廢水排入海洋,中國外交部如何回應
日本決定將核廢水排入到海洋當中,其實對海洋生物以及水中的一切都是有影響的,中國外交部表示嚴厲的禁止。但是中方並沒有放在明面上說這件事情,反而是讓日本的領導多考慮一下,釋放這一些和廢水到海洋當中會有什麼樣的危害。並且要求他們去評估一下,再去對這樣的一些核廢水進行處理,否則如果排放的不合格,中國是嚴禁日本進行核廢水的排放的。因為核廢水一旦排向海洋中,是非常影響海洋的健康問題的,再加上人們在日常生活過程當中,生活會靠著海比較近,也會對海水有所接觸。
倘若日本真的要強制性的進行這樣的行為,那麼中國外交部也會拼盡自己的全力去制止他們,防止他們對中國產生一系列的危害。
Ⅲ 趙立堅說請日本官員先喝核廢水,他指戳對方的精彩話語都有哪些
趙立堅作為我國外交部發言人,一旦其它國家做出損害中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事情,他總能霸氣回應,為維護中國說了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發言。尤其針對最近日本決定向海洋排放核廢水的事故,趙立堅更是以一番精彩的發言來指出日本這一做法的不正確。
趙立堅還說道:“日本所產生的核廢水同正常核電站運行所產生的廢水完全是兩碼事兒,否則這些年日方也就沒有必要用罐子把這些水嚴密封裝起來,二者 不能混為一談。對於權威機構和專家的一件意見,日方應予以誠實回應,而不能充耳不聞,更不能罔顧國際公共利益。將福島核廢水往海里一倒了之。”
趙立堅的發言有理有據,非常具有大國風范。
Ⅳ 日本核污水入海排了嗎
日本核污水入海排了嗎
日本核污水入海排了嗎,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如果日本把核污水排海,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後蔓延全球海域。日本核污水入海排了嗎。
據國內媒體10月18日報道,當地時間10月1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自就任首相後,首次視察福島縣,並造訪了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據悉,該核電站在東日本大地震中發生堆芯熔化和氫氣爆炸。這位新任日本首相視察了反應堆報廢作業及處理水的現狀後,向媒體表示,「還剩下很多課題,以後絕不能再發生這樣的事故了。」
另據報道,關於已經決定好的入海方針,岸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看到在儲罐里保管的大量處理水,感覺不能再延後了,現在重要的是進行具有透明度的說明。」除此之外,他還向東電高層等表示,「反應堆報廢是重建的前提。希望重視與當地的信賴關系,切實推進作業。」
需要注意的是,當地時間4月13日,時任日本首相菅義偉正式決定將福島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排放入海,排放時間預計將持續20年至30年。該決定引起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作為重要利益攸關方的中國,在相關事宜上的態度十分明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為維護國際公共利益和中國人民健康安全,中方已通過外交渠道向日方表明嚴重關切,要求日方切實以負責任的態度,審慎對待福島核電站核廢水處置問題。
不僅如此,九月初,日本自民黨前總務大臣高市早苗在宣布競選總裁的記者會上,就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一事表達了反對意見。高市早苗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核污水排放入海一事會破壞日本的國際形象。只要存在這種風險,就不會做排放的決定。
雖然日本福島縣還曾計劃從中國和韓國招募「網路紅人」,邀請他們到福島旅遊,旨在改善公眾形象和推廣旅遊,從而達到宣傳的目的。但是這一決定在社交媒體上引起日本民眾的`熱議,不少網民對這一舉措的意義表示困惑,更有人直言道,「這簡直就是本末倒置!直接放棄排污入海,根本沒有必要採取這種對策!」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復興廳的預算執行報告顯示,2018年至2020年有關福島核事故的公關經費分別在3億日元到6億日元間。今年這筆公關費用更是暴增至20億日元,試圖誘導輿論發展方向,消除公眾質疑。可即便如此,日本政府仍然改變不了核污水排放入海將會對人類產生具有巨大危害的事實。
