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们用超滤法提取多糖,多糖分子量是63000和263000,对应的超滤孔径应该是多少
1、一种玉米浸泡水中提取、提纯脂多糖的方法,其特征是本方法通过分别采用超滤法、等电点法、三氯乙酸法三种方法分离玉米浸泡水中的蛋白质,再用纳滤膜将浸泡水浓缩,并通过乙醇沉淀法进一步分离浸泡水中的蛋白质,最后,用活性炭将脂多糖从浸泡水中提取出来:(1)等电点法分离蛋白及普通多糖: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浸泡水中的PH值到7.3,将浸泡液通过分离机分离,在每分钟3000转转速下离心25分钟,分离沉淀上清液;(2)超滤法分离蛋白及普通多糖:选用截留分子量10万的超滤膜,对上述上清液进行超滤,取过滤液;(3)三氯乙酸法分离蛋白及普通多糖:在上述滤液中加入占其体积0.5%的三氯乙酸,搅拌30分钟,于每分钟3000转条件下离心25分钟,分离出含蛋白及普通多糖的上清液;(4)浓缩:采用纳米过滤装置,将分离蛋白及普通多糖后的浸泡水浓缩6-10倍,经纳滤膜过滤,取浓缩后的浸泡水;(5)再分离:在上述浓缩浸泡水中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使浸泡水中乙醇浓度达到30%,搅拌5分钟,于每分钟2600转下离心30分钟,分离后取上清液;(6)提取:将上述上清液PH值调整为6.50,加入占其重量1.5-2.5%的经处理的活性炭,搅拌15分钟,静置10分钟,最后过滤,分离取出吸附了脂多糖活性炭;(7)提纯:将吸附了脂多糖的活性炭装填于1.6×90厘米的色谱柱中,用10毫摩尔每升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10毫摩尔每升氯化钠进行洗脱,洗脱液流速为每小时8毫升,分步收集洗脱液,每管收集4毫升,共收集52管,将第27~36管洗脱液合并,冷冻干燥;将DEAE-葡聚糖凝胶A-50装填于1.6×40厘米的色谱柱中。取上述干燥产物0.25克,溶于6毫升的10毫摩尔每升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10毫摩尔每升氯化钠中,将其加入色谱柱。用浓度依次增加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氯化钠溶液进行洗脱,同时进行分步收集。每管收集6毫升,共收集60根管,洗脱剂流速为每小时8毫升;(8)脱盐:将第34~52根管的洗脱液合并,用葡聚糖凝胶G-15层析柱进行脱盐,以超纯水洗脱,最后冻干得到脂多糖成品。
② 做超滤实验时,超滤膜上标的10KD、30KD单位如何对应分子的大小是否单位越大,超滤得到的物质分子越小
超滤膜上标的10KD、30KD都是指截留率。单位越大,超滤得到的物质分子也越大。
③ 超滤原理的应用范围
超滤技术广泛用于水处理设备工艺中:
<1>. 反渗透的预处理,原水包括海水、地表版水、井水等。
<2>. 城市、乡镇权、农村供水处理。
<3>. 冷凝水回用,食品、饮料加工用水。
<4>. 制药用水除热源。
<5>. 处理地表水和井水用于饮用。
<6>. 深度处理废水进行回收利用。
<7>. 白酒的除浊,果酒、葡萄酒、黄酒的除菌、除浊。
<8>. 应用于食品、发酵、乳业中的浓缩处理。
④ 超滤后的中药提取液放几天又浑浊,为什么啊要怎么办
首先并不是每一种中药超滤后存放时间都是相同的 有些可能存放几天就浑浊了;其次超滤的技术和设备是否有问题?
重新超滤并向老师询问
⑤ 超滤设备的超滤设备用途
rightleder◆莱特.莱德 矿泉水:在矿泉水制造中,应用超滤技术,在工程设计中,将根据矿泉回水的水源水质分析报答告,针对性地选择膜的孔径和膜的类型,设计超滤设计。◆食品:乳制品、果汁、酒、调味品等食品的生产中逐步采用超滤技术,如牛奶或乳清中蛋白和低分子量的乳糖与水的分离,果汁澄清和去菌消毒,酒中有色蛋白、多糖及其它胶体杂质的去除等,酱油、醋中细菌的脱除,较传统方法显示出经济、可靠、保证质量等优点。◆医药:在医药和生物化工生产中,常需要对热敏性物质进行分离提纯,超滤技术对此显示其突出的优点。用超滤来分离浓缩生物活性物(如酶、病毒、核酸、特殊蛋白等)是相当合适的从动、植物中提取的药物(如生物碱、荷尔蒙等),其提取液中常有大分子或固体物质,很多情况下可以用超滤来分离,使产品质量得到提高。◆纯水、超纯水:工业用水的初级纯化,纯水超纯水制备RO预处理,纯水、超纯水终端处理。◆环保: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城市中水回用系统,电泳漆、油品的回收。◆发酵:生化发酵液分离与精制、酶的浓缩与精制、糖及木糖醇澄清过滤。
⑥ 超滤原理的超滤应用
超滤(Ultrafiltration)技术是一来种膜滤自法,也有错流过滤(Cross Filtration)之称。它能从周围含有微粒的介质中分离出10~100A的微粒,这个尺寸范围内的微粒,通常是指液体内的溶质。其基本原理是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介质,依靠膜两侧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滤膜阻留,从而达到分离、分级、纯化、浓缩目的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
⑦ 通用超滤膜可以过滤的物质有哪些
有机物,胶体,大的悬浮物,颗粒,细菌等
⑧ 超滤、微滤、纳滤的过滤标准是多少
1.超滤膜(UF):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2.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滤芯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更换。① PP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的粗滤,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② 活性碳:可以消除水中的异色和异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对泥沙、铁锈的去除效果也很差。③ 陶瓷滤芯:最小过滤精度也只0.1微米,通常流量小,不易清洗。
3.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自来水。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
4.反渗透(RO):过滤精度为0.0001微米左右,可滤除水中的几乎一切的杂质(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医药超纯水的制造。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的净化。
⑨ 超滤和纳滤的区别是什么
超滤膜:
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版穿过一定孔径的权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超滤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学试剂,缺点也比较显而易见,市面上的超滤机因过滤孔径较大,对重金属的清除有限,尤其不适合北方水垢较重地区。
纳滤膜:
纳滤是一种纳米级的新型分离膜,是介于超滤膜和反渗透膜之间的一种滤膜,它代表膜分离领域的最新成果,是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饮用净水处理方法所采用方法之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