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是什么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如下所示。
一、酱香白酒酿造工艺
酱香型白酒经过八轮次发酵,七次摘酒。不同轮次的酒风味和口感不同,糙沙完成后的第一轮次酒称为一次酒,甜味好,但味冲,生涩味和酸味重。再发酵30天出来的酒是二次原酒,称为“回沙酒”,略有涩味,但较糙沙酒醇和。
再发酵蒸馏获得三、四、五次原酒,统称为大回酒,其特点香浓、味醇厚、酒体较丰满、邪杂味少;继续发酵蒸馏获得六次原酒,此酒醇和、糊香好、味长;还有七次原酒,称为追糟酒。酱香型白酒分大曲酱香、麸曲酱香。工艺分别如下。
1、大曲酱香
大曲酱香的主要技术特点在于“四高两长,一大一多”即高温制曲(曲坯培养品温普遍超过64℃)、高温堆积(品温达到45℃以上)、高温发酵(糟醅入窖发酵时的品温在40℃以上)。
高温流酒(酒醅蒸馏时流出酒液的温度超过35℃)、发酵期长(八个轮次完成一个生产周期)、贮存时间长(不少于三年时间的贮存)、用曲量大(曲粮比可达120%)。
多轮次发酵(八个轮次发酵,七个轮次取酒),在一年的生产周期中需两次投料,使用条石窖作为发酵容器,其生产工序可总结为二次投料、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煮(馏)。
2、麸曲酱香
麸曲酱香型白酒的生产比较独特,原料高粱称为“沙”,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为50%。用曲量大,而且经过反复发酵蒸煮。原料粉碎尤为关键,粉碎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为:下沙8:2;糙沙7:3。粉碎使原料更有效地吸水膨胀,有利于糊化及糖化发酵,利于后期轮次中的发酵和蒸馏,还有利于排出原料带来的杂味,并利于原料的灭菌。
2. 酱香酒要怎么勾调去除辣味
酱香白酒的辛辣味主要是由于酒中所含醛类造成的。解决的办法,除了在白酒蒸馏时应注意提高馏酒温度,并结合量、质分段摘酒外,对苦辣味重的成品白酒,宜采取勾兑、调味(不是加用化学香料)的方法进行处理。具体作法是:在同类产品中选取口感较酸、味道醇和的酒,与苦辣味成品白酒勾兑和调味,探求最佳组合。添加量多少,应视情而定。 另一种方法是:将一份碎冰糖、两份清水和打成细沫的适量蛋清混合搅拌,小火缓慢煮沸溶化,再趁热用棉布过滤后,加入苦辣味重的白酒中,搅匀,澄清,即可收到良好效果。但须注意控制添加量,否则会破坏白酒的原有风味。
3.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及特点
优质的酱香型白酒的特点,入口时有浓与淡的感觉。浓,说明酱味醇厚,窖藏时间长;淡,说明酱味淡,不是酒的度数低,就是窖藏时间短。一般情况下,拿到一瓶酱香型白酒,会采取荡香观其色,咂香品其味,空杯嗅其香,掌心留香品其纯等四个步骤。
元酒链的酒就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优质酱香酒,它的酒品都是在龙兮洞天然溶洞中酿造而成,储酒条件优良。洞中藏酒一年,等于外界藏酒三年。经洞藏的白酒口感更加柔顺醇和,香味更加馥郁协调,酒体在自然中得到了升华。元酒链相信,只有酿造优质白酒,让白酒消费者回味无穷,我们白酒行业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元酒链目前正火热招募合伙人中!
