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污水 > 污水处理氨氮超标怎么解决

污水处理氨氮超标怎么解决

发布时间:2023-04-29 20:18:32

『壹』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高怎么处理

要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高,就要知道浓度高的原因。
可能导致氨氮超标的原因:
1、工厂偷排,导致废水超标排放、产生了高浓度氨氮
2、硝化菌受自身活性降低及氧传输浓度梯度下降
3、工艺本身的问题,曝气池单元停留时间偏小,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也就相对较弱。
解决办法
1、若发现出水氨氮接近排放标准上限时,应 加大进水及二级生化单元出水氨氮的检测频次,并应加强现场巡视,尤其是当污水收集系统中含有大量工业废水时,需加强夜间对提升泵房的巡视。若发现有明显工业废水的偷排现象,一方面要取样 化验及备查,另一方面应减少提升泵的开启台数甚 至关闭提升泵,将此部分污(废)水通过溢流管排出,以免破坏生化处理系统。若部分高浓度工业废 水已经进入初沉池,则应加大沉池的排泥量,避免其继续在系统内循环或进入后续主体生化处理单元。
2、若进入主体生化处理单元,并导致系统出水氨氮超标时,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 减少进水量,减小内回流比,延长好氧单元 的实际水力停留时间,提高硝化效果密切关注其他水质指标及污泥指标的变化;
(2) 尽量避免出现污泥解体或污泥膨胀现象;若出现该情况则应迅速向系统中投加氓凝剂或铁盐,改善污泥絮凝及沉降性能;
(3) 关注 pH 及 TP 情况,尽量保证系统处于弱碱性环境,必要时向系统中投加适量的Na2C03以补充硝化所需的碱度;
(4) 若反应器内TP浓度显著低于平时水平,则应向系统中补充适当的磷酸二氢饵或磷肥,改善污泥的絮凝效果及硝化能力;
(5) 加大外回流比、维持生化单元相对较高的 污泥浓度,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6) 适当提高 DO 浓度 (2.5 -4.0 mglL) ,改善 硝化效果;
(7) 待这部分污泥进入二沉池后,减少外回流量并增大剩余污泥排放量,将此部分污泥尽快进行 无害化处理;
(8) 若条件允许,可以分别测定污泥呼吸指数 及硝化速率,协助超标原因的判断;
(9) 加大取样化验分析频次,检验所采取的应 急措施对出水水质的改善效果,否则应更换其他方 法或多种方法联用,尽量缩短处理系统的恢复时间。

『贰』 污水处理中氨氮高怎么处理

处理污水中灶凯氨氮的方法:使用吹脱工艺、投加氨氮去除剂。

1、用氨吹脱工艺,主要是将水的pH值提到10.5~11.5的范围,在吹脱塔中反复形成水滴,通过塔内大量空气循环,气水接触,使氨气逸出。这种方法广泛用于处理中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常需加石灰,经吹脱可以回收氨气。

2、可以在污水中直接投加可以降低氨氮的浓度的氨氮去除剂,氨氮去除剂是一种含有特殊架状结构的高分子无机化合含则物,对氨氮的去除率达90%以上。可以将加入氨氮隐老唤废水至某一临界点以将氨氮氧化成氮气。

氨氮废含则水的来源

人类的活动也是水环境中氮的重要来源,主要包括未处理或处理过的城市生活和工业废水、各种浸滤液和地表径流等。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是水体中氮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大量未被农作物利用的氮化合物,被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带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

随着石油、化工、食品和制药等工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灶凯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含量急剧上升。氮在废隐老唤水中以有机态氮、氨态氮、硝态氮,以及亚硝态氮等多种形式存在,而氨态氮是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之一。

