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超滤净水器常见的功能故障有什么
虽然超滤净水器目前在日常使用中表现优异,较少出现质量问题,但与其他家电类似,超滤净水器偶尔也会出现故障,超滤净水器常见7种功能、故障现象及解决办法:
一、超滤净水器产水量下降,超过初始稳定产水量的20%
原因排查及解决方案:
1、超滤膜被污染,进行化学清洗和加药杀菌;
2、跨膜压差太小,增大进水压力,但不得超过0.3Mpa.且TMP小于0.2Mpa;
3、原液水质恶化,改善前处理,使之达到超滤进水要求;
4、原液温度降低,升高原液温度或加大进水压力但不得超过0.3Mpa.且TMP小于0.2Mpa;
5、预处理供水不足,检查及改进预处理;
6、维护不当,加强维护,并更换损坏设备;
7、后置活性炭堵塞;先把后置活性炭取下来,进水口朝下在地板上敲几下让堵在出水口的活性炭粉末散开,然后再装上去,如果还不出水就更换后置活性炭;
正在使用中的超滤净水器
二、超滤净水器出现异味或者出现白白的类似油渍一样的漂浮物。
原因排查及解决方案:
1、超滤膜里面的保护液的甘油;打开净水龙头让净水流动20-30分钟,直到没有异味。
2、滤芯脏了;更换滤芯。
三、超滤净水器产水水质不达标或截留效果降低。
原因排查及解决方案:
1、浓差极化,增大浓水回流量,加速膜管内流速;
2、断丝,查找出断丝处,并用环氧树脂进行修补;或更换超滤膜;
3、二次污染,改进出水后处理;
4、原水水质恶化,改善前处理,使之达到超滤进水要求;
5、过滤精度选择有误,更换适合的过滤精度的膜;
超滤净水器安装完成图
四、超滤净水器流出黑水
原因排查及解决方案:
1、活性炭第一次冲水时,释放表面的碳微粒,水呈黑色;黑水放完后,就可以安全使用;
五、超滤净水器用水时声响很大
原因排查及解决方案:
1、水压太高,机器前段安装减压阀(使进入机器内的水压控制在01.-0.3Mpa)进水阀关小一些或者净水龙头不要开得太大;
六、超滤净水器原水泵不启动
原因排查及解决方案:
1、进水压力过高,压力保护开关跳闸,调节超滤主机进水蝶阀,使进水压力小于0.3Mpa;
2、超滤水箱水位过高,等产品水箱水位下降到正常后才能启动;
3、超滤原水箱水位过低,等原水箱水位升高到正常后才能启动;
超滤净水器冲洗原理
七、超滤净水器反洗泵不启动
原因排查及解决方案:
1、反洗进水压力过高;解决方案:压力保护开关跳闸,调节反洗进水蝶阀,使进水压力小于0.2Mpa;
2、产品水位过低;解决方案:等产品水箱水位上升后才能启动。
以上就是超滤净水器在使用中常见的7大功能、故障问题,及有效的解决方案。
Ⅱ 超滤膜的净水原理是什么
超滤膜的过复滤原理是什制么?
