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泥處理技術怎樣有發展前景嗎
前景非常看好,據《中國污泥處理處置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 隨著污水處理設施的普及、污水處理效率的提高和污水處理程度的深化,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產量急劇增加。由於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能力不足、手段落後,大量污泥沒有得到規范化的處理處置,直接給水體、土壤和大氣帶來「二次污染」,不僅降低了污水處理設施的有效處理能力,而且對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同時也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
相比之下,我國有關污水處理的研究起步很晚。20 世紀90 年代初期,我國的污泥處理技術處在初級階段,少數污水廠能夠通過機械脫水對污泥進行簡單的處理,從而將污泥的含水率由原來的97%-99%縮減到75%-80%,但是仍然存在處理後污泥的儲存及再處理問題。近20 年來,我國的污泥處理技術有了較大的進步,但研究不夠深入,尚未形成統一的評價標准,在技術方案的選擇上缺乏參考。
結合當下的智慧水務,前景具有很大發展空間。
『貳』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怎麼處理
目前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採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泥。
生物處理的原理回是通過生物作用,尤其答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體的合成,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的氣體產物(CO2)、液體產物(水)以及富含有機物的固體產物(微生物群體或稱生物污泥);多餘的生物污泥在沉澱池中經沉澱池固液分離,從凈化後的污水中除去。
(2)污水廠污泥處置最終出路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工藝分三級:
一級處理:物理處理,通過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澱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砂石和脂肪、油脂等。
二級處理:生物化學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污泥。
三級處理:污水的深度處理,它包括營養物的去除和通過加氯、紫外輻射或臭氧技術對污水進行消毒。可能根據處理的目標和水質的不同,有的污水處理過程並不是包含上述所有過程。
『叄』 污水處理廠中污泥大量流失怎麼處理
污泥大來量流失有很多原因,源你要對症下葯:
1,污泥膨脹導致,你首先要控制絲狀菌。
2污泥負荷高,有機物沒有被降解導致污泥流失,可以控制水量延長曝氣。
3過度曝氣,污泥老化,導致污泥流失
4,營養不平衡,導致污泥鬆散
『肆』 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如何處理
污泥處理與處置的目的主要有四個:一是穩定化,通過處理使污泥停止降解;二是無害化,殺滅寄生蟲卵和病原微生物;三是減量化,減少污泥最終處置的體積,降低污泥處理及最終處置費用;四是資源化和最終處置,在處理污泥的同時實現化害為利、循環利用、保護環境的目的。
1 污泥穩定化處理的方法
來自污水處理廠初次沉澱池和二次沉澱池(剩餘活性污泥或者生物濾池污泥)的混合污泥通常含有60%~80%的有機物,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而且還含有大量的多種微生物,這種污泥在堆放時極易自發地進行厭氧生物反應,產生異味並導致污泥脫水性質惡化。穩定化處理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污泥中的有機物質,進一步減少污泥含水量,殺滅污泥中的細菌、病原體等,消除臭味,使污泥中的各種成分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穩定化的方法主要有堆肥化、乾燥、厭氧消化等。