『叁』 废水氨氮超标怎么快速解决

一、内回流导致的废水氨氮超标
内回流导致的氨氮超标有两方面原因:
1、内回流泵有电气故障(现场跳停仍有运行信号)、机械故障(叶轮脱落);
2、人为原因(内回流泵未试正反转,现场为反转状态)。
解决办法
1、及时发现问题,检修内回流泵;
2、内回流已经导致氨氮升高,检修内回流泵,停止或者减少进水进行闷爆;
3、硝化系统已经崩溃,停止进水闷爆,如果有条件、情况比较紧迫可以投加相似脱氮系统的生化污泥,加快系统恢复。
二、pH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
pH降低导致的氨氮超标,实际中发生的概率比较低,因为pH的连续下降是一个过程,一般运营人员在没找到问题的时候就开始加碱去调节pH了。
解决办法
1、pH过低这种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发现pH连续下降就要开始投加碱来维持pH,然后再通过分析去查找原因;
2、如果有硝化系统,需及时把硝化系统的pH值补充上来。
三、温度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北方无保温或加热的污水处理厂,因为水温低于硝化细菌的适宜温度,而且MLSS没有为了冬季代谢缓慢而提高,导致的氨氮去除率下降。
解决办法
1、设计阶段把池体做成地埋式的(小型的污水处理比较适合)
2、进水加热,如果有匀质调节池,可以在池内加热,这样波动比较小。
3、曝气加热,比较小众,目前还没遇到过,其实空气压缩鼓风时温度已经升高了,如果曝气管可以承受,可以考虑加热压缩空气来提高生化池温度。

