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污水氣浮加鹼原理

污水氣浮加鹼原理

發布時間:2021-11-05 07:52:23

A. 氣浮裝置的運行原理是什麼

氣浮裝置工作原理:

經加葯反應後的污水進入氣浮的混合區,與釋放後的溶氣水混合接觸,使絮凝體粘附在細微氣泡上,然後進入氣浮區。絮凝體在氣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水面形成浮渣,下層的清水經集水器流至清水池後,一部分迴流作溶氣水使用,剩餘清水通過溢流口流出。氣浮池水面上的浮渣積聚到一定厚度以後,由刮沫機刮入氣浮機污泥池後排出。


氣浮裝置的工藝流程:

1.原水進入混合反應器,在混合反應器中加入葯劑(除油劑或混凝劑),以形成可分離的絮凝物;

2.經預處理後的污水進入氣浮裝置,在進水室污水和氣水混合物中釋放的微小氣泡(氣泡直徑范圍30~50um)混合。這些微小氣泡粘附在污水中的絮體上,形成比重小於水的氣浮體。氣浮體上升至水面凝聚成浮油(或浮渣),通過刮油(渣)機刮至收油(渣)槽;

3.在進水室較重的固體顆粒在此沉澱,通過排砂閥排出,系統要求定期開啟排砂閥以保持進水室清潔;

4.污水進入氣浮裝置布水區,快速上升的粒子將浮到水面;上升較慢的粒子在波紋斜板中分離,一旦一個粒子接觸到波紋斜板,在浮力的作用下,它能夠逆著水流方向上升;

5.所有重的粒子將下沉,下沉的粒子通過底部刮渣機收集,通過定期開啟排泥閥排出。


圖下為流程圖:

B. 氣浮法處理廢水原理是什麼

工作原理是處理過的部分廢水循環流入溶氣罐,在加壓空氣狀態下,空氣過飽和溶解,然後在氣浮池的入口處與加入絮凝劑的原水混合,由於壓力減小,過飽和的空氣釋放出來,形成了微小氣泡,迅速附著在懸浮物上,將它提升至氣浮池的表面。

從而形成了很容易去除的污泥浮層,較重的固體物質沉澱在池底,也被去除。

氣浮池已廣泛應用於原水濁度低、藻類多、溫度低、色度高、溶解氧低的供水凈化處理上,同時亦廣泛應用於煉油、造紙、印染等多種行業的廢水處理上。

氣浮池結構

從外形上區分,主要分兩大類氣浮池:圓形氣浮池和長方形氣浮池;

圓形氣浮池稱為超效淺層氣浮,是市場上最先進的氣浮機,主要是是運用了淺池理論和零速度原理,及高效運用了國際先進的微氧化技術和高密度的離子氣泡技術,改變了水的表面張力,大規模的提升了水中的溶解氧,大量的吸附了水中的短鏈有機物分子和有色基團,取得了生化和物化都難以降解的COD的技術突破。

而長方形氣浮池是傳統的氣浮工藝,只是運用在水中注入大量氣泡,使水中顆粒狀懸浮物上浮,在運行過程中達不到靜態上浮效果,一般出水穩定性較差。

氣浮池構成

氣浮池一般由絮凝室、氣泡接觸室、分離室三部分組成。分別具有完成水中絮拉的形成與成長,微氣泡對絮粒的黏附、捕集,帶氣絮粒與水的分究等功能。除氣浮池本身外,尚需有其他附屬設施與之相組合,如壓力落氣氣浮池,需配以壓力洛氣罐以及溶氣釋放器等裝置。

