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超滤膜的简介
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0.02微米的一种微孔过滤膜专。超滤膜采用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属滤方法为超滤膜过滤。以膜的额定孔径范围作为区分标准时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可区分为:微孔膜(MF)的额定孔径范围为0.02~10μm;超滤膜(UF)为0.001~0.02μm;逆渗透膜(RO)为0.0001~0.001μm。超滤膜的孔径只有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也就是说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大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粒径大于2~20纳米的颗粒。
Ⅱ 安装滤膜时为什么要毛面朝上
因为那是小孔径的过滤面,用来截流的。
限制菌落的生长。菌落只能透过滤膜吸收营养,限制菌落向四周生长,才可以分清。如果到过来,菌落和培养基大面积接触,菌落会和其他菌落长成一片,就没法分清了。
如果是光土工膜的话,是有光面毛面之分的。其产品分类有双光面土工膜、单毛面土工膜、双毛面土工膜,一般单毛面土工膜铺设施工的话,毛面是在上面的。
纳滤膜:孔径在1nm以上,一般1-2nm。是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的一种功能性的半透膜。
超滤膜用于超滤过程中的人工透膜。一般由高分子材料如:醋酸纤维素类、醋酸纤维素酯类、聚乙烯类、聚砜类及聚酰胺类等制成。
由于RO膜的孔径是头发丝的一百万分之一,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矿物离子能够通过,其它杂质及重金属均由废水管排出。所有海水淡化的过程,以及太空人废水回收处理均采用此方法。
纳滤膜被用于去除地表水的有机物和色度,脱除地下水的硬度,部分去除溶解性盐,浓缩果汁以及分离药品中的有用物质等。
超滤膜以压力为驱动力,膜孔径为1~100nm,属非对称性膜类型。孔密度约10/cm,操作压力差为100~1000kPa,适用于脱除胶体级微粒和大分子,能分离浓度小于10%的溶液。
0.45um的滤膜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的薄膜,叫做微孔滤膜,一般用作过滤流体用的。另外一种是接在注射器上的,里面也是一张很小的滤膜,主要是用来过滤注射液用的。
使用前应根据所滤液体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膜。如果该用水的滤膜,用了有机相的滤膜,你的液体抽滤不下去,该用有机膜的用了水滤膜,你的滤膜会溶掉的。滤膜有正反面,比较反光的一面是正面,不太反光的一面是反面。
滤膜水处理是固液分离技术,它是以膜孔把水滤过,将水中杂质截留,而没有化学变化,处理简易的技术,但因膜孔非常细小,相应的存在某些技术问题。在给水也有用生物膜处理原水的方法,但它与过滤膜分离技术不同。
Ⅲ 什么是超滤液
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液顷血浆蛋白,可以滤入肾小囊的囊腔而形成滤过液。这种滤过液就是超滤液。
尿液首先在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形成超滤液,人体每天正常生成的超滤液可以达到180升。超滤液进入肾小管后,称为小管液,那么肾小管和集合管可以把人体大部分的水分和各种溶质重吸收回血液,称之为重吸收。
除此以外,肾小管和集合管还有分泌的功能,可以将某些物质分泌入小管腔内,称为分泌。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人体正常每天生成的尿液只有1.5升。
(3)为什么超滤膜可以滤过维生素扩展阅读:
超滤技术:
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超滤原理也是一种膜分离过程原理.
超滤利用一种压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动力(压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胶体、颗粒和分子量相对较高的物质,而水和小的溶质颗粒透过膜的分离过程。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筛选可截留分子量为3x10000—1x10000的物质。当被处理水借闹磨陆助于外界压力的作用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膜表面时.
