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人工滲透污水處理

人工滲透污水處理

發布時間:2022-03-16 06:40:46

A. 人工污水配置

1.1項目污水特殊性
該污水處理廠主要來源於普通生活污水、少量工業廢水組成的綜合廢水,達標排放的污水經過超濾、RO處理後回用,產生5000m3/d的RO濃水。濃水COD約150mg/L,TN約為70mg/l,氨氮基本沒有,TP約為6mg/L,電導率約為10000us/cm,屬於高鹽度有機廢水。其特點是鹽度高,微生物培養困難;TN高,基本上為硝態氮;COD低,可生化性較差;是一種高鹽、高氮、低B/C、低C/N的有機廢水,嚴重缺乏碳源。其處理主要目標是除去TN和COD,使其達到國家一級A排放標准要求。
1.2 LEVAPOR- MBBR工藝
LEVAPOR- MBBR工藝是20世紀90年代由德國提出的污水處理系統新工藝,2009年後傳入我國,主要用於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改造;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和污水系統深度處理等3大領域。其原理是通過向生物反應池投加一定量的懸浮載體,使活性污泥系統生物量大大提高,而懸浮載體同時還具有活性污泥的高傳質混合特徵(不同於常規的接觸氧化填料),大大提高系統容積負荷率、同時載體上吸附大量硝化菌群,形成特有的硝化生物膜,解決冬季低溫氨氮超標問題和活性污泥反應中硝化和脫磷的矛盾; LEVAPOR載體獨有的溶解氧梯度,使其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能力,節省碳源,實現低碳氮比條件下生物脫氮。
其特點是聚氨酯載體內含有30%的粉末活性炭,使其比表面積高達20000m2/m3以上,因此其生物掛膜快,生物膜量高達120g/m3以上,載體投配量僅為15%。特別可貴的, LEVAPOR載體獨特結構和活性炭成分,使其具有溶氧梯度特徵,通過MBBR改造使好氧生物反應池輕松獲得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能力,能在低碳氮比條件下實現部分生物脫氮,節省大量碳源和運行費用。
2.中試目標
本項目中試目標是:通過中試,明確LEVAPOR載體生物掛膜特徵;通過中試,確定LEVAPOR載體在缺氧條件下,對反硝化脫氮和水解效率的影響;了解LEVAPOR-MBBR工藝的生物脫氮能力,特別是好氧池中載體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能力,以找到在高鹽、低碳源的原水條件下,能有效節省碳源的生物脫氮工藝,為本項目工程設計提供依據。

3. 試驗方法
中試設備的設計基本按原有工藝停留時間設計,反應池設計為2個,內置攪拌泵和微孔曝氣系統,可以進行缺氧反硝化和好氧生物氧化,一個為投加15% LEVAPOR生物膜載體(體積比), 一個為對照池,僅做活性污泥試驗。

B. 反滲透水處理原理有什麼呢么

反滲透的原理:
對透過的物質具有選擇性的薄膜成為半透膜。一般將只能透過溶劑而不內能透過溶質的薄容膜視為理想的半透膜。當把相同體積的稀溶液和濃液分別置於一容器的兩側,中間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劑將自然的穿過半透膜,向濃溶液側流動,濃溶液側的液面會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個壓力差,達到滲透平衡狀態,此種壓力差即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決定於濃液的種類,濃度和溫度與半透膜的性質無關。若在濃溶液側施加一個大於滲透壓的壓力時,濃溶液中的溶劑會向稀溶液流動,此種溶劑的流動方向與原來滲透的方向相反,這一過程稱為反滲透。推薦生態膜和掛簾填料用干城蔓的

C. 名詞解釋污水人工處理

污水處理:為使污水達到排入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回其進行凈化的過答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按污水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③純溶液。
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⑴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⑵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⑶大量使用化肥、農葯、除草劑的農田污水;⑷堆放在河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⑸水土流失;⑹礦山污水。

處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歸納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等。

