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渗透系统进水余氯过高是何原因造成的
1. ORP,即氧化还原电位,是衡量水溶液氧化还原能力的指标,单位为毫伏(mV)。
2. 在反渗透处理过程中,为了预防生物污染,预处理阶段通常会添加过量的杀菌剂,如次氯酸钠或液氯。
3. 然而,反渗透系统对余氯极为敏感。若余氯浓度过高,会氧化反渗透膜,导致产水质量下降,甚至膜元件损坏。
4. 因此,反渗透系统的进水需要添加还原剂,如亚硫酸氢钠,以还原氧化性物质,从而消除进水中的氧化性,保护膜免受损害。
2. 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装置的清洗方法
反渗透技术因其高效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类水处理领域。然而,反渗透净水设备的清洗问题常令技术实力较弱的用户头疼,因此,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是预防严重问题的关键。
首先,对反渗透装置实施低压冲洗是常见且有效的清洗方法之一。通过使用大流量、低压力、低pH值的冲洗,可以有效剥离膜表面的污染物,保持膜的性能。特别是在反渗透装置进水SDI(悬浮固体指数)突然升高至5.5以上时,应立即进行低压冲洗,以确保水质合格后再重新启动装置。
在设备停运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也至关重要。短期保存适用于停运时间不超过15天的系统,通过每1至3天进行一次低压冲洗,可以有效防止膜性能的下降。特别是在水温高于20℃时,应每2至3天冲洗一次,以防止水质变质和细菌大量繁殖。
对于长期停用的系统(停运时间超过15天),应采用保护液(如杀菌剂)充入反渗透装置进行保护。常见的保护液配方包括甲醛、异噻唑啉酮和亚硫酸氢钠等,这些物质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膜表面的污染。
化学清洗是恢复反渗透膜性能的另一种方法。当反渗透膜受到无机物垢、胶体、微生物、金属氧化物等物质的污染时,它们会沉积在膜表面,导致装置出力和脱盐率下降,压差升高。为了恢复反渗透膜的透水和除盐性能,定期进行化学清洗是必要的。通常情况下,每3至12个月清洗一次是合理的选择。若不得不每月清洗一次,则应考虑优化预处理系统或调整运行参数。每1至3个月清洗一次时,应评估是否需要提高设备运行水平或改进预处理系统。
3. 鍙嶆笚閫忔潃鑿屽墏鏄鍗遍櫓鍝佸悧
涓嶆槸銆傚弽娓楅忔潃鑿屽墏鏄涓绉嶅寲瀛﹀搧锛屽叿鏈夋潃鑿屻佹秷姣掋侀櫎鑷绛夊姛鏁堬紝骞挎硾鐢ㄤ簬姘村勭悊銆侀熷搧鍔犲伐銆佸尰鐤楀崼鐢熺瓑棰嗗煙銆
4. 为什么反渗透设备要除去余氯,余氯的作用是什么,怎么除
1. 氯是市政供水系统中常用的杀菌剂,因为它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
2. 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通常控制水中的余氯浓度在0.5-1.0ppm范围内。
3. 然而,这个浓度对于反渗透设备来说过高,因此在进入反渗透主机之前需要进行脱氯处理。
4. 余氯会对反渗透膜造成氧化破坏,导致脱盐率下降,这是去除余氯的主要原因。
5. 反渗透膜对氯具有一定的抗性,但长期接触1ppm余氯可能导致膜降解,这一过程可能需要200-1000小时。
6. 氯对膜的攻击速度受进水水质影响,碱性水质下攻击速度快于中性和酸性水质。
7. 在重金属(如铁)和高水温条件下,氯的攻击速度会加快,这些因素类似催化剂,加速膜的降解。
8. 去除水中余氯的有效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9. 化学方法涉及使用还原剂,常用的还原剂是焦亚硫酸钠,它通过氧化反应去除余氯。
10. 物理方法则使用活性炭,活性炭能有效吸附余氯,这也是反渗透设备预处理部分加入活性炭装置的原因。
5. 为什么加反渗透杀菌剂
反渗透进水绝对不可以用杀菌剂,杀菌剂应该用在反渗透之前的预处理系统,而且通过内预处理之后进反渗容透之前还要用亚硫酸氢钠还原或者活性炭吸附,使反渗透进水余氯=0,必须的、、。
预处理杀菌剂一般使用次氯酸钠,食品行业使用二氧化氯。
6. 反渗透还原剂加多少
1. 反渗透液体还原剂的推荐投加浓度通常在20至50毫克每升之间。
2. 为了避免氧化型杀菌剂侵害反渗透膜并造成氧化,建议在反渗透系统前端安装还原剂加药装置。
3. 若还原剂加入过量,可能会导致系统堵塞。因此,需要定期监测余氯水平,并且精细调整氧化型与还原剂的药量比例。
4. 确保还原剂能充分中和氧化性物质对膜元件的潜在伤害,同时避免过多的残留量给系统带来额外污染。
5. 使用纯净水将反渗透膜还原剂BT0633稀释至10至20%的水溶液,可以有效去除氯气,从而保护膜元件不被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