德國專家曾指出,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如果日本把核污水排海,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後蔓延全球海域。國際綠色和平組織也曾警告日本,核污水中的有害物質穩定性極強,很難分解,肆意排放可能會對全人類未來產生嚴重的後果。
為了安撫國際社會,日本政府正極力宣傳核廢水入海的安全性。但即使是已經過精密過濾程序的核廢水,其帶給人類健康、海洋環境、食品安全的影響依然難以估量。
首先是過濾後廢水中的主要放射性物質——氚。其半衰期為12.5年,雖然輻射危害相對較輕,但氚的同位素氫是生命細胞中普遍存在的一類元素,很容易被生物吸收並參與其新陳代謝過程,影響力不容小覷。
在氚之外,銫137、鍶90、碘129等放射性元素也可能在入海核廢水中同時超標。其中,碘129的半衰期長達1570萬年,可引起甲狀腺癌。日方所謂「經過大量稀釋後實現污染物濃度達標」,只意味著有關元素產生即時毒性的概率降低,而隨著大量核廢水持續流入太平洋,放射性物質總量並不會減少。
核廢水入海後,大部分放射性元素會被海洋微生物吸收,經過食物鏈循環,它們中的一部分將隨水產品進入陸地、出現在人類餐桌;剩下的會逐漸沉積在海洋之中,甚至可能通過自然循環、在特定區域形成高濃度聚集,最終成為長期隱患。
有日本學者指出,福島周邊的海洋不僅是當地漁民賴以生存的漁場,也是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的一部分。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從核廢水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後蔓延至全球海域。
從這個意義上講,核廢水入海不僅僅是重創東北亞地區和北太平洋地區漁業品牌的商業問題,更是影響到全球魚類遷徙、人類健康、生態安全等方方面面的「存亡之問」。
2017年10月,工作人員在核廢料儲存場工作。圖源:人民日報
最新民調顯示,約有50%的日本國民反對政府給出的排海方案。福島民眾目前已在多地發起示威抗議,舉起「海洋在哭泣」「反對含氚廢水排入海洋」等標語牌,希望「政府不要單方面強行決定」。
作為日本近鄰之一的韓國,已明確表態要求日方無保留公開相關信息,並與周邊國家協商決定核電站廢水排放計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敦促日方「認清自身責任,重新審視福島核電站核廢水處置問題,在同各利益攸關國家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充分協商並達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啟動排海」。
當年水俁病發生後,日本氮肥公司一直不願承認疾病系由自身排污造成。受害者和相關公司的官司打了數十年,一些病人直到去世後才等來經濟賠償。1977年,水俁病首例病例發病20餘年後,日本政府才開始封鎖並填平汞污染嚴重海域。
這是環境污染最大的問題:總是由更多人的生命健康去分擔少部分人不願承擔的責任。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勢不可擋的今天,這一「責任攤分」似乎也越來越常見。部分發達國家歷史上的碳排放造成了溫室氣體濃度的飆升,現在卻要由全世界共同應對;福島核廢水入海,太平洋地區乃至全球民眾卻需為此付出難以估量的代價。
對此,島妹只想說,「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一個口號,而是比任何時代都更切近現實的存在。當下的全球環境治理也需要一個新秩序,一個強調責任的新秩序。
Ⅳ 外交部再談核污水排海:奉勸日方不要掩耳盜鈴,日方的做法有多不負責
日方這種罔顧國內民意和國際關切的做法十分不負責任,中方奉勸日方認真聽取國際社會規勸,不得擅自啟動核污染水排海。
Ⅵ 日本決定將核廢水排入海洋,中國外交部如何回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4月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海洋不是日本的垃圾桶,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日方處理核廢水不應讓全世界買單。
趙立堅說,至於「日方個別官員稱『這些水喝了也沒事』,那請他喝了再說。日本水俁病殷鑒不遠,當地受害民眾的傷痛還未撫平。日方不應忘卻歷史悲劇,更不應揣著明白裝糊塗」。