4. 关于白酒酿造的流程 简单点的说
酿酒基本原理和过程主要包括:酒精发酵、淀粉糖化、制曲、原料处理、蒸馏取酒、老熟陈酿、勾兑调味等。
(1)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是酿酒的主要阶段,糖质原料如水果、糖蜜等,其本身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成分,经酵母或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可直接转变为酒精。
酒精发酵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化过程,有一系列连续反应并随之产生许多中间产物,其中大约有30多种化学反应,需要一系列酶的参加。酒精是发酵过程的主要产物。除酒精之外,被酵母菌等微生物合成的其他物质及糖质原料中的固有成分如芳香化合物、有机酸、单宁、维生素、矿物质、盐、酯类等往往决定了酒的品质和风格。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增加发酵温度,因此必须合理控制发酵的温度,当发酵温度高于30~34℃,酵母菌就会被杀死而停止发酵。除糖质原料本身含有的酵母之外,还可以使用人工培养的酵母发酵,因此酒的品质因使用酵母等微生物的不同而各具风味和特色。
(2)淀粉糖化
糖质原料只需使用含酵母等微生物的发酵剂便可进行发酵;而含淀粉质的谷物原料等,由于酵母本身不含糖化酶,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组成,所以采用含淀粉质的谷物酿酒时,还需将淀粉糊化,使之变为糊精、低聚糖和可发酵性糖的糖化剂。糖化剂中不仅含有能分解淀粉的酶类,而且含有一些能分解原料中脂肪、蛋白质、果胶等的其他酶类。曲和麦芽是酿酒常用的糖化剂,麦芽是大麦浸泡后发芽而成的制品,西方酿酒糖化剂惯用麦芽;曲是由谷类、麸皮等培养霉菌、乳酸菌等组成的制品。一些不是利用人工分离选育的微生物而自然培养的大曲和小曲等,往往具有糖化剂和发酵剂的双重功能。将糖化和酒化这两个步骤合并起来同时进行,称之为复式发酵法。
(3)制曲
酒曲亦称酒母,多以含淀粉的谷类(大麦、小麦、麸皮)、豆类、薯类和含葡萄糖的果类为原料和培养基,经粉碎加水成块或饼状,在一定温度下培育而成。酒曲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培养基成分,如霉菌、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霉菌中有曲霉菌、根霉菌、毛霉菌等有益的菌种,“曲为酒之母,曲为酒之骨,曲为酒之魂”。曲是提供酿酒用各种酶的载体。中国是曲蘖的故乡,远在3000多年前,中国人不仅发明了曲蘖,而且运用曲蘖进行酿酒。酿酒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制曲的工艺水平,历史久远的中国制曲工艺给世界酿酒业带来了极其广阔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制曲的工艺各具传统和特色,即使在酿酒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作坊式的制曲工艺仍保持着原先的本色,尤其是对于名酒,传统的制曲工艺奠定了酒的卓越品质。
(4)原料处理
无论是酿造酒,还是蒸馏酒,以及两者的派生酒品,制酒用的主要原料均为糖质原料或淀粉质原料。为了充分利用原料,提高糖化能力和出酒率,并形成特有的酒品风格,酿酒的原料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特定工艺的处理,主要包括原料的选择配比及其状态的改变等。环境因素的控制也是关键的环节。
糖质原料以水果为主,原料处理主要包括根据成酒的特点选择品种、采摘分类、除去腐烂果品和杂质、破碎果实、榨汁去梗、澄清抗氧、杀菌等。
淀粉质原料以麦芽、米类、薯类、杂粮等为主,采用复式发酵法,先糖化、后发酵或糖化发酵同时进行。原料品种及发酵方式的不同,原料处理的过程和工艺也有差异性。中国广泛使用酒曲酿酒,其原料处理的基本工艺和程序是精碾或粉碎,润料(浸米),蒸煮(蒸饭),摊凉(淋水冷却),翻料,入缸或入窖发酵等。
(5)蒸馏取酒
所谓蒸馏取酒就是通过加热,利用沸点的差异使酒精从原有的酒液中浓缩分离,冷却后获得高酒精含量酒品的工艺。在正常的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3℃,将酒液加热至两种温度之间时,就会产生大量的含酒精的蒸汽,将这种蒸汽收人管道并进行冷凝,就会与原[FS:PAGE]来的科液分开,从而形成高酒精含量的酒品。在蒸馏的过程中,原汁酒液中的酒精被蒸馏出来予以收集,并控制酒精的浓度。原汁酒中的味素也将一起被蒸馏,从而使蒸馏的酒品中带有独特的芳香和口味。
(6)酒的老熟和陈酿
酒是具有生命力的,糖化、发酵、蒸馏等一系列工艺的完成并不能说明酿酒全过程就已终结,新酿制成的酒品并没有完全完成体现酒品风格的物质转化,酒质粗劣淡寡,酒体欠缺丰满,固以新酒必须经过特定环境的窖藏。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后,醇香和美的酒质才最终形成并得以深化。通常将这一新酿制成的酒品窖香贮存的过程称为老熟和陈酿。
(7)勾兑调味
勾兑调味工艺,是将不同种类、陈年和产地的原酒液半成品(白兰地、威士忌等)或选取不同档次的原酒液半成品(中国白酒、黄酒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参照成品酒的酒质标准进行混合、调整和校对的工艺。勾兑调校能不断获得均衡协调、质量稳定、风格传统地道的酒品。