C. 求:含有污水處理中氣浮箱工作原理

氣浮法

氣浮法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氣泡作為載體去黏附廢水中的污染物,使其密度小於水而浮到水面實現固液或液液分離的過程。氣浮過程包括氣泡產生、氣泡與顆粒(固體或液滴)附著以及上浮分離等連續步驟。實現氣浮法分離的必要條件有兩個:第一,必須向水中提供足夠數量的微細氣泡,氣泡理想尺寸為15~30μm;第二,必須使目的物呈懸浮狀態或具有疏水性質,從而附著於氣泡上浮升。在水處理中,氣浮法廣泛應用於:①分離地面水中的細小懸浮物、藻類及微絮體;②回收工業廢水中的有用物質,如造紙廠廢水中的紙漿纖維及填料等;③代替二次沉澱池,分離和濃縮剩餘活性污泥,特別適用於那些易於產生污泥膨脹的生化處理工藝中;④分離回收含油廢水中的懸浮油和乳化油;⑤分離回收以分子或離子狀態存在的目的物,如表面活性物質和金屬離子。
與沉澱法相比較,氣浮法具有以下特點:①由於氣浮池的表面負荷很高,水在池中停留時間只需10~20min,而且池深只需2m左右,因此佔地面積較少,節省基建投資;②氣浮池具有預曝氣作用,出水和浮渣都含有一定量的氧,有利於後續處理或再用,泥渣不易腐化;③對那些很難用沉澱法去除的低濁含藻水,氣浮法處理效率高,甚至還可去除原水中的浮游生物,出水水質好;④浮渣含水率低,一般在96%以下,比沉澱池污泥體積少2~10倍,這對污泥的後續處理有利,而且表面刮渣也比池底排泥方便;⑤可以回收利用有用物質;⑥氣浮法所需葯劑量比沉澱法節省。但是,氣浮法電耗較大,處理每噸廢水比沉澱法多耗電0.02~0.04kw•h;目前使用的溶氣水減壓釋放器易堵塞;浮渣怕較大的風雨襲擊。產生微氣泡的方法主要有點解、分散空氣和溶解空氣再釋放3種。

D. 印染廢水處理用的離子氣浮機進水為什麼要達到鹼性條件才能達到氣浮效果

氣浮機來產生的污泥用帶自式壓濾機效果不好。氣浮機產生的污泥最好放到混合池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然後放出下面的沉澱水,剩下的浮渣水分會更少一些,這樣更容易脫水。如果直接進入壓濾機,會增加壓濾難度。另外,在沉澱過程中最好再添加一些絮凝劑,以增強沉澱效果。浮渣最好不要直接進入壓濾機進行壓濾處理,因為浮渣的含水率非常高,污泥呈流態化,不易壓縮成餅,直接影響到了壓濾機的效率.建議增設一污泥濃縮池或濃縮裝置,或者增加一沉澱裝置從而利於泥水分離,進而降低浮渣污泥的含水率。

E. 氣浮法處理廢水的原理

氣浮法作為處理電復鍍制廢水的技術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工藝。其基本原理是氣浮法處理時的氣浮氣泡是用壓縮空氣壓人溶氣罐中。 用高壓水泵將水加壓到幾個大氣壓注人溶罐中,使氣、水混合成溶氣水。 溶氣水通過溶氣釋放器進人座水地中,由於突然減壓,溶解在水中的空氣形成許多細小的氣泡,這些釋放出來的氣抱段在絮體上,促使其上浮而分離除去。氣浮是使氣泡吸附在絮體上,所以絮凝劑的再使用選擇上很關鍵。電鍍廢水處理中常用的絮凝劑是聚丙烯醯胺。由於廢水在處理裝置中停留時間 比傳統的沉澱法大為縮短 , 便於連續處理,去除不溶性懸浮物效率高,浮渣含水率比沉澱污泥低得多,浮渣體積比沉澱污泥少,現在氣浮法用於處理電鍍廢水也已經十分常見了。

