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處理含油廢水
含油來廢水的處理方法根據自其成分以及作用原理一般可以分為:物化法、化學法、生物法,但各種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將幾種方法聯合分級使用,從而實現良好的除油效果。
1 物理化學法
如氣浮法、吸附法;
2.化學法
如化學絮凝法、電化學法;
3.生物法
如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法;
h2o123網/為/您解答
2. 含油廢水處理方法
你找有專們買這類廢水的。我們公司在深圳是生產化工的,有很多的這類廢水,都是是賣給這些人呢!
3. 石油化工廢水的含油廢水處理
高分子絮凝劑的研究和應用:
無機高分子絮凝劑,如聚鋁和聚鐵,已在我國得到廣泛應用並取得良好效果。逐步取代傳統的無機鹽絮凝劑。
有機高分子絮凝劑較無機絮凝劑具有:用量少(無機絮凝劑的1/10~1/40),使用范圍廣(PH值4~9),凈化效果好,廢渣生成量少含水率低,以及不增加水中含鹽量和廢渣中的金屬離子量,有利於水的再資源化等特點。美國許多煉油廠及石油化工廠已全部用有機絮凝劑取代無機絮凝劑。
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分為,陰離子型(聚丙烯醯胺、聚丙烯酸鈉),陽離子型(聚胺型、季胺型、共聚型),和非離子型(聚丙烯醯胺、聚氧化乙烯、水溶性尿素樹脂)三類,其中陽離子型更適合於含油廢水處理。
我國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的研製和生產,前段時期,只限於陰離子型和非離子型,以商品出售的只限於聚丙烯醯胺和羧甲基纖維等少數幾種。近年來,我國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著手研製開發陽離子型高分子有機絮凝劑,其中有幾種如陽離子丙烯醯胺的共聚物已在組織生產。但這幾種主要適用於含懸浮物固體較多的廢水的絮凝和污泥脫水,對於處理煉油廠和石油化工廠的含油水是不甚適宜。
我國煉油廠和石油化工廠基本上還限於使用無機絮凝劑(包括無機高分子型)的水平上,有的煉廠曾進行無機絮凝劑與陰離子型有機高分子助凝劑配合使用試驗,由於可供選擇的有機絮凝劑品種太少及使用技術未掌握好,尚未取得穩定效果肯定結論。
我國煉油及石油化工企業用於廢水處理的基本上是無機絮凝劑,必然造成廢渣生成量大和處理困難的問題,研製開發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已成為當務之急。當前,首先要將已研製成功的含油廢水處理用有機高分子絮凝劑迅速組織放大試生產,並在現場使用取得經驗,針對不同的處理對象,適用的絮凝劑的類型和品種也是不同的,如何正確地使用絮凝劑,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藝術」,現場試驗往往有著決定性意義,因此,要加強有機絮凝劑的研製開發,在近期內做到類型和主要品種上基本配套。
聚結過濾除油
聚結過濾是採用表面粗糙,油附著性強,粒度適中,強度好的材料作聚結劑充填在床層內,對含油廢水起著聚結過濾作用,其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1、油膜初生階段――-含油廢水通過床層水中微細珠被聚結劑捕集,並在其表面擴展,形成油膜;2油膜增厚階段――隨著油珠捕集量增多,油膜增厚,並滯留在床層空隙內;3、脫膜階段――床層中的聚結油和凝聚油被通過床層的水流拽帶向前延伸。聚結除油主要利用第1、第2兩段。進入第三階段後,出水中油含量開始增高。此時應停止運行進行反沖洗,使附著的油和懸浮物從聚結劑表面脫落,形成較大的顆粒,用重力沉降分離。
有試驗得出結論:聚結過濾過程中 >15u的油珠基本去除,<10u的油珠也去除60%,經二級聚結過濾後,廢水中油含量由25~142降至6~32mg/l,除油效果優於浮選法(出水油含量1~51mg/l)符合生物處理進水水質要求。此外,與浮選法對比,廢渣減少70%,節電30%,水處理成本降低31%。