酒品的勾兑调味被视为酿酒的最高工艺,创造出酿酒活动中的一种精神境界。从工艺的角度来看,酿酒原料的种类、质量和配比存在着差异性,酿酒过程中包含着诸多工序,中间发生许多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转化产生几十种甚至几百种有机成分,其中有些机理至今还未研究清楚,而勾兑师的工作便是富有技巧地将不同酒质的酒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调校,在确保酒品总体风格的前提下,以得到整体均匀一致的市场品种标准。
以大曲酒的酿造为例,其具体流程可用图表解析如下:
┌—→出窖堆放———┐
│ ↓
│ 大曲 发酵酒醅 高粱 谷糠 水
│ ↓ │ ↓ │
│ 打碎 │ 破碎 │
│ ↓ │ ↓
│ 碾细 │ 润料 清蒸
│ ↓ │ ↓ │
│ 过筛 │ 预蒸 │
│ ↓ │ ↓ │
│ 大曲粉 └———→配料←——————┘
│ │ ↓
│ │ 装甑 ┌——→ 酒头(作调味酒等)
│ │ ↓ │
│ │ 蒸粮、蒸酒———┼——→ 蒸馏酒(入库)
│ │ │ │ ↓
│ └———————┐ ↓ │ 贮存
│ │ 出甑 │ ↓
│ │ │ │ 勾兑
│ ↓ ↓ ↓ ↓
└————入窖发酵←加曲 ← 加水 尾酒 包装
↑ │ ↓
└———————————————┘ 成品酒
5. 请问中国白酒的详细酿造过程,以及现在的白酒主要由什么制成
新中国成立后,用白酒这一名称代替了以前所使用的“烧酒”或“高梁酒” 等名称。由于酿酒原料多种多样,酿造方法也各有特色,酒的香气特征各有千秋,故白酒分类方法有很多。
按最新的国家标准,将蒸馏酒分为中国白酒和其它蒸馏酒。
白酒的定义是: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白酒。
其它蒸馏酒的定义是:以谷物、薯类、葡萄及其它水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酿制而成的、高酒精度(含酒精18~40%)的酒.按所用的原料不同, 又有白兰地、威士忌、俄得克和其它蒸馏酒(如老姆酒)。
下面主要介绍中国的白酒种类。现代将白酒分为固态法白酒、固液结合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三类。
1 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艺分类
在固态法白酒中主要的种类为:
(1)大曲酒
大曲酒,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麦、大麦,加上一定数量的碗豆。大曲又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数名优酒均以大曲酿成。
(2)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态发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3)麸曲酒
这是解放后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以纯培养的曲霉菌及纯培养的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间较短,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为采用,此种类型的酒产量最大。以大众为消费对象。
(4)混曲法白酒
主要是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酿成的酒。
(5)其它糖化剂法白酒
这是以糖化酶为糖化剂,加酿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白酒。
固液结合法白酒的种类有:
(1)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
这种酒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2)串香白酒
这种白酒采用串香工艺制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
还有一种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
(3)勾兑白酒
这种酒是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
液态发酵法白酒
又称“一步法”白酒,生产工艺类似于酒精生产,但在工艺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传统工艺,酒质一般较为淡泊;有的工艺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弥补。
此外还有调香白酒,这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调香白酒经调配而成。
2 按酒的香型分
这种方法按酒的主体香气成分的特征分类,在国家级评酒中,往往按这种方法对酒进行归类。
(1)酱香型白酒
也称为酱香型白酒,以茅台酒为代表。酱香柔润为其主要特点。发酵工艺最为复杂。所用的大曲多为超高温酒曲。
(2)浓香型白酒
以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洋河大曲等酒为代表,以浓香甘爽为特点,发酵原料是多种原料,以高梁为主,发酵采用混蒸续渣工艺。发酵采用陈年老窖,也有人工培养的老窖。在名优酒中,浓香型白酒的产量最大。四川,江苏等地的酒厂所产的酒均是这种类型。
