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膜清洗廢水

膜清洗廢水

發布時間:2021-10-27 17:45:41

① 常用幾種膜分離法污水處理方式

常用來的幾種膜分源離法污水處理方式:
一、超濾膜分離方法。根據分子的形狀和不同性質利用大氣壓力的作用,將其進行有效的篩選和分離。這項技術通過我國的多年研究和使用,除污效果顯著,能有效的對污水中的bing原體進行處理。因此超濾膜分離技術在我國各項污水處理中得到廣泛的使用。
二、納濾膜分離方法。在20世紀70年代的中後期形成的納濾膜分離技術就是在保證無機鹽分離時不受電勢和化學梯度的影響,通過(實際壓力小於或等於1。5MPa)的作用將直徑大約為1納米的分子進行有效的篩選和分離,從而達到污水處理的效果。
三、液膜分離方法。在20世紀60年代被提出一直到80年代中後期才被廣泛應用的液膜分離技術,分為乳狀液膜和支撐液膜,其中乳液液膜在污水處理技術中被廣泛應用。第四、膜生物反應器。就是原水在進入生物反應器與生物發生充分反應之後,利用循環泵,使水流經膜組件,水得到排放的同時生物相又重新流入生物反應器,該技術是通過把膜件與生物反應器進行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新型去污技術。

② 膜生物反應器是如何處理污水的

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為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之新型態廢水處理系統。以膜組件取代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提高生物處理有機負荷,從而減少污水處理設施佔地面積,並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剩餘污泥量。主要利用膜分離設備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與大分子有機物。膜生物反應器系統內活性污泥(MLSS)濃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齡(SRT)可延長至30天以上。
膜生物反應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較長的微生物,可實現對污水深度凈化,同時硝化菌在系統內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顯,對深度除磷脫氮提供可能。

一、CCAS處理技術

即連續循環曝氣系統工藝(Continuous Cycle Aeration System),是一種連續進水式SBR曝氣系統。污水處理工藝CCAS是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處理法)的基礎上改進而成。CCAS污水處理工藝對污水預處理要求不高,只設間隙15mm的機械格柵和沉砂池。生物處理核心是CCAS反應池,除磷、脫氮、降解有機物及懸浮物等功能均在該池內完成,出水可達標排放。
污水處理工藝CCAS上獨特的優勢:
(1)曝氣時,CCAS污水處理的污水和污泥處於完全理想混合狀態,保證了BOD、COD的去除率,去除率高達95%。
(2)「好氧-缺氧」及「好氧-厭氧」的反復運行模式強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達80%以上,保證了出水指標合格。
(3)沉澱時,整個CCAS反應池處於完全理想沉澱狀態,使出水懸浮物極低,低的值也保證了磷的去除效果。
CCAS污水處理工藝的缺點是各池子同時間歇運行,人工控制幾乎不可能,全賴電腦控制,對處理廠的管理人員素質要求很高,對設計、培訓、安裝、調試等工作要求較嚴格。

二、連續微濾技術

採用超微濾膜對液體進行選擇性過濾分離,在操作壓力范圍下對液體混合物進行截流而達到分離、濃縮、凈化的目的。連續超微濾技術受到市場和用戶的廣泛關注及使用,為一成熟技術。聚丙烯中空纖維膜元件在凈水領域、河川水、深井水及工業製程濃縮的處理有豐富的經驗。膜系統中原水在膜外側,凈化水走膜內側,迴流比高,水在膜管內的流速大,有利於減小膜污染。同時採用氣水混合反洗工藝,通過空氣對膜表面的擦洗,能夠有效的保護膜元件,膜清洗效果好,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細菌、微生物和懸浮物等雜質,出水濁度近於零....
可作為RO、NF的前處理,可使RO、NF進水的SDI≦2,大大的延長了RO、NF膜元件的使用壽命,確保膜系統的長時間的穩定運行。
線上清洗,結合膜材料的優良機械性能,可採用氣水反沖洗技術和錯流工藝,佔地面積小。
傳統的方法需要復雜的工藝處理才能達到RO、NF進水的要求,CMF只需一步過濾就可得到高品質的預處理水,直接作為RO、NF的進水,產水率95%以上。

③ 求助:廢水RO膜的處理

RO 膜堵了!RO膜使用兩年已經是極限了,光換濾芯是沒用的。濾芯是RO膜的前期過內濾裝置,應該不超過半年就需容要更換,這樣RO膜才能使用兩年,否則壽命就更短了。你可以找售後維修,問問他們是否有葯洗措施?工廠的大型制水機是可以清洗的,但家用的就不知道了。雖然更換RO膜較貴,但是如果不換就起不到慮水效果了。

