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日本廢水核泄漏

日本廢水核泄漏

發布時間:2021-03-21 00:10:55

⑴ 日本核泄漏廢水處理的好處

沒有好處,只有壞處。核工廠的廢水大多都是有放射性的物質,既然是泄漏的,肯定沒經過處理,結果可想而知

⑵ 福島的核泄漏都會造成哪些危害為什麼時候才能平復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發生9級大地震,震中位於西北太平洋海底斷層,屬於典型的海底大型逆沖斷層地震。加之震中距離日本東部海岸極近,震源深度僅10千米,由此引發最高達23米的海嘯給東部沿岸地區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其中包括位於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

氚在海洋中是天然存在的物質,它由自然界中放射性物質衰變產生,一般認為大海中少量的氚不會對海洋生物構成威脅,事實上每個人體內都有極微量的氚存在。氚不會通過皮膚吸收進入人體,但它的半衰期長達12年,因此可以通過食物被人吸收。

與氚的低威脅性不同,如果被排放的廢水中存在尚未處理干凈的其它放射性物質,它們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影響,進而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這是需要密切關注的問題。

⑶ 日本核泄漏是什麼

核電站:簡單的說就是利用核能發電的電站。
核電站的原理
核電站是怎樣發電的呢?簡而言之,它是以核反應堆來代替火電站的鍋爐,以核燃料在核反應堆中發生特殊形式的「燃燒」產生熱量,來加熱水使之變成蒸汽。使核能轉變成熱能。蒸汽通過管路進入汽輪機,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使機械能轉變成電能。一般說來,核電站的汽輪發電機及電器設備與普通火電站大同小異,其奧妙主要在於核反應堆。
編輯本段核電站的結構
核電站除了關鍵設備——核反應堆外,還有許多與之配合的重要設備。以壓水堆核電站為例,它們是主泵,穩壓器,蒸汽發生器,安全殼,汽輪發電機和危急冷卻系統等。它們在核電站中有各自的特殊功能。 主泵 如果把反應堆中的冷卻劑比做人體血液的話,那主泵則是心臟。它的功用是把冷卻劑送進堆內,然後流過蒸汽發生器,以保證裂變反應產生的熱量及時傳遞出來。 穩壓器 又稱壓力平衡器,是用來控制反應堆系統壓力變化的設備。在正常運行時,起保持壓力的作用;在發生事故時,提供超壓保護。穩壓器里設有加熱器和噴淋系統,當反應堆里壓力過高時,噴灑冷水降壓;當堆內壓力太低時,加熱器自動通電加熱使水蒸發以增加壓力。 蒸汽發生器 它的作用是把通過反應堆的冷卻劑的熱量傳給二次迴路水,並使之變成蒸汽,再通入汽輪發電機的汽缸作功。 安全殼 用來控制和限制放射性物質從反應堆擴散出去,以保護公眾免遭放射性物質的傷害。萬一發生罕見的反應堆一迴路水外逸的失水事故時,安全殼是防止裂變產物釋放到周圍的最後一道屏障。安全殼一般是內襯鋼板的預應力混凝土厚壁容器。 汽輪機 核電站用的汽輪發電機在構造上與常規火電站用的大同小異,所不同的是由於蒸汽壓力和溫度都較低,所以同等功率機組的汽輪機體積比常規火電站的大。 危急冷卻系統 為了應付核電站一迴路主管道破裂的極端失水事故的發生,近代核電站都設有危急冷卻系統。它是由注射系統和安全殼噴淋系統組成。一旦接到極端失水事故的信號後,安全注射系統向反應堆內注射高壓含硼水,噴淋系統向安全殼噴水和化學葯劑。便可緩解事故後果,限制事故蔓延。 註: 核裂變是一個原子核分裂成幾個原子核的變化。