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ASS工艺污泥浓度正常范围
污水处理厂是XX市第一座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其设计采用了先进的CASS工艺。该工艺通过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有效降解。预反应区利用微生物的酶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对进水水质和水量波动具有缓冲作用,有效防止污泥膨胀;主反应区则进行有机物质的降解,减轻后续沉淀池的负荷,提高固液分离效果。
污水处理厂设计的流量依据最高日最高时流量,为1531.25 m3/h。设计进水水质参考贵阳市城市污水水质,出水水质则严格遵循一级标准。具体设计进出水水质参数如下:
项目 BOD5(mg/l) COD (mg/l) SS (mg/l) NH3-N(mg/l) TP (mg/l)
进 水 200 300 200 30 4.0
出 水 ≤20 ≤60 ≤20 ≤15 ≤0.5
CASS生物池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一期工程建设了一个CASS生物池,二期工程再增加一个。预反应区分为两池,每池独立连续工作,单池尺寸为10.0×8.0×7米。主反应区则与之相连,共同实现高效处理污水。
该工艺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活性污泥的降解功能,还能够有效减少沉淀池的负荷,提高固液分离效果。通过合理设计和科学运行,CASS工艺能够确保污水处理厂高效稳定运行,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预反应区通过微生物的酶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为后续处理过程提供缓冲。主反应区则通过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减轻后续沉淀池的负荷,提高固液分离效果。
通过合理设计和科学运行,CASS工艺能够确保污水处理厂高效稳定运行,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整体运行效率。
⑵ 污水处理厂 最大设计流量
3万t/d=30000/24t/h=1250t/h 这是正常情况
通常在*系数1.1 既1375T/h
⑶ m3/d是什么单位名称
m3/d是体积单位名称,读作立方米每天。以下是关于m3/d的详细解释:
综上所述,m3/d是一个表示每天体积量的单位,广泛应用于工程、液体流量测量等领域。
⑷ 日处理水量10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设计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日益增多。根据日处理污水量,污水处理厂分为大、中、小型三种规模。近年来,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数量逐渐增多,如何搞好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尤其是小型污水处理厂,是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日处理水量在3000-20000立方米的小型污水处理厂为例,探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对于小型污水处理厂,SBR法及氧化沟法是首选。这两种工艺都具有较高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一般不设初沉池,工艺简化,节省占地,采用低负荷延时曝气方式运行,处理效果好,污泥好氧稳定,同时减少污泥产量。氧化沟的曝气方式主要采用表曝方式,而SBR工艺则省去二沉池和回流污泥泵房,使布置更加紧凑,且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对于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情况,不需要高调节池。在北方严寒地区,冬季室外气温较低,氧化沟的表曝曝气方式也不适宜。SBR池池深也不受限制,必要时可适当加深。
对于CAST工艺,它利用不同微生物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生长速率差异和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机理,将生物选择器与传统SBR反应器相结合,具有较强的除磷脱氮能力。但是,由于CAST系统引入了厌氧选择器,实际的除磷效果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对于低浓度进水的情况,CAST工艺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相较于传统SBR工艺,CAST工艺在除磷效果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因没有内回流而使处理更为简化。
设计参数方面,应考虑实际污泥负荷、周期数、高水位污泥浓度、排出比、泥龄等因素,并进行小试加以确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计参数可取值如下:实际污泥负荷为0.05-0.15 KgBOD/KgSS·d,周期数为3-6/d,周期工作时间为4-8小时,高水位污泥浓度为2-5g/L,排出比为1/3-1/6,泥龄为20-30d。
预处理方面,温度、pH值等一般不需要设置专门的调节池,因为SBR池本身实际上就是一个调节池。格栅的尺寸根据设计流量和总变化系数确定,例如,对于5000吨/日的污水厂,采用并联设置的粗细格栅,计算得格栅尺寸较小,考虑到人工格栅在栅渣量不多的情况下可能更为经济。
沉砂池一般选用钟式沉砂池或类似产品,沉砂池进出水渠采用相应尺寸的碳钢制作,方便施工安装,同时造价不高于钢筋混凝土池。曝气系统方面,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方式可分为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两大类,机械曝气适用于小型污水厂,具有噪音低、安装简单等优点。
脱水机一般采用带式脱水机,设备费用不高,不必连续运行。总图布置方面,考虑到污水厂较小,各构筑物之间一般用渠道相连,既节省占地,又减少水头损失。对于采用SBR法的小型污水处理厂,一般将沉砂池与SBR池通过渠道相连、污泥浓缩池与脱水机房和泥饼堆放场合建。
