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廢水生物處理方法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如何對其行控制
影響污水生物處理的因素有哪些
1、負荷:生物處理反應器的負荷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回圍內;
2、溫度:好氧答微生物在15~30℃之間活動旺盛;厭氧微生物的最佳溫度是35℃左右和55℃左右;
3、pH值:好氧微生物生長活動的最佳pH值在6.5~8.5之間,而厭氧微生物的活動要求的最佳pH值在6.8~7.2之間;
4、氧含量:空氣曝氣池出口混合液中溶解氧濃度應保持在2mg/L(純氧曝氣法要保持在4mg/L)左右,A/0工藝的A段溶解氧濃度要保持在0.5mg/L以下,而厭氧微生物必須在含氧量極低、甚至絕對無氧的環境下才能生存;
5、營養平衡:廢水中的各種營養物質不平衡,就會影響微生物的活性,進而影響處理效果;
6、有毒物質:廢水中的有毒物質含量超過限度,就會影響微生物的活性,進而影響處理效果。
『貳』 廢水的好氧生物處理與厭氧生物處理分別包括哪些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好氧生物處理是在有游離氧(分子氧)存在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機物,使其穩定、無害化的處理方法.優點有反應速度較快,廢水停留時間較短,故處理構築物容積較小;處理過程中散發的臭氣較少;對能降解有機物分解完全等.缺點有對難降解有機物去除率低、污泥量較厭氧處理多、運行費用較高等.
厭氧生物處理是有機物在無氧的條件下,藉助轉性厭氧菌和兼性厭氧菌的作用下,將大部分的有機物轉化為甲烷等簡單小分子有機物與無機物,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優點有有機物去除率高、污泥量少、運行費用少等.缺點有廢水停留時間較長、有機物分解不完全、臭氣產生多等.
影響因素:
營養物質。甲烷菌對硫化氫具有最佳需要量有時需補充某些必需的特殊營養元素,如除氮、磷、硫等,以及鐵、鎳、鋅、鈷、鉬等可提高某些系統酶活性的微量元素。甲烷菌對硫化物和磷有專性需要,而鐵、鎳、鋅、鈷、鉬等對甲烷菌有激活作用。
氧化還原電位。氧化還原電位可以表示水中的含氧濃度,在培養甲烷菌的初期,氧化還原電位要不過高。
鹼度。廢水的碳酸氫鹽所形成的鹼度對pH值的變化有緩沖作用,如果鹼度不足,就需要投加碳酸氫鈉和石灰等鹼劑來保證反應器內的鹼度適中。
有毒物質。重金屬在很低的濃度條件下就會影響厭氧消化速率,硫化物、氨氮、氯代有機物及某些人工合成有機物的含量超過一定值後,也會對厭氧微生物產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使厭氧消化過程受到影響甚至破壞。另外,厭氧發酵過程的產物和中間產物(如揮發性有機酸、氫離子濃度等)也會對厭氧發酵過程本身產生抑製作用。
水力停留時間。水力停留時間對於厭氧工藝的影響主要是通過上升流速來表現出來的。一方面,較高的水流速度可以提高污水系統內進水區的擾動性,從而增加生物污泥與進水有機物之間的接觸,提高有機物的去除率。另一方面,為了維持系統中,能擁有足夠多的污泥,上升流速又不能超過一定限值更多水處理葯劑至至http://www.cl39.com/望採納。
『叄』 污水處理過程中影響COD降解的因素有哪些
污水處理是一個非常嚴峻的長期工作,每天有大量的生產、生活污水源源不斷著產生,這些污水中含有氨氮,總氮外,COD,BOD等污染指標。。COD越高,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不僅危害水體的生物如魚類,而且還可經過食物鏈的富集,最終進入人體,引起慢性中毒。今天小編簡單介紹以下,COD降解菌種如何使用的。
污水處理中需要用到哪些菌種?
