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三大蒸餾酒是什麼
法國的科涅克白蘭地、英國的蘇格蘭威士忌.中國貴州的茅台蒸餾酒1.中國蒸餾酒 中國的蒸餾酒主要是白酒。(1)白酒的香型。中國白酒因其原料和生產工藝等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香型,主要有以下五種: ①清香型。清香型白酒的特點是清香純正,醇甘柔和,諸味協調,餘味凈爽,如山西汾酒。 ②濃香型。濃香型白酒的特點是芳香濃郁,甘綿適口,香味協調,回味悠長,如四川瀘州老窖特曲。 ③醬香型。醬香型白酒的特點是香氣幽雅,酒味醇厚,柔和綿長,杯空留香,如貴州茅台酒。 ④米香型。米香型白酒的特點是蜜香清柔,幽雅純凈,入口綿甜,回味怡暢,如廣西桂林三花酒。 ⑤兼香型。兼香型白酒的特點是一酒多香,即兼有兩種以上主體香型,故又被為混香型或復香型,如貴州董酒。(2)名酒簡介 ①茅台酒。茅台酒產於貴州省仁懷縣茅台鎮,是以高梁為主要原料的醬香型白酒,酒度為53度。 ②汾酒。汾酒產於山西省汾陽縣杏花村酒廠,是以高梁為主要原料的清香型白酒,酒度為60度。 ③五糧液。五糧液產於四川省宜賓市,是以高梁、糯米、大米、玉米和小麥為原料的濃香型白酒,酒度為60度。 ④劍南春。劍南春產於四川省綿竹市,是以高梁、大米、糯米、玉米、小麥為原料的濃香型白酒,酒度有60度和52度兩種。 bbs.so1234.com⑤古井貢酒。古井貢酒產於安徽省亳縣,是以高梁為主要原料的濃香型白酒,酒度為60度。 ⑥洋河大麴。洋河大麴產於江蘇省泗洋縣洋河鎮,是以高梁為主要原料的濃香型白酒,酒度有60度、55度、38度等多種。 ⑦董酒。董酒產於貴州省遵義市,是以高梁為主要原料的兼香型白酒,酒度為58度。⑧瀘州老窖特曲。瀘州老窖特曲產於四川省瀘州市,是以高梁為主要原料的濃香型白酒,酒寬為60度。隨著消費者飲酒習慣的改變,上述各種白酒近年均有酒度在28~39度之間的中度白酒面市。除白酒外,中國還有一些其他蒸餾酒,如山東煙台金獎白蘭地,是以葡萄為原料,經發酵後蒸餾而得。2.外國蒸餾酒(1)白蘭地(Brandy)。(2)威士忌(Whisky)(3)伏特加(Vodka)。(4)朗姆酒(Rum)。(5)金酒(Gin)。(6)特吉拉(Tequila)。(1)白蘭地(Brandy)。白蘭地是以葡萄或其他水果為原料經發酵、蒸餾而得的酒。以葡萄為原料製成的白蘭地可僅稱為白蘭地,而以其他水果為原料製成的白蘭地必須標明水果名稱,如蘋果白蘭地(Apple Brandy)、櫻桃白蘭地(Cherry Brandy)等。新蒸餾出來的白蘭地須盛放在橡木桶內使之成熟,並應經過較長時間的陳釀(如法國政府規定至少十八個月),白蘭地才會變得芳郁醇厚,並產生其色澤。白蘭地的儲存時間越長,酒的品質越佳。白蘭地的酒度為43度左右。 www.pc1234.com法國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白蘭地生產國,在法國白蘭地產品中,以干邑最為著名。干邑,又稱科涅克,產於法國南部科涅克地區的一個法定區域內。法國政府規定,只有在這個區域內生產的白蘭地才可稱為干邑(Cognac),其他地區的產品只能稱白蘭地,但不得稱干邑。 干邑白蘭地通常以一些英文字母來表示其陳釀時間,如V.O 為10~12年; V.S.O為12~20年;V.S.O.P為20~30年;F.O.V為30年以上;Napoleon為40年以上; X.O為50年以上;X為70年以上,等等。 干邑白蘭地的名品有軒尼詩(Hennessy)、人馬頭(Remy Martin)、馬爹利(Martell)、卡慕(Camus)等。 白蘭地主要用作餐後酒,一般不摻任何其他飲料。(2)威士忌(Whisky) 士忌是以穀物為原料經發酵、蒸餾而得的酒。世界各地都有威士忌生產,以蘇格蘭威士忌最負盛名。按慣例,蘇格蘭、加拿大兩地的威士忌書寫為Whisky,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威士忌書寫為Whiskey,但在美國,兩者可通用。威士忌的酒度為40度左右。蘇格蘭威士忌以當地出產的大麥為原料,並以當地出產的泥煤(Peat)作為烘烤麥芽的燃料,精製而成。新蒸餾出來的威士忌至少在酒桶內陳釀4年以上,在裝瓶銷售前還必須進行摻和調制。蘇格蘭威士忌的名品有約翰尼·沃克(Johnnie Walker,有紅方Red Label和黑方Black Label兩種)、皇家芝華士(Chivas Regal )、白馬(White Horse)、金鈴(Bell's)等。 