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镀含铬废水处理的工艺特征是什么
电镀含铬废水处理的工艺特征是质量好电镀含铬废水处理的工艺特征是质量好
B. 电镀废水中,一般铬浓度是多少
电镀抄废水中,一般铬浓度是多少?
每个电镀厂对产品品质要求不同,导致每家厂的废水浓度不相同.从几十毫克升到几克升的都见过.通常出口的或者比较高端的产品因为要接受层层检验,冲洗比较干净,对清洗水质要求也高,所以浓度一般比较低.低端的产品,例如小五金,皮带扣指甲钳之类的,大都是小作坊进行电镀.小作坊一般为了节省水,通常都将清洗水反复使用,导致排出的废水铬含量很高.
硬铬的六价铬含量比较高,三价较少.装饰铬和钝化就不同,市面上的钝化剂种类很多,有彩色的,有蓝色的,有白色的等等,颜色不同所含的六价铬和三价铬的量不同,现在出口产品中,应用的一些钝化剂含六价铬的量很低,甚至不含六价铬.
C. 电镀废水中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有什么
1、工艺流程
含铬废水→格栅→调节池→水泵→电磁流量计→还原反应池→混合废水池
CaO PAM<br>
2、原理
由于还原反应时,废水须调PH值至2~3之间,因此将酸洗废水引进与含铬废水混合,可减少酸的用量,降低废水处理的运行费用,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含铬废水经格栅处理后,进入含铬废水调节池,经转子流量计后泵入还原反应池,该池内安装有PH自动控制仪和ORP仪及搅拌机,PH计与ORP监控仪可自动控制还原反应池加药量。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主要以CrO42-和Cr2O72-两种形式存在,随着废水PH值的不同,两种形式之间存在着转换平衡:
2CrO42-+2H+Cr2O72-+H2O
Cr2O72-+2OH-CrO42-+H2O
由上式可以看出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主要以 Cr2O72-形式存在,在碱性条件下则以CrO42-形式存在。但是电镀含铬废水、漂洗废水一般PH都在5以上,多数以CrO42-存在,其还原时通常PH最佳控制在2.5~3之间,其反应原理(还原剂以 Na2SO3为例)为:
2H2CrO4+3 Na2SO3+3H2SO4=Cr(SO4)3+3Na2SO4+5H2O
亚硫酸钠用量理论上为:亚硫酸钠∶六价铬=4∶1,加药时投料不宜过大,否则浪费药剂,也可能因生成[Cr2(OH)2SO3]2+而沉淀不下来。
还原后的废水直排入混合废水池后再与混合废水一并处理。
D. 电镀生产废水中的铬.镍.铜.锌.氰处理方法
铬
先投加H2SO4及 Na2S2O5进行还原(实际运行中,H2SO4极少加),当PH值为2.5~3.0时,还原反应时间为20min~30min其还原反应为:
2H2Cr2O7+3NaS2O5+3H2SO4-→2Cr2(SO4)3+2Na2SO4+5H2O
还原后的废水再投加片碱溶液进行中和,因氢氧化铬曾两性,PH值过高时,氢氧化铬会再度溶解,而PH值过低时,又不能生成沉淀,一般实际运行时,废水经酸化、还原反应后,加碱调整PH值,使氢氧化铬沉淀。一般控制PH值7~8,反应时间为15~20min。并投加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进行絮凝。形成氢氧化铬反应为:
Cr2(SO4)3+6NaOH-→2Cr(OH)3↓+3Na2SO4
由于Cr3+的最佳沉淀PH值为7~8,而Cu2+、Ni2+的最佳沉淀PH值为10.5左右,两者存在冲突,故还原后的含铬废水单独加碱中和,并进行固液分离。
镍
镍为贵重金属具有回收利用价值,在含镍废水中加入混凝剂(石灰、铁盐、铝盐),在pH=10.5~11的碱性条件下,形成氢氧化物絮凝体,对镍离子有絮凝作用,而共沉淀析出。当然现在膜法在线回收镍工艺也非常成熟。
铜
同镍处理方法
锌
锌是一种两性元素,它的氢氧化物不溶于水,并具有弱碱性和弱酸性,故其化学式可写作:碱式:Zn(OH)2,酸式:H2ZnO2。由于它呈两性、故在强酸或强碱中能溶解。在锌酸盐溶液中加适量的碱可折出Zn(0H)2 白色沉淀,再加过量的碱,沉淀又复溶解;但反之,在锌酸盐溶液中,加适量酸也可析出Zn(0H)2 白色沉淀,再加过量的酸、沉淀又复溶解。锌的氢氧化合物为两性化合物,pH 值过高或过低,均能使沉淀返溶而使出水超标。所以在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锌废水的过程中,要注意pH 值的控制。