此工藝具有流程簡單,便於操作管理,裝置緊湊,佔地少的特點,為自動控制創造了有利條件。
聚結過濾法處理低乳化程度含油廢水時不需投加絮凝劑,廢水中表面性位置較多時,要投加少量的絮凝劑進行破穩聚結。
乳化油廢水治理
煉油廠和石油化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高乳化程度廢水(如柴油鹼精製水洗水,重油及污油罐切水,洗槽站洗滌水等)與含油廢水相混合時,使本來輕度乳化的廢水變成乳化嚴重,破壞隔油、浮選過程的正常進行,通常採用的加熱,酸化和投加破乳劑等處理乳化油廢水的方法,分別存在能耗高,加酸(PH<3)葯劑消耗量相當大的問題,而且往往破乳效果不理想。有試驗表明,採用交流不對稱脈沖電絮凝的方法處理乳化油廢水取得了良好效果。
微波輻射法處理乳化油廢水
微波對乳化油廢水進行處理,在微波輻射的作用,乳化液中的離子運動加劇,壓縮了雙電層。從而降低Zeta電位,起到破乳作用。
4. 含油廢水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含油廢水主要來源於石油、石油化工、鋼鐵、焦化、煤氣發生站、機械加工等工業部門內。廢水中油類容污染物質,除重焦油的相對密度為1.1以上外,其餘的相對密度都小於1。主要處理方法上浮法這種方法主要是藉助於機械剪力將混入水中的氣泡破碎,或將空氣先分散成細小氣泡後進入廢水,進行氣水混合上浮。常用方法有葉輪上浮法、射流上浮法以及多孔材料(如擴散板、微孔管、帆布管等)曝氣上浮法。布氣上浮法的優點是設備簡單,管理方便,電耗較低。缺點是氣泡破碎不細,一般不小於1000微米,上浮效果因而受到限制。此外,採用多孔材料曝氣上浮法,多孔材料容易堵塞,影響運行。混凝法可用鋁鹽或鐵鹽作混凝劑,構築物可採用加速澄清池,處理效果與上浮法基本相同。含油廢水處理設施採用上浮法時,往往也投加混凝劑,以提高凈化效果。過濾法常作為上浮法出水的高級處理手段。經過濾法處理的廢水,含油量可降至10毫克/升以下。處理構築物可採用普通快濾池或壓力濾池。但管理比較困難,需要空氣反沖,熱水反洗。如管理不善,濾料容易堵塞。
5. 含油工業廢水的成分
含油廢水被排到江河湖海等水體後,油層覆蓋水面,阻止空氣中的氧向水中的擴散; 水體中由於溶解氧減少,藻類進行的光合作用受到限制; 影響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長,使水生動植物有油味或毒性,甚至使水體變臭,破壞水資源的利用價值; 如果牲畜飲了含油廢水,通常會感染致命的食道病; 如果用含油廢水灌溉農田,油分及其衍生物將覆蓋土壤和植物的表面,堵塞土壤的孔隙,阻止空氣透入,使果實有油味,或使土壤不能正常進行新陳代謝和微生物新陳代謝,嚴重時會造成農作物減產或死亡。另外,由於溢油的漂移和擴散,會荒廢海灘和海濱旅遊區,造成極大的環境危害和社會危害。但更主要的危害是石油中含有致癌烴,被魚、貝富集並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對石油和石化等行業產生的含油廢水進行有效處理是極其必要的。
含油廢水來源廣泛,成分復雜。在石油、化工、鋼鐵、焦化、煤氣發生站、機械製造和食品加工等工業企業中,凡是直接與油類接觸的用水,都含有油。例如,冶金工藝中的有些設備、材料在生產過程中需在冷卻、潤滑、清洗等方面用水,而且在運行中往往與設備或材料直接接觸,水中帶入大量氧化鐵顆粒、金屬粉塵和潤滑油脂,形成含油廢水。
石油在開采、運輸和加工過程中會對環境造成一系列的污染。在採油生產過程中,含油廢水主要來自油田采出水和注水井洗井水。隨著油田的不斷開采,採油技術不斷發展,先後經歷了一次、二次、三次採油。一次採油靠天然能量為動力; 二次採油以人工注水方式來保持地層壓力; 三次採油是通過改變注入水的特性來提高採油率,目前油田主要進行二次、三次採油。隨著油田的發展,三次採油開始得到應用,特別是聚合物驅油得到廣泛應用。其本質是為了改善驅油效果,向水中添加化學試劑,主要是聚合物、表面活性劑和鹼。結果使採油廢水的成分更加復雜,其中含有許多固體顆粒、游離油、乳化油和各種殘余助劑,處理更加困難,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的危害更大,會導致非常嚴重的環境污染。若不經處理直接注入地下,則固體微粒和油珠將堵塞油層毛細通道,降低油層滲透率使注水處的吸水能力下降,最終導致採油率的降低。
