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煮好的筍起白點怎麼辦
泡水,還有就是把筍用鹽炒一會,鹽多放點在放到代子里密封就好了不要有空氣哦
Ⅱ 竹筍怎麼加工好吃
竹筍怎麼加工好吃
1 清水竹筍
清水竹筍的大量生產始於20世紀80年代, 產品以9 L、18 L清水竹筍罐頭為主, 主要出口到日本。近些年, 150~500 g裝量的真空小包裝水煮筍得到消費者青睞, 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清水竹筍罐頭一般分為:整裝、混裝、片裝、條裝、丁裝。其加工工藝流程一般為新鮮竹筍→篩選→切頭剝殼→分級→清水預煮→冷卻漂洗→修整挑撿→裝罐→注湯→排氣→封口→滅菌→冷卻→成品。
2 調味竹筍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軟包裝調味竹筍等即開即食的方便食品因食用方便、健康美味而備受消費者青睞, 許多生產廠家研發出了油煙筍、辣味筍、玉筍片、醬丁筍、筍蓉等方便產品。調味竹筍的加工工藝一般為:原料→修整清洗→切分→蒸煮護色→冷卻→瀝干→調味→裝袋封口→殺菌→成品。
3 腌制竹筍
竹筍腌制是利用食鹽的高滲透壓作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蛋白質的分解作用等過程, 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活動, 賦予了產品特有的風味。竹筍腌制有非發酵型腌制和發酵型腌制。非發酵型腌製品因食鹽或其他腌制材料的用量很高, 在腌制過程中完全抑制微生物的乳酸發酵作用;發酵型腌製品則添加少量的食鹽、香辛料等腌制材料, 在腌制過程中通過發酵作用增加竹筍的風味, 發酵時產生的乳酸與加入的食鹽和香辛料起到防腐作用。
4 干制竹筍
干制竹筍又叫筍干,筍干是以新鮮竹筍為原料,經預處理、鹽腌發酵後乾燥或不經鹽腌發酵直接乾燥而成的, 干制使竹筍製品具有良好保藏性。傳統工藝生產的筍干在貯藏過程中容易發生褐變, 影響外觀, 因此熏制過程常使用硫制劑作為護色劑, 導致產品中硫含量超標, 有害健康。
5 筍汁飲料
竹筍性甘、微寒, 能清熱祛痰、利尿, 可製作筍汁飲料。竹筍的下腳料營養價值很高, 通過破碎、榨汁等加工, 所得的筍汁可加工成飲料。筍煮液成分與鮮竹筍汁相近, 可作為筍汁飲料生產原料, 為竹筍罐頭廠變廢為寶、綜合利用開辟了新途徑。因此, 筍汁飲料的研發大大提高了竹筍綜合利用率。
Ⅲ 清水筍是什麼筍
清水筍以優質鮮冬筍為原料,經過近十道工序加工生產而成。其產品色白純凈、肉質細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精纖維、鈣、磷、鐵、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保鮮味、無塵染、滅菌嚴、密封實、不霉變之特點;有去積食、助消化、降體肥之保健功能。
Ⅳ 竹筍罐頭的做法,簡單省事的方法
1、涼拌蘆筍:原料為蘆筍、姜、精鹽、味精、香油。將蘆筍洗凈,去掉老根,用開水焯熟;姜切末,與其它料一同拌勻,澆在擺好的蘆筍上即可食用,此菜具有色澤碧綠,鮮咸爽脆的特點。注意焯蘆筍的時間不宜過長,焯過應馬上用冷水沖泡,否則不脆。
2、蘆筍炒肉:原料為蘆筍、豬(羊)肉、蔥、姜、干紅辣椒,調料為精鹽、味精、白糖、色拉油。將蘆筍洗凈,去老根切段,肉切片;鍋內放油燒熱,下蔥、姜、辣椒燜炒後,放肉片炒白,然後下蘆筍、調料一同炒香後即可裝盤食用。