污水處理廠:有人調查100多座大處理廠,存在較多嚴重的問題,如資金不足\成本高\效率低等大問題,普遍效率不足70%,低的只有40%。

D. 污水處理的方法有哪些

處理污水,首先要了解清楚污水的類型,污水的水質情況,以及污水的水量及處理要求。
針對於現階段的污水處理,總結出以下幾點方法。
1、物理法
物理法污水處理就是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主要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水的化學性質。
⑴沉澱(重力分離)
污水流入池內由於流速降低,污水中的固體物質在中立的作用下進行沉澱,而使固體物質與水分離。
這種工藝分離效果好,簡單易行,應用廣泛,如污水處理廠的沉砂池和沉澱池。沉砂池主要去除污水中密度較大的固體顆粒物,沉澱池則主要用於去除污水中大量的呈顆粒狀的懸浮固體。
⑵篩選(截流)
利用篩濾介質截流污水中的懸浮物。屬於砂濾處理的設備有格柵、微濾機、砂濾池、真空濾機、壓濾機(後兩種主要用於污泥脫水)等。
⑶氣浮(上浮)
對一些相對密度接近於水的細微顆粒,因其自重難於在水中下沉或上浮,可採用氣浮裝置。此法將空氣打入污水中,並使其以微小氣泡的形勢由水中析出,污水中密度近於水的微小顆粒狀污染雜質(如乳化油)黏附到氣泡上,並隨氣泡升至水面,形成泡沫浮渣而去除。根據空氣打入方式的不同,氣浮設備有加壓溶汽氣浮法、葉輪氣浮法和射流氣浮法等。為提高氣浮效果,有時需要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劑。
⑷離心與旋流分離
使含有懸浮固體或乳化油的污水,由於懸浮固體和廢水的質量不同,受到的離心力也不同,質量大的懸浮固體被拋甩到污水外側,這樣就可使懸浮固體和污水分別通過各自的排出口排出設備之外,從而使污水得以凈化。
2.化學法
污水的化學處理方法就是向污水投加化學物質,利用化學反應來分離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或是其轉化為無害物質。屬於化學處理法的有以下幾種。
⑴混凝法
混凝法是向污水中投加一定量的葯劑,經過脫穩、架橋等反應過程,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凝聚並沉降。水中呈膠體狀態的污染物質通常帶有負電荷,膠體顆粒之間互相排斥形成穩定的混合液,若水中帶有相反電荷的電解質(混凝劑)可使污水中的膠體顆粒改變為呈電中性,並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大顆粒下沉。
⑵中和法
用化學方法消除污水中過量的酸和鹼,使其pH值達到中性左右的過程稱為中和法。處理含酸污水以鹼作為中和劑,處理含鹼污水以酸作為中和劑,也可以吹入含CO2的煙道氣進行中和。酸和鹼均指無機酸和無機鹼,一般依照「以廢制廢」的原則,亦可採用葯劑中和處理,可以連續進行,也可間歇進行。
⑶氧化還原法
污水中呈溶解狀態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在投加氧化劑和還原劑後,由於電子的遷移而發生氧化和還原作用形成無害的物質。常用的氧化劑有空氣中的氧、純氧、漂白粉、臭氧、氯氣等,氧化法多用於處理含氰含酚廢水。常用的還原劑則有鐵屑、硫酸亞鐵、亞硫酸氫鈉等,還原法多用於處理含鉻、含汞廢水。
⑷電解法
在廢水中插入電極並通過電流,則在陰極板上接受電子。在水的電解過程中,陽極上產生氧氣,陰極上產生氫氣。上述綜合過程使陽極上發生氧化作用,在陰極上發生還原作用。目前電解法主要用於處理含鉻及含氰廢水。
⑸吸附法
污水吸附處理主要是利用固體物質表面對污水中污染物質的吸附,吸附可分為物理吸附和生物吸附等。物理吸附是吸附劑和吸附質之間在分子力作用下產生的,不產生化學變化,而化學吸附法則使吸附劑和吸附質在化學鍵力作用下起吸附作用的,因此化學吸附選擇性較強。此外,在生物作用下也可產生生物吸附。在污水處理中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磺化煤、硅藻土、焦炭等。
⑹化學沉澱法
向污水中投加某種化學葯劑,使它和某些溶解物質產生反應,生成難溶鹽沉澱下來。多用於處理含重金屬離子的工業廢水。
離子交換
離子交換法在污水處理中應用較廣。使用的離子交換劑分為無機離子交換法(天然沸石和合成沸石)、有機離子交換樹脂(強酸性陽離子樹脂、弱酸性陽離子樹脂、強鹼性陰離子樹脂、弱鹼性陰離子樹脂、鰲和樹脂等)。採用離子交換法處理污水時,必須考慮樹脂的選擇性。樹脂對各種離子的交換能力是不同的,這主要取決於各種離子對該種樹脂親和力的大小,又稱選擇性的大小,另外還要考慮到樹脂的再生方法等。
⑻膜分離法
滲析、電滲析、超濾、微濾、反滲透等通過一種特殊的半滲透膜分離水中的離子和分子的技術,統稱為膜分離法。電滲析法主要用於水的脫鹽,回收某些金屬離子等。反滲透作用主要是膜表面化學本性所起的作用,他分離的溶質粒徑小,除鹽率高,所需的工作壓力大;超濾所用的材質和反滲透相同,但超濾是篩濾作用,分離溶質粒徑大,透水率高,除鹽率低,工作壓力小。
3、生物法
污水的生物膜法就是採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創造有利於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環境,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污染物被降解並轉化為無害物質,使污水得以凈化。
生物處理法可分為好氧處理法和厭氧處理法兩類。前者處理效率高,效果好,使用廣泛,是生物處理的主要方法。屬於生物處理法的工藝有以下幾種。
⑴活性污泥法
是當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生物處理技術。將空氣連續鼓入含有大量溶解有機污染物的污水中,經過一段時間,水中既形成繁殖有大量好氧型微生物的絮凝體—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能夠吸附水中的有機物,生活污水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以有機物為食料,獲得能量,並不斷省長增殖,有機物被分解、去除,使污水得以凈化。一般經曝氣池處理的出水是含有大量活性污泥的污水—混合液,經沉澱分離,水被凈化排放,沉澱分離後的污泥作為種泥,部分迴流到曝氣池。活性污泥法自出現以來,經過80多年的演變,出現了各種
