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溫室甲魚廢水外排方式

溫室甲魚廢水外排方式

發布時間:2021-03-11 15:57:00

1. 溫室甲魚轉入外塘,接下來的日常操作

大棚養殖的甲魚能轉移到另一個深水魚塘去。 1.溫度調整 轉池前做好時間安排,溫室提前5~7天時間採取逐步降溫,縮小室內外溫差。開始1~2天可採用開門窗自然降溫,...

2. 怎樣養溫室甲魚

甲魚用肺呼吸,保持溫室內空氣的新鮮,對甲魚的正常生長有一定作用。為了保溫,幼甲魚越冬溫室的室內空氣很少交換;

再加上高溫下大量代謝廢物和殘餌的腐敗,不僅不斷地消耗著空氣中的氧氣,而且還產生一些有害氣體,特別是在池水溶氧不足情況下,溫室內充滿著嚴重的惡臭氣味,因此,溫室內安裝空氣更換裝置,定期更換室內空氣是必要的。

有些甲魚養殖場,幼甲魚越冬溫室採用全黑暗式溫室,養甲魚效果很好。但若考慮到陽光對溫室的加熱及「曬背」對甲魚生長的影響,採用通光式溫室效果應當更好。

(2)溫室甲魚廢水外排方式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甲魚喜歡棲息於水質清潔的江河、湖泊、水庫、池塘等水域,風平浪靜的白天常趴在向陽的岸邊曬太陽,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死體表的致病菌,促進受傷體表的癒合,並通過曬背提高體溫,促進食物消化。

甲魚非常膽小,對周圍環境中的聲響和物體的移動很敏感,一有風吹草動就潛入水底。甲魚生性兇猛好鬥,群體間侍強凌弱現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時會殘食同類。

生長期間主要以肺呼吸,當水溫低於15℃時,甲魚就潛入池底淤泥開始冬眠,靠喉嚨部的鰓狀組織等輔助呼吸器官進行呼吸。杭嘉湖地區每年11月中旬到次年的4月中旬前後是甲魚的冬眠期。

3. 溫室甲魚怎樣治理

換水是不能得到根本解決的

第一 你要保證你所換得水不含亞硝酸鹽 現在有賣的這種試劑盒 17 元 一盒
第二 即便你加的水不含亞硝酸鹽 也不會根本解決

第三 因為亞硝酸鹽是從水底釋放出來的 你的養殖池一定有幾年沒 有清底 換水也是治標不治本 有些時候如果把加水管直接放到池中 反而加快亞硝酸鹽的釋放 因為水的沖力大把底泥攪起 加水就要大換在池邊架一個木板 使它伸入池中2米左右使之與水面平行 把水管固定在木板上 水管頭不能過木板

第四 用菌類挑水 降解亞硝酸鹽 注意 要買含有 反硝化細菌 和硝化細菌的復合菌 使用時要在晴天中午 要開增氧機 一般情況要使用2到3天 嚴重的話要5到6天 連續使用 可以先換水(換一半或三分之一)然後再用復合菌

不用消毒 頻繁消毒後反而不好

4. 如何區分溫室和外塘養殖甲魚'

最簡單的方法是看三點:一看爪子,溫室甲魚不經常劃動,爪子短小而且顏色發白;外塘甲魚經常劃動,爪子較尖顏色發黃,野生甲魚的爪子就更尖了;二看裙邊,溫室甲魚的裙邊較薄,易垂;外塘甲魚則較厚,不易垂落,野生的膠質最多,最為平坦;三看油色,越是好的甲魚,由於飼料多為鮮活蝦類,所以燒出的油越顯黃色,野生甲魚的油是蠟黃色,而溫室甲魚的油是白色的。
另外,現在市場上也有一些仿野生養殖的甲魚,一般養殖周期為2-5年。這類甲魚品質較好,但價格也較高,養殖年份越長價格越高。一般要60-100元/500克。需要有經驗的人才能辨別出甲魚養殖的年份。消費者很容易上年份的當,商家往往把養了二年的說成養了三年的。