『肆』 氨氮高了,高氨氮废水有哪些处理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氨氮废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水体中氨氮大量富集,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恶化,对水环境造成巨大危害,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社会影响巨大。因此,国家在氨氮废水的排放要求方面也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法规与排放标准。目前,除了合成氨、肉类加工、钢铁等12个行业执行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通常一级标准为25mg/L)外,其他均需遵守国家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该标准明确1998年后新建单位氨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5mg/L。
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和工艺有很多种,主要有物化法和生物法。物化法包括吹脱法、离子交换法、折点氯化法、化学沉淀法、膜分离法、高级氧化法、电解法、土壤灌溉法等。生物法包括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A/O、A2/O、SBR、氧化沟等。
1、物化法
1.1 吹脱法
在废水中氨氮多以铵离子(NH+4)和游离氨(NH3)的状态存在,两者保持平衡,平衡关系为:NH3+H2O→NH+4+OH-。这个平衡受pH值影响。当废水pH值升高时,OH-离子增多,该平衡反应向左移动,有利于NH+4生成游离态的NH3,从而使得游离氨所占比例增大,游离氨易于从水中逸出。当废水的pH值升高到11左右时,废水中的氨氮几乎全部以NH3的形式存在,再加上曝气吹脱的物理作用,则可促使NH3更容易从水中逸出,向大气转移。此外,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方程向左移动,也有利于NH3从水中逸出。依据此原理,可以采用吹脱法来去除废水中氨氮,吹脱法一般分为空气吹脱法、水蒸汽吹脱法(汽提法)和超重力吹脱法。
1.1.1 空气吹脱法
空气吹脱法去除氨氮的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通过外力将空气鼓入需要脱氨处理的废水中,同时在废水中使鼓入的空气和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溶解的游离态氨将穿过废水界面,向外界空气转移,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目前,空气吹脱法在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较多,吹脱速率高,处理费用相对较低,但随着氨氮浓度的降低,特别是当氨氮质量浓度低于1g/L以下时,吹脱速率显著降低。气液比、pH值、气体流速、温度、初始浓度等是影响吹脱法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现有吹脱装置主要有吹脱池和吹脱塔,由于前者效率低,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多采用吹脱塔装置。通常采用逆流操作,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以增加气—液传质面积,从而有利于氨气从废水中解吸。常用填料有拉西环、聚丙烯鲍尔环、聚丙烯多面空心球等。
空气吹脱法的优点是:具有稳定的氨氮去除率,工艺操作简单,氨氮容积负荷大等。缺点是:吹脱过程中易使填料层结垢,使废水流通不畅,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吹脱工艺需要调节废水pH值,需投加大量碱,从而使废水处理成本增高;另外,经空气吹脱处理后,废水中还含有少量氨氮,处理后的废水时常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因此,吹脱法通常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
1.1.2 水蒸汽吹脱法(汽提法)
汽提法去除氨氮的原理是:大量蒸汽与废水接触,将废水中游离氨蒸馏出来,以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当向废水中通入水蒸汽时,两液相在填料表面上逆流接触进行热和物质交换,当水溶液的蒸汽压超过外界的压力时,废水就开始沸腾,氨就加速转为气相。此外,气泡表面之间形成自由表面,废水中的氨不断向气泡内蒸发扩散,当气泡上升到液面上破裂释放出其中的氨,大量的气泡扩大了蒸发表面,强化了传质过程,通入的蒸汽升高了废水的温度,从而也提高了一定pH值时被吹脱的分子氨的比率。
汽提法适用于处理连续排放的高浓度氨氮废水,操作条件与空气吹脱法类似,氨氮去除率高,但汽提法工艺处理成本高,操作条件难控制,消耗动力高等。
1.1.3 超重力吹脱法
空气吹脱法和水蒸汽吹脱法一般采用填料塔作为吹脱设备,而超重力吹脱法是利用超重力设备———超重机取代传统的填料塔作为吹脱设备,以空气为气提剂,将水中的游离氨解吸到气相中的氨氮废水治理方法。
氨氮废水加碱调节pH值为10~11后进入超重机处理。废水经超重机分布器均匀喷洒在填料内缘,在超重力作用下,液体被填料粉碎成液滴,沿填料径向甩出,经筒壁汇集后从超重机底部流出。同时,空气经超重机进气口进入超重机壳体,在一定风压下,由超重机转子外腔沿径向进入内腔。在填料层内,气液两相在大的气液接触面积的情况下完成气液接触,将水中的游离氨吹出。气体送至除雾器,将夹带的少量液体分离后,至吸收装置,脱氨后排空。利用超重机的水力学特性与传递特性,可获得良好的吹脱效果并减少设备投资与运行费用。
与工业上传统仅使用塔设备的吹脱法相比,超重力法吹脱法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设备体积质量小,设备及基建费用少,过程放大容易,启动、停车迅速,运行更稳定;