3、蘆筍湯:原料為蘆筍、海米、蘑菇,調料為精鹽、高湯、味精、胡椒粉、香油。將蘆筍洗凈去掉老根,切成寸段,海米用溫水泡軟,蘑菇切片;鍋內放湯燒開,調好味後,放入蘆筍、海米和蘑菇燒開即可裝碗,具有湯鮮味美,營養豐富的特點。
4、素炒四寶:原料為蘆筍、香菇、胡蘿卜、白果、蔥、姜,調料為精鹽、高湯、色拉油、生粉、味精。將蘆筍洗凈去老根,香菇片去根部、胡蘿卜去皮、白果去殼,四種原料用開水焯一下備用;鍋內放油燒熱,下入蔥、姜炒香後,下入原料、高湯、鹽、味精燒開後,勾芡淋明油即可裝盤食用。注意香菇和胡蘿卜、白果焯水時,時間要適當地長一些。此菜的特點是色澤鮮艷,營養合理,鮮鹹味美,宴中必備。 魚香汁涼拌。調料: 泡椒10克 姜5克 大蔥5克 大蒜5克 鹽3克 白砂糖5克 醋5克 味精2克 醬油5克 辣椒油30克 香油5克 各適量
Ⅳ 怎樣存放竹筍
竹筍是我國的傳統食品,其營養豐富,是人們喜愛的蔬菜。竹筍除作蔬菜鮮食外,主要用於加工清水筍罐頭,或發酵後生產各種調味筍。由於產筍期集中且季節短,往往造成產筍旺季來不及加工處理而爛筍,但淡季又無筍應市的局面。所以,採用保鮮貯藏技術來調節竹筍的市場供應餘缺,很有必要。
竹筍的採收:主要是冬季採收的冬筍和清明節前後採收的春筍。竹筍在筍頭剛露出土面時為採收適期,過遲採收,纖維多,具苦味。採收時扒開筍周圍的泥土,露出竹鞭,用刀切斷筍的基部,取出竹筍,再將坑穴覆土填平,不會影響母竹繼續生長。冬筍貯藏:竹筍貯藏宜採用溫度0~1℃和相對濕度90%~95%條件。①埋藏:嚴格挑選,剔除破損、干癟和受凍發軟的筍,短期貯藏可在室外陰涼處與濕沙土層積堆藏,堆高約1m左右,上面覆蓋250px的沙土,再蓋上稻草,防止日曬和雨淋。埋冬筍時,須連筍殼豎放在濕沙堆內,可貯1個月以上時間。若需較長時間貯藏,應在室外挖坑,然後將選好的冬筍與沙土層積在坑內,最後覆上一層厚土,再蓋上稻草。切忌不能用塑料薄膜覆蓋和潑水保濕,以防變質腐爛。②鹽水浸藏:將冬筍整株置於鹹菜缸(或池)內,用濃鹽水浸漬,可貯2個月左右,筍肉品質和筍殼顏色均不改變。食用時須經清水浸泡脫鹽。③保鮮劑處理貯藏:先用25%亞硫酸鈉、30%碳酸氫鈉、10%氧化鈣、40%大蒜提取液配製成保鮮劑,然後挑選切口較平整的帶筍殼竹筍,用保鮮劑浸泡處理切口,再用液體石蠟塗抹切口,裝入塑料網袋,擺架放置在室內,可防霉並減少失水。在1~5℃條件下,可貯1個月以上時間。
Ⅵ 判斷題:清水竹筍罐頭的PH為5.4,屬於低酸性罐頭食品;如果加入少量的檸檬酸使 平衡後的PH 為4.0 ,則這種
錯誤
酸性食品和鹼性食品的判定是看被人體消化了以後消化產物的酸鹼性確定的,和物質本來的酸鹼性沒有必然聯系
加入檸檬酸和原來的竹筍在體內消化後產物呈現鹼性,雖然檸檬酸是酸性的,但是它還是鹼性食物
常用判斷依據是
但肉蛋類 酸性食品
蔬果類 鹼性食品
Ⅶ 蘆筍罐頭怎麼做
主要原料蘆筍、白砂糖、味精、食鹽等。
設備用具籃子、鍋、水槽、滅菌後的罐頭瓶等。
製作方法按比例分別配製2%~25%的鹽水、0.75%~0.95%的白砂糖水0.14%~0.19%的味精水,將三者混合做成湯汁,把PH值調到5.4土0.2。調時可採用維生素C調整。將湯汁加熱到90℃時備用。
此時將選好的新鮮蘆筍用水沖洗,將筍尖朝上裝入一特製的籃子里,使筍下2/3部位浸入93士2℃的熱水中,為防止筍尖預熱過度,使上1/3筍尖部分露在水面外浸漬2~3分鍾,然後再將筍全部浸沒水中1分鍾後出鍋。水的硬度要求在17以下,PH值在61以下,出鍋後馬上噴淋冷水,使其冷卻約1分鍾後放入冷卻水槽里,可以發現預煮效果好的筍緩慢下沉,變90度彎曲不折斷。如果迅速下沉,說明預煮過度,若浮而不沉,則預煮不足。冷卻後迅速剝去變色的鱗片,一律尖向上,裝入已清洗滅菌的罐里。然後將上述備用的湯汁注入罐內,以浸沒筍尖為適量。
