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支管高差大於3米需要做跌水井嗎
污水管道系統由收集和輸送城市污水的管道及其附屬構築物組成。污水專由支管流入屬干管,再流入主幹管,最後流入污水處理廠。管道由小到大,分布類似河流,呈樹枝狀,與給水管網的環流貫通情況完全不同。污水在管道中一般是靠管道兩端的水面差從高向低處流動,管道內部不承受壓力,即靠重力流動。[1]
B. 污水排水干管和主幹管的連接處可以設置跌落井嗎
跌水井是設有消能設施的窨井,它可以克服水流跌落時產生的巨大沖擊力。回跌水井主要用於答跌落水頭超過Im時的分界處。管道由於地形高差相差大,或支線接人埋設較深的主幹線時出現較大的落差。跌水井設置一般要求: 1、當排水管跌水水頭為1.0~2.0m時,宜設跌水井,跌水水頭>2.0m時,應設跌水井。管道轉彎處不宜設跌水井。 2、排水管中流速過大,需要加於調節處。 3、支管接入高程較低的干管處。 4、管道遇地下障礙物,必須跌落通過處。 5、當淹沒排放時,在水體前的最後一個井。假設兩點的高差為H1,兩點的長度為L,該兩點之間用的管徑為DN,通過查水力計算表得該管徑的相應水力坡度為S,則坡降為L*S=H2,用H1-H2就為 跌水水頭.然後按規范根據其值判斷要不要設跌水井.
C. 市政污水跌水井怎樣做
跌水井是設有消能設施的窨井,它可以克服水流跌落時產生的巨大沖擊力。 跌水井主要用於跌落水頭超過Im時的分界處。
D. 跌水井跟污水井一樣嗎
檢查井分雨水檢查井和污水檢查井等,跌水井是檢查井的一種,用來調節管道坡度的,雨水口一般設置在道路邊,接入檢查井通主管道
E. 污泥濃縮池 體積和停留時間怎麼確定啊
你打算多久污泥外運一次,用天數乘以12.12不就可以了嗎?
(1)、進泥含水率:當為初次污泥時,其含水率一般為95%-97%;當為剩餘活性污泥時,其含水率一般為99.2%-99.6%。
(2)、污泥固體負荷:當為初次污泥時,污泥固體負荷宜採用80-120Kg/(m2.d);當為剩餘法泥時,污泥固體負荷宜採用30-60Kg/(m2.d)。
(3)、濃縮後污泥含水率:由曝氣池後二次沉澱池進入污泥濃縮池的污泥含水率,當採用99.2%-99.6%時,濃縮後污泥含水率宜為97%-98%。
(4)、濃縮時間不宜小於12h;但也不要超過24h。
(5)、有效水深一般宜為4m,最低不小於3m。
(6)、污泥室容積和排泥時間,應根據排泥方法和兩次排泥間時間而定,當採用定期排泥時,兩次排泥間一般可採用8h。
(7)、集泥設施:輻流式污泥濃縮池的集泥裝置,當採用吸泥機時,池底坡度可採用0.003;當採用刮泥機時,不宜小於0.01。不設刮泥設備時,池底一般設有泥斗。其泥斗與水平面的傾角,應不小於50度。刮泥機的回轉速度為0.75-4r/h,吸泥機的回轉速度為1r/h,其外緣線速度一般宜為1-2m/min。同時在刮泥機上可安設柵條,以便提高濃縮效果,在水面設除浮渣裝置。
(8)、構造及附屬設施
一般採用水密性鋼肋混凝土建造。設污泥投入管、排泥管、排上清液管,排泥管最小管徑採用150mm,一般採用鑄鐵管。
(9)、豎流式濃縮池:當濃縮池較小時,可採用豎流式濃縮池,一般不設刮泥機,污泥室的截錐體斜壁與水平面所形成的角度,應不小於50°,中心管按污泥流量計算。沉澱區按濃縮分離出來的污水流量進行設計。
(10)、上清液:濃縮池的上清液,應重新回到初沉池前進行處理。其數量和有機物含量參與全廠的物料平衡計算。
