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求:"水解酸化+二級生物基礎氧化+混凝沉澱"處理果汁廢水,每個階段對廢水中污染物去除效率是多少
先說工業廢水整體的情況:
有機廢水無大量非生化物質和油脂類。水解酸化階段一般停留時間不長2-6h的話一般能做到20—30%就很好了。二級生化一般不能說效率多高,跟停留時間有關,但是BOD基本能降低到10以下,而COD說不清楚,但是大部分不是很麻煩的水肯定都能處理到COD500以下;而如果說具體能到多少,我覺得處理到200以下還是問題不大的;工業廢水200以下應該都是可以做到或者不難做到的,水質容易的基本這個階段都能達標一級B了COD<60(50);如果生化之後還要繼續處理可能是遇到比較麻煩的廢水了,混凝沉澱主要是通過降低水中SS降低COD原理偏多,而降低膠體也能處理一部分COD,溶解態離子造成的COD很難弄下來了。如果二級生化後面接絮凝,估計COD去除率也就是20~40%左右吧,說不好,情況比較復。
再談果汁廢水:
這類廢水水中應該有很多糖類及果酸等污染物質,你工藝中盡量在前面補充一個格柵沉澱的工藝再進入水解酸化更好些,畢竟物理手段去除30%的COD可能問題不大。
而用水解酸化應依據停留時間,如果水中還有其他毒性鹽類如硫酸鹽更長的停留時間都難提升去除率,一般我覺得你這個水20-40%還是問題不大的,能否做到更高需要看停留時間HRT,如果HRT更長些會將水解酸化推進到厭氧的第三階段產酸產甲烷階段,那麼去除效率或能增加到60-70%。
二級基礎微生物生化氧化這類水一般能弄到COD<200肯定沒問題,如果排放標准不是很嚴,這個標准基本上可以排放了,犯不著再接絮凝工藝。生化工藝已經非常成熟了,根據COD水質水量選擇合理的生化工藝很重要,水量不大水質波動厲害的可以考慮SBR系列的,水質穩定水量穩定可以選擇AO系列的。深度處理除氨氮為主的在南方的話可以選擇土地處理法系列的作為輔助處理工藝。
而如果接絮凝工藝能提升的就是去除水中SS為主的固態可分離的COD,你可以考慮用些濾池工藝(如連續流過濾池、活性砂過濾器)比較省事,比絮凝好用;
跑題了,我們說絮凝吧,一般經濟的投葯量(絮凝劑)都在50mg/L以下,加多了未必有效果,如果後處理絮凝跟絮凝劑有關,用鐵鹽如三氯化鐵石灰水工藝效率會很好,去除率能做到20%-40%都有可能,鋁鹽可能微差些,但是配合0.1mg/L的PAM陰離子助凝劑應該還能有20~30%COD效率。絮凝必須做實驗定配方,很講究的。試驗不難做,你可以組合多種絮凝劑和助凝劑,多種葯劑選擇不僅可以開闊工藝思路,更重要的是節省葯劑費用有的放矢的選擇絮凝劑。絮凝跟排泥效率有關的,你絮凝要勤排泥防止污泥上浮造成COD反增的現象。
助凝劑可以幫你提升效率PAM可以起到更好的橋接作用,而石灰乳可以提升礬花個頭處理膠體COD很不錯。
就這些吧,先做個試驗吧,起碼絮凝試驗很好做。
㈡ 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水解酸化池的原理:污水進入水解酸化池後,水解池出水氨氮高於進水。
根據污水處理廠實際運行情況,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時間為4.4小時,污泥齡在6d左右,水解酸化池氨氮平均去除率達到42.34%,凱氏氮去除率為40.1%,總氮去除率為37.92%。
目前污水處理中所使用的提高廢水可生化性的方法有水解酸化法和催化氧化——Fenton試劑等方法。由於Fenton試劑法使用大量的葯劑,會使運行成本大大提高因此,水解酸化法相對經濟優選。
水解酸化池的穩定性:
水解酸化池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在進水COD為1000mg/l時,仍能保證出水在200mg/l,起到很好的緩沖作用;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時間短,土建造價低,操作成本低。
