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蒸餾酒裝瓶前的陳化要求

蒸餾酒裝瓶前的陳化要求

發布時間:2022-04-10 13:40:37

A. 酒類的主要生產工藝有哪些

1、發酵工藝:任何酒的生產都必須經過發酵,這是釀酒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簡單地說,此工藝的關鍵就是將釀酒原料中的澱粉糖化,繼而酒化的過程。

2、蒸餾工藝:蒸餾是釀酒的重要過程,蒸餾的原理很簡單,即根據酒精的理化性質:酒精的汽化溫度為78.3℃,只要將發酵過的原料加熱到78.3℃以上,就能獲得酒精氣體,冷卻之後即為液體酒精。據專家測驗,採用蒸餾方法來提高酒度,酒精含量一次可提高3倍,即把酒精含量為15度的酒液進行一次蒸餾,可得到45充的酒液,但原則上,通過這種方法永遠也得不到100%的純酒精。

3、陳化工藝:陳化工藝對於最終酒品的形成非常關鍵。通常需要將酒液儲存在木桶或窖池中放置一段時間以促進酒液的成熟,從而形成完美的香氣和良好的品質。但有少數酒可以不需陳化,比如:金酒、伏特加等。

4、勾兌工藝:勾兌工藝,就是將不同酒齡、不同品質特點的酒在裝瓶前進行勾兌以達到統一的良好出品品質。勾兌工藝是酒類生產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步,酒的最終風格形成有賴於勾兌工藝的好壞。

因此,根據酒類生產工藝的不同,我們把酒的種類分為釀造酒、蒸餾酒和混配酒。
酒的分類很多
酒的分類很多,按照酒的製造方法分,有:釀造酒、蒸餾酒、配製酒。

1、釀造酒:釀造酒又稱發酵酒、原汁酒,是利用酵母,把澱粉或糖質原料進行發酵,產生酒精從而形成酒。其生產過程包括糖化、發酵、過濾、殺菌等。

世界三大釀造酒:黃酒、葡萄酒、啤酒。日本清酒,也屬於釀造酒之一。

2、蒸餾酒:蒸餾酒的原料一般是富含天然糖分或澱粉等物質,如蜂蜜、甘蔗、甜菜、水果、玉米、高粱、稻米、麥類、馬鈴薯等。糖和澱粉經酵母發酵後產生酒精,利用酒精的沸點(78.5℃)和水的沸點(100℃)不同,將原發酵液加熱至兩者沸點之間,就可從中蒸出和收集到酒精成分和香味物質。

3、配製酒:又稱調制酒,不能專屬於某個酒的類別,是混合的酒品。配製酒主要有兩種配製工藝,一種是在酒和酒之間進行勾兌配製,另一種是以酒與非酒精物質(包括液體、固體和氣體)進行勾調配製。

B. 白酒如何可以加速陳化過程

白酒陳化意義:因為剛蒸出的酒由於太「新」達不到柔和、協調、香醇的效果,而陳化過的酒在香氣、口感上都能更加上乘,所以說,酒是陳的香啊。

陳化機理:

(1)、促進締合作用:增強了極性分子間的親合力,不僅增強了酒精分子與水分子之間的締合度,而且可能形成更大且牢固的極性分子間的締合群。同時,為促酯化反應增強,令體系中的酯類分子產生,某些酯類及酸類等成分也可能奉與這種締合群。

(2)、增強了各類物質的分子活化能:提高了分子間的有效碰撞率,使酯化,縮合、氧化還原等反應加速進行,有利形成酒的醇酯釀制香味。

(3)、加速低沸點成分的揮發:由於分子動能的增加,使可能存在的硫化氫、乙醛等成分加速從酒液中逸出,迅速消除辛辣等異味。

催陳措施:

1、全部天然加速的蒸餾酒精的陳化

2、活竹陳化酒、醋飲料制備工藝

3、酒的速效陳化方法

4、對低度酒進行防腐兼加速陳化的方法5、酒的加速陳化、提高品質及防腐的方法

(2)蒸餾酒裝瓶前的陳化要求擴展閱讀:

白酒的好處

適量的酒可以擴張皮膚血管,使人皮膚發紅而有溫暖感。但是依靠酒來禦寒是極不恰當的。因為寒冷時皮膚血管收縮,本為一種人體的保護性反射,飲酒後抑制了血管運動中樞,皮膚血管擴張,熱量大量散失,更容易凍傷或凍死;

適量飲酒可助消化。內分泌實驗表明,適量飲酒60min後,體內胰島素含量明顯增多。胰島素是胰臟分泌的消化激素,對人體健康很有利。對消化功能減退的中老年人,飯前適量飲酒,可促使胰液素大量分泌,同時胰液素又可刺激人體消化的酶系,促使體內各種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強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適量飲酒可減輕心臟負擔,預防各種心血管疾病。美國有關調查發現,酗酒者血壓最高,其次為不飲者,少量飲酒者血壓最低。適量飲酒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冠心病發生;

適量飲酒可加速血液循環,調節、改善體內生化代謝。古代醫學已證明,酒有通經活絡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對神經傳導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

適量飲酒能延年益壽。近年來許多國家研究表明,適量飲酒比滴酒不沾者要健康長壽。因為適量飲酒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可防止心臟病,減少動脈內膽固醇的積累。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多喝白酒危害大 教你4個鑒別的小方法

