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古竹污水廠

古竹污水廠

發布時間:2021-11-22 20:27:04

㈠ 水頭鎮與興福鎮那個富

水頭鎮富

㈡ 永定縣為保護生態環境而作出什麼努力

仙師鄉實施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見成效 昔日光頭山如今綠油油

永定縣仙師鄉過去的120多座「光頭山」,經過近幾年堅持開展「以煤代賑」綜合治理水土流失,封山育林10萬畝,如今封山區已樹木蒼翠,森林覆蓋率從治理前的43%提高到現在的63%,水果產量從不足10噸發展到現在的237噸,初步摘掉了「紅帽子」。
過去,由於自然因素和不合理的人為活動,永定縣成為閩西水土流失嚴重的縣份之一,其中仙師鄉戴上了「閩西第二河田」的「紅帽子」 。為此,永定縣採取農林結合、種養結合、農牧結合、庭院經濟和大田生產結合等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對山、田、水、林、路綜合規劃,治理開發,對小流域停墾還林,增強土地保土保水性能,保護生態環境。尤其是2002年8月,永定縣被國家水利部列為全國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試點縣以後,這個縣以此為契機,出台了較為完善的封育保護政策,在仙師鄉等項目試點區內全面實行以封山育林為主,人工手段為輔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措施,充分利用生態自然修復的能力,達到以最省的錢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林業部門對當年造林50畝以上的除無償提供苗木外,每畝補助50元;農業部門對興建沼氣池除無償提供技術圖紙外,按容量每立方米給予補貼100元;對人口在100人以下自然生態條件惡劣的自然村,實行生態移民,由政府統一規劃,無償提供土地,每人補助1000元。

資料來源:
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mxrb/040810/1_22.html

山水綠」崛起「產業綠」

青山綠水為土樓增色

永定是聞名於世的「土樓之鄉」。土樓的美,不僅美在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還美在它依山而建,逐水而居。被樹木、毛竹、花草環抱的振成樓,儼然是一個綠色的世界。樓里的主人們看到了這綠色與「土樓、田園」渾為一體的效應,山門一開,海內外遊客進來,大把的鈔票進了農民的腰包。幾年來,永定土樓、龍湖、國家森林公園王壽山、東華山等一批文化生態旅遊景點得到開發,餐飲業、服務業、運輸業等一批相關產業也被帶動起來……

綠色帶來了財富,發展綠色產業便成為永定人的自覺行動,他們試圖把每個產業都做「綠」。新發展起來的紅柿、美蕉等特色產業,在金砂、古竹等鄉(鎮)形成了「生態長廊」; 仙師鄉的「六月紅」早熟芋,漂洋過海出口日本;依託園東山食品公司生產的青梅果、五華李、芥菜乾等,飛越千山萬水進了大城市的超市;依託 興華生態農業花木有限責任公司,蝴蝶蘭、大花惠蘭、文心蘭、石斛蘭、建蘭等名貴花卉銷往江蘇、福建、廣東等地。

科學技術助產業添「綠」

科技是產業的「血脈」,沒有科技的投入,永定的綠色不會這樣濃。幾年來,永定縣與全國10多家科研機構、大專院校「聯姻」,引進推廣「果品無公害生產技術」和「名優果苗的培育繁殖技術」,使該縣改良果園、新開發果園面積達到10多萬畝。
科技攪活了一江春水。現在,該縣已建起了一些科技含量較高的食品加工企業,研究開發出「好日子」柿葉茶、銀杏茶、杭白菊、柿葉茶、酸甜開胃茶、絞股藍茶、苦丁茶、夏桑菊茶、人參烏龍茶;「大紅喜」、「百二歲」、「園東山」、「金秋紅」、「嘉鵬」、「萬鵬」等近10種品牌的柿糕、柿餅等系列產品。其中土樓精品系列「好日子」酸甜開胃茶是1997年福建省新產品開發項目,榮獲1998年福建省鄉鎮企業精品展銷會金獎;「好日子」苦丁茶榮獲2000年福建省農業精品展銷會金獎;「好日子」絞股藍茶、「嘉鵬」紅柿餅等榮獲2001年福建省農業名優新產品展銷會金獎。

