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污水排放口設計要求

污水排放口設計要求

發布時間:2022-03-30 18:05:28

⑴ 環保局說一個企業只能設一個排放口,這個依據在哪兒

分為污水排放來口和雨水排放口。自凡生產經營場所集中在一個地點的單位,原則上只允許設污水和「清下水」排污口各一個;生產經營場所不在同一地點的單位,每個地點原則上只允許設一個排污口。個別單位特殊原因,其污染口設置需要超過允許數量的,須報經環保部門審核同意。雨水排放口沒有明確的數量限制,但接管時必須報經市政部門同意。但為了防止企業雨污混合排放,要求企業盡量減少雨水排放口數量,並做好雨污分流工作。

⑵ 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基本要求(試行)

入河排污口是水行政主管部門開展水資源保護工作的前沿陣地,依法對入河排污口進行監督管理,是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手段。通過對入河排污口設置進行論證,可使主管部門客觀、科學地決策是否同意新建﹑改建,或者擴建入河排污口,有效地履行水行政主管部門監督管理的職責,減少或避免水污染重大糾紛的發生;入河排污口論證制度與水功能區管理和取水許可制度的有機結合﹐是水行政主管部門全面落實治水新思路,行使水質水量管理並重的重要實踐突破,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 ,維持河流健康生命的必然要求。

入河排污口論證的相關要求

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年)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 ,在江河、湖泊等地新建﹑改建或擴建排污口的,應當經過有管轄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批。

依據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水利部令第22號)規定,在河流河道管理范圍內新建、改建或者擴建入河排污口的單位,必須編制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書,並向有管轄權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機構提出入河排污口設置申請,經相關部門審批同意後方可設置入河排污口。

編制入河排污口論證報告是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入河排污口設置的重要依據。

入河排污口論證的技術要求

根據《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以及「關於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水資源司[ 2005 ] 79號)」等要求,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應根據水功能區劃、水功能區納污能力和水利部門提出的限制排污總量意見,綜合考慮相關因素進行論證。入河排污口論證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7個方面:

1) 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域水質﹑接納污水及取水現狀;

2) 入河排污口位置、排放方式;

3) 入河污水所含主要污染物種類及其排放濃度和總量;

4) 水域水質保護要求,入河污水對水域水質和水功能區的影響;

5) 入河排污口設置對有利害關系的第三者的影響;

6) 水質保護措施及效果分析;

7)論證結論。

入河排污口論證的必要性

入河排污口論證的必要性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1)有利於實現排污口有效監督管理。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快,存在著新、改﹑擴建排污口的巨大需求,開展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工作是防止水污染的重要環節,也是將入河污染物控制總量及削減量指標落實到各個入河排污口的重要手段,有利於實現入河排污口的有效監督和管理。

2)有利於保護和改善水環境。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和《水功能區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項目入河排污口設置方案,在滿足水功能區保護要求的前提下,論證入河排污口設置對水功能區水質、水生態和第三者權益的影響,根據受納水體納污能力、排污總量控制、水生態保護等要求,對排污口設置的合理性進行論證分析,優化入河排污口設置方案,並提出水資源保護措施,有利於保障所在水域生活﹑生態和生產用水安全。

3)提供科學審批的依據。通過對入河排污口設置合理性的論證,為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入河排污口以及建設單位合理設置入河排污口提供科學依據。

⑶ 污水排放口標牌標准尺寸是多大

沒有標准尺寸,在於統一設計而定。一般粘貼於牆面上的告示牌或編號牌的尺寸設計成30cm*40cm大小即可。也可以選擇40cm*60cm、25cm*35cm等。

⑷ 如何規范化設置排污口

1、大型排水單位、企業要求每家排水單位、企業在排水開口雨水、污水排水口設置辨識度高的標示牌(材質建議選用價廉、防損的環保型材料)。

2、住宅小區及環保設施維修、維護資金難落實的單位。考慮到住宅小區污水處理及排放會存在開發商、物業管理部門、業主委員會扯皮等問題,住宅小區排水口應該設置輔助標識牌。

3、放口的位置一般分為岸邊集中排放口、江心集中排放口或分散排放口。根據其與水體的相對高程分為淹沒式或非淹沒式排放口。其中淹沒式江心分散排放口的環境效果最好。排放口的位置和形式應根據環境規劃和城市規劃的要求。