C. 釀酒的釀造方法

嘉絨藏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州東部丹巴等地和雅安市寶興及阿壩州的金川、馬爾康、小金等縣,而丹巴地處大、小金川河下游,大渡河的源頭。是嘉絨藏族聚居地,當地藏族群眾多有自製藏酒習俗,且所制藏酒風味獨佳。由於釀酒全過程及所有原料為本地獨有,使嘉絨藏酒風味與眾不同,其釀酒方法有以下過程:
首先,具備酒麴(當地語稱「吾俄基」)。在每年的夏季、採集當地的一種叫「吾俄基麥朵」的花草,採集時須在手上塗摸少許酒,否則會被刺,採集後蒸熟、曬干、碾成粉或干砣砣備用。
其次,煮料。釀酒原料由玉米、小麥、青稞、高糧等組成。將上述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後用鍋煮成半生熟備用。
再次,將煮後的原料在竹製平篩內攤開,待稍涼後加入酒麴拌勻,趁熱放入發酵缸(多為土陶罐內),加蓋並外包毪衫或棉被保溫,發酵2—3天即可。
然後,生酒。當有酒味溢出後,去掉保溫毪衫、棉被,再靜置15一20天,即可有酒香味或酒液出現,當地稱「雜酒」。
再後,蒸酒。在鍋莊上置一口大生鐵鍋,加入適量水和麥草(隔墊用)及豬骨(可去異味、改善酒的品味等),內置個土陶罐(密閉式的,用於酒液較多的酒料)或木質蒸蘢(開放式,用於干酒料,須在蒸隔上鋪一層麥桿,以防酒料下漏),加蓋後在鍋庄內加帶火的灶灰將大鐵鍋內水煮沸並使籠內有水蒸汽溢出,加入發酵完全的酒料,裝好集酒器及引流管(一般是竹子的),在籠上放置一口生鐵尖底鍋,並用沙布或毛巾沿周圍密封(此時,傳統習慣上在蒸籠上吊一把刀鎮邪),在籠頂鐵鍋內加入冷水或冰塊,並隨時更換以保持低水溫,繼續蒸煮出酒。
最後,酒質控制。蒸餾出的酒,濃度可達50——60度,蒸餾期間要定時品灑,至酒味出現微酸時應分裝以區別酒質,大約在50度以下和50度以上的酒分別裝罐密封備用即可。 主要原料 葡萄。
設備用具 盆、陶瓷缸、乳膠管、竹篩子、豆包紗布、罐或陶瓷缸、紗布等。
製作方法 選擇成熟前15~20天未噴灑農葯的葡萄。除去生、青、破果粒、霉爛果及其它雜物,直接放在大盆里(不要洗),因為葡萄皮表面存在著野生酵母,在清汁發酵時發揮酵母作用。選好後,把手洗凈,用兩手在盤里用力揉搓葡萄,擠出葡萄汁。在已准備好的罐或陶瓷缸的口部放上竹篩子,將擠出的葡萄汁濾到罐或缸里,除去葡萄梗。竹篩上的葡萄皮、肉等,用紗布包好,用力擠壓出殘余的果汁,擠出的汁也裝入缸或罐中。正常情況下,葡萄出汁率為70%左右。將裝有葡萄汁的缸、罐靜置12~20個小時,用乳膠管或無毒塑料管將上清液用虹吸法吸到另一個容器中,進行發酵。為防止發酵時汁液外溢,發酵缸、罐中的葡萄清汁不要裝得過滿,是容器容量的80%-90%即可。經過兩晝夜,葡萄汁開始發酵,特別旺盛時,可聽到沙沙聲,同時可以嗅到酒香味。
發酵過程,要注意控制酒度,適時補糖和控製品溫。
控制酒度的方法是每100毫升葡萄汁利用葡萄皮上附有的野生酵母發酵釀酒,1克糖份可產生0.56度酒,如果葡萄含糖量為15%,出酒度為 15 X 0.56=8.4;如果含糖量為20%,出酒度則為20 x 0.56=11.2,說明葡萄含糖量大的,出酒度就高些。但靠葡萄本身的糖分,來提高成酒度是不可能的,必須另外添加白糖。白糖的添加量可按下列公式計算。例如,釀制含酒12度的葡萄酒(葡萄含糖量為15%),需添加白糖數量(12-8.4)X1.8=6.48克。如葡萄含糖量為20%,則加糖量為(12-11.2)X1.8=1.44克(這里的1.8是按理論推算出來的,即釀成1度酒需要白糖1.8克)。所得出的6.48克和1.44克都是100毫升葡萄汁的用量,如果是1公斤葡萄汁(即1000毫升),則加糖量分別為64.8克和14.4克。以此為基數,根據葡萄汁量來計算。適時補糖。一般在發酵旺期添加為好。根據釀酒時所用葡萄汁中糖分的含量和生產酒要求的酒度決定白糖的添加量。控製品溫。品溫是葡萄汁的發酵溫度。最宜溫度為18℃-22℃。溫度過低,不易發酵;溫度過高容易引起雜菌感染。在這個溫度下維持12天左右,葡萄汁中的糖分基本耗盡,還要靜放2~3天,再採用虹吸法進行第一次分離。將上清液抽出,裝入事先洗凈的缸、壇里、密封陳化。要裝滿,不留空隙,以防止空氣中的雜菌污染。也可在葡萄酒上噴灑一點食用酒精(因為酒精比重小於葡萄酒,所以飄在葡萄酒面上,可以起隔絕空氣和防雜菌污染的作用,同時還能防止酒面上生白膜)。經過20天後,仍採用虹吸法進行第二次分離,分離後仍需陳貯3-5個月即成。
工藝流程 選料→揉搓→濾汁→靜置→吸上清液→在18℃~22℃溫度下加糖發酵→靜置→吸上清液陳化→分離陳貯→成品。 蒸餾酒: 用水果﹑乳類﹑糖類(糖蜜﹑甘蔗﹑甜菜) ﹑穀物等原料,經酵母菌發酵後, 蒸餾得到無色透明的液體, 再經熟成和調兌,製成的透明含酒精濃度高於20%的酒精性飲料高粱酒是蒸餾酒的一種. 釀造過程依先後順序, 分為制曲﹑釀酒.
調配及灌裝等步驟 麴菌和入蒸煮過的高粱(高梁飯), 會使澱粉糖化(變為葡萄糖)及發酵而產生酒精. 為使高粱酒順利發酵, 制曲為首要步驟. 所謂「曲為酒之母」, 酒麴之良窳, 對高粱酒的質量以及產量,具有關鍵性地位. 酒麴好發酵必佳
一﹑小麥為主要制曲原料
曲的原料以純小麥為佳, 若攙入大麥﹑玉米﹑黃豆…等雜糧則次之
二﹑研磨
將小麥研磨成粉, 此為制曲第一道手續
三﹑攪和
將研磨後之小麥粉, 送入攪拌機加水攪和
四﹑制曲塊
麥粉在攪拌機內加水攪和後, 送入制曲機, 壓成方形曲塊,每塊重約5公斤
五﹑培曲(繁殖麴菌)
曲塊製成後, 接著送入培菌室(曲室)中, 使其發酵,麴菌在曲塊內部大量繁殖. 此過程約需30天
六﹑堆曲(培干)
完成培曲之曲塊, 移出曲室陰干儲存, 謂之堆曲
七﹑磨曲(磨碎)
培干後之曲塊, 呈土黃色, 須磨成曲粉, 始可攙入高粱飯釀酒.至此制曲工作大功告成
曲塊質量, 和制曲期中之溫度控制息息相關, 而溫度控制是利用自然空氣來完成,因此空氣成為培制曲塊的最大資源與關鍵. 金門空氣好,水質好,製造的曲塊自然上選, 釀制出來的高粱酒自然與眾不同. 一﹑浸泡
將高粱送進泡水池, 加水浸泡24小時
二﹑蒸煮
浸泡後之高粱, 用鍋爐蒸煮, 俗稱「蒸高粱飯」, 簡稱「蒸飯」
三﹑冷卻
高粱飯蒸煮完畢, 用輸送帶送入冷飯機, 輸送途中加進谷殼,使高粱飯不致太黏稠而加速冷卻
四﹑拌曲
將冷卻後之攙有谷殼的高梁飯, 送進拌曲機, 加入顆粒狀曲粉,用拌曲機使高粱飯與曲粉均勻混合後, 倒入發酵池
五﹑發酵
發酵10天後, 蒸餾得酒
六﹑蒸餾(第一道酒)
將發酵完成之高粱飯, 用人工倒入蒸餾鍋, 蒸餾所得謂之「第一道酒」.第一道酒因較具高粱味, 必須調兌以改善口感風味
七﹑再拌曲﹑再發酵
第一道酒蒸餾後之高粱渣滓, 出鍋再加谷殼冷卻,再加入曲粉均勻拌和, 送進發酵池, 進行再發酵12天
八﹑再蒸餾(第二道酒)
「第二道酒」, 較無高粱雜味, 較香﹑較醇﹑較順口
蒸餾過程中, 酒液流出, 最先餾出之酒精濃度在80%以上, 謂之「酒頭」, 慢慢下降, 酒精濃度在20%~40%為「酒尾」. 酒液以酒精濃度高低分開收集﹑儲存,濃度60~70% 作為大麴酒, 50~60%間為高粱酒
調兌與灌裝
為使酒質均勻一致, 迎合消費者口味, 必須進行調兌, 又稱勾兌,將不同酒精濃度, 分次蒸餾, 以及年份, 作不同比例之「勾兌」,求其色﹑香﹑味上的均衡. 然後進行灌裝於玻璃瓶或磁瓶.灌裝前需於地窖存放若干時日(通常6個月以上),使新酒辛辣味經過老熟(熟成),去除糟味,改善口感.