活性污泥法的變法,但其原理和工藝過程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2)普通活性污泥法
這種方法已被廣泛使用,是許多污水處理廠的常用工藝。傳統活性污泥法是將污水和迴流污泥從曝氣池首段引入,呈推流式至曝氣池末端流出,此法適用於處理要求高、水質較穩定的污水,但對負荷的變動適應性較弱,後來在此基礎上產生了一些改良形式。
⑶多點進水法
為了使槽內有機負荷接近一定值,把污水從幾個點分開流入,有利於解決超負荷問題。
⑷吸附再生法
接觸槽內活化的活性污泥吸附污染物質,污泥與水分離後,在曝氣槽內把吸附的污染物質進行氧化。該法有利於增加污水處理量,有一定的抗擊沖擊負荷能力。
⑸延時曝氣法
污水在曝氣池內延長曝氣時間,有利於完全氧化,污泥量少,該法適用於小型污水處理廠。
⑹厭氧-缺氧
-好氧活性污泥法在常規活性污泥法去除有機污染物的同時,為了能有效的去除氮磷等營養物質,人們把厭氧、缺氧、好氧狀況組合到活性污泥法中,使厭氧-缺氧-好氧狀況在反應曝氣池內同時存在或反復周期實現,形成了厭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也有的工藝流程採用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⑺間歇式活性污泥法
污水流至單一反應池中,按時間通過程序控制各過程。在反應池的一個工作周期,運行程序依次為進水、反應、沉澱、出水和待機等過程。該法適用於中小水量和出水水質較高的場合,有利於自動化控制;通過對運行的調整,該法也可進行除磷脫氮和化學處理,有利於污水回用。
近年來,SBR工藝發展很快,尤其隨著儀表和自控技術與裝備的發展,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新工藝不斷涌現,如CASS工藝、CAST工藝、IDEA工藝、MSBR
工藝以及UNITANK工藝等。
⑻AB法
該法是吸附降解工藝的簡稱,屬超高負荷活性污泥法,它是兩個活性污泥法的串聯系統,兩者各有獨立的二次沉澱池。該法抗沖擊負荷能力強,有利於除磷脫氮和化學處理,特別有利於處理濃度高、水質水量變化大的污水。
⑼氧化溝
氧化溝為連續環形曝氣池,其池較長,深度較淺。氧化溝系統是一種成本低廉、構造簡單易於維護管理的處理技術,其出水水質好,可進行脫氮,有利於延時曝氣。
4、生物膜法
使污水連續流經固體填料,在填料上就能夠形成污泥垢狀的生物膜,生物膜上繁殖大量的微生物,吸附和降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能起到與活性污泥同樣的凈化污水作用。從填料上脫落下來死亡的生物膜隨污水流入沉澱池,經沉澱池澄清凈化。生物膜有多種處理構築物,如生物濾料、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和生物流化床等。
⑴生物濾池
生物濾池是以土壤自凈原理為依據發展起來的,濾池內有固定填料,污水流過時與濾料相接觸,微生物在濾料表面形成生物膜。
凈化污水裝置由提供微生物生長息棲的濾床、布水系統以及排水系統組成。生物濾池操作簡單,費用低,適用於中小城鎮和邊遠地區。生物濾池分為普通生物濾池、高負荷生物濾池和塔式生物濾池以及曝氣生物濾池等。
⑵生物轉盤
通過傳動裝置驅動生物轉盤以一定的速度在接觸反應池內轉動,交替的與空氣和污水接觸,每一周期完成吸附-吸氧-氧化分解的過程,通過不斷轉動,使污水中的污染物不斷分解氧化。生物轉盤流程中除了生物轉盤外,還有初次和二次沉澱池。生物轉盤的適應范圍廣泛,對生活污水和各種工業廢水都能適用,同時生物轉盤的動力消耗低,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管理維護簡便。
⑶生物接觸氧化
在池內設填料,使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填料上長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接觸,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轉化成新的生物膜。從填料上脫落的生物膜隨水流到二沉池後被去除,污水得到凈化。生物接觸氧化法對沖擊負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污泥產量少,可保證出水水質。
⑷生物流化床
採用相對密度大於1的細小惰性顆粒,如砂、焦炭、活性炭、陶粒等作為載體,微生物在載體表面附著生長,形成生物膜,充氧污水自上而下流動使載體處於流化狀體,生物膜與污水充分接觸。生物流化床處理效率高,能適應較大沖擊負荷,佔地小。
5、自然生物處理法
利用自然條件下生長繁殖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形成水體-微生物-植物組成的生態系統,對污染物進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凈化,可對污水中的營養物質充分利用,有利於綠色植物生長,實現污水的資源化、無害化和穩定化。該法工藝簡單,建設與運行費用都較低,效率高,是一種符合生態原理的污水處理方式,但容易受自然條件影響,佔地較大。主要有水生植物塘、水生動物塘、土地處理系統以及上述工藝組合系統。穩定塘是利用塘水中自然生長的微生物處理污水,而在塘中生長的藻類的光合作用和大氣氧作用向塘中供氧。在穩定塘內污水停留時間長,其生化過程和自然水體凈化過程相似。穩定塘按其微生物反應類型分為好氧塘、兼性塘、厭氧塘和曝氣塘等。土地處理是以土地凈化為核心,利用土壤的過濾截留、吸附、化學反應和沉澱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土地上生長的農作物可充分利用污水中的水分和營養物。如污水農田灌溉就是一種土地處理方式。
6、厭氧生物處理法
利用兼性厭氧菌在無氧條件下降解有機污染物,主要用於處理高濃度難降解的有機工業廢水及有機污泥。主要構築物是消化池,近年來在這個領域有很大的發展,開創了一系列的新型高效厭氧處理構築物,如厭氧濾池、厭氧轉盤、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厭氧流化床等高效反應裝置,該法能耗低且能產生能量,污泥量少。

