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無極縣的建制沿革
無極縣境內三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春秋時屬鮮虞國,戰國時屬中山國,秦屬鉅鹿郡,西漢初置毋極縣,境東屬苦陘縣。
西漢竟寧六年(公元前33年),在今縣城南建安鄉侯國(今安城村),時為國,時為郡,均領毋極、苦陘兩縣。
東漢時屬中山國。章帝時苦陘更名漢昌,三國時漢昌更名魏昌,毋極、魏昌屬中山國,北魏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毋級縣城遷至今址。隋改魏昌為隋昌,唐改隋昌為唐昌。唐代萬歲通天(武則天年號)二年(公元697年),毋極縣始改為無極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唐昌縣改為陘邑縣,均屬定州。景福二年(公元893年)置祁州。宋開寶二年(公元969年)省陘邑入無極。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祁州治所由無極移至蒲陰縣,無極縣屬中山府。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無極改屬真定府,割沙河南十三村歸定州,袤境稍狹,時縣下置13里。康熙元年(1662年),全縣分14個社,133村,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真定府改名正定府,無極仍屬之。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全縣分6路,184個村。民國初屬保定道,後屬直隸省,1928年直隸省改稱河北省,無極仍屬之。
1938年屬晉察冀邊區冀中區第二區。
1940年,縣西南與藁城縣合並,稱藁無縣,東北與深澤、晉縣合並稱晉深極縣。
1945年恢復原建置,無極屬冀中第七專區。
1949年歸定縣專區,時全縣分8個區,185個村,1950年改為6個區,65個鄉。
1954年改屬石家莊專區。1956年全縣為24個鄉,188個村。1958年,藁城、欒城、無極三縣合並稱藁城縣。本縣境內分4個區,後即稱4個大公社(無極、高頭、大陳、郭庄)。1962年析藁城縣,復置無極縣,設20個公社,207個大隊。
1970年石家莊專區改稱石家莊地區。1981年改公社稱鄉(或鎮),生產大隊改稱村委會。1993年8月石家莊地、市合並稱石家莊市。1996年機構改革,全縣分6個鎮,5個鄉,213個行政村。
❷ 無極縣在漢朝叫什麼地方
西漢竟寧六年(公元前33年),在今縣城南建安鄉侯國(今安城村),時為國,時為郡,均領毋極、苦陘兩縣。
東漢時屬中山國。章帝時苦陘更名漢昌,三國時漢昌更名魏昌,毋極、魏昌屬中山國,北魏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毋級縣城遷至今址。隋改魏昌為隋昌,唐改隋昌為唐昌。唐代萬歲通天(武則天年號)二年(公元697年),毋極縣始改為無極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唐昌縣改為陘邑縣,均屬定州。景福二年(公元893年)置祁州。宋開寶二年(公元969年)省陘邑入無極。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祁州治所由無極移至蒲陰縣,無極縣屬中山府。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無極改屬真定府,割沙河南十三村歸定州,袤境稍狹,時縣下置13里。康熙元年(1662年),全縣分14個社,133村,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真定府改名正定府,無極仍屬之。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全縣分6路,184個村。民國初屬保定道,後屬直隸省,1928年直隸省改稱河北省,無極仍屬之。
❸ 滹沱河的水利樞紐
滹沱河北堤,自靈壽安定村起,經正定、藁城,至無極牛辛庄止,全長53.86公里。其中靈壽3.2公里,正定30.26公里,藁城14.2公里,無極6.2公里。堤頂寬一般為3~5米,最寬8米,高2至3米,最高段4米。