D. 蒸餾酒及配製酒衛生標准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蒸餾酒及其配製酒 GB 2757—2012
1 范圍
本標准適用於蒸餾酒及其配製酒。
2 術語和定義
2.1 蒸餾酒
以糧谷、薯類、水果、乳類等為主要原料,經發酵、蒸餾、勾兌而成的飲料酒。
2.2 蒸餾酒的配製酒
以蒸餾酒和(或)食用酒精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輔料或食品添加劑,進行調配、混合或再加工製成的,已改變了其原酒基風格的飲料酒。
3 技術要求
3.1 原料要求
應符合相應的標准和有關規定。
3.2 感官要求
應符合相應產品標準的有關規定。
3.3 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應符合以下規定:
甲醇 a /(g/L) 糧谷類≤0.6 其他≤2.0
氰化物 a(以 HCN 計)/(mg/L)≤8.0
甲醇、氰化物指標均按 100%酒精度折算。
3.4 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限量
3.4.1污染物限量應符合GB 2762的規定。
3.4.2真菌毒素限量應符合GB 2761的規定。
3.5 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GB 2760的規定。
GB 2757—2012
4 標簽
4.1 蒸餾酒及其配製酒標簽除酒精度、警示語和保質期的標識外,應符合GB 7718的規定。
4.2 應以「%vol」為單位標示酒精度。
4.3 應標示「過量飲酒有害健康」,可同時標示其他警示語。
4.4 酒精度大於等於10%vol的飲料酒可免於標示保質期。