(3)清香型白酒
也称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为代表,其特点是清香纯正,采用清蒸清渣发酵工艺,发酵采用地缸。
(4)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特点是米香纯正,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剂。
(5)其它香型白酒
这类酒的主要代表有西凤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这些酒的酿造工艺采用浓香型,酱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艺,有的酒的蒸馏工艺也采用串香法。
3 按酒质分
(1)国家名酒
国家评定的质量最高的酒,白酒的国家级评比,共进行过5次。茅台酒、 汾酒、泸州老窖、五粮液等酒在历次国家评酒会上都被评为名酒。
(2)国家级优质酒
国家级优质酒的评比与名酒的评比同时进行。
(3)各省,部评比的名优酒
(4)一般白酒 一般白酒占酒产量的大多数,价格低廉,为百姓所接受。有的质量也不错。这种白酒大多是用液态法生产的。
4 按酒度的高低分
(1)高度白酒
这是我国传统生产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过65度。
(2)低度白酒
采用了降度工艺,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二 现代白酒酿造技术进展
1 微生物学研究
现代酿酒的基础之一是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从民国开始,对酿酒微生物进行研究,从大曲和小曲中筛选微生物,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主要目的是研究酒曲微生物的淀粉分解能力,以期提高出酒率,如五六十年代对大曲生产工艺技术的总结提高所做的工作;从八十年代开始,注重酒曲及酒窖泥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酒的风味的影响,以期提高酒的质量。如利用优良酒曲和酵母菌,在酒醅中泼洒己酸菌培养液等。
2 发酵工艺的研究
我国的白酒发酵技术虽源于黄酒,相对于黄酒历史而言,白酒的生产技术还很不完善,故现代对白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五六十年代,影响最大的改革是全面总结了“烟台操作法”,这个操作方法借鉴了酒精工业的麸皮曲及酒母制作两个关健技术,并结合传统的白酒工艺,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操作法。当时总结了其特点是:“麸曲酒母、合理配料、低温入窖、定温蒸烧”十六个字。
由于浓香型酒在名优酒中的产量最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许多工厂和研究机构对浓香型大曲酒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研究控制低温发酵,对发酵温度曲线进行部结,提出了前期缓升,中期挺坚,后期缓落的策略。
此外还采用回醅发酵,即长期反复发酵的酒醅,配加在新酒醅中,以老醅带新醅,进行发酵的措施。或采用回糟发酵。有的也采用回酒发酵,成品酒依次分为头级酒,二级酒,三级酒。二级酒倒回酒新酒醅中,再次入窖发酵,再次蒸馏,可将二级酒变为头级酒。
3 人工培养老窖
浓香型白酒采用泥窖发酵,在自然情况下,一个泥窖从建窖到窖的成熟,产出高质量的酒,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这对提高名优酒的产量极为不利。故名酒厂对人工老窖的培养作了大量的工作。
4 蒸馏技术的改进
蒸馏技术的提高,是提高酒质的重要环节,新技术采用缓慢蒸馏,量质摘酒,分批入库,串香法等措施。同时对蒸馏锅进行改革设计。
5 低度酒的研制
我国出口量最大的白酒,如广东的“玉冰烧”酒,酒度在29.5度,很受东南亚一带消费者的欢迎。国外的蒸馏酒酒度一般较低,在40 度左右,如果酒度超过43 度,则视为烈性酒。但是我国的白酒,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以及本身的一些特点,酒度往往在55度以上时,酒的香味才较好。大多数白酒的酒度在60度左右。酒度高的酒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知道,人的肝脏,可以分泌一种酶,叫“乙醛脱氢酶”,这种酶,可以将酒精(乙醇)分解掉,酒精就不会积累,人就不会酒精中毒,酒量大的人,往往是这种酶的分泌量较多,滴酒不沾的人,往往是不能分泌这种酶,故酒精中毒。据报道,我国人口中,酒量较小的比例较大,原因是有些人的体内不能分泌这种酶,或这种酶的分泌量少。故不能适应高度白酒。这对饮酒者的健康不利。低度白酒的研制势在必行。低度白酒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先将选择好的酒基单独加水降低酒度,澄清后,按一定的比例勾兑、调味、贮存、过滤。另一种方法是先按高度酒的生产方法进行勾兑、调味,然后加水降度、澄清、贮存、过滤。由于低度酒酒精度较低,一些芳香性的成份较难溶解其中,容易产生混浊的沉淀。故要进行“除浊”处理,将混浊的颗粒去除掉。另外,降低酒度所用的水也要经过处理。
6 后处理技术的进展
陈酿法:贮存老熟,一般用陶瓷坛陈酿效果好.