6. 含油廢水是危險廢物嗎
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回標准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答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排入水體的廢水不屬於危險廢物,不按照《固體污染防治法》管理,而應適用《水污染防治法》。首先,含油廢水可以先進行隔油處理,隔下來的廢油渣可能是危廢。其次,危廢名錄裡面的廢油是指廢礦物油,所以餐飲行業的廢油肯定不是危廢。
7. 含油廢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你好,含油廢水的處理方法要根據廢水中油的存在形式分別處理或者幾種方回法結合處理。主要有答:
比重小於1的浮油 此類廢油漂浮於廢水表面,需要設置隔油池清除浮油。
比重大於1的重油 此類廢油比重大沉積於廢水底層,要使用離心重力分離機械分離除油。
呈乳濁混凝態廢油 此類廢油與廢水呈乳濁混合狀態需要投加葯劑破乳態後再利用方法1或2去除。
對廢水進行處理通常對含油污水都需要先進行除油的預處理,然後在結合廢水的特性(可生化性高低)分別選擇生化處理或者化學沉澱處理及更深層的處理。
8. 含油廢水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你好。常用方法按照原理分類科可分為隔油法、汽浮法和聚合法(粗粒法)除油技術。適用范圍各不相同。希望對你有幫助。含油污水處理方法概述
9. 含油廢水處理的主要處理方法
含油污水的其他處理方法
重力分離法是典型的初級處理方法,是利用 油和水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在靜止或 流動狀態下實現油珠、懸浮物與水分離。分散在 水中的油珠在浮力作用下緩慢上浮、分層,油珠上 浮速度取決於油珠顆粒的大小,油與水的密度差, 流動狀態及流體的粘度。它們之間的關系可用 Stokes和Newton等定律來描述。
橫向流除油器
橫向流含油污水除油設備是在斜板除油器的 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由含油污水的聚結區和分 離區兩部分組成。含油污水首先經過交叉板型的 聚結器,使小分散油珠聚並成大油珠,小顆粒固體 物質絮凝成大顆粒,然後聚結長大的油珠和固體 物質通過具有獨特通道的橫向流分離板區,而從 水中分離出來。在進行油水、固體物質分離的同 時,還可以進行氣體(天然氣)的分離。
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
波紋板除油原理主要是利用油、水的密度差, 使油珠浮集在板的波峰處而分離去除,其關鍵是 在於藉助哈真淺池沉澱原理,製成波紋板變間距 變水流流線,過水斷面是變化的,水流呈擴散、收 縮狀態交替流動,產生了脈動(正弦)水流,使油珠 之間增加了碰撞機率,促使小油珠變大,加快油珠 的上浮速度,達到油水分離的目的。
聚集型油水分離器
奧地利費雷公司在世界上率先開發了CPS 一體化波紋板式重力加速聚集型油水分離器。該 波形板是費雷公司的專利產品,以聚丙烯為基礎 材料,內含多種添加劑,使其具有親油而不粘油、 抗老化是特點。波紋板一塊一塊地疊加起來的, 間距一般為6 mm(當水中懸浮物含量較高時,可 採用間距12 mm的設計)。
高效仰角式游離水分離器
將卧式和立式游離水分離器相結合,採用仰 角設計,克服了立式容器內油水界面覆蓋面積小 和卧式容器油水界面與水出口距離短,分離時間 不充分的缺點。來液進口位於管式容器的上行 端,水中油珠能聚結並爬高上行至頂端油出口,而 水下沉至底端水出口排出。該設備仰角小於12°, 長18.3 m,直徑為1 372 mm和914 mm兩種規格。 含油量在30毫克/升以下,並含有其他需要生物降解的有害物質時,才考慮使用,一般不只是為了除油。石油煉制廠的含油廢水,經物理法除油後,就具備用生物法處理的條件。