1951年春,平安屯至大孫村的五一堤建成。長4公里,頂寬3米,平均高1.5米,邊坡為1:2。由正定縣人民政府組織施工。因5月1日竣工,故名五一堤。
1954年整修無極郝庄至裴里村堤段長6.2公里及兩河至佛堂小埝1.5公里,由無極縣人民政府組織施工。底寬20米,頂寬3米;小埝頂寬1米,高1米。做土方15萬立方米,用工27.5萬個,投資6萬元。
1955年修正定導流北堤1500米。1956年春,修朱河堤4000米。藁城動員義務工修只照月堤780米及四公堤段長4090米,做土方2.5萬立方米,用工6000多個。是年大水,無極郝庄堤決口25處,長1322米。汛後根據省排水堵口會議精神,修復北堤28.7公里,分別由正定、藁城兩縣組織施工,共完成土方30.04萬立方米,用工13.33萬個。
1957年春,修復郝庄至裴里堤段,長5600米,由無極縣施工。做土方62569立方米,用工24679個。
1963年邵同至朱河49公里堤段普遍漫溢,水後按汛前標准進行了修復。
1968年汛前,無極將境內堤段普遍加高1米,頂寬4米;內坡1:3,外坡1:2;並加修行車坡道6條。共做土方19.23萬立方米,由縣海河指揮部施工。
1974年秋,在整治滹沱河時,完成靈壽安定、正定大楊庄及太平庄接長三段修堤工程,共做土方19.23萬立方米,用工8.07萬個。頂寬4米,邊坡1:2。分別由縣海河指揮部施工。
1975年春增修正定大孫村防洪堤,長2058米。做土方7.4萬立方米,用工4.15萬個,投資7.2萬元。由縣水利局組織施工。同年,無極縣郝庄堤段也進行了整修。1981年增修胡村至平安屯堤段,長3154米,做土方17.8萬立方米,用工9.57萬工日,投資10.58萬元。由縣水利局組織施工。1982年完成正定護城堤堤頂硬化路面,長1423米,投資1.3萬元。 滹沱河南堤,自正定塔子口起,經藁城至晉縣龍泉固止,全長43.02公里。其中正定塔子口至大豐屯3公里,藁城小豐至西里村23.82公里,晉縣教公至龍泉固16.2公里。
1948年,修教公至張家莊堤。長5050米,頂寬3米,平均高2米,邊坡121.5。做土方6.3萬立方米,用工3.1萬個。由晉縣縣委組織施工。
1949年7月大水,滹沱河南岸多處決口。冬修藁城至西里村堤7.5公里,頂寬2米,平均高1.5米,堤身與西里村、馮村、教公沙丘相連。由藁城縣人民政府組織施工。同年,修築晉縣張家莊西堤及南堤。西堤由教公至張家莊,長1.5公里,頂寬3米,平均高2米;南堤長10.3公里,由張家莊至龍泉固,頂寬1.5至3米,高1.5至3米。
1951年修築藁城城東段堤防,長6230米,做土方14440立方米,用工5350個。1952年完成張家莊至龍泉固修堤工程加固,長7500米,頂寬3米,平均高2.2米,做土方10430立方米。由晉縣建設科組織5000名勞力施工,工程為民辦公助,每方土補助小米1公斤。1954年大水,藁城梨元庄、尚書庄決口,水後及時進行了修復。
1954年春,動員義務民工2772人,增修藁城東關月堤,長1100米,做土方11088立方米。是年8月大水,東關、毛庄、興安等處決口。汛後按照省排水堵口會議精神進行了堵復,計3段長10.83公里,做土方14.33萬立方米,用工7.36萬個。
1957年春,以工貸賑整修晉縣教公至龍泉固舊堤,並接長3650米。完成土方16.8萬立方米,用工8.3萬個,投資14萬元。
1961年7月,修築晉縣張里村西南月堤。長800米,頂寬3米,平均高2.3米,做土方1.4萬立方米。1963年3月,完成晉縣段16.2公里加高培厚任務。上勞力1.3萬人,施工1周,做土方11.34萬立方米,補助飲水費4500元。是年8月大水。汛後按汛前堤防標准,修復藁城段堤防9727米,共做土方7.35萬立方米,用工4.64萬個,投資4.424萬元。
1978年因晉縣張家莊新村規劃,局部改線1800米,做土方4萬立方米,用工2.38萬個。 北大堤系滹沱河左岸之遙堤,全長109.5公里。原自無極縣安城村起,至深澤縣棗營,長37.7公里。1967年至1968年改建後,西起無極縣東朱村,沿正(定)、深(澤)公路,經無極東羅尚接舊堤,經安平、饒陽、武強直達滄州地區的獻縣樞紐)。民國34年(公元1945年),由冀東行政公署工務處組織當地群眾修築頂寬1.5至2.5米、高1.5至2.5米的堤捻,形成北大堤的雛形。