環境保護讓綠色永駐

藍天碧水,清新的空氣,是永定縣人努力多年的結果。決策者認為,「金山銀山」不如「青山綠水」,縣里明確提出,污染環境的項目堅決不上。在下洋、峰市、湖雷、堂堡等鄉(鎮),一批死灰復燃的「十五小」、「新五小」企業被依法取締、關閉。
仙師鄉過去水土流失嚴重,戴上了「閩西第二河田」的「紅帽子」 。為此,永定縣採取農林結合、種養結合、農牧結合、庭院經濟和大田生產結合等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對山、田、水、林、路綜合規劃,治理開發,對仙師小流域停墾還林,增強土地保土保水性能,保護生態環境。如今,走在仙師鄉,綿延百里,綠的是果樹、蔬菜, 甜的是臍橙、柑桔、沙田柚。這個鄉過去的120多座「光頭山」,經過近幾年堅持開展「以煤代賑」綜合治理水土流失,封山育林10萬畝,封山區已樹木蒼翠,森林覆蓋率從治理前的43%提高到現在的63%,水果產量從不足10噸發展到現在的237噸,初步摘掉了「紅帽子」。

資料來源:http://www.fjyd.gov.cn/ydxw/9.htm

㈢ 河源市建工環保水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河源市建工環保水務有限公司是2018-09-11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廣東省河源市古竹鎮竹港南西四路1號。

河源市建工環保水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1600MA528LWP7C,企業法人華松樺,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河源市建工環保水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污水處理廠建設、運營。(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河源市建工環保水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㈣ 岷縣污水處理廠地址和相關資料

東源縣城污水處理廠預計年底建成 2009-11-17河源日報 據了解,該項目是東源「十一五」治污減排工程的其中一項重點工程,佔地70.7畝,總投資1.09億元,建成投產後日處理生活污水3萬噸,工程於去年底開工建設,近日已完成項目投資3600多萬元,占總投資的40%以上,預計年底可建成。 2008年10月22日東源縣生活污水處理廠率先動工後,12月24日至29日,河源市其他縣區污水處理廠BOT項目陸續動工建設。至此,該市縣區11個污水處理廠全面動工,成為我省污水處理廠BOT項目全面動工建設最早的地級市。 11個污水處理廠BOT特許經營項目分別是:東源縣生活污水處理廠,龍川縣城污水處理廠、鶴市污 水處理廠,和平縣縣城污水處理廠、譚頭崗污水處理廠,源城區污水處理廠,連平縣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忠信污水處理廠、三角污水處理廠,紫金縣古竹鎮污水處理廠和臨江污水處理廠。項目總設計規模達日處理量36.18萬噸,項目總投資達8.225億元。 11個污水處理廠由河源市政府牽頭,採取BOT特許經營方式建設,是政府公益工程在投資模式上的改革和創新,工程全部實行監理制度。河源市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實行企業籌資,政府監管,從參與投標的眾多單位中,優中選優,確定由省環境工程裝備總公司、省環境保護工程研究設計院聯合體中標投資建設。 據了解,為推進縣區11個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建設任務,河源市將建立市污水處理建設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每季度要向市委、市政府專題報告一次污水處理工程進展情況;各縣區政府要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加強組織協調和跟蹤監督。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對未完成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導致污染減排目標實現不了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實行一票否決。建立定期信息報送制度,各縣政府在每季度第一個月的前一個星期內,向市污水處理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報送上季度當地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進展情況和有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D%A追問:%D%A我問地址不是新聞%D%A