so1234.com 威士忌可純飲,也可加冰塊飲用,更被大量用於調制雞尾酒和混合飲料。(3)伏特加(Vodka) 伏特加是以土豆、玉米、小麥等原料經發酵、蒸餾後精製而成。伏特加無需陳釀,酒度為40度左右。 ①純凈伏特加(Straight Vodka)。純凈伏特加是指將蒸餾後的原酒注入活性炭過濾槽內過濾掉雜質而得的酒,一般無色、無味,只有一股火一般的刺激。其名品有美國的斯米爾諾夫(Smirnoff)、前蘇聯的斯多里西那亞(Stolichnaya,又稱紅牌伏特加)、莫斯科伏斯卡亞(Moskovskaya,又稱綠牌伏特加)等。 ②芳香伏特加(Flavored Vodka)。芳香伏特加是指在伏特加酒液中放入葯材、香料等浸制而成的酒,因此帶有色澤,既有酒香,又帶有葯材、香料的香味。其名品有波蘭的藍野牛(Blauer Bison)、前蘇聯的珀特索伏卡(Pertsovka)等。 伏特加既可純飲,又可廣泛使用於雞尾酒的調制。(4)朗姆酒(Rum) 朗姆酒是以蔗糖汁或蔗糖漿為原料經發酵和蒸餾加工而成的酒。有時也用糖渣或其他蔗糖副產品作原料。新蒸餾出來的朗姆酒必須放入橡木桶陳釀一年以上,酒度為45度左右。朗姆酒按其色澤可分為三類。①銀朗姆(Silver Rum)。銀朗姆又稱白朗姆,是指蒸餾後的酒需經活性炭過濾後入桶陳釀一年以上。酒味較干、香味不濃。 www.pc1234.com ②金郎姆(Golden Rum)。金朗姆又稱琥珀朗姆,是指蒸餾後的酒需存入內側灼焦的舊橡木桶中至少陳釀三年。酒色較深、酒味略甜、香味較濃。 ③黑朗姆(Dark Rum)。黑朗姆又稱紅朗姆,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需加入一定的香料汁液或焦糖調色劑的朗姆酒。酒色較濃(深褐色或棕紅色)、酒味芳醇。 朗姆酒的名品主要有波多黎谷的百加地(Bacardi)、牙買加的摩根船長 (Captain Morgan)、美雅(Myers)等。 朗姆酒既可凈飲,也可加冰塊飲用,還可廣泛用於調制雞尾酒或混合飲料。(5)金酒(Gin) 金酒又稱琴酒、氈酒或杜松子酒,是以玉米、麥牙等穀物為原料經發酵、蒸餾後,加入杜松子和其他一些芳香原料再次蒸餾而得的酒。金酒無需陳釀,酒度為40~52度。①荷蘭金酒(Dutch Gin)。荷蘭金酒是以麥芽、玉米、黑麥等為原料(配料比例基本相等)經發酵、蒸餾後,在蒸餾液中加入杜松子及其他一些芳香原料再次蒸餾而成。荷蘭金酒具有芳香濃郁的特點,並帶有明顯的麥芽香味,其名品有波爾斯(Bols)、寶馬(Bokma) 、漢斯(Henkes)等。 荷蘭金酒只適宜作凈飲,不能與其他酒類飲料混合以調制雞尾酒。②干金酒(Dry Gin)。干金酒是以玉米、麥芽、裸麥等為原料(其中玉米佔75%)經發酵、 蒸餾後,加入杜松子及其他香料(以杜松子為主,其他香料用量較少)再次蒸餾而成。其主要產地是英國,名品有哥頓(Gordon's)、將軍(Beefeater)、得其利(Tanqueray)、老湯姆(Old Tom)等。 www.pc1234.com 干金酒既可純飲,又可廣泛用於調制雞尾酒。(6)特吉拉(Tequila)。特吉拉酒產於墨西哥,是以一種被稱作龍舌蘭(Agave)的熱帶仙人掌類植物的汁漿為原料經發酵、蒸餾而得的酒。新蒸餾出來的特吉拉需放在木桶內陳釀,也可直接裝瓶出售。其名品有凱爾弗(Cuervo)、鬥牛士(El Toro)、歐雷(Ole)、瑪麗亞西 (Mariachi)等。 特吉拉酒可凈飲或加冰塊飲用,也可用於調制雞尾酒。在凈飲時常用檸檬角蘸鹽伴飲,以充分體驗特吉拉的獨特風味。
『貳』 蒸餾酒主要分布在哪些國家,哪個國家喝酒人較多
蒸餾酒主要有三大類,白酒、白蘭地和威士忌。
白酒產於中國,白蘭地產於俄羅斯,威士忌產於英國。
所以喝酒的人,也大都聚集在英國、中國、俄羅斯。
『叄』 蒸餾酒的技術是什麼時候,哪裡發明的
方心芳先生認為宋朝已有蒸餾器(《自然科學史》6卷2期,1987年),但他在1934年時曾版說我國唐代即有蒸餾酒(《權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調查報告》第7號)。1975年在河北承德市青龍縣出土的金代銅質蒸餾器,其製作年代最遲不超過1161年的金世宗時期(南宋孝宗時),認為可信無疑。據西方在10或11世紀發現蒸餾法以後,就可能由發酵的飲料中得到較早的乙醇(酒精)。但在16世紀以來,由穀物原料直接制備乙醇,其酒精和水的類似飲料產品,就被廣泛應用。
『肆』 蒸餾酒是誰發明的中國人嗎
歷代關於蒸餾酒起源的觀點,不盡相同,現將主要的觀點歸納如下:
1蒸餾酒始創於元代