(11)、二次污染:污泥濃縮池一般均散發臭氣,必須時應考慮防臭或脫臭措施。臭氣控制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即封閉、吸收和掩撇。所謂封閉,是指用蓋子或其它設備封住臭氣發生源;所謂吸收,是指用化學葯劑來氧化或凈化臭氣;所謂掩蔽,是指採用掩蔽劑使臭氣暫時不向外擴散。
重力濃縮池設計參數
污泥種類
進泥濃度(%)
出泥濃度(%)
水力負荷
[m3/(m2.d)]
固體負荷[kg/(m2.d)]
固體捕捉率(%)
溢流TSS(mg/l)
初次污泥
1.0-7.0
5.0-10.0
24-33
90-144
85-98
300-1000
滴濾池生物膜
1.0-4.0
2.0-6.0
2.0-6.0
35-50
80-92
200-1000
剩餘活性污泥
0.2-1.5
2.0-4.0
2.0-4.0
10-35
60-85
200-1000
初次污泥與剩餘活性污泥的混合污泥
0.5-2.0
4.0-6.0
4.0-10.0
25-80
85-92
300-800
重力污泥濃縮池的計算公式
名 稱
公 式
符 號 說 明
1、濃縮池總面積
A=QC/M
Q--污泥量(m3/d)
C--污泥固體濃度(g/l)
M--濃縮池污泥固體量(kg/m2.d)
2、單池面積
A1=A/n
N--濃縮池數量
3、濃縮池直徑
D=(4A1/π)0.5
4、濃縮池工作部分高度
H1=TQ/24A
T--設計濃縮時間
5、濃縮池總高度
H=h1+h2+h3
H2--超高
H3--緩沖層高度
6、濃縮後污泥體積
V2=Q(1--P1)/(1--P)
P1--進泥濃度
P2--出泥濃度
加壓過濾
加壓過濾(壓濾)一般是間歇操作,初投資高,脫水效率較低。但脫水效果好,一般泥餅含水率在65%以下。整個壓濾機是密封的,過濾壓力一般為0.392-0.49Mpa以上。目前常用的加壓過濾設備有板框壓濾機和廂式壓濾機。
(1)、用壓濾機為城市污泥脫水時,過濾能力一般為2-10kg干泥/m2.h;當為城市消化污泥時,投加三氯化鐵量為4%-7%,氧化鈣為11%-22.5%,過濾能力一般為24kg干泥/m2.h,過濾周期一般為1.5-4h。
(2)、壓濾機設置台數應不小於2台。
(3)、污泥壓入過濾機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高壓污泥泵直接壓入;另一種是壓縮空氣,通過污泥罐將污泥壓入過濾機,常用的高壓污泥泵有離心式或柱塞式。當採用柱塞式污泥泵時,應設減壓閥及旁通迴流管。每台過濾機應單獨配備一台污泥泵。
(4)、污泥壓濾後需用壓縮空氣來剝離泥餅,所需的空氣量按濾室容積每平方米需氣2m3/m3.min計算,壓力為0.1-0.3Mpa。
(5)、當用轉送帶運送污泥時,應考慮卸落時的沖力,並應附有破碎泥餅的鋼絲格網,以防泥餅塑化。
斜板沉澱池
斜板沉澱池是根據「淺層沉澱」理論,在沉澱池中加設斜板或蜂窩斜管,以提高沉澱效率的一種新型沉澱池。它具有沉澱效果高、停留時間短、佔地少等優點。斜板(管)沉澱池應用於城市污水的初次沉澱中,其處理效果穩定,維護工作量也不大;斜板耐沖擊負荷的能力較差。斜板(管)設備在一定條件下,有孳長藻類等問題,給維護管理工作帶來一定困難。
按水流與污泥的相對運動方向,斜板(管)沉澱池可分為異向流、同向流和側向流3種形式。在城市污水處理中主要採用升流式異向斜板(管)沉澱池。
設計數據
(1)、在需要挖掘原有沉澱池潛力,或需要壓縮沉澱池佔地等技術經濟要求下,可採用斜板沉澱池。