㈤ 古竹鎮是哪個市的

廣東省河源市紫金古竹鎮

㈥ 馬山鎮的介紹

馬山鎮是1992年10月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地處無錫西南美麗的馬山半島,總規劃面積65平方公里,地域分布在太湖十八灣(12平方公里)、馬圩圩區(20平方公里)、馬跡山島(33平方公里),下轄靈山景區管理處、生命科學園區管理處、吳都闔閭城管理處三個管理處和古竹、群豐、嶂青、西村、和平、萬豐、棲雲、耿灣、闔閭、湖山、峰影、樂山、迎暉13個社區,常住人口3.9萬。度假區生態環境優美。這里三面環湖,擁有42公里風景優美的湖岸線,區內有57座峰巒、38處津灣,山地面積4萬畝,森林覆蓋高達70%。獨特地理位置使得山中的空氣與水質沒有遭受無錫城市發達的工業污染,且四季陽光充沛,日照充分,雨水適宜,因此這里是名符其實的山清水秀。常年從湖面上吹來的潔凈空氣中,負氧離子成分與周邊城市相比要高出幾百倍,享有「山水氧吧」之美譽。度假區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建成了8000畝沿湖生態林,完成太湖清淤共計125萬方,建成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實現全覆蓋,是華東地區少有的一塊「凈土、凈水、凈空」之地。

㈦ 誰知道東源縣城污水處理廠地址

東源縣城污水處理廠預計年底建成 2009-11-17河源日報 據了解,該項目是東源「十一五」治污減排工程的其中一項重點工程,佔地70.7畝,總投資1.09億元,建成投產後日處理生活污水3萬噸,工程於去年底開工建設,近日已完成項目投資3600多萬元,占總投資的40%以上,預計年底可建成。 2008年10月22日東源縣生活污水處理廠率先動工後,12月24日至29日,河源市其他縣區污水處理廠BOT項目陸續動工建設。至此,該市縣區11個污水處理廠全面動工,成為我省污水處理廠BOT項目全面動工建設最早的地級市。 11個污水處理廠BOT特許經營項目分別是:東源縣生活污水處理廠,龍川縣城污水處理廠、鶴市污 水處理廠,和平縣縣城污水處理廠、譚頭崗污水處理廠,源城區污水處理廠,連平縣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忠信污水處理廠、三角污水處理廠,紫金縣古竹鎮污水處理廠和臨江污水處理廠。項目總設計規模達日處理量36.18萬噸,項目總投資達8.225億元。 11個污水處理廠由河源市政府牽頭,採取BOT特許經營方式建設,是政府公益工程在投資模式上的改革和創新,工程全部實行監理制度。河源市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實行企業籌資,政府監管,從參與投標的眾多單位中,優中選優,確定由省環境工程裝備總公司、省環境保護工程研究設計院聯合體中標投資建設。 據了解,為推進縣區11個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建設任務,河源市將建立市污水處理建設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每季度要向市委、市政府專題報告一次污水處理工程進展情況;各縣區政府要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加強組織協調和跟蹤監督。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對未完成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導致污染減排目標實現不了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實行一票否決。建立定期信息報送制度,各縣政府在每季度第一個月的前一個星期內,向市污水處理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報送上季度當地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進展情況和有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