額定成本低,能耗低,污泥水解率高,降低脫水機運行時間,降低能耗。因此,水解酸化池的穩定性和經濟性遠遠高於其他預處理工藝。
㈢ 水處理工藝的水力停留時間是根據什麼定的各種工藝的停留時間大概是多少比如A/O ,AA/O,SBR,MBR,IC,CASS
水力停留時間是計算出來的,當然也有很多工程師是根據經驗確定的。
計算方法:
首先,你要確定進、出水水質,計算出需要出去多少有機物;
第二,設計池中污泥濃度(實際運行污泥濃度低了就迴流污泥,高了就排出剩餘污泥),也就是池中微生物的質量kg與池子容積的比值m³;
第三,選擇合適的處理負荷,也就是1kg污泥能處理多少有機物;
第四,根據一三條,算出需要多少kg污泥(微生物量);
第五,根據二四條,算出需要多大容積的池子;
第六,根據池子的容積除以進水流量,算出水力停留時間(HRT)。
AO,AAO,SBR,MBR,CASS等都有相應的資料提供參考HRT,根據廢水的處理難易程度,適當增減HRT。
AO,AAO很少被用於工業廢水,因為工業廢水的污染物濃度高,需要的停留時間很長,這些工藝需要的池容積太大,投資太大,效率也不高。一般用於城市污水處理廠。
㈣ 水解酸化池中Sv控制多少
1、水解酸化池的原理:污水進入水解酸化池後,水解池出水氨氮高於進水。根據污水處理廠實際運行情況,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時間為4.4小時,污泥齡在6d左右,水解酸化池氨氮平均去除率達到42.34%,凱氏氮去除率為40.1%,總氮去除率為37.92%。
同化實現後,同化去除率一般小於10%,沒有硝化反硝化的一般條件,如溶解氧、水力停留時間等。因此,必須有另一種形式的氨氮脫除反應,並初步分析可能存在的厭氧氨氧化現象。但還需要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2、水解酸化池的作用:
(1)提高廢水可生化性:能將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
(2)去除廢水中的COD:既然是異養型微生物細菌,那麼就必須從環境中汲取養分,所以必定有部分有機物降解合成自身細胞。
3、水解酸化池的運行過程:厭氧發酵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酸化階段、酸降解階段和甲烷化階段。在水解酸化池中,反應過程分水解和酸化兩個階段進行控制。在水解階段,復合填料可將固體有機物降解為可溶性物質,將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小分子物質。
在產酸階段,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有機化合物降解為有機酸,主要是乙酸、丁酸和丙酸。水解和酸化反應進行得相對較快,通常很難將其分離。這一階段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酸化菌。
水解酸化池應注意的問題
① 保持水解 (酸化) 池污泥區泥床高度基本恆定和污泥區有較高的污泥濃度(20g/L)。
② 保持水解 (酸化) 池排泥系統暢通,若發生排泥不暢與淤堵現象,應安排人員及時疏通。
③ 污泥排放採用定時排泥,日排泥次數控制到1~2次。
④ 根據污泥液面檢測儀和污泥面高度確定排泥時間,矩形水解 (酸化) 池採用排泥沿池縱向多點排泥。
⑤由於反應器底部可能會積累顆粒和細小砂粒,應間隔一段時間從下面排泥,以避免或減少在反應器內積累的沙礫。
維護與管理
① 保證配水及計量裝置的正常。
② 冬季做好對加熱管道與換熱器的清通與保溫,防止進出水管、水封裝置的凍結。
③ 每隔一定時間清除浮渣與沉砂。
污泥沉降比(SV)