(2)、升流式異向流斜板(管)沉澱池的表面負荷,一般可比普通沉澱池的設計表面負荷提高一倍左右。對於二次沉澱池,應以固體負荷核算。
(3)、斜板垂直凈距一般採用80-120m,斜管孔徑一般採用50-80mm。
(4)、斜板(管)斜長一般採用1-1.2m。
(5)、斜板(管)傾角一般採用60°。
(6)、斜板(管)區底部緩沖層高度,一般採用0.5-1.0m。
(7)、斜板(管)區上部水深,一般採用0.5-1.0m。
(8)、在池壁與斜板的間隙處應裝設阻流板,以防止水流短路。斜板上緣宜向池子進水端傾斜安裝。
(9)、進水方式一般採用穿孔牆整流布水,出水方式一般採用多槽出水,在池面上增設幾條平行的出水堰和集水槽,以改善出水水質,加大出水量。
(10)、斜板(管)沉澱池一般採用重力排泥。每日排泥次數至少1-2次,或連續排泥。
(11)、池內停留時間:初次沉澱池不超過30min,二次沉澱池不超過60min。
(12)、斜板(管)沉澱池應設斜板(管)沉澱池應設斜板(管)沖洗設施。
計算公式
名稱
公式
稱號說明
1、池子水面面積
F=Qmax/mq×0.91(m2)
Qmax---最大設計流量
n---池數(個)
q---設計表面負荷[m3/(m2.h)]
0.91---斜板區面積利用系數
2、池子平面尺寸
圓型池直徑:
D=√4F/π(m)
方形池邊長:
a=F(m)
3、池內停留時間
T=(h2+h3)60/q(min)
H2---斜板區上部水深
H3---斜板高度
4、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積
(1)V=Qmax(C1-(2)24T100/K2y(100-p0)n
S---每人每天污泥量[L/(人.d)],一般採用0.3-0.8
N---設計人口數(人)
t---污泥室儲泥周期(d)
C1---進水懸浮物濃度
C2---出水懸浮物濃度
Kz---生活污水量總變化系數
y---污泥容重(t/m3)
po---污泥含水率(%)
5、污泥斗容積
(1)圓錐體:
V1=πh5/3(R2+Rr1+r12)(m3)
(2)方錐體:
V1=h5/3(a2+aa1+a12)(m3)
H5---污泥斗高度
R---污泥鬥上部半徑(m)
R1---污泥斗下部半徑(m)
A1---污泥斗下部邊長
6、沉澱池總高度
H=h1+h2+h3+h4+h5(m)
H1---超高(m)
H4---斜板(管)區底部緩沖層高度(m)
註:當斜板(管)沉澱池為矩形池時,其計算方法與方形池類同。
污水管道一般規定
項目
一般規定
1、充滿度
2、最小管徑
3、流速
4、最小管徑
(1)、廠區內的工業廢水管、生活污水管、街坊內的生活污水管200mm
(2)、城市街道下的生活污水管300mm
5、覆土
(1)、荷載要求:最小覆土在車道下一般不小於0.7m
(2)、冰凍要求;
1)、無保溫措施時,管內底可埋設在冰凍線以上0.15m
2)、有保溫措施或水溫較高的管道,可根據當地經驗埋得淺些,以上兩種情況均不宜小於0.7m
(3)、最大覆土:不宜大於6m
(4)、理想覆土:在滿足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爭取維持在1-2m
6、連接
(1)、管道在檢查井內連接,一般採用管頂平接
(2)、不同直徑也可採用設計水面平接
(3)、在任何情況下進水管底不得低於出水管底
7、坡度驟變的處理
(1)、管道坡度驟然變陡,可由大管徑變小管徑