(2)摆脱了重力场的影响,对物料粘度适应性广,操作弹性大;
(3)气相动力消耗小,物料停留时间短,传质系数大;
(4)去除氨氮效率高,有利于气相中氨的回收利用:
(5)能够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为可能的后续生化处理提供充足氧源。但是目前超重力法吹脱氨氮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应用较少,主要是因为该技术不够成熟。特别是大型的结构,仍需要根据具体的物系进行合理设计和试验。
1.2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一种特殊的吸附过程即交换吸附。其主要机理是:利用离子间的浓度差和交换剂上的功能基对离子的亲和力作为推动力达到吸附特定离子的目的。吸附过程是可逆的,吸附饱和的交换剂通过添加特定的解吸液可对交换剂上吸附的离子进行解吸,从而实现交换剂的循环使用。常见的交换剂有沸石等天然交换剂和人工合成的离子交换树脂两大类,而后者还可根据树脂上功能团的不同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天然沸石(主要是斜发沸石)对NH+4具有强的选择吸附能力,并且天然沸石的价格低于人工合成的离子交换树脂。因此,工程上常用沸石对NH+4的强选择性,将NH+4截留于沸石表面,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氨氮。pH值=4~8是沸石离子交换的最佳范围。当pH值<4时,H+与NH+4发生竞争;pH值>8时,NH+4变为NH3,从而失去离子交换性能。但是沸石交换容量容易饱和,吸附容量低,更换频繁,饱和后的沸石需再生才能再次使用。
离子交换树脂主要是利用特定阳离子交换树脂与水中的NH+4进行交换,交换后的树脂再通过解吸而还原。与沸石相比,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容量大,处理效果稳定,但目前对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多处于实验室阶段。
离子交换法的优点是去除率高,适用于处理中低浓度的氨氮废水。处理含氨氮10mg/L~20mg/L的城市污水,出水浓度可达1mg/L以下。但对于高浓度的氨氮废水,会造成短时间交换剂饱和,从而再生频繁,使处理成本增大,且再生液仍为高浓度氨氮废水,仍需进一步处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离子交换法常结合其它污水处理工艺来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先用其它方法作预处理,使经预处理后的废水浓度在100mg/L左右,然后再用离子交换法处理剩余氨氮废水。
1.3 折点氯化法
折点氯化法是将氯气通入氨氮废水中达到某一点,在该点时水中游离氯含量最低,而氨氮的浓度降为零。当通入的氯气量超过该点时,水中的游离氯就会增多,该点称为折点,该状态下的氯化称为折点氯化,折点氯化法的原理就是氯气与氨反应生成了无害的氮气。加氯量对反应有很大影响,当氯的投加量与氨的摩尔比为1∶1时,化合余氯增加,主要为氯氨。当该比例为1.5∶1时余氯下降至最低点即“折点”,反应方程式为:NH+4+1.5HClO→0.5N2+1.5H2O+2.5H++1.5Cl-。pH值也是主要影响因素,pH值高时产生NO-3,低时产生NCl3。为了保证完全反应,通常pH值控制在6~8,一般加9mg~10mg的氯气可氧化1mg氨氮。
折点加氯法的优点是氨氮去除率高(可达90%~100%),不受水温影响,处理效果稳定,反应迅速完全,设备投资少,并有消毒作用。缺点是由于在处理氨氮废水中要调节pH值,处理成本较高。同时液氯使用安全要求高且贮存时要求的环境条件高。另外,折点加氯法处理氨氮废水后会产生副产物氯代有机物和氯胺,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因此,折点氯化法多用于较低浓度氨氮废水,适用于废水的深度处理,工业上一般用于给水处理,对于大水量高浓度氨氮废水不适合。
1.4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原理是:向氨氮废水中投加磷酸盐和镁盐,使废水中的氨氮与磷酸盐和镁盐生成一种难溶性的磷酸氨镁沉淀(MgNH4PO4•6H2O),从而达到去除废水中氨氮的目的。
磷酸铵镁(MAP)又称鸟粪石,可溶于热水和稀酸,不溶于醇类、磷酸氨以及磷酸钠的水溶液,遇碱易分解、在空气中不稳定,升温至100℃时便会失水变为无机盐,继续加热至融化(约600℃)则会分解成焦磷酸镁。MAP可以用作饲料和肥料的添加剂,是一种很好的长效复合肥;也可用于涂料生产、氨基甲酸酯、软泡阻燃剂制造和医药行业。因此,磷酸铵镁脱氮除磷技术既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又可回收较有经济价值的MAP,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化学沉淀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效率高,经处理后产生的沉淀物MAP经进一步加工处理后,能成为性能优良的农家复合肥料。缺点是处理成本高。在处理氨氮废水过程中需加入大量价格昂贵的混凝剂。此外,去除1gNH+4-N可产生8.35gNaCl,由此带来的高盐度将会影响后续生物处理的微生物活性。因此,该方法一直停留在实验室规模未在工程上运用,较少用于实际氨氮废水处理。
1.5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包括反渗透法、液膜法、电渗析法等。
1.5.1 反渗透法
反渗透就是借助外界的压力使膜内部的压力大于膜外的压力,使小于膜孔径的分子(水)透过,大于膜孔径的分子截留在膜内,这种作用现象称作反渗透。其作用机理关键在于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半透膜上有好多细小的微孔,像水分子这样的小分子可以自由的透过,而大于半透膜上微孔的NH+4则不能通过。当溶液进入膜系统后,在外加压力的作用下半透膜就会选择性的让某些小分子物质透过,大分子物质NH+4则会留在半透膜内侧通过管道另外的出口排出。
反渗透装置处理废水需要对原水进行预处理,不然会损坏装置内的膜件,并且该装置需要高质量的膜。
