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知道9000認證的設備部環境監測記錄咋填寫嗎
文件名稱Document: 【EHS監測管理流程】 文件編碼 Reference No.: 【SM/EHS14】
版本Version: 【V2.0】 業務類別 Business Category: 【體系管理 】◆
生效日期 Date:【 】 業務模塊 Business Mole :【EHS管理 】◆
擬制責任人Prepared by: 業務小類 Sub Category of Business【】◆
0 定義 Definition
EHS是指環境管理、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
1 目的 Objective
為了使公司在EHS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保持對自身EHS狀況的了解,評價EHS目標和指標的實現情況,驗證EHS管理方案是否有效地履行,同時確認是否滿足法律、法規和其他應遵守的要求。
2 適用范圍 Scope
適用於在公司EHS體系管理中和運行過程中,對可能具有重大EHS影響的EHS表現和過程式控制制情況的測量和評價。
3 KPI指標 KPI Index
無。
4 流程圖 Flow Chart
5 流程說明 Instructions of Process
001 編制年度監測計劃 各部門EHS工作小組
各部門EHS工作小組根據初始EHS評審已識別的重大環境因素、顯著危險源、EHS目標、指標、EHS管理方案,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等資料,分別編制本部門年度EHS監測計劃。監測項目可能包括:
a) 廢水、廢氣、廠界雜訊等污染物
b) 室內有毒有害物質、室內雜訊、振動、照明等項目
c) 各類輻射
d) 接地電阻
監測計劃中設置的需監測的EHS表現參數應反映環境保護、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及標准,並且應具有客觀性、可驗證性和再現性。監測計劃應該包括監測的項目及分析內容、監測的時間、頻次、方法、監測的責任人及配合部門。
002 審核批准年度監測計劃 部門主管領導
各部門擬制完成年度監測計劃後,分別提交各自部門主管領導審核、批准。監測計劃批准後,由部門主管領導指定人員根據計劃實施。年度監測計劃應提交給公司EHS委員會。
003 尋找有資質的外部監測機構 公司EHS委員會
公司EHS委員會(或委託相關部門)應根據各部門監測計劃的安排與要求,尋找、聯系外部有資質的監測機構,確定外部監測機構到我公司進行監測的項目、時間、地點、范圍等。
004 內部監測 各部門EHS工作小組
必要時,各部門EHS工作小組可以編制內部監測計劃,組織對本部門內的重要項目進行自行監測,監測結果填寫在《內部EHS監測記錄表》中。
各部門內部監測所使用的監測儀器應定期進行校準,具體的方式與規定詳見《計量手冊》。
005 實施外部監測 外部環境監測機構
外部有資格的監測機構根據與我公司的合作要求、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對我公司的EHS進行監測,監測結果以書面報告形式及時反饋給我公司。
006 配合實施監測 公司EHS委員會
公司EHS委員會(或委託相關部門)在監測實施前與外部監測機構保持聯系,提前做好相應的准備工作,並按照監測計劃安排,安排好接待人員,配合外部機構的完成監測工作。
007 對監測結果進行分析與後續措施 各部門EHS工作小組
各部門EHS工作小組應對監測報告進行分析,重點分析監測結果與相應國家、地方標準的符合情況,並對各監測項目的歷史數據進行回顧與分析,以了解各工位的EHS管理現狀。
如果通過分析,發現了一些EHS問題,各部門EHS工作小組應組織人員及時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糾正或預防措施,並反饋給責任部門。糾正或預防措施完成時間一般為一個月。EHS委員會應對措施完成的有效性進行跟蹤,直至完成關閉為止。
對問題的原因分析、採取的糾正措施、糾正措施完成情況等在持續改進系統中說明。
008 EHS績效定期評估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應定期(每半年一次)組織各部門安全管理人員,對**公司的EHS績效進行評估,評估依據包括內外部監測報告、內部檢查結果、事故事件發生情況(包括污染事故、職業病、工傷等)、員工權益投訴等信息,通過評估應明確以下事項:
a) **所有業務活動是否滿足環保、職業健康與安全的法律法規及標准要求;
b) **是否滿足EHS方針、目標的要求;
c) **的EHS管理方案是否正常運行;
d) **的EHS績效狀況(不僅限於):
I. 危險作業的控制現狀;
II. 特種設備的控制現狀;
III. 職業病發生情況;
IV. 工傷事故事件發生情況;
V. 員工權益的管理現狀;
VI. 內外部EHS投訴情況。
評估結果應記錄在《EHS績效行為評估表》中,並提交公司管理層,作為管理評審的
重要輸入。
對評估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按《持續改進流程》的要求進行問題處理。
6 支持文件 Supporting Document
上層文件名稱 文件編號 上下游介面文件 文件編號
7 相關文件 Correlative Documents
上層文件名稱 文件編號 上下游介面文件 文件編號
持續改進流程
危險源辯識、評價與控制措施
8 記錄的保存 Retention of Record
記錄名稱 保存責任者 保存場所 歸檔時間 保存期限 到期處理方式
EHS監測計劃 各部門EHS工作小組 文件夾 按年 三年 銷毀
EHS監測記錄表 各部門EHS工作小組 文件夾 按季 三年 銷毀
EHS監測報告 各部門EHS工作小組 文件夾 按年 三年 銷毀
EHS績效行為評估表 公司EHS委員會 文件夾 按年 三年 銷毀
9 補充說明 Supplementary Instructions
無。
10 文檔歷史 History of Document
版本號
Version 擬制/修改責任人
Develop/Change Owener 擬制/修改日期
Develop/Change Date 修改內容及理由
Change and Reason 批准者
Approved by
Ⅱ 污水色彩儀器上的廢水流量是啥意思
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劇增加,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也大量增加。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污水排放量最大、增加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然而,總體而言我國污水處理能力較低,有相當部分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或間接排放,嚴重污染了水體,成為危害環境生態、影響人民生活和身體健康的突出問題。
在水環境保護治理過程中,對污水排放的流量准確計量核定是一項非常必要的基礎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規定: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安裝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並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排放工業廢水的企業,應當對其所排放的工業廢水進行監測,並保存原始監測記錄。
流量計作為一種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是污染防治設施的組成部分。目前用於污水處理的流量計種類多樣,用的較多的是電磁流量計和聲學多普勒流量計。
電磁流量計