最早提出此觀點的是明代醫學家李時珍。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元代文獻中已有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如<<飲膳正要>>,作於1331年。故十四世紀初,我國已有蒸餾酒。但是否自創於元代,史料中都沒有明確說明。
2蒸餾酒元代時外國傳入
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說:"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中國,中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章穆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飲膳正要>> 曰『阿剌吉』。番語也(外來語--著者注),蓋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羅及荷蘭等處人始傳其法於中土"。
3宋代中國已有蒸餾酒
(1)宋代史籍中已有蒸餾器的記載
宋代已有蒸餾器是支持這一觀點的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南宋張世南在<< 遊宦紀聞>>卷五中記載了一例蒸餾器,用於蒸餾花露。宋代的<<丹房須知> >一書中還畫有當時蒸餾器的圖形。
(2)考古發現了金代的蒸餾器
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北青龍縣發現了被認為是金世宗時期的銅制蒸餾燒鍋(<<文物>>,1976年第9期,也有人認為很難肯定是金代製品)。
(3)宋代文獻中關於「燒酒」的記載更符合蒸餾酒的特徵
宋代的文獻記載中,燒酒一詞出現得更為頻繁,而且據推測所說的燒酒是蒸餾燒酒。如宋代宋慈在<<洗冤錄> >卷四記載:"虺蝮傷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燒酒,吮傷以吸撥其毒 "。這里所指的燒酒,有人認為應是蒸餾燒酒。"蒸酒" 一詞,也有人認為是指酒的蒸餾過程。如宋代洪邁的<<夷堅丁志>>卷四的< <鎮江酒庫>>記有"一酒匠因蒸酒墮入火中 "。這里的蒸酒並未註明是蒸煮米飯還是酒的蒸餾。但" 蒸酒" 一詞清代卻是表示蒸餾酒的。<<宋史食貨志>>中關於"蒸酒& quot;的記載較多。採用"蒸酒"操作而得到的一種"大酒",也有人認為是燒酒。但宋代幾部重要的釀酒專著(朱肱的<<北山酒經>>,或蘇軾的 <<酒經>>等)及酒類網路全書<<酒譜 >>中均未提到蒸餾的燒酒。
4唐代初創蒸餾酒
唐代是否有蒸餾燒酒,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燒酒一詞首次是出現於唐代文獻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光"。陶雍 (唐大和大中年間人)的詩句"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李肇在唐<<國史補 >>中羅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劍南之燒春"。因此現代一些人認為所提到的燒酒即是蒸餾的燒酒。
5蒸餾酒起源於東漢
近年來,在上海博物館發現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該蒸餾器的年代,經過青銅專家鑒定是東漢早期或中期的製品,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 26.6-20.4的蒸餾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黃泥鄉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樣的青銅蒸餾器。東漢青銅蒸餾器的構造與金代蒸餾器的也有相似之處。該蒸餾器分甑體和釜體兩部分。通高53.9cm。甑體內有儲存料液或固體酒醅的部分,並有凝露室。 凝露室有管子介面,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餾器外,在釜體上部有一入口,大約是隨時加料用的。