1.5.2 液膜法
液膜法又称气态膜法,目前已应用于水溶液中挥发性物质的脱除、回收富集和纯化,如NH3、CO2、SO2、Cl2、Br2等。液膜法去除氨氮的机理是:采用疏水性中空纤维微孔膜,膜一侧是待处理的氨氮废水,另一侧是酸性吸收液,疏水的微孔结构在两液相间提供一层很薄的气膜结构。废水中NH3在废水侧通过浓度边界层扩散至疏水微孔膜表面,随后在膜两侧NH3分压差的推动下,NH3在废水和微孔膜界面处气化进入膜孔,然后扩散进入吸收液发生快速不可逆反应,从而达到脱除氨氮的目的。
液膜法具有比表面积大,传质推动力高,操作弹性大,氨氮脱除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适合处理含盐量较高、油性污染物含量低的高氨氮废水。氨氮或含盐量较高时,能有效抑制水的渗透蒸馏通量,减弱对吸收液的稀释作用;但当废水中含有油性污染物时,会造成膜的污染,使膜的传质系数不能得到完全恢复。由于废水的复杂性、膜材料的研发更新换代、可逆吸收剂的研发以及后续副产品的生产应用等多种原因,气态膜法脱氨工业化进程很慢,国内生产应用实例较少。不过对于高盐高浓度氨氮废水,气态膜处理成本较低,其应用前景广阔。
1.5.3 电渗析法
电渗析法的原理是:当进水通过多组阴阳离子渗透膜时,NH+4在施加的电压影响下,透过膜到达膜另一侧浓水中并集聚,从而从进水中分离出来,实现溶液的淡化、浓缩、精制和提纯。国内外专家在电渗析法处理氨氮废水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高选择性的防污膜仍在发展中,且对废水预处理的要求很高,电渗析法用于工业尚需时日。
1.6 高级氧化法
高级氧化法是通过化学、物理化学方法将废水中污染物直接氧化成无机物,或将其转化为低毒、易降解的中间产物。应用于脱除废水中氨氮的高级氧化法主要有湿式催化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
1.6.1 湿式催化氧化法
湿式催化氧化法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理废水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在特定的温度、压力下,通过催化剂作用,经空气氧化可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分别氧化分解成CO2、N2和H2O等无害物质,达到净化的目的。
湿式催化氧化法技术优点是:氨氮负荷高,工艺流程简单,氨氮去除率高,占地面积少等。缺点是:在处理氨氮废水中会使用大量催化剂,造成催化剂的流失和增加对设备的腐蚀,使氨氮废水处理成本增大。
湿式催化氧化法从处理效果上来说适合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但这种方法对温度、压力、催化剂等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反应设备须抗酸抗碱耐高压,一次性投资巨大,而且处理水量较大时费用很高,经济上不划算,目前在国内还鲜有工程应用的实例。
1.6.2 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废水的高级氧化技术,它可以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在特定氧化剂的作用下完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CO2和H2O,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处理方法简单高效,没有二次污染。但由于反应过程中需要的催化剂难以分离回收,使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1.7 电解法
电解法利用阳极氧化性可直接或间接地将NH+4氧化,具有较高的氨氮去除率,该方法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其缺点是耗电量大,因此并不适用于大规模含氨氮废水的处理。
1.8 土壤灌溉法
土壤灌溉法是把低浓度的氨氮废水(50mg/L)作为农作物的肥料来使用,该法既为污灌区农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又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土壤灌溉法只适合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当废水中的氨氮浓度低于50mg/L左右时,废水中的氨氮在土壤表层发生硝化作用,在土壤深度30cm左右达到峰值,随后由于脱氮等作用,在100cm处减小到10mg/L左右,在400cm以下土壤中未测出NH+4,直接污染到地下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2、生物法
生物脱氨氮的原理:首先通过硝化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氮(NO-2-N),再通过硝化作用将亚硝酸氮进一步氧化为硝酸氮(NO3-N),最后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酸氮还原成氮气(N2)从水中逸出。
生物法的优点是:可去除多种含氮化合物,对氨氮可以彻底降解,总氨氮去除率可达95%以上,二次污染小且运行费用低。然而生物法对水质有严格的要求,高浓度的氨氮对微生物活性有抑制作用,会降低生化系统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从而导致出水难于达标排放。
因此,生物法主要用来处理低浓度的氨氮废水,且没有或少有毒害物质存在,主要在处理生活污水以及垃圾渗滤液等方面应用较广泛。常见的氨氮废水生物处理工艺有传统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A/O、A2/O、氧化沟和SBR。
3、方法比较
根据废水中氨氮浓度不同可将废水分为三类:
(1)低浓度氨氮废水:氨氮浓度小于50mg/L;
(2)中浓度氨氮废水:氨氮浓度为50mg/L~500mg/L;
(3)高浓度氨氮废水:氨氮浓度大于500mg/L。