電磁流量計是應用電磁感應原理,根據導電流體通過外加磁場時產生的電動勢來測量導電流體流量的一種儀器。其基本原理為:在一般非導磁材料做成的管道外面,安裝有一對磁極N和S,用以產生磁場。當導電液體流過管道時,因流體切割磁力線而產生了磁感電動勢,此感應的電勢由與磁極垂直方向的兩個電極引出,當磁場的強度不變,管道直徑一定時,這個感應電勢的大小僅與流速有關,將此感應電勢的大小傳給顯示儀表,就能讀出流量。
電磁流量計的優點是壓損極小,可測流量范圍大。最大流量與最小流量的比值一般為20:1以上,適用的工業管徑范圍寬,最大可達3m,輸出信號和被測流量成線性,精確度較高。但其應用范圍有限,僅適合於滿管的流體的流量;當流速和速度分布不符合設定條件時,將產生較大的測量誤差;電磁流量計的信號比較弱,外界略有干擾就能影響測量的精度。
聲學多普勒流量計
聲學多普勒流量計利用超聲波在水中傳播時遇到懸浮物散射產生多普勒效應,通過測量發射波與接收波之間的頻率差計算水流流速,通過壓力感測器測量水位,屬於「速度-截面積法」流量間接測量裝置。
Ⅲ 水質監測的常規五項指標是哪些
環境監測角度的水質5參數是:PH 水溫 濁度 電導率 溶解氧
《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上提到 具體忘了哪頁了
Ⅳ 有關工業水污染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於2008年2月28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本法明確規定了保護水資源的相關政策、責任范圍任及措施等,還明確規定了違反本法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 正文 2.1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防治水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飲用水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等地表水體以及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第三條水污染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優先保護飲用水水源,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程建設,預防、控制和減少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水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採取防治水污染的對策和措施,對本行政區域的水環境質量負責。
第五條國家實行水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將水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對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考核評價的內容。
第六條國家鼓勵、支持水污染防治的科學技術研究和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強水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
第七條國家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健全對位於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區域和江河、湖泊、水庫上游地區的水環境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交通主管部門的海事管理機構對船舶污染水域的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國土資源、衛生、建設、農業、漁業等部門以及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資源保護機構,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有關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第九條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第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保護水環境,並有權對污染損害水環境的行為進行檢舉。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對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2.2 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的標准和規劃
第十一條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國家水環境質量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國家水環境質量標准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制定地方標准,並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二條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流域水體的使用功能以及有關地區的經濟、技術條件,確定該重要江河、湖泊流域的省界水體適用的水環境質量標准,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第十三條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根據國家水環境質量標准和國家經濟、技術條件,制定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對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於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准須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向已有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水體排放污染物的,應當執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第十四條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和國家或者地方的經濟、技術條件,適時修訂水環境質量標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第十五條防治水污染應當按流域或者按區域進行統一規劃。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經濟綜合宏觀調控、水行政等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編制,報國務院批准。
前款規定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根據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本地實際情況,由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水行政等部門和有關市、縣人民政府編制,經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核,報國務院批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內跨縣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根據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本地實際情況,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水行政等部門編制,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備案。
