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草酸清洗反渗透膜的浓度是多少
草酸清洗反渗透膜,一般使用浓度为百分之二的草酸溶液,并应将pH值控制在二到四之间(用氨水溶液调整pH值)。通常需按特定的次序使用各种不同的清洗药品进行清洗,以获得最佳的清洗效果。
基本信息
草酸,即乙二酸,最简单的有机二元酸之一。结构简式HOOCCOOH。它一般是无色透明结晶,对人体有害,会使人体内的酸碱度失去平衡,影响儿童的发育,草酸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草酸可以除锈。草酸遍布于自然界,常以草酸盐形式存在于植物如伏牛花、羊蹄草、酢浆草和酸模草的细胞膜,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含有草酸盐。
介绍
草酸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并在不同的生命体中发挥不同的功能。 研究发现百多种植物富含草酸,尤以菠菜、苋菜、甜菜、马齿苋、芋头、甘薯和大黄等植物中含量最高,由于草酸可降低矿质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在人体中容易与钙离子形成草酸钙导致肾结石,所以草酸往往被认为是一种矿质元素吸收利用的拮抗物。
性状
无色单斜片状或棱柱体结晶或白色粉末、氧化法草酸无气味、合成法草酸有味。150~160℃升华。在高热干燥空气中能风化。1g溶于7ml水、2ml沸水、2.5ml乙醇、1.8ml沸乙醇、100ml乙醚、5.5ml甘油,不溶于苯、氯仿和石油醚。0.1mol/L溶液的pH值为1.3。相对密度(d18.54)1.653。熔点101~102℃(187℃,无水)。低毒,半数致死量(兔,经皮)2000mg/kg。
存在
草酸遍布于自然界,常以草酸盐形式存在于植物如伏牛花、羊蹄草、酢浆草和酸模草的细胞膜,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含有草酸钙。草酸是植物特别是草本植物常具有的成分,多以钾盐或钙盐的形式存在。秋海棠、芭蕉中以游离酸的形式存在。
常见草酸盐
1、草酸钠2、草酸钾3、草酸钙4、草酸亚铁5、草酸锑6、草酸氢铵7、草酸镁8、草酸锂
工业制法
草酸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甲酸钠法、氧化法、羰基合成法、乙二醇氧化法、丙烯氧化法、一氧化碳偶联法。反应式
1.甲酸钠法一氧化碳净化后在加压情况下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甲酸钠,然后经高温脱氢生成草酸钠,草酸钠再经铅化(或钙化)、酸化、结晶和脱水干燥等工序,得到成品草酸。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合成压力一般为1.8-2.0MPa。脱氢温度为400℃。
2.氧化法以淀粉或葡萄糖母液为原料,在矾触媒存在下,与硝酸-硫酸进行氧化反应得草酸。废气中的氧化氮送吸收塔回收生成稀硝酸。
3.羰基合成法一氧化碳经提纯到90%以上,在钯催化剂存在下与丁醇发生羰基化反应,生成草酸二丁酯,然后通过水解得到草酸,此法分为液相法和气相法两种,气相法反应条件较低,反应压力为300-400kPa。而液相法反应压力为13.0-15.0MPa。
4.乙二醇氧化法以乙二醇为原料,在硝酸和硫酸存在下,用空气氧化而得。
5.丙烯氧化法 氧化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用硝酸氧化,使丙烯转化为α-硝基乳酸;然后进一步催化氧化得到草酸。第二步也可采用混酸为氧化剂。丙烯氧化法生产工业级草酸二水化合物,以丙烯计总收率大于90%。
原料消耗定额:焦炭(84%)510kg/t、硫酸(100%)950kg/t、烧碱(100%)920kg/t。
自然界中草酸通常以盐的形式存在于许多植物细胞膜中。从前工业上用木屑和强碱在240~250℃共熔,首先制取草酸盐,再经酸化即得草酸。后来,采用甲酸钠脱氢法生产草酸。工业上取一氧化碳(如黄磷生产尾气)经苛性钠吸收后,制得甲酸钠,后者在380℃下脱氢得到草酸钠,再经石灰、硫酸处理,制成草酸。
⑵ 二级反渗透停用后,膜的最佳保护措施是什么
膜元件短期保存应如何保护
因芳香族聚酰胺反渗透膜与含有残余氯的水接触将给膜元件造成无法修复的损伤,所以在对反渗透设备及管路进行杀菌、化学清洗或封入保护液时应保证配制药液的水中不含任何残余氯。如果有残余氯存在,要使用亚硫酸氢钠还原残余氯,并保持足够的接触时间以保证还原完全。
短期保存方法适用于RO膜停止运行5~30天的反渗透系统。此时反渗透膜元件仍安装在 RO 系统的压力容器内。保存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 用给水冲洗反渗透系统, 同时注意将气体从系统中完全排除。
② 将压力容器及相关管路充满水后,关闭相关阀门,防止气体进入系统。
③ 每隔5天按上述方法冲洗一次。
膜元件长期停用保护措施
如果反渗透膜停用30天以上,膜元件仍安装在压力容器中的反渗透系统。
应该进行如下保护:
① 清洗反渗透系统中的膜元件。
② 用反渗透产出水配制杀菌液,并用杀菌液冲洗反渗透系统。杀菌剂的选用及杀菌液的配制方法可参见膜公司相应技术文件或与膜公司当地代表处联系以获取有关技术建议。
③ 用杀菌剂充满反渗透系统后,关闭相关阀门使杀菌液保留于系统中,此时应确认系统完全充满。
④ 如果系统温度低于27℃,应每隔30天用新的杀菌液进行第②、③步的操作;如果系统温度高于27℃,则应每隔15天更换一次保护液 (杀菌液)。