1.1 堆肥化
堆肥是利用污泥微生物進行發酵的過程。在污泥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膨鬆劑和調理劑(如秸桿、稻草、木屑或生活垃圾等),使微生物群落在潮濕環境下對多種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並轉化為類腐殖質。研究表明,經過堆肥的污泥質地疏鬆、陽離子(CEC)交換量顯著增加、容重減少、可被植物利用的營養成分增加、病原菌和寄生蟲卵幾乎全部被殺滅。目前世界各國採用的堆肥方法有靜態和動態兩種,如自然堆肥法、圓柱形分格封閉堆肥法、滾筒堆肥法、豎式多層反應堆肥法等。污泥經堆肥化處理後,物理性狀改善,質地疏鬆,易分散,含水率小於40%,根據使用目的不同可以進一步經制粒、乾燥後裝袋貯存。
1.2 乾燥
乾燥就是將已經脫水的污泥餅(含水率在75%左右)進一步降低其含水率,以利於貯存和運輸,避免因微生物的作用而發霉發臭,使污泥處於穩定狀態。乾燥工藝除了最簡單的日曬外,常用的是熱乾燥技術,乾燥熱源以蒸汽或導熱油作介質,間接給熱。熱乾燥過程相當於對污泥作了1~2h的滅菌處理(乾燥溫度≥95℃),完全可以達到殺滅病原菌的衛生要求。乾燥後的污泥含水率在10%左右,可以使污泥處於穩定化狀態。乾燥使污泥性能完全改善,乾燥後的污泥量僅是最初污泥量的4.5%,乾燥污泥量熱值提高,相當於劣質煤,可提高污泥的有效利用價值。
1.3 厭氧消化
厭氧消化主要是通過兼性厭氧細菌和厭氧細菌的作用使有機物分解,最終生成以甲烷為主的沼氣,沼氣可作為燃料和動力資源,還可作為重要的化工原料。厭氧消化一般是在密閉的消化槽內,在30℃下貯存30天左右。目前的污泥厭氧消化處理中,大約只有一半的有機物轉化為甲烷氣體,如何提高污泥消化整體水平、提高產氣率與能源回收率,並盡量減少污泥體積,成為該領域的研究重點。目前的研究主要有利用各種前處理(鹼處理、超聲波處理等)來改善污泥的厭氧消化性能、探索高效可靠的新型污泥厭氧消化處理工藝。此外,利用生物技術(如酶催化技術)來進一步提高污泥的產氣量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視。
2 污泥無害化處理的方法
污泥無害化處理往往包括在穩定處理之中,無害化處理的目的是去除、分解或者「固定」污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重金屬、有機有害物質)及消毒滅菌,使處理後的污泥在污泥最終處置中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主要滅菌的方法有加熱巴氏滅菌、加石灰、長期貯存(20℃,60天)、堆肥(55℃,大於30天)、加氯或者加其它葯品等。
3 污泥減量化的方法
污泥減量化分為質量的減少和體積的減少,前者包括穩定和焚燒,後者主要是指通過濃縮、脫水、干化使污泥的含水率降低。
污泥焚燒的優點是可以迅速和最大限度地實現減量化,它既解決了污泥的出路又充分利用了污泥中能源,且不必考慮病原菌的滅活處理。污泥焚燒的熱能可回收利用,有毒污染物被氧化,灰燼中的重金屬活性大大降低,焚燒灰可以作為建築材料。缺點是高成本和可能產生污染(廢氣、雜訊、震動、熱和輻射)。
4 污泥資源化利用及處置方式
4.1 污泥資源化利用
城市污泥既是污染物又是一種資源,污泥經過減容、穩定和無害化處理後,可以作為資源綜合利用,如土地利用和熱能利用,污泥資源利用方案的選擇應根據環境衛生、資源回收、資源投入產出比和收益影響比四個方面進行。
4.2 污泥最終處置
污泥處置就是解決處理後污泥的最終出路,現在我國對污泥的處置已採用了填埋、農用和園林、花卉綠化等方式。
4.2.1 填埋
我國目前採取的污泥填埋一般是運至垃圾填埋場,與城市垃圾一起進行處置。這種填埋方式的問題是,污泥中的N、P和重金屬在無防滲情況下污染地下水,同時污泥填埋需要投入運輸和管理費用,並且填埋將佔用大量土地,在目前我國城鄉耕地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顯然不符合社會持續發展的要求。
4.2.2 農用和園林、花卉綠化
污泥中含有豐富的各種微量元素,如Ca、Mg、Cu、Fe等,施用在土地上可以改善土壤的土質,促進農作物和苗木花卉的增長。另外,施用污泥可以減少化肥和農葯的使用量,減少環境污染。
『伍』 污泥處置後為什麼污泥農用是最佳出路
為什麼說污泥農用是最佳出路?