超滤膜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每米长的超滤膜丝管壁上约有60亿个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径只允许水分子、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而较小细菌的体积都在0.02微米以上,因此细菌以及比细菌体积大得多的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机物等都能被超滤膜截留下来,从而实现了净化过程。在单位膜丝面积产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滤芯装填的膜面积越大,则滤芯的总产水量越多。
你所问的从内到外,还是从外到内,这两种都有,因为超滤膜有两种分别是:内压式和外压式
内压式的超滤膜就是从内到外。
外压式的超滤膜就是从外到内。
Ⅲ 你知道哪些关于超滤法的知识
超滤又称超过滤,用于截留水中胶体大小的颗粒,而水和低分子量溶质则允许透过膜。超滤的机理是指由膜表面机械筛分、膜孔阻滞和膜表面及膜孔吸附的综合效应,以筛滤为主。超滤膜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常用的超滤膜有:醋酸纤维素膜,聚砜膜,聚酰胺膜。超滤装置:主要有板框式、管式、卷式和中空纤维式等,与反渗透装置类似。
超滤工艺参数主要参数有膜通量、膜清洗和膜寿命。在操作压力为0.11~0.6Mpa,温度小于60℃时,超滤膜的膜通量以1~500L/m2h为宜。影响膜通量的因素有:进水流速、操作压力、温度、进水浓度和原水预处理等。膜必须定期清洗,以延长膜的寿命,正常使用的膜的寿命为12~18个月。超滤原理也是一种膜分离过程原理,超滤利用一种压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动力(压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胶体、颗粒和分子量相对较高的物质,而水和小的溶质颗粒透过膜的分离过程。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筛选可截留分子量为3x10000—1x10000的物质。当被处理水借助于外界压力的作用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膜表面时,水分子和分子量小于300—500的溶质透过膜,而大于膜孔的微粒、大分子等由于筛分作用被截留,从而使水得到净化。也就是说,当水通过超滤膜后,可将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胶体硅除去,同时可去除大量的有机物等。超滤原理并不复杂。在超滤过程中,由于被截留的杂质在膜表面上不断积累,会产生浓差极化现象,当膜面溶质浓度达到某一极限时即生成凝胶层,使膜的透水量急剧下降,这使得超滤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此,需通过试验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佳的工艺和运行条件,最大限度地减轻浓差极化的影响,使超滤成为一种可靠的反渗透预处理方法。
Ⅳ 如何克服膜分离过程中的浓差极化
在膜分离过程中,给水中的溶剂(水)在压力驱动下透过膜,溶质(离子或回不同分子量的答溶质与颗粒物)被截留,使溶质在滤膜表面处的浓度逐渐高于溶质在水溶液主体中的浓度,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溶质由膜面向本体溶液扩散,从而形成边界层,使流体...
Ⅳ 影响超滤膜运行的因素有哪些
温度对产水量的影响:
温度对超滤膜系统的水分子的活性增强,粘滞性减小,故产水量增加。反之则产水量减少,因此即使是同一超滤膜系统在冬天和夏天的产水量的差异也是很大的,温度与产水量的关系是成正比的。一般在允许的温度条件下,温度系统约为0.0215/1°C,即温度每上升一度,则相应的产水量增加2.15%,因此可以使用调节水温的方法来实现超滤系统的产水量的稳定一致。
水质变化:
一方面,进水水质经由10μ过滤后,保证浊度小于1NTV,浓度不大于百分之五,且水温应在5至40摄氏度之间,压力应不大于0.2MPa,在此基础上,保证进水回收率在80%以上,酸碱度为2至13之间。另一方面,水质异常也是影响超滤出水量的重要条件,包括在雨季,原水中所蕴含的颗粒物、悬浮物会增多,使浊度达不到相关要求。加之进水的主要来源是地表水,所蕴含的有机物较多,在压力不均衡和连接不紧密的情况下会混入一定质量的生水,被截留于超滤膜表面,致使定期的清洁难以维持,直接导致超滤出水量降低。
操作压力对产水量的影响:
在低压时超滤膜的产水量与压力成正比关系,即产水量随着压力升高而升高,但当压力值超过0.3mpa时,即使压力再升高,其产水量的增加也很小,主要是由于在高压下超滤膜被压密而增加透水阻力所致,因此在超滤系统设计应注意;
超滤过程:
原水在管道内或管道外流动,小分子溶质及溶剂穿过膜逐渐形成超滤液,并降低浓度,成为浓缩液,从而实现小分子溶质和溶剂分离和浓缩。超滤过程具有动态性,且膜不易堵塞,但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产生吸附作用,使超滤膜表面形成残渣等物质。因此,超滤的各项特征是保证出水量的必要条件。