⑤ 在反渗透系统重新投入使用前,用低压给水冲洗系统1h,然后再用高压给水冲洗系统 5~10min,无论低压冲洗还是高压冲洗时,系统的产水排放阀均应全部打开。在恢复系统至正常操作前,应检查并确认产品水中不含有任何杀菌剂。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欢迎交流。。。
⑶ ro膜什么意思 ro反渗透膜作用及原理
RO是Reverse Osmosis的缩写,即反渗透。反渗透膜是一种60年代发展起来的膜分离技术,能够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反渗透膜过滤掉水中的杂质。
反渗透技术是利用膜分离过滤技术,其核心在于利用压力使水分子通过膜,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则无法通过。这种技术源于美国宇航科技,逐渐转化为民用,并广泛应用于科研、医药、食品、饮料、海水淡化等领域。
反渗透膜的孔径非常小,相当于头发丝的百万分之一,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钙、镁、细菌、有机物、无机物、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等杂质,净化后的水清澈甜美。反渗透膜作为纯水机净化的核心元件,能够为家庭和企事业单位提供饮用净水。
反渗透膜的清洗方法分为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通常采用物理清洗即可。化学清洗的频次越高,对反渗透膜的损伤越大,影响膜系统的使用寿命。常用的清洗剂包括硝酸、磷酸、草酸、拧棱酸和氢氟酸以及NaOH、KOH等碱类。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氯进行清洗,用量为200-400mg/L活性氯。
反渗透膜的正确安装步骤包括取出膜元件、安装盐水密封圈、装填膜元件、安装连接插件、装填后续膜元件、安装连接插件、安装供给水侧的端板等。正常使用寿命为3-5年左右,期间应注意定期更换前置滤芯,以保护RO膜的使用寿命。
⑷ 反渗透膜清洗方法有哪些
反渗透膜清洗方法:1、1%-2%柠檬酸溶液或0.4%HCl溶液,适用于铁污染及碳酸盐结晶污堵;2、0.2%NaClO+0.1%NaOH溶液,适用于清洗由有机物及活性生物引起的超滤膜组件的污染;3、0.3%H2O2+0.3%NaOH溶液,适用于清洗由谷氨酸发酵液引起的超滤膜组件的污染;4、1%甲醛溶液,适用于细菌污染的超滤。
反渗透膜清洗力度要视工作量、污垢量、周期而定,短周期运行进行一般的低压清理即可,保证压力容器水质新鲜,清洗半个小时即可,称为物理清洗;而长周期运行,且工作强度较高的反渗透系统就要添加药剂进行系统的清洗和维护,称为化学清洗。化学清洗一般用到的药剂有柠檬酸溶液、柠檬酸铵溶液、加酶洗涤剂、浓盐水等。
清洗步骤流程
1、彻底清洗药液箱。
2、安装干净滤芯、过滤器。
3、药液倒入药液箱,循环清洗药液经过滤器返回至清洗药液箱,并加热清洗。
4、注意洗液PH值,适合的范围在2.0-3.5之间,并记录反渗透产品水侧和浓缩水侧的PH值。
5、反渗透设备水管连接清洗系统进行反渗透的第一级清洗,缓慢开启清洗泵,观察排出水为清洗液时,将浓水管路连接回清洗系统;开始循环清洗30分钟,再浸泡30分钟,其次再循环清洗15分钟结束。
6、反渗透膜其它段的清洗重复步骤5即可,直致所有反渗透所有组件清洗完毕。
⑸ 反渗透阻垢剂有没有必要加
反渗透阻垢剂又叫RO阻垢剂,众所周知,在反渗透系统中,给水系统进入反渗透系统后分成两路,一路透过反渗透膜的表面变成产水,另一路沿反渗透膜表面平行移动并逐渐浓缩,在这些浓缩的水流中包含了大量的盐分,甚至还有有机物、胶体、微生物和细菌、病毒等.在这些浓缩的盐分中,既有易溶解于水的离子,如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等,也有很多会形成不溶解于水的化合物的离子,如钙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生成碳酸钙,与硫酸根离子形成硫酸钙,另外,镁离子、钡离子、锶离子、硅酸盐等均存在浓缩后与相关离子形成不溶解于水的化合物的问题.为了防止不溶解于水的化合物的形成,需要在反渗透的给水中加入酸或者阻垢剂,阻垢剂在使用时通过“门槛效应”使的少量的阻垢剂吸附到微晶体的表面从而防止微晶体的长大和沉积,也可以通过对不溶解于水的离子的分散作用来防止反渗透膜上的“水垢”的形成。
⑹ ro反渗透膜怎么清洗
ro反渗透膜的清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酸洗法:
碱洗法:
氧化剂清洗法:
机械清洗法:
总结:具体的清洗方法需根据膜的污染情况和清洗剂的性质来确定。在清洗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清洗剂的浓度、温度和作用时间,以保护膜不受损伤。定期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和维护,可以延长膜的使用寿命,提高水质处理效果。如有需要,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建议。
⑺ 反渗透膜对硝态氮的去处率
65%。反渗透法去除率低且运行时间长,如利用醋酸纤维素膜做实验,进水20mg/L硝酸盐,连续运行1000h的去除率仅为65%。另外成本较高,膜易结垢,还需考虑后续浓水的处置。与反渗透法相比,电渗析不需要添加其他化学试剂,但成本同样较高,不适宜大规模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