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影響污水污泥活性的因素

影響污水污泥活性的因素

發布時間:2022-05-02 07:13:11

污水處理廠污泥活性不夠主要由那種原因引起

水處理廠污泥活性不夠可能是溫度不夠,營養或微量元素不足,無機物Ca2+引起沉澱、產酸菌生產過快等問題引起。可適度提高溫度;控制產酸菌生長條件;增加營養物和微量元素;減少進泥中Ca2+含量。

㈡ 污水處理活性污泥法中,污泥沉降性特別差的原因有哪些

活性污泥系統沉降性較差(污泥膨脹)的原因:污泥膨脹分為絲狀菌膨脹和非絲狀菌膨脹兩種,絲狀菌膨脹最為普遍。
1.絲狀菌膨脹
目前,人們對絲狀菌膨脹的認識尚不完全統一,一般認為絲狀菌和菌膠團細菌的優勢競爭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水質:水質是造成污泥絲狀菌膨脹的最主要原因。污水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低分子糖類和有機酸等)含量高時,有利於絲狀菌生長,導致污泥膨脹;污水中硫化物含量高時,有利於硫化細菌生長,而發生污泥膨脹;污水的PH值低(pH<6)時,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水缺乏氮和磷(C,N,P比例失調)時,絲狀菌比表面積大,與菌膠團細菌競爭氮和磷而優勢生長,也導致污泥膨脹。
溫度:菌膠團細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8——30℃,浮游球衣菌的生長溫度為15——30℃,最適溫度為25——30℃。如果水溫為25——28℃,易造成浮游球衣菌優勢生長,導致污泥膨脹。水溫低於15,一般不發生污泥膨脹。
溶解氧:溶解氧的影響比較復雜,過低和過高的溶解氧都會引起污泥膨脹。在排除其他因素後還不能解決污泥膨脹的問題就要通過調節曝氣系統改善溶解氧的含量進行處理。
有機負荷:有機負荷低時,營養物缺乏,絲狀菌在營養競爭中優勢生長,導致污泥膨脹;有機負荷很高時,溶解氧濃度迅速降低,絲狀菌優勢生長,引起絲狀菌膨脹。常溫下城市污水污泥負荷很低{0.1kgBOD5/(kgMLSS·d)}或很高{超過2.5kgBOD5/(kgMLSS·d)}時,都會發生絲狀菌膨脹。
工藝方法:實踐證明,完全混合式比推流式易發生污泥膨脹;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最不容易發生污泥膨脹;有沉砂池,但沒有設初沉池的工藝不易發生污泥膨脹;葉輪曝氣比鼓風曝氣易發生污泥膨脹;射流曝氣能有效地避免浮游球衣細菌引起的污泥膨脹。
2.非絲狀菌膨脹
活性污泥系統沉降性較差(污泥膨脹)時,鏡檢找不到大量絲狀菌,這種膨脹叫做非絲狀菌膨脹口非絲狀菌膨脹主要發生在水溫較低而污泥負荷較高的場合。
詳細請參考:
活性污泥系統沉降性較差(污泥膨脹)的原因以及處理方法
http://www.nmgjlscl.com/Item/Show.asp?m=1&d=2938

㈢ 影響活性污泥生長的因素

  1. 適宜的溫度

任何微生物只能在一定溫度范圍內生存,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可大量生長繁殖。在污泥培養時,要將它們置於最適宜溫度條件下,使微生物以最快的生長速率生長,過低或過高的溫度會使代謝速率緩慢、生長速率也緩慢,過高的溫度對微生物有致死作用。

工業廢水生物處理中最適宜的溫度為30℃左右。我公司造紙廢水全年在18~32℃間波動,可以保證生化細菌的酶促反應速度,使之良好生長繁殖。


2 .適宜的pH值

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物質代謝與pH值密切相關。大多數細菌、原生動物的最適pH值為6.5~7.5,在此環境中生長繁殖最好,它們對pH值的適應范圍在4~10。