E. 污水處理方法

更多論文請參見http://www.cnlunwen.net 發郵件索取

1 污水處理廠多環麝香污染物的分布特徵及去除途徑的初步研究
2 污水處理出水水質軟測量演算法與虛擬儀器的集成應用研究
3 利用粉煤灰處理生活污水
4 基於ASM1模型改善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工況與效果的研究
5 基於現場匯流排的污水處理自動控制系統的研究
6 DCS污水處理系統及其性能分析
7 工業乙太網及其在污水處理行業的應用研究
8 小城鎮污水人工快速滲濾法處理試驗研究
9 城市污水深度處理及地下回灌的試驗研究
10 負載型光催化劑的制備及在污水深度處理中的應用
11 中低溫度下厭氧處理城市污水及污泥顆粒化的研究
12 基於超微孔曝氣多功能氧化溝的污水處理系統
13 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過程智能建模及模擬研究
14 張家口市主城區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工程建設與管理研究
15 紅樹植物人工濕地處理生活污水的凈化效應及其機理研究
16 自旋傳質填料生物膜反應器處理城市污水的試驗研究
17 基於神經網路的污水處理水質預測研究 高
18 膜生物反應器處理生活污水研究
19 曝氣生物濾池深度處理城市污水的初步研究
20 基於模糊PID控制策略的污水處理自動化監控系統的研究

小城鎮污水人工快速滲濾法處理試驗研究
【英文題名】 Study on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from Small Township by a 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
【論文級別】 碩士
【中文關鍵詞】 人工快速滲濾; 小城鎮; 污水; 去除率; 農業利用;
【英文關鍵詞】 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 township; wastewater; removing rate; agricultural reuse;
【中文摘要】隨著小城鎮的快速發展,水污染和水資源缺乏問題越來越突出。本文在大量查閱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小城鎮污水處理工藝和污水特性進行了調研和監測,針對小城鎮污水特點和常規處理系統投資高等問題,根據污水處理和利用技術發展趨勢,首次開展小城鎮污水的人工快速滲濾處理及利用的試驗研究,試驗考慮了影響人工快速滲濾系統運行效果的幾個主要因素,包括填料比(土砂比1:1、2:1和3:1)、填料厚度(80cm和100cm)、濕干比(1:1、1:2、1:3和 1:5)及運行周期的長度(進水時間小於1天、等於1天和3天)等,進行了共十種工況的試驗,對人工快速滲濾系統處理小城鎮污水的效果進行了探索。同時還對人工快速滲濾系統出水進行了蔬菜灌溉試驗。研究結果表明: 1.人工快速滲濾系統對COD和總磷的去除效果較好,其最高去除率分別可達73.19%±1.78%和94.30%±2.31%;人工快速滲濾系統對總凱氏氮和氨氮的去除效率在濕干比1:1和1:2時為50%左右,在濕干比1:3和1:5是低於20%,這種處理趨勢符合正在制定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農田灌溉用水水質國家標准》。 2.經檢驗,土砂比2:1和3:1的柱子都比較適合於處理CO...
小城鎮污水人工快速滲濾法處理試驗研究

引言 10-11
第一章 緒論 11-19
1.1 快速滲濾法的概述 11-12
1.2 快速滲濾法的研究和應用現狀 12-16
1.3 污水農業利用的研究和應用現狀 16-17
1.4 本文的研究內容和意義 17-19
第二章 小城鎮污水水質測定與分析 19-25
2.1 試驗目的 19
2.2 試驗材料 19
2.3 試驗方法 19-23
2.4 小結 23-25
第三章 人工快速滲濾法處理小城鎮污水試驗研究 25-55
3.1 填料厚度對人工快速滲濾系統運行效果的影響 25-32
3.2 濕干比對人工快速滲濾系統運行效果的影響 32-41
3.3 周期長度對人工快速滲濾系統運行效果的影響 41-52
3.4 試驗結果討論 52-55
第四章 人工快速滲濾系統出水用作蔬菜灌溉水的初步試驗研究 55-65
4.1 試驗目的 55
4.2 試驗材料與方法 55-56
4.3 試驗結果討論 56-64
4.4 小結 64-65
第五章 結論與進一步工作設想 65-67
5.1 結論 65
5.2 存在的問題 65-66
5.3 進一步的工作設想 66-67
參考文獻 67-73
致謝 73-75
作者簡歷 75

利用粉煤灰處理生活污水
【英文題名】 Study on the Fly Ash in the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 Water
【論文級別】 碩士
【中文關鍵詞】 粉煤灰; 生活污水; 吸附;
【英文關鍵詞】 fly ash; municipal waste water; absorption;
【中文摘要】 藉助光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X 衍射儀分析等方法對粉煤灰礦物組成及理化特性進行了系統研究。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陡河發電廠粉煤灰粒度較細,而且粉煤灰中含有大量氧化硅、氧化鋁,能提供大量Si、Al 等活性點,有利於化學吸附的順利進行。說明,粉煤灰是一種性能良好的水處理劑。為了進一步了解粉煤灰的吸附性能及對生活污水中COD 的去除效果,分別進行了靜態吸附實驗和動態吸附實驗,對粉煤灰的粒度、投加量、溫度等因素進行了分析,確定粉煤灰處理生活污水時靜態吸附平衡時間為 2.5h,化學耗氧物質在粉煤灰上的吸附等溫式為:q=0.435c~(0.576)。最佳工藝條件為:進水速度為4ml/min,粉煤灰粒度為 0.048mm-0.056mm,粉煤灰與生活污水體積比為1:1.25,此時COD 的去除率為97%左右。按照有關國標規定,處理後的出水可作為綠化、洗車、沖廁等用水再次加以利用。利用粉煤灰處理生活污水,既可以有效地利用粉煤灰,還可以緩解城市用水緊張的局面,並能達到資源綜合利用、以廢治廢的目的。既具有環境意義,又具有經濟效益。
【英文摘要】 The study analysis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 of fly ash.The experiments of thisstudy consist of static absorption experiments and dynamic absorption experiments. The timeof saturation absorption of fly ash is 2.5h. And the absorption isothermal formula, which ofthe fly ash treating municipal waste water, is q=0.435c0.576. In the process of static absorption, the COD removal rate is markedly influenced by theconcentration of waste water and the grain size of fly ash. And the quantity of fly ash al...

