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脂肪鑒定實驗中要用蒸餾水洗去浮色後在顯微鏡下觀察花生種子切片為啥是錯的,
用酒精洗浮色,不是用蒸餾水
B. 花生檢測脂肪時為什麼洗去浮色後滴加蒸餾水
A、脂肪鑒定實驗中要用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洗去浮色後在顯微鏡下觀察內花生種子切容片,A錯誤;B、雙子葉植物比單子葉植物對生長素更敏感,因此植物向光性實驗中,常用玉米、小麥等單子葉植物幼苗做實驗材料,B正確;C、調查種群密度時,常用的估算方法是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C正確;D、試管中產生氣泡的量是因變數,產生氣泡的量越多,說明催化劑的催化效率越高,因此觀察試管中產生氣泡的量,可以用來比較過氧化氫酶與Fe3+的催化效率,D正確.故選:A.
C. 為什麼在檢驗脂肪的時候要用酒精去浮色
洗去的是染液。染色時一般用蘇丹III或蘇丹IV染液,這些染色劑都是有顏色的,如果不洗去會影響觀察脂肪的染色情況,你也無法判斷是否有脂肪被二次染色,因此應洗去切片表面的染色劑。而蘇丹染液在50%酒精中的溶解度最高。所以一定要用酒精洗去浮色而且酒精的濃度為50%。
蘇丹III本身有顏色,它碰到脂肪後,會變成橘黃色,與遇脂肪前的顏色不同,所以要檢驗組織中的脂肪,就必須要除掉那些未與脂肪接觸的多餘的蘇丹三染液,以免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這個浮色就是指那些沒有與脂肪接觸而變色的多餘的蘇丹三染液的顏色。蘇丹三不溶於水,易溶於酒精。
(3)檢測脂肪用蒸餾水洗去浮色擴展閱讀:
在本實驗中,染色容易可以選擇蘇丹Ⅲ溶液或者蘇丹Ⅳ溶液,如果是用蘇丹Ⅲ溶液,則需要等待三分鍾,而蘇丹Ⅳ溶液則只要一分鍾。蘇丹Ⅲ溶液染出來的脂肪團顏色為橘黃色,而蘇丹Ⅳ溶液染出來的顏色則為紅色。
本實驗在選擇植物種子時,最好選擇含脂肪多的種子,比如花生種子。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染色的脂肪團時,先選擇低倍鏡,然後再選擇高倍鏡。實驗需要先取材再切片,最後染色觀察得出結論。
D. 蒸餾水在鑒定脂肪實驗中的作用
A、尿液中的葡萄糖屬於還原糖,可用斐林試劑檢測,尿液中的蛋白質也可用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進行檢測,但使用乙液時要用蒸餾水進行稀釋,A正確;
B、脂肪的切片法鑒定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顆粒,B正確;
C、鑒定還原糖時,要加入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的混合液,C錯誤;
D、在使用蘇丹Ⅲ鑒定脂肪的實驗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實驗材料上的浮色,D正確.
故選:C.
E. 生物高三 1.脂肪鑒定實驗時,常用蒸餾水洗去浮色
1.浮色,抄色素類的溶於有機物,襲非水溶性的。乙醇、乙腈這些有機溶劑溶解都是可以的。
2.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常用蒸餾水漂洗時,還未染色,是為了吸取上一步驟殘留在洋蔥根尖的濃硫酸和酒精,防止解離過度。
F. 糖類蛋白質需要洗去浮色
A、脂肪需要使用蘇丹Ⅲ(蘇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後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橘黃色(紅色)的脂肪顆粒,A錯誤;
B、檢測還原糖需要水浴加熱,檢測蛋白質不需要,B錯誤;
C、所選擇的實驗材料都應該沒有顏色,以免影響實驗結果的觀察,C正確;
D、斐林試劑的甲液和雙縮脲試劑的A液都是0.1 g/mL氫氧化鈉溶液,斐林試劑的乙液是0.05g/mL硫酸銅溶液,雙縮脲試劑的B液是0.01g/mL硫酸銅溶液,D錯誤.
故選:C.