1949年修築深澤南袁庄至趙八段順河埝,長2552.6丈,堤高4至6尺,頂寬5至7尺。用工1.4萬個,完成土方1.58萬華方,補助小米6.77萬市斤。同年汛後復堤,動土方2.47萬立方米,用工1.7萬個,補助小米4.58萬公斤。
1950年春,以工代賑對大堤進行了重點加固。
1954年深澤趙八村南決口9處,口門最大流量為586立方米每秒,水後及時進行了堵口修復。
1956年無極東漢至小鎮水漫堤頂,決口23處,長1592米。深澤北中山水文站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8700立方米每秒,西趙庄、大直要兩處決口。同年10月又以工代賑進行修復,並修復無極東漢至小鎮堤段,長8408米,完成土方28.4萬立方米,用工15.72萬個。修復後堤頂寬6.5至8.5米,高2.2至3.5米,邊坡1:3,國家補糧16萬公斤。
1957年5月,修復深澤境內趙八至棗營21.4公里堤防工程,做土方16.31萬立方米,投資6.47萬元。6月修復無極縣莊裡堵口及小鎮堤埝長22178米。10月加高東漢至小鎮段4000米,埝高0.5米,共完成土方28.4萬立方米,用工15.72萬個。
1963年春,深澤境內堤防進行了整修。是年大水,彭趙庄決口60米。於1964年按1963年汛前堤防標准進行了修復。共計完成土方28.98萬立方米,用工17.27萬個,投資19.19萬元;修復無極安城至小鎮段12370米,做土方12.24萬立方米,投資8.7萬元。
1967年春做北大堤無極段改線及深澤段調直裁彎工程。無極境內新築堤長9850米,做土方85萬立方米。用工42.5萬個,投資34萬元,由保定地區海河指揮部施工。
1970年4月,無極段2500米加固,做土方9800立方米,用工3萬多個。
1974年深澤境內趙八險工段進行堤頂開溝水壓處理,動土3550立方米。
1975年,整修深澤大堡風沙段及包膠2900米,包膠厚度0.3米;並增築趙八段戧台工程,做土方19.4萬立方米,用工10萬個,投資7.9萬元。
1976年修築深澤南關至棗營段戧台,長10748米,頂寬4米,高2米,做土方11.21萬立方米,用工5.74萬個,投資3.68萬元。是年,趙八段進行壓力灌漿4000米,用工4.8萬個。
1977年深澤東段灌漿1200米,用工2.3萬個,投資4.8萬元。
1978年深澤段11016米進行二遍灌漿,打眼92286個,灌土1993.5立方米。
1979年趙八至北中山7000米二遍灌漿,打眼3.5萬個,灌土1300立方米。
1981年無極羅尚至小鎮8000米灌漿,用工1萬工日,投資5.5萬元。
1982年羅尚至小鎮重點段1700米灌漿,用工1.5萬個,投資5萬元。
1984年,無極8000米二遍灌漿,並電測探傷7200米,用工9600個,投資3.7萬元。同年,深澤大堤包膠3.5公里,動土1.1萬立方米,用工1.11萬個,投資2.3萬元。
❹ 無極縣屬於哪個市
無極縣所屬的市:石家莊市。
無極縣隸屬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地處華北平原,西倚太行,東向渤海,北望京畿,南臨滹沱。西南距石家莊52公里,北距北京260公里,東北距天津260公里。
無極縣屬暖溫帶半乾旱地區。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晝暖夜涼,秋高氣爽;冬季寒冷寡照,雨雪稀少。
(4)無極縣安城村污水擴展閱讀:
建制沿革:
無極縣風光無極縣風光(19張)無極境內三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居住。
春秋時,屬鮮虞國。
戰國時,屬中山國。
秦,屬巨鹿郡,西漢初,置毋極縣,境東屬苦陘縣。
竟寧六年(公元前33年),在今縣城南建安鄉侯國(今安城村),時為國,時為郡,均領毋極、苦陘兩縣。
東漢時,屬中山國(治所今定州)。
章帝時,苦陘更名漢昌縣,三國時,漢昌更名魏昌縣,毋極縣、魏昌縣屬中山國(安鄉侯國並入毋極),北魏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毋級縣城遷至今址。
❺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安城村衛生院可以做胃鏡嗎
我覺得衛生院是不可以做胃鏡的,所以你如果想做胃鏡的話還是去安吉人民醫院做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