5. 溫室甲魚養殖出現氨氮和pH值偏低怎麼辦

亞硝酸鹽或氨氮偏高在溫室甲魚養殖過程中時有發生,雖然不是什麼疑難雜症,但如果處理不當,極易反反復復,甚至造成甲魚中毒,著實困擾了不少養殖戶。
一、甲魚症狀

如果是由氨氮引起的中毒,甲魚會成堆的聚集在飼料台上;如果是亞硝酸引起的中毒,則會出現很多甲魚在水面上漂浮的現象。但無論是哪種中毒,其共同症狀是:甲魚反應遲鈍,吃料量減少或停料,底板的肋骨發黑,把甲魚剖殺後血液呈現「醬油」色(健康的甲魚血液為粉紅色)。

二、亞硝酸鹽、氨氮偏高的原因

亞硝酸鹽偏高:

1、養殖初期,水體中有機物本來就不多,此時若增氧太大,有機物很快就會被分解殆盡,pH降低,水體中的有益菌死亡,水清瘦,水體亞硝酸偏高。

2、養殖中後期,由於增氧太大或增氧時間過長,水體變清,繼而亞硝酸鹽開始偏高。

3、在大量換水後如果不注意重新培肥水體,也會導致亞硝酸偏高。

氨氮偏高:

養殖中後期,增氧不足,飼料浪費,甲魚排泄物增多,導致水質惡化,繼而容易引起氨氮偏高。

三、參考解決辦法

亞硝酸鹽偏高:

第一步,部分換水,如果已出現亞硝酸中毒則應把水全部換掉;

第二步,潑灑「維生素C」和「葡萄糖」,起到解毒作用;

第三步,潑灑降解亞硝酸鹽的葯物,如「亞硝速降」、「除硝改水寶」等;

第四步,潑灑一次碘制劑或常規抗菌類葯物,起到水體消毒並防止甲魚疾病發生的作用;

第五步,至少隔48小時後,再潑灑EM菌,重新培肥水體,後續尤其注意要控制好增氧量。

氨氮偏高:

第一步,排污換水,部分或全部換水,根據甲魚的情況而定;

第二步,潑灑「維生素C」和「葡萄糖」,起到解毒作用;

第三步,潑灑一次碘制劑或常規抗菌類葯物,起到水體消毒並防止甲魚疾病發生的作用;

第四步,至少隔48小時後,再潑灑EM菌,後續要調控好增氧量,減少飼料浪費,防止水質再次惡化。

6. 怎樣預防溫室甲魚氨中毒

在工廠化封閉性溫室養甲魚過程中,甲魚氨中毒現象近年來呈上升趨勢,由於氨中毒死亡率高,發展快,所以一旦發生往往損失很大,現把溫室甲魚氨中毒的原因和預防搶救介紹一下。供甲魚養殖企業因地制宜參考應用。