E. 怎樣做蒸餾酒

步驟如下:
1.製作「酒飯」。用糧食(個人理解像是糯米大米小麥等都可以)做蒸飯。由於普通電飯鍋受熱不均,可改用微波爐蒸飯(按1:0.5的比例加礦泉水,一般來說超過米1厘米就可以)。
2.拌曲。等飯晾到30度左右時拌入酒麴,放入木盤或其它敞口式的瓦罐中,用棉布或紗布蓋上(避免污染又防止積水)。酒麴主要使用主黃酒麴或本地土製的小曲,或者安琪酒麴也可以。(各自特點見小貼士)

3.發酵。拌曲後一天左右(寒冷天氣要2天),酒飯已進入糖化高峰,將酒飯倒入發酵罐,我用的是本地土製的瓦罐,土得不能再土了,蓋子用的是瓷碗包紗布,但很便宜,幾塊錢一個(7.5升),還有15升和25升的。

4.按1斤米加2斤礦泉水(自來水或白開水也可以,只是質量差點),然後蓋上「碗蓋」,進入主發酵過程。放置約3周左右。可以包上棉被,呵呵。
5.蒸餾。蒸餾採取液態法蒸餾,將發酵料過濾,壓榨。

6.放入專門的微型蒸餾器(它的學名叫微型釀酒器)中,進行蒸餾。加熱設備是電磁爐,蒸餾時先用大火燒開,沸騰後改用中火,很快酒就源源不斷蒸出來了。

7.一次蒸餾結束後,測量酒精度和量,計算擬取酒量和酒度,進行二次蒸餾,掐頭去尾,中段酒即為成品酒,等酒完全自然冷卻後測量酒度,存玻璃瓶或其它容器中,標明原料、生產日期及酒度。我用的是這個(3.5升),雖然土一點,但非常符合本人的古典審美觀,而且酒可以透過瓦罐的微孔與外界進行呼吸,對酒大大的好!

F. 釀造蒸餾酒的小知識

我國生產白酒方法有固態法、半固態法和液態法。固態法是指固態醅發酵、固態蒸餾;半固態法是指固態醅發酵、液態蒸餾;液態法是指液態發酵、液態蒸餾。

一般情況下用傳統工藝則要把糧食浸泡、初蒸、燜糧、復蒸、攤涼、加曲裝箱培菌、配糟、裝桶發酵、蒸餾、成品酒。新工藝釀酒則直接用生糧食+水+酒麴發酵、蒸餾、成品酒。新工藝比較簡單,主要取決於酒麴(新工藝酒麴可以生料發酵,減少中間環節,節約時間、燃料費、人工費)

一·原料處理

濃香型白酒生產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高粱,但也有少數酒廠使用多種穀物原料濃香型白酒混合釀酒的。以糯高粱為好,要求高粱籽粒飽滿、成熟、干凈、澱粉含量高。原料高粱要先進行粉碎。目的是使顆粒澱粉暴露出來,增加原料表面積,有利於澱粉顆粒的吸水膨脹和蒸煮糊化,糖化時增加與酶的接觸,為糖化發酵創造良好的條件。但原料粉碎要適中,粉碎過粗,蒸煮糊化不易透徹,影響出酒;原料粉碎過細,酒醅容易發膩或起疙瘩,蒸餾時容易壓汽,必然會加大填充料用量,影響酒的質量。

二·出窖

酒廠把酒醅及酒糟統稱為糟。濃香型酒廠均採用經多次循環發酵的酒醅(母糟、老糟)進行配料,人們把這種糟稱為「萬年糟」。「千年老窖萬年糟」這句話,充分說明濃香型白酒的質量與窖、糟有著密切關系。

三·配料、拌和

配料在固態白酒生產中是一個重要的操作環節。配料時主要控制糧醅比和糧濃香型白酒糠比,蒸料後要控制糧曲比。配料首先要以甑和窖的容積為依據,同時要根據季節變化適當進行調整。配料要做到「穩、准、細、凈」。對原料用量、配醅加糠的數量比例等要嚴格控制,並根據原料性質、氣候條件進行必要的調節,盡量保證發酵的穩定。釀制濃香型酒,除了以高粱為主要原料外,也可添加其他的糧谷原料同時發酵。多種原料混合使用,充分利用了各種糧食資源,而且能給微生物提供全面的營養成分,原料中的有用成分經過微生物發酵代謝,產生多種副產物,使酒的香味、口味更為協調豐滿。「高粱香、玉米甜、大米凈、大麥沖」是人們長期實踐的總結。