混凝沉淀法其原理是在含锌废水中加入混凝剂(石灰、铁盐、铝盐),在pH=8~9的弱碱性条件下,形成氢氧化物絮凝体,对锌离子有絮凝作用,而共沉淀析出。
氰
废水在碱性条件下,次氯酸盐将氰根氧化分解为无毒的物质,反应式如下:
2NaOCl+2H2O=NaCl+NaOH+HOCl+2OH-
NaCN+2HOCl+NaOH=NaCNO+NaCl+H2O
2NaCNO+2HOCl=2NaCl+N2↑+2CO2↑+H2↑
氧化反应分两步进行:
①通过PH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碱的加入量,调节废水的PH值至10~11,同时通过ORP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氧化剂的加入量,使废水的ORP值在300~350mV之间;
②通过PH控制系统自动控制酸的加入量,调节废水的PH值为7~8,同时通过ORP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氧化剂的加入量,使废水的ORP值为600~700mV。破氰后的废水汇入综合废水调节池以进行后续处理。
E. 电镀厂含铬废水的来源 电镀工艺流程的哪几个阶段会产生含铬废水 全面一些 谢谢
在电镀生产中,凡使用铬酐CrO3(也称铬酸)这一电镀材料的,均有含铬废水产生,一般电镀生产中,镀金和锡不使用铬酐的,那也就没有含铬废水,如镀银、铜、铁、镍 、锌后还需要钝化这个工艺时,要用铬酐这一材料时,也产生含铬废水的。
F. 电镀铬废水处理问题
你的镀镍废水、镀锌废水中有没有铬?虽然是分流的,镀锌钝化那儿会不会有撒漏?镀镍专后属处理有没有使用含铬的钝化液?或其它强氧化性的物质?
想找出原因,就不要相信任何一个进水管口,需逐一测试,不仅仅测试废水入口的水样,还要到生产线上取样,看看那个后处理槽含有强氧化剂!
能测到铬,有2原因:一是六价铬泄漏,二是有强氧化剂存在。不要眼睛只盯着铬,还要看看强氧化剂有没有混入。如你使用的原材料是否含有六价铬或强氧化剂。
生产线上,只要有人违规操作,把带有有六价铬的零件或器具放在镀镍、镀锌清洗槽中涮一涮,就有可能引起超标。
G. 电镀铬的电镀铬处理
(1)阳极电流密度不当影响镀层结合力。电流密度过大,造成黑铬镀层容易脱落,所以必须注意控制阴极电流密度在工艺规定范围。
(2)镀液中SiF6;一含量偏高,也会使黑铬镀层容易脱落,可以通过电解处理使之降低并保持在工艺规定范围。 (1)据某厂生产实践对比表明,主要成分含量不当,对黑铬镀层耐磨性有影响。若镀液中CrO3含量低于250g/L,镀层耐磨性较差,而H3BO3。含量低于20g/L时,镀层结晶粗糙,硬度与耐磨性会有所降低。
(2)在电镀过程中,阴阳极面积比控制不当,比例失调,也会使镀层耐磨性下降,通常情况下阴阳极面积比在1:5至1:1O的范围较为有利。 (1)镀液中带人Cl-或SO4;一有害杂质离子,易使镀层颜色淡或发灰,可以定性分析确认后添加AgNO3或BaCO3(Ba(OH)2)沉淀去除Cl-或SO4,消除有害影响。黑铬镀层颜色淡,镀层黑度差,也可能是NaNO3。含量不足,可以通过定量分析确定后作补充调整。也可能是电镀时间太短所致。
(2)镀层泛红,主要原因是H3BO3。含量太高,可以通过电解处理降低其含量,以保证镀层质量。
(3)镀层表面出现褐色条纹,往往是由于Cu2+等有害杂质超过允许含量,可以小电流电解去除之。
H. 电镀含铬废水处理有几个方法
电镀含铬废水的铬的存在形式有Cr6+和Cr3+两种,其中以Cr6+的毒性最大。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较多,常用的有电解法、化学法、离子交换法等。
工具/原料
亚硫酸盐
硫酸亚铁
方法/步骤
电解法
电解还原处理含铬废水是利用铁板作阳极,在电解过程中铁溶解生成亚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将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同时由于阴极上析出氢气,使废水pH逐渐上升,最后呈中性,此时Cr3+、Fe3+都以氢氧化物沉淀析出,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电解还原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参数:
① 含铬废水Cr6+浓度为50~200mg/L;
② 废水pH≤6.5,一般含铬25~150mg/L之间的废水,pH值为3.5~6.5,故不需调节pH值;
③ 温度影响不大,一般处理后水温约上升1~2℃。
电解还原法具有体积小、占地少、耗电低、管理方便、效果好等特点。缺点是铁板耗量较多,污泥中混有大量的氢氧化铁,利用价值低,需妥善处理。
化学法
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主要以CrO42-和Cr2O72--两种形式存在,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主要以Cr2O72形式存在,碱性条件下则以CrO42-形式存在。六价铬的还原在酸性条件下反应较快,一般要求pH<4,通常控制pH2.5~3。常用的还原剂有: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连二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酸亚铁、二氧化硫、水合肼、铁屑铁粉等。还原后Cr3+以Cr(OH)3沉淀的最佳pH为7~9,所以铬还原以后的废水应进行中和。
(1)亚硫酸盐还原法
目前电镀厂含铬废水化学还原处理常用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作为还原剂,有时也用焦磷酸钠,六价铬与还原剂亚硫酸氢钠发生反应:
4H2CrO4+6NaHSO3+3H2SO4=2Cr2(SO4)3+3Na2SO4+10H2O
2H2CrO4+3Na2SO3+3H2SO4= Cr2(SO4)3+3Na2SO4+5H2O
还原后用NaOH中和至pH=7~8,使Cr3+生成Cr(OH)3沉淀。
采用亚硫酸盐还原法的工艺参数控制如下:
① 废水中六价铬浓度一般控制在100~1000mg/L;
② 废水pH为2.5~3
③ 还原剂的理论用量为(重量比):亚硫酸氢钠∶六价铬=4∶1
焦亚硫酸钠∶六价铬=3∶1
亚硫酸钠∶六价铬=4∶1
投料比不应过大,否则既浪费药剂,也可能生成[Cr2(OH)2SO3]2-而沉淀不下来;
④ 还原反应时间约为30min;
⑤ 氢氧化铬沉淀pH控制在7~8,沉淀剂可用石灰、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2)硫酸亚铁还原法
硫酸亚铁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是一种成熟的较老的处理方法。由于药剂来源容易,若使用钢铁酸洗废液的硫酸亚铁时,成本较低,除铬效果也很好。硫酸亚铁中主要是亚铁离子起还原作用,在酸性条件下(pH=2~3),其还原反应为:
H2Cr2O7+6FeSO4+6H2SO4=Cr2(SO4)3+3Fe 2(SO4)3+7H2O
用硫酸亚铁还原六价铬,最终废水中同时含有Cr3+和Fe3+,所以中和沉淀时Cr3+和Fe3+一起沉淀,所得到的污泥是铬与铁氢氧化物的混合污泥,产生的污泥量大,且没有回收价值,这是本法的最大缺点。其主要工艺参数为:
① 废水的六价铬浓度为50~100mg/L;
② 还原时废水的pH=1~3;
③ 还原剂用量一般控制在Cr6+∶ FeSO4·7H2O=1∶25~30
④ 反应时间不小于30min
⑤ 中和沉淀的pH控制在7~9
(3)铁氧体法
铁氧体法实质上是硫酸亚铁法的演变与发展,其特点是投加亚铁盐还原六价铬,调节pH沉淀后,需要加热至60~80℃,并较长时间的曝气充氧。形成的铬铁氧体沉淀属尖晶石结构,Cr3+占据部分Fe3+位置,其他二价金属阳离子占据了部分Fe2+的位置,即进入铁氧体的晶格中。进入晶格的三价铬离子极为稳定,在自然条件或酸性和碱性条件都不为水所浸出,因而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从而便于污泥的处置。铁氧体法的工艺条件为:
① 硫酸亚铁投加量FeSO4·7H2O∶CrO3=16∶1;
② 加NaOH沉淀pH=8~9;
③ 加热温度控制在60~80℃之内,不宜超过80℃;
④ 压缩空气曝气,既充氧又搅拌。
(4)化学还原气浮分离法