蒸餾酒起源於東漢的觀點,目前沒有被廣泛接受。 因為僅靠用途不明的蒸餾器很難說明問題。另外東漢以降的眾多釀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餾酒的蹤影,缺乏文字資料的佐證。
『伍』 蒸餾酒的四大產地
世界著名六大蒸餾酒白蘭地、威士忌、勞姆酒、伏特加、金酒和中國白酒
1.法國科專涅克:白蘭地屬.2.英國蘇格蘭:威士忌.3.西印度群島的牙買加等加勒比海國家:勞姆酒.4俄羅斯:伏特加5.荷蘭、英國:金酒.6中國白酒
『陸』 蒸餾酒的歷史有哪些
世界上最早的蒸餾酒是由愛爾蘭和蘇格蘭的古代居民凱爾特人在公元前發明的。當時的凱爾特人使用陶制蒸餾器釀造出酒清含量較高的烈性,這也是威士忌酒的起源。威士忌一詞出自凱爾特人的語言,意為 「生命之水」。公元43年,羅馬大軍征服了不列顛,也帶來了金屬製造技術,從而使凱爾特人傳統的蒸餾方法得到改進,改善了蒸餾器的密封性,減少了酒精蒸氣的逃逸,提高了蒸餾效率,導致威士忌酒產量大為提高。到公元10世紀,威士忌酒的釀造工藝已基本成熟。
在中國漢代許慎怕著《說文解字》中記載: 「砟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即杜康,秫即高梁,這段話的意思是杜康最早發明的箕帚和高梁酒。這說明中國至少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就已使用糧食釀酒了,但當時造的還都是黃酒,直到公元10世紀,中國人掌握了蒸餾技術之後才開始釀造白酒。中國的蒸餾酒大多使用陶缸泥窯釀制,所以酒中不含色素。而國外的蒸餾酒多使用各種木桶釀制,並添加有香料和調色的焦糖等,故呈現不同的顏色。
白蘭地酒是以葡萄為原料的蒸餾酒,含酒清40%─50%,白蘭地的原產地是西亞。公元10─13世紀十字軍東侵時,從阿拉伯人那裡把白蘭地的釀造技術帶回了歐洲。
朗姆酒又譯作蘭姆酒,是糖蜜蒸餾酒。它約在1650年誕生於西印度群島的巴貝多,為美洲人所喜愛。它曾被稱為 「辟邪酒」(rumhullion),1667年起簡稱為朗姆酒(rum)。味道厚重濃烈型的朗姆酒含酒精43%─49%。
伏特加是一種無色透明,沒有獨特香氣和風味的蒸餾酒,含酒精33%─45%。它最早由俄國在14世紀發明,伏特加用最廉價的發酵原料製成,俄國和波蘭用馬鈴薯,其它產地多用穀物。因在加工時除去了香味成分,因此質地非常純。伏特加(Vodka)─一名來自於俄語中的水(Voda)。它最初流行於俄國和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擴展到了美國和西歐。由於伏特加無色無味,歐美多用其代替其它烈性酒配製不帶原烈性酒色味的雞尾酒等混合飲料
『柒』 蒸餾酒在中國什麼時候出現什麼時候普及的
東漢。元代普及。
在上海博物館發現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該蒸餾器的年代, 經過青銅專家鑒定是東漢早期或中期的製品,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 26.6-20.4的蒸餾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黃泥鄉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樣的青銅蒸餾器。
專門研究這一課題的吳德鐸先生和馬承源先生認為我國早在公元初或一,二世紀時期,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便已使用青銅蒸餾器了。但他們並未認定此蒸餾器是用來蒸餾酒(吳德鐸:"阿剌吉與蒸餾酒",<<輝煌的世界酒文化>> , 成都出版社, 1993年)。
吳德鐸先生在1986 年於澳大利亞召開的第四屆中國科技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這一研究結果後,這一轟動世界科技史學界的論文引起了致力於<<中國科學技術史>>這一巨著編撰者,英國劍橋大學東方科學技術史圖書館館長李約瑟博士的高度重視。
並表示要對其原著作中關於蒸餾器的這部分內容重新修正。這篇論文也引起了國內學者的關注。有人認為"東漢已有蒸餾酒"(王有鵬:"我國蒸餾酒起源於東漢說"<<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深圳首屆中國酒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東漢青銅蒸餾器的構造與金代蒸餾器的也有相似之處。該蒸餾器分甑體和釜體兩部分。通高53.9cm。甑體內有儲存料液或固體酒醅的部分,並有凝露室。凝露室有管子介面,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餾器外,在釜體上部有一入口,大約是隨時加料用的。