F. 污水處理的化學方法及原理

不溶態污染物的分離技術:
1、重力沉降:沉砂池(平流、豎流、旋流、曝氣)、沉澱池(平流、豎流、輻流、斜流);
2、混凝澄清;
3、浮力浮上法:隔油、氣浮;
4、其他:阻力截留、離心力分離法、磁力分離法
污染物的生物化學轉化技術:
1、活性污泥法:SBR、AO、AAO、氧化溝等
2、生物膜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等
3、厭氧生物處理法:厭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
4、自然條件下的生物處理法:穩定塘、生態系統塘、土地處理法
污染物的化學轉化技術:
1、中和法:酸鹼中和
2、化學沉澱法:氫氧化物沉澱、鐵氧體沉澱、其他化學沉澱
3、氧化還原法:葯劑氧化法、葯劑還原法、電化學法
4、化學物理消毒法:臭氧、紫外線、二氧化氯、氯氣、次氯酸鈉
溶解態污染物的物理化學分離技術:
1、吸附法
2、離子交換
3、膜分離法:擴散滲析、電滲析、反滲透超濾納濾、微濾
4、其他分離方法:吹脫和氣提、萃取、蒸發、結晶、冷凍
根據常見污水處理方法分類
物理法:物理或機械的分離過程。過濾,沉澱,離心分離,上浮等
化學法:加入化學物質與污水中有害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轉化過程。中和,氧化,還原,分解,混凝,化學沉澱等
物理化學法:物理化學的分離過程。氣提,吹脫,吸附,萃取,離子交換,電解電滲析,反滲透等
生物法:微生物在污水中對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的新陳代謝過程。活性污泥,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氧化塘,厭氣消化等
根據常用處理廢水的化學方法分類
混凝
向膠狀渾濁液中投加電解質,凝聚水中膠狀物質,使之和水分開
混凝劑有硫酸鋁,明礬,聚合氯化鋁,硫酸亞鐵,三氯化鐵等
含油廢水,染色廢水,煤氣站廢水,洗毛廢水等
中和
酸鹼中和,pH達中性
石灰,石灰石,白雲石等中和酸性廢水,CO2中和鹼性廢水
硫酸廠廢水用石灰中和,印染廢水等
氧化還原
投加氧化(或還原)劑,將廢水中物質氧化(或還原)為無害物質
氧化劑有空氣(O2),漂白粉,氯氣,臭氧等
含酚,氰化物,硫鉻,汞廢水,印染,醫院廢水等
電解
在廢水中插入電極板,通電後,廢水中帶電離子變為中性原子
電源,電極板等
含鉻含氰(電鍍)廢水,毛紡廢水
萃取
將不溶於水的溶劑投入廢水中,使廢水中的溶質溶於此溶劑中,然後利用溶劑與水的相對密度差,將溶劑分離出來
萃取劑:醋酸丁酯,苯,N—503等設備有脈沖篩板塔,離心萃取機等
含酚廢水等
吸附(包含離子交換)
將廢水通過固體吸附劑,使廢水中溶解的有機或無機物吸附在吸附劑上,通過的廢水得到處理
吸附劑有活性炭,煤渣,土壤等
吸附塔,再生裝置
染色,顏料廢水,還可吸附酚,汞,鉻,氰以及除色,臭,味等用於深度處理。
編輯本段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整 個過程為通過粗格柵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柵或者砂濾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

G. 氣浮法在污水處理中有什麼作用

氣浮法在污水處理中起到分離污染物的作用。

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氣泡作為載體粘版附於廢水中污染物權上,使其浮力大於重力和上浮阻力,從而使污染物上浮至水面,形成泡沫,然後用刮渣設備自水面刮除泡沫,實現固液或液液分離。

氣浮過程的必要條件是:在被處理的廢水中,應分布大量細微氣泡,並使被處理的污染質呈懸浮狀態,且懸浮顆粒表面應呈疏水性,易於粘附於氣泡上而上浮。

(7)污水氣浮加鹼原理擴展閱讀

原理

懸浮物表面有親水和憎水之分。憎水性顆粒表面容易附著氣泡,因而可用氣浮法。親水性顆粒用適當的化學葯品處理後可以轉為憎水性。

水處理中的氣浮法,常用混凝劑使膠體顆粒結成為絮體,絮體具有網路結構,容易截留氣泡,從而提高氣浮效率。再者,水中如有表面活性劑(如洗滌劑)可形成泡沫,也有附著懸浮顆粒一起上升的作用。

H. 蒸氨加鹼的原理是什麼

蒸氨塔是使溶解於循環水中的氨氣釋放的解吸塔,從屬於解吸塔,是使溶解於循環水中的氨氣通過熱載體的傳熱而揮發釋放出來的操作設備,採用一般的載熱體水蒸氣作為加熱劑,使循環水液面上氨氣的平衡蒸汽壓大於熱載體中氨氣的分壓,汽液兩相逆流接觸,進行傳質傳熱,從而使氨氣逐漸從循環水中釋放出來,在塔頂得到氨蒸汽與水蒸氣的混合物,在塔底得到較純凈的循環水。總之,加鹼源的目的是使固定銨鹽轉化為揮發銨鹽。

