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評價污水的可生化性
污水可生化性評價是處理污水時的關鍵步驟,它直接影響到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常見的評價方法包括比值法、瓦勃呼吸儀測定法、微生物呼吸速率法、脫氫酶活性法、亞甲藍毒性測定法、模擬實驗法和綜合模型法等。
在工程實踐中,BOD5/CODcr比值法被廣泛應用於快速評估污水可生化性。這一比值能夠初步判斷污水是否適合進行生物處理。當比值大於0.3時,污水被認為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適合生物處理工藝。若比值小於0.3,則需要通過適當的預處理,以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之後才能進行生物處理。
具體來說,BOD5/CODcr比值的判斷標准如下:比值大於0.58時,污水可以完全生化處理;比值在0.45至0.58之間時,污水的可生化性良好;比值在0.3至0.45之間時,污水可以進行生化處理;比值在0.2至0.3之間時,污水的生化處理較為困難;當比值小於0.2時,污水不易通過生物處理進行有效凈化。
這些評價方法各有優缺點,應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選擇合適的評估方法。通過科學、准確地評估污水的可生化性,可以為後續的污水處理工藝選擇提供有力支持,有效提高污水處理效果和效率。
B. 污水監測項目有哪些
污水監測項目主要包括:理化指標監測、生物指標監測、重金屬監測以及有毒有害物質監測。
一、理化指標監測
理化指標是評價污水水質的基礎數據。這一監測項目主要包括:
* 溫度、pH值、懸浮物監測:這些指標可以反映污水的基本狀態,對後續處理工藝有重要影響。
* 化學需氧量與生化需氧量監測:這兩項指標能反映水體中有機污染物的含量,是評價污水可生化性的重要參數。
二、生物指標監測
生物指標監測主要關注微生物對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包括:
* 微生物數量與種類監測:通過檢測污水中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可以評估污水的自凈能力和污染程度。
* 生物毒性監測:某些污染物對微生物具有毒性,通過生物毒性測試可以及時發現這些污染物,為污水處理提供依據。
三、重金屬監測
重金屬是污水中常見的有毒物質,長期積累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重金屬監測是污水監測的重要內容,主要包括:
* 汞、鉛、鎘、鉻等重金屬含量監測:這些重金屬在污水中的含量直接關繫到水體的污染程度和環境風險。
四、有毒有害物質監測
隨著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污染物進入水體,對這些物質的監測也愈發重要。
* 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監測:這類物質在水體中難以降解,長期積累會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 農葯、化肥等污染物監測:這些物質在農業污水中的含量較高,也是監測的重要內容。
通過對以上項目的監測,可以全面評估污水的質量,為污水處理和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