當D=200-300mm時,只能按生產規格減小一級
當D=400mm時,應根據水力計算確定,但減小不得超過二級
(2)、管道坡度驟然變緩,應逐漸過渡
8、小管核算
(1)、當有公共建築物位於管線始端時,應加入該集中流量進行滿復核
(2)、流量很小而地形又較平坦的上游支線,可採用非計算管段,採用最小管徑,按最小坡度控制
9、沖洗
(1)、在流速小於0.4m/s的上游管段,可考慮設沖洗井
(2)、每座井沖洗的長度一般為250m
10、溢流
污水管道在進入泵站或處理廠前,當條件允許時,可設事故溢流口,但必須取得當地有關部門的同意
11、通風
在充滿過高的管段、跌水井、大濃度污水接入的井位以及污水管線以上每隔500m左右的井位宜設通風管
12、計算
在適當管段中,宜設置觀測和計量構築物
F. 污水管道在深井高於住房排水囗容易堵塞嗎
一、住宅排水管道堵塞的原因
(一) 設計方面
1、設計圖紙與施工現場不符
在舊城改造中,有很多地下隱蔽工程缺少技術資料,而設計人員對此又缺乏詳細了解,故設計圖紙上往往出現與實際現場管道交叉的矛盾,雖圖紙註明視情況予以調整,但施工單位的技術素質未能及時做到,當發現問題時木已成舟,造成隱患;另外,管道基礎處理不好,在荷載與地下水位變化下土壤下沉,使管道相應下沉,局部出現堵塞。
2、管徑的無原則放大
根據GBJ14-87「室外排水設計規范」第3.2.9條規定:污水管最小管徑為Dg200。但是,有的設計人員遷就建設單位的不合理要求,認為管徑越大越保險,無原則地放大管徑,使流速過低造成沉澱堵塞。
3、取消跌水井的不合理設置
在保證管道埋設深度的前提下,將管道的標高差盡量消耗在增大水力坡度上,而不設置跌水井。這樣可提高流速,污物不易沉澱,防止管道堵塞。
4、管道連接和水流轉角不符合規范
規范第3.3.1和3.3.2條規定,不同管徑宜採用水平或管頂平接和管道轉彎、交接處其水流轉角≮90°的要求,否則極易滯留而堵塞。
(二)施工方面
1、施工單位為減少土方量,擅自提高管道標高,達不到最小覆土厚度,以致外部荷載的作用損壞污水管道。造成管道堵塞。
2、施工過程中室內排水管道多由安裝單位施工,而室外部分則由土建單位施工。一旦標高出現誤差,二者又難以協調,導致室內排出管的管底低於室外檢查井的井底,使用後很快產生堵塞。
3、管溝回填時不是分層夯實,甚至根本不夯實。有時碎磚等雜物也被回填進去。造成管道的不均勻沉降而堵塞。
4、檢查井不按標准圖砌築,甚至根本不做井底流槽,井蓋不符合設計要求。在外部荷載作用下,蓋破井塌,污物進入或工程交工前不認真清理檢查井而發生堵塞。
(三)正確使用加強管理做好衛生設施正確使用和下水道不是什麼都可以排的宣傳教育,以減少衛生設備及污水管道堵塞的可能性。有關部門應定期清除管道或窨井淤積的污泥,保持暢通。
二、為防止管道堵塞,在施工中應採取的措施
為了避免交叉施工中贊成管道堵塞現象,在管道安裝前,除應認真疏通管腔,清除雜物,合理按規范規定正確使用排水配件;安裝管道時,應保證坡度,符合設計要求與規范規定及排水管口採用水泥砂漿封口等措施外,還必須採取如下多種技術措施以防止管道堵塞:
(一)由於建築結構需要原因,當立管上設有乙字管時,根據規范要求,應在乙字管的上部設檢查口便於檢修。
(二)當設計無要求時,應按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在連接2個及2個以上大便器或3個及3個以上衛生器具的污水橫管應設置清掃口,在轉角小於135°的污水橫管上,應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
