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是某工廠的,有些廢水問題急需處理方法。
有沒有有機物和其他污染物?此類廢水通常是加鹼沉澱,如果排放標准嚴格可以再加一些重金屬捕捉劑。
B. 某工廠廢水的允許排放濃度為300μg/L,一個運行周期平均流量 為200m3/d,發現一
某工廠廢水的允許排放濃度為300μg/L,一個運行周期平均流量 為200m3/d,發現一
C. 某工廠排出的廢水pH小於7,並含有較多的Cu2+,對環境污染嚴重.從環保及回收利用考慮,較切合實際的治理
A、加入食鹽抄和鹽酸,增強了廢水的酸性,故A錯誤;
B、加入石灰石能與酸反應從而降低廢水的酸性,銀排在銅的後面,不能與硫酸銅反應,故不能回收銅,故B錯誤;
C、加入燒鹼和純鹼能與酸反應從而降低廢水的酸性,但不能回收銅,故C錯誤;
D、加入鐵可以與銅離子反應生成銅,由於生成的銅是固體,可以過濾得到銅從而回收銅.加入生石灰可以降低廢水的酸性,故D正確;
故選D.
D. 某工廠的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
1.題目點名了是回收硫酸亞鐵和金屬銅,因此加鐵先置換出銅是最合理的,不會造版成二權次污染;
2.鈉離子是少量的,且無法對它做有效的分離,不會對整個反應過程產生影響,因此只要把它作為最終產物里的雜質就好了,畢竟工業生產的原料不可能達到100%純度,況且鈉離子溶解度大,基本不會結晶出來。
E. 求解答過程:某工廠廢水含游離態氯
(1)澱粉 (2)鹼 (3)藍;無;0.01mal/L (4)偏小;滴定管未用標准液潤洗 |
F. 已知某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CuSO4,少量的Ag+、Hg2+以及部分污水,通過下述過程可從該廢水中檢驗SO 24並回
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CuSO4,少量的Ag+、Hg2+以及部分污泥,步驟1過濾,得到溶液中含有Cu2+、Ag+、Hg2+、SO42-,再加入Cu還原Ag+、Hg2+,過濾得到固體為Ag、Cu,和硫酸銅溶液,把溶液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烘乾,得到硫酸銅晶體;
(1)SO42-的檢驗方法:加HCl和氯化鋇溶液,具體的實驗操作為:取少量廢水於試管中,加足量稀鹽酸,靜置,在上層清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澱,說明含有SO42-;
故答案為:取少量廢水於試管中,加足量稀鹽酸,靜置,在上層清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澱,說明含有SO42-;
(2)步驟1的主要操作是分離固體和液體用過濾,故答案為:過濾;
(3)根據流程可知步驟2加入過量的Cu還原Ag+、Hg2+得到Ag、Hg和過量的Cu,過濾得到固體為Ag、Cu,HgSO4與Cu發生置換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HgSO4+Cu=Hg+CuSO4;Hg具有揮發性,有毒,所以應該在通風櫥中進行,
故答案為:Cu;Ag、Cu;HgSO4+Cu=Hg+CuSO4;Hg具有揮發性,有毒;
(4)步驟3是從溶液中提取溶質晶體,涉及的操作是: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烘乾,故答案為:冷卻結晶.
G. 我是某工廠的,急需廢水處理指導方案。
1.調節原水PH至3-42.加入100-200ppmRS100反應100min以上,具體用量需根據當地排放標准及重金屬濃度調整 3.採用非離子PAM絮凝沉澱後去上清液或過濾裝置過濾去濾液4.處理重金屬鋅、鎳的高效方案 5.出水回調PH>6即可達標排放或繼續後續生化處理(備註:水質有大幅度變化時,應適當調整加葯量)
H. 某工廠甲乙兩車間排放的廢水,
其中三種是
氫氧化物
那麼陽離子是甲的Mg\Cu\Fe
氫氧根
來自乙
(1)甲車間的廢水中含有的三種物質是
MgSO4
、
CuSO4
、
FeCl3
(2)乙車間的廢水中含有的兩種物質是NaOH\
BaCl2
I. 在某工廠排放的廢水中含有Cu(NO3)2、AgNO3和Zn(NO3)2等物質,為了實現節能環保理念,在此混合溶液中
因為抄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有襲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有鐵粉,即所加的鐵粉過量,那說明原混合溶液中的銀和銅全部被置換出來,即濾液中肯定沒有AgNO3、Cu(NO3)2,則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Ag、Cu、Fe;因為鐵和AgNO3、Cu(NO3)2反應時生成的是Fe(NO3)2,所以濾液肯定中有Fe(NO3)2;又因為鐵不能從Zn(NO3)2溶液中置換出鋅,所以濾液中肯定含有Zn(NO3)2.發生的反應有:Fe+2AgNO3=Fe(NO3)2+2Ag,Fe+Cu(NO3)2=Fe(NO3)2+Cu等.
故答為:Ag、Cu、Fe;Fe(NO3)2,Zn(NO3)2;Fe+2AgNO3=Fe(NO3)2+2Ag.
J. 我是某工廠的,求廢水處理方法。
一、廢水處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對廢水進行處理,使廢水凈化,減少污染,以至達到廢水回收、復用,充分利用水資源。
二、方法
1、物理方法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廢水處理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法也屬於物理處理法。
2、化學方法
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作用來分離、去除廢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廢水處理法。在化學處理法中,以投加葯劑產生化學反應為基礎的處理單元是:混凝、中和、氧化還原等;而以傳質作用為基礎的處理單元則有:萃取、汽提、吹脫、吸附、離子交換以及電滲析和反滲透等。後兩種處理單元又合稱為膜分離技術。其中運用傳質作用的處理單元既具有化學作用,又有與之相關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從化學處理法中分出來 ,成為另一類處理方法,稱為物理化學法。
3、生物方法
(1)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的廢水處理法。根據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處理法又可分為需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類型。廢水生物處理廣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處理法,按傳統,需氧生物處理法又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類。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它有多種運行方式。屬於生物膜法的處理設備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以及生物流化床等。生物氧化塘法又稱自然生物處理法。厭氧生物處理法,又名生物還原處理法,主要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和污泥。使用的處理設備主要為消化池。
(2)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廢水,即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在生物反應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並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最後,處理過的廢水排入生物接觸氧化處理系統與生活污水混合後進行處理,氯消毒後達標排放。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於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並使池體內污水處於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同浸沒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這種曝氣裝置稱謂鼓風曝氣。
三、分級
按處理程度,廢水處理(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一般可分為三級。
1、一級處理的任務是從廢水中去除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為此,多採用物理處理法。一般經過一級處理後,懸浮固體的去除率為70%~80%,而生化需氧量(BOD)的去除率只有25%~40%左右,廢水的凈化程度不高。
2、二級處理的任務是大幅度地去除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以 BOD 為例 ,一般通過 二級處 理後 ,廢水中的 BOD可
去除80%~90%,如城市污水處理後水中的 BOD含量可低於30毫克/升。需氧生物處理法的各種處理單元大多能夠達到這種要求。
3、三級處理的任務是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其中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機物、磷、氮和可溶性無機物。
三級處理是高級處理的同義語,但兩者又不完全一致。三級處理是經二級處理後,為了從廢水中去除某種特定的污染物,如磷、氮等,而補充增加的一項或幾項處理單元;高級處理則往往是以廢水回收、復用為目的,在二級處理後所增設的處理單元或系統。三級處理耗資較大,管理也較復雜,但能充分利用水資源。有少數國家建成了一些污水三級處理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