只有一些質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鈾(yóu)、釷(tǔ)等才能發生核裂變。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個中子以後會分裂成兩個或更多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同時放出二個到三個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別的原子核接著發生核裂變……,使過程持續進行下去,這種過程稱作鏈式反應。原子核在發生核裂變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稱為原子核能,俗稱原子能。1克鈾-235完全發生核裂變後放出的能量相當於燃燒2.5噸煤所產生的能量。
編輯本段核電站分類
壓水堆核電站 以壓水堆為熱源的核電站。它主要由核島和常規島組成。壓水堆核電站核島中的四大部件是蒸汽發生器、穩壓器、主泵和堆芯。在核島中的系統設備主要有壓水堆本體,一迴路系統,以及為支持一迴路系統正常運行和保證反應堆安全而設置的輔助系統。常規島主要包括汽輪機組及二回等系統,其形式與常規火電廠類似。 沸水堆核電站 以沸水堆為熱源的核電站。沸水堆是以沸騰輕水為慢化劑和冷卻劑並在反應堆壓力容器內直接產生飽和蒸汽的動力堆。沸水堆與壓水堆同屬輕水堆,都具有結構緊湊、安全可靠、建造費用低和負荷跟隨能力強等優點。它們都需使用低富集鈾作燃料。沸水堆核電站系統有:主系統(包括反應堆);蒸汽-給水系統;反應堆輔助系統等。 重水堆核電站 以重水堆為熱源的核電站。重水堆是以重水作慢化劑的反應堆,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鈾作為核燃料。重水堆可用輕水或重水作冷卻劑,重水堆分壓力容器式和壓力管式兩類。重水堆核電站是發展較早的核電站,有各種類別,但已實現工業規模推廣的只有加拿大發展起來的坎杜型壓力管式重水堆核電站。 快堆核電站 由快中子引起鏈式裂變反應所釋放出來的熱能轉換為電能的核電站。快堆在運行中既消耗裂變材料,又生產新裂變材料,而且所產可多於所耗,能實現核裂變材料的增殖。 目前,世界上已商業運行的核電站堆型,如壓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氣冷堆等都是非增殖堆型,主要利用核裂變燃料,即使再利用轉換出來的鈈-239等易裂變材料,它對鈾資源的利用率也只有1%—2%,但在快堆中,鈾-238原則上都能轉換成鈈-239而得以使用,但考慮到各種損耗,快堆可將鈾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
編輯本段核電站 - 安全保障系統
為了保護核電站工作人員和核電站周圍居民的健康,核電站必須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則。 核電站的設計、建造和運行均採用縱深防禦的原則,從設備、措施上提供多等級的重迭保護,以確保核電站對功率能有效控制,對燃料組件能充分冷卻,對放射性物質不發生泄漏。縱深防禦原則一般包括五層防線,即第一層防線:精心設計、製造、施工,確保核電站有精良的硬體環境。建立周密的程序,嚴格的制度,對核電站工作人員有高水平的教育和培訓,人人注意和關心安全,有完備的軟體環境.第二層防線:加強運行管理和監督,及時正確處理異常情況,排除故障。第三層防線在嚴重異常情況下反應堆正常的控制和保護系統動作,防止設備故障和人為差錯造成事故。第四層防線:發生事故情況時,啟用核電站安全系統包括各外設安全系統加強事故中的電站管理,防止事故擴大保護反應堆廠房安全殼。