(三)為了防止存水彎水封破壞,而造成衛生器具內發生冒泡、滿溢現象,嚴重影響使用,應採取如下措施:
1、正壓現象:污水立管的水流流速大,而污水橫支管的水流流速小,在立管底部管道產生的壓力大於大氣壓(正壓值),這個正壓區能使靠近立管底部的衛生器具內的水封遭受破壞。為此,污水管安裝時,連接於立管的最低橫支管與立管底部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即當建築層數為4層以下(含4層)時,其距離為≥450mm;當建築層數為5層、6層時,其距離為≥750mm;
2、負壓現象:衛生器具同時排水時,而引起管內壓力波動,在存水彎的出口處產生局部真空,當污水立管排流量較大時,在立管上部短時形成負壓的抽吸作用,而造成水封破壞。為此,約束污水立管內產生的負壓,污水立管宜採用粗糙管,對水封的保護是有利的;
3、自虹吸現象:自虹吸對存水彎水封的破壞是衛生器具排水時產生虹吸作用的結果。實踐證明,增大污水橫支管的坡度,有利於水封的保護。為此,污水橫支管安裝時,對於排水鑄鐵管宜採用國家《採暖與衛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中規定的「通用坡度」,不宜採用「最小坡度」;對於排水塑料管宜採用「標准坡度」,不宜採用「最小坡度」;
4、毛細管作用:在存水彎的排出口一側因向下掛有毛發類的雜物,由毛細管作用吸出存水彎中的水,使存水彎水封受到破壞。為此,存水彎安裝完畢後,應採取臨時封堵措施、防止存水彎內部被雜物堵塞。 (四)排水管道安裝時,埋地排出管與立管暫不連接,在立管檢查口管插端用托板或其他方法支牢,並及時補好立管穿二層的樓板洞,待確認立管固定可靠後,拆除臨時支撐物,此管口應盡量避免土建施工時作為臨時污水排出口。在土建裝修基本結束後,給水明設支管安裝前,對底層及二層以上管道作灌水試驗檢查,證實各管段暢通,然後用直通套(管)筒將檢查口管與底層排出管連接。
(五)排水管道施工中,待分段進行排水管道充分膠襄灌水度驗合格後,在放水過程中如發現排水流速緩慢時,說明該水平支管段內有堵塞,應及時查明水平支管被堵塞部位,並將垃圾、雜物等清理干凈。
(六)為了保證樓面地漏及屋面管口免受黃砂、石子、垃圾等掉落入排水管內。所有地漏及伸出屋面的透氣管、雨水管口應及時用水泥砂漿封閉,並經常檢查封閉的管口是否被土建工人拆開,一旦發現應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管道堵塞。
(七)衛生器具就位時,先拆除排水管口的臨時封閉件,檢查管內有無雜物,並把管口清理干凈。如有條件可用自來水連續不斷地沖洗每個排水管口,直至水流通暢為止。應認真檢查衛生器具各排水孔確實無堵塞後,再進行衛生器具的就位。
坐式大便器就位固定後,應將便器內排水口周圍雜物擦拭乾凈,並用一至二桶水灌入大便器內,防止油灰粘貼甚至堵塞污水管口。便器安裝後,將排水孔封閉,並採取有效措施,以免污染,造成便器堵塞。
(八)土建在砌築小便槽時,污水管口應用木塞堵住,防止土建使槽抹水泥砂漿或裝修瓷磚面層時,砂漿及垃圾掉入污水管同,餘款泛道通水能力試驗後,再裝罩式排水栓並加以防護措施。
(九)在土建進行水磨石地面施工時,應積極配合土建確定臨時排水措施,避免排水管道作其排水通道。
(十)排水栓、地漏等處存水彎塞頭在交叉施工中暫不封堵,待通水試驗前沖洗後再行安裝。
