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處理好氧鼓風曝氣,風量怎麼算,曝氣量多大算是合適最適宜污泥生長。
測溶解氧含量
2-5mg/l就可以
❷ MBR工藝中的曝氣量怎麼計算
大致按15比1,如果產水量200方,曝氣量在3000方左右。
(1)普通曝氣法
普通曝氣法是推流曝氣法的一種標准形式。污水和迴流污泥全部在曝氣池進口端進入,沿池縱向方向流向出口端。
(2)階段曝氣法
階段曝氣法是普通曝氣法的一種改進形式,迴流污泥在曝氣池進口端進入,污水沿池縱長方向分多點進入流向出口端,又叫多點進水法或分段進水法。
(3)吸附再生曝氣法
吸附再生曝氣法是普通曝氣法的一種改進形式,迴流污泥在曝氣池上游再生區經再生曝氣,與污水在曝氣池下游吸附區做較短時間混合接觸流向出口端。
(4)高負荷曝氣法
高負荷曝氣法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形式,特點是污泥負荷高、污水停留時間短和有機物去除率低。
(5)延時曝氣法
延時曝氣法是活性污泥的一種形式,特點是污泥負荷低、污水停留時間長、有機物去除率高和剩餘污泥量少。
(2)焦化廢水曝氣量計算擴展閱讀:
活性污泥法最重要的組成就是「兩池兩系統」,其中「兩池」就是指的生物反應池和二次沉澱池。至於生物反應池的類型,按不同條件劃分,有不同的方式。
按混合液流態分,有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和間歇式3種,其中推流式代表工藝有普通推流式和階段曝氣式;完全混合式代表工藝有合建式完全混合式和分建式完全混合式;間歇式代表工藝有SBR、CAST;
按池的平面形狀分,有長廊式、圓形、方形和環狀跑道式4種;
按曝氣方式分,有鼓風曝氣式和機械曝氣式;
按曝氣生物反應池和二次沉澱池的組件關系分,有合建式和分建式;
按功能分,有好氧-缺氧工藝(ANO);好氧-厭氧工藝(ApO);厭氧-缺氧-好氧工藝(AAO)。
❸ 污水處理設計中,生化池裡的填料和曝氣量是怎麼計算的
生化池抄裡面的填料放多少和曝氣量多少主要根據擬採用何種工藝,水處理負荷有關,一般水處理負荷高要求你的填料和曝氣量高,但不能太高。填料的多少和曝氣量的多少也要根據你採用的什麼工藝有關,不同工藝的設計參數不同相應的填料和曝氣量和曝氣時間不同。具體計算您可以參見《給水排水設計手冊》(排水工程)部分,裡面有詳細的計算過程及方法
❹ 曝氣池氣量如何計算
搞理論設計的話,一般降解每公斤COD需空氣50立方米
實際運行中的話,一般控制曝氣池中的溶解氧2.0mg/l,根據氣量表可以算出總氣量.
❺ 曝氣池氣量如何計算
按設計手冊上的對污水降解BOD5及硝化所需的氧氣量進行計算
一般控制曝氣池中的溶解氧在2.0-4.0mg/l
❻ 活性污泥 曝氣量計算
這個不能按照容積算。
簡單的可以這么假設,進水DO為0,污水濃度不高,消耗氧氣忽略,出水為3mg/L
因此中間增加的氧氣量都是由鼓風機提供的總氧量的30%
得到總風量為1500m3/d×(3g/m3-0)×22.4/32/0.21/0.3/24/60=35L/min
❼ 污水處理廠曝氣量怎麼計算
計算公式:O2 = 0.001aQ(So-Se)-c△XV+b[0.001Q(Nk-Nke)-0.12△XV]-0.62b[0.001Q(Nt-Nke-Noe)-0.12△XV] (6.8.2)
曝氣系統的核心部件曝氣泵的吸入口可以利用負壓作用吸入氣體,所以無需採用空氣壓縮機和大氣噴射器。高速旋轉的泵葉輪將液體與氣體混合攪拌,所以無需攪拌器和混合器。
由於泵內的加壓混合,氣體與液體充分溶解,溶解效率可達80~100%。所以無需大型加壓溶氣罐或昂貴的反應塔即可製取高度溶解液。
氣液比約為1:9(吸氣量為8-10%),串聯使用可以增加吸氣量。一台GLM(B)系列曝氣泵即可進行氣液吸引、混合、溶解並直接將高度溶解液送至使用點。
過泵流量 1-50 M3/H;處理水量1-150 M3/H 。因此,使用GLM(B)系列曝氣泵,可以提高溶氣液製取效率、簡化製取裝置、節省場地、大幅降低初次投資、節省運行成本及維護費用。
(7)焦化廢水曝氣量計算擴展閱讀
處理污水的方法
1、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2、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懸浮物去除率達95%出水效果好。
3、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❽ AAO工藝曝氣池汽水比怎麼計算啊希望能有詳細的步驟和公式
氣水比,指的的每小時曝氣量與每小時進水量之比.
例如:你的風機每小時曝氣量為50立方,進水量為每小時10立方,則氣水比為:50:10或者5:1.
❾ 污水處理 曝氣池 需氧量計算, 以下兩個公式哪個是對的
需氧量的計算我之前還跟朋友們一起討論過
比較常用的就是方法一,也就是你說內的崔玉川的書上寫的那個
這個就容是工程經驗數據,一般做工程的時候就會用到這個,做工程的時候不會給你算的很細的,如果很細的就是科學了而不是工程了
第二種也不完全是理論吧,也是理論+經驗的一個公式。
但是兩個公式都是對的,但是試用的場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