注入湯汁後,加熱到90℃-95℃,排氣10~12分鍾,排氣後急速封蓋。封蓋後滅菌,罐裝重量為250克的需在115℃~116℃條件下滅菌23分鍾;重量為280~425克的滅菌24分鍾;重量為800克的為26分鍾。滅菌後,迅速冷卻,即為成品。
工藝流程選料清洗預煮冷卻裝罐加湯汁排氣封蓋滅菌冷卻成品。
Ⅷ 自製筍罐頭怎麼做好吃,自製筍罐頭的家常做法
普通春筍淹制罐裝做法
首先,准備好你要的腌制春筍容器大小 洗凈後 晾乾待用
然後,把春筍也洗干凈 用刀切片 或塊狀 反正切你喜歡的就行
再後一步就是 用隨便什麼容器都可以 把鹽和春筍放在一起用手糅合下 看似差不多就可以放入
伱第一步洗好的容器里用手把它壓壓實 然後把容器封起來
如果你的容器大小真好放置陰暗處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容器打了 那你用一磚塊用干凈的塑料袋帶起來
然後壓在春筍上 注意容器打了 首先要把春筍封好 然後再把帶好的磚塊壓在上面 這樣就沒有空氣進入了
等它差不多能吃的時候 就應該放心的使用了
表達能力有限,希望可以幫到您。
Ⅸ 冬筍怎麼處理
竹筍的採收與保鮮貯藏技術
竹筍是我國的傳統食品,其營養豐富,是人們喜愛的蔬菜。竹筍除作蔬菜鮮食外,主要用於加工清水筍罐頭,或發酵後生產各種調味筍。由於產筍期集中且季節短,往往造成產筍旺季來不及加工處理而爛筍,但淡季又無筍應市的局面。所以,採用保鮮貯藏技術來調節竹筍的市場供應餘缺,很有必要。
1.竹筍的採收:主要是冬季採收的冬筍和清明節前後採收的春筍。竹筍在筍頭剛露出土面時為採收適期,過遲採收,纖維多,具苦味。採收時扒開筍周圍的泥土,露出竹鞭,用刀切斷筍的基部,取出竹筍,再將坑穴覆土填平,不會影響母竹繼續生長。
2.冬筍貯藏:竹筍貯藏宜採用溫度0~1℃和相對濕度90%~95%條件。①埋藏:嚴格挑選,剔除破損、干癟和受凍發軟的筍,短期貯藏可在室外陰涼處與濕沙土層積堆藏,堆高約1m左右,上面覆蓋10cm的沙土,再蓋上稻草,防止日曬和雨淋。埋冬筍時,須連筍殼豎放在濕沙堆內,可貯1個月以上時間。若需較長時間貯藏,應在室外挖坑,然後將選好的冬筍與沙土層積在坑內,最後覆上一層厚土,再蓋上稻草。切忌不能用塑料薄膜覆蓋和潑水保濕,以防變質腐爛。②鹽水浸藏:將冬筍整株置於鹹菜缸 (或池)內,用濃鹽水浸漬,可貯2個月左右,筍肉品質和筍殼顏色均不改變。食用時須經清水浸泡脫鹽。③保鮮劑處理貯藏:先用25%亞硫酸鈉、30%碳酸氫鈉、10%氧化鈣、40%大蒜提取液配製成保鮮劑,然後挑選切口較平整的帶筍殼竹筍,用保鮮劑浸泡處理切口,再用液體石蠟塗抹切口,裝入塑料網袋,擺架放置在室內,可防霉並減少失水。在1~5℃條件下,可貯1個月以上時間。
3.春筍貯藏:春筍採收時正值高溫來臨時節,筍體正處在生長發育旺盛期,需通過低溫冷藏來控制衰變。具體做法是將經挑選的新採收春筍,先送入冷庫上架或裝筐堆碼預冷後,再裝入0.02~0.03mm厚的聚乙烯塑料袋內,扎口密封,入冷庫上架擺放,控製冷庫恆定在0~1℃,並維持相對濕度90%~95%,可保鮮1個月以上。
苦竹筍的加工保鮮方法
新鮮苦竹筍具有肉白脆嫩、微苦帶甜、清香可口的特性,是餐桌佳餚。苦竹筍產筍在4月~7月份,產筍期僅4個月。為使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鮮可口的苦竹筍,峨眉山市筍農在長期實踐中創造出多種苦竹筍保鮮新方法,現介紹如下:
1.選購鮮嫩優質筍正常的鮮嫩苦竹筍外殼光滑呈金黃色,無明顯害蟲洞眼,筍殼尖部耳葉青綠鮮活無脫落現象。如果耳葉無光澤易脫落,則殼內筍肉已腐爛變質。苦筍大頭為實心無空洞,是手扳筍而不是鋤挖筍,用指甲橫掐易進。一般筍徑2厘米~4厘米的筍長為30厘米~40厘米,筍徑4厘米~6厘米的筍長為40厘米~50厘米。如果過長,則筍肉偏老質差不可選用。
2.蒸製冷藏保鮮法苦竹筍應盡快剝殼加工。用快刀削去一面筍殼,注意不要削傷筍肉,再用手輕輕剝去全部筍殼,並用尖刀修去筍尖嫩殼肉,冼凈待用。蒸鍋內的水燒開後,將筍條放入蒸格內蒸制15分鍾~20分鍾,取出冷卻。在筍肉表面撒少許食鹽,再用木板壓1小時~2小時,壓去筍內多餘的水分。將筍取出晾乾表面水分,依次整齊地裝入潔凈的食品保鮮袋裡,封嚴袋口。每袋裝1千克~2千克,放進冰箱或冰櫃里,於0℃以下保存。食用時取出解凍烹飪,可保持清香濃味。
3.炒製冷藏保鮮法將鮮苦竹筍剝去外殼,剃凈嫩殼肉,洗凈切片。筍徑4厘米以下的小筍,斜切成1.5毫米~2毫米厚的橢圓形薄片;筍徑4厘米以上的大筍,先順切成兩半,然後斜切成半圓形薄片。把筍片放到缸、盆等容器內,撒入適量食鹽拌勻,放置1小時~2小時後,濾去水分。將鐵鍋燒熱放入優質豬油(每千克筍片用50克豬油),放入筍片翻炒熟後,起鍋攤晾在寬敞的器具內冷卻,晾去過多的水分後,再裝進潔凈的食品保鮮袋中,封嚴袋口。裝成0.5千克~1千克的小袋,放進冰箱或冰櫃里冷藏。隨用隨取,味道鮮美、清香如新,保質期在18個月以上。
4.罐裝貯藏保鮮法沒有冰箱的家庭,可以採用、罐藏法。選用頸部有盛水槽的泡菜壇、罐、瓶等容器,以容量5千克~1.0千克最適宜。將苦筍製成筍條或筍片,分別裝進洗凈的罐內,邊裝邊壓緊,罐口預留適當空間,然後用洗凈的筍殼、棕葉、草辮等填封罐口,蓋上蓋子,最後慢慢向水槽里注水淹住蓋邊隔絕空氣。如果用沒有盛水盤的容器,可另選一個水槽,將筍罐倒立於水槽中,然後往水槽內注水淹住罐口,水深不能超過罐口填充物。每次取食後要注意添加填充物,並經常換水、注水和檢查,以防水干漏氣而使筍片變質。該方法可以保持12個月。
竹筍及其保鮮技術
竹筍鮮美,常作為蔬菜食用,還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竹筍味甘、微寒、無毒,有消渴、利尿、清肺、化痰等功效。竹筍所含的纖維素能促進腸壁蠕動,增進消化腺分泌.利於消化排泄,減少有害物質停滯在腸道,起防治腸癌的作用。因此,竹筍憑其豐富的營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喜愛的傳統食品。
竹筍常溫下很容易產生木質化,極大地影響到竹筍的營養和品質。竹筍採摘後在常溫下貯藏24小時,即有60%的部位木質化,48小時後,幾乎失去食用價植。由於竹筍多生產於交通不方便的山區或丘陵,從採摘到銷售地區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更加重了綠竹筍的木質化。我國年產竹筍210萬噸,居世界首位,且產量呈上升趨勢,據有關方面預測,2010年我國竹筍產量將達到300~320萬噸。因此,對於研究如何保鮮綠竹筍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內常用的保鮮技術有:
(一)塗膜處理 塗膜處理是竹筍去除外殼和底部、根部後,在竹筍的表層塗上一層膜,以延緩竹筍的呼吸強度,從而減緩體內營養成分的損失。主要的塗膜有殼聚糖塗膜、魔芋葡甘聚糖塗膜。塗膜的一般工藝流程為:
竹筍→清洗→去除根部和底部筍殼→護色(8分鍾)→滅青→塗膜→吹乾→塑料包裝→稱重→貯藏。
塗膜時殼聚糖塗膜約為1.5%,魔芋葡甘聚糖塗膜約為0.2%。具體的濃度應根據塗膜液的組成和塗膜工藝。
在上面的塗膜處理中,都涉及到滅青工藝,其主要目的可能是鈍化竹筍底部的酶,並殺死微生物。一般滅青溫度越高、時間越長,鈍化酶和抑制微生物越徹底。但是高溫長時間滅酶後,部分竹筍蒸熟,貯藏期間變軟,引起竹筍汁液的流失,反而縮短竹筍的貯藏時間。因此滅青的溫度和時間將隨著竹筍品種的不同而不同。根據報道,滅青時所採納的溫度約為60℃,時間為30~60秒。
(二)化學試劑保鮮 化學試劑保鮮主要有兩種:(1)加入能釋放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化學試劑。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增加包裝系統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從而抑制竹筍的呼吸強度;二氧化硫是用來抑制微生物和酶,從而達到保鮮的目的,常用的硫試劑有亞硫酸鈉、焦亞硫酸鈉、連二亞硫酸鈉等。(2)防腐劑。主要是用苯甲酸鈉、山梨酸鉀、氯化鈉等,如雲南省思茅地區徐平,用苯甲酸鈉、焦亞硫酸鈉做為化學添加劑進行竹筍保鮮,並取得成功(獲得國家專利90109091)。但是由於現在人們對食品要求逐漸提高,因此防腐劑的使用量受到了一定的控制。所以使用防腐劑時,一定要注意不同的防腐劑的使用范圍及其最大使用量。
(三)低溫冷藏 把處理後的竹筍放入透氣塑料筐中,放置於冷庫中,溫度一般控制在3~6℃,濕度為85%~95%。適當的降溫可以有效地降低竹筍體內的呼吸強度,延緩呼吸峰的出現,可以大大地延緩筍體內蛋白質、脂肪、澱粉等物質的分解。
(四)薄膜包裝 用塑料袋裝入筍塊,然後密封保存,也有採用真空密封包裝,常用的塑料袋主要是PE袋。但這種處理容易導致竹筍的無氧呼吸,從而使竹筍的品質變壞。因此這種方法常常和其他方法結合,如低溫貯藏、包裝袋內加入能釋放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固體緩沖釋放劑、活性碳等
冬筍的貯藏與加工方法
冬筍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佐餐的上品。它含水分少,易運輸,易貯藏,又是加工成冬筍罐頭的好原料,深受消費者的歡迎,尤其是加工出口的冬筍罐頭在日本、美國市場更是大受青睞,出口創匯利潤高。
一、冬筍的貯藏
1.室內黃泥貯藏法。選擇泥地四周是水泥牆的房屋,先在地面鋪大約10厘米厚的黃泥(含水分5~7成),然後將冬筍平放堆積,一層黃泥一層冬筍,上蓋10~15厘米厚的黃泥。家庭少量貯藏,也可用木箱,下鋪5~8厘米沙泥,將冬筍平放,上蓋1厘米厚的沙泥撳實,再放冬筍蓋沙泥撳實,最上層沙泥距箱3厘米,上蓋箱蓋,放在陰涼處貯藏。這種貯藏方法在春夏季可貯藏1個月左右,仍能保持新鮮。
2.室外挖洞貯藏。可在朝南的溝坡或山腳挖洞,洞深2~2.5米,即肚大口小,易於保溫保濕。底部平鋪10~15厘米厚的濕沙(含水量5~7成),將冬筍根朝下,梢朝上均勻排列,上覆蓋泥沙撳實。第2層與第1層方法相同,這樣一直層放到離洞頂5~60厘米為止,以利於空氣交換,上蓋木板或水泥板,板上蓋泥20厘米。這種貯藏方法數量多,春夏季保鮮時間可長達6個月。
二、冬筍的加工