「我們強烈敦促日方認清自身責任,秉持科學態度,履行國際義務,對國際社會、周邊國家以及本國國民的嚴重關切作出應有回應。日方應重新審視福島核電站核廢水處置問題,在同各利益攸關國家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充分協商並達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啟動排海。中方保留進一步作出反應的權利。」他說。
(6)中國外交部日本核廢水擴展閱讀
聯合國人權專家表示排放核廢水影響太平洋地區數百萬人的生活和生計:
據聯合國新聞4月15日報道,三位聯合國人權專家當天對日本決定將被摧毀的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排放到海洋中的決定深表遺憾。他們指出,此舉可能影響太平洋地區數百萬人的生活和生計。
報道稱,盡管日方指出氚含量非常低時不會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但科學家警告說,水中的氚會與其他分子進行有機結合,在食物鏈中上移,從而影響植物、魚類和人類。氚的放射性危害被低估了,並可能對人類和環境構成100多年的風險。
「向海洋排放一百萬噸污水,對日本境內外的有關人口充分享有的人權構成了很大的風險,」聯合國專家說。「我們提醒日本應履行防止暴露於有害物質的國際義務,對排放的水進行風險評估,防止跨界環境損害並保護海洋環境。」
Ⅶ 日本核廢水排入大海,對海洋生物和人類有什麼危害
外交部回應日本將核廢水排入大海:極其不負責任!在4月13日,日本決定將福島核電站的廢水排入大海,這是日本極其不負責任的做法,雖然核廢水已經經過處理,但是廢水中仍含有放射性物質,有著極大的危害。
針對日本的這次核廢水處理事件,希望國際成立有關組織,進行監督,讓整個事件公開透明,對全球負責。
海洋是人類共有的財富,向大海排核廢水不是一個日本可以決定的事情,周邊國家應該做出反應,讓日本認清責任,持有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對本國、鄰國、全球負責的態度,重新來處理這些核廢水。我國也會繼續關注事情發展,進一步作出反應。
Ⅷ 日本核廢水是怎麼回事
福日本福島核泄漏。無獨有偶,核廢水同樣與2011年日本9級大地震造成的福島核電站的泄露事故有關。
為了處理這個泄露問題,日本(為了避免損壞花費巨資建設的核設施)鋌而走險採用了引入海水去冷卻反應堆這一瘋狂的計劃。這些海水被污染之後,就存放在福島核電站裡面的一些大鐵罐裡面,目前已經有上千個罐,總計存放了125萬噸核污水。這就是核廢水的由來。
存在危害
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含銫、鍶、氚等多種放射性物質。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稱使用過濾設備可過濾掉除氚以外的62種放射性物質,而氚難以從水中清除。
截至2020年6月,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中氚的總活度約860萬億貝克勒爾,平均每升水約73萬貝克勒爾。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日本福島核污水入海計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核廢水
Ⅸ 中方回應日本批准核污染水排海計劃,福島核污染水處置關乎誰的利益
中方回應日本批准核污染水排海計劃,雖然對於該問題無論是中方還是國際方都保持著反對的態度,可是這次小日本卻保持著120分的精神就是反對。那麼對於該事件福島核廢水處理關乎誰的利益?
內容總結。
其實日本出此計劃應該就是核廢水已經威脅到自己國家的利益,同時也占據著較大的面積。再加上每天核廢水的數量極多,實在沒有更多的地方去存放這些核廢水。
Ⅹ 王文斌:中方堅決反對日本的核污水排海計劃,日本對此是如何回應的
王文斌:中方堅決反對日本核污水排查計劃,日本對於這種聲音並沒有搭理。在2021年4月,日本政府就向它附近的海洋里配排放核廢水就已經造成了很多的污染,很多海洋生物也因為這污水的排放也導致了變異,很多生物的基因發生了改變變得更加的兇猛,同時也生長得非常的奇怪。
核廢水的排放可能會導致海洋的大面積污染,同時也會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非常大的威脅,而且有很多東西都使用海洋水製造,包括一些我們實用的東西,對於海洋的污染可能會造成人們生命體的威脅。我國外交部發言人王文斌曾經跟很多國家的人一起對日本的這一計劃發出質疑,然而日方對於這種自己的聲音,並不進行搭理,也沒有採取相應的措施。這種反應和態度也是讓小編覺得非常生氣,因為海洋安全問題並不是日方一方面可以決定的,他關系著海洋里的生物同時也與我們陸地上生活的人們也是息息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