④ mbr膜處理污水怎麼清洗

蘇膜爾MBR中空纖維簾式膜,平板膜在線清洗

一般選擇配方一和二。

(1) 在線清洗採用的葯液為200-500mg/L的次氯酸鈉溶液,日常維護性清洗:低濃度200-500mg/L,15天/次;高濃度1000mg/L,1月/次。

(2) 在線清洗採用的葯液量為2L/m2膜加上管道的用量。

(3) 首先停止出水和曝氣,在30min內將葯液從出水側打入膜絲內,然後靜置90分鍾。

(4) 葯液注入及靜置結束之後重新打開曝氣,持續曝氣30分鍾,然後開始過濾。

(5)在線清洗最好事先停止曝氣,這是為了確保葯液於膜表面附著物的接觸時間足夠長,若在葯液注入過程中持續曝氣葯液擴散並稀釋到整個反應器中,導致膜表面清洗效果不好。


2、蘇膜爾MBR中空纖維簾式膜,平板膜離線清洗一般選擇配方三和四。離線清洗時緩慢將膜組件從反應器中跟弔取出。用水槍沖洗膜組件,將膜纖維中夾帶的污泥沖掉。放入清洗池中,並將清洗池中加滿清水,曝氣,進一步清洗膜絲中的污泥。(4)加入相應清洗液,讓組件完全浸沒,靜置5-12h;靜置過程中間歇性曝氣,每隔一個小時曝氣約十分鍾或充分攪拌;葯液的溫度以30度為宜。(5)浸漬結束後,從浸漬清洗槽中取出膜組件,用清水洗凈攜帶的葯液。清洗一般採用多種葯劑,當一種葯劑清洗結束後將組件取出,用清水沖掉殘余葯液,將清洗池中葯液更換並放入膜池,重復操作。將清洗池中水放出,並注入清水,持續空曝氣一個小時。(6)將膜組件返回到反應器中,接上曝氣管、集水管,開始過濾。

配方一次氯酸鈉200-500mg/L有機物(藻類、細菌等)

配方二次氯酸鈉500-1000 mg/L有機物(藻類、細菌等)

配方三檸檬酸0.5%無機物(金屬氧化物、垢類)

配方四0.5-2%氫氧化鈉+1000 mg/L次氯酸鈉0.5%氫氧化鈉(即1000kg水加5kg的99%的氫氧化納溶液)。1000 mg/L次氯酸鈉(即1000kg水加10kg的10%的次氯酸鈉溶液)有機物(蛋白質、細菌殘骸等)

⑤ 顯影去膜廢水怎麼處理

顯影劑廢水怎麼處理?應該是把第二志願的一起處理鏡頭。

⑥ 生物膜法處理廢水

使廢水流過生長在固定支承物表面上的生物膜,利用生物氧化作用和各相間的物質交換,降解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方法,是廢水需氧生物處理法的一種。用生物膜法處理廢水的構築物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和生物接觸氧化池等。

生物濾池是由過濾田和灌溉田逐步發展而來的。過濾田和灌溉田是天然條件下的需氧生物處理設施。廢水流入過濾田和灌溉田後,水中的有機物滯留在土壤表層,由需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為無機物。這種作用只在土壤表層進行,佔地面積大,而且受氣候影響,只能在適當條件下採用。19世紀末,進行了灑滴濾池試驗。20世紀初灑滴濾池法得到公認,出現了各種型式的生物濾池。用生物濾池處理廢水的方法統稱為生物膜法。

處理廢水過程

生物濾池一般是長方形或圓形,池內填有濾料,濾料層上為布水裝置,濾料層下為排水系統。廢水通過布水裝置均勻灑到生物濾池表面,呈涓滴狀流下,一部分廢水呈薄膜狀被吸附於濾料周圍,成為附著水層;另一部分則呈薄膜流動狀流過濾料,並從上層濾料向下層濾料逐層滴流,最後通過排水系統排出池外。