SV30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污泥的沉降濃縮性能,又反映污泥濃度的大小,當沉降性能較好時,SV30較小,反之較高。當污泥濃度較高時,SV30較大,反之則較小。當測得污泥SV30較高時,可能是污泥濃度增大,也可能是沉降性能惡化,不管是哪種原因,都應及時排泥,降低SV30值。
採用該法排泥時,應逐漸緩慢地進行,一天內排泥不能太多。例如通過排泥要將SV30由50%降至30%時,可利用3~5天逐漸實現每天排出的污泥均勻地增加,切不可忽大忽小,避免造成整個活性污泥系統被破壞或者能力下降。
㈤ 水解酸化池是怎麼保持在水解酸化階段 而不是整個厭氧階段的
1、厭氧池密閉,水解池一般敞開頂蓋;
2、厭氧最終產物為甲烷和二氧化碳,水解最終產物為低濃度有機酸;
3、厭氧優勢微生物為厭氧菌,水解優勢微生物為兼性菌;
4、厭氧一般控制溫度,水解常溫;
5、厭氧停留時間長,水解停留時間4小時左右;
6、厭氧階段有水解、酸化、乙酸化和甲烷階段,水解是前三個階段。
控制是:停留時間、池子敞開,請參考。
㈥ 水解酸化池是怎麼保持在水解酸化階段 而不是整個厭氧階段的
水解酸化池和厭氧池的區別
可以認為水解酸化是厭氧的前半段
在厭氧反應池內,也同樣需要經過水解酸化,產酸,產甲烷.至於把水解酸化分離出來的目的一般都是為了利用其斷鏈大分子有機物的目的,提高廢水的生化性
而在現實中的水解酸化池其實也是很難完全控制在水解酸化階段的,往往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產甲烷
㈦ 請幫幫忙,水解酸化池的水力停留時間。
先把銅預處理除掉吧,銅是重金屬。用硫化鈉吧,pH值要提高到10~11,然後再混入生活廢水一起進入水解酸化吧。水解酸化要停留時間長一點才行,八百多的COD,24小時停留時間吧。
㈧ 有些設計將水解酸化池的停留時間設置到20到30小時合理嗎
時間久了,可能就到厭氧產氣階段了吧,也沒什麼合理不合理的,只要系統運行正常就沒關系,停留時間長了可能是因為廢水生化性比較差吧
實際運行中,不要只盯著標准,關鍵看效果
㈨ 廢水處理中怎樣計算各池的大小和水的停留時間啊
池大小根據負荷和流量來計算的。如預沉池根據表面負荷,接觸氧化池、A/O池、濾池等等回都是根據有答機負荷計算。
時間:是池體的容積,除以平均進水流量(m3/h)。譬如污水廠處理水量100m3/h(2400m3/d),一個調節池為800m3,HRT就是8小時。
而泥的停留時間一般叫SRT。
(9)中葯飲片廢水水解停留時間擴展閱讀:
電鍍和金屬加工業廢水中鋅的主要來源是電鍍或酸洗的拖帶液。污染物經金屬漂洗過程又轉移到漂洗水中。酸洗工序包括將金屬(鋅或銅)先浸在強酸中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隨後再浸入含強鉻酸的光亮劑中進行增光處理。
該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鹽酸和鋅、銅等重金屬離子及有機光亮劑等,毒性較大,有些還含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劇毒物質,對人類危害極大。因此,對電鍍廢水必須認真進行回收處理,做到消除或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
電鍍混合廢水處理設備由調節池、加葯箱、還原池、中和反應池、pH調節池、絮凝池、斜管沉澱池、廂式壓濾機、清水池、氣浮反應,活性炭過濾器等組成。
㈩ 屠宰廢水10m³/D,工藝:隔油+水解+厭氧+接觸+二沉池+消毒池。各個池子的停留時間大概是多少
水解池根據你水的變化一個周期,它的功能是調節水量,均衡水質,這個要看你具體的專實際情況,大了浪費屬池子,通常6-8個小時;厭氧池10H,好氧池8個小時,但是接觸氧化就不需要這么久了,大約6h。建議你多看看別人的,根據自己的實際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