勾兑:这是决定酒质的重要环节,以往都是由富有经验的老师傅担任这项工作。现在利用计算机的勾兑技术也正在研究发展之中。
配加混合香酯(新工艺白酒)的研究:现在能够生产混合香酯。这是以硫酸为催化剂,将酒精和醋酸人工合成为乙酸乙酯,用酒精和高级脂肪酸合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酯.然后蒸馏分馏,净化处理后,进行毒性实验,证明无毒,可供食用,于是进一步制成混合各酯分的"混合香酯",作为调香剂加入到一般质量的白酒中。可提高白酒的质量。
酒香气成分的研究:白酒中的香气成分极为复杂,除了酒精(乙醇)之外,还含有数百种化学成分。白酒中的主要成份分为四大类:醇类物质、酯类物质、酸类物质和醛酮类物质。不同香型的白酒,其主体香气成分是不同的。如汾香型白酒中,乙酸乙酯是最主要的香气成分,乳酸乙酯的含量约为乙酸乙酯含量的30%,而己酸乙酯的含量较低。泸香型白酒中,主体香成分是己酸乙酯及适量的丁酸乙酯。而米香型白酒中的乳酸乙酯的含量比乙酸乙酯的含量较高。
7 白酒机械化生产
从古代到本世纪四十年代,白酒的生产都是人工操作,劳动强度非常大,如踏曲、翻曲、粉碎、酒醅的入窖和出窖都是靠人力。新中国成立后,在白酒生产的机械化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在许多方面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如用粉碎机代替了牲畜拉磨,将蒸馏器的“天锅”改为冷凝器,免去了人工经常换水。大曲的踏制改为曲坯成型机,人工推车送料改为皮带输送或桁车抓斗。陶坛贮酒也改为大容器贮酒,减少了酒的损耗,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白酒的包装设备也普遍实现了洗瓶、灌装、压盖、贴标流水线。
三 浓香型大曲酒生产技术
白酒生产技术随不同的种类而大不相同,在此不可尽述,在此仅简单介绍我国最具特色的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技术。
浓香型大曲酒,也称为泸香型大曲酒,是大曲酒中产量最大的酒种。我国名酒中大多数是浓香型。如四川及江苏省出产众多的中国名酒都属于这类。
浓香型大曲酒,以高梁为主要原料,采用中温培养的大曲,大曲用大麦、小麦、并配以一定比例的豌豆培养而成。发酵采用泥窖作发酵容器。酿造工艺极为复杂,其特点是:混蒸、续料。所谓混蒸,是说原料(高梁等)和发酵成熟的酒醅同时装入酒甑。在这种混合醅料中,还要配入一定比例的经过清蒸,去除杂味的谷糠,目的是使酒醅疏松。装入酒甑后,加热,在原料蒸熟的同时,也进行蒸馏,将酒醅中的酒精及其它香气成分蒸馏出来。所谓续料,举例说,总的原料需要100公斤的话,这100公斤原料不是一次性加入,而是分数次陆续加入,上面曾说过采用混蒸工艺,是将一部分原料和一部分酒醅混在一起同时进行蒸煮和蒸馏,也是这个道理。续料发酵时,每次加入一定比例的新原料,蒸馏蒸煮后,丢弃一部分经多次发酵、蒸馏的酒醅(这部分将被丢弃的酒醅,在发酵时及蒸馏时,都要放在指定的位置,便于区别)。经过蒸馏蒸煮后的混合醅料,冷却后,加入酒曲,重新送回到泥窖中继续进行发酵。蒸馏出来的酒,则要分别入库。因为在整个蒸馏过程中,最先蒸馏出来的酒与中间过程或最后蒸馏出来的酒,口味是不相同的。最先蒸馏出来的称为“头酒”,最后蒸馏出来的酒称为“尾酒”。这两部分酒的口味都不佳,但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间过程蒸馏出来的酒,可以作为原酒分别入库。原酒经检验,确定其等级,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贮存,酒的口味才较为柔和。贮酒最好是在放在陶坛中,在较低的温度下贮酒效果最好。贮酒时间分为半年或3年不等。最后勾兑成型。
现代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工艺,继承了传统的老五甑工艺,并有所改进。总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述:
┌—→出窖堆放———┐
│ ↓
│ 大曲 发酵酒醅 高梁 谷糠 水
│ ↓ │ ↓ │
│ 打碎 │ 破碎 │
│ ↓ │ ↓
│ 碾细 │ 润料 清蒸
│ ↓ │ ↓ │
│ 过筛 │ 预蒸 │
│ ↓ │ ↓ │