COD降解菌主要應用范圍:
1,COD降解菌主要針對電鍍、染坊、養殖場、造紙廠、餐館等廢水中COD的去除難而開發一種新型菌種,對COD去除有明顯的效果,COD降解菌的處理有機物濃度一般建議進入生化池COD的濃度8000mg/L以下較好。
污水處理菌種
污水處理COD降解菌種介紹
注意事項
污水處理COD指標高度與生產有很大的關系
『肆』 在污水處理中能直接影響到溶解氧的因素有哪些
水中溶解氧抄的濃度可以用Henry定律來表示:當達到溶解平衡時:C=KH*P其中:C為溶解平衡時水中氧的溶解度;P為氣相中氧的分壓;KH為Henry系數,與溫度有關;增加曝氣努力使氧的溶解接近平衡,而同時活性污泥還會消耗水中的氧。因此廢水中實際溶解氧量與水溫、有效水深(影響壓力)、曝氣量、污泥濃度、鹽度等因素有關。
『伍』 污水處理中好氧菌處理的污水種類和范圍
生活污水等,好氧處理是按排放標准來處理污水種類的,設計時看污水種類,污水量,廣義來說好氧菌大部分污水都能降低COD和VLSS,對他的有毒物質有鎳、鉛,但是還是要看其含量
『陸』 影響污水處理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污水處理效果的因素有1、水溫但水溫太低時微生物活性差,當水溫太高時微生物失去活性。。2營養比例,比例失調微生物生長不良 3、PH值偏低時容易絲狀菌膨脹。4運行管理,運營人員要根據水量水質來調節運行參數5,溶解氧高時微生物容易自身氧化,溶解氧低分解不完全,易厭氧
『柒』 影響污水處理硝化菌硝化的因素有哪些
對的。硝化細菌是一種好氣性細菌,能有氧的水中或砂 層中生長 ,並在氮循環以及回水質凈化過程中扮答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它們包括形態互異類型的一種桿菌、球菌或螺旋菌。屬於自營性細菌的一類,包括兩個細菌亞群,一類是亞硝酸細菌(又稱氨氧化菌),將氨氧化成亞硝酸,另一類是硝酸細菌(又稱硝化細菌),將亞硝酸氧化成硝酸。
『捌』 污水處理生化處理過程中,生物硝化過程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哪些
在污水復生化處理過程中,影制響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為基質類和環境類兩大類:
一、基質類包括營養物質,如以碳元素為主的有機化合物即碳源物質、氮源、磷源等營養物質、以及鐵、鋅、錳等微量元素;另外,還包括一些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如酚類、苯類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屬離子如銅、鎘、鉛離子等。
二、環境類影響因素
(1)溫度。
(2)PH值。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酸性或鹼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嚴重時會使污泥絮體遭到破壞,菌膠團解體,處理效果急劇惡化。
(3)溶解氧。
『玖』 影響污水處理微生物活性的因素有哪些
在污水生化處理過程中,影響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為基質類和環境類兩大類。
基質類包括營養物質,如以碳元素為主的有機化合物即碳源物質、氮源、磷源等營養物質、以及鐵、鋅、錳等微量元素;另外,還包括一些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如酚類、苯類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屬離子如銅、鎘、鉛離子等。
環境類影響因素主要有:
(1)溫度。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是很廣泛的,盡管在高溫環境(50℃~70℃)和低溫環境(-5~0℃)中也活躍著某些類的細菌,但污水處理中絕大部分微生物最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是20-30℃。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微生物的生理活動旺盛,其活性隨溫度的增高而增強,處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圍,微生物的活性變差,生物反應過程就會受影響。一般的,控制反應進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別為35℃和10℃。
(2)PH值。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酸性或鹼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嚴重時會使污泥絮體遭到破壞,菌膠團解體,處理效果急劇惡化。
(3)溶解氧。對好氧生物反應來說,保持混合液中一定濃度的溶解氧至關重要。當環境中的溶解氧高於0.3mg/l時,兼性菌和好氧菌都進行好氧呼吸;當溶解氧低於0.2-0.3mg/l接近於零時,兼性菌則轉入厭氧呼吸,絕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數為絲狀菌)還可能生長良好,在系統中占據優勢後常導致污泥膨脹。一般的,曝氣池出口處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為宜,過高則增加能耗,經濟上不合算。
在所有影響因素中,基質類因素和PH值決定於進水水質,對這些因素的控制,主要靠日常的監測和有關條例、法規的嚴格執行。對一般城市污水而言,這些因素大都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各參數基本能維持在適當范圍內。溫度的變化與氣候有關,對於萬噸級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特別是採用活性污泥工藝時,對溫度的控制難以實施,在經濟上和工程上都不是十分可行的。因此,一般是通過設計參數的適當選取來滿足不同溫度變化的處理要求,以達到處理目標。因此,工藝控制的主要目標就落在活性污泥本身以及可通過調控手段來改變的環境因素上,控制的主要任務就是採取合適的措施,克服外界因素對活性污泥系統的影響,使其能持續穩定地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