第五層防線萬一發生極不可能發生的事故並伴有放射性外泄啟用廠內外應急響應計劃努力減輕事故對周圍居民和環境的影響。 按照縱深防禦的原則,目前的設計在核燃料和環境外部空氣之間設置了四道屏障。即第一道屏障燃料芯塊核然料放在氧化鈾陶瓷芯塊中,並使得大部分裂變產物和氣體產物9s%以上保存在芯塊內。第二道屏障:嫌料包殼,燃料芯塊密封在鉛合金製造的包殼中構成核燃料芯棒錯合金,具有足夠的強度且在高溫下不與水發生反應。第三道屏障:壓力管道和容器冷卻劑系統將核燃料芯棒封閉在20cm以上的鋼質耐高壓系統中避免放射性物質泄漏到反應堆廠房內。第四道屏障:反應堆安全殼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構築壁厚近100cm,內表面加有0.6cm的鋼襯,可以抗禦來自內部或外界的飛出物,防止放射性物質進入環境。
核電站配置的外設安全系統
①隔離系統,用來將反應堆廠房隔離開來,主要有自動關閉穿過廠房的各條運行管道的閥門收集廠房內泄漏物質將其過濾後再排出廠外。 ②注水系統在反應堆可能「失水時,向堆芯注水,以冷卻燃料組件避免包殼破 核電站裂,注入水中含有硼,用以制止核鏈式反應。注水系統使用壓力氮氣,在無電流和無人操作情況下在一定壓力下可自動注水。 ③事故冷卻器和噴淋系統,用來冷卻廠房以降低廠房的壓力。在廠房壓力上升時先啟動空氣冷卻(風機— 換熱器)的事故冷卻器;再進一步可以啟動廠房噴淋系統將冷水或含翻水噴入廠房,以降熱和降壓。 以上所有安全保護系統均採用獨立設備和冗餘布置, 均備有事故電源,安全系統可以抗地展和在蒸汽— 空氣及放射性物質的惡劣環境中運行。核電站運行人員須經嚴格的技術和管理培訓,通過國家核安全局主持的資格考試,獲得國家核安全局頒發的運行值崗操作員或高級操作員執照才能上崗,無照不得上崗。執照在規定期內有效, 過期後必須申請核發機關再次審查。 萬一發生了核外泄事故, 應啟動應急計劃。應急計劃的內容主要包括:疏散人員,封閉核污染區(核反應堆及核電站),清除核污染,以保證人身安全和環境清潔。[1]
編輯本段核電站的選址
核電站的選址要求非常高,選址需非常慎重。根據國際上通行的關於核電站選址有經濟、技術、安全、環境和社會四原則 經濟原則核電站能夠有足夠的資金來建設和運行,所服務的地區要有足夠的用電需求,所以核電站常常選址經濟較發達的地區。 後面三個原則則有著密切的相互聯系。核電站必須建在經濟發達地區的相對偏遠地區,50公里以內不能有大中型城市。要求廠址深部必須沒有斷裂帶通過,而且要求核電站數千米范圍內沒有活動斷裂,廠址100千米海域、50千米內陸,歷史上沒有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廠址區600年來也沒有發生6級地震的構造背景。從核安全的角度來看,核電站選址必須考慮到公眾和環境免受放射性事故釋放所引起的過量輻射影響,同時要考慮到突發的自然事件或人為事件對核電廠的影響,所以,核電站必須選在人口密度低,易隔離的地區。 另外,核電站在運行過程中要產生巨大熱量,所以核電站的選址必須靠近水源,最好是靠海,這也是大型核電站都建在海邊的一個重要原因,並且靠海還可以解決大件設備運輸問題。萬一發生危險,在平的海岸線和放射物均勻發散的情況下,污染陸地面積只是完全在內陸的一半。但是建在海邊有利的同時也多出一個風險,就是海嘯或者台風帶來大浪的可能。通常會建設防波堤來抵禦巨浪的沖擊。但是防波堤只能抵禦一定程度的沖擊,如果是比較大的海嘯的話,防波堤無能為力,很可能產生十分嚴重的後果。2011年3月11日日本9級大地震及海嘯導致核泄露就是一例。 從上述要求來看,內陸地區核電選址更要慎重,因為內陸地區的水源全部為淡水,並且幾乎所有的大江大河都直接向周邊城市供應生活用水,在這種情況下建設核電站,一旦發生泄漏事故,後果不堪設想。