㈧ 河源市江東新區的產業基地

【產業】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產業是新區發展的「命脈」。沒有產業,新區就沒有美好的明天。河源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產城融合」是江東新區立區之本,新區起步區建設必須走產城融合發展之路,要在加快建設宜居新城的同時,大力引進高端項目,科學合理布局產業園區,促進人口、產業集聚發展,實現產業發展與宜居城市相得益彰。那麼,如何在這片區域上布局產業之棋?江東新區給出的關鍵詞是:綠色、高端、新興。
詮釋這三個關鍵詞,河源市委書記何忠友指出,江東新區的產業體系設計,要圍繞發揮生態優勢,發展新興製造業和以生態為基礎的高端綠色產業、現代服務業。市長彭建文則指出,要突出江東新區在粵東西北振興發展中承擔的特殊作用,這個特殊作用就是「綠富雙贏」。
基於這樣的定位,江東新區確定了產業發展的基本原則,即生態優先、創新驅動、產城融合、比較優勢原則。其產業發展定位為:嶺南休養旅遊聚集區、廣東低碳製造示範區、粵東北自主創新基地、區域性綠色金融中心。根據廣東省產業發展研究院和國家信息中心聯合課題組編制的河源江東新區產業發展規劃,江東新區將打造形成「兩帶、十組團」的產業布局,其中「兩帶」即現代服務業產業帶、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十組團」即中央商務、旅遊健康、物流、文教創意、先進製造、低碳製造等10個現代產業發展組團。
在國家信息中心系統合作處處長劉波看來,河源江東新區可通過打造有吸引力的政策「窪地」,進一步推動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和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流入,有望成為對整個粵東北經濟走廊中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最具活力的區域產業增長極。
廣東省產業發展研究院高級經濟師蔡志敏亦認為,河源江東新區按照「生態優先、創新驅動、產城融合、比較優勢」的產業發展原則,以獨特的生態、資源、區位優勢為依託,高起點構建結構優化、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將打造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嶺南休養旅遊集聚區、粵東北自主創新基地和區域性綠色金融中心。
【建設】兩起步區助江東新區起航
2013年11月25日,《廣東省河源江東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3-2030)》獲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這標志著河源江東新區正式獲得「出生證」。
江東新區甫一成立,就有了先人一步的優勢。新區毗鄰現有城區,與現在建成區僅一江之隔,市區現已有4座跨東江大橋,今後3年還將貫通3座大橋,形成新區與現有城區、東源縣、市高新區的良好對接、互動與融合。目前,江東新區范圍內已有5平方公里的東江教育城和碧桂園·東江鳳凰城等數個大型成熟住宅社區建成投入使用,3平方公里的臨江工業園熱火朝天建設,現有居住人口12萬,江東新區已經具備較好的開發基礎。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今年,河源市委、市政府將江東新區起步區建設列為中心工作之一,提出集中全市資源和力量,投入40億元資金全力推進兩個起步區的開發建設。兩個起步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一是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設起步區,重點打造商務商貿中心,為產業提供商業、金融、居住等服務;二是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的產業發展起步區,重點發展文化創意、商貿物流、服務外包、研發設計等現代高端服務業。
目前,已動工建設的項目有碧桂園二期和碧桂園學校;已完成項目選址正在進行可研論證等前期工作的,有河源市第一中學高中部、方紅變電站、安置小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大道東、東江東路等項目;正在開展前期調研論證還有一大批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起步區范圍土地房屋徵收調查摸底和成本測算工作已完成,江東新區產業起步區正在開展控規編制工作。同時,上報了6個項目作為申報省股權資金的項目,今年力爭獲得省第一批股權式資金約10億元。近期,將全力加快起步區第一期土地房屋的徵收工作;全面啟動和推進起步區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包括「4路2橋」交通建設,3個安置小區,3所學校,污水處理廠及其主管網、變電站等共計20個重大市政道路、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的建設。
中共河源江東新區委員會書記藍岸、江東新區管委會主任賴小衛表示,江東新區正式掛牌成立,吹響號角,接下來就是甩開膀子幹了!
據介紹,江東新區成立後,將通過搭建新區投融資平台、全力爭取上級政策性資金支持、爭取金融機構項目貸款等多途徑籌措新區建設資金,創新新區建設投融資機制,開放更多領域,吸引更多的、成本更低的社會資金,參與新區的開發建設,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充分利用深圳全面對口幫扶河源的重大機遇,做好與深圳合作共建和招商引資工作,重點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產業園區建設、創新投融資方式、創新新區管理體制機制這四個方面推進深圳的對口幫扶和合作共建,通過與深圳共建產業園區,承接深圳相關產業,引進優質項目,努力將其打造成深圳相關產業群、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盡快建立起新區自身的產業體系。力爭3年-5年內新區起步區將初現規模、大見成效。
【鏈接·沿革】江東新區的「前世今生」
江東新區范圍含「兩鎮三村(居)」(紫金縣臨江鎮、古竹鎮,源城區源南鎮勝利村、和平村、河紫路居委會)。北連贛閩,南通廣府,自古以來,是東江流域客家地區重要商埠之一。春秋戰國時期,江東新區屬百越地區;南朝齊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析龍川置河源、新豐二縣,屬廣州南海郡,該區域屬河源縣;南朝陳禎明三年(公元589年)置歸善縣,臨江鎮、古竹鎮范圍為歸善縣,其餘屬河源縣。此後,朝代更迭,明隆慶三年(1569年),臨江、古竹兩鎮隸屬永安縣(今紫金縣)寬得都上江東社、下江東社、苦竹派社,勝利村、和平村與河紫路居委會轄地屬河源縣古雲約。清承明制,為永安縣寬得都江東約、苦竹派約及河源縣古雲約。
1988年3月改屬河源市,兩鎮仍歸紫金;兩村劃歸源城區東埔鎮,1997年屬源城區源南鎮管轄。1995年,東江水運公司改為河紫路居委會,1997年後劃歸源城區源南鎮。2014年5月,河源市設立江東新區,統一管理上述區域。