為了達到以窖養醅和以醅養窖,使每個窖池的理化特徵和微生物區系相對穩定,可以採用「原出原入」的操作,某個窖取出的酒醅,經過配料蒸糧後仍返回原窖發酵,這樣可使酒的風格保持穩定。出窖配料後,要進行潤料。將所投的原料和酒醅拌勻並堆積lh左右,表面撒上一層稻殼,防止酒精的揮發損失。潤料的目的是使生料預先吸收水分和酸度,促使澱粉膨化,有利蒸煮糊化。要注意拌和低翻快拌,防止揮發,也不能先把稻殼拌入原料粉中,這樣會使糧粉進入稻殼內,影響糊化和發酵。

四·蒸酒蒸糧

「生香靠發酵,提香靠蒸餾」,說明白酒蒸餾相當重要。蒸餾之目的,一方面要使成熟酒醅中的

酒精成分、香味物質等揮發、濃縮、提取出來;同時,通過蒸餾把雜質排除出去,得到所需的成品酒。

五·入窖

糧糟入窖前,先在窖底撒上l~1.5kg大麴粉,以促進生香。第一甑料入窖溫度可以略高,每入完一甑料,就要踩緊踩平,造成厭氧條件。糧糟入窖完畢,撒上一層稻殼,再入面糟,扒平踩緊,即可封窖發酵。入窖時,注意窖內糧糟不得高出地面,加入面糟後,也不得高出地面50cm以上,並要嚴格控制入窖條件,包括入窖溫度、酸度、水分和澱粉濃度。

六·封窖發酵

封窖糧糟、面糟入窖踩緊後,可在面糟表面覆蓋4~6cm的封窖泥。封窖泥是用優質黃泥和它的窖皮泥踩柔和熟而成的。將泥抹平、抹光,以後每天清窖一次,因發酵酒醅下沉而使封窖泥出現裂縫,應及時抹嚴,直到定型不裂為止,再在泥上蓋層塑料薄膜.膜上覆蓋泥沙,以便隔濃香型白酒熱保溫,並防止窖泥乾裂。封窖的目的是使酒醅與外界空氣隔絕,造成厭氧條件,防止有害微生物的侵入,同時也避免了酵母菌在空氣充足時大量消耗可發酵性糖,保證曲酒發酵正常進行。

但封窖不嚴,跟窖不及時,若有窖頂漏氣,則會引起酒醅發燒、霉變、生酸,還會使酒帶上邪雜味。如不抹封窖泥而直接覆蓋薄膜,雖然也能形成厭氧條件,但往往使酒帶上燒臭味,成品酒的己酸乙酯含量因此而偏低,乳酸乙酯含量偏高,酒香氣小;所以盡量採用泥封,窖頂中央應留一吹口,以利於發酵產生的CO2逸出。

七·貯存與勾兌

貯存與勾兌是白酒生產中的重要工藝環節,是提高酒質的必要技術手段。常見的白酒貯存容器有陶質容器、金屬容器、塑料容器、血料容器、水泥池容器等。白酒貯存重點是利用貯存容器對原漿酒的凈化、對不同等級的酒進行老熟。勾兌主要是對不同的基酒進行組合和根據不同基酒選擇調味酒,以及勾兌用水的凈化處理。白酒(主要指固態發酵白酒)的生產工藝是由制曲、釀造、勾調三大技術構成,而勾調技術是釀酒技術人員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總結和發展起來的白酒生產主要工藝,勾調技術在白酒生產中起著改善酒質,穩定產品質量、提高產品檔次、突出產品風格、提高優質品率、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的重要作用。盡管在各個酒廠,勾兌和調味工藝的具體內容,工藝要求和操作方法不盡相同,但一般說來,勾兌和調味主要是由半成品酒勾兌和基礎酒調味兩部分組成。如上所述,勾兌調味工序是白酒生產中的重要一環。公司技術中心就北方濃香型多糧酒的勾兌調味應遵循的原則和要注意的問題做簡要闡述,與同行商榷,共同提高。古貝春有限公司濃香型白酒勾調工序為:半成品酒分級入庫——貯存——基酒選擇——小樣勾兌——調味——對比品評——定樣——大樣勾兌——加漿降度——調味——除濁——硅藻土粗濾——貯存——調味(微調)——精濾(華德濾片)——超濾(膜過濾)———包裝出廠。