污泥農用乃是污泥最終處置手段中的最佳選擇,這不僅是污泥的有機質含量決定的,也是其龐大的數量和增值潛力所決定的。
已經施用過多化肥的土地變得越來越貧瘠,土地的良性循環被破壞,只有大量輸入有機質,才能夠改良土壤,對於此目的,污泥是一種廉價、理想的來源。
當然,污泥中重金屬的含量對於農用有著重要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工業污染治理的加強,流入市政管網的未加處理的工業污水越來越少,這樣對於控制污泥的重金屬含量,使之能夠達到農用的安全級別,已經是可以期待的了。
污泥農用事實上也包含林業、花卉業等,那些與人類食物鏈無關的綠色產業,可以提供給污泥的產品極好的出路,並具有較好的價格空間。
只有農用出路所提供的潛在價格空間可以覆蓋污泥處理所需的大部分成本,焚燒和填埋目前的成本對於本來就資金短缺的污水處理廠來說負擔較大。
『陸』 污水處理廠大量污泥怎麼處理
污水處理廠污泥含水率很高,需要用壓濾機脫水到含水80%左右,然後通過污泥干化或者炭化方法處理。
河南北工是生產污泥炭化設備的,可以將含有機成分比較多的污泥炭化後回收利用。
『柒』 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的不足及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常用的污泥處理方法有:濃縮、污泥調理、厭氧消化、脫水、堆肥等處理技術;污泥的最終處置方式有:填埋、焚燒、農用、和園林、花卉綠化等方式。近些年,隨著污水處理產業的迅速發展,污泥產生量不斷增加,對污泥的處置也開始走向多元化,但還是以填埋和農用為主。李貴寶等對我國29家污水處理廠的調查結果表明,採用土地利用、土地填埋和堆肥處置污泥的污水處理廠比例為14:10:1,43個城市75家污水處理廠中約有90 %的污泥用作農家肥。然而,我國的污水處理廠中污泥未經任何處理直接農用的約佔60%以上,即使在設有消化池的污水處理廠,消化後的污泥也只是稍加脫水後就直接農用,並未作任何無害化處理,仍不符合污泥農用衛生標准,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尚有較大差]。某些地方的污水雖然得到了有效治理,污水處理的伴生產物污泥卻沒有得到有效處理和處置,大量未經穩定處理的污泥沒有正常出路,許多城市的污泥仍採用購地露天堆放的方法,造成了城市周圍垃圾成山、蚊蠅孽生、環境污染的狀況。這些隨意排放的污泥,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並已威脅到人類的健康,使污水處理工作變得毫無意義。同時,孫玉煥對長江三角洲地區實地調查發現,該地區對污泥產生量、成分和性質等缺少清楚的認識,其利用和處置方式的選擇往往貪圖簡單、節省,就近隨意處置,有些甚至任意丟棄;採取土地填埋的污泥往往也沒有預先脫水,填埋場也往往沒有採取有效的防滲漏、防廢氣爆炸的措施,因此很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和其他環境安全隱患;土地利用的污泥中有些污染物含量往往很高,施用前常常缺少有效的穩定化措施,對施用方法和施用量缺少科學的依據。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污泥的處置與利用存在著盲目性。同時,對污泥放任自流,在實際中制定的標准也沒有得到有效的貫徹實施。特別在今後10~20年裡污水處理量和處理水平將會有更大的發展,勢必會產生更多的污泥。如果還是採取原來的態度對污泥進行處置,必將會對我國環境質量和公眾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同時也違背了資源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捌』 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可以如何處理
尼科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污泥無熱干化NHD™技術,採用不加熱的方式對污泥進行脫水和干化版,只需10分鍾就可權將污泥的含水率從85%-80%降至55%,後經過不加熱狀態下的強制通風干化技術,將污泥中的含水率持續降至40%,而能耗只有熱干化的10%,並且處理過程不會產生臭氣。
「污泥無熱干化NHD™技術」攻克了污泥干化能耗高、產生臭氣這一世界性難題。取得的另一項驚人的成果是:干化後的泥餅具有相當高的熱值。由於採用不加熱的方式進行干化處理,避免了污泥中有機質的損失。用干化後的泥餅製成的生物質燃料,經權威部門檢測,以秦皇島撫寧區中冶污水處理廠污泥無熱干化項目的實際檢測效果為例,熱值達到4080大卡,高於褐煤,真正做到了變泥為「煤」。實現了國家倡導的循環經濟原則,真正讓污泥處理處置實現了資源再利用。
『玖』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是怎麼處理的
污泥處理與處置的目的主要有四個:一是穩定化,通過處理使污泥停止降解;二是無害化,殺滅寄生蟲卵和病原微生物;三是減量化,減少污泥最終處置的體積,降低污泥處理及最終處置費用;四是資源化和最終處置,在處理污泥的同時實現化害為利、循環利用、保護環境的目的。
『拾』 污水處理廠污泥怎麼處置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一般是酸鹼中和的產物,一般不具有腐蝕性,需要用污泥壓濾機將污泥中的水份壓干,然後便可做肥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