1.醬筍。將竹筍剝殼洗凈,切成3~4厘米厚的筍圈。按100公斤竹筍,10公斤豆油、13公斤食鹽、2.5公斤白糖、300克酒的比例備料。將稱好的豆油、食鹽、白糖混合拌勻作配料。選用大肚小口壇洗凈晾乾備用。先在壇底撒一層配料,然後一層竹筍一層配料地裝壇,一直裝至壇口,上面撒少許食鹽,然後加蓋。待數小時後,壇內筍體積略有縮小時,應補充填入筍塊與配料,並在面上撒一層配料,倒入米酒,便可加蓋封口,移至通風陰涼處存放,約半年後便可開壇。上等醬筍筍塊軟嫩,呈淡黃褐色,鹹淡適中,風味獨特。
2.干筍。將竹筍剝殼去泥,洗凈後裝入鍋內,每100公斤筍,加食鹽3~5公斤,一次性加水30公斤左右,煮沸6~8小時,中途翻鍋幾次,將鍋底的筍翻至鍋面。煮筍時間根據火力的大小靈活掌握,切忌時間過長,把筍煮得太爛。筍肉煮至不生不爛時出鍋,瀝干水分,攤放於烘房。干制過程中保持溫度40~60℃,並經常翻動筍干,至筍肉色澤黃亮,手捏松挺不滑膩時即成。烘製過程中溫度切勿過高,否則會嚴重降低干製品質量。
Ⅹ 超市買的袋裝竹筍還需要焯水嗎上面標注的類型是竹筍罐頭。
1、竹筍要焯水嗎
需要的鮮竹筍做時需要焯一下水,竹筍含有較多的草酸,需要焯一下水去除這些草酸,否則過多的草酸對身體健康不利的鮮筍含有大量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因此鮮筍不要切後就炒,要在燒炒前用開水焯3分鍾,使鮮筍中的大部分草酸分解,這樣不但不會影響鈣質吸收,還會除去澀味,提高口感,而且在竹筍的炒制過程中炒至熟透,進一步使草酸分解。
2、新鮮竹筍怎麼處理
2.1、切除竹筍:先將竹筍一切兩半,即從根部的中心軸下刀,切到尖部的中心軸,竹筍切成兩半後,從切面中看到一層一層的筍衣,左手拿住根部,右手揪住切面的一側向下扯,一下子就能將所有筍衣剝下,然後用刀子將竹節和根部的硬皮和硬跟去掉。
2.2、熱水蒸煮:鍋中做熱水,水開後,將竹筍切成幾段,放到水裡焯,水開後再煮5分鍾,大概6成熟的樣子,就可以取出,變涼後就可以切絲了,經過處理的竹筍沒有澀味。
3、竹筍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3.1、竹筍不能和紅糖一起吃:紅糖性溫,竹筍性寒,食物葯性稍有抵觸。竹筍蛋白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的賴氨酸在與糖加熱的過程中會形成賴氨酸糖基,有凝血作用,食用後會出現腸胃不適、嘔吐、腹瀉病症,影響健康。
3.2、竹筍不能和糖漿一起吃:製作糖漿的原料可以是糖水、甘蔗汁、果汁或其他植物汁等。由於糖漿含糖量非常高,糖漿和竹筍一起吃的話會引起腸胃不適、嘔吐等反應。
3.3、竹筍不能和羊肝一起吃:羊肝味苦性寒,富含維生素,對缺乏維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有治療作用,而竹筍內存在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和羊肝一起炒時,會破壞羊肝中的維生素A,產生某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會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甚至會影響眼睛健康。
3.4、竹筍不能和豬小排一起吃:豬小排是指豬腹腔靠近肚腩部分的排骨。豬小排富含蛋白和脂肪酸、鈣和膠原蛋白等營養物質,竹筍中含有較多的草酸,和豬小排一起吃,會影響鈣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