而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的曝氣系統中,作為活性污泥的主體,菌膠團細菌在6.5~8.5的pH值條件下可產生較多粘性物質,形成良好的絮狀物。根據我公司廢水特徵,要控制廢水的pH值在7~8.5。 3 保證廢水中要有適量的溶解氧(DO)

㈣ 活性污泥的凈化反應過程的影響因素中哪兩個因素是最重要的為什麼

影響活性污泥凈化反應也就是影響有機物生化降解的因素。
主要有三個:
第一,有回機物種類;化學組成、理化性答質、濃度、共存基質。
第二,微生物種類和活性;微生物的來源、數量、種屬間的關系、齡期。
第三,系統環境;PH、DO、溫度、營養物。

㈤ 影響活性污泥法處理系統的因素有哪些

溫度,pH,溶解氧,營養物質,有機負荷,有毒物質等等。

㈥ 對活性污泥微生物影響較大的環境因子主要有哪些

溫度、溶氧、PH、負荷、有毒物質等等。主要通過改變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所處優勢還是劣勢來影響。比如在溶氧增加時,好氧微生物顯然處於優勢,所以好氧處理,就是消耗BOD的速率會大大增加,而溶氧減少時,厭氧微生物處於優勢,污水中的無機鹽的含量會大幅下降。
影響活性污泥性能的環境因素:
溶解氧——溶解氧濃度以不低於2mg/L為宜(2—4mg/L)。水溫——維持在15~25℃,低於5℃微生物生長緩慢。營養料——細菌的化學組成實驗式為C5H7O2N,黴菌為C10H17O6原生動物為C7H14O3N,所以在培養微生物時,可按菌體的主要成分比例供給營養。微生物賴以生活的主要外界營養為碳和氮,此外,還需要微量的鉀,鎂,鐵,維生素等。
碳源--異養菌利用有機碳源,自養菌利用無機碳源。氮源--無機氮(NH3及NH4+)和有機氮(尿素,氨基酸,蛋白質等)。
一般比例關系:BOD:N:P=100:5:1
好氧生物處理:BOD5=500——1000mg/l

㈦ 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差的原因有哪幾點

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營養不均衡,C、N、P比例失調,導致絮體顆粒小,不易沉降;

2、曝氣量過大,溶解氧升高,不易沉降;

3、絲狀菌膨脹;

4、污泥解絮;

5、水質不穩,負荷過大或過小;

6、剩餘污泥過多。

針對以上幾點,可作出以下相應對策:

1、投加一定的營養鹽和微量元素,使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有充足的營養吸收;

2、調整曝氣量,按實際情況如果是活性污泥法就在1.5-3之間,如果是接觸氧化,可在2-4之間;

3、絲狀菌膨脹無有效的控制措施,可適當調節曝氣量,然後投加一些絮凝劑,加大排泥力度試一下,如果實在不行,就從頭開始調把;

4、查找污泥解絮原因,看是否細菌中毒或營養不足;

5、充分發揮調節池的作用,盡量使水質均勻,或投加營養鹽進行調節或少量進水;

6、加速排泥。

(7)影響污水污泥活性的因素擴展閱讀:

活性污泥中復雜的微生物與廢水中的有機營養物形成了復雜的食物鏈。最先擔當凈化任務的是異養菌和腐生性真菌,細菌特別是球狀細菌起著最關鍵的作用。

優良運轉的活性污泥,是以絲狀菌為骨架由球狀菌組成的菌膠團。沉降性好,隨著活性污泥的正常運行,細菌大量繁殖,開始生長原生動物,是細菌一次捕食者。

㈧ .影響活性污泥活性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活性污泥性能的環境因素:溶解氧——溶解氧濃度以不低於2mg/L為宜(2—4mg/L)。水溫——維持在15~25攝氏度,低於5攝氏度微生物生長緩慢。營養料——細菌的化學組成實驗式為C5H7O2N,黴菌為C10H17O6原生動物為C7H14O3N,所以在培養微生物時,可按菌體的主要成分比例供給營養。微生物賴以生活的主要外界營養為碳和氮,此外,還需要微量的鉀,鎂,鐵,維生素等。
碳源--異氧菌利用有機碳源,自氧菌利用無機碳源。
氮源--無機氮(NH3及NH4+)和有機氮(尿素,氨基酸,蛋白質等)。
一般比例關系:BOD:N:P=100:5:1
好氧生物處理:BOD5=500——1000mg/l