蒸餾酒起源於東漢的觀點,暫時沒有被廣泛接受。因為僅靠用途不明的蒸餾器很難說明問題。另外東漢以前的眾多釀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餾酒的蹤影,缺乏文字資料的佐證。
(7)蒸餾酒產於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流派:
從文史資料的角度考察,古代的蒸餾酒分為南北兩大類型,如在明代,蒸餾酒就起碼分為二大流派,一類為北方燒酒,一類為南方燒酒。<<金瓶梅詞話>>中的燒酒種類除了有"燒酒"(未註明產地)外,還有"南燒酒"這一名稱。但實際情況是在北方除了糧食原料釀造的蒸餾酒外,還有西北的葡萄燒酒,內蒙的馬乳燒酒;
在南方還可分為西南(以四川,貴州為中心)及中南和東南(包括廣西,廣東)兩種類。這樣的分類僅僅是粗略的,並無統一的劃分標准。
由於燒酒的主要特點是酒精濃度高,許多芳香成分在酒中的濃度是隨著酒精度而提高的,酒的香氣成分及其濃淡成了判斷燒酒質量的標准之一。我國風格多樣的燒酒,主要是釀造原料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其次是釀造技術等因素。
『捌』 蒸餾酒源於中國古代的什麼
蒸餾酒是元代蒙古人從西方學來的製造高度酒的方法,叫阿剌吉。
『玖』 蒸餾酒源於中國古代的
這個還沒確來認 因為元代的時候自就有蒸餾酒的器皿了
醫學家李時珍。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元代文獻中已有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如<<飲膳正要>>,作於1331年。故十四世紀初,我國已有蒸餾酒。但是否自創於元代,史料中都沒有明確說明。
宋朝好像也是有的……古書記載中是有蒸餾器了的
唐朝的話 也沒辦法說 因為當時說的是燒酒 不一定是蒸餾酒
『拾』 蒸餾酒源於中國古代的
唐朝。
據歷史記載所謂「溜酒」(即蒸餾酒),先秦時代尚未之有。有之,則自唐代始。法國《世界風俗·酒》載:「中國釀酒,遠在基督紀元前已知之;阿刺吉酒,紀元前八百年印度已有制者。」魏曹操禁酒,人竊飲之。稱清酒為聖人,濁酒為賢人。」其非蒸餾酒無疑。
在我國古代,由於歷史悠久,地域不一,留傳下的蒸餾酒的名稱很多,但古代文獻中所說的」白酒"這一名稱卻不是指蒸餾酒。前面已說過它是一種釀造的米酒。只是到了現代,才用白酒代表經蒸餾的酒。
(10)蒸餾酒產於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由於酵母菌在高濃度酒精下不能繼續發酵,因此所得到的酒醪或酒液酒精濃度般不會超過20%。採用蒸餾器,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質揮發性不同的特點,可以將易揮發的酒精(乙醇)蒸餾出來。
蒸餾出來的酒汽往往酒精含量較高,經冷凝、收集就成為濃度約為65% ~70%的蒸餾酒。所以,蒸餾器的採用是釀酒工業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而且蒸餾技術還可以用於其他行業,尤其是現代的石油工業廣泛使用蒸餾器,這些都為現代文明立下了汗馬功勞。
現在人們所熟悉的蒸餾酒分為「白酒」(古時也稱'燒酒」)、「白蘭地」、「威土忌」、「蘭姆酒」等。白酒是中國所特有的,一般是糧食釀成後經蒸餾而成的。白蘭地是葡萄酒蒸餾而成的,威土忌是大麥等穀物發酵釀制後經蒸餾而成的,蘭姆酒則是甘蔗酒經蒸餾而成的。
發酵容器的多樣性也是造成燒酒香型各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傳統的發酵容器分為陶缸和地窖兩大類型。陶缸還有地缸(將缸的大部分埋人地面之下)和一般置放在室內的缸。自古以來,酒的發酵便離不開容器,黃酒發酵的容器多數為陶質容器,有的燒酒仍繼承陶質容器發酵的傳統。
如南方的燒酒發酵容器幾乎都是採用陶器,即使是糟燒酒,也是如此。但自從出現蒸餾酒後,這一傳統觀念發生了變化,地窖這一特殊的容器應運而生。所謂地窖發酵就是掘地為窖將原料堆積其中,讓其自然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