經批準的水污染防治規劃是防治水污染的基本依據,規劃的修訂須經原批准機關批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依法批準的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組織制定本行政區域的水污染防治規劃。
第十六條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開發、利用和調節、調度水資源時,應當統籌兼顧,維持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庫以及地下水體的合理水位,維護水體的生態功能。2.3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第十七條新建、改建、擴建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和其他水上設施,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建設單位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擴建排污口的,應當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涉及通航、漁業水域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時,應當徵求交通、漁業主管部門的意見。
建設項目的水污染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水污染防治設施應當經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驗收,驗收不合格的,該建設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第十八條國家對重點水污染物排放實施總量控制制度。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削減和控制本行政區域的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並將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分解落實到市、縣人民政府。市、縣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要求,將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分解落實到排污單位。具體辦法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水環境質量狀況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實施總量削減和控制的重點水污染物。
對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地區,有關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暫停審批新增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第十九條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未按照要求完成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予以公布。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未按照要求完成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市、縣予以公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違反本法規定、嚴重污染水環境的企業予以公布。
第二十條國家實行排污許可制度。
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工業廢水和醫療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規定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方可排放的廢水、污水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也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污許可的具體辦法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禁止企業事業單位無排污許可證或者違反排污許可證的規定向水體排放前款規定的廢水、污水。
第二十一條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規定,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報登記擁有的水污染物排放設施、處理設施和在正常作業條件下排放水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並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關技術資料。
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排放水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有重大改變的,應當及時申報登記;其水污染物處理設施應當保持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閑置水污染物處理設施的,應當事先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批准。
第二十二條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規定設置排污口;在江河、湖泊設置排污口的,還應當遵守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
禁止私設暗管或者採取其他規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第二十三條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安裝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並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排放工業廢水的企業,應當對其所排放的工業廢水進行監測,並保存原始監測記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
應當安裝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的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由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域的環境容量、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要求以及排污單位排放水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等因素,商同級有關部門確定。