㈨ 影響污水處理微生物活性的因素有哪些

在污水生化處理過程中,影響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為基質類和環境類兩大類。

基質類包括營養物質,如以碳元素為主的有機化合物即碳源物質、氮源、磷源等營養物質、以及鐵、鋅、錳等微量元素;另外,還包括一些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如酚類、苯類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屬離子如銅、鎘、鉛離子等。

環境類影響因素主要有:

(1)溫度。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是很廣泛的,盡管在高溫環境(50℃~70℃)和低溫環境(-5~0℃)中也活躍著某些類的細菌,但污水處理中絕大部分微生物最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是20-30℃。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微生物的生理活動旺盛,其活性隨溫度的增高而增強,處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圍,微生物的活性變差,生物反應過程就會受影響。一般的,控制反應進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別為35℃和10℃。

(2)PH值。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酸性或鹼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嚴重時會使污泥絮體遭到破壞,菌膠團解體,處理效果急劇惡化。

(3)溶解氧。對好氧生物反應來說,保持混合液中一定濃度的溶解氧至關重要。當環境中的溶解氧高於0.3mg/l時,兼性菌和好氧菌都進行好氧呼吸;當溶解氧低於0.2-0.3mg/l接近於零時,兼性菌則轉入厭氧呼吸,絕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數為絲狀菌)還可能生長良好,在系統中占據優勢後常導致污泥膨脹。一般的,曝氣池出口處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為宜,過高則增加能耗,經濟上不合算。

在所有影響因素中,基質類因素和PH值決定於進水水質,對這些因素的控制,主要靠日常的監測和有關條例、法規的嚴格執行。對一般城市污水而言,這些因素大都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各參數基本能維持在適當范圍內。溫度的變化與氣候有關,對於萬噸級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特別是採用活性污泥工藝時,對溫度的控制難以實施,在經濟上和工程上都不是十分可行的。因此,一般是通過設計參數的適當選取來滿足不同溫度變化的處理要求,以達到處理目標。因此,工藝控制的主要目標就落在活性污泥本身以及可通過調控手段來改變的環境因素上,控制的主要任務就是採取合適的措施,克服外界因素對活性污泥系統的影響,使其能持續穩定地發揮作用。