化學法
化學法主要用於處理廢水中不能單獨用物理法或生物法去除的一部分膠體和溶解性物質,特別是含油廢水中的乳化油。包括混凝沉澱、化學轉化和中和法。
物理化學法
油田污水物化處理法通常包括氣浮法和吸附法兩種。
氣浮法是將空氣以微小氣泡形式注入水中,使微小氣泡與在水中懸浮的油粒粘附,因其密度小於水而上浮,形成浮渣層從水中分離。常投加浮選劑提高浮選效果,浮選劑一方面具有破乳作用和起泡作用,另一方面還有吸附架橋作用,可以使膠體粒子聚集隨氣泡一起上浮。 含油廢水的處理流程,一般是先經初步油水分離(如用隔油地)後,再進行第二步油水分離(上浮或混凝)。這種工藝既可防止處理裝置被油品堵塞,又可更好地發揮各個裝置的除油性能。在流程中若在用泵提升前先進行一次除油,可以減少乳化程度。
對於油水比重差較小的廢水,或回用經過處理的水時,應使用過濾裝置。對於粒度大、凝固點高的含油廢水,在處理裝置中應有加熱、保溫設備,在處理裝置的選材上,要考慮溫度的影響。
10. 含油廢水怎樣處理。。。
油類物質在廢水中通常以三種狀態存在。
(1)浮上油,油滴粒徑大於100μm,易於從廢水中分離出來。油品在廢水中分散的顆粒較大, 含油廢水處理設施粒徑大於100微米,易於從廢水中分離出來。在石油污水中,這種油占水中總含油量60~80%。
(2)分散油.油滴粒徑介於10一100μm之間,懸浮於水中。
(3)乳化油,油滴粒徑小於10μm,油品在廢水中分散的粒徑很小,呈乳化狀態,不易從廢水中分離出來。
主要處理方法
上浮法
主要用於隔油池出水的高級處理,去除細小油珠和乳化油。經過上浮處理後,出水含油量 含油廢水處理設施
可降至30毫克/升。其方法是:將適量的空氣通入含油廢水中,形成許多微小氣泡,在氣泡作用下構成水、氣、油珠三相非均一體系。在界面張力、氣泡上浮力和靜水壓力差的作用下形成氣-油珠結合體上浮而實現油水分離。上浮法按氣泡產生的方法,可分為布氣上浮法、溶氣上浮法和電解上浮法三種。
布氣上浮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藉助於機械剪力將混入水中的氣泡破碎,或將空氣先分散成細小氣泡後進入廢水,進行氣水混合上浮。常用方法有葉輪上浮法、射流上浮法以及多孔材料(如擴散板、微孔管、帆布管等)曝氣上浮法。布氣上浮法的優點是設備簡單,管理方便,電耗較低。缺點是氣泡破碎不細,一般不小於1000微米,上浮效果因而受到限制。此外,採用多孔材料曝氣上浮法,多孔材料容易堵塞,影響運行。
溶氣上浮法
是從含過飽和空氣的廢水中析出氣體,產生氣泡以實現上浮。常用的有加壓溶氣上浮法和真空上浮法,前者應用較普遍。加壓溶氣上浮法是用水泵將廢水送入溶氣罐加壓到3~5.5千克力/厘米2,同時注入空氣使其在壓力下溶解於廢水。一般溶氣時間為2~4分鍾。然後廢水通過減壓閥進入上浮池。 含油廢水處理設施
溶入廢水中的空氣由於突然減到常壓,便形成許多細小的氣泡逸出,從而實現上浮。上浮池內的上浮時間一般不小於 1小時。目前常採用將經過上浮處理的部分廢水(30~50%)加壓迴流進入未經加壓上浮處理的廢水中實現上浮的方法。其優點是加壓廢水量小,可減少電耗,同時可以防止未處理的廢水中油品在加壓溶氣時進一步乳化。真空上浮法是使廢水中的氣泡在減壓(真空)條件下逸出的。 溶氣上浮法的主要優點是產生的氣泡直徑可小到30~120微米。氣泡直徑小,在供氣量相同時,氣泡吸附時的比表面積就大,氣泡上浮速度減慢,與吸附質點的接觸時間增加,可以提高上浮效果。因此,溶氣上浮法獲得廣泛應用。
電解上浮法
利用電能在含油廢水中的電解氧化還原效應,以及由此在電極上產生的微小氣泡的上浮作用來凈化含油廢水。如採用可溶性陽極材料,還可以同時發生電解混凝作用以凈化廢水(見廢水電解處理法)。
混凝法
可用鋁鹽或鐵鹽作混凝劑,構築物可採用加速澄清池,處理效果與上浮法基本相同。含油廢水處理設施採用上浮法時,往往也投加混凝劑,以提高凈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