气浮法处理含铬废水实际是化学还原法在固液分离方法上的发展,硫酸亚铁还原气浮法主要是利用Fe(OH)3凝胶体的强吸附能力,吸附废水中包括Cr(OH)3在内的其它氢氧化物沉淀,形成共絮体,这种共絮体能有效地被气泡拈着并浮上去除。气浮法固液分离技术适应性强,可处理镀铬废水,也可处理含铬钝化废水以及混合废水,处理量大。不仅可去除重金属氢氧化物,也可以同时去除其他悬浮物、乳化油、表面活性剂等,加上整个过程可以连续处理,管理较为方便,可以操作自动化。
(5)水合肼还原法
水合肼N2H4·H2O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能迅速地还原六价铬并生成氢氧化铬沉淀。
4CrO3+3N2H4=4Cr(OH)3+3N2
这种方法可以处理镀铬生产线第二回收槽带出的含铬废水,也可以处理铬酸盐钝化工艺中所产生的含铬漂洗水。水合肼还原法产生的污泥量少,含铬量高,便于回收利用。特别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处理含铬废水,不会引入中性盐,显然改善了排放废水的水质。水合肼方法处理含铬钝化废水时,Zn、Cd、Fe、Ni等重金属也可同时去除。
3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一种高分子合成树脂进行离子交换的方法。应用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铬废水是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六价铬进行选择性吸附,使六价铬与水分离,然后再用试剂将六价铬洗脱下来,进行必要的净化,富集浓缩后回收利用。用这种方法可以回收六价铬、回用部分水。但由于钝化含铬废水、地面冲洗含铬废水等,除了含六价铬外,还含大量的其他重金属阳离子以及多种酸根阴离子。组分比镀铬漂洗水复杂得多。因而离子交换法处理镀铬废水比较容易,而处理其他含铬废水比较困难,虽然该方法在技术上有独特之处,在资源回收和闭路循环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但其投资费用大、操作管理复杂,一般的中小型企业难于适应。
以上就是几种方法的详细介绍,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至http://www.weidian65.com/望采纳。
I. 电镀含铬废水处理具体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电镀含铬废水首先经过格栅去除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后自流至调节池版,均衡水量水质权,然后由泵提升至电解槽电解,在电解过程中阳极铁板溶解成亚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将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同时由于阴极板上析出氢气,使废水 pH 值逐步上升,最后呈中性。此时 Cr3+、Fe3+都以氢氧化物沉淀析出,电解后的出水首先经过初沉池,然后连续通过(废水自上而下)两级沉淀过滤池。一级过滤池内有填料:木炭、焦炭、炉渣;二级过滤池内有填料:无烟煤、石英砂。污水中沉淀物由过滤池填料过滤、吸附,出水流入排水检查井。而后通过泵进入循环水池作为冷却用水。过滤用的木炭、焦炭、无烟煤、炉渣定期收集在锅炉房掺烧。
J. 电镀含铬废水处理具体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电镀含铬废水首先经过格栅去除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后自流至调节池,均衡水量水质,然后由泵内提升至电解槽电容解,在电解过程中阳极铁板溶解成亚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将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同时由于阴极板上析出氢气,使废水
pH
值逐步上升,最后呈中性。此时
Cr3+、Fe3+都以氢氧化物沉淀析出,电解后的出水首先经过初沉池,然后连续通过(废水自上而下)两级沉淀过滤池。一级过滤池内有填料:木炭、焦炭、炉渣;二级过滤池内有填料:无烟煤、石英砂。污水中沉淀物由过滤池填料过滤、吸附,出水流入排水检查井。而后通过泵进入循环水池作为冷却用水。过滤用的木炭、焦炭、无烟煤、炉渣定期收集在锅炉房掺烧。