核反應堆,
又稱為原子反應堆或反應堆,是裝配了核燃料以實現大規模可控制裂變鏈式反應的裝置。
核能外泄最主要原因,
就是核子反應爐核心冷卻系統故障,導致控制輻射的相關設備失常。雖說核能外泄不一定全然包括核子災害,但是已經是已知核能應用上的最大環保隱憂。另外,核能外泄雖也可指使用核能發電的航海器具所發生的災害;尤其是潛艦,不過一般說來是指用來發電的核能電廠發生的核熔毀事件,例如: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⑷ 日本地震核泄露污水流入海里,海鮮還能吃嗎

你可以不吃啊……事實上,禁止人進入的污染區只有福島縣的一個區而已。

日本有1.26億人口,得有多少孕婦?還有70萬長期住在日本的華人,每年去日本旅遊的中國人還有500萬人,東京有2000萬人口,還有常駐的華人15萬,他們都沒少吃和用,咋都沒事兒呢……都六年多了,在日華人每天來往於中日兩地的人不少,每年都體檢,誰想瞞也瞞不住。

⑸ 日本想把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將會造成什麼影響

這種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於海洋裡面生物的影響最為嚴重,相信大家可能都聽說過日本有一次核泄漏事件,當時的海裡面所有的海洋生物幾乎全部都死亡了,那次事件直接給各個鄰國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大的,而那次事件僅僅是一次小型的核泄漏事件,但是如果日本想要把核污染的水持續排入太平洋的話,那麼對於太平洋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太平洋裡面的很多海洋生物都會因此受到威脅,從而大面積的死亡,很有可能有一些海洋生物會因此而絕種,所以這種做法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一種行為,雖然太平洋是公共海域,但是公共的環境是需要靠大家的維護來維持的,日本這樣做可以說是非常不對的。除此之外,間接影響還有以下幾種:

3、生態鏈不平衡

在我們大千世界當中,雖然存在著非常多的物種,但是這些物種經過億萬年的演化,都已經處在了一個非常平衡的生態鏈裡面,如果日本這樣做的話,很有可能因為幾種物種滅絕而導致整個生態鏈不平衡,這對於我們人類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⑹ 日本把核廢料污水倒入太平洋就沒有國際組織管嗎

自2011年日本發生里氏9.0級大地震,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以來,全球都陷入了一種擔心核泄漏輻射以及核物質的恐慌。
由於日本政府在處理這件事上的遮遮掩掩,也令人深感不安。經過幾年的吹風和對國際社會的試探,近日,日本政府決定將向太平洋中傾倒100萬噸受到核污染的廢水,而中國和澳大利亞將成為廢水污染的受害地區!
隨著時間的推移,廢水越積越多,廢水庫容量告急。雖然東京電力公司計劃到2020年將儲存罐容量增加到137萬,而2021年之後卻再無進一步計劃,這些廢水將被倒入太平洋!
日本政府冠冕堂皇的表示:
逐步有計劃的向大海排放這些廢水,不會造成核污染,因為目前這些廢水中除了氚以外的所有放射性元素都是可以被消除,而且通過大量海水的稀釋,不會對人類和海洋生物造成危害。

自2011年日本發生里氏9.0級大地震,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以來,全球都陷入了一種擔心核泄漏輻射以及核物質的恐慌。
由於日本政府在處理這件事上的遮遮掩掩,也令人深感不安。經過幾年的吹風和對國際社會的試探,近日,日本政府決定將向太平洋中傾倒100萬噸受到核污染的廢水,而中國和澳大利亞將成為廢水污染的受害地區!

每日郵報報道
大地震後難善後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市以東的130千米處的近海,發生了里氏級9.0(後修正為9.1級)的大型逆沖區地震。

地震波及地區及核電站分布
震源深度測得數據為24千米(14.9英里),並引發高達40.1米的海嘯。此次地震是日本有觀測紀錄以來第一個震級超過9的地震,也是日本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震,引起的海嘯也是最為嚴重的。

地震引發的巨型海嘯
而更嚴重的是,離震中不遠的地方,有日本著名的福島核電站。在大地震後,核電站除了因在維修沒有運轉的4、5、6號機組外,另外三台機組自動停機。
由於地震引發的停電,自動停機的核電機組沒有外界動力進行冷卻,隨後反應堆因冷卻無效發生爆炸,造成大量核物質泄露,21萬人被緊急疏散。

由於福島核電站位於海邊,大量的核物質也隨即隨著爆炸後泄露的冷卻水進入太平洋,而反應堆內部由於高溫一直處於無法進入進行維修。
過去7年間,福島核電站泄露事故由於種種原因,維修善後工作一直推進緩慢,無法徹底堵漏,從根本上解決核污染擴散問題。

福島核電機組
正因如此,自事故發生以來,日本只能採取每日向反應堆注入160噸新冷卻水的笨辦法,來防止無法取出也無法補漏的堆芯進一步熔化。
由於技術原因,冷卻水進入反應堆後,流出的廢水中放射性元素氚並無法完全被無害化消除。於是日本政府又在核電站修建了113萬噸的廢水儲存庫,先把這些廢水存起來再想辦法。