㈨ 古竹鎮的基本介紹

全鎮總面積278.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6814公頃、耕地 2275公頃。2005年,全鎮下轄18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為56530人。1992年經省批准成立的紫金經濟開發試驗區設在古竹鎮,2005年9月,經省發展改革委初審公示,保留該省級開發區。 古竹鎮位於紫金縣西部,東江中游東岸,居二市四縣八鎮交會處,北接臨江鎮,東與義容鎮、鳳安鎮相連;南鄰好義鎮、惠城區蘆洲鎮;西與博羅縣石壩鎮、源城區埔前鎮隔江相望,鎮府駐地距縣城68公里,距河源市區33公里。
全鎮面積278.1平方公里,下轄18個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人口59867人。境內水力資源豐富,建有東江瀝口水電站、秋香江亞公角電站、中二型新坑水庫。旅遊景區有越王山景區、河源石窟景區、道姑岩景點、潮沙玫瑰園景區、中共東江特委和中共東江後東特委舊址紅色旅遊景點;待開發的旅遊資源有吉安白馬石、東江潮沙洲等。主要特產有紅瓜、龍眼、荔枝。古竹素有「魚米之鄉、工業重鎮、商貿之埠」之美譽,是省級經濟開發區、省級中心鎮、省級眼鏡生產專業鎮、省衛生先進鎮,是紫金實施「西部帶動」戰略的重鎮。2010年,古竹鎮以眼鏡製造為主導產業,全力打造省級眼鏡專業鎮。全年實際利用外資5.13億元,引進新江船舶修造廠、台金數控配件廠、污水處理廠等3個項目。
鎮內有完全中學、初級中學各1間、小學25間,幼兒園3間。有文化站、電視站、老幹活動中心,老年人體育協會。有古竹人民醫院、紫金縣甘洞醫院和民營慢病站精神醫院。古竹人民醫院下設衛生站(所)22間,個體醫療站1間。全鎮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40118人,占農村人口的100%。實施「城鄉清潔工程」,開展創建省衛生鎮村工作,古竹鎮水東村評為省級衛生村。是年,古竹鎮農村人均鋼混結構住房22.3平方米,擁有摩托車8990輛,小車998輛,網路寬頻用戶1950戶。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7.10億元,其中工業13.82億元,農業3.28億元。本級財政收入實現1685.6萬元;農村人均年純收入6409元。

閱讀全文

與古竹污水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石英砂多介質過濾器廠家電話 瀏覽:61
lsc500樹脂 瀏覽:182
污水處理電費占運行費用比 瀏覽:164
曝氣生物濾池污水廠 瀏覽:53
天津工業廢水治理企業 瀏覽:44
用什麼洗空調濾芯 瀏覽:257
老式泰山25拖拉機提升器總成 瀏覽:965
污水泵空氣開關跳閘為什麼 瀏覽:235
sbs樹脂可剝漆 瀏覽:961
溫江凈水過濾 瀏覽:13
小區飲水機廢水能用嗎 瀏覽:889
過濾網廠家58同城 瀏覽:112
廣州醫用超純水器供水設備多少錢 瀏覽:952
大金空調室內機提升泵 瀏覽:172
正規濾芯怎麼用 瀏覽:2
樹脂包清洗 瀏覽:506
超濾膜凈水器需要清洗一次 瀏覽:750
汽油濾芯螺絲滑絲了怎麼辦 瀏覽:274
臨湘污水處理哪裡有賣的 瀏覽:970
wl型立式污水泵多少錢一台 瀏覽: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