利用粉煤灰處理生活污水

摘要 4-5
Abstract 5-12
引言 12-13
1 文獻綜述 13-23
1.1 粉煤灰綜合利用現狀 13-15
1.1.1 國外粉煤灰綜合利用現狀 13
1.1.2 國內粉煤灰綜合利用現狀 13-15
1.2 生活污水的特性及處理現狀 15-18
1.2.1 生活污水的特性 15-16
1.2.2 生活污水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16-18
1.3 粉煤灰在水處理中的應用現狀 18-23
1.3.1 處理生活污水 18-19
1.3.2 處理印染、染料廢水 19-20
1.3.3 處理焦化污水 20
1.3.4 處理含重金屬污水 20-21
1.3.5 處理含氟、含磷污水 21
1.3.6 處理造紙污水 21-23
2 粉煤灰的理化特性 23-31
2.1 粉煤灰的礦物組成 23-25
2.2 粉煤灰的化學性質 25-27
2.3 粉煤灰的物理性質 27-31
3 實驗方案 31-37
3.1 實驗內容 31-32
3.1.1 粉煤灰吸附特性研究 31
3.1.2 吸附實驗 31-32
3.2 主要實驗設備及測定方法 32-37
3.2.1 實驗設備及葯品 32
3.2.2 實驗中需要測定的指標及測定方法 32-37
4 粉煤灰吸附實驗 37-65
4.1 粉煤灰吸附特性研究 37-45
4.1.1 測定粉煤灰吸附平衡時間 37-38
4.1.2 測定粉煤灰吸附等溫式 38-43
4.1.3 粉煤灰與活性炭吸附性能比較 43-45
4.2 靜態單因素吸附實驗 45-51
4.2.1 粉煤灰粒度對吸附的影響 45-46
4.2.2 粉煤灰投加量對吸附的影響 46-47
4.2.3 生活污水的初始濃度對吸附的影響 47-48
4.2.4 pH 值對粉煤灰吸附性能的影響 48-50
4.2.5 溫度對粉煤灰吸附的影響 50-51
4.3 靜態正交吸附實驗 51-54
4.3.1 因素水平表 51-52
4.3.2 正交實驗確定最佳實驗條件 52
4.3.3 計算極差確定影響因素的主次關系 52
4.3.4 畫極差趨勢圖確定最佳實驗條件 52-53
4.3.5 計算方差確定影響因素的顯著性 53-54
4.4 動態單因素吸附實驗 54-58
4.4.1 粉煤灰柱高對吸附的影響 54-55
4.4.2 粉煤灰粒度對吸附的影響 55-56
4.4.3 粉煤灰與生活污水的體積比對吸附的影響 56-57
4.4.4 生活污水進水速度對吸附的影響 57-58
4.5 動態正交吸附實驗 58-62
4.5.1 因素水平表 58-59
4.5.2 正交實驗確定最佳實驗條件 59-60
4.5.3 計算極差確定影響因素的主次關系 60
4.5.4 畫極差趨勢圖確定最佳實驗條件 60
4.5.5 計算方差確定影響因素的顯著性 60-61
4.5.6 驗證實驗 61-62
4.6 粉煤灰處理污水的機理分析 62-65
4.6.1 吸附機理 63-64
4.6.2 絮凝機理 64
4.6.3 沉澱機理 64
4.6.4 過濾機理 64-65
結論 65-66
參考文獻 66-68
致謝 68-69
導師簡介 69-70
作者簡介 70-71
學位論文數據集 71

F. 污水處理正滲透指的是什麼

正滲透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同樣也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濃度驅動的新型膜分離技術,它是依靠選擇性滲透膜兩側的滲透壓差為驅動力自發實現水傳遞的膜分離過程,是目前世界膜分離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
正滲透是指水從較高水化學勢(或較低滲透壓)側區域通過選擇透過性膜流向較低水化學勢(或較高滲透壓)—側區域的過程。在具有選擇透過性膜的兩側分別放置兩種具有不同滲透壓的溶液,一種為具有較低滲透壓的原料液(Feed solution),另一種為具有較高滲透壓的驅動溶液(Draw solution),正滲透正是應用了膜兩側溶液的滲透壓差作為驅動力,才使得水能自發地從原料液一側透過選擇透過性膜到達驅動液—側。當對滲透壓高的一側溶液施加一個小於滲透壓差(aTr)的外加壓力(△P)時,水仍然會從原料液壓~側流向驅動液—側,這種過程叫做壓力阻尼滲透(Pressure-retarded osmosis,PRO)。壓力阻尼滲透的驅動力仍然是滲透壓,因此它也是一種正滲透過程。
相對於壓力驅動的膜分離過程如微濾、超濾和反滲透技術,這一技術從過程本質上講具有許多獨特的優點,如低壓甚至無壓操作,因而能耗較低;對許多污染物幾乎完全截留,分離效果好;低膜污染特徵;膜過程和設備簡單等。在許多領域,特別是在海水淡化、飲用水處理和廢水處理中表現出很好的應用前景。
作為一種新型的技術,近年來,以美國、以色列和新加坡為代表的國家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究,並且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而國內的研究剛剛起步,還未見相關的應用報道。雖然國內近兩年開始有文章介紹這一技術,但是都不夠系統或准確。針對以上情況,本文就正滲透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進展作以綜述。
如果要實現正滲透技術淡化海水或者凈化水質的話,其中有兩個核心。
一、相關的正滲透膜技術,二、便是驅動溶液的配製。
不同於反滲透膜技術需要高壓和相關膜技術,正滲透技術對於驅動溶液的高效性、低能耗性、可重復利用性十分依賴。
常常在使用過程中將碳酸氫銨/氨水混合成驅動溶液,將「低」濃度的海水「吸」過來。而正滲透膜起到一個選擇性通過的作用,然後再將被稀釋過的溶液適度的加熱分解成氨氣和二氧化碳,剩下的就是干凈的水了。如此循環下去從而得到純度較高的水。這個過程比多級閃蒸節省了85%的能量。