│ 大曲粉 └———→配料←——————┘
│ │ ↓
│ │ 装甑 ┌——→ 酒头(作调味酒等)
│ │ ↓ │
│ │ 蒸粮、蒸酒———┼——→ 蒸馏酒(入库)
│ │ │ │ ↓
│ └———————┐ ↓ │ 贮存
│ │ 出甑 │ ↓
│ │ │ │ 勾兑
│ ↓ ↓ ↓ ↓
└————入窖发酵←加曲 ← 加水 尾酒 包装
↑ │ ↓
└———————————————┘ 成品酒
四 液态法白酒生产技术与液固法新工艺
液态法白酒是产量最大的白酒,生产方法与酒精生产类似,但在调香,后处理等方面则有所不同。将液态法与固态法相结合,创造了一套生产白酒的新工艺,即利用液态发酵法生产质量较好的酒精作为酒基,对采用固态发酵法制成的香醅进行串蒸或浸蒸,制得新工艺白酒。其基本工艺流程如下:
薯干
↓
粉碎
↓←———————第一次配醅———┐
米糠、麸皮、麸曲、稻壳 配料 │
↓ │
润料 │
↓ │
蒸煮 │
↓ ←————— 第二次配醅 ——┤
冷却 │
↓ │
麸曲、生香酵母、酿酒酵母 →加曲、加酒母 │
↓ │
加水 │
↓ │
加香醅、加尾酒 → 混合 │
↓ │
入池发酵 │
清蒸后的稻壳——→ ↓ │
酒精 → 串香蒸馏———→出甑蒸馏—————┘
↓
新工艺白酒
6. 求自酿白酒浑浊,如何能变清澈。
白酒降度引起浑浊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白色片状沉淀、白色絮状沉淀、棕黄色沉淀和油状物等。经过梳理分析,主要是三部分原因引起的,即水质原因、原酒因素、生产过程因素。解决白酒浑浊的方法一一介绍。
1、冷冻过滤法
根据三种高级脂肪酸酯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的特点,将待处理的白酒冷冻至负15-负12℃,保持数小时后,高级脂肪酸脂积聚致颗粒增大析出,可在低温状态下吸取上清液过滤,并去除絮状沉淀物,即可获得澄清透明的低度白酒。 由于过滤的是油状物,一般要采用石棉、纤维素粉等助滤剂。
由于该种方法投资大、费用高,特别是需要一套高制冷的冷冻设备和低温过滤房间,且温度必须在-12℃以下,会产生1%-2%的浪费,因此,较少采用(特别是南方)。尽管北方可以利用冬季室外温度低的自然条件进行冷冻除浊,但受温差、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过滤速度慢,因此,建议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考虑。
2、吸附法
原理:利用吸附剂表面许多微孔形成的巨大表面张力,对低度白酒中的沉淀物质进行吸附。吸附能力与分子大小成正比,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等油性高级脂肪酸酯的化学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键,均与其他微量成分差别大,易被吸附。
一般来说,吸附剂作用的强弱与其性质和结构关系密切,吸附能力与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大小有关,表面积愈大,吸附能力愈强,吸附剂孔隙愈多,平均微孔径与被吸附分子的大小尺寸匹配性愈好,那么吸附能力愈强。
使用原则:既去除酒中沉淀性物质,又不使酒中的香味物质产生较大损失,同时不会影响酒体的风格和特点。
3、硅藻土过滤
硅藻土是单细胞藻类植物遗骸的矿物成分,为非品质的氧化硅,由于壳体上微孔密集,堆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因此具有较强的吸附力和过滤性能,能吸附大量微细的胶体颗粒、滤除粒子和细菌。目前使用较多,有一定的普遍性,有时也会出现处理不彻底的现象,一定要选用材质好的硅藻土过滤机和介质。但据报道,美国提出有些硅藻土存在毒性问题。