以上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范要求,協商確定統一尺寸,規范製作程序,以更加美觀並便於管理。

設置標識牌的好處是,可以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到環保工作中來,增強排水單位的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緩解各區域環境執法人手不足的壓力,增加公眾對政府環保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時培養公眾參與環境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4)污水排放口設計要求擴展閱讀:

污水排放口是將污水或雨水,向水體排放的構築物。其任務是使排放的污水與水體中的水盡快得到最大程度的混合,使排放污水中的污染物得到盡快得稀釋擴散並進一步降解凈化。

排放頭的作用是從污水輸送管中將污水排入水體,常分為集中排放頭和分散排放頭兩種類型。污水輸送管和排放頭均需牢固固定於水體底部或鋪設於水底開辟的管溝中並採取沉排或堆石固定。江心排放口前常設簡單的沉澱池和加壓泵站,經處理並加壓後將污水送入污水輸送管然後經排放頭排入水體。

⑸ 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基本要求

入河排污口論證報告技術導則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和定義,基本資料,設置單位概況及廢污水產排分析,擬納廢污水域概況,入河排污口設置可行性分析,入河排污口設置影響分析,入河排污口設置合理性分析,事故風險評價,影響補償方案建議,水資源保護措施,論證結論等。

1、入河排污口論證報告技術導則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在江河、湖泊(含運河、渠道、水庫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新、改、擴建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書的編制、審查工作。

2、入河排污口論證報告技術導則規定: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工作程序應包括資料收集、現場查勘、補充監測、設置可行性和合理性分析、設置影響分析、事故風險評價以及提出水資源保護措施和結論建議等。

3、入河排污口論證報告技術導則引用標准: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

《入河排污口管理技術導則》(SL532-2011)

《入河排污量統計技術規程》(SL662-2014)

《企業水平衡與測試通則》(GB/T 12452-2008)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導則》(SL322-2013)

《地表水資源質量評價技術規程》(SL.395-2007)

《地表水資源質量標准》(SL63-1994)

《水域納污能力計算規程》(GB/T 25173-2010)

《水環境監測規范》(SL219-2013)

《水資源評價導則》(SL/T238-1999)

《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計算規范》(SL278-2002)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 8978-1996)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GB/T 50335-2002>

《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GB5749-2006)

《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3544-2008)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

《地下水質量標准》(GB/T14848-1993)

《漁業水質標准》(GB11607-1989)

《景觀娛樂用水水質標准》(GB12941-1991)

其它污水排放標准

4、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范圍應在對影響范圍和敏感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其影響范圍和程度確定。

可能受入河排污口設置直接影響的主要水域、相關區域和其影響范圍內的第三方取、用

水戶原則上應納入論證范圍。

3、論證工作的基礎單元為水功能區,其中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區和可能受到影響的周邊

水功能區,是論證的重點區域;涉及魚類產卵場等生態敏感點的,論證范圍可不限於上述水功能區。

未劃分水功能區的水域,入河排污口排污影響范圍內的水域都應為論證范圍。

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應繪制入河排污口設置位置和論證范圍示意圖(採用AUTO-CAD軟體繪制),並圖示建設項目、水域水功能區、水質監測斷面和重要水功能區與水生態保護區域。

5、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水平年的確定盡量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流域或區域水資源規劃等有關規劃水平年相協調。

現狀水平年應選取最近具有代表性的年份,並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料條件確定。規劃水平年應主要考慮建設項目的建設計劃,以項目建成排污年作為近期規劃水平年。對於需要擴建的項目,以規劃確定的建成年作為遠期規劃水平年。

6、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工作等級由各分類指標等級的最高級別確定,分類等級由地區水資源與水生態狀況、水資源利用狀況、水域管理要求、污染物排放類型、廢污水排放量等分類指標的最高級別確定。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分類分級指標見下表。

⑹ 國家對污水排放口的建築細節(如水面距地表多深等)有何明確要求

這個問題不是一兩句話說得清楚的。污水排放口處理是根據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濃度來決定的,國家有規定。建議你查一下《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

86d6277f58755d2528388aec.jpg(污水排放口圖片)

⑺ 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口與生活用水取水口最小距離是多少有哪個規范上有說明

各地有飲用水資源保護條例,一般長江為一級保護區為500米,二級保護區為2000米(上游),一般河道要求會更嚴,具體看河流

⑻ 污水處理站的排放口有相關設計標准碼

1.1 根據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國家《環境保護圖形標志》標准、國家環境保護局《關於開展排污口規范化整治試點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本《要求》。

