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调节池的实际容积如何确定并考虑水质均衡因素
调节池的实际容积确定并考虑水质均衡因素的方法如下:
基于流量波动的理论容积计算:
考虑水质均衡因素:
搅拌与曝气装置的设置: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综合考虑流量波动和水质均衡因素,确定出合适的调节池实际容积,并确保后续污水处理的稳定和高效。
② 水处理技术 | 教你摸清调节池
调节池用以调节进、出水流量的构筑物。在污水处理厂上,调节池是为了使管渠和构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需在废水处理设施之前设置的水池。本文主要介绍污水处理站调节池的功能、设计、运行管理。
调节池指的是用以调节进、出水流量的构筑物。主要起对水量和水质的调节作用,以及对污水pH值、水温,有预曝气的调节作用,还可用作事故排水。
在污水处理站中,调节池的主要作用包括均质和均量,一般还可以考虑兼有沉淀、混合、加药、中和和预酸化等功能。对于有些反应,如厌氧反应对水质、水量和冲击负荷较为敏感,因此对于工业废水适当尺寸的调节池,对水质、水量的调节是厌氧反应稳定运行的保证。
调节池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调节池的容量、调节池的容积计算、调节池的计算尺寸、空气管计算等。设计实例中,若已知设计流量Q=41.7m3/h,停留时间T=5.0h,采用穿孔管空气搅拌,气水比为4:1,那么调节池有效容积就是V=QT=41.7×5.0=208.5m3。而调节池的平面形状为矩形,有效水深采用h2=2.5m,调节池面积就是F=V/h2=208.5/2.5=83.4m2。池宽B取6.0m,则池长为L=F/B=83.4/6.0=13.9m。保护高h1=0.6m,吃总高就是H=h1+h2=0.6+2.5=3.1m。空气管计算则是调节池内布置曝气管,气水比为4:1,空气量为Q=41.7×4=0.046 m3/s。利用气体的搅拌作用使来水均匀混合,同时达到预曝气的作用。
调节池的设计要求包括:搅拌、混合装置的设置,停留时间的确定,池深不宜太浅,有效水深一般为2~5m,保证运行安全的溢流口和排泥放空口的设置。此外,废水中如果有发泡物质,应设置消泡设施;如果废水中含有挥发性气体或有机物,应当加盖密闭,并设置排风系统定时或连续将挥发出来的有害气体排放。
调节池的运行管理包括及时掌握污水水质变化情况,调整水质状况,减少生化反应冲击。关键控制指标包括pH值、CODcr值、温度、水量等。设备保养、化学品管理、设备要求等也是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此外,还应编写酸碱泄露应急预案,定期演练,确保安全。
③ 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容积、停留时间怎么确定
楼上两位的回答只能让楼主更困惑
谁都知道 HRT*Q 就是容积,但关键的是 这个 HRT 和 Q 该如何版确定?!权
科学的做法应该是,楼主根据实际调查出的水量,做曲线,横轴为时间(一天24小时),纵轴为流量,首尾相联作直线,并作平行切线,得到最高、最低切点,两点的差值即为调节池的理论容积,在理论容积基础上增大13%左右,即为实际容积。
这个容积是其充分部分的有效容积,再考虑调节池的最低液位,超高等高度,可计算出调节池总容积。
④ 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容积,停留时间怎么确定
楼上两位的回抄答只能让楼主更困惑袭
谁都知道
HRT*Q
就是容积,但关键的是
这个
HRT
和
Q
该如何确定?!
科学的做法应该是,楼主根据实际调查出的水量,做曲线,横轴为时间(一天24小时),纵轴为流量,首尾相联作直线,并作平行切线,得到最高、最低切点,两点的差值即为调节池的理论容积,在理论容积基础上增大13%左右,即为实际容积。
这个容积是其充分部分的有效容积,再考虑调节池的最低液位,超高等高度,可计算出调节池总容积。
⑤ 污水处理中,水和泥的停留时间怎么计算公式
水的停留时间一般叫HRT
是池体的容积,除以平均进水流量(m3/h)
得到的时间。版
譬如污水厂处理水量100m3/h(2400m3/d),一个调权节池为800m3,HRT就是8小时。
泥的停留时间一般叫SRT
是池体内的所有污泥量,除以每天排出系统的污泥量,单位一般是天。
譬如一个池内泥的浓度为3000mg/L,池体容积1000m3,每天排出绝干污泥100kg,泥的停留时间为3*1000/100=30天
⑥ 调节池的案例
调节池容量及污水停留时间的设计
调节池的容量取决于日排水量及排水量的变化规律,对于不同功能的构筑物,日排水量及其排水规律有很大差异,根据日本“(JISA3302-1988)标准不同用途建筑物合并处理净化槽(即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服务人数建设标准”计算,部分公共建筑每100立方米建筑面积每日污水标准如下(吨):公共住宅1.0,影剧院1.6,宾馆3.0,饮食店11-26,办公楼1.6,集体宿舍1.4,而各种建筑物的污水变化规律如图(略)。
在设计前已具备准确的污水量和水量变化曲线情况下,可用图解法求得理论调节容积,国内对各种建筑物的污水处理量及变化规律还没有准确的实地调查数据,故目前一般按平均小时流量的倍数即调节池停留时间的经济值只来确定调解池容积。
也可按下式计算调节池容积V:
V=(Q/T-K*Q/24)*T
Q-设计污水量(立方米/day);T-建筑物排水时间(hr/day);K-流量调节比(调节池出水流量与日平均流量之比)
如某办公楼Q=400立方米/day,T=10hr/day,k=1.5,则V=(400/10-1.5*400/24)*10=150立方米,相当于停留时间t=150/400/24=9hr。
对于公寓楼、住宅小区、花园别墅、办公楼、商办楼、商住楼、百货大楼、宾馆、酒店以及综合性楼层来说,其水量变化规律差别很大,调节池停留时间也各不相同,例如,多幢公寓楼和住宅小区取6小时即可,规模较大、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的小区甚至可以更短些,而纯办公楼则需要12小时或更长时间,特别是实行双休日以来,每周的日流量变化趋于更大,周末下班后之下周一上班前,长达六十多少小时几乎没有污水排出,在此期间如何维持微生物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行是一个难题。
由此,目前急需对各种典型建筑物的污水排放量实行广泛的实地调查,以便提供调节池停留时间的设计依据。笔者曾对某五星级宾馆及住宅楼上是实测二十四小时水量变化
但是,建筑物使用功能的组合千变万化,其附属建筑物如餐厅、娱乐场所的有无及面积大小对排水量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