4、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超滤法)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其选择性地使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及其酯类不能通过,而其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酸、醇、酯类能通过微孔孔径的超滤膜,并通过位于膜表面的微孔的筛选,可以有效地截留沉淀性物质,并可以通过等压冲洗和反冲洗进行再生。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由于酒体是酵类物质,所以膜材料要具有对醇的稳定性;二是膜要有适宜的孔径和孔分布,以使酒的有效成分能通过膜,而有害成分被膜截留。这种效果明显,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普及,使用成本逐步降低。
5、再蒸馏法
酒中三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在蒸馏时多积累于酒头和酒尾中,利用它们不溶于水的特点,将基础酒加水稀释至酒精体积分数为30%,再进行蒸馏,并截头去尾,这样所得的酒再加水稀释时不会出现浑浊,但这种方法使酒中的香味物质损失较多,消耗能源大,生产成本高。
专栏
全套小曲白酒酿造法
作者:王杰酿酒
¥89.9
11人已购
查看
6、增溶法
使用增溶剂(或称助溶剂)等表面活性剂(即吐温昆合物)改变液体的表面张力,产生增溶作用,可保留原酒的香味成分,对保持酒的风味有重要作用。表面活性剂能使浑浊的低度白酒在不除去沉淀性物质和全部保留原酒中固有风味物质的前提下变得清亮透明,这样既不减少白酒中香味成分的含量,又不影响香味成分的配比,是白酒除浊技术中最简单、最方便、成本最低的一种方法。而且不仅局限于处理低度白酒。
表面活性剂是由非极性的亲油的碳氢链部分和极性的亲水的基团共同构成的,这两部分处于分子的两端,形成不对称的结构,在低度白酒中形成亲油基向里、亲水基向外的层状或球状的分子聚集物(胶团)而呈溶解状态。这样,高级脂肪酸乙酯等油性分子进入表面活性剂胶团的中心或其夹缝中而为胶团的亲油基所溶解;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基一端伸在水中,亲油基一端吸附在白酒中浑浊物固体粒子表面,在固体表面层形成亲水性吸附层,从而使溶液稳定,并呈透明状态。添加适量的抗凝剂后,使白酒中的各种物质,尤其是沉淀性物质,在一定的酒精浓度和温度条件下,保持溶液的相平衡,防止溶质凝聚析出。
此间,相关人员也对增溶法进行了研究,有的还申请了国家专利。但该法缺陷是,处理的酒经振荡后会出现泡沫,影响酒的外观。由于当时的局限性,未深入进一步研究。
7. 白酒里面的酒精怎么提炼出来,用什么设备来过滤
在酒厂里是将低浓度的酒(实质上是酒精与水的混合物)放在酒精精馏塔版中水浴加热至酒精的权沸点以上,但又远远低于水的沸点,这样酒精就大量地从酒液中蒸发出来,通过上部的冷凝器重新变成液态酒精被收集起来,在此温度下,酒中所含的水份却不会被大量蒸发而留了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尚有少量水挥发,所以得到的酒精不会太纯,大概在95%左右,可反复蒸馏得到纯度较高的酒精。
8. 唐三镜酿酒技术:为什么白酒酿造过程中需要过滤
他的技术不清楚,白酒技术还是知道一些。
白酒过滤,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个是白酒生产过程中的杂质过滤掉,比如生产过程中的管道、贮存罐等等不是特别干净。二是白酒中有一些香味物质因为酒度不一样,溶解度发生变化,导致白酒失光。
9. 关于酿酒的一些问题
你的问题
很多啊!
1.曲一般是用
小麦大麦
等粉碎加水
入房
发酵形成的,发酵时自然会富集
很多酿酒有益的
微生物
,它是酿酒用的
糖化发酵剂
。
2.
粮食
酿酒是
酿酒酵母
的发酵及一些产酯微生物产香。淀粉糖化然后无氧发酵生成
乙醇
。
酿醋是发酵产生乙醇微生物的有氧呼吸产生醋酸。
榨油是粮食本身还有的脂类成分。
3.粮食
和果子
都能酿酒是含糖都可以进行发酵产乙醇。
4.
啤酒
白酒
是使用的微生物不同,发酵的
工艺
不同,使用产生不同的结果。
5.白酒高低度分别是本来出来的
原酒
大概70多度,这个不适合大多数人饮用,会加水还有一些特殊
风味
的
调味酒
进行勾兑到合适的度数。一般有55、52、45、38度等。
10. 唐庄酱酒鉴评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想喝酱酒推荐选择贵州茅世原酒业。酱酒鉴评一般以感官鉴评为主,也可以通过科学仪器分析酱酒详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