水分子和分子量小于300—500的溶质透过膜,而大于膜孔的微粒、大分子等由于筛分作用被截留,从而使水得到净化。也就是说,当水通过超滤膜后,可将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胶体硅除去,同时可去除大量的有机物等。
超滤原理并不复杂。在超滤过程中,由于被截留的杂质在膜表面上不断积累,会产生浓差极化现象,当膜面溶质浓度达到某一极限时即生成凝胶层,使膜的透水量急剧下降,这使得超滤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为此,需通过试验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佳的工艺和运行条件,最大限度地减轻浓差极化的影响,使超滤成为一种可靠的反渗透预处理方法。
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UItrafil-tration 简称UF)。能够将溶液净化,分离或者浓缩。超滤是介于微滤与纳滤之间,且三者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一般来说,超游段滤膜的孔径在0.05 um–1 nm之间,操作压力为0.1–0.5 Mpa。
主要用于截留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粒、细菌和病毒等大分子物质。超滤膜根据膜材料,可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按膜的外型,又可分为:平板式、管式、毛细管式、中空纤维和多孔式。目前家用超滤净水器,多以中空膜为主。
超滤膜的工作以筛分机理为主,以工作压力和膜的孔径大小来进行水的净化处理。以中空纤维为例。
以进水方式可分为外压式:原水从膜丝外进入,净水从膜丝内制取。反之则为内压式。内压式的工作压力较外压式要低。超滤膜在饮用水深度处理,工业用超纯水和溶液浓缩分离等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参考资料资料:网络-原尿
参考资料资料:网络-超滤技术
Ⅳ 超滤膜有什么作用
超滤膜能复够去除水中制能够找到的任何最为细小的颗粒物,超滤的颗粒截留范围一般可达到0.001-0.01微米,微滤的颗粒截留范围比超滤要高出1-2个数量级,一般为0.1-0.2微米。
目前人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水质受到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为了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得到可以饮用的水以及合格的工业用水,膜技术由于清洁、无污染、无相变等特色受到各行业广泛地关注。东丽超滤膜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苦成水淡化、造、食品医疗、锅炉补给水软化水、浓缩分离、工艺纯水、饮用水、废水回用等领域,而且它的重要性正在日益显著
Ⅳ 什么是中空纤维
中空纤维超滤膜
分离原理及特点
超滤技术是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结构对物质进行选择性分离。当液体混合物在一定压力下流经膜表面时,小分子溶质透过膜(称为超滤液),而大分子物质则被截留,使原液中大分子浓度逐渐提高(称为浓缩液),从而实现大、小分子的分离、浓缩、净化的目的。
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具有装填密度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分离过程为常温操作,无相态变化,节省能源,并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分离体系一般为动态过滤,可有效防止或减少被截留物在膜表面的沉积,维持较高的滤液透过量。膜表面沉积物的去除与膜通过通量的恢复,可采用正向清洗与反向清洗两种方式,也可以在线清洗。
清洗液一般是水或滤过液,也可添加化学药剂以提高清洗效果。
中空纤维组件必须在湿态下使用与保存。长期停用时,用0.5%甲醛或次氯酸钠水溶液保存。
膜装置系统可用双氧水、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等水溶液灭菌消毒。
应用实例 膜应用领域
制药工业符合GMP的水处理设备
中水处理设备
反渗透纯水设备
中空纤维超滤膜
养鱼场水处理设备
膜的应用领域
膜分离技术以其节能效果显著、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容易控制而受到广大用户的普遍欢迎。
选择适当的膜分离过程,可替代鼓式真空过滤、板框压滤、离子交换、离心分离、溶媒抽提、静电除尘、袋式过滤、吸附/再生、絮凝/共聚、倾析/沉淀、蒸发、结晶等多种传统的分离与过滤方法。
膜分离过程不仅为水与空气的净化提供了一条极为简便、有效的途径,而且它能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以提高产品的回收率。
从而在增加效益的同时,减少了产品在废水/废气中的流失,符合清洁生产工艺的要求与规范。
膜分离技术可以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行业中:
化学/染料工业
活性染料的脱盐、纯化、浓缩与回收
食品染料的脱盐、纯化、浓缩与回收
催化剂与贵金属的回收利用
脱氧、氧化、酯化、皂化、磺化、硝化、脱氢反应中液体的分离、纯化
甘油/己内酰胺/苯/染料活性剂等有机化工原料的回收
汽车/仪表及其它工业涂漆的浓缩回收
食品/饮料工业
啤酒/果酒/黄酒/葡萄酒的澄清除菌过滤
苹果、梨、草莓、橙、芒果、桃、梅、李、柠檬等果汁的澄清除菌过滤
苹果、梨、凤梨、草莓、橙、芒果、桃、梅、李、柠檬等果汁的脱水浓缩
葡萄酒/果酒/茶/咖啡芬香气味的浓缩保留
豆蛋白/乳清蛋白/白蛋白/单糖/多糖溶液的澄清与浓缩
乳清、奶酶及其他乳品的澄清、脱盐与浓缩
蔬菜抽提汁/西红柿汁的脱水浓缩
制药/生物工程
抗生素、维生素、有机酸、氨基酸、酶等发酵液的澄清除菌过滤
抗生素、维生素、有机酸、氨基酸等发酵液的蛋白剔除
酶、蛋白质、多糖制备过程中细胞碎片的剔除
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酶、多糖、蛋白质的纯化与浓缩
6-APA、7-ACA、7-ADCA及其他半合成抗生素的脱盐浓缩
中成药、保健品口服液的澄清除菌过滤
动物血浆、血清的浓缩精制