G. 污水處理的基本方法

針對於現階段的污水處理,總結出以下幾點方法。

1、物理法

物理法污水處理就是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主要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水的化學性質。

⑴沉澱(重力分離)

污水流入池內由於流速降低,污水中的固體物質在中立的作用下進行沉澱,而使固體物質與水分離。

這種工藝分離效果好,簡單易行,應用廣泛,如污水處理廠的沉砂池和沉澱池。沉砂池主要去除污水中密度較大的固體顆粒物,沉澱池則主要用於去除污水中大量的呈顆粒狀的懸浮固體。

⑵篩選(截流)

利用篩濾介質截流污水中的懸浮物。屬於砂濾處理的設備有格柵、微濾機、砂濾池、真空濾機、壓濾機(後兩種主要用於污泥脫水)等。

⑶氣浮(上浮)

對一些相對密度接近於水的細微顆粒,因其自重難於在水中下沉或上浮,可採用氣浮裝置。此法將空氣打入污水中,並使其以微小氣泡的形勢由水中析出,污水中密度 近於水的微小顆粒狀污染雜質(如乳化油)黏附到氣泡上,並隨氣泡升至水面,形成泡沫浮渣而去除。根據空氣打入方式的不同,氣浮設備有加壓溶汽氣浮法、葉輪氣浮法和射流氣浮法等。為提高氣浮效果,有時需要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劑。

⑷離心與旋流分離

使含有懸浮固體或乳化油的污水,由於懸浮固體和廢水的質量不同,受到的離心力也不同,質量大的懸浮固體被拋甩到污水外側,這樣就可使懸浮固體和污水分別通過各自的排出口排出設備之外,從而使污水得以凈化。

2.化學法

污水的化學處理方法就是向污水投加化學物質,利用化學反應來分離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或是其轉化為無害物質。屬於化學處理法的有以下幾種。

⑴混凝法

混凝法是向污水中投加一定量的葯劑,經過脫穩、架橋等反應過程,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凝聚並沉降。水中呈膠體狀態的污染物質通常帶有負電荷,膠體顆粒之間互相排 斥形成穩定的混合液,若水中帶有相反電荷的電解質(混凝劑)可使污水中的膠體顆粒改變為呈電中性,並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大顆粒下沉。

⑵中和法

用化學方法消除污水中過量的酸和鹼,使其pH值達到中性左右的過程稱為中和法。處理含酸污水以鹼作為中和劑,處理含鹼污水以酸作為中和劑,也可以吹入含 CO2的煙道氣進行中和。酸和鹼均指無機酸和無機鹼,一般依照「以廢制廢」的原則,亦可採用葯劑中和處理,可以連續進行,也可間歇進行。

⑶氧化還原法

污水中呈溶解狀態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在投加氧化劑和還原劑後,由於電子的遷移而發生氧化和還原作用形成無害的物質。常用的氧化劑有空氣中的氧、純氧、漂白 粉、臭氧、氯氣等,氧化法多用於處理含氰含酚廢水。常用的還原劑則有鐵屑、硫酸亞鐵、亞硫酸氫鈉等,還原法多用於處理含鉻、含汞廢水。

⑷電解法

在廢水中插入電極並通過電流,則在陰極板上接受電子。在水的電解過程中,陽極上產生氧氣,陰極上產生氫氣。上述綜合過程使陽極上發生氧化作用,在陰極上發生還原作用。目前電解法主要用於處理含鉻及含氰廢水。

⑸吸附法

污水吸附處理主要是利用固體物質表面對污水中污染物質的吸附,吸附可分為物理吸附和生物吸附等。 物理吸附是吸附劑和吸附質之間在分子力作用下產生的,不產生 化學變化,而化學吸附法則使吸附劑和吸附質在化學鍵力作用下起吸附作用的,因此化學吸附選擇性較強。此外,在生物作用下也可產生生物吸附。在污水處理中常 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磺化煤、硅藻土、焦炭等。

⑹化學沉澱法

向污水中投加某種化學葯劑,使它和某些溶解物質產生反應,生成難溶鹽沉澱下來。多用於處理含重金屬離子的工業廢水。

⑺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在污水處理中應用較廣。使用的離子交換劑分為無機離子交換法(天然沸石和合成沸石)、有機離子交換樹脂(強酸性陽離子樹脂、弱酸性陽離子樹脂、強 鹼性陰離子樹脂、弱鹼性陰離子樹脂、鰲和樹脂等)。採用離子交換法處理污水時,必須考慮樹脂的選擇性。樹脂對各種離子的交換能力是不同的,這主要取決於各 種離子對該種樹脂親和力的大小,又稱選擇性的大小,另外還要考慮到樹脂的再生方法等。