(1)溫室甲魚池中氨的發生氨(NH3-N)在鱉池中的發生,主要是由鱉的排泄物、剩餌和池水中各種生物死亡後的屍體在異養微生物的氨化作用下形成的,特別是在封閉和半封閉性溫室中,當硝酸鹽被還原時,氨濃度升高並成為無機氮的主要形式。(2)甲魚氨中毒的原理水合氨能通過生物表面滲入體內,其滲入量取決於水體與生物體液(如血液、水分等)的pH差異,如果任何一邊液體的pH發生變化,生物表面兩邊的未電離NH3的濃度就會發生變化,為了取得平衡,NH3總是從pH高的一邊滲入pH低的一邊。如當水體中pH高時,NH3就從水中滲入生物的組織液中,生物就會中毒;相反,NH3從組織液中排出體外,這是一種正常的排泄現象。這也是強調在溫室鱉池中潑灑生石炭前,必須測定pH和氨濃度的原因。此外,由於NH3分子不帶電荷,有較強的脂溶性,故易透過細胞膜而造成對生物的毒性。通常就鱉而言,當氨的濃度達到致鱉中毒時,首先通過呼吸系統,破壞鱉的正常呼吸機能和對呼吸器官的損害,同時刺激神經系統,使其產生異常反應,最後導致抽搐死亡。(3)甲魚氨中毒的病狀當甲魚池的空間環境中可聞到明顯的刺激味,測定空氣中氨的濃度超過1毫克/升、水體中氨的濃度超過0.5毫克/升時,就會影響鱉的吃食,並會出現異常現象。如輕度上浮轉邊等,此時開始就影響鱉的正常生長,當情況不能得到改善,池水就會很快開始惡化,此時池水中氨的濃度就會很快上升到3毫克/升,並基本處於缺氧狀態,鱉就會出現嚴重的中毒現象。表現症狀為漂浮水面,原池轉圈,有的腹部朝上,抽搐,大多則在池的四角堆擠爭先上爬。死亡時大多頭頸發軟,體色變淡,裙邊發硬。剖解可見肺腫大,呈紫黑色淤血,有的在抽搐時雄性生殖器脫出,充血,心臟微白衰竭,其他臟器無明顯變化。經氨中毒後的鱉即使是輕度中毒,當時不死,也大多吃食不暢,活動遲鈍,以後會不間斷地逐步少量死亡。(4)甲魚氨中毒的搶救當發現有氨中毒現象時,千萬別先去換水更不要亂潑生石灰。首先,應打開室內的通氣窗,把有害氣體排出。同時,在池中潑灑市售魚用增氧劑(按說明濃度)或每立方米水體1千克黃土化水潑灑,同時每立方米水體潑灑米醋0.20千克。緊接著在池中架幾塊水泥瓦或木板,瓦或板放在水下離水面2厘米處,使鱉能爬到板上呼吸新鮮空氣,一般搶救及時的能避免死亡。如2008年上海某養鱉場發生此病,後經確診後用上述方法搶救無一死亡。(5)甲魚氨中毒的預防徹底排污是最好的預防措施,如筆者發明的排污器應用後,幾乎全過程不用換水,也不會產生氨中毒現象。沒有排污設施的養殖企業,平時要定期開通氣窗,降低室內空間環境中有害氣體的濃度。開窗同時應打開充氣泵,使水中的水合氨通過暴氣得以逸出,特別是平時要不定期排污換新水,減少池底的耗氧物質。如果是採光棚應搭曬背台,封閉性溫室也應在水下離水面2厘米處設一棲息台,以利鱉在遇到不良水環境時躲避。再是加強科學投餌,減少飼料散失對水體的污染,並選擇質量好的飼料投喂。平時在飼料中添加5%左右的新鮮瓜果菜漿汁,以提高甲魚的抵抗力和消化率。

7. 溫室甲魚水

怎麼講

8. 溫室甲魚共有幾種病菌

溫室甲魚常有5種病菌:白斑病、白點病、爛嘴病、水霉病、腐皮病。
病源 (1)白斑病。病原是一種毛黴菌,屬真菌類毛黴菌科,因此該病又稱毛霉病。(2)白點病。病原主要為嗜水氣單胞菌、溫和氣單胞菌、豚鼠氣單胞菌等,另外普通變形桿菌、糞產鹼桿菌等也能引起白點病。(3)爛嘴病。病源為奇異變性桿菌。(4)腐皮病。病源為嗜水氣單胞菌、溫和氣單胞菌、假單胞菌和糞產鹼桿菌等。(5)水霉病。病原主要為水霉科中的水霉、綿霉、絲囊霉和霜霉科中的腐霉等。