其他相关的脱盐浓缩、澄清除菌、蛋白剔除、细胞收集等分离过程
空气过滤
喷雾干燥过程中染料、抗生素、奶粉等的回收
电池厂金属镉、氧化铅粉尘的收集
粉碎过程中磷酸盐、氧化镁、二氧化钛、碳粉、水泥、碳酸钙的回收
包装过程中砂糖、染料、奶粉、味精等的回收
干燥过程中PVC、二氧化硅、活性碳、肥料等的回收
合成氨尾气中氢气的回收利用
其他一切有关的粉尘收集及空气除尘过程
水处理
饮用纯水(太空水)的制备
医药工业中注射用水/洗瓶水及其他无菌水的制备
电子工业中超纯水的制备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制备
饮料与化妆品工业中产品配方用水的制备
制造业中终端洗涤水的制备
饮用水纯化/苦碱水脱盐/海水淡化
废水循环与再生利用(零排放)
BOD/COD的最小化
垃圾填埋场渗出水的浓缩处理
染料、颜料、油漆、含油废水的处理
纸浆与造纸废水的处理及木素磺酸盐的回收
金属、食品、皮革、农药和除草剂废水的处理
纺织印染废水的处理及丝光废水的回收利用
微孔聚乙烯中空纤维的研制及其亲水化改性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拉伸法制备聚烯烃中空纤维微孔膜技术的跟踪和调研,结合本试验具体情况,首先进行了设备改造,设计制造了制膜用纺丝组件,改进了冷却成型装置。采用连续拉伸设备及工艺,研制出了具有良好透气性的聚乙烯中空纤维膜,经亲水化处理后,已获得透水性良好的亲水性膜,可应用于水净化处理及污水处理、气体吸收和物流分离等过程。
该项研究的成功,为进一步开发亲水性干态聚烯烃中空纤维膜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尽管目前由于受设备及原料限制,实现该创新存在一定困难,但是研制大孔径、高孔隙率、透水量大和亲水性稳定的聚烯烃中空纤维微孔膜,仍是膜技术领域中重要的发展方向。
Ⅵ 知识宝典-肾脏生理学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尿的生成和排出,肾脏能够排出机体代谢终产物、进入机体过剩的物质和异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动脉血压等,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肾脏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能够分泌肾素(参与动脉血压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及1α-羟化酶(将25-羟维生素D3转化为1, 25-二羟维生素D3,后者参与调节血钙水平)等。
尿生成包括三个基本过程:①血液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形成超滤液(滤过);②超滤液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选择性重吸收到血液(重吸收);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最后形成终尿(分泌)。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是尿生成的第一步,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质外,血浆中其余成分均能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内生成超滤液。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相当于一个过滤器,血液流经时,血细胞和蛋白质被阻挡留在血管内。肾小球毛细血管与肾小囊之间存在一道滤过膜,滤过膜由三层结构组成,分别为:细胞上有许多直径为70~100nm的小孔,称为窗孔;中间层:毛细血管基膜;外层:具有足突的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层,又称足细胞。不同物质通过滤过膜的能力取决于滤过物质分子的大小及其所带的电荷。
滤过膜的通透性不仅取决于滤过膜孔的大小(小通大阻),还取决于滤过膜所带的电荷(正通负阻)。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要想发生滤过,除了滤过膜提供的孔隙,还需要滤过动力,即有效滤过压。生理学上用有效滤过压来表示毛细血管任何一点的滤过动力。有效滤过压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之和。
在滤过膜提供的通透性及有效滤过压作用下,血液从毛细血管滤过进入肾小囊形成超滤液(原尿)。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的量化指标为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正常情况下,GFR约为125ml/min。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是指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即被肾小球滤过的肾血浆流量的部分。据测定肾血浆流量约为 660ml/min,则滤过分数为(125/660)×100%=19%。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系数、有效滤过压和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系数是指在单位有效滤过压的驱动下,单位时间内通过滤过膜的滤液量。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系数受滤过膜的有效通透系数和滤过面积的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系数的变化能够影响肾小球滤过率。有效滤过压的大小取决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肾血浆流量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滤过平衡点而非有效滤过压实现的。当肾血浆流量增大时,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反之,当肾血浆流量减少时,肾小球滤过率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