G. 白酒的陳化意義,機理和催陳措施有哪些

陳化機理:(1)、促進締合作用:增強了極性分子間的親合力,不僅增強了酒精分子與水分子之間的締合度,而且可能形成更大且牢固的極性分子間的締合群。同時,為促酯化反應增強,令體系中的酯類分子產生,某些酯類及酸類等成分也可能奉與這種締合群。 (2)、增強了各類物質的分子活化能:提高了分子間的有效碰撞率,使酯化,縮合、氧化還原等反應加速進行,有利形成酒的醇酯釀制香味。 (3)、加速低沸點成分的揮發:由於分子動能的增加,使可能存在的硫化氫、乙醛等成分加速從酒液中逸出,迅速消除辛辣等異味。 催陳措施:1、全部天然加速的蒸餾酒精的陳化 2、活竹陳化酒、醋飲料制備工藝 3、酒的速效陳化方法 4、對低度酒進行防腐兼加速陳化的方法 5、酒的加速陳化、提高品質及防腐的方法 6、現場高效白酒蒸餾陳化法 7、利用生長中的楠竹陳化酒液的方法 8、一種促進白酒陳化老熟的超聲鹽霧化方法 9、一種黃酒大容器貯存陳化工藝及設備 10、酒人工陳化處理方法及其高壓脈沖電場處理裝置 11、白酒催熟陳化劑 12、處理葡萄酒、測量其陳化能力的方法和實施所述方法的裝置 13、酒類陳化或水活化裝置、系列裝置或陳化活化杯 14、酒的陳化處理裝置 15、陳化配製酒及其製作方法 16、酒陳化裝置 17、一種酒類陳化器 18、白酒速效陳化具 19、一種白酒復合陳化裝置 20、餐飲業現場白酒高效蒸餾陳化器 21、高效復合酒催熟陳化機 22、白酒快速老熟陳化裝置 23、高能酒類陳化機 24、一種酒陳化處理裝置 25、酒類陳化或水活化裝置、系列裝置或陳化活化杯26、納米陳化基酒機

H. 蒸餾酒的釀造原理及過程

釀造原理:蒸餾酒是把經過發酵的釀酒原料,經過一次或多次的蒸餾過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蒸餾酒的製作原理是根據酒精的物理性質,採取使之汽化的方式,提取的高純度酒液。

因為酒精的汽化點是78.3℃,達到並保持這個溫度就可以獲得汽化酒精,如果再將汽化酒精輸入管道冷卻後,便是液體酒精。但是在加熱過程中,原材料的水分和其他物質也會摻雜在酒精中,因而形成質量不同的酒液。所有大多數的名酒都採取多次蒸餾法等工藝來獲取純度高、雜質含量少的酒液。

釀造過程:

一、選料。糧為酒之肉,一般是將高梁、大米、小麥、玉米、大麥、豌豆等糧食作為原料,要求作物的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霉變、乾燥適宜、無泥沙、無異雜味、無其它雜物。

水也是釀酒的重要原料之一,所謂「水為酒之血」、「好水釀好酒」,說的就是水源對釀酒的重要意義。

I. 酒為什麼要陳化

威士忌和白蘭地的標准中就有必須經橡木桶陳年(也就是陳化),所以不經橡木桶陳化的威士忌和白蘭地就不能算是白蘭地,只是一種蒸餾酒。

陳化是所有烈酒必須的,不論是橡木桶、還是酒海、酒缸、酒瓶。烈酒蒸餾出來都需要進行一定時間的陳化、成熟。

陳年、陳化過程中酒的品質會有一定的提高。陳化的作用大概可以分下面幾種。

揮發作用,散去一些不好的刺激性的氣味;

化學作用,生成一些香氣物質;