『伍』 污水处理中氨氮高怎么处理

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氨氮脱除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氨氮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例如:气水分离膜脱除氨氮。氨氮在水中存在着离解平衡,随着PH升高,氨在水中NH3形态差纯比例升高,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NH3的气态和液态两项达到平衡。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即吕.查德里(A.L.LE Chatelier)原理。在自然界中一切平衡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化学平衡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保持“假若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如浓度、压力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遵从这一原理进行了如下设计理念在膜的一侧是高浓度氨氮废水,另一侧是酸性水溶液或水。当左侧温度T1>20,PH1>9,P1>P2保持一定的压力差,那么废水中的游离氨NH4+,就变为氨分子NH3,并经原料液侧介面扩散至膜表面,在膜表面分压差的作用下,穿越膜孔,进入吸收液,迅速与酸性溶液中的H+反应生成铵盐。

全程自养脱氮的全过程实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其机理尚不清楚。Hippen等人发现在限制溶解氧(DO浓度为0.8·1.0mg/l)和不加有机碳源的情况下,有超过60%的氨氮转化成N2而得以去除。同时Helmer等通过实验证明在低DO浓度下,细菌以亚硝酸根离子为电子受体,以铵根离子为电子供体,最终产物为氮气。有实验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监测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发现在反应器处于稳定阶段时即使在限制曝气的情况下,反应器中任然存在有活性的厌氧氨氧化菌,不存在硝化菌。有85%的清庆销氨氮转化为氮气。鉴于以上理论,全程自养脱氮可能包括两步第一是将部分氨氮氧化为烟硝酸盐,第二是厌氧氨氧化。

『陆』 氨氮高了,怎么处理方法

氨氮(NH3-N)是总氮其中一种的存在形式,是硝化细菌的降解主要底物之一。
方法一:
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硝化反应,所以硝化细菌利用自身分泌的酶进行硝化反应,是降解氨氮的成本较低的一种方法。就是把氨氮降解成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但是该方法不能把去除总氮,所以是治标不治本。
方法二:
厌氧氨氧化,该方法是利用亚硝态氮和氨氮开展氨氧化反应,从而形成氮气到空气中。该方法成本更低,主要因为不需要曝气,剩余污泥产生量少。缺点是菌种适应条件苛刻,同时氨氮和亚硝态氮必须形成一定的比例,或者说都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反应,污水系统中亚硝态氮是一个中间环节,所以难以控制。
针对上述的问题,新尔特生物从全程硝化反硝化,到短程硝化反硝化,再到氨氧化去除总氮,形成了菌种的封闭链条降解,所以,去除总氮还需要从微生物核心反应机理上进行处理,新尔特生物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有兴趣的话可以联系看看,他们给做实验,并且一直是用数据说话,所以行不行拿出实验数据就知道了。

『柒』 污水处理氨氮高怎么办

含有氨氮污水的处理:

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

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7)污水处理氨氮超标怎么解决扩展阅读:

生活污水处理:

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法

生活污水→化粪池→厌氧池→人工湿地(种植根系发达、喜湿、吸收能力强的美人蕉、水葱、菖蒲等植物)经“过滤”后排放的方法进行处理,主要适用于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建成后运行费用基本为零,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