常用的蒸氨塔在進行清理時是將清水通入蒸氨塔進行清潔,這種方式的清潔效果不好,清理不幹凈,且效率較慢,實用性不高。

I. 氣浮池的運行原理可以處理哪些污水

氣浮工藝的原理氣浮工藝是一項從水及廢水中分離固體顆粒高效快速的方法。

它的工作原理是處理過的部分廢水循環流入溶氣罐,在加壓空氣狀態下,空氣過飽和溶解,然後在氣浮池的入口處與加入絮凝劑的原水混合,由於壓力減小,過飽和的空氣釋放出來,形成了微小氣泡,迅速附著在懸浮物上,將它提升至氣浮池的表面。

從而形成了很容易去除的污泥浮層,較重的固體物質沉澱在池底,也被去除。

氣浮池已廣泛應用於原水濁度低、藻類多、溫度低、色度高、溶解氧低的供水凈化處理上,同時亦廣泛應用於煉油、造紙、印染等多種行業的廢水處理上。

(9)污水氣浮加鹼原理擴展閱讀

從外形上區分,主要分兩大類氣浮池:圓形氣浮池和長方形氣浮池;

圓形氣浮池稱為超效淺層氣浮,是市場上最先進的氣浮機,主要是是運用了淺池理論和零速度原理,及高效運用了國際先進的微氧化技術和高密度的離子氣泡技術,改變了水的表面張力,大規模的提升了水中的溶解氧,大量的吸附了水中的短鏈有機物分子和有色基團,取得了生化和物化都難以降解的COD的技術突破。

而長方形氣浮池是傳統的氣浮工藝,只是運用在水中注入大量氣泡,使水中顆粒狀懸浮物上浮,在運行過程中達不到靜態上浮效果,一般出水穩定性較差。

氣浮池構成

氣浮池一般由絮凝室、氣泡接觸室、分離室三部分組成。分別具有完成水中絮拉的形成與成長,微氣泡對絮粒的黏附、捕集,帶氣絮粒與水的分究等功能。除氣浮池本身外,尚需有其他附屬設施與之相組合,如壓力落氣氣浮池,需配以壓力洛氣罐以及溶氣釋放器等裝置。

J. 加壓溶氣氣浮法的基本原理

加壓溶氣氣浮法是將廢水加壓溶氣後進行氣浮法水處理的工藝過程。分為全部污水加壓溶氣氣浮法和部分污水加壓溶氣氣浮法兩種。其特點是將被處理污水(全部和部分)在用水泵加壓到3-4kg/cm2,送入專門裝置的溶氣罐,在罐內使空氣充分溶於水中,然後在氣浮池中經釋放器突然減到常壓,這時溶解於水中的過飽和空氣以微細氣泡在池中逸出,將水中懸浮物顆粒或油粒帶到水面形成浮渣排除之。工程上常採用部分污水加壓溶氣法,這種方法省電、設備容積小、混凝劑耗量少、運行方便、不堵塞。這種方法的處理效率可達90%以上,但耗電最高。

閱讀全文

與污水氣浮加鹼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空間站凈水設備是什麼品牌 瀏覽:241
什麼電器有濾芯 瀏覽:515
下水道水垢清除 瀏覽:499
食用菌無菌空氣過濾器 瀏覽:705
電車電瓶用加蒸餾水嗎 瀏覽:934
大流量袋式過濾器生產基地 瀏覽:995
反滲透什麼情況下爆破膜爆破 瀏覽:37
國家生物污水排放標准 瀏覽:355
污水廠工程工藝流程 瀏覽:918
破碎錘帶回油濾芯干什麼用 瀏覽:541
金正立式飲水機怎麼清洗 瀏覽:548
java過濾換行符 瀏覽:199
飲水機裡面放出來的水特別臟怎麼辦 瀏覽:924
純水機拍出來的廢水 瀏覽:929
污水處理廠三年規劃目標 瀏覽:630
回收二手過濾機 瀏覽:155
大車濾芯怎麼賣 瀏覽:472
半透膜蔗糖和葡萄糖液面變化 瀏覽:1000
青島市生活污水氨氮吹脫塔哪裡有 瀏覽:775
用過的君子蘭土能否回用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