分子結合:各種小分子進入大分子空隙,排列更有順序,這樣酒就非常圓潤柔和了。

如果有橡木桶陳化的,橡木桶還會提供香味物質。

J. 怎樣讓白蘭地在裝瓶前口味更柔和

白蘭地是採用雙蒸工藝釀制的高純度果酒。白蘭地通常的意思是「葡萄酒的靈魂」白蘭地之英文字是由荷蘭文轉變而成。白蘭地一詞分狹義和廣義之說,從廣義上講,所有以水果為原料發酵蒸餾而成的酒都稱為白蘭地。但現在已經習慣把以葡萄為原料,經發酵、蒸餾、貯存、調配而成的酒稱作白蘭地。若以其它水果為原料製成的蒸餾酒,則在白蘭地前面冠以水果的名稱,例如蘋果白蘭地、櫻桃白蘭地等。白蘭地最早起源於法國。18世紀初,法國的查倫泰河的碼頭因交通方便,成為酒類出口的商埠。由於當時整箱葡萄酒占船的空間很大,於是法國人便想出了雙蒸的辦法,去掉葡萄酒的水分,提高葡萄酒的純度,減少佔用空間而便於運輸,這就是早期的白蘭地。1701年、法國捲入了西班牙戰爭,白蘭地銷路大減,酒被積存在橡木桶內。戰爭結束以後,人們發覺貯藏在橡木桶內的白蘭地酒,酒質更醇,芳香更濃,而且還有晶瑩的琥珀色,這樣,世界名酒白蘭地便誕生了。因此,用橡木桶貯藏和貯藏的年限便成為釀制白蘭地的重要環節。白蘭地是將葡萄汁經發酵蒸餾所得的餾液,進行再加工製成的蒸餾酒。酒度30~43°。也有用其他水果製成的,多在名稱前冠以製造用水果名。白蘭地按生產工藝和原料可以分成3類。第一類是以不加任何其他成分的干白葡萄酒為原料,經壺式蒸餾鍋兩次蒸餾,貯存時間3個月到5年或更長的時間。然後用不同桶的酒經感官鑒定進行勾兌,再以水沖淡到38~43°。根據不同貯存年限的酒而分成:☆☆☆(三星)、V.O、V.S.O.P.、XO和Extra。在XO和Extra中有使用「拿破崙」或「路易ⅩⅢ」等名稱以示其尊貴。是白蘭地中之佼佼者。第二類的工藝基本與前類相同,但使用塔式蒸餾,有時使用皮渣或葡萄酒腳的蒸餾物。這種工藝的酒多產自法國阿爾馬涅克地區,其他國家白蘭地也多用這種工藝,酒質遜於上法。第三類即用其他水果酒蒸餾而得,或用(葡萄)白蘭地經調配而成,一般酒度也為30°~43°,有的含糖量很高(30%~40%)。白蘭地適於飯後飲用,也可作為開胃酒,加冰、淡水或礦泉水皆可,還可用於製作多種雞尾酒。兩種製造工藝:1.用白葡萄酒蒸餾製作白蘭地。原料酒的發酵工藝與傳統法生產的白葡萄酒(不宜用紅葡萄釀成的白葡萄酒蒸餾白蘭地,原因是在發酵時生成較多的雜醇油,蒸出的酒液質地粗糙)相同,當發酵完全停止時,殘糖已達到0。3%以下,在罐內進行靜止澄清,然後將上部清酒與酒腳分開,取出清酒即可進行蒸餾(酒腳要單獨蒸餾)。白蘭地是一種具有特殊風格的飲料酒,它對於酒度的要求不高,一般在60-70%(v/v)的酒精中,能保存它固有的芳香,因此白蘭地的蒸餾方法至今停留在壺式蒸餾機上(採用壺式蒸餾還另有益處就是壺是用銅製成的,在加熱蒸餾過程中,生成了銅的丁酸、乙酸、辛酸、癸酸、月桂酸鹽。這些鹽是不溶性的,故就除去了味道不夠好的這些酸,有利於白蘭地的質量)。壺式蒸餾是採用直接火加熱進行兩個連續的蒸餾步驟。即先將原酒蒸成低度酒,在容量為150-500L的壺中加入新發酵好的原料酒,一直加熱蒸至蒸汽中含很少的酒精為止,約需8小時或更長時間,餾出液(即粗餾原白蘭地)酒度為24-32%(v/v)。取部分酒尾分開存放,把壺放空,再放入新的原酒及上次蒸餾所得的酒尾,進行第二次蒸餾。同法,進行第三次蒸餾。將3次蒸餾所得的主要餾出液合並後復蒸,復蒸時間要長些,約14小時,也要分去1%-2%的酒頭或部分酒尾,其主要餾出液的平均酒度為58-60%(v/v),即為原白蘭地。將原白蘭地酒進行勾兌與調配,再經過貯藏和一系列的後加工處理,最後裝瓶出廠。2.用葡萄皮或葡萄渣作原料製作白蘭地。將皮渣裝在桶中,將容器密閉,使其發酵,因皮渣本身都帶有酵母菌,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容器裝滿後,將口密閉,頂部留一氣孔,使二氧化碳氣逸出。發酵時間一般需要10-15天,溫度適宜,只需7-8天。發酵完畢後,即可放入蒸餾器進行蒸餾,方法同上。白蘭地的特點:白蘭地有一種高雅醇和的口味,具有特殊的芳香。白蘭地中的芳香物質首先來源於原料。法國著名的Kognac白蘭地就是以科涅克地區的白玉霓、白福兒、格倫巴優良葡萄原料釀制的。這些優良葡萄品種含特有的香氣,經過發酵和蒸餾,得到原白蘭地。原白蘭地是指通過蒸餾得到的、還未調配的白蘭地。優質白蘭地的高雅芳香還有一個來源,並且是非常重要的來源,那就是橡木桶。原白蘭地酒貯存在橡木桶中,要發生一系列變化,從而變得高雅、柔和、醇厚、成熟,在葡萄酒行業,這叫「天然老熟」。在「天然老熟」過程中,發生兩方面的變化:一是顏色的變化,二是口味的變化。原白蘭地都是白色的,它在貯存時不斷地提取橡木桶的木質成分,加上白蘭地所含的單寧成分被氧化,經過五年、十年以至更長時間,逐漸變成金黃色、深金黃色到濃茶色。新蒸餾出來的原白蘭地口味暴辣,香氣不足,它從橡木桶的木質素中抽取橡木的香氣,與自身單寧成分氧化產生的香氣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白蘭地特有的奇妙的香氣。合格的白蘭地,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程序,那就是調配。調配也稱勾兌,是白蘭地生產的點睛之筆,它使葡萄酒的感觀、香氣和口感實現高度的和諧統一。