施工過程中採用以上防堵措施,可有效地避免排水管道發生堵塞現象。但是,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優質為用戶服務,在工程竣工驗收前,還必須按規范對室內排水管道作通水能力試驗。
總之,室內排水管道在施工過程中採用行之有效的防堵技術措施及進行通水和通球試驗,對檢查和治理管道堵塞,搞好管道安裝與土建密切配合施工,提高工程質量起著極其重要的保證作用。
G. 什麼情況下需設置跌水井
參見《室外排水設計規范(2016年版)》GB 50014-2006第4.5條,以下情況下需設置跌水井:
1、管道跌水水頭為1.0—2.0m時,宜設跌水井;
2、跌水水頭大於2.0m時,應設跌水井;
3、管道轉彎處不宜設跌水井。
4、跌水井的進水管徑不大於200mm時,一次跌水水頭高度不得大於6m;
5、管徑為300—600mm時,一次跌水水頭不宜大於4m。
6、跌水方式一般可採用豎管或矩形豎槽。管徑大於600mm時,其一次跌水水頭高度及跌水方式應按水力計算確定。
(7)污水跌水井底部污泥擴展閱讀
排水管渠和附屬構築物的一般規定
1、排水管渠系統應根據城鎮總體規劃和建設情況統一布置,分期建設。排水管渠斷面尺寸應按遠期規劃的最高日最高時設計流量設計,按現狀水量復核,並考慮城鎮遠景發展的需要。
2、管渠平面位置和高程,應根據地形、土質、地下水位、道路情況、原有的和規劃的地下設施、施工條件以及養護管理方便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排水干管應布置在排水區域內地勢較低或便於雨污水匯集的地帶。
3、排水管宜沿城鎮道路敷設,並與道路中心線平行,宜設在快車道以外。截流干管宜沿受納水體岸邊布置。管渠高程設計除考慮地形坡度外,還應考慮與其他地下設施的關系以及接戶管的連接方便。
4、管渠材質、管渠構造、管渠基礎、管道介面,應根據排水水質、水溫、冰凍情況、斷面尺寸、管內外所受壓力、土質、地下水位、地下水侵蝕性、施工條件及對養護工具的適應性等因素進行選擇與設計。
5排水管渠的斷面形狀應符合下列要求:
排水管渠的斷面形狀應根據設計流量、埋設深度、工程環境條件,同時結合當地施工、制管技術水平和經濟、養護管理要求綜合確定,宜優先選用成品管。大型和特大型管渠的斷面應方便維修、養護和管理。
H. 關於污水管道跌水井設置的問題
跌水井設置的原則
跌水井設置一般要求:
1、當排水管跌水水頭為1.0~2.0m時,宜設內跌水井,跌水水頭容>2.0m時,應設跌水井。管道轉彎處不宜設跌水井。
2、排水管中流速過大,需要加於調節處。
3、支管接入高程較低的干管處。
4、管道遇地下障礙物,必須跌落通過處。
5、當淹沒排放時,在水體前的最後一個井。
I. 沉泥井與跌水井的有什麼差別嗎最好附圖片說明! 感激不盡
沉泥井的作用一、復平時它可以起制到沉澱、儲存沉澱物的作用;二、可以在清掏作業中起到儲泥作用。
而跌水井是設在排水管道的高程突然下落處的窨井。在井中,上游水流從高處落向低處,然後流走,故稱跌水井。同普通窨井相比,跌水井需消除跌水的能量,這一能量的大小決定於水流的流量和跌落的高度。跌水井的構造有不同的設計,決定於消能的措施,其井底構造一般都比普通窨井堅固。
J. 污水跌水井跌水超過1.5米用哪種做法
用污水工程師給來予的污自水處理工藝。
北京中天恆遠提示,污水處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