2、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方法

将城市生活污水输送到城市周围的农村,利用农村广阔的土地来净化城市生活污水。将是一劳永逸与一举多得的好方法。以日供应生活用自来水100W立方的大中型城市为例:普通的污水处理设施造价1000元/立方。

建设成本10亿,年运营成本100W立方/天×365×0.5元/立方=1.8亿.采用土壤净化法建设成本1000元/立方,年运营成本100W立方/天×365×0.1元/立方=0.4亿.同时年节约农用水资源3.6亿立方,节约化肥约1万吨/年,减少农药用量5吨/年。

3、生活污水处理新技术:分散式处理

生活污水分散式生物集成处理系统是针对生活污水的一种新型、经济环保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具备设备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安装简便等优势,利用生物强化技术对污染物进行高效降解,可实现对生活污水就地、就近处理,并达到水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的目的。

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具有设备占地面积小、无须铺设管网、设备集成度高等特点,因此基础设施费用及土建费用在整体投资中占比较小,仅30%左右,而约有70%的投资主要用于对污水处理设备的采购和安装。

『捌』 污水厂氨氮超标该如何选择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吸附法:膨润土、天然或合成沸石、高岭土、活性炭均可用于吸附废水中的氮和氮,其中合成沸石对铵离子的吸附容量最高。吹脱法:利用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的气液平衡关系,在碱性条件下分离氨氮的方法。一般认为,吹脱与湿度、PH值和气液比有关。化学沉淀法:可用氢氧化镁、磷酸或氢氧化镁沉淀废水中的氨氮。前者优于后者,最适pH为9-11,氢氧化镁与氨水的摩尔比为4: 1,磷酸与氢氧化镁的摩尔比为1.5:1,沉淀为磷酸铵镁。该方法可将废水中的氨氮降至1毫克/升..点加氯法是利用氨氮和氯气的反应,最终生成氮气,从水中去除。氯的用量符合氯化曲线。离子交换法,一般选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生物处理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脱氮,主要包括氨化、硝化、反硝化,最后将氮从水中去除。氨氮的含义: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动物有机质的含氮量一般高于植物有机质。同时,人和动物粪便中的含氮有机物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当水中氨氮含量增加时,指的是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结合态氮。氨氮超标原因:生活污水中的食物残渣等含氮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氨氮。
污水中氨氮的去除主要是基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硝化工艺,即延长曝气,可以降低系统负荷。氨氮不达标一般是溶解氧不足或污泥浓度低,只能通过增加溶解氧和污泥浓度,或投加种泥来解决。可能导致出水氨氮超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介绍以下几点:(1)污泥负荷和泥龄生物硝化是一个低负荷过程,F/M一般为0.05 ~ 0.15kg BOD/kgmlvss·d,负荷越低,硝化进行得越充分,NH3-N向NO3-N转化的效率越高。与低负荷相对应,生物硝化系统的SRT一般较长,因为硝化细菌的世代周期较长。如果生物系统的污泥停留时间过短,即SRT过短,污泥浓度低,则无法培养出硝化细菌,无法获得硝化效果。SRT的控制程度取决于温度和其他因素。对于以脱氮为主要目的的生物系统,SRT通常需要11 ~ 23天。(2)生物硝化系统的回流比一般大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主要是因为生物硝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混合物中已经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回流比过小,活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长,容易导致反硝化和污泥上浮。回流比通常控制在50-100%。(3)水力停留时间生物硝化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也比活性污泥法长,至少应在8小时以上。这主要是因为硝化速率远低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速率,所以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4)BOD5/TKNTKN是指水中有机氮和氨氮的总和,进水污水中的BOD5/TKN是影响硝化效果的重要因素。相同运行条件下,BOD5/TKN越大,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的比例越小,硝化速率越小,硝化效率越低。相反,BOD5/TKN越小,硝化效率越高。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发现,BOD5/TKN的最佳范围约为2 ~ 3。(5)硝化速率生物硝化系统的一个特殊工艺参数是硝化速率,是指单位重量活性污泥每天转化的氨氮量。硝化速率取决于活性污泥中硝化菌的比例、温度等诸多因素,典型值为0.02 GnH3-N/GML VSS× d. (6)溶解氧硝化菌是专性好氧菌,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停止其生命活动,硝化菌的摄氧速率远低于分解有机物的细菌。如果没有维持足够的氧气,硝化细菌将“竞争”少于所需的氧气。因此,需要保持生物池好氧区的溶解氧在2mg/L以上,特殊情况下需要增加溶解氧含量。(7)温度硝化菌对温度变化也非常敏感。当污水温度低于15℃时,硝化速率会明显下降,当污水温度低于5℃时,其生理活动会完全停止。因此,在冬季,污水处理厂尤其是北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氨氮超标是显而易见的。(8)pH硝化细菌对pH响应非常敏感,在pH 8 ~ 9范围内生物活性最强。当pH小于6.0或大于9.6时,硝化细菌的生物活性会受到抑制,趋于停止。因此,生物硝化系统混合溶液的pH值应尽可能控制在大于7.0。
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通常分为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两大类。化学处理包括:①吹脱法,利用水中氨氮的平衡关系,将pH调至碱性,使氨氮以NH3-N的非离子状态存在,最后用空气吹脱。(2)断裂点氯化法,利用氨氮和氯气的反应,最终生成氮气,将其从水中去除。氯的用量符合氯化曲线。③离子交换法,一般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生物处理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脱氮,主要包括氨化、硝化、反硝化,最后将氮从水中去除。现在生物脱氮有很多成熟的工艺,在水处理中很常见。我希望我的