进水浑浊度对产水量的影响:
进水浊度越大时,超滤膜受到影响的产水量越少,而且进水浊度大更易引起超滤膜的堵塞,在确定超滤膜产生量时也应考虑进水浊度的影响,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降低浊度的影响;
A、 增加前级预处理降低原水浊度;
B、 使用错流过滤方式,并降低系统回收率;
流速对产水量的影响:
流速的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虽不像温度和压力那样明显,流速过大时反而会导致膜组件的产水量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由于流速加快增加了组件压力损失而造成的,因此在设计超滤系统流速时,一定要控制在给定的流速范围内,流速太慢影响超滤分离质量,容易形成浓差极化,太快则影响产水量。
Ⅵ 超滤膜主要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超滤膜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回收率高,所得产品品质优良,可实现物料的高回效分答离、纯化及高倍数浓缩。系统制作材质采用卫生级管阀,现场清洁卫生,满足GMP或FDA生产规范要求。系统工艺设计先进,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操作与维护简便,工人劳动强度低。
2.处理过程无相变,对物料中组成成分无任何不良影响,且分离、纯化、浓缩过程中始终处于常温状态,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处理,完全避免了高温对生物活性物质破坏这一弊端,有效保留原物料体系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
3.超滤设备系统能耗低,生产周期短,与传统工艺设备相比,设备运行费用低,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学试剂,尤其是超滤技术的实验条件温和,与蒸发、冷冻干燥相比没有相的变化,而且不引起温度、pH的变化,因而可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失活和自溶。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备技术中,超滤主要用于生物大分子的脱盐、脱水和浓缩等。
超滤膜缺点:
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浓度。超滤膜的缺点是膜更换费用较高,技术设备投资很大。
Ⅶ 浓差极化对超滤和反渗透有何影响
由于浓抄差极化现象增大了膜两袭侧的渗透压,在同等工作压力作用下,系统的纯驱动压减小,与纯驱动压成正比的水通量将下降。与此同时,由于浓差极化现象增大了膜两侧的盐浓度差, 与盐浓度差成正比的盐通量将上升。因此,浓差极化现象将使反渗透系统的水通量下降及透盐率上升。
对超滤的影响没有反渗透严重。
Ⅷ 超滤膜分离实验中,什么是浓度极差
随着超滤膜抄使用时间的袭增加,膜的通量会逐渐减小,浓差极化现象就是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掌握其发生机理和降低这种现象发生的具体措施,对超滤膜膜分离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超滤膜浓差极化有哪些危害呢?
1.浓差极化使膜表面溶质浓度增高,引起渗透压的增大,从而减小传质驱动力。
2.当膜表面溶质浓度达到其饱和浓度时,会在膜表面形成沉积或凝胶层,增加透过阻力。
3.膜表面沉积层或凝胶层的形成会改变膜的分离特性。
4.当有机溶质在膜表面达到一定浓度时有可能对膜发生溶胀或溶解,恶化膜的性能。
5.严重的浓差极化导致结晶析出,阻塞流道,运行恶化。
Ⅸ 中空纤维超滤膜有什么缺点
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缺点
1、需要严格的预过滤。
2、清洗困难。
3、换膜费用高。一旦损坏,整只报废。
4、纤维管内流动阻力很大,压力损失较大,不宜处理黏稠液体。
Ⅹ 哪些因素会影响超滤膜组件截留分子量
会影响超滤膜组件截留分子量的因素:
1、进水压版力对纳滤膜的影响
进水压力本身并权不会影响盐透过量,但是进水压力升高使得驱动纳滤膜的净压力升高,使得产水量加大,同时盐透过量几乎不变,增加的产水量稀释了透过膜的盐分,降低了透盐率,提高脱盐率。当进水压力超过一定值时,由于过高的回收率,加大了浓差极化,又会导致透过量增加,抵消了增加的产水量,使得脱盐率不再增加。
2、进水TDS含盐量对纳滤膜的影响
渗透压是水中所含盐粉或有机物浓度的函数,含盐量越高渗透压也增加,进水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净压力将减小,产水量降低。透盐率正比于膜正反两侧盐浓度差,进水含盐量越高,浓度差也越大,透盐率上升,从而导致脱盐率下降。
纳滤膜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医疗、环保等等的行业都有所涉及,为了确保其应用性能的稳定性,应注意进水压力及进水TDS含盐量对纳滤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