⑻膜分離法

滲析、電滲析、超濾、微濾、反滲透等通過一種特殊的半滲透膜分離水中的離子和分子的技術,統稱為膜分離法。電滲析法主要用於水的脫鹽,回收某些金屬離子等。 反滲透作用主要是膜表面化學本性所起的作用,他分離的溶質粒徑小,除鹽率高,所需的工作壓力大;超濾所用的材質和反滲透相同,但超濾是篩濾作用,分離溶質 粒徑大,透水率高,除鹽率低,工作壓力小。

3、生物法

污水的生物膜法就是採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創造有利於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環境,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污染物被降解並轉化為無害物質,使污水得以凈化。

生物處理法可分為好氧處理法和厭氧處理法兩類。前者處理效率高,效果好,使用廣泛,是生物處理的主要方法。屬於生物處理法的工藝有以下幾種。

⑴活性污泥法

是當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生物處理技術。將空氣連續鼓入含有大量溶解有機污染物的污水中,經過一段時間,水中既形成繁殖有大量好氧型微生物的絮凝體—活性污 泥,

活性污泥能夠吸附水中的有機物,生活污水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以有機物為食料,獲得能量,並不斷省長增殖,有機物被分解、去除,使污水得以凈化。 一般經曝氣池處理的出水是含有大量活性污泥的污水—混合液,經沉澱分離,水被凈化排放,沉澱分離後的污泥作為種泥,部分迴流到曝氣池。活性污泥法自出現以來,經過80多年的演變,出現了各種

活性污泥法的變法,但其原理和工藝過程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2)普通活性污泥法

這種方法已被廣泛使用,是許多污水處理廠的常用工藝。傳統活性污泥法是將污水和迴流污泥從曝氣池首段引入,呈推流式至曝氣池末端流出,此法適用於處理要求高、水質較穩定的污水,但對負荷的變動適應性較弱,後來在此基礎上產生了一些改良形式。

⑶多點進水法

為了使槽內有機負荷接近一定值,把污水從幾個點分開流入,有利於解決超負荷問題。

⑷吸附再生法

接觸槽內活化的活性污泥吸附污染物質,污泥與水分離後,在曝氣槽內把吸附的污染物質進行氧化。該法有利於增加污水處理量,有一定的抗擊沖擊負荷能力。

⑸延時曝氣法

污水在曝氣池內延長曝氣時間,有利於完全氧化,污泥量少,該法適用於小型污水處理廠。

⑹厭氧-缺氧

- 好氧活性污泥法 在常規活性污泥法去除有機污染物的同時,為了能有效的去除氮磷等營養物質,人們把厭氧、缺氧、好氧狀況組合到活性污泥法中,使厭氧-缺氧-好氧狀況在反應曝氣池內同時存在或反復周期實現,形成了厭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也有的工藝流程採用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⑺間歇式活性污泥法

污水流至單一反應池中,按時間通過程序控制各過程。在反應池的一個工作周期,運行程序依次為進水、反應、沉澱、出水和待機等過程。該法適用於中小水量和出水水質較高的場合,有利於自動化控制;通過對運行的調整,該法也可進行除磷脫氮和化學處理,有利於污水回用。

H. 鳳凰河二溝污水處理工程的鳳凰河二溝人工快滲污水處理系統

第一個系統是人工快滲污水處理系統,其原理是在快速滲濾系統的基礎上,採用滲透性能良好的介質(以一定級配的天然河砂為主,並摻入活性礦物質填料),利用干濕交替的運轉方式,污水在通過快滲池時產生綜合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反應,使污染物得以去除。由於人工濕地對於進水水質要求較為嚴格,較差的進水會導致人工濕地出現非常嚴重的缺氧及堵塞的情況,而且人工濕地佔地非常巨大。
前處理採用人工快滲,核心快滲池的水力負荷約1.5m³/(㎡·d),用極為省地省建造成本的方式將污水中的COD、BOD、氨氮、TP、SS進行迅速去除。特別是造成濕地堵塞的SS污染物質,可以通過人工快滲處理至極低(<10mg/L)。
人工快滲工藝流程簡單:
污水原水→格柵→初沉池→人工快滲池→排水進入後續人工濕地
本工程取水為鳳凰河二溝排污溝,其主要為高濃度生活污水,SS和氨氮有機氮極高。經過人工快滲處理後,污水COD由原先的400-550mg/L可以降至30-60mg/L,SS可以從300-400mg/L降低至10mg/L以下。而對於氨氮可以從30-40處理到5mg/L以下。總磷效率雖然低,但是仍有50-70%的去除效率。人工快滲作為較為省地省地,本項目20000噸/日的污水處理設施佔地不超過20000平方米。占整個鳳凰河二溝污水處理工程總用地的20%。用20%的佔地解決90%的污染負荷,更利於後續人工濕地深度處理穩定運行發揮出色,滿足後續人工濕地公園的景觀用水需求。