1.2 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是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的基礎性工作之一,目的是為了促進排污單位加強經營管理和污染治理,加大環境監理執法力度,更好地履行「三查、二調、一收費」的職責,逐步實現污染物排放的科學化,定量化管理。

1.3 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應遵循便於採集樣品,便於計量監測,便於日常現場監督檢查的原則。

1.4 本《要求》適用於一切排污單位排污口的規范化整治。

第二章 排污口規范化整治范圍

2.1 一切向環境排放污染物(廢水、廢氣、固體廢物、雜訊)的排污單位的排放口(點、源),均需進行規范化整治。

2.2 排污口規范化整治可分步進行。試點期間的整治范圍應不少於轄區內已開征排污費單位的50%,並應遵循以下四項原則(2.3—2.6)。

2.3 以整治污水排污口為主,兼顧整治廢氣、固體廢物、雜訊排放口(點、源)。

2.4 以整治重點污染源為主。對列入國家和省、市級重點排污單位的排污口首先進行整治。

2.5 以整治列入總量控制指標的12種污染物(煙塵、工業粉塵、二氧化硫、化學耗氧量、石油類、氰化物、砷、汞、鉛、六價鉻和工業固體廢物)的排污口為主。

2.6 為體現試點的原則,要分別選擇不同類型、不同行業、不同規范、不同隸屬關系的排污單位的排污口進行整治。

第三章 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技術要求

3.1 污水排放口的整治

3.1.1 合理確定污水排放口位置。

3.1.2 按照《污染源監測技術規范》設置采樣點。如:工廠總排放口、排放一類污染物的車間排放口,污水處理設施的進水和出水口等。

3.1.3 應設置規范的、便於測量流量、流速的測流段。

3.1.4 列入重點整治的污水排放口應安裝流量計。

3.1.5 一般污水排污口可安裝三角堰、矩形堰、測流槽等測流裝置或其他計量裝置。

3.2 廢氣排放口的整治

3.2.1 有組織排放的廢氣。對其排氣筒數量、高度和泄漏情況進行整治。

3.2.2 排氣筒應設置便於采樣、監測的采樣口。采樣口的設置應符合《污染源監測技術規范》要求。

3.2.3 采樣口位置無法滿足「規范」要求的,其監測孔位置由當地環境監測部門確認。

3.2.4 無組織排放有毒有害氣體的,應加裝引風裝置,進行收集、處理,並設置采樣點。

3.3 固體廢物貯存、堆放場的整治

3.3.1 一般固體廢物應設置專用貯存、維放場地。易造成二次揚塵的貯存、堆放場地,應採取不定時噴灑等防治措施。

3.3.2 有毒有害固體廢物等危險廢物,應設置專用堆放場地,並必須有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等防治措施。

3.3.3 臨時性固體廢物貯存、堆放場也應根據情況,進行相應整治。

3.4 固定雜訊排放源的整治

3.4.1 凡廠界雜訊超出功能區環境雜訊標准要求的,其雜訊源均應進行整治。

3.4.2 根據不同雜訊源情況,可採取減振降噪,吸聲處理降噪、隔聲處理降噪等措施,使其達到功能區標准要求。

3.4.3 在固定雜訊源廠界雜訊敏感、且對外界影響最大處設置該雜訊源的監測點。

第四章 排污口立標、建檔要求

4.1 排污口立標要求

4.1.1 一切排污單位的污染物排放口(源)和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必須實行規范化整治,按照國家標准《環境保護圖形標志》(GB15562.1—1995)(GB15562.2—1995)的規定,設置與之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

4.1.2 開展排放口(源)和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規范化整治的單位,必須使用由國家環境保護局統一定點製作和監制的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

4.1.3 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設置位置應距污染物排放口(源)及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或采樣點較近且醒目處,並能長久保留,其中:雜訊排放源標志牌應設置在距選定監測點較近且醒目處。設置高度一般為: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上緣距離地面2米。

4.1.4 重點排污單位的污染物排放口(源)或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以設置立式標志牌為主;一般排污單位的污染物排放口(源)或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可根據情況分別選擇設置立式或平面固定式標志牌。