發病原因及流行狀況 (1)白斑病在水溫25℃左右最易發生,馴養開食或長途運輸後的稚甲魚、幼甲魚發病率最高,室內氣溫較低、控溫差的溫室甲魚池也極易發生,池水清瘦也是引發此病的原因之一。(2)白點病一般在養殖密度較大、水質不良,特別是"水變"後容易流行。(3)爛嘴病主要危害患有白點病等剛恢復的病甲魚,此病在低溫時傳染較快,死亡量較大。(4)腐皮病一般在甲魚之間相互撕咬或機械損傷後發生,此病常與白斑病、白點病和紅底板病並發。(5)水霉病在水質較清的甲魚池中容易發生,運輸及其他人為操作也是造成甲魚機械性損傷、誘發水霉病的重要原因。

症狀 (1)白斑病發病初期,甲魚的背甲、裙邊和四肢出現白色斑點,此後,斑點逐漸擴大,形成片片白斑,蔓延到嘴、頸和尾部,病灶部位表皮壞死。(2)白點病病症是甲魚背甲、腹甲或四肢、裙邊部位出現芝麻大小的白點,隨後逐漸增大到黃豆大,皮膚內有珠狀外突,挑破後可見白色膿液。(3)爛嘴病特徵性症狀是甲魚嘴部潰爛,有的下頜或口腔長瘡,鼻孔發炎,往往有膿狀黏附物使其堵塞。(4)發生腐皮病的甲魚四肢、尾部、頭頸部、背腹甲、裙邊等部位均可發生潰瘍。發病初期,潰瘍面積較小,皮膚發炎處組織呈現黃色或白色,之後組織壞死,並有血水滲出,潰瘍面積向周圍擴大,並連成片,表皮脫落,嚴重時露出整個肌肉,四肢腐爛,爪脫落。(5)發生水霉病的甲魚體表包括背甲、頸部和四肢等部位長有灰白色毛狀菌絲體,大多數情況下,毛狀菌絲體因沾上水中的污物而呈褐色。

9. 溫室甲魚移到外塘應注意什麼

由於近年來許多早春流行的暴發性疾病與封閉性溫室甲魚移到外塘有關,所以,春季出池已成為養殖操作的一個防病關鍵。封閉性溫室甲魚春天移到外塘養殖應注意以下幾點:

(1)掌握好出池前後的天氣變化由於氣候環境的變化與赤白板病的發生密切相關,所以,出池後有連續10天以上的晴好天氣,並使水溫在25℃基礎上有上升的趨勢。這樣出池後,甲魚就能較快地適應室外的環境,進入正常曬背覓食活動。由於能吃食,相應也好從口服的途徑投喂些防病葯物。否則,就不能出溫室移養。(2)平穩過渡室外環境用全封閉溫室養的鱉,出溫室前1個月應做好室內環境的調控工作,如逐步降溫與飼料轉口等。降溫不單純是停止加溫,而應在晴好無雨時逐步打開窗戶或塑棚膜,調控到移出溫室時室內室溫與室外氣溫同步,而投飼也應放在白天,飼料品質也應在室內逐步從幼鱉料轉為成鱉料。

閱讀全文

與溫室甲魚廢水外排方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飲水機為什麼加熱一會就保溫 瀏覽:287
電解法處理污水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29
超濾沖洗需要加裝什麼 瀏覽:971
風神汽車空調濾芯怎麼換 瀏覽:661
美的飲水機怎麼關閉排水 瀏覽:493
汽車空濾芯放在哪裡 瀏覽:481
如何過濾開水中的水鹼 瀏覽:180
農村污水處理站初步設計 瀏覽:289
開污水檢測公司多少錢 瀏覽:155
核廢水變異人怎麼畫 瀏覽:50
新的凈水機放多少水可以用 瀏覽:818
變頻器在礦井提升系統中的應用 瀏覽:604
氨氮為什麼要純水凋零 瀏覽:937
反滲透膜更換安全應急措施 瀏覽:149
y型油過濾器型號 瀏覽:879
廢錨固樹脂是危險廢物嗎 瀏覽:71
鄭州污水處理設備什麼牌子好 瀏覽:833
雙擎電池濾芯選什麼牌子 瀏覽:307
徐工漢風g7空調濾芯在哪裡 瀏覽:637
ro膜高壓泵如何選型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