由於濾料間隙的空氣不斷地溶於水中,水層中保有比較充足的溶解氧;而流過的廢水中所含的大量有機物質,可作為微生物的營養源,因此水層中需氧微生物能夠大量生長繁殖。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部分有機物質被氧化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並釋放出能量。這些能量一部分供微生物自身生長活動的需要,另一部分被轉化合成為新的細胞物質。另外,廢水通過濾池時,濾料截留了廢水中的懸浮物質,並吸附了廢水中的膠體物質,使大量繁殖的微生物有了棲息場所,從而在濾料表面逐漸生長起一層充滿微生物及原生動物的「生物膜」。膜的外側有附著水層,廢水不斷地從濾池上淋灑下來,就有一層廢水不斷沿生物膜上部表面流下,這部分廢水為流動水層。流動水層和附著水層相接觸,附著水層由於生物凈化作用,所含有機物質濃度很低,流動水層通過傳質作用把所含的有機物傳遞給附著水層,從而不斷地得到凈化。同時由於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的增殖,膜的厚度不斷增加,當達到一定厚度時,生物膜層內由於得不到足夠的氧,由需氧分解轉變為厭氧分解,微生物逐漸衰亡、老化,使生物膜從濾料表面脫落,隨水流至沉澱池。生物濾池的濾料上再生成新的生物膜,如此不斷更新。
就部分濾料來說,處理廢水效能呈周期性變化。在生物膜形成的初期,微生物的代謝活動旺盛,凈化功能最好;隨著生物膜逐漸加厚,內部出現厭氧分解現象,凈化的功能逐漸減退;到生物膜脫落時為最低。但就整個濾池來說,濾料上生物膜的脫落是參差交替的。因此,在正常情況下,整個濾池的處理效果是基本穩定的。

由於生物膜要不斷更新,脫落的生物膜隨水流出,因此必須在生物濾池後設置沉澱池。這種池稱為二次沉澱池。為保證生物濾池的正常工作,對含有較多懸浮物質和油脂等易於堵塞濾料的廢水,須設置初次沉澱池、浮選池和隔油池等,以進行預處理。

需氧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種類很多,有細菌、真菌、藻類、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以及肉眼可見的微型動物。生物濾池中上層、中層、下層構成生物膜的微生物,種類也有區別。

需氧生物膜上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同流動水層接觸時,被流動水層帶走。厭氧生物膜內的產物主要是硫化氫和氨。這些厭氧生化產物在透過需氧生物膜時大部分被氧化,因此生物濾池在工作正常時基本上沒有臭氣。
普通生物濾池的水力負荷和有機物負荷都較低,往往採用間歇運行方式,廢水中的有機物被氧化分解得比較徹底,但佔地面積大。高負荷生物濾池的水力負荷和有機物負荷都較高,採用連續運行方式,廢水在濾池中停留時間短,只有易於氧化的有機物被分解,而較難氧化的有機物未及分解就被排出。因此這種濾池的凈化程度不如普通生物濾池徹底,而且二次沉澱池中沉澱的污泥量較多。但它的水力負荷較高,水的沖刷力大,濾池不易堵塞。如進入濾池的廢水中有機物濃度過高,可採用迴流運轉方式,即將生物濾池的一部分出水迴流到濾池前同進水混合。這樣可以降低進水濃度,保證水的沖刷力,還能增加濾池中的有用微生物,從而保證生物濾池的正常工作。同時可以查看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更多技術文檔。

選擇合適的濾料十分重要。濾料必須機械強度好,耐腐蝕;表面積大,略呈粗糙,但又不影響水的均勻流動;濾料間應有一定的空隙,以免堵塞,並使空氣流通;能就地取材,價格低廉。長期以來多以卵石、碎石、爐渣、焦炭等為濾料。近年來開始使用人工塑料濾料,如波形板和列管式濾料。這種濾料質量輕,強度高,耐腐蝕性能好,表面積和空隙率都較大。

與活性污泥法比較,生物膜法對於進水負荷的變化適應性強,管理簡便,基本建設投資和運行費用都較低。但處理效率和衛生條件較差,佔地面積較大。生物膜法近年發展起來的幾種新型構築物有:

① 塔式生物濾池,簡稱塔濾。塔高7~24米,內部通風良好,水流紊動劇烈,水力沖刷較強。因此,污水同空氣和生物膜接觸充分,生物膜更新速度快,各層生長有適應於廢水性質的不同的生物群,有利於有機物的生物降解。塔濾負荷較高,水力負荷每日每平方米可達90~150米3,有機物負荷每日每立方米達1100~2400克(BOD5)。佔地少,對沖擊負荷有較強的適應性。
② 生物轉盤。由固定在一橫軸上的若干間距很近的圓盤組成。圓盤面生長有一層生物膜,作用與生物濾池中濾料相似。圓盤是用輕質耐腐蝕、堅固而不易撓折的材料,如泡沫聚氯乙烯、泡沫聚苯乙烯、硬聚氯乙烯、玻璃鋼等材料製成。圓盤有約一半的面積浸在一個半圓形或矩形的水槽內。廢水在槽中流過時,圓盤緩慢轉動。圓盤的一部分浸入廢水時,生物膜吸附廢水中的有機物,使微生物獲得營養。當轉出水面時,生物膜又從大氣中直接吸收氧氣。如此循環反復,廢水中的有機物在需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氧化分解。圓盤上的生物膜也會因老化不斷地自行脫落,隨水流出,在二次沉澱池中沉澱下來。生物轉盤能處理高濃度廢水,而不會發生堵塞現象。構造與生物轉盤類似的還有生物轉筒。主體裝置是由固定在一橫軸上的若干圓筒組成,圓筒中裝填料,生物膜生長在填料表面。
③ 生物接觸氧化池(見生物接觸氧化法)。

提高生物膜法的處理效率,主要是在單位時間內適當地加大生物膜同廢水的接觸面積和充分供給所需要的氧氣。為此,有些國家在試驗研究一種流化床。這種設施以砂或活性炭等比表面積大的材料作為生物膜擔體,以沸騰狀態在廢水中分解氧化有機物。

補充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著生長於某些固體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進行有機污水處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厭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動物以及藻類等組成的生態系統,其附著的固體介質稱為濾料或載體。生物膜自濾料向外可分為慶氣層、好氣層、附著水層、運動水層。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著水層有機物,由好氣層的好氣菌將其分解,再進入厭氣層進行厭氣分解,流動水層則將老化的生物膜沖掉以生長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復以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點:(1)對水量、水質、水溫變動適應性強;(2)處理效果好並具良好硝化功能;(3)污泥量小(約為活性污泥法的3/4)且易於固液分離;(4)動力費用省。

反滲透怎麼實現處理廢水時的膜污染問題

反滲透凈水技術設計來工作原理就是源大流量沖洗以處理膜污染問題,機器工作中之所以有廢水排出,正是為了將被膜阻隔住的雜質排出,此外,機器在每次啟動工作之時總會先做一次大流量水沖洗,再次把反滲透膜上截留的雜質高壓沖洗排出,以保持膜的工作效力,並延長其使用壽命。
這也是反滲透技術用於水處理會有廢水排出的根本所在。
不過隨著膜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提高,以及社會對於節水節能方面的認識和要求,現在從技術上已經完全可以控制沖洗時的廢水比例問題,從家用反滲透凈水機上來說,已經有廢水比為1:2、1:1.5、或1:1甚至1:0.5的機器面市,但從技術原理上說,一般的講,膜使用壽命會隨廢水(沖洗水)量的減少而有所縮短。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新技術的不斷創新,這一問題也正在漸次解決!

⑧ 如何解決污水處理中MBR膜的污染問題

MBR膜的污染的影響因素:


1、污泥混合液的特性:


2、操作條件:錯流與紊流,壓力:


3、膜組件:膜材料、膜孔徑、膜構造:


MBR膜的污染的解決方法


1、改變懸浮液特性:MBR膜污染物主要來自活性污泥混合液,對其進行預處理,改變其過濾特性,可有效降低和減緩膜污染。具體方法可向生物反應器中加入少量絮凝劑,使細小微粒發生絮凝和凝聚,減少其在膜面沉積。


2、膜上污染物的脫落清除:設置曝氣裝置增大曝氣量,在膜表面產生水流剪切作用,引起MBR膜組件附近膜絲振動,加速膜表面沉積污染物的脫落;當膜污染達到一定程度時,要對膜組件進行清洗,保障系統的正常運行,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水力清洗、化學清洗、超聲清洗。


3、降低入膜活性污泥混合液的濃度:具體方法可向生物反應器中加入填料,使懸浮微生物在填料上附著,這樣既能加快微生物對污染物的分解速率,又可有效降低入膜活性污泥混合液濃度,或控制膜的工作通量低於臨界通量,延緩污染物在膜上的沉積速率,延長MBR膜的壽命,控制膜污染。