第二十四條直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應當按照排放水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排污費徵收標准繳納排污費。
排污費應當用於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五條國家建立水環境質量監測和水污染物排放監測制度。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水環境監測規范,統一發布國家水環境狀況信息,會同國務院水行政等部門組織監測網路。
第二十六條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流域的水資源保護工作機構負責監測其所在流域的省界水體的水環境質量狀況,並將監測結果及時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有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流域水資源保護領導機構的,應當將監測結果及時報告流域水資源保護領導機構。
第二十七條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依照本法規定行使監督管理權的部門,有權對管轄范圍內的排污單位進行現場檢查,被檢查的單位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檢查機關有義務為被檢查的單位保守在檢查中獲取的商業秘密。
第二十八條跨行政區域的水污染糾紛,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協商解決,或者由其共同的上級人民政府協調解決。待續
Ⅳ 醫院污水測試余氯記錄標準是多少是2-8mg/l還是0.5mg/L
標准為0.5mg/L。
0.5mg/L的限制指的是直排,就是入河流、湖泊、海洋的。而採用有效氯消毒排入市政管網的,則是2-10mg/L的范圍。總余氯指的是游離氯與結合氯的總和,游離氯如次氯酸,結合氯如次氯酸與氨反應生成的氯氨,該反應為可逆反應。
國家不提倡採用有效氯對污水進行消毒,但還沒出台標准依據。部分省已經對余氯有嚴格要求,因為有效氯會與有機物發生氯代反應生成致癌物質,且難以去除。
採用含氯消毒劑消毒的工藝控制要求為:一級標准:消毒接觸池接觸時間 ≥ 1h ,接觸池出口總余氯 3-10 mg/L 。二級標准:消毒接觸池接觸時間 ≥ 1h ,接觸池出口總余氯 2-8 mg/L 。採用其他消毒劑對總余氯不作要求。
(5)廢水監測記錄擴展閱讀:
有效氯測定方法-碘量法原理
洗滌劑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與碘化鉀起氧化作用,釋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滴定碘,根據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的消耗量計算出有效氯含量。
余氯對人危害
余氯,作為一種有效的殺菌消毒手段,仍被世界上超過80%的水廠使用著。所以,市政自來水中必須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確保飲用水的微生物指標安全。但是,當氯和有機酸反應,就會產生許多致癌的副產品,比如三氯甲烷等。
自來水余氯濃度過高的話,主要危害有:刺激性很強,對呼吸系統有傷害。易與水中有機物反應,生成氯仿等致癌物。
Ⅵ 污水監測記錄怎樣填寫
1、按照檢測管理文件的記錄表,如實填寫;
2、要求現場填寫,填寫好操作人;
Ⅶ 污水處理廠運營單位不按照規定設置排污口,怎麼處罰!法律
水污染防治法:
第七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專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屬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拒報或者謊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有關水污染物排放申報登記事項的;
(二)未按照規定安裝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或者未按照規定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並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的;
(三)未按照規定對所排放的工業廢水進行監測並保存原始監測記錄的。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細則第十一條的規定,未按照規定設置排污口、安裝總量控制監測設備的,由環境保護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Ⅷ 三體系認證需要提供哪些檢測報告
需准備文件和記錄
資質:
認證范圍內的的資質證書提供
文件:
1. 質量手冊、程序文件
2. 每個需認證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圖(必須提供)
3. 各級人員任命書、檢驗員任命書(必須提供)
4. 每個需認證產品的作業指導書(必須提供)
5. 每個需認證產品的進貨、過程、出廠檢驗規范(必須提供)
記錄:
辦公室-----文件控制、培訓資料
1、 文件發放/回收記錄
2、 有效文件一覽表(或 受控文件清單)
3、 質量記錄清單
4、 近一年年度培訓計劃
5、 培訓記錄表
6、 人員能力評價記錄
7、 外來文件(標准)清單(如:產品執行標准、技術標准、行標、國標、企標、地標等)
8、近一年年各部門質量目標考核記錄表
生產部門需准備資料與記錄
1、 設備台帳
2、 近一年設備維護保養計劃
3、 設備檢修記錄單
4、 模具台帳(有模具的提供,沒模具不用提供)
5、 模具維修單(有模具的提供,沒模具不用提供)
6、 生產計劃表(或生產任務單)(生產計劃應與合同訂單相對應)
7、 特殊(或關鍵)過程參數記錄卡(例如:注塑、酸洗、熱處理等工藝記錄)
銷售部門-----銷售資料
1、 銷售合同或銷售訂單的原件或復印件,(必須提供)
2、 顧客滿意調查表
采購部門-----采購資料
1、 供方評價表
2、 合格供方目錄
3、 供方營業執照、或質量保證書等((必要時提供 3C、ISO9001)
品質部門需准備資料與記錄
1、 進貨檢驗記錄
2、 過程檢驗記錄或工序檢驗記錄 3、 成品出廠檢驗記錄
4、 不合格品評審處置單
5、 糾正/預防措施表
6、 計量器具台帳
7、 計量器具周期檢定計劃表
8、 計量儀器檢定證書(法定計量單位出具的計量檢定證書或有資質的機構出具的校準證書)
技術部門需准備資料與記錄
設計開發全套資料(每個產品一套)(無設計開發范圍,不用提供)
管理層-----管理評審資料
1、 管理評審計劃表
2、 會議記錄
3、 各部門提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報告
4、 管理評審報告
5、 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
管理層-----內審資料
1、近一年年度內部質量審核計劃
2、內部質量審核計劃
3、內部質量審核檢查表
4、內部質量審核報告
5、會議簽到表
6、不合格報告
認證企業必須准備資料清單
1. 准備企業三證原件(以備核查)
2. 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按圖紙生產可以不用提供)、檢驗規程
3. 各部門人員任命書
4. 生產工藝流程圖 5. 內審全套資料
6. 管理評審全套資料
7. 目標指標考核記錄表(公司及各部門)
8. 合格供方目錄
9. 設備台帳
10. 計量器具台帳
11.消防設施台帳
12.環境方面投入資金支出清單或證據
13.法律法規清單
14. 重要環境因素清單
15. 環境因素評價表
16. 重要環境因素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