福島核電站修建的廢水儲存罐
隨著時間的推移,廢水越積越多,廢水庫容量告急。雖然東京電力公司計劃到2020年將儲存罐容量增加到137萬,而2021年之後卻再無進一步計劃,這些廢水將被倒入太平洋!
日本政府冠冕堂皇的表示:
逐步有計劃的向大海排放這些廢水,不會造成核污染,因為目前這些廢水中除了氚以外的所有放射性元素都是可以被消除,而且通過大量海水的稀釋,不會對人類和海洋生物造成危害。

正在安裝的儲存罐
並且表示:
除了儲存容量不足以外,萬一再發生地震,這些廢水一次性泄露,後果不堪設想。
偷排廢水其實早就開始
實際上,自2011年核泄漏事故以來,日本就已經開始向大海傾倒核污水,引發全世界的不滿。
俄羅斯副總理伊萬諾夫曾表示,如海水受到輻射污染,俄羅斯在距離福島約160公裏海域捕魚當然非常危險。
《澳大利亞人報》網站稱,韓國向日本提出了抗議,拉響了核輻射警報。韓國媒體報道說,韓國官方正在研究日本是否觸犯國際法。

⑺ 日本稱核廢水稀釋後能喝,具體有何依據

日本稱核泄漏的廢水稀釋後能喝,這是毫無依據的。我們知道,核泄漏的廢料無論是對環境的影響還是對人類的影響都是非常的大的,日本他們能夠說出如此荒謬的話,也是讓人感到非常的可笑的。

一、日本說出核廢水稀釋之後能喝是非常荒謬的說法。

我們知道日本在大概十年前發生了很嚴重的核泄漏事故,直到現在核輻射也是存在的。他們選擇處理的方式就是把這些核泄漏的廢水排入到海洋之中,讓全球的人民來承受這個核泄漏的影響,這種做法其實是非常不好的,而他們還能夠說出稀釋後的核廢料是可以飲用的,這讓人感到非常的荒謬。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日本稱核廢水稀釋後能夠喝這個說法是沒有依據的。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里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⑻ 日本的核污染水排到海里會流入整個地球海洋嗎

排入大海,肯定會在地球海洋里到處流動。
污染大的肯定靠近日本近海。
但如果有洋流在那邊,那這些廢水就到處流動了。把風險轉給全世界的人了。可惡。

⑼ 曾經日本核泄漏的核最後是怎麼處理的

福島核電站發生的爆炸屬於化學爆炸,是由泄漏到反應堆廠房裡的氫氣和空氣反應發生的爆炸。福島核電站使用MOX燃料,燃料棒外殼為鋯合金。由於地震和海嘯導致應急冷卻系統故障,反應堆內冷卻水平面一度下降,並導致堆芯裸露。冷卻不足使燃料棒外殼溫度超過鋯-水反應極限溫度,從而發生鋯-水反應生成大量氫氣。

東京電力官員稱,工程師們正在核電站內鋪設另外1480米電纜,之後才能啟動二號反應堆的冷卻水泵,之後一號、三號和四號反應堆周末將相繼啟動冷卻水泵。如果冷卻水泵能夠啟動,這場抗擊核輻射戰斗將迎來轉折點

閱讀全文

與日本廢水核泄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酚醛樹脂生產企業 瀏覽:224
小飯店過濾池怎麼做 瀏覽:798
蒸餾是溫度降低 瀏覽:54
陶瓷微孔過濾磚參數 瀏覽:731
蒸餾水的通用名 瀏覽:619
精油蒸餾提純 瀏覽:552
工業廢水排口總排口排污口標志 瀏覽:5
凈水器辦理衛生許可證多少錢 瀏覽:910
污水廠調試申請單模板 瀏覽:230
榨汁機可以後配過濾網嗎 瀏覽:892
盛元陽光牌反滲透凈水器怎麼清洗 瀏覽:816
博迅電熱蒸餾水器使用 瀏覽:72
電廠冷卻塔廢水 瀏覽:970
供應二手陶氏反滲透膜 瀏覽:768
除垢器硅磷晶對人體有害嗎 瀏覽:855
廣東游泳池污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瀏覽:329
eco系列反滲透膜 瀏覽:222
24目不銹鋼過濾網 瀏覽:113
怎麼把小米空氣凈化器和空調聯動 瀏覽:467
樹脂瓦頂漏雨維修方法 瀏覽: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