4、優化改進膜組件:MBR膜組件的優化設計應充分考慮膜組件的放置方式與水質情況、中空纖維膜的管徑與長度兩方面。試驗表明:沒有曝氣時膜絲橫向放置優於軸向,有曝氣時軸向放置效果更好;膜絲直徑試驗結果表明:在錯流系統中,無論是否曝氣,細膜絲均優於粗膜絲;通過模型計算得到當膜絲長度為0.5-3m時,適宜的膜絲內徑為0.2-0.35mm時,活塞流可有效提高膜通量。

⑨ 簡述膜污染的防止和清洗方法

電滲析(sis 簡稱ED)是一種較為成熟的膜分離技術,廣泛應用於苦鹹水淡化、純水生產、鍋爐水軟化處理、化工分離、物質純化、廢水處理等領域。目前我國約有4萬多台電滲析器在運行,主要用於苦鹹水淡化、鍋爐水軟化和純凈水生產。

電滲析脫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垢物和污染物產生,按其成因,分為以下4類
(1)電極反應產生的垢物,主要沉積於電極上和極室,可能的垢物是Ca(OH)2、Mg(OH)2、CaCO3、MgCO3和硫酸鈣。(2)極化導致膜上形成的垢物極化使膜的濃水側及內部形成Mg(OH)2、CaCO3、MgCO3和硫酸鈣沉澱。實際操作中,由於倒極操作,膜的兩側及其內部均可能有上述沉澱形成。(3)在濃水室因過飽和形成的垢物在陰、陽膜濃水一側,由於膜面處離子濃度大大超過溶液中離子濃度,容易造成陰、陽膜濃水側因過飽和形成沉澱,沉澱種類隨處理水質而定,可能的沉澱一般情況為CaCO3、MgCO3和硫酸鈣。(4)污染物污染基本上是一種表面現象。
由於大多數天然水中含有腐殖酸鹽、木質素、藻朊酸鹽、藻酸鹽、烷基苯磺酸酯、硅酸鹽和微生物等,因此容易在陰膜表面上形成一個污染層,另外水中的其他游離懸濁物也可在陰、陽膜上形成污染。膜上形成的垢物和污染物引起膜電阻增大,隔室水流阻力升高,破壞膜結構,影響交換容量和脫鹽率,使電耗增大,達到一定程度時裝置不能正常運行。電極反應產生的沉澱積累到一定程度逐漸堵塞水流通道,沉積在膜上達到一定程度之後裝置不能正常運行。

電滲析器垢物和污染物的防止及去除方法如下:
垢物和污染物的防止目的是防止垢物和污染物的形成,目前有以下幾種方法。(1)防止陰極沉澱生成的方法①在電滲析器運行期間向極水中加酸,使極水的PH值控制在2〜3;②在電滲析器運行期間定期倒換電極極性;③在電極和膜堆之間加保護框,以減緩陰極沉澱對膜堆的侵襲。據報道,採用頻繁倒換電極極性的方法(Electrodialysis reversal簡稱EDR)可以較好地阻止硫酸鈣沉澱的形成。美國Ionics公司EDR裝置採用每小時倒換電極3〜4次,可以有效防止陰極沉澱的產生,而且也有效地防止了膜堆的極化沉澱。倒極的缺點是工作時間損失大。

⑩ 本工藝有三股水,清洗廢水+蝕刻後清洗廢水+脫膜顯影廢水,由於cod懸浮含量高,含有少量金屬離子,水

你什麼目的?你想把這些廢水怎麼樣,想回收還是想再利用?

閱讀全文

與膜清洗廢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鄭州市污水管網 瀏覽:376
藍瑟空調濾芯在什麼位置 瀏覽:666
什麼時候用凈化器 瀏覽:622
飲水機桶裡面怎麼清洗 瀏覽:868
框架結構伸縮縫防水處理 瀏覽:259
博越中央空氣凈化器濾芯怎麼換 瀏覽:170
達芬奇顏色回批用什麼格式 瀏覽:742
最好的水處理方法 瀏覽:288
離子交換法什麼意思 瀏覽:968
清洗柴油濾芯怎麼換 瀏覽:220
電熱水器加入除垢劑 瀏覽:864
儲水式電熱水器免拆水垢工具除垢劑 瀏覽:164
凈水器加盟商哪個好 瀏覽:896
雙氧水加鹼除垢功效會嬌弱嗎 瀏覽:957
飲水機膽壞了有什麼症狀 瀏覽:592
沈陽什麼地方賣污水泵 瀏覽:898
怎麼在家裡提取蒸餾水 瀏覽:901
處理鹼性廢水加入什麼 瀏覽:809
大隻屈臣氏蒸餾水 瀏覽:18
市場污水怎麼處理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