『玖』 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快速去除氨氮

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如下:

1、吹脱法

吹脱法是在碱性条件下,将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进行分离,吹脱的效率和温度、PH、气液比有关联。

2、沸石脱氮法

沸石脱氮法是将沸石中的阳离子与废水中的NH4+交换,沸石通常在处理低浓度含氨废水或含微量重金属的废水时应用。

3、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运用膜的选择透过性以达到氨氮脱除的效果,这种操作方法简单方便,氨氮的回收率高,没有二次污染。

4、MAP沉淀法

MAP沉淀法是向有高浓度氨氮的废水中投入磷盐和镁盐。

5、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是使用强氧化剂将氨氮直接氧化成氮气。

『拾』 污水氨氮高了怎么处理

污水氨氮高的处理方法:加氢氧化钠调节水的PH值为11左右,通过氨氮吹脱塔用空气吹脱,去除率可达80%左右,仅仅通过这样的方法无法处理达标,还需后续处理。剩余的氨氮可以通过脱氮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去除:例如采用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的生物膜法进行处理。

氨氮:

氨氮是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即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动物性歼槐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

自然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中主要以硝酸盐氮(NO3)为主,以游离侍改袭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受污染水体的氨氮 叫水合氨,老兄也称非离子氨。非离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铵离子相对基本无毒。国家标准Ⅲ类地面水,非离子氨氮的浓度≤1毫克/升。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阅读全文

与污水处理氨氮超标怎么解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医疗废水国家排放标准 浏览:723
石英砂多介质过滤器厂家电话 浏览:61
lsc500树脂 浏览:182
污水处理电费占运行费用比 浏览:164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厂 浏览:53
天津工业废水治理企业 浏览:44
用什么洗空调滤芯 浏览:257
老式泰山25拖拉机提升器总成 浏览:965
污水泵空气开关跳闸为什么 浏览:235
sbs树脂可剥漆 浏览:961
温江净水过滤 浏览:13
小区饮水机废水能用吗 浏览:889
过滤网厂家58同城 浏览:112
广州医用超纯水器供水设备多少钱 浏览:952
大金空调室内机提升泵 浏览:172
正规滤芯怎么用 浏览:2
树脂包清洗 浏览:506
超滤膜净水器需要清洗一次 浏览:750
汽油滤芯螺丝滑丝了怎么办 浏览:274
临湘污水处理哪里有卖的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