I. 反滲透廢水的處理方法

一種反滲透污水處理方法:把經過一級處理後的濁環水排
放到濁環水蓄水池,進行預處理,預處理的步驟依次為:
I測出濁環水的PH值,根據濁環水蓄水池引出水的PH值投加鹼液,
把濁環水的PH值調節到7-7.5;
II把調節好PH值的濁環水送入安裝著微孔曝氣盤的曝氣池,在曝氣
池內緩漫流動,停留25-35分鍾,採用曝氣氧化法除鐵離子,以滿足反滲
透對進水中鐵離子含量的要求,在曝氣池投放次氯酸鈉;
III把曝氣池的水經提升水泵送到安裝著攪拌機的機械反應池,在機
械反應池內投放絮凝劑聚合氯化鋁和助凝劑聚丙烯醯胺進行攪拌混凝,使
葯劑與水混合均勻,形成礬花;
IV機械反應池的水自流入安裝著泥耙和渣漿泵的斜板沉澱池,在斜板
沉澱池去除水中的大部分懸浮物;
把經過上述預處理的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水送到內裝填無煙煤和石
英砂的過濾器濾去水中的雜質,送入勾兌水池;
另一部分水送入臭氧反應
池,依次進行下述的處理;
a在臭氧反應池與臭氧混合,對水中的有機物採用臭氧殺菌、消毒、
除色,氧化水中少量有機污染物;
b水經過臭氧化應池與多介質過濾器的
聯接管道時由加液泵投加絮凝劑聚合氯化鋁;
c臭氧反應池內引出的並加
有絮凝劑聚合氯化鋁的水送入裝有石英砂和無煙煤的多介質過濾器,多介
質過濾器出水綜合污染質數SDI值在5以下;
d多介質過濾器的出水利用
余壓自動流入裝有濾芯的微濾器,截留多介質過濾器過濾後水中20μm以
上的顆粒;
e從微濾器出來的水到保安過濾器之間的管道上,安裝有管道
混合器,由計量葯泵從計量箱中分別抽取還原劑和阻垢劑加到管道混合器
中使水在流動過程中與葯劑混合,還原水中氧化性物質;
f加有還原劑和阻
垢劑的水進入內裝濾芯的保安過濾器,由保安過濾器截留水中5μm以上的
顆粒,使水質符合反滲透進水的要求;
g從保安過濾器出來的水用高壓泵
打入裝有過濾膜元件的壓力容器的一級反滲透機組,進行初步除鹽,初步
除鹽的水,一部分水直接輸出,一部分送入勾兌水池與過濾器出來的水進
行勾兌後,作為凈環水。

J. 市政污水處理是用反滲透膜還是超濾膜

反滲透膜,是一種模擬生物半透膜製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性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製成。如醋酸纖維素摸、芳香族聚醯肼膜、芳香族聚醯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徑一般在0.5-10nm之間,透過性的大小與膜本身的化學結構有關。有的高分子材料對鹽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過速度並不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學結構具有親水基因,因而水的透過速度相對較快。
反滲透原理超濾膜,是一種孔徑規格一致,額定孔徑范圍為0.001-0.02微米的唯恐過濾膜。在膜的一側施以適當壓力,就能過篩出小於孔徑的溶質分子,以分離量大與500道爾頓(原子質量單位)、粒徑大於10微米的顆粒。超濾膜是最早開發的高分子分離膜之一,在60年代超濾裝置就實現了工業化。
超濾原理
反滲透膜具有以下特徵:
(1) 在高流速下應具有高效脫鹽率
(2) 具有高機械強度和使用壽命
(3)能在較低操作壓力下發揮功能
(4)能耐受化學和生化作用的影響
(5) 受PH值、溫度等因素影響較小
(6)製作原料來源容易、加工簡便、成本低廉
超濾膜的應用特性:
(1)在超濾過程中不會發生質的變化,可以在常溫下 穩定運行
(2)設備結構精巧、佔地面積小、易於操作
(3) 設備分離過程、設備自動化程度高
(4) 能將不同的分子量物質進行分類處理
(5)對水質的適應力強、應用范圍廣
反滲透的應用范圍
電力、石油化工、鋼鐵、電子、醫葯、食品飲料、市政及環保等行業,在海水及苦鹹水談化,鍋爐給水、工業純水及電子級超純水制備,飲用純凈水、廢水處理及特種分離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超濾膜的應用范圍
純水於超純水制備工藝中作為反滲透預處理與超純水的終端處理,工業用水中用 於分離細菌、熱源、膠體、懸浮雜質及大分子有機物;飲用水、礦泉水凈化;發酵、酶制劑工業;制葯工業的濃縮、純化與澄清;果汁濃縮、分離;大豆、乳品、製糖工業、酒類、茶汁、醋等的分離、濃縮與澄清;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的凈水與回收,電泳漆的回收

閱讀全文

與人工滲透污水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匯污水處理廠在哪裡 瀏覽:808
知識蒸餾英文 瀏覽:55
辛集皮革污水招工網 瀏覽:9
醫學陽離子交換劑 瀏覽:736
新車內空氣凈化器怎麼選擇 瀏覽:750
家禽廢水 瀏覽:567
供排水管道除垢 瀏覽:532
凈水出口和純水出口怎麼區分 瀏覽:541
洛陽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503
回用景觀水 瀏覽:447
粉劑除垢劑 瀏覽:296
樹脂瓦機械多少錢 瀏覽:381
環氧樹脂地坪的防火等級要求 瀏覽:218
岳陽污水處理廠有哪些 瀏覽:34
什麼飲水機安全 瀏覽:356
超濾凈的水含有礦物質嗎 瀏覽:594
拾回雕文怎麼用 瀏覽:889
污水處理池施工碰到的問題 瀏覽:129
宋dm空氣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605
靜放水除水垢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