4.1.5 一般性污染物排放口(源)或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設置提示性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

排放劇毒、致癌物及對人體有嚴重危害物質的排放口(源)或危險廢物貯存、處置場,設置警告性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

4.1.6 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的輔助標志上,需要填寫的欄目,應由環境保護部門統一組織填寫,要求字跡工整,字的顏色與標志牌顏色要總體協調。

4.2 排污口建檔要求

4.2.1 各級環保部門和排污單位均需使用由國家環境保護局統一印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規范化排污口標志登記證》,並按要求認真填寫有關內容。

4.2.2 登記證與標志牌配套使用,由各地環境保護部門簽發給有關排污單位。登記證的一覽表中的標志牌編號及登記卡上標志牌的編號應與標志牌輔助標志上的編號相一致。編號形式統一規定如下:

污水WS-×××× 雜訊ZS-×××××

廢氣FQ-×××× 固體廢物GF-×××××

編號的前兩個字母為類別代號,後五位為排污口順序編號。排污口的順序編號數字由各地環境保護部門自行規定。

4.2.3 各地環境保護部門根據登記證的內容建立排污口管理檔案,如:排污單位名稱,排污口性質及編號,排污口地理位置、排放主要污染物種類、數量、濃度,排放去向,立標情況,設施運行情況及整改意見等。

4.3 排污口環境保護設施管理要求

4.3.1 規范化整治排污口的有關設施(如:計量裝置、標志牌等)屬環境保護設施,各地環境保護部門應按照有關環境保護設施監督管理規定,加強日常監督管理,排污單位應將環境保護設施納入本單位設備管理,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

4.3.2 排污單位應選派責任心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兼、專職人員對排污口進行管理,做到責任明確、獎罰分明。

⑼ 工業企業廢水總排放口的位置能設置在哪裡有沒有相應規范呀

一個企業只能有一個排放口(不包含雨水口),所以總排放口是所有生產、生活排水匯總到一起排出企業的地方。

⑽ 廢水排污口設置的規定

本項目污染物排放口主要包括廢氣處理設施排放口,無廢水外排。項目須對廢氣收集處理措施及固體廢物暫存進行規范化建設,企業排污口設置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廢氣排放

項目新設置的廢氣處理裝置應根據相關規定排氣筒(設置直徑不小於75mm的采樣口和采樣平台,同時設置設置明顯標志。

2、廢水排放

項目無廢水外排,廠區內設置的雨水排放口,滿足雨水排放要求。

3、固體廢物存儲場

項目須對固體廢物倉庫進行規范化建設,並根據相關規范要求設置防滲、防漏設施。

4、標志牌設置

企業污染物排污口(源),應設置提示式標志牌,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污口設置警告式標志牌。

標志牌設置在排污口(采樣點)附近且醒目處,高度為標志牌上緣離地面2m,排污口附近1m范圍內有建築物的,設平面式標志牌,無建築物的設立式標志牌。

對污染源監督管理有三方面要求:

(1) 排污口規范化監測的要求;

(2) 污染物監測的要求

(3) 排污信息申報的要求

排污口規范化管理要求:排放口整治、排放口立標、排放口建檔

閱讀全文

與污水排放口設計要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煉鐵白色廢水 瀏覽:671
塗料廠污水處理採用什麼工藝 瀏覽:904
飲水機溫度過高怎麼辦 瀏覽:879
超濾介面管件叫什麼 瀏覽:809
陰離子離子交換樹脂如何使用 瀏覽:96
含金屬的廢水怎麼處理 瀏覽:243
乙二醇蒸餾出需要多少度 瀏覽:965
凈水多元化企業怎麼發展 瀏覽:36
飲水機除垢劑怎麼消除 瀏覽:50
如何判斷鈉離子交換器樹脂好不好 瀏覽:424
嘉年華用什麼機油濾芯好 瀏覽:971
生態內陸污水處理廠 瀏覽:823
陶氏RO膜面積 瀏覽:346
純糧釀造和蒸餾酒的區別 瀏覽:320
污水中的ppm是什麼 瀏覽:927
環氧樹脂的理論密度 瀏覽:933
海爾凈水器濾芯數值多少 瀏覽:186
新科空調怎麼拆開清洗過濾網 瀏覽:734
廢水的濁度 瀏覽:232
代謝可以影響腎小球過濾嗎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