怎樣調配是各葡萄酒廠家的秘密,各廠都有自己的配方和自己的調配專家。作為白蘭地調配大師,不僅需要精深的釀酒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需要異常靈敏的嗅覺、味覺和藝術鑒賞能力。白蘭地有一個特點,它不怕稀釋。在白蘭地中放進白水,風味不變還可降低酒度。因此,人們飲白蘭地時往往放進冰塊、礦泉水或蘇打水。更有加茶水的,越是名貴茶葉越好,白蘭地的芳香加上茶香,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最好的白蘭地是由不同酒齡、不同來源的多種白蘭地勾兌而成的。兌酒師要通過品嘗儲藏在桶內的酒類來判斷酒的品質和風格,並決定勾兌比例。兌酒師都有自己的配方,絕不外傳。勾兌後的白蘭地在適當的容器中和諧6個月就可裝瓶。白蘭地與葡萄酒不一樣,不在瓶中沉澱,裝瓶以後就成為定型產品。只要密封後避光、低溫保存就可長期留用。勾兌的白蘭地酒度在國際上一般標準是42-43度,我國的酒度標準是38-44度。品質優良的白蘭地為了突出貯陳年限,抬高酒價,酒瓶的商標上還要有醒目的特殊標記,這些標記各有不同的意義。白蘭地的老熟過程:新蒸餾所得的白蘭地,香味不圓熟,質地粗糙,須在橡木桶中陳化。陳化前要稀釋至酒度為50%(v/v)左右。稀釋用水在使用前可加入50g/100L的無鐵的糖色。酒桶應放在地上酒窖陳化白蘭地,不應放在地下酒窖貯藏。因為地下酒窖通風不良,不能使白蘭地充分氧化,影響老熟。最適宜的貯藏室溫是15-25℃,相對濕度為75-85度。白蘭地貯藏期越長越好,陳釀時間越久,白蘭地的風格越柔順,香氣也越精美,價格就越高昂,但這並不等於說,白蘭地可以無限制陳釀於木桶中,酒本身也有一個從未熟到成熟到衰老的過程。先在新桶中陳化1年後轉入舊桶,再陳化5-10年甚至20-30年,一般不超過50年。白蘭地的貯陳:白蘭地酒之所以經貯陳後,口感醇和,芳香濃郁,是因為所用的橡木桶對白蘭地有微妙的「交換作用」,使本來沒有顏色的酒,神奇地變成橡木桶的琥珀色,而且增添了白蘭地特有的香氣。不過白蘭地本身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因為一部分白蘭地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蒸發掉。據說,僅在法國Cognac(干邑)地區,一年蒸發掉的酒約2000萬瓶,難怪有人笑稱這些蒸發掉的酒是給天使偷喝去了。由於橡木對白蘭地的酒質影響很大,因而酒廠對木材的選擇和酒桶的製造也非常講究。首先,被伐下來的橡木,須經兩年以上的風干以後,才可以用來做木桶,以防橡木中的水分滲出而影響白蘭地的醇美口味;並且,所有的木桶都應該純粹用橡木鑲嵌而成,其間不用一顆鐵釘或一滴膠水,也不能用鋸子來割,以確保貯陳過程不影響酒的色澤和口味。這就要求木匠師傅以聰明智能和嫻熟的技巧,利用自然界物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將木條用火烤彎,互相吸合造成酒桶,這種酒桶的大小以350公升的容量最合適。裝入像木桶中的酒因進入一部分空氣中的氧氣,會使酒質發生變化。從而引起復雜的化學反應並發展酒香;另外,橡木桶的溶解物質和它的微生物,對於白蘭地的老熟和產生酒香影響極大。酒里的酒精也會蒸發一部分,使酒的烈度降低,並且橡木桶的顏色也逐漸滲入酒中,使原本無色的酒變為晶瑩的琥珀色,味道也大有改進。白蘭地的飲用與服務:比較講究的白蘭地飲用方法是凈飲,用白蘭地杯,另外用水杯配一杯冰水,喝時用手掌握住白蘭地杯壁,讓手掌的溫度經過酒杯稍微暖和一下白蘭地,讓其香味揮發。充滿整個酒杯(224毫升的白蘭地杯只倒入28毫升白蘭地酒),邊聞邊喝,才能真正地享受飲用白蘭地酒的奧妙,冰水的作用是:每喝完一小口白蘭地,喝一口冰水,清新味覺能使下一口白蘭地的味道更香醇。英國人喝白蘭地喜歡加水,中國人多喜歡加冰,那隻是喝一般牌子的白蘭地。對於陳年上佳的干邑白蘭地來說,加水、加冰是浪費了幾十年的陳化時間,丟失了香甜濃醇的味道。白蘭地也可以與其它軟飲料混合在一起喝,例如,白蘭地加可樂,其具體做法是:用一個柯林杯,放半杯冰塊,量28毫升白蘭地,168毫升可樂,用酒吧匙攪拌一下。除作為飲料外,醫葯上還將白蘭地用做興奮劑使用。

閱讀全文

與蒸餾酒裝瓶前的陳化要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啥污水管設透氣管 瀏覽:221
廢石場廢水 瀏覽:343
物理除垢磁 瀏覽:714
真空蒸餾設備由哪三部分組成 瀏覽:705
ro膜出水量 瀏覽:181
凈水器反滲透口為什麼在滴水 瀏覽:836
2012年污水廠安全生產試題 瀏覽:632
制備離子交換樹脂的單體是 瀏覽:835
污水的處理法有哪些 瀏覽:802
生活污水產生多少污泥 瀏覽:486
環氧樹脂發光字價格 瀏覽:369
機械加工含油廢水怎麼處理 瀏覽:818
豬場污水處理平均多少錢一噸 瀏覽:176
養殖廢水cod排放標準是多少 瀏覽:729
過慮壺的過濾芯在哪裡買好 瀏覽:239
D型大孔吸附樹脂的密度 瀏覽:363
鍍鋅廢水ph多少 瀏覽:153
超濾機過濾好後氣泡 瀏覽:694
含亞鐵廢水是什麼顏色 瀏覽:893
物業清理污水井的溫馨提示 瀏覽: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