G. 鑒定生物組織中的脂肪時,洗去浮色後的鏡檢是什麼意思
做脂肪染色一般用蘇丹Ⅲ或者蘇丹Ⅳ,這兩種染色劑本身就帶有顏色。如果染完直接觀察你會發現全都一個顏色。所以需要將沒有與細胞脂肪結合的染色劑(浮色)去除。然後觀察。
因為是細胞級別的染色,所以觀察需要顯微鏡(鏡檢)
H.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的時候(花生子葉) 為啥要染色 ,為啥吸去染液後還要滴加酒精洗去浮色浮色對實驗有
1.還原性糖實驗
實驗原理:牛奶中的乳糖是一種醛糖(由葡萄糖+半乳糖構成),能還原斐林試劑(0.1%
naoh,5%
cuso4)中的cu2+產生磚紅色cu20沉澱。
實驗過程
①取2塊試管,編號水、牛奶;
②滴加4滴斐林試劑a液,再滴加4滴斐林試劑b液,搖勻;
③再分滴加7滴水、牛奶搖勻;
④同時用兩個試管夾夾著在酒精燈上均勻加熱30秒;
⑤觀察並記錄現象(牛奶顯現磚紅色)。
2.蛋白質實驗
實驗原理:牛奶中富含酶、磷蛋白等蛋白質,其中肽鏈中的-co-nh-能在naoh溶液中與cus04稀溶液(1%)產生紫色,因而證明蛋白質存在。
實驗過程:
①取2支試管,編號。分別注入約1/8試管水、牛奶;
②再分別注入1/8試管雙縮脲試劑a,搖勻;
③再分別向試管中加入3~4滴雙縮脲試劑b液,搖勻;
④觀察並記錄現象。(牛奶顯現紫色)
3.
脂肪的鑒定
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蘇丹ⅲ在脂肪中的溶解度比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當用蘇丹ⅲ的酒精溶液處理含有脂肪的生物組織時,酒精中的蘇丹ⅲ進入脂肪中,將脂肪染成橘黃色。
脂肪的鑒定方法:
1.製作花生子葉切片,滴加蘇丹ⅲ染色3分鍾
2.吸取多餘的染液,滴加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掉多餘的酒精。
3.滴上蒸餾水,蓋上蓋玻片。
4.顯微鏡觀察
I.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是滴加1到2滴蒸餾水以洗去浮色對嗎
A、檢測生物組織中油脂的實驗中,可滴加1-2滴50%酒精洗去浮色,A錯誤;
B、在稀釋的蛋清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搖勻,可看到溶液變為紫色,B錯誤;
C、本尼迪特試劑用於檢測還原糖,且使用時需水浴加熱,現象是產生磚紅色沉澱,C錯誤;
D、紫色洋蔥表皮細胞已經高的分化,不再分裂,不能用來觀察有絲分裂,D正確.
故選:D.
J. 脂肪的檢測中為什麼要用50%酒精
脂肪的檢測中50%的酒精是用來洗去浮色的。要觀察的是脂肪顆粒,浮色會影響觀察效果。而蘇丹染液在50%酒精中的溶解度最高,所以用酒精洗去浮色而且酒精的濃度為50%。
檢測脂肪的原理:
1、脂肪+蘇丹III染液——橘黃色
2、脂肪+蘇丹IV染液——紅色
檢測脂肪可以有兩種方法:
1、直接觀察法
向含有脂肪的物質中直接加入蘇丹III或者蘇丹IV染液,觀察顏色的變化。
2、顯微鏡觀察法
(1)、取材。浸泡後的花生種子去中期,將子葉削成薄片。
(2)、製片。選擇最理想的薄片,放到載玻片上,滴2~3滴蘇丹III(IV)染液,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製成臨時裝片。
(3)、觀察。在低倍鏡下尋找到已著色的圓形小顆粒,然後用高倍鏡觀察。
現象: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被染成橘黃色或者是紅色的脂肪顆粒。
(10)檢測脂肪用蒸餾水洗去浮色擴展閱讀:
蘇丹III(IV)本身有顏色,它碰到脂肪後,會變成橘黃色,遇脂肪前的顏色不同,因此要檢驗組織中的脂肪,就必須要除掉那些未與脂肪接觸的多餘的蘇丹III(IV)染液,以免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
這浮色就是指那些沒有與脂肪接觸而變色的多餘的蘇丹III(IV)染液的顏色。蘇丹III(IV)不溶於水,易溶於酒精, 所以要用酒精洗,才能把多餘的蘇丹III(IV)溶解並洗凈。
酒精不能用純酒精,因為純酒精會使蛋白質凝固,導致染液清洗不幹凈所以必須的用50%的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