㈩ 活性污泥的影響因素

能夠影響微生物生理活動的因素比較多,其中主要有:營養物質、溫度、PH值、溶解氧以及有毒物質等。
環境因素
影響活性污泥性能的環境因素:
溶解氧——溶解氧濃度以不低於2mg/L為宜(2—4mg/L)。水溫——維持在15~25℃,低於5℃微生物生長緩慢。營養料——細菌的化學組成實驗式為C5H7O2N,黴菌為C10H17O6原生動物為C7H14O3N,所以在培養微生物時,可按菌體的主要成分比例供給營養。微生物賴以生活的主要外界營養為碳和氮,此外,還需要微量的鉀,鎂,鐵,維生素等。
碳源--異養菌利用有機碳源,自養菌利用無機碳源。氮源--無機氮(NH3及NH4+)和有機氮(尿素,氨基酸,蛋白質等)。
一般比例關系:BOD:N:P=100:5:1
好氧生物處理:BOD5=500——1000mg/l
微生物的組成主要有六種:
由外到內水解細菌、發酵細菌、氫細菌和乙酸菌、甲烷菌、硫酸鹽還原菌、厭氧原生動物其中產甲烷絲菌是厭氧活性污泥的中心骨架。 參與活性污泥處理的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動過程中,需要不斷從周圍環境的污水中吸取其所必須的營養物質,包括:碳源、氮源、無機鹽類以及某些生長素等。待處理的污水中必須充分含有這些物質。
碳是構成微生物細胞的重要物質,參與活性污泥處理的微生物對碳源需求量較大,一般以BOD5計,不應低於100mg/L。生活污水碳源比較充足,對於一些碳源不足的工業廢水則應補充碳源,如生活污水或是澱粉等。
氮是組成微生物細胞內蛋白質和核酸的重要元素,氮源可來自N2、NH3、NO3等無機氮化合物,也可以來自蛋白質腖(音dong)以及氨基酸等有機含氮化合物。生活污水中氮源充足,不需要另行投加;工業廢水則應考慮含氮是否充足,必要時可投加尿素、硫酸銨等。
磷是合成核蛋白、卵磷脂以及其他磷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在微生物的代謝和物質轉化中起重要作用。輔酶I、輔酶II、磷酸腺苷等都含有磷。微生物主要從無機磷化合物中獲取磷。磷源不足將影響酶的活性,從而使微生物的生理功能受到影響。
一般三大營養物質(碳源、氮源、磷源)比例關系為BOD:N:P=100:5:1
硫是合成細胞蛋白質不可缺少的元素,輔酶A也含有硫。
鈉在微生物細胞中調節細胞和污水之間滲透壓所必需的。
鉀是多種酶的激化劑,具有促進蛋白質和糖的合成作用,還能控制細胞質的膠態和細胞質膜的滲透性。
鈣具有降低細胞質的透性,調節酸鹼度以及中和其他陽離子所造成的危害。
鎂在細胞質合成及糖的分解中起著活化作用,參與菌綠素的合成。
鐵是細胞色素氧化酶和過氧化氫結構的一部分,在氧的活化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催化作用。 「有毒物質」是指對微生物生理活動具有抑製作用的某些無機質及有機質,主要有重金屬離子(如鋅,銅,鎳,鉛,鉻等)和一些非金屬化合物(如酚,醛,氰化物,硫化物等)。 有毒物質對微生物毒害作用,有一個量的概念,只有在有毒物質在環境中達到某一濃度時,毒害和抑製作用才顯現出來。污水中的各種有毒物質只要低於這一濃度,微生物的生理功能不受影響。有毒物質的作用還與pH值、水溫、溶解氧、有無其他有毒物質及微生物的數量以及是否經過馴化等因素有關。
廢水的厭氧處理主要用於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前處理,厭氧活性污泥的性質和組成如下:由兼性厭氧菌和專性厭氧菌與廢水中的有機雜質形成的污泥顆粒。呈灰色至黑色,有生物吸附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和絮凝作用,有一定的沉降性能;顆粒厭氧活性污泥的直徑在0.5mm以上。

閱讀全文

與影響污水污泥活性的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edi三腳調阻器 瀏覽:566
檸檬酸除垢劑沖廁所 瀏覽:502
電子除垢器可以代替葯劑嗎 瀏覽:753
純鹼在污水處理中應用 瀏覽:667
樹脂錨固劑檢測依據 瀏覽:198
凈水龍頭除水垢 瀏覽:48
空氣凈化器為什麼不冒煙 瀏覽:424
反滲透膜出水量小 瀏覽:745
有水垢得水可以引用嗎 瀏覽:302
七芯的500長的棉過濾芯 瀏覽:686
蒸餾時溫度計水銀球應位於 瀏覽:156
污水單位 瀏覽:964
離子交換前景 瀏覽:942
淋浴桿上的水垢 瀏覽:730
戴森凈化器pm10顯示999怎麼辦 瀏覽:494
波浪塑膠污水管挖爛怎麼修復 瀏覽:864
砼滲水處理 瀏覽:683
陽離子交換樹脂轉換為氫型 瀏覽:975
江蘇省泰州市哪裡有樹脂片賣 瀏覽:535
不銹鋼除垢 瀏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