环保措施方面,应尽量采用潜水电机,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噪音。对于曝气系统,应选用机械曝气方式,同时在处理构筑物增设上部建筑或加盖以隔绝臭气。采用阳光板或压形钢板拱形罩棚可增强美观,便于维护管理,但在严寒地区应注意冬季结露问题。在混凝土盖板上填土种植绿化,可增加全厂的绿化面积,适用于需采用自重抗浮的情况。
总的来说,对于日处理水量在3000-20000立方米的小型污水处理厂,应采用SBR法或CAST工艺,并在设备选择、总图布置、环保措施等方面根据实际工程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案,以达到节省工程投资、降低经营成本的目的。在排水管网设计方面,宜采用混合制排水体制,并注意合流污水的溢流问题,如合理确定截流倍数、雨水调蓄、环境评价及分流制管网与排水系统的连接。此外,设计规模的确定、处理工艺类型及选择、处理工艺参数的设定等也是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⑸ 氧化沟工艺日处理7万吨城市污水的处理厂,是个什么水平
你的7万吨/d的处理规模已经算是大中型污水处理厂了,对于污水处理厂的划分一般按以下原则,你可以参考:
规模>10万吨/d的属大型污水厂,一般建在大城市,基建投资以亿元计,年运营费用以千万元计,如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规模达100×104 m3/d。
中型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为(1~10万吨/d,一般建于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郊县,基建投资几千万至上亿元,年运营费用几百万到上千万元。
规模<1万吨/d的属小型污水处理厂,一般建于小城镇,基建投资几百万到上千万,年运营费用几十万到上百万;目前这类污水厂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小城镇较多。
另外,你做本科毕业设计合流分流与否应该不是你要考虑的重点,你应该把重点放在工艺流程选择、解读上以及进出水水质处理、污泥衡算上面。
⑹ 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怎么求,日设计流量和最大设计
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量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工业排水量、生活污水量以及雨水量等。具体来说,这些不同类型的排水量需要分别计算,然后汇总得出总的处理量。
工业排水量根据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量来确定,生活污水量则根据居民日常用水习惯和人数估算。雨水量则是根据当地降雨情况计算,包括年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等。
确定了这些排水量之后,需要计算平均日流量。平均日流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平均水量。这需要根据历史数据或预测数据来估算。
在计算出平均日流量后,还需要考虑水量变化系数K。K值反映了实际处理量与设计处理量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预测污水处理厂的最大处理能力。
通过计算K值并将其应用于平均日流量,可以得到最大流量。具体公式为:最大流量 = K × 平均日流量。K值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手册或设计规范来获取,不同的地区和条件下,K值可能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流量应考虑各种可能的最大流量情况,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能够满足各种条件下的处理需求,从而保障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厂,其处理量的计算方法和考虑因素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具体计算时,还需要参考当地的排水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⑺ 2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该选择何种工艺
按《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推荐,20万t/d规模大型污水厂一般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10-20万t/d污水厂可以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AB法等工艺,小型污水厂还可以采用生物滤池、水解好氧法工艺等。对脱磷或脱氮有要求的城市,应采用二级强化处理,如A2/O工艺,A/O工艺,SBR及其改良工艺,氧化沟工艺,以及水解好氧工艺,生物滤池工艺等。
处理方法比较:
氧化沟——技术比较:①污水在氧化沟内的停留时间长,污水的混合效果好;②污泥的BOD负荷低,对水质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经济比较:可不单独设二沉池,使氧化沟二沉池合建,节省了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
使用范围:中小流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稳定性:一般
SBR法——
技术比较①处理流程短,控制灵活;②系统处理构筑物少,紧凑,节省占地;
经济比较: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基建费用低30%
使用范围:中小型处理厂居多
稳定性:一般
A/O法——
技术比较①低成本,高效能,能有效去除有机物;②能迅速准确地检测污水处理厂进出水质的变化;
经济比较:能耗低,运营费用较低,规模越大优势越明显
使用范围: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稳定性: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