17. 消防演習記錄
18. 環境監測報告(必須)
認證企業必須准備資料清單
1. 准備企業三證原件(以備核查)
2. 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按圖紙生產可以不用提供)、檢驗規程
3. 各部門人員任命書
4. 生產工藝流程圖 5. 內審全套資料
6. 管理評審全套資料
7. 目標指標考核記錄表(公司及各部門)
8. 合格供方目錄
9. 設備台帳
10. 計量器具台帳
11.消防設施台帳
12.安全方面投入資金支出清單
13.法律法規清單
14.重大/不可容許危險源清單
15.危險源辨識與評價表
16.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目標指標與管理方案 17. 消防演習記錄
18. 危險崗位人員體檢證明
Ⅸ 活性污泥法日常管理中需要檢測和記錄的參數有哪些
按照用途可以將廢水處理場的常規監測項目分為以下三類:
(1)反映處理流量的項目版:主要有進水量、權迴流污泥量和剩餘污泥量。
(2)反映處理效果的項目:進、出水的BOD5、CODcr、SS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濃度。
(3)反映污泥狀況的項目:包括曝氣池混合液的各種指標SV、SVI、MLSS、MLVSS及生物相觀察等和迴流污泥的各種指標RSSS、RSV及生物相觀察等。
(4)反映污泥環境條件和營養的項目:水溫、pH、溶解氧、氮、磷等。
(5)反映設備運轉狀況的項目:水泵、泥泵、鼓風機、曝氣機等主要工藝設備的運行參數,如壓力、流量、電流、電壓等。
活性污泥法是一種污水的好氧生物處理法,由英國的克拉克(Clark)和蓋奇(Gage)於1912年發明。如今,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改良工藝是處理城市污水最廣泛使用的方法[1]。它能從污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膠體狀態的可生化有機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懸浮固體和其他一些物質,同時也能去除一部分磷素和氮素。廢水生物處理中微生物(micro-organism)懸浮在水中的各種方法的統稱。
Ⅹ 急求污水監測方案
我這里有個範本,你可以參照這個去做你們的監測!污水處理監測方案為了加強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監督,掌握全國113個重點城市污水處理廠排放情況,根據國家環保總局「2006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環辦[2006]33號),組織對全國113個重點城市污水處理廠實施季度監測。一、監測范圍全國113個環保重點城市污水處理廠。113個環保重點城市名單見本監測方案附表1。二、監測項目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 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出口監測項目為: 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懸浮物(SS)、動植物油、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總氮(以N計)、氨氮(以N計)、總磷(以P計)、色度(稀釋倍數)、pH、流量以及總汞、烷基汞、總鎘、總鉻、六價鉻、總砷、總鉛。城鎮污水處理廠進口監測項目為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懸浮物(SS)、氨氮、流量等五項。三、監測要求1、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監測由所在城市環境監測站負責。2、各省、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對轄區內城市污水處理廠抽測,年內抽測范圍覆蓋轄區內所有城市,抽測當季以省站監測結果為准上報數據。3、樣品的採集、保存、運輸、處理以及質量保證/質量控制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 HJ/T 91-2001》的規定執行。4、安裝自動監測儀器的污水處理廠,監測采樣時,同時記錄出水自動監測結果;並記錄上季度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廢水總量,連同當季監測結果一並上報。四、監測頻次從2006年第三季度起,每季度監測1次。五、監測分析方法城鎮污水處理廠控制項目的監測分析方法見表1。表1 城鎮污水處理廠控制項目的監測分析方法序號控制項目測定方法方法來源測定下限(mg/L)1化學需氧量(COD)重鉻酸鹽法GB11914-89302生化需氧量(BOD5)稀釋與接種法GB7488-8723懸浮物(SS)重量法 GB11901-89/4動植物油紅外光度法GB/T1648-19960.15石油類紅外光度法GB/T1648-19960.16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亞甲藍分光光度法GB7494-870.057總氮鹼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0.058氨氮蒸餾和滴定法GB7478-870.29總磷鉬酸銨分光光度法GB11893-890.0110色度稀釋倍數法GB11903-89/11pH值玻璃電極法GB6920-86/12總汞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68-870.0001雙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69-870.00213烷基汞氣相色譜法GB/T14204-9310ng/L14總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螯合萃取法)GB7475-870.001雙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1-870.00115總鉻高錳酸鉀氧化-二苯碳醯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66-870.00416六價鉻二苯碳醯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67-870.00417總砷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GB7485-870.00718總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螯合萃取法)GB7475-870.01雙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0-870.0119流量六、監測數據報告1、 報告格式按統一格式報告監測數據,各城市環境監測站將污水處理廠基本信息和季度監測結果報告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審核匯總後,將轄區內各城市污水處理廠監測數據匯總後統一報送總站。2、 報送時間:(1)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將轄區內各城市污水處理廠基本信息報送中國環境監測總站。(2) 每季度的最後一個月15日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將轄區內各城市污水處理廠當季的監測結果審核匯總後報送中國環境監測總站。3、 數據傳輸方式:通過PSTN訪問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伺服器,利用FTP方式進行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